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2024-05-02

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通用6篇)

篇1: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庄子》的最高范畴。合于道,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行于道,是庄子向往的理想处世方式。庄子的人生追求在世人看来是令人费解的,他对人生的各种观点也不为众人所接受。但他所说的“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是哲学的归宿,这“自然”并非是有的人理解的“大自然”的意思,而是“自己的样子”的意思。

庄子认为,自然的东西是美的,人为的则是做作的。何宗思先生在他的书里详细地阐述过庄子的观点,人为“天然的就是美,暑期自然就无比快乐;人为的就是做作,违背自然就会烦恼多多。”那么现今中国教育所做的到底是“美”的,还是“做作”的呢?

有观点人为,人人生而平等,同时人人生而也不同。孔子是我国的教育先驱,他主张因材施教,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众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更所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聪明的人,我们可以用高尚的知识教育他,以大道引导;愚劣的人,则不要指望能成大器,只教人品行端正,与人与己有益即可。

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倡导发挥学生个性,还学生本有的真色。这其实是与庄子的“自然之道”相符的,所谓的“道法自然”,也就是效法道自己的样子。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得知识,那是不是也要让学生效法他那“真我”的本色?这“真我”又是怎样的,外显的知行是否是内心中顺道而发的“自然”,值得教育者们思考。

我一直欣赏和推崇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找到人从自然宇宙中所孕育出的“自然的我”。

庄子一直认为只有自然的才是美的,人人生而不同,大家谁也不要羡慕谁。谁都有自己的自然之色,谁都有自己的自然之美。就像独脚兽羡慕草履虫有一百只脚行走优美,草履虫羡慕蛇没有足也能疾行无声,蛇羡慕风五来无影去无踪,风又羡慕眼睛能目光一闪,看得清,看得远。可是眼睛又羡慕心灵,心思一动,神驰古今。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都是上天赋予的本性罢了。

宗思在书中写到,伯乐的出现,导致了马的悲哀。马的本性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自得自适,享受无拘无束的天伦之乐。可是伯乐一出现,说自己善于驯马,结果马就开始遭殃。所有的马被他烙上火印,修建鬃毛,钉马掌,削蹄甲,罩上马笼头,衔嚼铁,套缰绳,牵进马棚,栓在马槽边,统一管理,统一作息,统一训练。什么自由自主的本性,什么桀骜不驯的个性,全都被消磨的.无影无踪,都变成了所谓的“好马”。那么教书育人,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种不符合“自然”的行为呢?

从教育的概念来说,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性的人才,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对应的学生。可是学生的本性是被激发了,还是被消磨了,这又是一个问题。

庄子推崇自然之美,推崇自然之道,可是人人都知道,如果是要有用于社会,很多东西需要修饰,得经过修正才行。

相信没有人不欣赏罗丹的作品,只要他懂得艺术,懂得雕塑;谁也没有不会面对大自然而不会发出感慨赞叹。那么教育之于两者,孰轻孰重。其实,罗丹的作品创作的最高境界还不是为了要接近“自然”吗?这“自然之道”难道不就是所有人和事所最求的最高目标吗?与其让教育变成了自己的雕塑的对象,任自己盲目的修饰,还不如引导他发挥上天给予他的最美好的东西,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一个完美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人。

激发学生的本性,发挥他最自然的能力,对社会做最大的贡献。只要能有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相信上天所赋予的本性,那“自然而然”才是最有利于社会的。因为违反自然,会变得满目疮痍,徒增烦恼。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就是遵循大道而行;融于自然就是融于道,合乎自然就是合乎道,人心融于物境就进入了大道的境界。这样,教育也就进入了“大道的境界”。

注:文中部分观点引自何宗思先生的《庄子心得》,再次致谢!

篇2: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关于唯物辩证法基本问题的再思考-从《哲学笔记》谈对哲学的反思

文章从几个方面谈了我国哲学界在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研究上的疏漏,对比《哲学笔记》中列宁的重要思想,论述了“对立同一”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条件”在矛盾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明“转化”是对立面联系的重要表现;探讨了“自然否定对于辩证法的特殊重要意义”。

作 者:刘凯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分类号:B014关键词:同一条件转化 自我否定

