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心理护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关键词:心理学学科心理规律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第一篇:心理护理学论文范文

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比较

摘 要:跨文化心理学主要沿袭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得出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理论。文化心理学主要遵循社会人文科学模式,研究文化与人的活动、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分别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的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化与心理学的关系,并将通过建构一种更高级的深层结构,沿着对文化整合思考的理论方向进一步发展,最终将文化真正整合入主流心理学中。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深层结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BMA070011)

作者简介:谭 瑜(1984 ̄),女,湖北恩施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文化为取向的心理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西方兴起,而后扩展至世界其他各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传统主流心理学互异但又互补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期间,众多的文化心理学家们通过长期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提出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重要研究模式,这些研究模式因各自产生的历史过程以及遵循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论的不同而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同时,它们互相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因对文化的心理学意义的一致重视而在很多研究层面上相互重叠,互补和共享相关知识与技能。本文重点对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进行比较研究,具体从概念、内涵、目的、方法论及其历史形成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在弄清两者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它们对于心理科学发展的作用影响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向。

一、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与基本内涵

(一)跨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与定义

跨文化心理学产生之前,心理学家们大多将心理学视为类似化学、物理一样的自然科学,在研究中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以精确、客观为导向,重视从人的内部寻找心理的决定因素,而忽略社会历史文化在人的心理、行为的形成与功能实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一研究定向的选择随着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多元文化的兴起,逐渐显露出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与缺陷,无视文化的倾向不仅使心理学陷入“文化沙漠”的困境,更促成了西方种族中心主义在该领域的泛滥,从而造成了研究上的偏差和效度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们开始在研究中关注文化因素,分析文化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跨文化心理学随之应运而生。可见,跨文化心理学是从主流心理学内部演变产生的一门关注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分支学科,它仍然遵循传统主流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性质和基本理论预设,认为个体拥有相似的心理功能,存在着适合于所有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中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得出适用范围更广、效度更大的心理学理论。

著名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 Berry等认为跨文化心理学“是这样一门学科——研究不同文化、民族群体中个体的心理功能的相似性与差异;研究心理变量与社会文化变量、生态学变量、生物学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变量正在发生的变化。”[1](P1 ̄3)

(二)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与内涵

文化心理学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对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基本规律的研究必须通过对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产物的分析达成。可是在后来的心理学发展中,科学心理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文化因素在研究中几乎被忽略不计。直到20世纪80年代,卡克首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一词,将其定义为 “研究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2](P99)随后在芝加哥召开的两次专题研讨会中,文化心理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展。斯汀格勒等人将这两次研讨会的成果编辑出版为《文化心理学:比较人类发展论文集》,标志着文化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和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关于文化方面的研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文化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独立学科。旨在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实际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出发,以社会化与人际互动过程为研究重点,探讨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生成以及心理与文化、社会的交互作用。[3]

二、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之比较

(一)二者的差异

从学科定义、研究目的和关注点来看,跨文化心理学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包括检验既有心理学理论的适用范围和普遍性效度;研究不同(异质)文化中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强调特定文化中特定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将前两者结合起来,通过修正形成在更广泛文化范围内适用的,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1](P1 ̄3)可见,跨文化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不同文化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而非差异性。文化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社会结构和文化符号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来研究作为文化存在的人及其心理和行为的特点,探讨文化对人的心理生成以及心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而不是以寻找所谓的普遍规律或共有的心理机制为目标。[4]它所关注的是特殊文化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特殊性,以及心理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

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预设来看,诞生于主流心理学内部的跨文化心理学仍然沿袭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它虽承认且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对于心理、行为的影响,但其研究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认为存在符合所有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或心理机能这一理论预设的基础上,重视样本比较以及对人口层面的概括。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具有同质性和时间稳定性的特点,认为从属于某一文化的个体(即某文化中的成员)之间会共享一系列相同的文化特征,且这些文化特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会因时间的推移(如改朝换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代际交替)而发生大的改变。这些观点与心理学中非发展性的理论假设是相符合的,虽然跨文化心理学也承认变迁的存在,但却缺乏精确有效的理论工具来看待发展问题。显然,跨文化心理学中将文化这一术语限定为一个泛化的概念,认为若从样本研究中取得的某些数据和结论被证明能够代表更广泛的集体单位(如某一民族),那么这些获得的数据和结论便可以推至是对所有文化成员的概括。与之相对,文化心理学将文化视为个体心理系统的一部分,即文化从属于个体心理系统并在该系统中发挥一定的功能,强调文化的内在固有性和系统性。

