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引入“耦合”概念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看成一个不可割裂、同时并存、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完整过程,分析了参与该过程的各因子在耦合机制作用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的影响形态和效果。对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中各因子的可控性和耦合作用,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效果最大化具有理论价值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专家

一、个人简历

中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新与创业教育》杂志编委、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专家组专家,等等。

二、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和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铁道部课题《铁路互联网下人才市场研究》等项目研究十余项;出版《新时期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等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教材和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文件的编写和修订工作。

先后在全国创业实训项目总结会、全国创业培训工作座谈会、湖南省省会(长沙)大学生自主创业经验交流会、湖南省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在创业研究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业教育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在国内多个省市进行师资培训,多个大学进行讲座。

三、学术观点

创业教育是当代高校应负的时代责任。推进创业教育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应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位置,建设“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教育者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让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成为大学生自身的基因,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迅速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加快大学生加工提炼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大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培养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拔尖创新人才,以推动创新。

四、学术成果

1、主持项目

(1)国家发改委大学生创业就业建设规划项目: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网络服务体系建设(2004年)。

(2)铁道部软科学项目:铁路互联网下人才市场研究(2004年)。

(3)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07年)。

(4)湖南省软科学项目: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途径研究(2010年)。

(5)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10年)。

(6)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10年)。

(7)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08

年)。

2、学术论文

(1)《论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发表于《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第1期。

(2)《革新工作范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17期。

(3)《基于制度创新的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9期。

(4)《更新观念 推进创新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表于《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5)《发挥网络优势 构筑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0期。

(6)《论未来高校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实施》,发表于《现代大学教育》,2002第5期。

(7)《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发表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3、专著

(1)编著《新时期大学生人性化管理》,中南大学出版,2003年。

(2)SIYB教材—《创办你的企业》大学生版,创业培训手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10年。

(3)主编《大学生成才教育之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去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行》,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五、获奖情况

1998年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自我管理获湖南省高校第二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高校工委、湖南省教委)。

2000年以新视角认识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获湖南省高校第三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高校工委、湖南省教委)。

先后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称号。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篇2:

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研究

摘 要:在引入“耦合”概念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看成一个不可割裂、同时并存、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完整过程,分析了参与该过程的各因子在耦合机制作用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的影响形态和效果。对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中各因子的可控性和耦合作用,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效果最大化具有理论价值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内外化; 耦合机制

内外化运行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机制之一,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循环过程。为揭示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内外化形成和发展的循环累积状态及其运行、转化的机制,这里引入耦合概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机制的创建与运行具有一定目的,即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目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与耦合都要围绕该目标进展”[1],因此,内外化耦合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和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意义。

一、内外化耦合机制的内涵及其特殊的理论意义

“耦合”一词的原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元件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存在着密切的配合和相互影响,并可以通过彼此的复杂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现在很多学科都使用“耦合”概念,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及彼此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机制中,引入“耦合”概念的内涵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性;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构成内外化机制各要素的功能、作用方式及其规律性的运行模式。内外化耦合机制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

1.螺旋上升的方向性

耦合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的过程中有其特定的方向,无论是在客观层面上,社会、学校和家庭各种影响因子和力量的耦合;还是在主观层面上,个体自身思维、意识和行为等在内外化过程中形成的耦合状态,都有明确的趋向性,最终都会指向个体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但是这种方向性,并不具有单一性和恒定一致性,它在某一运行阶段中往往是无定向的、随意的。优化和耦合内外化机制的作用因子能将这种分散、无定向的力调整为螺旋上升状态,从而保证内外化过程中熵值效应的最大优化。

2.循环累积的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中各因素的耦合往往会产生循环累积的效应,由于个体在受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固化形态各异,会导致个体自身内部道德品质等的发展不平衡,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育者重视内外化过程中个体内部各因素的耦合形态,注重循环累积的良性引导,能够强化循环累积效应的正态分布。

3.运动过程的随机性

思想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的前两个特点决定其必然将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变化过程,具有极大的随机性。但这种随机性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中要重视耦合的原因所在,关注内化和外化诸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同耦合形态,可以极大地减少这种随机性,实现其在合理范围内的动态可控,从而发挥耦合效益的最大化。以上三点正是内外化耦合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特殊理论意义。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这种耦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行系统实现,耦合点包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结构调整、教育方法选择以及教育资源整合等,而最终耦合目标的实现,则仍需多種内部和外部力量的支撑。

