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哲学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打通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之间的桥梁。对于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大部分高校仍无法与传统课程区分。通过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构成进行分析,从通识课程设计评价、通识课程实施评价、通识课程结果评价三方面构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学生哲学教学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学生哲学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1:

PBL教学法在《西方哲学导论》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本文从教学理念和具体的课程设计出发,探讨了《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应用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哲学导论课程导入PBL教学法,不仅可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和提升,更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运用和回归。

关键词:西方哲学;PBL;教学设计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主要源自1970年代初期加拿大迈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1]如其名称所示,PBL是借学生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学习法。目前,除了医学界普遍采用PBL作为教育方法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学工作也在采用PBL教学法。《西方哲学导论》作为一门面向高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学习了解,培养思辨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创造性。如何将PBL方法应用到这门课程中,以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西方哲学导论》导入PBL教学法的可能性及教学理念

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度强调给学生灌输既成的答案或信息,大多数课堂中,老师对学生讲授课程或引导他们讨论问题,都在对学生有意无意地表达:老师是“内容大师”(Content Masters),学生的工作就是通过测验或报告来告訴老师他们已经吸收了被灌输的知识。对于给出的问题,老师心中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些问题并不由学生来发出质疑和进行自我解答。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问题也不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任何痕迹。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PBL教学法隐含的是教学法的解放。采用PBL教学法,教师从资料分配者这种令人窒息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与学生共同面对问题,成为讨论问题的伙伴、难题的咨询者和课程的推动者;学生也从单纯的知识接收器的被动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不论是努力用功者、健谈者,还是退缩者、怯弱者,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平等地分担学习的责任。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PBL教学法强调对话与深入探讨、自行设定学习目标、不预设立场,对问题的解决持开放态度,接纳各种可行的方案,让每个人都有普遍参与的机会。

PBL教学法的上述特性其实都与哲学精神相符。原始哲学教学的范本可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就是利用对话的方式进行哲学知识的探讨。[2]美国当代著名网络专栏作家Ronald Gross在《苏格拉底之道》一书中写道:“一场精彩的对话就像一部精彩的影片、戏剧或一场精彩的音乐会一样,都有一个开头、过程和结尾。许多对话之所以令人乏味,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没有任何的程序或者过程,它们就像单调的机械运动一样始终保持着同一种模式。”[3]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并非漫无目的的闲谈,而是带有强烈的辩证精神,在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

中世纪哲学家虽然缺少实际的对谈过程,但是著作中仍然包含着对话的形式。近代德国观念论哲学以正题、反题、合题三者的辩证关系来说明实在的演变,也可看作对话形式的一种变体。而当代哲学受到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多元化的影响,其对话的机会与频率更是超过了此前所有时代。

但是,历经长期发展的哲学教育目前却处于某种僵化和退步的状态,丧失了原始的哲学精神,只求教条式的传授学科内容,不仅未能起到培养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甚至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发展。

针对这一现象,《西方哲学导论》课程导入PBL教学法,旨在重现哲学最经典的活动方式——不是借由一般单向的基于讲述的教学,而是利用问题来刺激学生自动自发的思考与反省。在提问与回答的互动中,共同推导建构出对哲学各个向度的整体知识的理解,毕竟哲学训练的本意在于进行哲学思维,而不是累积哲学知识,唯有培养思辨的能力,才能体现出哲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西方哲学导论》导入PBL的课程设计

PBL教学法成败的最重要因素就在于问题的设计。

(一)课程内容与PBL问题设计

根据本课程分八个单元进行的实际情况,参考若干哲学导论类著作,[4]设计PBL问题如下。

单元一:哲学的精神。我们为何需要哲学?哲学的定义是什么?哲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哲学与各种学术研究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元二:存在。作为形而学的核心概念,存在有哪些特征和属性?对各种形上学理论,如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唯物论、心物合一论等的基本架构和意义如何理解?

单元三:道德。促使你做出某种道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哲学史上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道德学说?

单元四:认知。我们是否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知识是如何分类的?在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各种理论,它们是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的?

单元五:美丑。我们如何判断美与丑、崇高与卑劣?美学包括哪些基本观念?美学在当代有哪些主要课题?它们的当代意义是什么?

单元六:人生意义的追问者——我是谁。如何看待人的特性,尤其是人的精神特性?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生观?人生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意义和地位是怎样的?人生哲学对于我们体认各种人生情境有何帮助?