篇3: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据司马迁的记载, 伯夷叔齐两人在君位由谁来继承的问题上互相推让, 结果“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最后是他们的兄弟做了国君, 伯夷叔齐因此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在这一事件中, 伯夷叔齐陷入了一个道德困境, 在面对父亲的遗命和王位继承的一般原则所引发的冲突时, 他们选择了逃避。可以看出, 他们都是十分有道德感的人。本来, 父亲将王位传给了排行老三的叔齐, 这有违一般的继承原则, 叔齐恰恰也认为王位应当由排行老大的哥哥伯夷来继承, 而伯夷则认为父命不可违。面对这样的冲突, 充满道德感的他们选择以离开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道德信仰。这种逃避, 表现为避地。他们离开的初衷, 是想去寻找一片道德尚存的乐土, 也就是当时文王所管辖的西周。没想到, 在去的路上, 文王死了, 他的儿子武王继承了王位, 却连父亲的葬礼都没有举行就出兵伐纣。武王的这一做法让伯夷叔齐感到万分失望, 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 是希望能找到一个充满道德的地方, 可以让他们继续生活下去。可是事与愿违, 天下虽大, 却似乎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在他们看来, 作为一个臣子, 武王出兵伐纣是一种对先王的不忠;而作为一个儿子, 在父亲死后不为其举行葬礼, 是一种极大的不孝。不忠不孝, 道德何存?由此, 伯夷叔齐认为西周同样是一个没有道德的地方, 他们只好再次选择了逃避。只是这一次, 他们逃避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方, 而是要和这个世界隔绝。隐居山林, 远离尘世的喧嚣, 是他们对这个道德荡然无存的世界作出的无声反抗。

由此可以看出, 隐者最初的避世, 并不是简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 而是为了道德或者某些更为崇高的理由而选择了逃避。为了寻求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家园, 伯夷叔齐靠采薇度日, 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饿死荒野的命运, 显然不能成为隐者的楷模, 对于大多数隐者来说, 他们不希望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片刻的心灵宁静, 而是需要另外一种方式, 一种可以让生命得以继续的方式。

庄子隐心不隐身的游世方式, 可以说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庄子很清楚地意识到像伯夷叔齐这样的避世型隐者所面临的困境。他认为, 要化解这一困境,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承认:不管是君臣关系也好, 父子关系也罢, 都是应当被遵守的。这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 不管你要选择寂寞山林, 还是选择宦海浮沉, 都要遵守这样一些大伦, 这是毋庸质疑的。

在《人间世》中, 庄子提到: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 命也;其二, 义也。子之爱亲, 命也, 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 义也, 无适而非君也,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是以夫事其亲者, 不择地而安之, 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 不择事而安之, 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 哀乐不易施乎前,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德之至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世间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一个是‘命’ (自然的) , 一个是‘义’ (人为的) 。子女爱父母, 这是人的天性, 无法解释的;臣子事君主, 这是不得不然的, 无论任何国家都不会没有君主, 这是没法逃避得了的。这就是所谓足以为戒的大法。

为人子女, 孝顺、侍奉父母是“命”, 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回避的。君臣关系也是如此, 不管你逃到什么地方, 总会有一个君主, 正所谓“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如此, 庄子以“命”和“义”来对应父子和君臣关系, 为避世之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即在人群中实现隐居的目的, 用一颗虚静恬淡之心来面对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乘物以游心, 虚己以游世。

那么, 如何在人群中实现隐居的愿望呢?庄子认为, 隐于人群之中, 首先要明确“心”和“形”的区分。心即心灵, 形即形体, 二者分属于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心灵世界, 一个是物质世界。在庄子看来, 像伯夷叔齐那样的隐者, 其隐居方式只是一种形体上的隐居, 也就是说, 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形体的消失, 让自己的形体消失在世界里, 避免和别人发生接触。而庄子所追求的, 是一种“心隐”的隐居方式。他认为, 真正的隐者, 可以做到在身体上为了生存而妥协于他所在的群体, 而心灵上还可以保持内心世界的虚静、恬淡。那么, 如何在妥协与保持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从而实现隐心不隐身的隐居方式呢?庄子认为, 可以采用忘形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对形体抱有一种非常不在乎的态度。在《齐物论》中, 他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泰山为小”, 秋毫可大, 泰山可小, 完全在于你的观察角度。庄子以此作为自己忽略肉体、舒展心灵的依据, 忘情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事实上, 这种观点也恰恰说明, 人作为一种有形的存在, 必须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协, 即使这种妥协让你无可奈何。就像即使你把泰山看得再小, 也不能否认它的真实存在一样。

既然形体不能完全脱离世俗的困扰, 庄子就把追求放到了“心”这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心”的独立存在, 来显示出一个人作为隐者而与世人的区别。在庄子看来, 心是可以独立的, 它可以通过一定的工夫和修炼, 比如“心斋”、“坐忘”, 而达到游世的境界。

庄子认为, 所谓“心斋”, 就是要保持心的虚静, 摒绝任何思虑。在《人间世》中, 他提到:

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

在庄子看来, 一个空明的心境是作为一个游世的隐者所必须要具备的, 只有使心灵与自然保持一致, 养成一种淡泊的心境, 才能使心灵从名缰利锁的羁绊中解脱出来, 即使身在闹市, 也能心如深山。

所谓“坐忘”,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

堕肢体、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

这就是说, 不着意自己的肢体, 不摆弄自己的聪明, 超脱形体的拘执, 免于智巧的束缚, 和大道融通为一, 就是坐忘。这是庄子心灵修养方法中的最高的终极的阶段, 也是最艰深的一种精神修养方法。如果说“心斋”还只是忘掉一切外物的话, 那么“坐忘”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一旦进入这一境界, 就会“身如槁木, 心若死灰”, 只剩下一颗虚静的心去逍遥游世了。

庄子“隐心不隐身”的游世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广而久远的影响, 比如汉代的东方朔, 他在庄子游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大了“隐”的内涵, 将自己隐于朝廷之上, 开拓出另外一种隐者的生活方式。穿越两千年的时空, 透过庄子智慧的光芒, 我们或许可以如他那样, 祛除生活中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的烦恼, 为心灵守护一方宁静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王博:《庄子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陈鼓应注译:《庄子今著今译》, 商务印书馆, 2007年。

[3]韩合林:《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耿华:《逍遥飘逸——庄子的人生哲学》, 《安徽文学》, 2007年第8期。

篇4:从幸福观角度谈论庄子生命哲学

人活着都希望有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欢乐的人生,但至今为止,人类存在的最大悖论仍然是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幸福而经常生活于不如意之中。从人的出生、成长和走向死亡,在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有形与无形的苦难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生命的成长。人间有多少苦难,就有多少关于解脱苦难的思考:是逍遥无为还是积极进取?是看破红尘还是积极入世?是追求永恒之道还是当下及时行乐?庄子站在天道的环中,以人的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以什么态度来度过自己的生活旅程。庄子生命哲学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摒弃了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通过“天下有至乐有无哉?”(《庄子•至乐》)①等问题去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价值。本文力图从幸福观角度来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以彰显庄子生命哲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现代人生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对老子思想加以继承并有较大超越和突破的是生活于战国中期,后被誉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庄子,其所建构的生命哲学反映了他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对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价值的思考。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②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后归隐,与梁惠王、齐宣王生活在同一时代。庄子虽家境贫困,居于穷街陋巷,靠编草鞋为生,但也不愿为有国者所用,表现出鄙弃荣华富贵和权势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隐者风范,这成为其生命哲学形成的背景。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诋訿孔子之徒,以彰明老子之说,表现出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现仅存由郭象编辑注解的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被认为代表了庄周本人的思想;外篇十五和杂篇十一为庄子后学的作品,但也间接地反映了庄子的思想。鲁迅(1881-1936)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庄子》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③揭示出《庄子》中所具有的瑰丽奇伟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才思高超的思想智慧。这也是千百年来《庄子》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深受人们喜爱而得以广传的重要原因。庄子学说对老子学说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发展,使其生命哲学建立在宇宙论基础之上。从宇宙本原论上看,以“道”为本根虽是老庄之学的共同旨趣,但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又对“道”的“先天生地”存在作了哲学论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老子之“道”作为宇宙万物的生化之源与存在之本,本质上是虚无的,无始无终,无名无象。庄子则认为,“道”虽然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知,但它“自古以固存”,先于一切事物存在,是有与无的统一,由此进一步提升了本根之“道”的超越性与遍在性,宇宙万物、人的生命乃至天下国家,都是“道”大化流行的结果。

