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哲学审视

2023-01-26

由于长期的学科壁垒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哲学研究却很少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往往缺少哲学的理论方法介入。后者成为现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感召力、长效性, 收效甚微, 甚至“零效应”、“负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对高校德育人性化的哲学审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与考析, 以期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上述缺憾,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健康高效发展。

1 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内在联系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或曰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它是运用最一般的概念、范畴、判断和推理, 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对各门学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进行教育, 使其成为所要求的理想人格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思想教育的全部, 也不是政治教育的一切, 而是思想教育中的政治性部分和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性部分的叠加、融合和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哲学的大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哲学既相互区别, 各有各的规定性, 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主义哲学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仅如此,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只有以人为中介才能实现。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然而,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重整体、轻个体, 重社会、轻个人, 却成为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这就需要以人为本, 顺天应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强化人本意识, 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出发点和归宿, 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同情人, 使思想政治教育入情、入理、入心, 做到顺乎天理, 应乎人情。

(1) 尊重个人的需要, 激发个人的潜能, 实现个人价值需要, 是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满足的条件时, 就会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 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的行动。尊重个人的需要,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种类有很多, 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等。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要体系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交往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个需要体系中, 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并提升人的需要层次, 激发个人的潜能, 实现个人的价值。

(2) 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 实现平等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多种关系, 最基本的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传统教育忽略被教育者的内心感受, 将双方置于不平等的关系中, 这显然不合时代要求。应该看到,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只存在“闻道先后”的差异, 而不存在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 实现彼此之间的平等交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居高临下, 要与被教育者平等相处, 虚心听取其意见, 关心其感受, 建立起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关系, 把受教育者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主体位置上, 实现平等交流。

(3) 顺乎天理, 应乎人情。所谓“顺乎天理”, 也叫“顺应天道”, 也就是按照自然、人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人是客观世界的产物, 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世界。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行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天道”。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 还是其方法、途径都应合乎客观规律。实践证明, 顺应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 即使一时曲折、失败, 但必将取得成功:违背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 即使一时成功, 但必将遭到失败。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行为, 必须遵循人及人的思想意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如心理发展规律、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认识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行为活动规律等。

3 对高校德育人性化的哲学审视

3.1 高校德育人性化的辩证方法

一般来说, 方法就是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手段。高校德育人性化的辩证方法, 就是教育者以为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高校德育人性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面对市场经济对学生的影响,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运用矛盾的分析法, 坚持德育的两点论。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 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坚持德育的两点论。

(1) 知与行的统一

知与行的统一, 就是指在高校德育人性化中, 必须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将知与行结合起来, 以便使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一种思想品德的根本标志, 不是仅获得了相应的知识, 而主要是形成了相应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形成, 仅靠学习理论的不行的, 还必须靠积极的实践养成。高校德育人性化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思想品德由知转为行, 做到知行统一, 这是贯穿高校德育人性化全过程的矛盾, 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客观标准。在高校德育人性化中, 只有做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 才能取得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功效, 培养出素质良好的人才。

(2) 理论启迪与情感激励的统一

理论启迪与情感激励的统一, 就是指在高校德育人性化中, 教师应当即重视理论启迪作用, 又重视情感激励作用, 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贯穿在德育过程的始终, 从而提高高校德育人性化的有效性。

(3) 灌输与疏导统一

灌输与疏导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在教育活动中是对立的, 教育者只有在实施教育中把对立的双方统一起来, 取长补短, 互相交融, 才能发挥出高校学生政治工作的最佳效果。灌输与疏导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教师在实施中, 应努力把灌输和疏导结合起来。通过疏导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打开他们接受灌输的渠道, 调动他们接受灌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教育者与收教育者两个能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3.2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德育发展观

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只有这样高校德育人性化教育才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否定发展观贯彻德育正负驱导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 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 以及二者关系的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

任何事物在前进发展过程中, 它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运用正负驱导动力, 必须重视“刺激量”的把握, 从整体上来说, 必须坚持以正驱导为主的原则, 在正驱导的基础上, 结合负驱导, 即坚持以表扬人、激励人、促人上进为主的原则。因此, 高校德育人性化工作者必须一方面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积极、进步的方面。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和消极的方面, 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扬弃, 激励他们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发扬优势, 改正缺点, 最终达到与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的一致。

(2) 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充分认识高校德育人性化是长期反复螺旋式上升发展的

事物的辩证否定, 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高校德育人性化的发展也是按照辩证的过程进行的。大体要经历“三次转化”和“两次飞跃”完成一个发展周期, 使其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连续运动特点。高校德育三次转化:第一次转化——解决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的矛盾, 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转化为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第二次转化——解决教育者所进行的教育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认识的矛盾, 推动受教育者本身自我意识的分化和统一, 用正确的理想的自我去统一现实的自我, 用积极因素去战胜消极因素, 将社会的需要, 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情感和信念。第三次转化——解决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的矛盾, 将思想道德认识、情感和信念转化为行为实践, 并形成行为习惯。德育的这“三次转化”体现着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引导受教育者将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它相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第二次转化, 是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引导受教育者将思想道德认识、情感和信念“外化”为行为实践, 并形成行为习惯。它相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第三次转化, 是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第二次飞跃。

4 结语

我们欣慰地看到,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人性化的内涵更加深刻, 更加丰富, 人性化的德育理念正日益得到人们更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成为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 我们应该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 吸取失败的教训, 建立起21世纪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德育新体制, 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却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动力和不同需要, 片面强调“灌输”, 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重视对学生的道德要求,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需要重新选择视角进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 这种深厚的哲学意蕴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内在联系, 借助哲学的睿智与深邃,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哲学问题进行思辨与考析, 意义无疑十分深远。本文为寻求德育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人性化精神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选取哲学视角, 以便有效地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从而为促进高校德育更好地贯彻人性化精神做出一点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性化,哲学,辩证法

参考文献

[1] 李秀材, 等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3] 简世德.对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哲学思考, 思想教育研究, 2003, 7.

[4] 刘志侃.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创新的哲学思考.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5] 孙淑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高校生态德育.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2.

上一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反思与展望——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下一篇:石油钻井工程事故的预警技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