以上这些讨论不是为了教导或宣扬某一种道德或哲学,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文进行批判性的了解,并能清晰而有效的思考。

(二)PBL教学班级及进度设置

笔者任职于一所传统的工科院校,通识课程的开设面临诸多困难,[5]主要包括:①程时间压缩得非常紧凑,每门课程要在2个月内完成8次课堂教学,即每周一次,这种课程设置留给学生课后及课堂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②学生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难以遽然适应以讨论为主的PBL教学方法,需要一段“预热期”;③学生规模庞大,教学排课困难,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整的自由度很小。

为了避免对课程和课时设置进行大的变动,本教学方案设计了一个改动代价最小的计划:将原来为期2个月的8次课拉长至4个月(即一学期)完成,每两周一次课;班级总人数160人,分为10组,课堂讨论以组进行。同一位老师的两门课或两位老师的不同课程可在时间上进行穿插,这样既不增加教学课时,又无课室冲突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安排给学生增加了1周的课后阅读时间,能最大程度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使PBL教学法达到预期效果。

授课流程:第一周宣布上课规则,进行分组,提出设计好的个案问题作为进入PBL的准备;各组订立学习目标,提出各自感兴趣的问题留待课后查找资料解决。间隔一周。第三周先由各小组代表陈述本组观点,然后教师提问,各组讨论答疑,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对各组进行评定,然后引导同学进入第二个单元的学习。以后各单元学习活动均依次照此进行。最后一周考核,可采取的方式有:分组完成课程小论文;当堂完成问题讨论及简述;分组制作PPT并进行课堂陈述等。

三、结论

PBL教学法的最大特色是最大限度地引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以团队为动力的学习活动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在学习内容上强调开放的态度,不预设底线,让学生在困而学之的情境下勇于接受挑战,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PBL方法,其背后的基本精神就是哲学活动的运用,哲学活动就是PBL方法的源头。可以说,在现代哲学教学工作中导入PBL方法,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和提升,更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运用和回归。

参考文献:

[1]关于PBL的现代发展史,参阅James Rhem,"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The National Teaching & Learning Forum(volume 8,number 1),December 1998 issue.

[2]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美]罗纳德·格罗斯,著.徐弢,李思凡,译.苏格拉底之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5.

[4][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5][美]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骆少明,刘淼主编.关于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介绍[G].2009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秦瑜

高校学生哲学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2:

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摘 要: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打通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之间的桥梁。对于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大部分高校仍无法与传统课程区分。通过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构成进行分析,从通识课程设计评价、通识课程实施评价、通识课程结果评价三方面构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识教育评价指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和专业教育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教育形式,我国的通识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蔚然成势,专业对口概念逐步淡化,通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备受关注。然而,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对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并不完全有效。

构建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中外对于“通识教育”的追求从未中斷,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结起来,广义上的通识教育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狭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只包括非专业教育。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通识教育停留在狭义通识教育的范畴,甚至出现了将“通识教育”等同于“通识选修课”的问题。在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上,由于缺乏科学统筹与规划,许多学校往往未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时照搬非通识课程的评价方法,致使通识课程的特色得不到彰显,教学中即使出现问题也无法得到及时纠正。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能力。通识教育体系在本科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建立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检验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其能更精确、直观地展现教师队伍现状和教学工作实效,可以根据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进行有计划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改革。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构成

我国各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探索已有时日,在全国不同高校中存在着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通识教育。综合起来,我国通识教育一般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通识教育培养目标

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是理清通识教育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我国各大高校因对自身的定位不同,在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界定上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品格以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沟通、自我学习等能力;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中山大学“博雅”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人才,注重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目标是要造就新一代的大学问家和大思想家;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的能力、对现代性社会基础性框架认识的能力、对中国文化与智慧有深刻体认、对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把握的能力。

2.通识课程体系

通观全国高校通识课程的开设情况,通识课程开设的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由于学校性质的不同,高校间的通识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复旦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七个部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包含:人文学科课程(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社会学科课程(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数学或逻辑学课程。中山大学自2009学年度开始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浙江大学自2008年起创建本科生院,新生均按照大类招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按照专业相关性学习大类平台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理模块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和数学模块课程。清华大学于2014年成立新雅学院,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更加注重人文社科领域相关素养的培养。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

构建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通识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精神。对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实质是对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精神的价值判断,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评价框架是基本一致的,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但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在评价时具体的细则有较大的不同。

1.通识课程设计评价

由于通识课程的特殊性,其包含基础技能类、文学艺术类、哲学与社会科学类、历史文化类、自然科学类以及道德伦理与价值导向类六个领域,各个学科领域的组成情况和比例关系的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识教育课程需要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及其表现方式,在考察课程设计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综合起来,对于通识课程设计的评价,可以从课程领域的三个指标和课程目标的十个指标中得到体现。其中,课程领域的指标分为:通识课程领域的划分是否注意人才的和谐发展;通识领域的课程是否分布合理、恰当;通识领域的学分要求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特色。课程目标的指标分为:通识课程目标与学校的总的培养目标是否一致;通识课程目标是否完全体现通识教育哲学、价值追求;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类型和定位;目标是否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具体性、发展性和动态性等特点;目标之间是否不矛盾、不冲突,彼此相容;目标的表述是否清晰准确;目标是否充分考虑了教育活动对实现目标的现实可行性;目标是否将学校的通识课程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三者结合起来;目标是否体现了人文科学精神;目标是否体现了对每一位学生“通识”增长的关注。

