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第一篇:大学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心理学考量

摘要:本文基于人的品德形成的一般心理过程,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考量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形成与强化机制,关涉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诚信褒奖等,以期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行为; 心理学考量

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其落脚点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这种实效性不仅体现在大学生的诚信态度上,更重要的是诚信行为的彰显。基于此,把握人之品行形成的一般心理过程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把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规律,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自觉性与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高校诚信教育的价值。

一、诚信认知——诚信行为的先导

心理学中的认知范畴关涉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其中“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1]。因此,诚信认知主要指人对诚信的原则、规范、本质等的理性认识,诚信认知最重要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关于诚信的理性思维,具有正确的诚信思想或意识,树立科学的诚信观。人的行为活动总是受制于人的意识,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为人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对于诚信而言,诚信认知是诚信行为得以践行的基础,科学的诚信观有助于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践行,很难想象一个不知善恶、美丑的人能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来。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诚信认知是诚信行为的先导。

那么,诚信认知或者诚信观中最重要的理性知识包括哪些内容呢?既然诚信认知是关于诚信的理性认识就必然蕴含着对诚信本质的认识,而非停留于表面的感性认识,实质上仅仅停留于对诚信的感性认识就可能出现不理智的诚信行为,导致好心办坏事的行为。那么何谓诚信的本质?北京大学教授王海明认为,“诚实可以分为诚与信”[2],“诚实是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3],传达的信息“与自己的思想相符叫做诚、真诚;与自己的行动相符叫做信、守信”[4]。“但是,只有在诚实这种善与其他更大的善不发生冲突可以两全时,才应该诚实;否则便不应该诚实而应该欺骗以保全其他更大的善。诚实是维系人际合作、从而保障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纽带,因而是如何善待他人的最为重要的道德规则。”[5]一言以蔽之,“诚信的本质是善待他人”[6],王海明教授鞭辟入里的阐释实质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诚信观,诚信是有条件的,即诚信始终与善恶相联系,是善与恶的权衡,权衡的出发点始终是个人与社会的利益,最终目的是善待他人、维系社会存续。从而为我们理性认识诚信抑或形成关于诚信的理性知识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原则与标准,这个原则或标准也就是他所谓的道德的终极标准“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的利益。”[7]

只有形成对诚信的理性认识,树立理性的诚信观,大学生才能在思想混乱与价值多元取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至于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然而,理性的诚信观只是诚信行为的先导,并不意味着诚信行为的实现,“一个人的道德知识不论有多么渊博,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就不会有任何行动”[8]。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认为,道德的情感和意志是道德的认识转变为道德的行动的必要条件,情感使认识成为信念,意志使行为成为习惯。[9]由此可见,诚信认知只是诚信行为的起点,由诚信认知到诚信行为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离不开诚信情感和诚信意志的参与。任何夸大诚信认知的作用或简化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关系都会导致诚信教育的失误。因此,高校诚信教育仅仅传授给大学生诚信认知的理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诚信情感的培养。

二、诚信情感——诚信行为的动力

诚信情感是基于诚信认知而对他人的行为予以评价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必要条件,没有道德认知,就不可能有道德情感;同时不是道德意识支配的行为,无论它实际产生何种令人满意的结果,都不是道德行为。”[10] 诚信认知是形成诚信情感的基础,没有对诚信的理性知识就无法对他人的行为诚信与否做出判断,不知善恶美丑就难以形成应有的道德情感。这种强烈的诚信情感往往会形成强烈的诚信信念,进而成为诚信行为的动力,推动着诚信行为的践行。

既然诚信情感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那么它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推动着诚信行为的实现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的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11] 由此可见,情绪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情境相联系,是在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社会情境的刺激下,现实情境往往既可能与人头脑中的已有的认知、思想意识、价值观相一致也有可能发生冲突,从而会引起人内心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当现实情境与已有的认知与价值观相协调时,内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赞赏、支持、愉快等,从而进一步加深自身已有的认知。反之,当二者相冲突时,内心就会产生失衡与不安,如,怀疑,苦恼,困惑等,从而导致对已有认知的重新审视,做出进一步的修正,甚至推翻已有的认知。因此,诚信情感取决于诚信认知与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只有理性的诚信认知才有助于适恰的诚信情感的形成,当社会情境与理性的诚信认知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对现实强烈的反感,采取行动改变或声讨现实情境中不诚信的行为,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反之,当社会情境与理性的诚信认知相协调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赞同感与愉悦感,更易于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保持理性的诚信认知,并对诚信与失信行为持有相应的褒贬喜恶的情感。

