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百万扩招背景下,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结构复杂,教学基础差异较大的生源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借助信息化高速发展,探索百万扩招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梳理混合式教学流程,实施个性化教学,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搭建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等助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民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民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1:

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农民工培训教学策略

摘 要:成人学习不同于儿童学习,有其自身特点。培训教学是农民工培训的中心工作,应尊重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培训教学效果。这主要包括:建构真实的培训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培训教学氛围;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倡导参与式的培训教学方法;培育新型的培训“学习共同体”,以及选择适切的培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成人学习;农民工;培训教学

作者简介:张胜军(1965-),男,湖北黄梅人,教育学博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聂伟进(1979-),男,安徽安庆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用工荒’背景下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25)主持人:董存田;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880010)主持人:张胜军。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培训质量问题尤为突出。[1]培训教学作为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切实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必须着眼于农民工培训教学改革。

农民工是成人,成人是身心已经成熟、具有社会生活经验,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成人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与儿童不同,有其自身特点。本文拟以成人学习特点为逻辑起点,结合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教学实际,对农民工培训的教学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一、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

作为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成人学习特点一直是成人教育研究的核心话题。一些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如诺尔斯(Malcoim Knowles)、戈瑞森(D.R.Garrison)、梅茨罗(Jack Mezirow)、弗莱雷(Paulo Freire)、克尔伯(David Kolb)等,都对成人学习特点进行了研究。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成人学习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成人学习目的明确,以及时、实用为学习取向

儿童学习以学科为中心,学习活动是源于身心发展需要及外来的压力,是为满足未来的生活需要做准备。成人则不同,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学习活动与生活情境相联系,学习目的在于知识技能的及时运用,以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成人学习意愿随实际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而发生变化,一般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习目的明确、实际、具体。

(二)成人学习方法自主,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

诺尔斯认为,当一个人成熟起来时,他的自我概念将从依赖型变为自我指导型。儿童学习是“要我学,教我学”,而成人学习是一种“我要学,我会学”的“自我导向学习”(或称“自我指导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由成人自我设定学习目标、获取学习资源、选择适当学习方法及评价自身学习进步的“自我教学”[2],整个学习过程由成人自我控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成人生活经验丰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其宝贵的学习资源

与儿童相比,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成人从事任何事情都是以其自身经验为背景,人们相信,丰富多样、充满个性的经验,无论是对成人学习者个体还是对成人学习者群体而言,都是一种极富价值的学习资源。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成人学习者很快地认识问题,并利用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经验是成人学习者的活的教科书”[3],成人教学需要和成人经验相结合,这已成为成人教育的基本信念。

(四)成人对象复杂,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共同的心理年龄特征,学习任务、学习形式差别不大。成人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在年龄、职业、生活阅历、学习基础(文化基础、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学习条件、学习追求、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成人学习群体是一个内部共性少、种类多、情况复杂的群体,不同成人学习者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成人学习的这些特点表明了成人学习的优势与不足,需要在成人教学中认真加以对待。

二、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农民工培训教学策略

基于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农民工培训教学拟采取如下策略。

(一)建构真实的培训教学情境

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与学科知识在知识性质及其表达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学科知识多是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它通过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形式来呈现和表达,界定清晰、组织严密,易于表达和传播,但往往脱离具体的生活情境。虽然实践知识中也含有学科知识,但更多的是大量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感性知识、缄默知识。这种感性知识、缄默知识总是与具体的实践场域相联系,具有默会性、情境关联性、传递难、个人性、行动性等基本特征[4],需要学习者在真实、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去体悟。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教学普遍存在“去情景化”问题,其典型表现是培训教学活动简单套用中小学课堂教学形式,把农民工学员集中在教室或类似场所进行集中授课,甚至“吃吃瓜子、水果,像开茶话会一样糊弄几节课”就完事。[5]这种“去情景化”教学,“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消极地应对学校中的学习,而不能以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6],实际效果难如人意。因此,以实用为取向的农民工培训教学,须建构一个真实的培训教学情境。

首先,建构真实培训教学情境的最好办法是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进工厂和车间、走上生产流水线,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操作等方式,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其次,在不具备现场教学的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培训机构的实训设备和场所,建构一个拟真的教学情境,并使之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拟合;即便是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工学员创造一个虚拟但却逼真的教学情境。