二、内外化耦合机制作用因子的运行过程及其可控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因子的运行过程是指外在于个体的教育内容在多重社会因子和教育因子的作用下耦合为主体的内在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等,也就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相关内容内化为自身不自觉的个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并在实践活动中将其外化、耦合为相对稳定地调节个体的行为特征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内外化耦合机制的各因子间不断运动、碰撞、变化,由黏着到渗透、单一到复合、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从整体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过程可看作是两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立体过程,“水平”维度是在“因子参与过程”的意义上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这一层面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家庭、学校或者国际、国内环境等内外化参与因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因子作用。从这一维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既是横跨了教育本身的界限而发生的,也必然是在上述界限之内运行的,这些存在于人类社会不同面的参与因子之间通过耦合形成的固化力量和行为规范,以一种权威的模式存在,同时又在不断地形成和变化维序,它以一个较为系统的形式传达正面信息于内外化过程,强调“正输入”和“正输出”的作用过程,其必然会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的另一“垂直”维度的运行。

“垂直”维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看成是一个“完满”的过程:教育者的权威在这一过程中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向,接受这些内容的受教育者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耦合了那些符合自身需求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内化为个体意识,在自身原有累积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指导自身行动的有意识或无意识概念。这些概念一旦形成将长期影响受教育者的外化行为,同时也会干预下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耦合。因此,教育者在这一维度中要善于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等,厘清耦合机制三大特征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控制好内外化耦合运行态势,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因子的可控性。

1.耦合的可控性

耦合的可控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虽然各因素的耦合点较多、耦合强度各异,但都可以通过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控制。当然控制方法是多样的,控制的最佳时机也是可选择的。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过程中,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耦合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个人意识必然受限于社会意识,不可能超越社会意识之外,但是如何将社会自觉舆论形成的道德核心、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与个体的知、情、意结合就可以借助于情感交融、场景反思、实践认知等耦合方法,通过控制参与的因子和元素,来强化学生的内化过程,使主体产生认同,并将正确的社会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认识、信念和规范,从而指导个体的行为。

2.接受与屏蔽的可控性

從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来看,接受和屏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对矛盾体,它们有着双向的作用,接受的既可以是正面的信息也可以是负面的影响,屏蔽也是如此。在内外化耦合中,内化运行过程和外化运行过程间起关键桥梁作用的恰巧是“接受”与“屏蔽”这对范畴,这就决定了个体内外化的过程不可能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必然是发展、变化和密切联系的。耦合机制特别强调接受和屏蔽的作用,对于正确信息的接受和对于错误信息的屏蔽可以很好地控制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的运行,因此,耦合更多的正确因子,筛除错误的信息,利用对比、分析、辩论等手段,结合生动有效的“耦合因素”教学法,是可以强化正确信息的接受的。

3.渗透与循环的可控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的作用是多维的,在“因子参与过程”的意义上,多层面控制内外化因子的渗透和循环,可以最大化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等因子的良性参与作用,固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培养个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在“因子内部关系”的意义上,占支配地位的因子和起辅助作用的因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可相互逆反,这种复杂多变的因子关系,决定渗透和循环作为参与因子最多的两个运行过程,也必然是复杂和多变的,因此强化耦合中因子渗透和循环的可控性是正确把握内外化转换的关键环节之一。运用评价响应法、反馈强化法等,重视教育者、受教育者甚至社会等因素之间的渗透和循环关系,扩大渗透和循环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的正向影响可以全方位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的耦合效应。

4.反馈的可控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反馈环节既是最终环节,也是初始环节,因此相对于其他耦合过程,对于反馈结果的强化和削弱会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从单一层面上看,正反馈是形成与社会正确舆论、道德标准一致的反馈,可以加强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确认和固化;负反馈则是反馈的信息与社会正确导向不一致,这就会使个体产生认知上的困惑,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巩固。从复合层面上看,反馈并不仅仅来自教育者,它同时也受社会正确或不正确舆论和思潮的影响,当下网络等新媒体全面介入人们的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合力作用,这种个体和环境的双重合力作用所产生的反馈是复杂和多变的。因此,控制反馈因子就要求在内外化耦合的过程中,尤其关注个体的差异和环境的因素。