概言之,诚信情感是诚信认知的深化,它不仅反映着诚信认知的深度,而且也协调着诚信认知的冲突。在这一反映与冲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情绪的波动,甚至会走向极端。故而,高校诚信教育的开展必须关注大学生的诚信情感。培养大学生适恰的诚信情感,避免极端化乃是高校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

尽管诚信情感可以推动诚信行为的实现,甚至有时会使道德主体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但诚信行为的实现在现实情境中往往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要克服这种困难与挫折就需要坚定的诚信意志。坚定的诚信意志是进一步推动诚信行为实现的关键。

三、诚信意志——诚信行为的关键

诚信意志是指诚信行为履行过程中克服困难与挫折以期实现目的决心与毅力。“因为思想品德意志是调节思想品德行为并使之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即使有了深刻的思想品德认识,如果没有顽强的思想品德意志,思想品德认识也难以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12] 鉴于此,坚强的诚信意志是诚信行为得以实现和保持的关键。“一个光有善意,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不付诸行动,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13] 这就是说,一个人若徒有诚信的善意,而没有在社会环境中履行诚信的决心与意志,那么,我们不能据此说他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伪诚信。

诚信意志作为诚信行为的关键,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原来“在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的道德动机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的,这就存在动机斗争问题。动机斗争的结果如何?究竟是正确的动机还是错误的动机占了上风?这依赖主体的道德意志。”[14] 道德行为主体的诚信意志取决于理性的诚信认知以及与之相随的诚信情感,只有有了理性的或者说科学的诚信观才能建立坚强的诚信意志。坚强的诚信意志表现在做出诚信行为抉择时能够抵挡住各种诱惑,克服不良动机,进而坚守道德的底线。其实,大多数人对诚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往往由于意志薄弱而违背自己的初衷。

简言之,诚信行为的实现与保持是一个长期的、曲折反复的过程。高校诚信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由于涉世尚浅,社会经验欠缺,在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其行为更容易发生偏差、反复。高校诚信教育的价值在于使大学生形成坚强的诚信意志,持久的诚信行为习惯,以抵制社会环境中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

至此,从人的诚信这一品行形成的一般心理过程而言,似乎经过知、情、意(有的人认为还包括信念等)的过程,人的诚信这一道德行为的实现已经解决。但是本文再向前推进一步,进而分析究竟是何种因素影响着人的诚信的意志和持久的诚信行为。

四、褒奖机制——诚信行为的强化

品德、德性“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15]诚信作为一种品德也必然是道德主体稳定的特征与倾向,是思想与行为的稳定统一。但是,这种诚信行为若没有外在的强化就难以呈现出持续性与稳定性。这种强化来自于自身所处社会的褒贬与奖惩,主要体现在利益的分配与引导。诚信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需内化的道德品质之一。诚信是社会秩序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社会对合乎社会道德的行为包括诚信行为有必要予以褒奖,同时对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予以惩罚。从而通过褒贬奖惩对人的行为予以规范。

强化之所以能够规范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因为人是趋利避害的理性的社会动物,利益的追逐——不管是物质层面的抑或是精神层面的——是人之行为最大的动力,导致人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保持持久的动力和克服困难挫折的坚强意志,无数个体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利益是引导人之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社会环境中强化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东南大学教授高兆明认为“道德行为选择作为一种现实的活动,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这种心理活动不仅仅是通常所简单认为的那种内心善恶搏斗,同时亦是复杂的利益权利计虑过程。”[16] 这说明人的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过程还伴随着利益——道德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这一权衡应该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道德行为选择中的成本分析基于‘明智’心理。”“明智就是在洞察事理的基础上,经过利弊权衡而作出理智行为选择的能力与生活的智慧。”[17]

