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康复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目前对于心脏康复的定义为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脏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及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由此可见,心脏康复包含心理康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康复中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心理处方。

第一篇:康复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盲生的心理缺陷康复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和最佳状态。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不少盲生,由于生理缺陷与周围环境接触少,加上家长的百般呵护甚至放任,对生活缺乏积极的认识,极易形成不愿交往、自我厌弃、悲观绝望等心理,表现为过分焦虑、孤僻、敏感等人格倾向。笔者就如何康复其心理缺陷试论述如下:

一、心理缺陷的主要形成因素

(一)盲童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盲生由于视力障碍,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接收的信息量较少,很难了解外界环境,也很少与家庭以外的正常人交流。当他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样样不如人,从而精神不振,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任何事物都觉得不顺意,从而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为无所适从、粗鲁,容易发怒等异常心态。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塑造儿童个性,形成品质,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父母或养护人是第一任导师,是盲童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教育对盲童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的家长能正视盲童的生理缺陷,冷静考虑教育方法,研究盲童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缺陷弥补措施,在家长的影响下盲童会得到正常的发育和发展。但有的家长宿命论严重,认为失明是前世作孽,老天报应,羞于让孩子见人。他们常常把盲童藏匿起来,甚至对外不承认家中有盲童,以致造成盲童十分自卑。有的家长自身患有严重疾病或本身就是盲人,家境贫困,无力教养子女,对盲童态度冷漠,甚至视为累赘。盲童由于得不到父母抚爱和家庭温暖,就容易产生孤僻、多疑、冷漠等心理;个别家长本身品质恶劣,经常喝斥、责怪、打骂虐待盲童,这样的家庭容易使盲童向胆怯、怯懦或残酷无情两个极端发展,造成异常心理。也有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的视觉障碍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们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保护,以至造成盲童依赖、懒惰、自私等心理。

(三)学校教育不足的影响。在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几乎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从时空上限制了盲生的社会交往。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往往从确保盲生的人身安全方面考虑,制定了较严格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制度,如不准盲生随便走出校门,平时又由于经费问题,很少组织盲生到校外到社会去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这无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里,把学生的交往空间局限于一方校园,交往时间局限于有限的作息时间,交往对象局限于一群盲人,这就限制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退缩、怯懦、恐怖等不良心态。学生入住学校后,与家人联系沟通少了,与教师的沟通也相当有限,心理压力增加,有些盲生也容易走向极端,引发不良后果。

二、教育康复措施

(一)家庭康复

由于盲生的心理特征是由于生理残疾造成,从而决定了其心理康复必须从生理康复入手,而家庭早期干预是补偿缺陷的最关键时期。生理康复包括:运动、感知觉、语言、定向行走、外部适应等训练。同时要辅以必要的心理康复训练,包括:良好的自我认识力,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建立平等和谐、开放自主的成长环境、培养自立意识等等。

培养自立意识是战胜心理缺陷的关键。首先,家长要放手让盲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盲生家长应放手让盲孩锻炼,不要怕他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其次,积极鼓励盲孩参与社会生活。家长应将盲孩放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鼓励盲孩与家人一起外出购物或探亲访友,与街坊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从小培养参与意识,在游戏和交往中发展各种能力,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当然,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麻烦,对此,家长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积极予以解决。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教盲孩如何去处理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麻烦,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因为盲孩长大成人以后,最终要步入社会,与人交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经受得住多种困难和挫折。第三,家长要对盲孩进行早期的职业指导。

(二)学校康复训练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康复必须有系统的计划与统筹安排,以下是一些工作要点:

1.要建立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给盲生良好的成长环境;要充分利用盲生的群体亲和力强的特点开展自我补偿工作;要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整体和个体的心理咨询解决实际问题。

2.要从教育、教学、管理等整体工作入手,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盲生进行辩证思维方式训练,培养盲生从整体、从外部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要重视各种文化学习与特长培训,通过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提升来逐步实现其人格的平等性康复。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首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人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人力上的管理和指导。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开设《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等课程,针对盲生学习、生活、升学、就业、交往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忧虑或困惑予以关注。通过这样的课程及专题讲座等形式,(下转第45页)

(上接第48页)