(二)营造良好的培训教学氛围

学习者的信心是有效教学的心理基础。农民工培训教学常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工学习信心不足,以致培训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农民工学习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有:(1)教育文化程度低。有调查表明,农民工教育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大专及以上仅占很小比例(约2.84%)。[7]较低的教育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难度,容易造成学习信心不足;(2)曾经的学习失败经历。从农民工原有的学习经历看,的确不少农民工原本在校读书期间就是“学困生”,曾经的学习失败经历,极易诱发其学习的畏难情绪;(3)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在认知上的缺陷。与儿童相比,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比儿童更强的学习能力是体现在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实践智力上,如语言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和决策能力、元认知能力等,但某些与感知直接相关的能力显然不及儿童,如视力、听力、记忆力、动作反映速度等,这也给农民工学习增加了难度,容易导致其学习信心不足。[8]

为提高农民工学习信心,农民工培训教学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良好的教学气氛,能给农民工学员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表达意见,愿意与培训教师和同伴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不断战胜学习困难,取得学习进步。

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一,在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他们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特别希望受人尊重。只有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农民工学员切实感受到培训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才会增强学习信心,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其二,在于培训教师成功的角色转换和扮演。作为培训教师,不但要扮演好培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角色,还要善于转换角色,扮演好农民工学员的学习伙伴、学习合作者、帮助者、建议者等角色。大量的培训教学实践证明,培训教师成功的角色转换和扮演,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必要条件。

(三)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

农民工培训的实用性、职业性,要求培训教学内容简明生动、丰富具体,绝不可繁琐枯燥、抽象空洞,这需要培训教师和农民工学员共同努力,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

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是指:把培训教材中的抽象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农民工学员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地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培训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活改造培训教材,用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替换远离生活的教材内容;二是把培训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典型案例相结合,使两者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诠释;三是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培训内容进行“生活化转换”,也就是把抽象的文字、符号等,转化为与农民工学员背景经验相关联的场景与画面;四是结合真实的职业劳动过程,精心选择教学问题,以教学问题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四)倡导“参与式培训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的教学方法。”[9]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精髓在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在农民工培训教学中倡导参与式培训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克服当前农民工培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普教化”弊端;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发挥农民工学员作为成人学习者生活经验丰富、学习自我导向性强、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等学习优势。

在农民工培训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促进农民工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进程: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教学游戏、观察、讨论、填表、打分、展示活动作品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它并没有固定程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参与方式,都要让农民工学员真正成为培训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做中学”提高学习效果。

(五)培育新型的培训“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也称“学习社区”,是指由学习者及其辅助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0]农民工培训的学习共同体应以农民工学员为主体,培训教师也应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培训教师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辅助人员,应致力于组建并培育这个“学习共同体”,帮助共同体成员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经验。

这种“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型组织,它不同于以往农民工培训教学中的临时班组。以往培训教学中的临时班组仅为便于教学管理,是一种形式上的人员集合,并没有在学员之间建立一种实质联系。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学习共同体”,应遵循自愿原则和形成对话机制。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通过分工明确各参与成员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对话消弭分歧、达成意见一致。“学习共同体”应结合培训教学进程,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如举办定期讨论会、讲座、活动作品展示等,以拓展共同体成员的学习空间和提高其“学习力”。

(六)选择适切的培训教学模式

农民工培训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目前,职业培训教学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行为训练教学模式、观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专题阅读教学模式等。[11]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农民工培训教学应综合考虑农民工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培训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选择或建构适合自身需要的教学模式。对农民工培训教学而言,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有职业性、活动性、实效性。最好的培训教学模式未必最流行,但必定最能满足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上农民工培训教学改革策略涵盖了培训教学的不同方面,各有侧重。但是,这些策略并非互不关联,它们共同聚焦于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并最终指向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5.

[2][3]应方.二战后成人学习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102,103.

[4]董仁忠.关于职业学校默会知识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6(4):70.

[5]农民工培训背后的贪腐行为[R].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l/201012.

[6]姚梅林.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26.

[7]杨晓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需求分析[J].北方经济,2009(1):12.

[8]潘岳祥.成人学习理论与教师培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7):87.

[9]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41.

[10]朱桂琴.“工作成人”学习特性及其教育策略[J].成人教育,2006(12):9.

[11]陈红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52-56.