从宇宙本体论看,老子提出的“道”通过阴阳二气的运动来化生万物,道“周行而不殆”、“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等思想中虽已含有“道无所不在”的意义,但并没有直接指明“道”如何“无所不在”。对此,庄子在《知北游》中通过一则小故事作了具体而生动地说明: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回答“无所不在”。东郭子请他说得具体一点,庄子就说“在蝼蚁”。东郭子奇怪,道怎么会如此卑下?庄子又说“在稊稗”。东郭子问,怎么更卑下了呢?庄子则说“在瓦甓”。东郭子惊讶,怎么越发卑下了,庄子干脆说“在屎溺”。庄子之所以用这么普通的东西来比喻“道”,主要是强调“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前,它既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之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知北游》)如果说,以“道”为本的思想提升了生命的高度,那么,“道”无所不在的思想中所蕴含的万物平等观念则扩展了生命的宽度,这为后来的道家与道教关注现实的感性生命和具体事物的存在依据提供了理论说明。从宇宙生化论看,庄子通过“援气入道”,用一种经验性的方法来证明老子之“道”是“无在而无所不在”的,使原本抽象的生命哲学具有了一种质感。庄子认为,“道”为天地万物的最终本根,虽无形无象,但其表现方式则为“气”:“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为之公。”(《则阳》)万物之化生都是阴阳二“气”相交相融的结果:“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田子方》)“气”是构成万物的始基,故“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人的生死也是由阴阳二“气”的变化决定的:“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至乐》)庄子“援气入道”是以“气”为无形之“道”而生成有形万物提供的一种理论说明,更为人如何顺气养生而得道成仙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庄子要求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以本真之心仿天道行事,顺应阴阳之气自然地与天地相沟通,这就是他所提倡的“德”。如果说,老子的宇宙论更多地表现在对“道”本根的论述,那么,庄子的宇宙论则凸显了对个体生命本真状态的探寻。庄子以个体生命为关注对象,用心来调节生命、运转生命和安顿生命,由此将一种生命哲学契入人的心灵世界之中。

篇5: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关键词:公路交通,信息化,哲学,矛盾,ITS

引言

哲学关于能动性的原理表明,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随着交通问题这种物质出现, 便有了交通信息化这种意识, 信息化这种意识反作用于交通道路这种物质, 信息化是目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交通运输技术体系的主导技术, 成为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传统运输方式优化升级的强大推动力。正确的哲学方法为科学发展指明了道路, 加快了科学的发展速度, 为交通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公路交通信息化的本质进行哲学思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交通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

1. 内涵。

交通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的行业信息化,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领域:一是交通政务信息化;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信息化;三是交通运输生产管理信息化;四是交通产品营销信息化;五是交通科学技术信息化。交通信息化的高新技术, 除有和其他行业信息化同样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自动化建设、政府网站建设等外, 还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2. 特点。

近两年交通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是:以不停车收费、联网收费为代表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TS) 应用逐步深化;GIS (地理信息系统) 、GPS (全球定位系统) 、RS (遥感) 在交通领域综合应用全面展开;物流及其信息技术引起广泛重视;EDI (电子数据交换)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等技术应用逐渐成熟和普及。

二、公路交通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1. 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由哲学的系统观可知, 个体是整体的组成部分, 整体决定个体, 而个体反过来又作用于整体。交通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个体, 公路交通运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公路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圈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圈工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发展, 公路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又决定了公路交通信息化的发展。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 凡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 其所在区域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上海、北京、广州基本实现了智能交通信息化。

2. 与环境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任何事物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只有协调各方面关系, 才能健康发展, 否则必然是畸形发展。以前解决交通供需矛盾是用大规模修路的方法, 然而大规模修路是以大规模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土地资源的占用等作为沉重代价的, 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石油, 致使社会环境污染, 环境的污染有会致使交通的发展陷入停滞不前的状况。交通信息化的出现改善了社会环境,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善反过来又进一步改善了交通信息化得水平。

三、公路交通信息化方法论的研究特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交通信息化也不例外, 必须要使用系统和整体论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交通信息的自组织, 又要知道交通信息并非是条理清楚, 结构分明的, 而是复杂的, 整体的, 不能用还原论来分析。

公路交通信息化使用了许多计算机、通信、非线性、模糊数学、智能控制的方法, 比如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 将它们应用于公路部门中, 使公路部门具有一定的预测、判断和决策能力。

一方面交通信息的系统性应该统筹考虑其与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关系。交通问题不单是交通部门的事情, 涉及到规划、土地、财政、商务、教育、环保等多个部门, 交通部门的协调作用至关重要, 应把握综合规划、协调统一、相互配合。

另一方面交通信息系统内各子系统自身及相互间要保持系统性。比如信息的精确传递、信息的处理不足, 与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收费系统缺乏协调统一。要保证交通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的协调统一性、系统性, 这样才能提高交通信息化效率。

四、公路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展望

目前根据中国国情, 公路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是ITS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 其中电子收费、自动车票卡、公共汽车信号优先和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系统是最具关键意义的技术;同时要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空间上加以分开。在此基础上, 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交通信号控制软件和其他交通管理软件。在有条件的城市, 建立中央控制的城市交通控制中心, 对车辆进行监控和管理, 及时排除交通事故, 将路况及时地报告给出行者, 形成一个立体的相互联系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

然而哲学告诉我们要有辩证的思维, 要认识到技术的两重性, 新的技术并非就是先进的, 而旧有的也不一定效率低。同样的, 先进并非代表了进步, 而自行车和行人这些“落后”的交通方式可能确实解决交通问题的钥匙。ITS也并非是万能的, 尤其是目前“概念化的ITS”, 对饱和状态交通仍是无济于事。

五、结束语

本文仅从哲学的角度对公路交通信息化的本质、发展、系统性、辩证性进行了思考, 以期解决目前公路交通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公路交通信息化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信息化交通就是为了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来看, 发展信息化交通必须遵循“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交通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李佩成, 张林, 段联合.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哲学思考[J].地球信息科学, 2007 (7) .

