论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2022-09-10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一般认为,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和文化创造力两部分[1]。本文所描述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是指英语专业大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英语基础知识, 如, 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子构造等, 能通过较娴熟的西方文化底蕴, 将自己的意念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得到完全的表露。语言是一种工具,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1]。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 为此, 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剧。我国已进入W T O, 各种以外商投资的外资企业, 金融公司, 跨国公司逐渐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我国企业、公司也正在壮大而身现国外市场;文化、科技、教育的国际间交流日渐频繁……所有这些社会发展现象, 都证明了一点,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正倍受人们的青睐。因此, 以英语作为专业的大学生, 希望在今后择业中利用自己的较全面的英语知识优势, 力压竞争对手。当然, 无论是进入企业、事业单位, 甚至是自己当个体老板,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理所当然要比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时体现更强的能力。

就如何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 本文对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这次调查的对象有英语专业各年级的学生, 有正在努力传授跨文化交际语言的外籍教师, 以及相关的英语教师。本次调查, 针对英语专业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采用的是深入访谈和平时交流, 深入访谈了12名学生, 其中9名女生, 3名男生;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107份。主要就他们是如何学习英语, 怎样在为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而努力, 今后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对学校跨文化交际语言的直接传授者——外籍教师的建议, 等等问题进行调查。对于外籍教师的访问, 主要针对他们如何对目前的授课对象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进行提高, 以及对学校和学生有什么建议, 以至于在今后授课中能更显成效, 等等问题, 与三名在任英语口语课程的外籍教师进行了交流。

通过这次调查, 发现该校英语专业大学生目前学习英语, 尤其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现状, 学生表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兴趣型。这类学生对英语交际口语非常有兴趣, 他们大多是英语基础较好的, 有的在大学以前有接触说英语的外国人, 有的喜欢目前传授交际语言的外籍教师的人格魅力, 等等, 他们对英语交流有爱好。而且, 这些学生多为性格开朗, 善言辞。他们除了在外籍教师英语课上积极发言, 而且会主动向外籍教师搭讪, 寻找不同文化背景者的英语的表达方式。因此, 外籍教师也喜欢与他们交朋友, 这样更加促进了这些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他们不只是紧跟外籍教师, 在其它时间, 他们会按照自己列的学习计划, 约束自己更多地体验英语。在这类学生中, 兴趣往往容易转移, 一旦兴趣消失,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能力达到了一定高度, 因为已经没有攀登更高的目标。所以, 他们很快就忘记自己的学习计划, 为自己找退路。他们会认为, 在毕业前夕, 若为了找工作, 可以再强化一两个月的交际能力, 毕竟自己有基础了。

被动型。被动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过多地依赖课堂, 依赖教学安排, 依靠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在学习中, 有了一位负责的教师, 一位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 他们的英语也有很大的长进。在语言交流中, 即使不善言辞, 日久也会变得言语主动。这类学生纯粹是中国传统教学的产物。他们只有在教师的不断讲授, 不断施加学习任务、分配学习作业时, 他们才有学习的概念。他们的知识的增长是建立在不辞辛劳的教师谆谆教诲中。一旦教师忽略施压, 他们就随之疲软, 甚至泄气。这部分学生的学习, 受教师的讲授效果影响极深, 学习目标也是教师给制定的, 他们真正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奴隶。这类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外籍教师非常不理解这类学生, 他们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主要靠自己设目标, 并为之努力。

淡漠型。淡漠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他们始终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也许, 英语基础知识扎实者, 他们埋头在书堆中, 阅读大量书籍, 记下大量单词和词组, 练习非常多的试题, 但是他们对英语交际不屑一顾。在中国, 重视学术成就的程度要远远超过重视职业成就的程度。也就是说他们更多地注重分数、文凭而不是实际语言操作能力。一个获得某种学位或证书的人, 其前途往往要比那些没获得类似学位的人要好得多。这就使得学生更关心的是获得证书或学位, 而不是实际能力的提高[2]。他们有的认为, 自己不适合于今后从事英语交流方面的工作, 也许会是伏案工作;而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主要为了能多获取几本证书, 为择业做准备;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语言天赋没有, 一些错误发音等小问题由于口音, 在外籍教师的多次纠错中, 仍无法改正。也就此失去信心, 放弃了交际能力提高的欲望。这类学生, 外籍教师一直努力在扶持, 一直想鼓励他们, 但是时间长了, 外籍教师也无能为力。

综上所述学生表现的对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视状况,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无外乎学生自己, 教师的引导以及周围的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有人会说,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直接的方式, 就是身入到不同的国度, 融入到那种纯正的语境中。没错, 语言提高的最佳方式就是寻找语境, 但是, 到异国他乡毕竟只是极少量大学生能做到的。问题是大部分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本国, 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呢?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提升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建议:

1 学生自主学习

HENRY HOLEC最早将自主 (AUTONOMY) 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他认为, 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 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 并对学习进行评估。LITTLE则认为学习者的自主性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判性思考、作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 是“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联系”[3]。自主学习, 又称独立学习或自我调节的学习, “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的过程”[4]。在此, 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一种强烈欲望的基础上, 学生认为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设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并认真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 持之以恒, 多训练,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 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自主学习是关键。我国2003年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中明确规定, 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3]。两位外籍教师在接受采访时, 都提到“英语学习就是一种技能的训练, 如同打篮球一样, 只有自己不断练习, 才能找到最佳方法, 才能打好漂亮的篮球。”有一位外籍教师如是说, “Only one way to improve English.That’s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nd to use it, and students speak English every day!If students don’t ask me questions, I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靠自己, 学生要表露学习的欲望, 老师才能发现问题, 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访谈学生过程中, 学生表示若自己没有欲望, 就不会想法主动去与外籍教师交流;即使有了欲望, 但若偷懒, 不拿出实际行动, 明知道教师说“课后要多交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提高”, 却听之任之, 这样也不行;学生在具有英语学习强烈欲望, 而且付诸于行动, 却不能坚持, 同样也是徒劳。因此, 英语专业大学生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自主学习, 不但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有实际的行动, 还需持之以恒的训练。语言, 要不断交流才能表达准确的意念。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学生在学习中随心所欲或放任自流, 同样需要管理, 包括制定相应的自主学习计划和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等[5]。