2.通识课程实施评价

广义上的通识课程包含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标的正式通识课堂;二是通过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来达成通识教育目标的非正式通识课程;三是通过建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多元校园文化及传承校园传统、保持良好校风校训等来完成一定通识教育目的的潜在通识课程。

与传统课程一样,通识课程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为了参与其中的学生利益,为了学生将进入的那个更大社会的最终利益,带来它们在真实世界的应用”。因此,课程实施过程是否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就显得至关重要。对于通识课程实施的评价,可以从课程的组织的六个指标和通识能力的过程培养的三个指标中得到体现。其中,课程的组织指标包括:是否开发了适合课程特点的通识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质量是否高;教师是否重视通识课程的教学,备课是否充分,上课是否积极热情,精神是否饱满;教学内容是否紧扣教学目标,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灵活地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否积极有效地采用教学辅助手段;通识课程班级上课人数是否合理,师生互动是否充分;学校是否有正式通识课程、非正式通识课程、潜在通识课程三种完备的通识课程形式。通识能力的过程培养指标包括:学生是否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在课上和课后能及時消化所学内容,能够自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所学内容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循序渐进训练学生的模仿力、适应力、创造力、反思力;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学习习惯,训练学生以开放、包容、融合的视阈多角度、多方位看待世界。

3.通识课程结果评价

与传统课程一样,通识课程在实施了一定阶段后,衡量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或者是否出现了一些在传统课程中尚未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在今后的通识教育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并将之转化为下一次相关评价的依据等,都需要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果进行评价来实现。对于通识课程的结果进行评价,需要协调全校的不同部门和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教务处、院系、学术委员会)和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学生、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同行、家长等)来收集、整理通识课程的相关信息,综合各方数据来对通识课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成长等,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课程所期望培养的能力与品质。

对于通识课程结果的评价,可以从课程考核方式的两个指标和学生兴趣、素养形成的四个指标中得到体现。课程考核方式指标包括:是否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创新意识等评价学生;是否注重表现性评价,使用学习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兴趣、素养形成指标包括:课程教学预期效果的达成度是否高,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是否高涨;知识目标达成度是否高,是否掌握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能力目标达成度是否高,是否培养了融会贯通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价值辨别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素质目标达成度是否高,是否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健全了人格。

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涵盖了从设计到实施到结果考核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也会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日趋丰富和完善,真正实现以评促教,实现通识教育更好、更全面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世贤.学生评价价值判断基本范式选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 [美]乔治·J.波斯纳.课程分析(第3版).[M].仇光鹏,韩苗苗,张现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5.

[3] 童杰,张晓鹏. 国内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现状扫描—基于39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6):5-8.

[4]吴文君.高校学生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台州学院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刘亚兰、薛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王洪见,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翟 迪]

作者:刘亚兰 薛超 王洪见

高校学生哲学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3: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语文教育分析

摘要: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阶段,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在课程上也有了较大的改革。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实现部分,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点任务。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推行通识教育理念,获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很多亟待解决和改进的地方,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

引言

有国家制定的《高教法》和《教育法》做基础,高校拥有了很多教学上的独立自主权。高等教育正逐渐向大众化和社会化迈进,已经逐渐改变了过去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由于过去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大,高校重点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更注重“专业对口”。而现在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和素质提高,这就需要高校对课程布置做出很大的调整,通识教育理念就此被提出,并逐步投入建设中。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基本概念

通识教育一词来源于美国,目前有很多人投入到相关内容的研究中。通识教育宏观来讲,指向了本专业教育的部分教育,它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微观的通识教育是指新型大学教育理念,给高校学生实现全面的综合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具有全面的知识,塑造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

当通识教育实行后,学生可以完全掌握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并根据对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兴趣,合理地选择自己的未来专业。当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后,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所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解社会的明确走向,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我国的通识高等教育早在19世纪就开始推行,但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外国的教育模式被引进,各个大学开始重点培养各个专业的技能人才。这种模式将知识详细分类,缺乏对各类知识的全面了解和综合掌握,培养出的人才只具有单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理念已经和社会的需求产生脱节。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开展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大学推动通识教育,首先要力戒形式主义和外在模仿,要注重实质性的积累,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走一条更有实质效果的道路——以建立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以及建立“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为中心,笔者以为这一道路是代价比较小,但收效比较大的稳健道路。这里涉及到的“共同核心课”一般指的是不分专业的公共课,具体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化科学。

