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扶贫”的思考

2022-12-04

新时期,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 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服务, 培育国民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校作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发展的环境载体, 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传统的资助模式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有所缺乏, 所以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心态, 对社会的稳定、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2008年, 孟万金教授通过多方整合, 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教育对象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 把人的“向善”这一本性作为价值取向, 运用一些积极的方法和手段, 激发个体潜在的积极情绪。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年龄来看, 大多数是18-23岁的青年, 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青年初期, 他们更喜欢自我探索, 更在意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 尤其是经常与他们接触的老师和同学。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 教育资源、物质资源匮乏。生活和学习上, 他们通过与周围的同学作对比, 更加否定自己的价值, 难以确立自我同一感。高校资助工作者可在经济困难学生建档入库前, 采用问卷形式了解他们的基本态度与行为, 进而采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 引导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对自我求索来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建立稳固的自我同一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们应该看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扶贫”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经济问题、心理干扰, 而是要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会应对自己的消极情绪, 学会正确的归因。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的状况

(一) 物质资助丰富, 心理健康调节方式缺乏

目前, 国家组织实施多种形式并存的助学方式, 再加上社会各界热心的公益助学渠道, 有效缓解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经济上的困难基本得到保障。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情绪上的内心体验, 高校资助工作者可从他们的生活中观察他们情绪和情感上的反应, 驱动他们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兴趣”为动机, 驱动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探究活动。本次对我院549名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7%的人经常或偶尔感到自卑、敏感和孤独, 20%的不会感到, 13%的不清楚, 从数据得出, 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分自卑、敏感, 不自觉地臆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生活中, 他们会感觉很难融入集体, 不愿向老师、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扉, 缺少安全感, 面对学院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示, 他们往往紧张不安, 这些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再加上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处在青年初期, 他们的身心发展尚在情绪性与理智性的矛盾阶段, 他们精力饱满、意气风发, 遇到合适的情境, 他们会热情奔放、勇往直前;遇到困难和挫折, 他们就会情绪一落千丈, 所以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心理和情感需求, 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 更好的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尤为重要。

(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形式发展缓慢

十八大以后, 高校资助工作者开始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但受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 他们工作的主要目标仍侧重在消极心理品质的特征方面, 看到经济困难学生就联想到自卑自负、焦虑抑郁、内向胆小等消极特征, 只重视对个别问题学生的预防、治疗和矫正, 而缺乏对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积极因素的探索和引导, 忽视了对他们积极心理的培养与发展。此外, 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月”的教育宣传讲座也是把更多的焦点放到心理问题上来讲解, 给经济困难学生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 使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挫折时, 更加容易出现回避、忧虑等心理问题。

(三)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滞后

虽然高校已经在更新观念, 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仍然滞后,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教育者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 仍然采用的是对心理问题本身进行指正, 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出发, 强调问题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 这种方式关注的重点是解决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消极因素, 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的教育理念, 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不被发掘、不被肯定, 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仍然自我排斥。

三、构建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 人都有内在的积极潜能, 通过自我接纳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 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之一, 虽然存在着敏感多疑、自我封闭、害怕伤害等复杂心理, 但同时他们也具备善良、刻苦、独立等优秀品质。在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高校资助工作者应注重挖掘他们的优秀品质, 借助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引导他们学习, 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 辩证的认识自我。

(一) 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内心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可以使人面对问题时, 寻找积极的解决方式。高校资助工作者可以定期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 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 让他们在公益活动中感受生活、学习的乐趣、感受助人为乐的快感, 并以此为契机, 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优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

(二) 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积极的校园氛围更有益于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品质的挖掘, 而沉闷的校园更多关注学生负面的心理问题, 侧重于负面情绪的解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环境的作用, 认为良好的环境, 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如果个体在环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和爱, 那么个体在这个环境中就能激发出更多的积极品质。所以, 根据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 让学生在环境中不断成长, 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优质的心理潜能。一方面高校可以举办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沙龙, 加强对他们自尊、自信、自立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将校园文化渗透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 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文化长廊、知心话访谈等形式宣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接纳自己。

(三) 整合积极有效的支持体系

高校作为宣传阵地, 首先应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课, 培养一支具备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教师队伍, 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让他们熟悉积极心理学在教学、咨询、教育过程中的技巧。其次要完善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 在经济困难学生建档时, 及时查看他们心理普查情况, 详细记录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并从经济困难学生库中评选出优秀的资助宣传员, 到新生班级进行资助宣传, 使他们在助人的过程中达到自助。最后, 资助形式可从物质支持渗透到精神支持, 一方面政府要优化资助文化环境, 宣传积极向上的典型事迹, 传递社会正能量, 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 学校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亲身体验, 打破传统资助的“等靠要”, 使他们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四、结语

高校可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 通过全方位、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方式, 重点培养经济困难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理潜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大环境的影响下, 也要思考转变封闭式的心理模式, 尝试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挖掘自己内在的积极品质, 通过自我评价产生自尊体验。最后在学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同的努力下, 资助育人模式不在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支持, 而是更突出资助的“人性化”特点, 将资助工作模式转变为学生心理疏导与健康成长的新策略, 对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特殊群体之一, 备受高校关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之后, 越来越多的高校资助工作者开始思考转变长期以来的资助教育模式, 尝试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挖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 给予学生内在的“精神支持”。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内容为基础, 从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 对如何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 构建积极有效的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 (5) :41-45.

[2] 王淑珍.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教育评论.2018 (6) :101

[3] 张亚男.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 (S2) .

[4] 王国强.心理健康助力全面小康.[J].人民日报2017 (9) :7.

上一篇:美术教育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治疗作用下一篇:对我国摄影教育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