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性的语文教育论文

2022-07-03

【摘要】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回归人性化的语文教育。本文从以下面进行阐述:确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挖掘人性化的教育内容;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人性化二十一世纪是"人"的世纪。发展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灵,是时代的主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回归人性的语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归人性的语文教育论文 篇1: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是文化人性的传承活动。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控制式”“灌输式”“独白式”“记忆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难以彰显当代课堂教学的文化精神。当代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建构一种自主型、合作型、生成型、启发型、感悟—体验型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本体;文化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中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文化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几十年前,朱自清先生就在他的《经典常谈》中明确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从文化视角来审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获取智慧和力量,并为吸收世界各国多元文化之精华打好基础。因此,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文化人性的传承活动,在生命关怀、文化关怀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语文本体:文化人性的传承活动

于漪老师曾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它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学语言,必然与文化血肉相连。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个形体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承载着文化,语文教育应该引领学生在人类文化的浸润中,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宏气势与美丽姿态。

语文的本体是文化的人,语文自身就是文化,它同时又负载着更开阔的文化也记录着这些文化,它以其各自独特的力一式记录着或注释着生成它、滋养它的物文化、心物结合文化以及特定的心理文化,所以语文具有文化人性,这不是通常作为标识或者功能语文之人文属性,而是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力的文化人性。

中国语文的本体是中国的文化的人,出于中国人以五色为文,以自然造化为化,而且承载着以人之文“化”自然之野而成天下的文化生成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文化存在境界,其文化人性自是独树一帜的。中国的文字、语言、诗文、绘画、雕塑、建筑,中国的价值观、思维力、审美感受、伦理道德乃至民风民俗都融在这文化人性中。

二、当前语文教学的诊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心态往往容易浮躁,人们的物欲过于炽烈,追求非常功利,思想缺少深度,行动缺乏理智。这样的社会心态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致使在考试大棒的“指挥”下,“浮躁与功利共舞,口号与模式齐飞”,“控制式”“灌输式”“独白式”“记忆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占主导。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强制性的、单方面地来传授原本丰富多彩的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这就使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充满美感体验的课堂黯然失色,学生学到的只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和反复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而已,那学生的发展也就达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在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强势权威者,学生成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的课堂里,教师教得太累,学生学得太苦,效率十分低下。

在世俗的重重包围下,语文教学正逐渐失去其本性:唤醒心灵、培养美感、呵护生命、传承文化等人文性特征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上:在人才观上只见才不见人,导致人才培养畸形发展;课程观上是教材本位,重视研究并忠实执行课程,按大一统标准要求学生;教学观上是教师本位,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和知识的传授;教学内容观上是知识本位,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轻视能力发展;教育主体观上是工具本位,忽视人的主体价值;教育评价观是分数本位,忽视人多元差异性评价和变化趋向评价,使语文教学偏离“神圣内在目的——培养一个文化人”的目的。

三、文化语文的教学建构

今天的语文教学暂时还不可能冲破应试的樊篱,但中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让学生研习课文、应对升学的同时,营造一种自主型、合作型、生成型、启发型、感悟——体验型的课堂文化。

(一)自主型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教学也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去阅读,主动地感悟和主动地评判。学生真正进入了主动“状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给他们以明确的学习的方向,必要时还要及时给予他们以学法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收获,自学能力才得以提高。

(二)合作型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师生、生生“交往互动”,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各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质疑、共同商讨问题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并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成长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变“知识施予”为“教育交往”,教师以“平等者中的首席”实行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灵交流。正如加拿大学者史密斯所言: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先调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再选择学生最想解决的或最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以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效应”,达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生成型的课堂教学

真正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也恰切是由于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课堂而更精彩。课堂中的不定因素促成了新的语文课堂文化。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做好生成性教学。首先,教学目标的预设既要有弹性,又要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寻找知识的生成点。这样,课堂教学便有了生成的空间。其次,在教学过程的预设中,我们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如给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包括思考、操作、练习、讨论、课本剧表演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交流,然后再让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再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学生质疑、发言时,教师善于倾听,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敏锐地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及时给予肯定、启发、点拨。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富有生气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语文课堂文化。