2 教师积极引导

2.1 培养兴趣

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教师独道的灵活的组织课堂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访谈学生中, 学生因喜欢某位教师, 进而喜欢上这门课。他们说对平易近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的教师, 非常想去接近。特别是外籍教师, 学生们就可以毫无顾忌地与他们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另外, 教师通过变换课堂的组织形式, 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非常喜欢外籍教师的课堂, 他们在其课堂可以自由发挥, 而且气氛活跃。学生在谈到外籍教师的课堂时, 他们特别赞同外籍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 如让学生称当Chair persons, Joke Masters, 进行Group study, debate和Case discussion, 等等。学生在课堂中根据外籍教师的引导, 作些国外学生的游戏, 或将实际遇到的新鲜事展示自己的见解, 即在课堂作presentation,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交际语言的提高, 文化素养的增强, 而且使学生在搜寻资料中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6]。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改变课堂的形式, 吸引学生参与, 鼓励更多的学生融入。

2.2 适当施压

在外籍教师的课堂中, 学生普遍认为没有压力, 虽然可以自由发挥, 但大多数学生属于学习被动型, 久而久之, 学生就变得懒惰, 甚至失去兴趣。外籍教师在课前, 都有布置任务, 但是因为任务检测的范围并不是大部分学生, 只有少数可确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得到检验。这种作业实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不是压力, 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规定任务, 并能及时的检测。另外, 进行跨文化语言传授的教师要通过有效评估,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 评估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基准[7]。访谈中, 外籍教师给学生的成绩都很好, 一般不会让学生担心在这门课程上补课或重修。学生认为外籍教师给予的期中、期末成绩过高, 而且, 同学之间层次不够分明, 导致学习好的学生对提高没有冲劲, 学习不够好的学生认为万事大吉。所以, 教师适当的施压, 无论是硬性布置作业, 还是严格的评分, 都能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

2.3 及时纠错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在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时, 一些语言基础, 如, 发音、构词、语调、语境在表达时, 学生可能运用不够恰当, 作为耐心的聆听者, 教师应该帮助指出来, 并传授一些较好的方式方法。显然, 教师的纠错要比同学的建议更有效。访谈中, 学生较认同的外籍教师, 在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 就能及时且恰到好处地得到外籍教师的指正。因为, 学生认为, 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发言, 自己的话语引起了教师的共鸣, 教师在不断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否则, 学生的表达错误不及时得到更正, 将根深蒂固。

3 教学环境辅助

提高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教师、学生自己以外,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 与理工科的实践场所训练不一样, 语言需要在环境中学习, 在环境中才知道有所提高。在访谈中, 外籍教师对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除了自己在课堂上不断变换招数让学生尽量配合自己外, 无他术。有位外籍教师对课程安排方面如是说, “I am not happy with two periods once a week.I would rather see three one-hour classes per week.Speaking is a skill.It needs practice.”而且, 外籍教师的学生数特别多, 一学年基本上每位外籍教师要带6-8个班的跨文化交际语言课。有位外籍教师透露一个事实, 他曾对该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调查, 发现在这四年中, 每位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加起来最多的约3-4个小时。学生在谈到英语口语课上, 每个学生能自由发言的时间并不多, 毕竟一个班级至少有30个同学。语言学家分析, 学习语言的较合理班级规模应该每个班人数在10-15个学生的规模[8]。另外, 学生对同学的发言或表演有种“疲劳”感, 若班级同学每人轮流下来发言, 自己已经失去耐心了。这些事实, 说明英语专业大学生交际口语的训练和提高方面还须要有良好的外界环境。当然, 要创造外籍教师数量足够、班级规模小、课程次数多, 等等条件无法一下子得到实现, 但是教师和学生中反映的心声, 不得不让相关决策和措施驻足停留和调查思量。

场景化教学能大大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从语言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来看, 英语交际口语的教学主要应该通过广泛的形式和变化的模式, 让学生融入到语境中[9]。教师可以模拟各种情境,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在表演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在校园定期放映英语原声电影, 让学生多接触各种不同文化;举办外国学生冬令营或夏令营, 让英语专业大学生有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在接待外宾时, 也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实况, 体验各种情境的交际语言等等。

另外, 学校或社团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集体活动, 让语言习得者在合作中学习和提高。如, 让学生有组织地、计划性地、定期开展英语角或英语沙龙活动, 或组建校园英语俱乐部。不能持之以恒的活动, 只能让更多的学生失去信心。

摘要:通过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现状的调查, 总结分析出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三种表象:兴趣型、被动型和淡漠型, 提出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适当引导和教学环境辅助。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 卢丹.浅析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 :153-154.

[2] Rogers, C.G. (1998) , Motivation Indi-cato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 吴汉平.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探析[J].中国学术电子期刊, 2006, 4:186-187.

上一篇:论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下一篇:海上平台油气密闭外输风险分析及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