其次,在看待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上,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与人类活动可以相互分离开来,文化外在于人存在。在研究中,它把文化和人的心理、行为分别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力图论证两者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对既有理论在不同文化中的验证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与具体背景或情境无关的普遍性定义。相对的,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内在于人,文化是“一种了解和解释世界(及其他所有)的重要方式”。[5] 这些解释和认知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会获得一定程度的主体间性或共享意义。这些共享的知识与意义又将形成一系列可定义为文化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实践。[6]因此,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心理学不应将研究对象与其所在的文化情境相剥离。只有在某种特定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生态、哲学和宗教等具体文化情境中去理解和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才能够得出切实有效、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一切有关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定义都应与其赖以形成的文化因素相结合。

从方法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上看,由于两者在理论基础上的差异,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在知识的建构方式上存在根本的不同。文化心理学主要是以诸多个体案例为基础进行一般性概括,认为个体案例研究作为个体与环境互动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心理学取得科学数据的基础。跨文化心理学是通过从样本到人口层面的归纳来建构整体认知,其最突出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比较研究,即在心理功能、文化概念、语言和测验等方面等值的基础上,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比较和分析,力图从中发现跨文化的普适性的基础性的心理规律或心理机能。跨文化研究主要采用客位法,即研究者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将目标文化作为客体进行分析和比较,这实际上是沿袭了科学主义的研究立场,从主客二分的观点出发,强调价值中立。[7]最初,跨文化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将既有的西方心理学理论照搬运用于非西方文化情境中,假定适用于西方社会文化的这些概念、术语、理论和测量方法等在异质文化中也拥有相同的含义,从而能够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同,达到验证该理论适用范围和效度的目标。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强加式客位法”的局限性逐渐凸显,跨文化心理学家们,如Berry,Segall等人开始转向应用“衍生的客位法”测量,这种衍生的客位法能够使结果在更广泛的情境中具有效度。[8]文化心理学在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主位法,即研究者在研究时把文化看作主体而非客体,从目标文化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分析和解释该文化情境下人的心理和行为。这种主位研究法尤其强调文化心理和行为与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生态环境等之间的密切关系,所关注的是特殊文化下心理和行为的特殊性。

(二)二者的联系

首先,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都意识到了文化在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主流心理学,它们都主张将文化纳入心理学的研究中,并分别从外在于文化和内在于文化的两个角度给予了证明和研究,为弥补传统主流心理学对文化作用的忽视这一缺陷做出了重大贡献。跨文化心理学能够提供有关普遍性的和特殊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为文化比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文化心理学能够得出某一文化中存在的且在别的文化中不存在的心理现象和特点的相关研究结论,且当所研究文化与研究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距离时,它往往是最为有效的研究途径。可见,这两种研究模式都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跨文化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某些方面是重叠或互补的,两个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完全对立或相悖的,而更倾向于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的建构和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展,主位法和客位法结合运用于研究中这一观点已逐渐为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所接受和认可,并在实际研究中提高了研究成果的效度与完整性。

三、发展趋向

理论上讲,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包括其他关于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研究都将沿着对文化整合思考的理论方向发展。要将文化真正整合入主流心理学中去,仅仅靠研究出一批关于文化群体差异的研究数据和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相较于关系取向与个体取向、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等重要概念而言更高级的共同的深层结构。这个深层结构的原理在于所有的文化都必须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一原理能够在无限的领域中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8]心理学家只有找出文化的深层结构才能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各文化间以及文化内部的重要差异和相似性。目前,这一深层结构的理论框架尚未完全形成,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支持和建构。

从方法论的最终取向上来看,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因素和部分理论因素可以在某一项研究中得以整合运用。以文化心理学家Greenfield及其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为例,该项研究名为“文化价值对于美国多民族高中体育团队中存在的队际冲突的作用和影响”。[9]作为一项文化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他们主要考察了研究者观察所得的互动过程以及队员们在赛季期间记录的私人日记,关注点放在中心文化进程、意义的解释与建构。但同时,研究者们也意识到队员们带入体育情境中的价值系统的重要性,选用了多种有关个人主义和群体主义的测量工具进行分析,其中包括Triandis的IND ̄COL量表。这些索引式分析方法通常被运用在跨文化心理学中。类似的方法整合在越来越的研究中呈现出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将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Berry J W,Poortinga Y H,Segall M H,et al.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 Nancy Much.Cultural Psychology [J].Rethinking Psychology,1992.

[3] 杨莉萍.从跨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心理学中文化意识的衍变[J].心理科学进展,2003(2).

[4] 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心理学探新,2002(1).

