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对中学教育管理的审视

2022-09-11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1新课程改革以来, 新的管理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 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 如果我们以人本理念去审视, 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人本理念下对中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本管理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 而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模式。这一理念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 它在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具体模式, 如情感管理、民主管理、文化管理等。目前, 中学教育管理存在很多有违人本理念的问题。

1.1 见物不见人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念

首先, 升学制度催生的“应试教育”观替代了“素质教育”观, 使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缺乏较为科学而有效的评价制度, 又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偏差程度。于是, 为了达到升学目的而采取的 (或存在的) 一切活动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无形中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 教育部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也几乎都卷入了“升学唯一”的怪圈中, 而那些在升学考试的独木桥上被挤下的人数庞大的青少年却因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而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且总体现状仍在恶化。其次, 教育理论失落, 实用主义盛行。认为只要达到一定的升学率, 就是办学的成绩。反映在教学活动中, 为追求分数, 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举措变得冠冕堂皇, 甚至作为经验相传。最后, 教学手段古板陈旧、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理论的失落必然导致手段的畸形, 由于考试是第一位的, 成绩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水平的高低这一逆循环“定理”的成立, 使许多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于是, 除课内满堂灌外, 还把大量精力投向课外, 大量占用学生课外时间, 学校管理也有意无意地鼓励这一行为。

1.2 人性化不足的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学管理人员去实施完成,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为管理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主要依托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来完成,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健全, 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目前, 多数学校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都乎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许多制度和内容虽然适应了学校领导或管理者的主观需要, 却往往缺失了人性化的成份, 且管理越具体, 强制力越高, 而忽视了柔性, 管理的工具性大于人本性, 其人本精神失去的也就越多, 这种僵化的体制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1.3 僵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现行的中学教学管理模式多属行政管理模式, 是凭借行政是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行政职能并作为管理决策选择依据的一种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建立了系统的管理机构, 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条例、守则等。其特点是具有职责分明的层级权利线, 各层级、各部门各司其职, 各谋其政, 但也不越权;具有严格的指令性和权威性, 强调上级的权威和下级的服从, 带有明显的垂直等级性;具有一整套有力的行政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管理的目的。行政管理模式优点是职、责、权明确, 效率高, 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使管理秩序化、规范化。体现在教学管理中即为工作目标明确, 便于操作和管理。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 即容易产生“一刀切”的教条主义, 也容易产生互相推诿、扯皮, 有时会耽误偶发事件的随机处理, 甚至会出现以权谋私的弊端。

2 人本理念下教育管理的途径

中学教育管理要实现人本化理念, 关键是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探索人本化管理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的途径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树立新的人本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是人本管理的根本, 一切管理制度和一切管理行为都是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产物。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认识人本管理。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缺乏对人本管理的全面正确认识, 因而领导和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要把握人本管理的内涵和主要表现。在把握人本管理主要表现的时候, 不仅要注重关心人和依靠人, 更要强调尊重人和发展人, 了解人本管理的丰富的内容和要求。

二是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在管理上的沟通与协调。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人本管理存在不一致的看法, 因而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沟通在学校组织管理中普遍存在, 具有多种综合功能, 有利于组织管理, 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树立教育管理服务至上的人性化理念。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任何一项教学管理的政策、制度、措施的出台应符合这一目的, 更要体现人性化。教学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卡人和整人, 而应是利于形成生动、严谨、活泼而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 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在提倡教学主导、学生主体的今天, 教育的最终成效不应仅仅以教师教了什么来衡量, 还要以学生学了什么来衡量, 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 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体现。

2.2 创设参与机制, 让师生参与管理

创设参与机制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真正使代表敢于议政和提建议;开辟学生反映意见、提建议的多种渠道, 尤其是要发挥学生社团参与管理的作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学校民主管理的形式, 决定了学校管理民主化的程度和管理的质量,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法律赋予教师的特殊权利, 也是教师作为学校管理主人翁地位的体现。按照现代学校制度的观点: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 就是依据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发展的规律面对现代学校系统诸多管理要素和内外关系而进行的计划、组织、调控等一系列连续的活动, 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取得最大办学效益的过程。

2.3 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在中学管理中, 管理者要达到促进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目标, 就要充分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而调动成员的积极性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人本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 这种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但人本管理一样也要讲究效率和效益。对于人本管理而言, 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人性化的激励制度。实施人本管理,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在于教师, 因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

2.4 做没有管理的管理

教育管理有法, 却无定法。这个无定法就是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作为新世纪教育管理的主要思想之一, 从真正树立到具体落实并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目标是要到达没有管理的管理。管理模式由治到不治, 由管到不管是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就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高自觉性、积极性、互动性, 达成“心理契约”, 最终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向人本化管理方向发展。

摘要:在人本理念下审视中学教育管理, 我们就会发现诸多问题, 例如:见物不见人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念、人性化不足的管理制度等。人本理念下教育管理主要从树立新的人本管理理念、创设参与机制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人本理念,中学教育管理,审视

参考文献

[1] 叶澜.全国新基础与教师专题报告会[R].2000 (8) .

[2] 王敬民.学校人本管理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J].基础教育参考, 2003 (6) .

上一篇:浅谈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经济性下一篇:浅析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的评估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