综上所述,内外化机制作用因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对这些因子和过程的控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内外化耦合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作用,避免负效应的出现。

三、内外化耦合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应用

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目标,就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作为两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耦合的系统:一是把内外化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交互、渗透、联系、重组结合起来,形成社会、学校和个体之间的合理培养结构;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完成自身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强化交互培养、学习共同体等特定的方式和手段,与自身之外的其他系统耦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既能够使内外化耦合机制保持其作为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高的实效性,这正是内外化耦合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优势所在,也是实现内外化耦合机制效能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宏观统筹的角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包括很多方面”[2],耦合机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整体化思考的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看成是附着各种影响因子的自圆满过程,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环境等因素统筹组合,从多种视角构筑影响因子模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过程中的教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的放矢。教育者通过关注创新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宏观上把握各种内外化因素和过程,可以更好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和合目的性。

2.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因子在耦合机制中的运用

通过内外化耦合机制的实践,可以使教育者有效关注和控制各因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状态,构建与之相关的工作方法、管理制度和体系架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从而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对于社会具体问题反应较为迟缓,部分内容严肃呆板;传播方式平面化、脸谱化”[3]等问题的出现。比如,教育者可以通过把握环境因子附着尺度和最优配置,倡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在统筹的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结构的改善,从而最终促进个体和社会整体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

3.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人学范式”的角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耦合机制

人学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4]因为“一个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只有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再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外化为行为实践,并且变为行为习惯,才能说受教育者形成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也才能说这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经完结”[5]。所以,内外化耦合机制必须关注个体的多样性,将个性化引导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的整个过程,关注个体和群体在内外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将内外化耦合机制中的因素组合规律运用到实践中,而不是停留在理论的高度,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外化在个体层面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思想—行为—思想”的逻辑和实践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毅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制系统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36-38.

[2] 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50-151.

[3] 刘新全.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36-38.

[4]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4):3-6.

[5]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21.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石岭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篇3: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在从“+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型,“互联网+”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同时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所提出的现实问题和新需求,充分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真正使“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通过对该课题研究的调查汇总发现,目前学界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对当前学界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網络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于2013年最新提出,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它突破了传统互联网的概念,除了具有信息海量化、搜索便利及空间开放的特点外,又融入了移动技术、智能系统、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平台,进入“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新常态,从而实现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型。

一、“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研究情况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学界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自2010年以后呈现了井喷式增长,研究所集中的领域分别为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在以上领域的比例分别为34%、13%和10%,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展开综述。

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指导意见》的发布及贯彻实施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教育进入了新业态。随着《指导意见》的颁布,已将“互联网+”运用到具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探索各个学校进行工作的重要模式,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当前学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

在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国内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向高校提出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艰巨的挑战,学者们对如何将“互联网+”这一新模式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的创新模式探究。

在对“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笔者分析了学者们的研究层次,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效果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从内容方面,笔者选取了以下几篇有代表性的著作:

钱国军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中指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及时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同时,在研究中也指出网络内容的庞大复杂化,网络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政治教育带来了信息复杂化、虚假性、隐蔽性、误导性等一系列问题。这需要大学生利用好网络平台,同时需要大学生对信息有选择、甄别的能力。

卢玥也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提出了与钱国军相近的观点,指出“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使学生眼花缭乱,面对大量信息的冲击,学生无暇筛选,逐渐形成大致浏览内容而无法深入分析的思维方式,即他所提出的“浅表化”的思维方式。

钱国军提出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提供的教育信息在数量方面的研究,而郑肖玮则从信息的种类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了肯定性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中提出,“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为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为高校的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渠道,方便快捷的娱乐和消费模式将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李媛媛从每个学员个体的角度出发,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中阐述了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要“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广泛性、灵活性通过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明确个体价值导向,注重个体个性发展以及长远规划,有针对性地传播思想、观点,以增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杨睿轩在著作《“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也提出了互联网世界内容的充斥性、网民的稳定性对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要“加快网站内容的更新频率,完善信息内容,配备专业的网络理论传播团队,宣传解读理论内涵,深化人们对理论的认知,增强实践效果。”