(四)启发型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是“辅助”的次要的,我们对学生的帮助是在学生的思维发生“短路”或是学生需要我们提供一个方向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引导、点拨。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先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就在班上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相机启发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所得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老师还应及时进行小结归纳,使所学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将新知与旧识联系起来,形成新概念,完善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才能得以养成。

(五)感悟——体验型的课堂教学

语文文字的生动性,意蕴的丰富性、深邃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应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充满美感体验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突出体验感悟语言文字的特点,在语言文字中体验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文化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奥妙”。而且,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全是教师教学之功,更多的是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体验中形成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多一点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少一点对文本的“切割”讲解,引导学生对篇、对句段、对词语的细细品味,感受这些句段所带来的精神洗礼,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感受、积累,在阅读体验中提升语文能力,在阅读体验中成长。

四、结语

新的时代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良机,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1世纪语文课程发展之路将伸向何方?中国需要怎样的语文教育?这是所有有志于在此研究领域勇于攀登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历史使命。可以设想,无论未来中国语文课程以何种面目重塑,语文课堂教学都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优秀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中,“使孩子了解民族精神,了解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了解能喷涌出任何一种力量和任何一部诗篇的永生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钱海荣.文化:语文教学的必然追求[J].现代语文,2005(3).

[2] 于漪.聚焦在文化认同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 曹忠华.文化:语文的终极追求[J].生活教育,2008(2).

[4] 杨启亮.困惑的语文:一种回归本体的教学期待[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9).

[5]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159.

作者:陈丽琼

回归人性的语文教育论文 篇2: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

【摘 要】教育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回归人性化的语文教育。本文从以下面进行阐述:确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挖掘人性化的教育内容;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人性化

二十一世纪是"人"的世纪。发展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灵,是时代的主题。崇尚人性,发扬人性,关注人的发展,实施人本教育是大势所趋。语文教改的曲折历程证明:拒绝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就是堵塞语文教育的生命之源;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使语文教学呈现盎然生机。以学科为本质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束缚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温情关怀。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性化教育呢?

一、确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确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即重视教育完整的“人”的价值,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对社会有益的人,彻底解放人的感情,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的个性。很简单地讲,就是把人当人,让人像人。具有极强人文色彩的语文教育,更应当高扬人性的旗帜,闪射人性的光芒。

人性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具体说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为本。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体的、发展中的、具有巨大潜能、独特、能动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可任教师揉捏的面团。因为这种取向,决定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育又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生命互动,需要师生双方全身心的投入,不存在超生命和脱离生命的状态。任何一种知识、技能、文化原本都不可能机械地、原封不动地向学生传递,只能是借助于人的思维、直觉等生命活动形式,主客双方互相融合、互为扬弃、互动发展。所以,真正意义的语文学习,只有人并且只有当人进入人的状态时才能进行。过去,人们希望通过优化语文教育过程来克服物本教育自身的缺陷,尽管也收到一些效果,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语文教育要真正变革必须从根本入手,彻底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即必须把学生从物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把人当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以此同时,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唤取学生人性的复苏,让人像人,进入人的状态,保证语文学习生命活动的性质。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还其本质力量,由人力教育真正变成培养人性和智慧的"人"的教育。令人欣喜的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确立了语文教育人性化的理念,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必將有力推动语文教改的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人性化的教育内容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回归语文教育的人性化,首先表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要体现人性、关怀人性、发展人性,应该让学生接受真、善、美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和谐的、彼此相容的,而不是血腥的、争斗的、彼此仇视的。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主要涉及语文解读与写作两个方面。