道德——当然包括诚信——的缺失,从根本上说是有些人把道德作为一种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手段的结果,当道德行为的履行与个人利益的实现相一致时,道德行为的实现自不待言,但一旦二者发生冲突时,人的短视心理就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尤其是通过不道德的行为获取这种利益时的代价较小——成本小于收益。“如果一个社会盛行的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那么,在社会生活中,德行只会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不会成为民众普遍的行为方式。”[18]因此,构建一个诚信与利益相符的社会褒奖机制是当下形成人的诚信行为的关键。否则的话,人人虽然渴望诚信,但却又敬而远之。不言而喻,对于高校诚信教育而言,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价与奖励机制和构建诚信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行的关键。不仅诚信的人获得荣誉与利益,而且失信的人要获得毁誉与惩罚。当强化与惩罚成为大学生诚信的行为选择的外在规制因素时,大学生才会有可能做出明智的诚信行为选择。

概言之,从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到诚信行为的实现反映了诚信品德形成的一般心理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的诚信认知、情感、意志统一于诚信行为的实践中,实现知与行的统一,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心理学考量其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理性的诚信观念、培养适恰的诚信情感、磨炼坚强的诚信意志、经由诚信行为的强化形成诚信行为的习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唯有此,大学生诚信教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1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4,117.

[2][3][4][5][6][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7,309,309,307,313,310.

[8][10][1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21,221,221.

[9]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537.

[12]韩迎春.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理论探讨, 2004(3):79.

[14]王翠兰.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的心理机制[J].天中学刊,1997(增刊):10.

[15]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89.

[16][17][18]高兆明.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J].浙江社会科学,1999(5):114,116,116.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刘 强,吴新平

第二篇:大学生网络文化之心理学探析

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网络文化;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外界时尚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眼睛。千变万化的校园时尚文化成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产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使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得以反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功能及心理教育两个层面探析大学生网络文化,以期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

1.逃避功能。逃避功能往往是对那些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简单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在网络中以抑制、否定、退化的方式处理不符合社会准则的情感或冲动以及严重受挫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他们会在网络中将这种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会放弃成人的方式,采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他人交流。然而,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又受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沟通思想。而网络的交往特点,使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许多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2.攻击功能。攻击功能是大学生通过转移和投射的方式在网络中把对现实生活中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或者将自己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情感赋予到网络中的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网络中人或物,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网络本身的特征就像一个垃圾箱和“回收站”,只需定期“清空”就使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中看到更清晰攻击行为,尤其是当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黑客知识时会有强烈攻击他人的倾向,他们出于不同的动机:满足自信、完善自我、谋取利益、戏弄他人、寻求刺激,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网络这一外力的介入使这种攻击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当大学生受到到网络攻击时,也有部分同学采取报复行为,他们会选择转发给别人,或者找个新病毒回复,在其中找到平衡感。

3.替代功能。当大学生因心身某个方面的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是遇到困难,无力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在网络上有意识的创造或寻找一种虚幻的世界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获得心理平衡。他们常常会在网上酝酿成虚幻的自尊,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个假的身份,我们可能常常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看到不少怪异的现象,比如改换性别,男生以女生名字和女性性格化身出现,或者女性以男性面目笑傲网络世界。更常见的是大学生隐匿真实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和固定的社会身份符号,来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化活动当中。尤其是有部分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网上娱乐:如聊天、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等,更有甚者会选择逃课上网,每天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容易产生对网络依赖而沉迷网络,这种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来,这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互动关系,就被虚幻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久而久之,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使他们对现实情感的体验变得淡漠[1]。

4.建设功能。建设功能是大学生以认同、升华的方式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有选择性的吸收、模仿或顺从另一个在网上接触到得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区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掩护自己的短处。

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会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在网上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在网络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被汲取,大学生通过网上的点击、搜索、浏览、筛选、下载获得所需的信息,他们主动获取新的信息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以发展自我。而且,大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交往圈,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问题时,在网络中向朋友倾诉的过程中,对方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大学生有所改变,使之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1.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网络心理教育是网络和心理教育的联姻。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网络心理教育是关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网络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既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非网络的途径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可细化为两个子目标。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顾及差异,以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为主要目标进行个别教育。因此,以个体咨询、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对极个别网络严重成瘾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转介。同时,要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以上两个子目标教育对象虽然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网络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文化。尽管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注重甚至夸大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给人造成一种“网络文化就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就是罪魁祸首”的认知错觉或心理错觉[2]。网络文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了网络文化的逃避功能、攻击功能和替代功能,以此使网络文化呈现消极状态。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反对或禁止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健康的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网络对人的心理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从事网络文化活动时具备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正常的心态,才能保证和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弱化其消极的心理功能。