盲生的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在我们关注的视野下明晰而有步骤地推广实施;其次利用校园网,通过多媒体手段、网络技术、语音技术,在网上开辟类似“知心姐姐”等栏目,为盲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2)抓好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进修并为教师创造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机会,并以他们为骨干,成立盲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俗话说“心病还需心医”,作为担负着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教师及学校,要时刻做有心人,分析、研究、理解盲生的心态,和盲生展开积极的互动。(3)家、校配合是施行盲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双方要及时沟通,力求达到共识,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家长的心理,讲究谈话的艺术和方式,让他们感到教师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对残疾孩子无私的爱心。学校教师与家庭及时沟通联系,取得了家长的支持,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也就主动创造出更加有利的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的友好协作关系有利于互相沟通情感与信息,以达到对盲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要对盲生进行社会适应训练,学校尽可能多的对其进行不同环境的训练与指导,使其学会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环境;要对家长、社会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与盲生有关的必要专业知识,从而改善盲生心理康复的外部环境。

(三)社会环境建设

从宏观上讲,盲生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促进,在康复、就业、助残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以满足盲生的心理需要。从微观上讲,组织健全人主动的与盲生交流、沟通是一个重要手段,丰富的心理交流,可以对扭转盲生的思维方式与情绪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盲生已经存在生理缺陷,如果产生心理缺陷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希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帮助存在生理缺陷的盲生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王丽英

第二篇:心脏康复的心理处方

目前对于心脏康复的定义为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为心脏病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及全程管理服务和关爱。由此可见,心脏康复包含心理康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脏康复中心理康复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心理处方。

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担心失去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伴有明显或隐匿的心理问题。而伴发的心理问题可反过来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产生显著的影响,导致原有疾病进展、加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使患者再发的心脏事件风险及病死率均显著升高。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环节。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特点

1.抑郁:是一种以心境持续低落为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在心血管疾病病程各阶段均可发生,在中年患者、女性患者及疾病恢复慢的患者中的发生率尤其高,多表现为意志消沉、悲观、厌世、少言寡语、食欲不振、康复训练消极。其发生与患者缺乏心脏健康知识、对疾病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对医护人员抢救过程的恐惧、对医疗费用的顾虑及对未来康复的担忧有关。

2.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为心血管疾病发病初期的主要情绪障碍。常表现为情绪低落、 紧张焦虑、 气促、 口干、 心悸,有时还表现为震颤、 坐立不安、 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当出现惊恐发作时可出现心悸、 呼吸困难、 有濒死窒息感等症状,这些症状无法用自身的心脏疾病解释,但给予镇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发生与病痛折磨、对死亡的恐惧、对医生的信任度、对预后的不确定性、长期绝对卧床、缺乏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3.AIAI反应:人群中有部分人行事具有好胜心强、易发脾气、好冲动的特点(A型行为),这部分人常迫使自己要在少之又少的时间内完成多而又多的事,所以容易发生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不耐烦(Impatience),称为“AIAI”反应。A型行为是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并且具有A型行为者在心血管发病后常常出现AIAI反应及焦虑,AIAI反应再反过来促進疾病发展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导致患者病死率提高。

4.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出现强烈而持久的心理反应。常表现为噩梦、闯入性症状、再体验(即产生创伤情景再现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逃避可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麻木感、情感解离、过度激发(譬如易怒、易激惹、易受惊及注意力不集中)。已有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发病本身可作为重大的应激事件而促发创伤后应激障碍,其在初发、女性、年龄大及学历低患者中的发生率尤其高。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通过反复心理的调适并改变生活感悟、自我力量认识及人生目标而形成创伤后心理成长,从而使应激症状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1.初步评估:医生通常以会谈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主要不适症状、家庭经济和社会支持情况。通过谈话医生会对患者的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行为特点做出初步判断。

2.筛查:对于初步评估后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进一步筛查,当患者表现出以下情况时,医生常会安排进一步的精神科评估和干预:(1)情绪障碍筛查阳性;(2)表现出明显的不遵医嘱行为;(3)持续的静息状态下胸痛、乏力和睡眠障碍。

3.诊断:一般由专业精神科医师完成。因为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焦虑的部分症状是重叠在一起的,并且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可能导致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所以常难以区分精神症状是来源于抑郁症,还是来源于患者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医生会以包容性原则来解决,即只要有类似情绪低落、乏力等症状就会诊断,即便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断抑郁症时医生会更关注乏力、 情绪低落、 快感丧失等情绪症状,因为饮食障碍等躯体症状的诊断效力不高。比如,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常表现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但只要还没有丧失自尊,没有抑郁情绪,对生活还保持着兴趣,医生就不会诊断为抑郁症。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处方