[2]张存保, 杨晓光.高等级公路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规划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 4 (1) :37-38.

[3]杨兆升.智能运输系统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篇6:从庄子哲学浅谈对教育思考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意识

数学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脱节严重, 做不到为专业服务。很多教师自身思想上不具备为专业服务的意识, 即使在教学中提及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引例也仅仅是教材中现成的例子, 并没有结合课堂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其系统地再加工改造, 而是直接引用, 或者三言两语一带而过,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听得云里雾里, 试图将所学知识点与专业结合又无从下手。此外, 目前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 数学教师隶属于基础教学部, 不属于某个教学系部, 这就造成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渠道有限, 数学教学进度及内容无法配合专业教学, 无法有效为其提供专业教学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

2. 教学理念偏重逻辑思维

就目前高职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 学生从中考到高考, 数学教学的题型中心论教育教学观无论是在教师还是在学生的意识中都已深深扎根。高职数学教师基本毕业于本科院校数学系, 在他们的教学理念中, 不同程度地沿袭着数学学科从公理系统出发, 用逻辑方法演绎知识体系, 多年的专业学习培养了他们强调逻辑上的严密性, 符号形式下的高度抽象性, 推理论证的严谨性等特征。这种带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数学学习观和数学观与高职培养目标不相符, 误解了高职教育设置数学课程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3. 教学方式落后, 信息化教学开展缓慢

在很多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仍然是粉笔加黑板, 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作为黑板的延伸, 艰难晦涩的学习内容加上落后的教学模式, 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 生源知识水平上的差异也造成了教学设计上的平衡难题, 此时如果还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往往无法同时处理好基础好的学生学不深入, 基础弱的学生提不起兴趣。除此之外, 一些老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明显低于年轻教师, 他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利用存在畏难情绪。

4. 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课堂是当前高职数学教学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渠道, 点名回答问题是课上的常见互动环节, 但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参与交流。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 导致师生比在不断扩大, 师资力量相对于学生数量明显不足, 而数学作为基础课不适合进行大班授课, 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无暇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状态, 学业上和生活上的沟通自然就少了。

二、从高职数学教师角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

1. 转变教学理念, 明确高职数学教育的目的

高职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来开展, 坚持淡化理论, 强调应用的高职教育基本理念, 本科教育中重视的理论教学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应该以数学知识技能为基础, 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 选取的问题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 将概念、定理融于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

2. 为专业服务, 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高职数学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对专业课程改革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参考, 高职数学教育与专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这就要求高职数学教师除掌握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外还要了解所教学生专业知识与数学的融合点。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不同, 为各专业量身定做专业模块, 即根据各专业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定期深入到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去, 与任课教师交流, 充分挖掘提炼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 选取关联案例联合开展教学。

3. 改进教学方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师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 学生常常觉得学习的内容很抽象,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 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形动画, 把逻辑关系直观化, 这样即能形象直观地讲解数学知识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微积分的极限概念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用正多边形面积近似圆形面积的过程, 通过演示使学生体会极限思想, 加深对极限概念的理解。

4. 坚持研修学习, 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专业的发展本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自身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研修学习需要主动性和持续性, 尤其是面对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九零后高职学生。目前除了通过参加各地方教育部门举办的培训提升专业知识, 提高教学方法, 高职教师还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与时俱进, 随时学习, 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反思和改造认知结构, 以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5. 拓展师生交流渠道, 实现互动教学

利用网络化的知识分享平台能够实现师生之间课堂上和课堂下的随时随地沟通互动, 尤其是在课堂以外, 通过把教学课件和微课程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 辅助学生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此外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渠道传播数学, 也可以利用聊天软件建立讨论群组, 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探讨互动。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正在不断地变革之中, 高职数学教师面对数学教学的难题, 应该积极从自身角度寻找原因, 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摘要:高职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 承担着为专业服务的任务,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谈一谈对于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教学

参考文献

[1]宗慧敏, 王月华, 刘微.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4, (2)

上一篇:人力资源读后感下一篇:絮凝法在水处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