[5] Bruner J.Do we “acquire” culture or vice versa?[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3(16).

[6] Scribner S,Cole M.The psychology of literac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7] 李炳全,叶浩生.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辨析[J].心理科学,2004(1).

[8] 史密斯,彭迈克,库查巴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M].严文华,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9] Greenfield P M.Three approaches to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where do they come from? Where can they go? [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0(6).

(责任编辑:陈 伟)

Comparison between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TAN Y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1,China)

Key words: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cultural psychology;deep structure

作者:谭瑜

第二篇:从心理学定义看心理学学科构建

摘要: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关键词:心理学 学科 心理规律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结论要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而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个体——个人或动物,同时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精神过的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一、心理学来源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但就其根本而言,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心理学分为七个子领域,分别是:认知心理学视角、社会文化心理学视角、临床心理学视角、行为心理学视角、生物心理学视角、发展心理学视角、特质(人格)心理学视角。

简单来说的话,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大脑的反应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和学习的一门学科;认知心理学是通过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的;社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怎样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学主要是帮助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门课。

二、心理学发展简史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1885)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到1897年冯特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三、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1795-1878)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纳(1801-1887)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心理现象,坚持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四、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所言:“二百年前的人类尚未拥有科学心理学这一探索内在世界的途径,但是人类探知精神世界的旅程却早已扬帆起航!二百年后的人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这个旅途尚未可知,但是我无比的坚信,只要我们存在一天,这个脚步就绝不会停止”。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国内心理学和催眠学研究工作者曹剑韩提出大脑运作理论,为心理展现逻辑带来较好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五、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Mind)。

1.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划分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2.从心理的意识划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matememory)现象。

(2)无意识(Uneonse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六、心理学研究类型

(一)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上划分

1.纵向研究

Iongitudinal method,也叫追踪研究,它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贝雷(N.Bayley)以61个初生婴儿为对象,以智力发展为研究主题,从1929年开始长达36年的追踪观察研究,取得了人类智力发展方面的许多重要成果,即著名的柏克成长研究(Berkeley GrowthStudy),可谓历时最长的纵向研究之一。

纵向研究在规定的时期内对同样对象的心理活动及其特点进行反复测查,因而能详尽地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具有很高的连续性。但周期较长,易受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被试样本也易减少,且测量的数据也易因反复测量而影响被试情绪,造成准确性下降。

2.横向研究

Cross-sectional method,也叫横断研究,它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例如,要了解10-1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可以同时对10岁、12岁、14岁、16岁四个年龄组个体进行测试,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类型省时间,但比较粗糙、不够系统、不能全面反映问题。

3.纵横研究

也有人称之为“动态”研究,它是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灵活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

(二)从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划分

1.个案研究

Case study method,是对—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者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往往采取纵向的追踪方式,如我国早期心理学家陈鹤琴对自己的孩子出生后808天的心理发展进行追踪研究。有些个案研究并不采用追踪方式,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研究。它能对被试进行详细、深入、全面的考察,但被试太少,影响研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成组研究

Group sutdy method,是对一批被试进行研究。从统计学的角度,一般以30名被试的小样本组为下限。该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科学性较强,代表性也较好,只是不便于个别深入研究。

3.个案-成组研究

是将上述两种研究类型结合起来的研究。

七、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从观察的时间上划分,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的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前者是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心理表现,后者是重点观察被试某一方面的心理表现;从观察者身份上划分,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前者是观察者主动参与被试活动,以被试身份进行观察,后者是观察者不参与被试活动,以旁观者身份进行观察;从观察的场所上划分,可分为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的情境观察。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不足之处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带有被动性。另外,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有时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能精确地确定心理活动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为了克服观察法的弱点,就出现了有控制的观察,即实验法。

2.实验法

指在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查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实验

这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2)自然实验法

这是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然实验法比较接近人的生活实际,易于实施,又兼有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优点,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大量课程。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4)测验法

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品格测验、智力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在管理心理学中的研究中,心理测验常常被作为人员考核、员工选拔、人事安置的一种工具。

(5)个案法

个案法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除了上述常用的几种外,还有内省法(自我观察)、思维法、临床法、模拟法、日记法等。

八、心理学研究任务

1.描述心理事实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界定,以建立和发展心理学中有关心理现象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概念体系。这涉及到大至对整个心理现象、小至对某一具体心理现象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

2.揭示心理规律

科学的心理学不能只限于描述心理事实,而应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现象的说明,即揭示某些现象所遵循的规律。