1.认知治疗:医生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具体的做法包括:(1)增强健康知识:医护人员通过床边宣讲,录像、讲座或宣传手册等方式使患者和家属学习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发展过程、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心血管伴发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危害等,从而深入了解疾病,积极配合治疗;(2)不合理认知的分析及合理替代:医生鼓励患者找出自身不良行为或导致不良情绪的事件、想法和原因,纠正不合理认知和行为方式,建立健康的合理认知及生活方式;(3)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医生使家属积极配合,主动关心患者,配合做好支持性心理治疗。

2.矫正A型行为的AIAI反应:包括针对“匆忙症”和“好胜心过强”的训练。针对“匆忙症”的训练的具体措施为:(1)每日定时记录匆忙事例,检查出匆忙的原因,每周小结1次,及时制订解决办法;(2)不要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发生1次,道歉1次,记录1次;(3)放弃同时思考多个问题或完成几件事的习惯;(4)为避免匆忙做出反应,可以让舌头在嘴里转30个圈后再发言,这样会冷静许多。针对“好胜心过强”的训练的具体措施为:(1)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感激的话,说话时正对其面部,以示诚意;(2)学会对所有认识的人微笑,开始可能很不习惯,但必须每日对镜微笑,直到能够表达自然的微笑;(3)经常与孩子下棋或进行其他比赛,有意输给孩子,而不感到别扭;(4)当发生分歧并有可能是自己有错时,应有认错的勇气,说一声对不起。

3.心理咨询:仅有心理困扰的患者最好由专业的心理科医师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并贯彻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各阶段,患者通过心理咨询可获得安慰与鼓励,稳定情绪,消除紧张,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合理地消除各种不利因子的影响,克服麻痹与盲动,树立信心,密切配合治疗与康复,从而避免病情反复。

4.心理治疗: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就应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患者接受心理医生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姿势、态度和行为方式施加的心理影响,改变感受、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减轻或消除使患者痛苦的各种情绪、行为以及躯体症状,并纠正异常心理,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5.松弛疗法:是一种行为疗法,指通过一定程式的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使身心达到理想的放松状态(包括自己的思想、情绪及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松弛、宁静的状态)。其包括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深呼吸放松训练及静默放松训练。松弛训练本身就可以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在心脏康复中占有一席之地。

6.生物反馈治疗:是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以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其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內容:一是进行放松训练,使身体达到一定程度的放松状态;二是放松后,再通过生物反馈仪,了解并掌握自己身体内生理功能改变的信息,进一步加强放松训练的学习,直到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解除影响正常生理活动或病理过程的紧张状态,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反复的有意识的练习,形成一种固定的随意的习得行为,使放松成为生活中习惯了的反应模式,从而改变焦虑,更好地与环境相适应。

7.药物治疗:除非是右心衰竭严重到出现肝脏充血、 腹水和黄疸的程度, 心血管疾病一般不会影响口服抗精神药物(锂盐除外)、抗抑郁药物及抗焦虑代谢,故患者不能因为担心不良反应或者代谢延长而减少精神类药物的用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脏传导阻滞,过量时还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而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故不能作为治疗心血管患者抑郁症状的一线药物。另外SSRIS类抗抑郁药与β阻滞剂合用时,两药降低心率的作用可能叠加在一起,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也需要注意。通过合理应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干预治疗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以及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征象均明显好转,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明显降低。

8.渐进性康复运动:渐进性康复运动可有效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同时渐进性康复运动还能改善心肌血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减少冠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并显著降低交感张力,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提高心率变异性,避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因此,渐进性康复运动也是心理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心理问题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的显著影响,在心血管治疗康复阶段,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在关注躯体疾病康复的同时也应关注精神心理康复,积极配合医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自己的疾病康复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徐艳

第三篇:残疾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康复内容探析

摘 要: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着重分析了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残疾人心理康复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自信、扩展社会支持面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社区 残疾人 心理康复内容

心理康复是指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1]心理康复来源于康复心理学。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第22分会--康复心理分会。其目的是宣传与残疾和康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提供临床服务、研究、教学和管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康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中,特别是对残疾人群体的心理康复也日渐重视。国家《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明确将心理康复作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残疾人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1、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原则。对于残疾人而言,其康复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改善其肢体或器官的功能,而更应该着重于改善其整体功能,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应包括心理上的、职业上的和社会生活上的全面、整体的康复。全面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残疾人能够重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享有健全人同等的待遇和权利,能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因此,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够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康复。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会产生自卑、敌对、退缩等心理,而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会对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社会生活康复产生消极的影响。调整好残疾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残疾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确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积极进行其他的各项康复。