责任编辑 肖称萍

作者:张胜军 聂伟进

农民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2:

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摘要百万扩招背景下,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对象,结构复杂,教学基础差异较大的生源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借助信息化高速发展,探索百万扩招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梳理混合式教学流程,实施个性化教学,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搭建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等助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百万扩招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llions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WANG Ying[1], LEI Yinzhou[2]

([1]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Xi’an, Shaanxi 712000;[2]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n, Shaanxi 712000)

0引言

高职扩招是新时期我国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1]是缓解就业压力和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重大举措。2019年高职扩招116万人,高职院校平均增长700余人。2020年全国两会中提出高职扩招200万。2021年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百万扩招在为高职院校提供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为主的高职扩招学生,其生源结构复杂,文化背景、知识储备差异大,个性化需求多,学习时间、空间较难统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组织教学,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每一位高职学生学习需求,实现高质量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针对个性化学习主体,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为高职院校扩招背景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1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特点

高职院校目前生源主要为应届毕业生(高中、中職毕业生)及百万扩招学生。其中应届毕业生生源通过考试选拔入学,结构差异性较小,学生教育水平、知识构成、年龄、心智成熟度、社会经验等因素基本相同,个体差异相对较小,一般采用传统统一、共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各高职院校对于应届生源的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百万扩招生源通过注册即可入学,对学生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没有限制。其生源结构复杂,以非应届生为主,包含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生源职业构成多样,包含企业老板、企业职工、创业人员、农民等。百万扩招生源差异较大,包括受教育水平、知识构成、年龄、社会经验、心智成熟度等多个方面。百万扩招学生生源结构的差异致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施困难。[2]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生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学方式及手段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混合式教学在全球迅速崛起,引起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开始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索。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STD)将混合式学习列为知识传播产业中涌现的最重要的十大趋势之一。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最早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理论为依据,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5]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制作应用教学资源,将线下面对面课堂与线上数字化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变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学生,依据学生个体学习的具体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二是学习时间和空间具有灵活性。混合式教学形式由传统的线下转换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使得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依据自身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选择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线上教学资源,根据自身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时间,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学习。三是以信息化为手段。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在线资源。教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资源实施教学。

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第一步。

针对应届毕业生及百万扩招学生,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满足系统性、融合性、自主性的特点。“系统性”是指从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出发,构建课程体系,提出课程要求,确保教学实施保障,明确毕业要求,形成系统的、符合“不降低培养标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性”是指依据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特点,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和不同基础,与企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进行学习评价,共同进行学生管理,与企业实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融合。“自主性”是指学生依据自身学习基础、学习效果及职业定位,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课程,在3-6年内修满学分,达到毕业条件,实现修业年限与职业方向的自主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提出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步骤。

课程标准制定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行业企业标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学生特点,体现“课、岗、赛、证”一体化融合理念,设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规范制定。

4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4.1实施流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每个学生,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设计教师、学生两个角色,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分析学生学情,针对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任务,上传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任务。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单,利用信息化平台上的课程资源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从学习指南入手,依据个人学习习惯,选择微视频、动画、课件、文档等多种类型资源,结合具体任务,借助辅助资源,解决个体在学习中的疑惑或整理出学习中的疑惑进行反馈。教师则分析整理学习反馈问题。

课中。教师在课中针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采用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集中或个别答疑解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课堂表现及时调整分组,实施动态机动的分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在课堂中设置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教师指导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教师可发布不同级的拓展任务,学生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性选择拓展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要求。教师同时发布检测作业,组织讨论,进行答疑解惑,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学生依据个体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进度。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动态调整过程,教师、学生每次课后依据个人情况,调整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强度,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4.2实施过程

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的重构,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混合运用的过程。一是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專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典型岗位、讲清理论,分解一个任务项目、练会技能,延伸到同一类企业、举一反三,拓展到同一类岗位、触类旁通,选出一组学生展示、现场示范,对照一套课程标准、月月考核,精选一项学生成果、综合评价。二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慧教学融合。全面优化教师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策略,大幅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利用大数据实施“成果导向”的过程性考核,做好学习成果学分认定,培养学生适应毕业“首岗”要求的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适应未来数字化革命的新挑战。三是总结提炼典型教学方法案例。将蕴含“教法”改革的专业、课程、教材、课堂、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范围,培育和打造系列化的典型教学方法案例,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引导学生以时代思想武装智慧思维、以科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以家国情怀成就美丽人生,潜移默化做到思政融合。

5混合式教学需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用于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为目的的评价;定量评价主要用于以判断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的目的。[6]