语文解读是语文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文解读政治化、公式化有余,唯独人性化不足。就是对鲁迅,也是用政治理念进行图解,将《阿Q正传》、《药》等用政治教条解读得面目全非。有的老师上《孔乙己》,津津有味地讲述孔乙己的可笑行为,气氛很活跃,师生们纵情起笑,像酒店里的顾客一样地笑孔乙己,笑他的"多乎哉,不多也",笑他的有穷又酸,笑他被打折了腿。唯独没有同情、关切、怜悯。这样的结果,是使我们不能真正面对作为人的最丰富的东西,我们连最起码的同情心也得不到培养,我们无法正视人性的需求,我们也渐渐失去了人性,这不是值得悲哀的事吗?从某个角度来说,课文解读的个性化,比教材文本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对人的心灵产生广泛深刻的作用。

三、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这就要研究学生性情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东西。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俗世奇人》中作者一写"俗世"中奇人,二写“俗世”中的人。刷子李、泥人张是一等一的高手,但又不是世外之人,他们有才能、有个性,但行事言语高于常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一波三折的叙事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老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做"传递员",而必须“引人入胜”。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呈现给学生,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幽默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借文移情、化景设情,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

参考文献

李艳芬.语文教学中的人性化探讨[J].发展,2010,(9).

作者:于士祥

回归人性的语文教育论文 篇3:

人文教育之“人”

人文教育是人、人性的教育,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人”,谈人文教育,首在明确什么是“人”。希腊神话中有一狮身人面的怪兽,这一怪兽名斯芬克斯,它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行人问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路人猜错,就会被杀死。然而,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这谜底就是“人”。人都是两条腿走路的,但人在童年用四肢爬行,因此是四条腿走路;人在老年依仗拐棍走路,因此是三条腿走路。谜语被猜中,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这则神话故事说明,在古希腊就有了对“人”的思考。

人是有意识的生命,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也是人最可宝贵的。人的存在,首在肉体生命的存在。人的存在方式,即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生的意义生发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人的生命意义,要靠人自己寻找、发现并在活动中创造出来。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为了活着,人的生命活动不仅为了活着,更在于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人必须有心灵深处的精神活动,有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而不应像黑格尔当年所批评的那样“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应“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教育就是要让人回归“原有的家园”,这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有意识的生命之栖息之地。人文教育只有立足于这一基点并倾心地观照,我们才能明了何为人生的诗意。人文教育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有生命成长的充盈和生活意义的澄明。

人類历史依次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这是历史哲学创始人维柯的观点。他对这三个时代做出了开创性研究——“神”的时代指称整个原始社会,“英雄”时代指称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专制社会,“人”的时代指称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民主社会。在神的时代,个人只能匍匐于神灵的脚下,甚至和动物一起被作为祭神的牺牲;而在英雄时代,芸芸众生往往成为英雄豪杰的铺路石和成就其霸业的工具。

在神的时代,无论是西方的宙斯、亚当和夏娃,还是中国的盘古、女娲和大禹,这些神话中的人物被认为是某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佑护者。至于英雄时代的英雄,是他所在民族的领袖或“救星”,对其民族的生存发展有拯救与提升之功。显然,人所重视的并非个体一己之生命,而是族类生命的存活与延续。个人的生命固然也有其价值,但那价值仅在于对所属族群生存所做的贡献。普通个人的生命意义则仅在于他充当了其血缘群体或民族生命长链上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他的生命并没有多少特别的价值。

到了市场经济的时代,任何个人都能以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平等交往,对个人生命及其意义的重视成为普遍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社会当属“人”的时代,但这一时代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时代,因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成尖锐的矛盾。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而不是自觉的需要,人依然是异化的人,并未获得完全的自由。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人对人的依赖,是一种人生的依附关系,比如奴隶与奴隶主。其二是人对物的依赖,工人有出卖劳动的人身自由,但他又不得不依赖工厂和机器。其三是人摆脱了任何的依赖,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人,这是马克思所憧憬的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

人生而自由,非英雄之工具或神之牺牲品。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教育,必须从人的真实存在出发,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定义人和人的发展,从而观照人及人之为人的教育,这是诠释现代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起点。

(叶水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作者:叶水涛

上一篇: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化高校学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