二、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对语文教学定位不清晰

高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不清楚,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部分高校将语文教学当作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主,以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为辅。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有关历史、政治、哲学、社会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被中学语文教学所限制,突出不了高校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无法彰显高校语文教育的特点。另外一方面,高校的语文教育模式只注重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单一研究,缺乏对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包含。这种教育模式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缺乏语文知识传授。

(二)语文教学观念陈旧、教材内容不新颖

目前高校语文教学的观念过于陈旧,教材内容也不新颖。部分高校教师沿用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着教案照本宣科,降低学生听课情绪,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同时,高校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多年不变,组织和形式上不新颖,理论知识比例较大,缺乏实践性。此外,高校语文的评价及考核方式和高校的教育理念不匹配,不能培养学生的研究性精神,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对语文教学不重视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很多学生已经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已经消失殆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误解,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在小学、初中、高中对语文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的学习常常是熟读和背诵句子、段落,掌握一定的语文分析能力,涉猎一些文学名著,渐渐使自己对语文丧失了兴趣。却不知每阶段的语文学习都是各部分知识的掌握,后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可以提高上一阶段语文的掌握水平。有的学生认为语文使用的机会不多,只需掌握基础即可,将精力集中在其他学科上,降低了对语文学习的斗志,更不用说刻板严肃的课堂教学了。

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培养通识教育理念,加强通识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维,当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而产生的。因此,需要先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才能正确树立自我通识教育的思维,正确看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的影响和联系,才能起到最终成功构建通识教育体系的目的。通识教育倡导我们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成教育行为的主体,使学生能够自由、综合地全面发展。

由于我国高校数量众多,在各个高校之间,领导和教师缺乏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沟通,甚至有的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行者——教师都不完全掌握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思想。这时,通识教育一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高校之间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共识需要尽快达成,这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高校需要采纳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来培养新一代的大学生,推动通识教育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二)设立相应保障机制,促进通识教育前进

一种新的理念的推行需要坚实的保障体系来支持,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也需要相关部门全方位地深入合作。完善的保障机制可以给通识教育理念的推行做后盾,确保通识教育理念取得更好的效果。设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首先,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关的通识教育组织,由这个组织来制定通识教育的大方向、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评价体系、费用的来源和相关支持;其次,通识教育的推进不是单方面的努力,需要很多部门的通力合作,教育部门的政策只起带头作用,真正的实施者是各个高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各个高校需要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有效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水平;最后,想要达到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需要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对通识教育的效果做出合理判断。

(三)开发完善课程内容,构建完整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是具体专业内容有很大不同的,只注意到专业知识的培养,缺乏人文素养的培养,也缺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课程,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完全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由于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所以应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习,借鉴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办法,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增加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修养和文化。文化的培养可以具有明显的学校精神和地方特色,不局限于本专业范畴。共同课程和重点课程的设置需要高校自成一派,使高校拥有自己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和,再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方法

(一)改革高校语文课程设置

完善高校语文教育应先从语文的课程设计入手,课程设计的建设主要包括语文教育的性质定位和课程系统的建设两个方面。高校语文教育的性质是素质教育,语文的素质教育有两点解释:一是语文素质,语文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较为综合、复杂的学科。人们的语言表达、思维交换、交流等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语文,有优秀语言素养的人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更多的关注。二是人文素质,我国的大学生只有接受更多、更优质的中外人文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

(二)提升高校语文师资力量

高校语文教师师资问题一直是阻碍高校语文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现阶段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职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很有必要的。建设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提高高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要提高高校语文教师的相关专业水平,例如掌握语言文学的能力、总结学科知识的能力;三是要加快建设高校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速度,将教师培养成为自主发展、自我学习的全能型教师。我国高校除了从三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要求之外,还要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三)注重高校语文人文教育

高校语文教育缺乏人文教育、生动性不高已经成为主要问题。语文教育不单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刚刚走进学校的新生来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语文只是高考工具”的思维模式进行转变,逐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中的道理、内涵、理念以及情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想要实现通识教育改革,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多下功夫,并配备相关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教育改革的决策者应先从自我意识上产生新的认识,行政层面的政府机构进行相关政策和意识的引导和推广。同时,高等院校层面的有关部门需摒弃原有惯性思维,给高校语文课程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实际教学层面的高校语文教师也需要培养通识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意识,改革传统授课模式,丰富语文课程内容,综合提高语文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语

参考文献

[1]王倩,赵娟,张小倩.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语文教育[J].文教资料,2008(8).

[2]何妤.当前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3(6).

[3]杨吴昊茜,刘唐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3(12).

[4]郭海燕,杨聪粉,宁会志.关于高校语文教育中的几点反思[J].才智,2014(28).

[5]周衡.原则·理念·策略:论高校语文课程教育的创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3(10).

作者:段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