一方面,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以及表现出的特性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研究心理现象所赖以发生和表现的机制。它包括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两个层面上的研究。前者研究心理现象所涉及到的心理结构组成成分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后者研究心理现象背后所涉及到的生理或生化成分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3.指导实践应用

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例如,可以根据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各种心理现象表现的情况,研制各种测试量表,藉以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因材施教和人职匹配提供依据。

九、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

指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一起心理的各种刺激时客观的,心理的各种行为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身体的动作,变化等也是客观的。我们在观察和实验设计、收集各种数据材料、分析整理记录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比学坚持客观性原则,不能主观臆测,不能暗示,不能虚构。

2.发展性

心理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我们必须遵循发展性的原则,不仅要看当前的心理活动特点,还要看到心理发展变化的方向,绝对不能把心理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可能因各种因素长期影响而发生变化。

3.实践性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学研究,不仅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且需要在各种实践中进行;既要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应用的研究。

4.系统性

要求在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作用,应该把某一心理现象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5.伦理性

对心理现象和过程的研究应当符合社会和生命伦理的要求。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因此,任何心理学研究都不得为了获得研究资料,而对被试施加对其身心健康和以后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处理,也不得在未经被试允许的情况下,把被试的任何档案资料公布或供给其他人使用。

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心理现象的发生的主题上看,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从心理现象产生的器官上看,人脑固有的自然属性是在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变化和发展的,其技能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内容上看,人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社会存在和自然现实的统一;从心理现象的形式上看,人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科学命题本身就蕴含了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前苏联科学分类学家凯达洛夫院士把心理学定位于他们所绘制的“科学三角形”的中心,而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后来,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凯达洛夫时科学三角形做了补充(如右图)。他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之间(更接近于自然科学)加了一个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加了一个技术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共同构成了人文科学,数学和哲学共同构成了思维科学。

因此,心理学是在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合点上形成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从心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与它们的关系来看,心理学是一门具有提供分享和解决问题独特视角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它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十一、心理学派

1.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受赫尔巴特的启发,认为心理是可测量的。经过许多实验和推导,他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o),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O-在阈限的刺激强度。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2.意动心理学派

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之一。意动心理学派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几乎同时产生,创始人布伦塔诺。

意动心理学派观点: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1)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三类之中以表象的意动为最根本的,其他的两类是在这一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布伦塔诺的研究方法是和冯特不同的,布伦塔诺不反对使用实验方法,但是他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即自我观察。

(1)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并在铁钦纳去世后衰退。并在与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论战中得到发展。

(2)机能派心理学和构造派心理学的争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中只有铁钦纳始终坚持明显的传统,他是一个性格坚毅、好争辩的学者,1927年铁钦纳因脑瘤去世,争论逐渐平息下来。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4)理论基础为纯粹经验论。

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3.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4.格式塔心理学派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5.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5.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7.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心理学派,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十二、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1.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2.反省心理学派

反省心理学创建于2007年12月,以“反省”为主要研究方法,故名“反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反省研究法),独特的概念体系(心潮、浅层、三式信息等新概念),以及独特的理论体系(心理二元说、心理结构理论、意识流理论、心潮理论、浅层理论、精神相对论等)和应用体系(心理治疗、天才培养、高级人工智能、打开心理黑箱四大应用领域),所以,反省心理学象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流派一样,是一个独立的新流派。

反省是指对自己内部已经发生的心理活动的回忆,如对自己的梦、灵感思维、直觉思维、记忆活动、情绪活动等心理活动的回忆就是“反省”。而对外部事件的回忆就是“回忆”,概言之,对心理内部事件的回忆就是“反省”,而对心理外部事件的回忆就是“回忆”这就是回忆和反省的区别。通过反省,抓住瞬间即逝的心理现象,并从中加工出心理规律来,此即打开心理的黑箱。反省是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十三、国内关于心理学的构建

心理学,这三个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些神秘。人们往往会跟“读心术”“心理控制术”“催眠”这些词语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这些理解仅仅反映了心理学的一个侧面而已。

在我国,自1917年陈大齐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虽几经起落,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也进入空前未有的繁荣时期。已形成从全国性到地方性的各级心理科学研究所、学会网络,每年有近十份心理学专业刊物、几百份教育类刊物和大学学报上发表上千篇心理学文献。各种心理学书籍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仅在所有师范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各种心理学课程、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和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设立心理学系,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而且各种心理学培训班已从学校扩散到社会,从课堂教学发展到电视教学。