3.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虽然网络心理教育以网络为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在包含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心理现象展开,如我们对网络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人的网络心理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其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为心理教育服务等等。在此笔者认为,以网络为中心从心理教育的视角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规律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3],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心智模式教育,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心智模式,并认清楚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了解改造心智模式的方式并学会应用,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新的心智模式。

情绪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的节律周期以及自己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有效性,让他们掌握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尽可能延长积极情绪的影响时间,而缩短消极情绪的影响时间,最终学会调节、驾驭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尤其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人际沟通教育,是鼓励大学生多走出网络,学会在具体生活中掌握人际交住的技巧,使其体会单向和双向沟通的差异,学习双向沟通的方式,使沟通更完整有效。

压力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的程度的基础上,使其意识到网络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形成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弱化其逃避功能、攻击、替代等功能,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文化有其特殊的心理功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4],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地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把“双刃剑”,将网络文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胡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民办教育研究,2008,(2):97-99.

[2]刘守旗.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J].江苏高教,2005,(3):97-99.

[3]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2):307-310.

[4]毛春梅,陈家麟.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2):14-16.(责任编辑/ 吴凤华)

作者:张秀敏 丁 静

第三篇:基于积极心理学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 要:鉴于大学生心理阶段的特殊性,将从积极心理学视野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其心理现状指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塑造其健康的人格,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态度,提高生活的幸福满意感,构建美好的人生蓝图。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积极乐观

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信息和科学技术的便捷不断更新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大环境急速变化中, 其心理发展具有自我矛盾和敏感性,从而极易产生信任危机。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大学生幸福状况呈下降趋势,这不仅不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威胁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安康。

一、大学生心理认知现状

大学生认知特点之一为“自我中心”,随着认知能力发展,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其不再满足于片面认识客观世界,而转向于“纯理论”的认知,在心中构建“未来的大厦”,企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造世界、重组世界,并以此作为评价“现实”的衡量标准。但是由于偏重于“纯理论”构建,而常常忽视“现实性”基础,走向崇拜“可能性”理论,迫使他们不顾及现实因素,一心建构理想“乌托邦”。大学生较少保守,喜欢变革;崇拜理性,喜欢批判现存秩序。而自我矛盾导致陷入空想或理想主义,幻想改变世界,却发现自己能力有限,然后寻求新的办法途径解决已存在的矛盾。由于已存在的矛盾是建立在错误认知基础之上,所以其根本无法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些因素造成大学生处于无限循环的矛盾状态之中不能自拔,慢慢地大学生对世界充满绝望、无奈,从而产生了消极负面的生活态度。根据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笔者将不同于传统认知理论主张的消极认知偏差,而是从积极心理学[1]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尊重生命主体的教育,即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激活或唤醒主体心理活动的过程[2]。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实际中,不仅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保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笔者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非健康心理现状,从而探讨了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培养弹性乐观

积极心理学的乐观研究存在两种取向,一种是普通的人格特质,另一种是解释风格[3]。塞利格曼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扰、迷茫不在于改变是否可能,而在于人们如何培养弹性乐观。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个性发展要求高,其对幸福满足水平线、爱的维护方式以及对自己理解等问题都有自己独特见解。大学虽然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但是更多的需要团队合作,必然与追求个性发展的大学生心理状态相冲突。因此,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转变关注视角,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也不要一味地去克服人性中弱点,不断提高对自身心理状态的防护,给自己的心理设一道“防火墙”,有意识地从积极方面去思考问题,而有选择地把不积极心理状态过滤。