2、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陈筠等人的研究表明,残疾人主观幸福感与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而与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且主观幸福感得分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3]也就是说,那些心理康复状态良好,能够采用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较少抑郁的残疾人,比采用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较多体验到抑郁的残疾人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强。李文涛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信赖他人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呈负相关。[4]所以,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够帮助残疾人更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因为残疾的症状不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问题。

1、自卑和敏感多疑

殘疾人因为自身残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和正常人相比,他们容易形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使得他们常常处于自卑的漩涡中。此外,由于长期的自卑心理,他们也很容易形成脆弱、敏感的心理,对别人的言行不信任,容易表现出偏执和过激行为。

2、依赖和消极被动

残疾人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日常起居生活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成员。久而久之很多残疾人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心理,把自己生活中的全部责任都归于家人、社区和社会,遇事消极被动,不愿积极主动去争取,遇事他们往往会怨天尤人,对他人产生敌对或仇视的情绪。

3、悲观和自我封闭

许多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普遍缺乏经济自主权,经济上存在很大的压力。此外,很多残疾人难以和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相适应,往往也存在不良的人际关系问题。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悲观,导致他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悲观和自卑的心理又使得他们时常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敞开心扉。

三、残疾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论残疾种类如何,各类残疾人都面临着对自己现况的认识和评估问题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预期问题。残疾人对这两大主要问题的不同认识,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同。残疾人往往面临各种身体的缺陷或身体机能的丧失,并由此导致生活中比正常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但能够客观认识自身残疾,积极看待自身剩余能力,并对自己未来抱有良好预期的残疾人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努力地参与社会生活。相反,消极看待自身残疾,并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咎于自身残疾,对自己未来抱有消极预期的残疾人则很容易产生自卑、无助等消极情绪,陷入困境中。

2、缺乏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网络调节着个体面临的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5]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减轻残疾人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精神紧张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相反,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使残疾人与社会沟通不足,陷入自我封闭状态,不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能预测该群体对心理辅导的需求,社会支持状况越差的残疾人对心理辅导的需求越大。[6]

3、缺乏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残疾人缺乏有效地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7]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面临各种的压力,主要包括和未来发展有关的压力、经济方面的压力、社会交往方面的压力,自主生活方面的压力等等。面对种种压力残疾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残疾人缺乏良好的压力应对方式,面对压力时自感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压力。

其次,残疾人缺乏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很多研究认为,情绪调节是社会胜任力和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过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能减缓消极情绪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也会影响个体对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当残疾人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很容易产生各类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等。那些不能充分有效调整自身消极情绪的残疾人,往往很容易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和自身消极情绪的双重负面影响,陷入恶性循环中。

最后,残疾人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与他人和群体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掌握有效人际交往技巧,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残疾人能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入社会。相反,不能摆正心态,敏感多疑,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残疾人往往很难适应周围环境,自感被孤立和隔离,难以融入社会。

四、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分析

综上所述,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自信,积极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

残疾人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首先是自身的残疾,其次就是由于生理残疾导致的心理的“残疾”,他们往往对生活中的挫折进行错误归因,普遍不能正确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因此,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帮助残疾人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现况,提高自信。这其中又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自身残疾;二是正确评估残疾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三是积极评估自己剩余能力。而且,只有在正确认识现状的基础上,残疾人才能学会积极看待自己的未来发展,对生活怀有一颗“希望之心”。

2、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残疾人爱和归属感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残疾人自尊需求的满足。马斯洛认为这些成长性需求能带来丰富的、高层次的且有更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幸福感。因此,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能够帮助残疾人跳出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的怪圈,重返社会生活。

3、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无论是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还是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都能够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成为生活应激事件和残疾人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中介调节因素。因此,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残疾人学会心理调试技巧,增强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后,也有助于残疾人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更促使残疾人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现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柯红.临床康复与康复心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Vol.6,No.5:156-157.

[2]DRENER E,EUNKOOKM,RICHARD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 ( 2 ) :276 - 294.

[3]陈筠,王筱萌,凤林谱.74 名社区残疾人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2011;30( 5):403-405.

[4]李文涛,谢文澜,张林.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Vol 20,No.7:993-994.

[5]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 .心理研究,2010(01):3-15.

[6]江兰等.残疾青少年心理康复需求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3(04):19-23.

[7]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01):36-41.

作者:熊文琴

上一篇:语文教育类论文范文下一篇:青年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