以上是笔者从文献当中梳理的关于学者们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分别从数量、种类和质量方面研究“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上,同时将此作为解决“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路径。笔者分别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三个研究方向进行总结。

(一)关于教育主体方向的研究

钱国军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这一著作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网络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面对师生之间交流的平等性、互动性和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老师必须调整自己,努力“充电”,才能更好地取得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指出教育主体要实现“教学研一体化”的生态教学新体系,要摒弃之前教师独自一人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高校中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融互通、共享共建。要运用互联网针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随时展开讨论,进行会议研讨,一起进行专题攻关。

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肯定了钱国军关于高校教师不但要积极努力学习现代信息网络通信等现代理论知识,而且要不断更新、重塑自己的内部知识结构,在不断提高地提升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外,同时,也提出了要尊重人性文化——即“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人性文化。”“大学生更注重的是生命的安逸、随性、自由、平等、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020)相结合等方式,用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与大学生平等沟通和交流,了解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大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人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终将取得预期成效”。

(二)关于教育主客体间关系方向的研究

卢玥交互性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借助于互联网下教育互动性。《“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逐渐改变传统单向、一对一的传播模式,转为双向互动的模式,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而是伴随着思考和质疑;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使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虚拟网络中参加平等自由的讨论……”这有利于在网络条件下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刘晓慧《“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也提出了“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的观点。一是要建立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平等主体的相互关系,尊重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在要求平等交往的基础上也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才更具有凝聚力。

(三)关于教育载体的研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所发布的《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到2014 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全年新增网民共达到3117万人,在手机端也在存在着快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新增网民的上网设备主要是手机,使用率达到 64.1%,新增网民中学生群体占38.8%。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移动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亿,其中在网民中占比最高的是学生群体,达到23.8%。这说明移动互联在大学生中占有着主要阵地,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途径。

郑肖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出现了新型的模式——微载体。微载体即我们所熟悉的微博、微信、微课等形式,指出微载体“具有较强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这一新兴形式将学生间的信息更加透明化,增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及学校之间的交流。同时,通过这些载体加大了学生与学校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与学生的对话,使学生更加融入学校的各项课程与活动,同时,也缓解了学生的压力,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互动,也提升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宝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补充了郑肖玮关于微载体的观点,提出了“微文化传播”的新概念,在文中指出“对人的教化和引领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为个性化、主动化学习奠定了基础,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自然的互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微文化传播”作为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从而引领学生的主线向微生活转化,以“微文化传播”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深入挖掘“微文化传播”载体价值。

同时,对平台的利用方面,他提出,要充分利用“微课”“慕课”“手机课堂”“翻转课堂”等平台。“微教学”平台可以通过补充实体课堂教学的方式,在线上实现课程问题讨论、意见收集、学生对争议问题的看法以及课程活动的投票等等,进而规范高校教学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便捷化。

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也强调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强调“互联网+”这一网络化教学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借鉴在线课堂的优势,努力探究“慕课”“微课”等大规模在线及微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进行随机教育,真正实现将知识的教授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而探索出一条真正有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的途径。

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从已有的相关文献成果来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中已经获得了一定成效,大多数学者对其方式及效果其表示肯定,同时为现阶段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学界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学者进一步探索。

通过研究综述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模式的探索三个方面,研究范围不够宽范,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教学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对其他方面,如开展各项活动及人文关怀方面,所论述的内容较少。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积极应对,才能更好地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效果。

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的海量性、虚拟性以及互动性强等特点与受教育者即时沟通,同时,也要注重关注受教育者本身的生活实际,达到真正的个性化人性化地教育。真正使“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线上教育与线下有机融合,他们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教育载体的多样化更要求教育者能够使多样的媒介有机结合,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是传统高校课堂的信息传播无法比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借助“互联网+”打破桎梏,需要我们从不同层面不断地深入、系统地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立足于引导大学生价值导向,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媛媛.“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11

[2]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2

[3]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

[4]卢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7

[5]张宝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6]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教育,2015.9

[7]郑肖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J].教育研究,2016.6

[8]杨睿轩.“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鸡西大学学报,2016.3

[9]刘晓慧.“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J].理论建设,2015.6

[10]刘秀峰.“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11]熊龙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2

作者:刘晓玉

上一篇:创造性文化教育思考管理论文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网络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