国家教育部于1995年第一次成立我国高等学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还在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我国心理学理科基地,并决定在所有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心理学。1999年,国家科技部将心理学确定为1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年,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这表明心理学被正式列入我国主要学科建设体系。从而在点和面上都有力地提高了心理科学在我国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并促进了心理学在社会各界的迅速普及。

1.心理学源于西方中国起步较晚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世界。经过100年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

然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很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心理学,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

2.中德培训拉开中国心理学发展帷幕

1997-1999年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于中国的心理学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那就是中德合作的心理治疗班在中国开设了。因为这个中德班非常专业和系统,所以大大提升了中国本土治疗师的视野和技术水准。之后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比如李子勋、杨凤池、朱建军、曾奇峰等等。

在此之后,中国的应用心理学逐渐拉开了帷幕。一些高校开始引入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政府推出了心理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认证,很多民营心理培训机构开始从西方引进心理学流派和技术。这些努力和行动,让心理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3.中国文化对心理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西方提供智慧。“东一西方心理学”又称“智慧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家们东方文化和心理学思想的一种追求。可以说,“东-西方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发展,正在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分支。

(2)为智者提供灵感。荣格、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无不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也都直言不讳从中所获得的灵感。

3.心理学的意义与作用

(1)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2)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作者:柳妍

第三篇: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积极思潮,与传统心理学相比,它更关注人的美德、潜力、力量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正在全世界范围传播,它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的三大研究领域的可能的启示,旨在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积极人格;运动心理学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emotion; positive personality; sport psychology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塞里格曼教授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首先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反对心理学一直将注意力集中“问题”、“症状”等消极因素上,主张将研究重心放在“美德”、“幸福”等人的积极因素上,它的出现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美国心理学界。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这场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已经波及了中国心理学界。2010年8月,清华大学成功召开了首届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这必将引起更多中国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1]。作为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依赖于母学科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本研究采用归纳分析法,综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分析积极心理学可能对体育运动心理学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1积极心理学简述

1。1积极心理学定义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实际上,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这个词最早于1954年出现在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当时该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Toward to Positive Psychology)[2]。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由来已久。但是,这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直到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先生在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APA主席的一大任务时,积极心理学才开始正式受到世人的关注。尽管塞里格曼首先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一词,但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确切涵义,心理学界当时还没有十分确定的定义。一般认为,谢尔顿和劳拉·金(2001)对积极心理学下的定义诠释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3]。

关于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我国学者任俊(2005)对此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源自三个方面:一是对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反思的结果;二是缘于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困惑;三是源于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4]。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998年1月上旬,由塞里格曼出面邀请了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福勒等人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所以这次会议也称“艾库玛尔会议”。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也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并分别指定了相应的负责人。第一大支柱是积极情感体验,负责人是狄纳。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着重研究人针对、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第二大研究支柱是积极人格,负责人是西卡森特米哈伊。第三大研究支柱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负责人是杰米森。这一部分内容就是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单位等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地人格并产生积极情感,主要涉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具体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其内容明显超出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单靠心理学学科本身已不能胜任。因此会议建议邀请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到研究中来[5]。

2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领域的不断细化,新的交叉学科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体育运动心理学作为分支学科亦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研究领域越来越细化,如体育社会心理学、临床运动心理学、运动认知心理学以及体育运动跨文化心理学等等[6—9]。即便如此,国内仍习惯于将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为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以及锻炼心理学[10]。本研究将遵循国内分类习惯,从这三大研究领域分析积极心理学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1竞技运动心理学

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围绕运动员的心理评定、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11]。心理评定与心理选材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非常盛行,特别是以人格为研究的心理选材一度受到运动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优秀运动员与一般人群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一些所谓的“成功因素”。然而,由于存在方法学上的缺陷以及实际效用欠佳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运动员人格的研究逐渐沉寂下来。与此同时,运动心理学家逐渐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使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表现的竞赛心理准备与心理训练两个方面。有关运动表现的竞赛心理准备多以赛前情绪状态为研究视角。下面笔者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情绪与运动表现以及心理训练进行分析。

2。1。1情绪与运动表现

有学者认为可以将运动心理学领域中运动表现研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最佳运动表现的研究,另一类是关于运动表现失准的研究。在最佳运动表现研究中,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受主流心理学的影响,最佳运动表现相关的理论大都是从消极情绪的角度来勾画最佳竞技状态,如多维焦虑理论、焦虑方向理论、最佳功能区域理论以及突变模型等。