混合式教学可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维评价”模式。全过程是指根据混合式教学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全过程评价。全方位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素质能力形成全方位评价。全员是指根据高职学生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学生学习过程,实施全员个体化评价。

全过程评价中,课前设定教学目标与思路、线上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料准备等3个一级指标。分别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授课教案;授课计划、课程内容框架;课件、视频、课前自测题等二级指标。课中设定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分别设置分层、分组;交流互动;重点难点、新技术新工艺;信息化手段、行动导向;教学态度;学生参与度、学习兴趣等二级指标。课后设定课后作业、课后测试、课后讨论、教学档案等4个一级指标,设置作业布置、批改;阶段性测试、终结性测试;线上讨论;学生学习档案、教学过程記录、教学反思等二级指标。

全方位评价中,对接培养目标,设置德育养成、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专业知识与技能等4个一级指标,诚信品德、遵纪守法意识;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终身学习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二级指标。

个体化评价中,针对每个学生个体,注重学生间横向比较,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素质能力提升情况。同时,更关注学生个人纵向比较,通过一定时间段学习后,分析整理学生学习前后数据变化,形成增量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建立学生自信心

6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保障

6.1混合式教学需搭建混合式课程平台

课程平台是实施课程教学的基础与依托,混合式课程平台是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混合式课程平台主要依托信息化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资源呈现功能和学生学习反馈功能相结合,具备在线教学、师生讨论、网上答疑、考试、成绩统计以及教学管理等功能。混合式课程平台既可以在线上教学中使用,也可用于线下教学,应具备操作简便、学习步骤连贯及平台管理系统等特点。

6.2混合式教学需建设混合式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实施的有力保障,混合式教学资源包含线上教学资源及线下教学资源。随着视觉化、视像化学习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虚拟化、人际互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今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因此,需要建设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要求的线上资源。混合式线上资源可根据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可分为必学内容及选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体学习兴趣选学其他扩展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形式,线上资源可分为导学资源、学习资源、检测资源、互动资源等。其中导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帮助学习了解课程情况,指导学生安排学习计划的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学生自主可以学习的资源,主要包括视频、PPT、教案、行业发展、科技前沿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资源;检测资源主要包括单元习题、考试卷、习题库、线上测试软件等资源;成果资源主要包括学生作品展示、成果展示等。线上资源的混合性在于其将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混合,可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层次学习者的需求,不仅适合普招学生学习,同样也可适合扩招学生学习。

6.3混合式教学需配备胜任混合式教学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混合式教学的主导者,对混合式教学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教师应持有做好混合式教学的态度。教师从根本理念上认可混合式教学是一种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有效教学范式,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将混合式教学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对自我的混合式教学能力和知识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应具备混合式教学能力。教师在先进的混合式教学理念指导下,在教学团队协作下,不断创新改进,提高数据思维与实践性能力,运用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力,进行混合学习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够应用混合式教学工具的能力,以及应用混合式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的能力。

7结语

百万扩招是解决我国就业压力,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决策。研究百万扩招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是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参考与借鉴。

基金项目:2019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四类人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9GY047);2018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与诊改工作交融性研究”(项目编号:2018JYA04)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文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5-10.

[2]陈云尚.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实践困惑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1):50-55.

[3]Yigit T,Koyun A,Yuksel A S,et al.Evalu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Education[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1:807-812.

[4]M.N.Demaidi et al.Applying Blended L earning in Programming Courses[J].IEEE Access, 2019.7:156824-156833.

[5]姜大源.论高职扩招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大变局与新占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11.

[6]杨彩菊,周志刚.第四代评价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启迪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0):70-86.

作者:王莹 雷引周

农民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论文 篇3:

“云班课”教学模式探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农民教育教学模式也在悄然变化,云班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云班课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线下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运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是一个能充分展现“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全新教学平台。云班课的出现将对农民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产生影响,引领农民教育走进创新改革的新时代。

一、云班课平台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云班课是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开展互动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它主要包含班课详情、班课成员信息、班课资源、班课活动、班课通知等五个模块。具体操作流程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为授课对象创建班课,生成一个班课邀请码,学生通过手机下载云班课App, 然后通过邀请码加入到该班课,教师即通过云班课开展教学活动。

云班课教学平台能够实现教师在任何移动设备上都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和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即时反馈交流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随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動,如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云班课的兴起为信息化教学开辟了新的渠道,云平台操作简便,免费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云班课平台体现的教学优势