2.遵循内心世界的想法

在自我决定理论中Ryan和Deci区分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可以提高其行为表现性、坚持性、创造性[3]。大学生受内在动力驱使而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更高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在功利社会凸显的时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物质上带来的愉悦感是短暂的,只能暂时缓解对快乐的追求,大学生应该提升其满足感,满意感的获得是需要自己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总结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部分学生为了自己以后的工作前景着想而违背自己的内心想法,被世俗观念所束缚,大学专业的选择完全听从父母安排,大学生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3.辩证处理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在前人研究的积极人性论、需求驱动论和认知情感等理论的基础上对此提供了支持——积极情绪体验,能激发个体产生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都被称为积极情绪。它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3]。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革,造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失衡,部分大学生每天都被负面情绪所淹没,同时也没抱有过去的满足感、现在的幸福感以及未来的希望感。大学生不应为了逃避暂时的痛苦和挫折而去寻求短时间的快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情感和大量的酒精麻痹,因而大学生要对幸福快乐情绪体验有正确客观认识。幸福快乐是我们人类一切追求的最高目标,没有其他追求能凌驾在它之上,这一个前提很重要,意味着我们不能拿幸福快乐当成“成功人生”的一种手段,也不能进入结论性问题的怪圈中。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得到快乐幸福。而且我们只能更快乐、更幸福,但不能把“幸福快乐”当成人生的一个终点。

4.拥抱静谧的理念

大学学习更重视的是学生自律性,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监督,大学生生活得到前所未有自由,生活上的惰性慢慢“浮现”[4],大学生为了排遣生活空虚,展现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娱乐和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未形成健全結构体系,容易造成心理上浮躁和行动上缺乏明确目标性的忙碌。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时间,确立弹性目标,在实践过程中稳扎稳打,而不是基于表明功夫。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5]。帕克·帕尔默曾探讨静谧的作用,“语言不是教育和学习的唯一交流媒介,我们不说话也同样可以进行教育,静谧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的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育中,静谧被视为可靠环境,以便让学生进行内省。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6]。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大卫·福斯特和马修·威尔森分别对两组老鼠做实验,一组让老鼠不断地在迷宫中寻找出口,另一组让老鼠找到出口,然后隔段时间再让老鼠回到迷宫中,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脑扫描[7]。实验结果表明,当老鼠身处迷宫时,真正学习的阶段是在安静地自省时发生的,而那些反复进入迷宫的老鼠要比进入迷宫后经历享受安静的老鼠学到得更少。他们认为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回想重现材料时,记忆深处更容易浮现以往经历。同时自我反思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十分重要,大学生应放缓匆忙的脚步,改变懒散的态度,放低高傲的姿态,安静地想想自己所需、所求、所欲。

三、增强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奶期”——心理断奶,心理断奶意味着大学生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彻底切断个人和家庭在心理上联系的“脐带”,摆脱对家庭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构建。而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层面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隐患。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人类和谐发展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1.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

许多心理学家的实践研究表明,大学生活中那些不合群的学生行为和心理会表现过于冲动,易于急躁,习惯孤僻,时而自卑厌世,时而高傲狂妄,这些消极因素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社会安全隐患[8]。学校是半个社会,让学生积极适应复杂社会的“过渡带”,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实践和交际活动中应不断磨炼自己的能力和毅力,不断提高自己情商,在处理问题和人际关系时展现自己独有的魅力。

2.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

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同时又具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既推动学生对高尚生活目标的追求,又能不超过自身能力,避免了养成过度追求完美的错误观念[9]。积极心理学要求大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但目标确立又不会过于苛刻,既要有上升积极进取的空间,又有正视客观事实,并有一定程序弹性的道德准则。

3.有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

面对社会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冲突、观念差异、文化冲击等社会现象和问题,要求大學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积极心理学促使大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我调控,促使大学生进行冷静客观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勇于面对现实,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主动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积极的兴趣,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平台,为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条件,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在“科学”的框架内,既涉足人的内心世界,又未放弃对心理意识的考察,因而运用积极心理学来研究和探讨心理健康问题,为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新局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积极心理学研究是新兴领域,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也仅仅是方向性的,而且实践操作过程总是伴随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合理运用其学科理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姬天舒,梅清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3]Alan Carr.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J].教师教育研究,2006,(5).

[5]任 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5).

[6]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张 倩.一门教授幸福的学科——哈佛“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2010,(2).

[8]仲稳山.基于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时空,2010,(6).

[9]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1).

作者:江洁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下一篇: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