如果说竞技运动心理学领域中还包含积极的视角,那么Jackson的流畅理论[12]应首当其冲。该理论描述了一种心理上的高峰体验、并提出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流畅状态就是一种理想竞技状态,能带来最佳运动成绩,该理论定义了流畅状态的心理结构并探讨导向最佳运动成绩的关联因素。可以说,流畅状态是第一类研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也是竞技运动心理学领域中从积极的视角探讨运动员的积极情绪体验的一类研究。最佳体验、最佳表现、高峰体验、注意力完全集中,这些都是流畅状态更为常见的标签[13]。自Jackson和Marsh把流畅状态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刘微娜(2009)对体育运动领域中流畅状态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认为流畅状态还存在缺乏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流畅模型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研究方法局限于定性或问卷调查方法,缺乏干预性研究四个方面的局限性[14]。因此,流畅状态研究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竞技运动领域中诸如流畅状态等积极情绪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2。1。2心理训练

体育运动领域中传统心理技能训练技术可以归为两类,即认知技术与躯体技术。认知技术包括心理演练、心理表象、想象,视—动行为演练,认知—行为疗法;躯体技术包括生物反馈技术、渐进放松训练以及冥想[15]。这些心理训练技术受主流心理训练与咨询的影响,主要以缓解焦虑,调节肌肉紧张等病理性治疗为特征。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只是偶尔在诸如表象(表象一幅成功的画面以提高自信、调动情绪)以及自我谈话(积极的认知重构)中出现。此外,传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更多强调赛前、赛中的应用,如赛前放松训练、冥想、表象或心理演练等,或者赛中完成某个动作前的表象、自我谈话等,而很少从竞赛成就情景对运动员心理影响的角度去进行心理训练。

众所周知,竞技运动领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的领域,更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舞台。这个舞台中的主角——运动员经常面临着各种运动成就情景,或是日常训练,抑或是运动竞赛。各式各样的成就情景必然导致运动员对成败寻求原因解释,而成败解释对未来竞赛情景中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成败解释的研究就是归因研究。自归因理论引入体育运动领域后,曾经引起过广泛的关注,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为风靡一时的研究热点。运动领域归因研究的成果表明,归因对于管理运动员的情绪,改善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提高行为的坚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16—18]。如鼓励运动员将失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的和不稳定的,而不要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和稳定的。通过归因再训练改变运动员的归因方式,从而改变其未来的行为模式。可见,归因再训练(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中蕴含了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即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解释成就情景,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归因再训练的思想与积极心理学中的解释风格极其相似。解释风格是指人们对发生于自己身上的事(也就是外在的刺激)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塞里格曼认为,在面临失败和挫折时,所有人都会自我去寻找其原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这种失败和挫折只限于此时此地;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咎于长期的或永久的原因,具有普遍性,是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的,并认为这种失败和挫折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解释风格理论与归因训练理论的核心思想来看,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它们的效用来看,则是殊途同归——强调将行为原因解释为积极的方面。归因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积极心理学的解释风格理论提示,心理训练不仅要缓解焦虑、紧张,也要发展一种积极的认知观念;不仅要从赛前、赛中的心理调控出发,更要关注竞赛结果对后续行为、心理的影响。

2。2体育教育心理学

体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如何通过学校体育课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两个问题进行的[11]。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19]。对这五个目标进行整合与分析可以发现,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健康,另一方面是形成积极品质。由此可见,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中也蕴含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下面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体育教育心理学的两个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析。

2。2。1动作技能学习

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的扩建理论认为,消极情绪限制了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的思想和行为缩小在以保护自己的生存为核心的几种特定方式上;而积极情绪则与之正好相反[5]。这一理论在学业领域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如李淑娜的研究验证了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消极情绪则起阻碍作用[20]。卢家楣、贺雯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即低状态焦虑的个体在创造力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上好于高状态焦虑的个体(低状态焦虑的个体情绪表现大多为放松、愉悦、积极的,而高状态焦虑的个体情绪表现大多为紧张、消极的)[21]。

既然积极情绪能够促进智力或学习领域的行为表现,那么积极情绪在体育运动中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否能够促进运动记忆和技能的掌握?有研究者曾对某学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跨栏课实施积极情绪培养的教学手段,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学生的技评成绩、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2]。这说明积极情绪对于技能的掌握有积极作用,可以将培养积极情绪的教学手段融入体育教学中,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从以往体育教育领域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趋势来看,主要集中于动作技能学习与反馈、学习方式(内隐与外显学习)与学习策略(分心与无分心)以及动作技能学习与元认知等领域[23]。因此,积极情绪或积极情绪体验对动作技能掌握以及对动作学习认知特点的影响都是未来需要给予关注的研究领域。