(一)更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讲述的知识信息以及电子课件展示的内容,云班课平台上传的资源却非常丰富和多元,如电子文档、图片、视频、微课、作业、网页链接及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可置身于走出课堂“随时学”的环境中。此外,在班课里把学员设置为助教后,学员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上传资源,也就是说,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共享到更多的有益资源。

(二)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

一直以来,农民学员集中培训难,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空闲时间少、学习意愿不强等因素造成。云班课为移动环境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云班课既可以实现课堂集中教学,也可以实现“云端”线上分散教学,学员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合理安排学习。

(三)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云班课的教学宗旨恰恰是“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乐在其中,享受学习。教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实行分组讨论、举手、投票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升学员参与意识。同时,在“答疑讨论”区,学员可以随时留言,教师进行及时解答,能有效促进学员对知识的探索和兴趣,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

(四)有利于培养学员创新思维

教师通过云班课设计各种问题和情境,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氛围,还可以充分激发学员的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由于学员大多具有一定的销售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头脑风暴功能,让学员自主探讨营销渠道、营销模式,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既能让学员发散思维,尝试自己去寻找答案和方法,又能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印象,避免了“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

(五)培训内容和手段更有针对性

学员每次浏览教学资源、完成测试、参与讨论答疑等活动信息都会记录在云班课后台,教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兴趣点、欠缺点,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做到因材施教。如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学员学习效果情况;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对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通过测试和答疑进行个性化教学服务等,对提问率低的个别问题,教师可通过答疑区私聊解答,对提问率高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可统一讲解。培训部门也可以根据学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培训计划,让培训更有针对性。

(六)突出个性化教学

学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必然存在差异,云班课平台的教学资源可以重复观看,测试题可以反复做,对于个性化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答疑等方式给予解决。

云班课的教学优势不仅体现在培训课堂上,更体现在后续跟踪指导方面,云班课能清楚地反映学员的学习状态(签到和参与各项活动)、学习效果(测试和作业),这些具体信息让教师在指导服务时更有抓手,更有参考价值。

三、云班课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云班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空间非常大。吉林省农广校从2016年开始尝试实行信息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学历教育,教学采取网上观看教学视频、无纸化考试、线上答疑讨论等信息化手段;2019年举办全省农广校教师示范课活动,长春地区3名教师示范了云班课教学模式;2020年线上组织全省农广校教师开展云班课平台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教学活动。吉林省农广校对云班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省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然而,要想使云班课更好地应用于农民教育,获得理想的培训成效,还需要广大教师从观念与技术方面进行全新转变,努力提高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

(一)信息处理能力

云班课教学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处理能力,如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运用、计算机操作与使用、网络资源利用等教师必备能力。当前,农广校系统教师队伍年龄整体偏大,对信息化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云班课应用于培训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各级农广校应积极采取有力举措,尽快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处理相关能力,以适应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能力

云班课相比于传统教学,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学活动的可参与性、易操作性和吸引力。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要让学员能全身心地融于教学情境中,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学环节无论是选择播放微课,还是查阅资料,或是分组讨论,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程实际和学员需求事先设计。高素质农民不仅需要懂技术、会管理,更要提升商务社交、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将这些因素有机融合到云班课教学中,把课前任务、课堂活动和课后反馈三个环节进行有序衔接,摒弃“讲完课就万事大吉”的思想,把后续跟踪指导真正做到位,使培训具有延续性。

(三)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播中走出来,把主要任务放在组织引导和管理课堂上来。教师要在自我语言表达、问题设计与讲解、演示操作、对学员反馈的回应以及对突发情况处理的应变能力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一名优秀的云班课教师不仅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 ,更要做教学的“引导者”。

(四)课程开发能力

与传统教学形式不同的是,云班课授课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源,云班课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无纸化教材,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观点,所以,教师要具有整理、编辑、制作相关电子教材的能力。

云班课智能平台展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交互形式的现代教学模式,为农民教育培训开辟了一条开放性通道。尽管当前还存在着对云班课认识不到位、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欠缺、农村网络信号不够稳定、部分学员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等问题。然而,随着信息化教学理念的逐渐渗透以及云班课教学优势的逐渐显现,尤其是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云班课这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如何将先进的教学手段补充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还需要广大教师从思想到意识、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应用进行全面更新,用互联网技术为农民教育培训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单位:1.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2.吉林省农广校)

作者:徐明霞 尹红艳

上一篇:新户籍制度改革农村教育论文下一篇: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