2。2。2积极的人格品质

李京诚(2005)在对体育教育领域中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进入21世纪后,有关体育教育的心理建设功能研究在不断增加,该文特别总结了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23],既有调查研究,也有实验研究;既有探讨个体层面的身体自我概念或身体自尊,也有探讨整体层面的团队凝聚力。这说明,作为学校教育之一的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以及体育锻炼的健心功能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探索其促进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与方法成为所有体育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和体育教学实践者关注的焦点的同时,人们似乎将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中更为重要一个领域遗忘了,而且该领域与体育课程本身的目标紧密相连,这就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李京诚(2005)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在体育教学的心理建设功能研究方向上,我国学者发表的探讨心理健康作用的文献较多,而在其磨练意志,丰富、调节情绪情感,完善个性方面的研究较少[23]。体育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更要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不言而喻,这种人格品质应当是积极的。这与积极心理学主张是一致的,即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就目前的统计来看主要有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对其中的一些积极人格特质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三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分别是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以及乐观[24]。

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如何形成或实现呢?积极心理学认为,尽管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可缺少,但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正是不同的人在后天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了不同的人格面貌,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途径[24]。另外,在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过程中,与自我有关的自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个体良好的自尊也是实现积极人格的一条重要途[25]。

作为积极心理学运动的首先发起国——美国已经开始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与理论应用于中小学的课程教育[25]。近期,我国学者已经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且呼吁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26—27]。然而,这种对积极心理学的回应还只是停留在思想与呼吁层面,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未见报导。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与理论应用体育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研究领域。我们希望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能够在这个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2。3锻炼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是一门关注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和维持体育锻炼,以及关注由体育锻炼引发的心理效应的科学[28]。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两个领域,一个领域是研究参与或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和影响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两个问题;另一个领域是研究一次性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健康人心理特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等问题[29]。前者指影响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后者指参与锻炼的心理效应,而心理效应又多从认知与情绪两个维度评定。下面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进行分析。

2。3。1情绪效应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积极情绪研究的忽视不仅表现在竞技运动领域,大众健身领域也不能幸免。体育锻炼的情绪效应研究多以缓解焦虑、抵抗抑郁以及调节应激研究为主[30]。截至2001年,国际上至少已有6项关于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的元分析研究;身体锻炼与抑郁的关系领域的元分析研究至少已有6项。由于心境评价量表本身的缺陷(如POMS的6个分量表中只有一个精力分量表属于积极情绪),体育锻炼与心境关系的研究实际上也可以归类为消除消极情绪的消极心理学研究范畴。而对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流畅(国内有学者译为福乐)以及乐观等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研究较少。此外,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有时还能使参与者体验到“尖峰时刻”的机会,如高峰体验、流畅体验以及跑步者高潮(跑步锻炼者的一种尖峰时刻)等。对于这些特有的积极体验,锻炼心理学研究也给予了较少的关注。

依据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积极情绪扩大了一个人在特定情景条件下瞬间的思想和行为指令系统,也即它能在当时特定的情景下促使人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出现更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5]。BarbaraL。 Fredrickson和Christine Branigan(2005)的研究验证了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该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下的被试想要做的事情多于消极情绪的被试,中性情绪的被试也有很多想要做的事。体验到积极情绪的被试更愿意参加户外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游戏和社会性活动。而体验到消极情绪的人则表现出愿望减少并伴随反社会或求助于他人愿望的增加[31]。而依据积极情绪对心理紧张的消解功能,积极情绪能使人释放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理紧张,从而使人的机体保持健康和活力。有研究显示[32],获得乐趣和愉快感是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体育运动使参加者产生乐趣,参加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显而易见,从体育锻炼中获得的积极情绪体验反过来能够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再次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循环往复,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今后锻炼心理学研究不仅要围绕如何提高和促进锻炼参与者的积极情绪体验,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高峰体验、跑步者高潮等;也应当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参与者的积极体验进行现象学分析。

2。3。2心理健康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明确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转引自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力争自我成长;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人生观的统一;有与他人建立和睦关系的能力;能获得生存所需的能力、知识;具有同情心,对生活充满爱(转引自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季浏(1995)认为心理健康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智力正常;适当地情绪控制能力;对自己能作出适当的评价;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3]。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不同的心理理论流派、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障碍等消极的一面,而且还应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精神愉快的、充满活力的等积极的一面。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心理健康的操作定义常被扭曲。应用于心理卫生领域的各种心理症状量表或心理障碍问卷被用来作为心理健康的评定工具,这种状况在国内的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SCL—90的应用为例,从国外对SCL—90的应用情况来看,SCL—90的测量人群多是心理疾病患者、生理疾病患者以及经历了突发性重大应激事件的个体,只有很少的研究采用SCL—90作为心理健康评定手段,而且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与国外不同,普通人群在我国是SCL—90的主要测查对象[34]。另外,我国SCL—90的普通人常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的[35],20多年过去了,该常模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环境背景下的普通人群。受主流心理学的影响,SCL—90在90年代后期后,逐渐被应用于体育领域。有研究表明,SCL—90在体育领域也存在滥用、误用的现象,将它用于竞技领域、学校体育以及大众健身领域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工具。高旭(2008)认为SCL—90测量的不是“心理健康”,而是“心理不健康”程度,比较谁的“心理不健康”更少[36]。分析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受传统主流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以症状、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的方向;另一方面,缺乏正向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这种“拿来主义”既简洁,也方便。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学者陈勇嘉和殷恒婵(2003)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率先从积极方面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提出了一个6因素结构模型[37]。该研究为心理健康评价注入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思想,也明确了今后对心理健康评价不能仅考虑“心理不健康”维度,更要考虑“心理健康”维度。

3结语

从1998年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到2002年积极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再到今日,也不过短短10余年。在这10余年里,积极心理学以一种蓬勃的姿态影响着社会的许多领域,并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积极运动,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已经渗透到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并对其中的许多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看待问题的视角,同时也给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体育运动心理学应当对这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给予一定的回应。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它只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补充,以保持心理学发展的平衡,而不是替代。因此,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只能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视为其发展的一种拓展,而不是拯救,甚至推翻。

参考文献:

[1] http://www。ccsc。com。cn/chinese/past/school/2010/xinlixue。html

[2] Snyder C R, Lopez S J。(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72—73。

[3] K。 M。Sheldon & Laura King。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6。

[4] 任俊,张义兵。 积极心理学运动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5,(12):67—71。

[5]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6] Jowett, S。 Lavallee, D。 Social psychology in sport [M]。Champaign: Human Kinetics,2007。

[7] Gardner,F。 Moore,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06。

[8] Schinke, R。J。 Hanrahan, S。J。 Cultur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2009。

[9] Moran, A。 Cognitive psychology in sport: progress and prospects[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9,10:420—426。

[10] 姚家新,等。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1—10。

[11]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

[12] Jackson, S。 A。 Thomas, P。 R。 Marsh, H。 W。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low, self—concept, psychological kills,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1, 13: 129 —153。

[13] 胡咏梅,张健,刘松波,等。棒、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27—29。

[14] 刘微娜,季浏,WatsonⅡJack C。体育运动领域流畅状态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9,29(11):72—78。

[15] Behncke,L。Mental skills training for sports: a brief review[J]。Athletic Insight,2004,6(1):1—9。

[16] Allen, M。S。 Jones, M。V。 & Sheffield, D。 Causal attribution and emotion in the days following competition[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 461–468。

[17] Coffee, P。 Rees, T。& Haslam, A。 Bouncing back from failure: The interactive impact of perceived controllability and stability on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future task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9, 27:1117–1124。

[18] Le Foll, D。 Rascle, O。& Higgins, N。C。 Attributional feedback—induced changes in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attributions, expectations of success, hopefulness, and short—term persistence in a novel sport[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8,9: 77–101。

[19] 于素梅,周立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8。

[20] 李淑娜。问题背景、情绪影响创造性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1] 卢家楣,贺雯,刘伟,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6):791—796。

[22] 巫会朋,张翼,连远斌。积极性情绪对运动训练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2):28—29。

[23] 李京诚。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9):45—50。

[24] 任 俊,叶浩生。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0—126。

[25] 陈虹,张婷婷。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初中和小学的应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韧性项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17—19。

[26] 孙斌。正面期待:积极心理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8,(8):44—45。

[27] 何庆畔。论积极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0,(16):1。

[28] 司琦。锻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4。

[29]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

[30] 毛志雄,付舒,高亚娟。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69—76。

[31] Barbara L。 Fredrickson, Christine Branigan。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J]。Psychology Press,2005,19(3):313—332。

[32] Alferman D, Stoll O。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self—concept and well be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port Psychology, 2000, 30:47—65。

[33]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4—5。

[34]高旭,毛志雄,周忠革。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误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84—686。

[35]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36]高旭,毛志雄,霍鑫。SCL—90在国内体育领域中的误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140—142。

[37]陈勇嘉,殷恒婵。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结构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 (3): 117—120。

作者:洪晓彬 刘欣然

上一篇:本科会计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课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