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哥特风格,B级片的黑色元素,以及童话温情的名号。他的电影大多带有离奇诡异,毛骨悚然的风格。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与其幼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童年深深影响到以后他所拍摄的多部影片。在很多部电影中,都可以找到蒂姆·波顿童年的翻版,也是他成长的原型。

第一篇: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

世界杯俗广告:小孩子才分美丑,成年人只看利弊

对于大多数中国品牌来说,打造品牌的突出性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

每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应该是全人类荷尔蒙分泌总量最高的时期。兴奋、喜悦、期待、失落、愤怒等各种情绪蔓延。

我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总会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说一回多年前自己的犯二事儿。

老球迷或者老苗这样的老伪球迷应该记得1996年亚洲杯,小组赛最后一场,中国对日本,中国打平即可出线,日本打平小组第一。

于是两支不思进取的球队,在那儿倒了89分钟的脚。出于对中国队的热爱和支持,我们在那儿强忍着看,一边骂不要脸没志气,一边安慰自己“出线就好”。

没想到,就到89分钟了,日本队传球到禁区左侧,一个后插上的后卫,我们可以记一辈子的球员,3号——相马直树,上去就撩了一脚,可能这家伙自己也不信,球居然就进了!

这也太黑色幽默了,踢默契球也要稍微上点心吧,这种输球法也太耻辱了!那天被砸了多少电视机我不知道,老苗其实也想砸,但没舍得。

郁闷怎么发泄呢?恰好我在走廊里看到了一个破书架,觉得很碍眼,于是回去拿了把菜刀,一刀一刀地砍书架,一边砍一边骂,砍了半个多小时。人累了,书架也散了,气也出了,回去睡觉。第二天没皮没脸地接着看。

树敌法则

世界杯广告招标出来后,曾跟业内的兄弟们探讨过,这么贵的世界杯广告到底值不值(起价1.65亿元)?

答案是很值。

首先,现在的信息环境下,世界杯已经成了电视媒体硕果仅存的流量集中地了,不少家里的电视可能几个星期都没开过了。

其次,世界杯期间的传播有情绪效应,人们的情绪越激烈,传播效果越好。在球星、拼抢、对抗、射门、淘汰、进球、夺冠等因素的刺激下,全民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人人变得像青春期的热血少年。

比如,这次被吐槽的“马蜂窝”,春节期间就曾经大量投放过,投了一个多月,也没见被吐槽,虽然下载量增加不少,但并没有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而在世界杯期间,广告投放到第四天,马蜂窝就被喷成一片了,估计还会一直被喷下去。

世界杯广告很值,但前提是要用得好,现在我们回想一下2014年的世界杯,多数的广告已经在记忆里湮没了。大量企业对此并不满意。

于是,今年的世界杯,面临着更高昂的广告费,众多企业不约而同启用了同一个法宝:洗脑广告。

洗脑通常是简单重复,是广告最容易让人记住的方式,也是最容易记住品牌名的方式。始作俑者是1997年就开始的“恒源祥羊羊羊”,发扬光大的当然是“不收礼”的脑白金和大量叶茂中式广告。

而进入互联网传播时代,洗脑广告又多了一项功能:把争议话题放大,形成二次传播,甚至三次、四次传播。

老苗先后无数次强调过树敌法则:

1.你一定要有敌人,没有敌人,你自己的立场就不那么鲜明;

2.敌人围攻你,会让你的拥护者站出来替你说话,更加地拥护你;

3.吃瓜群众喜欢看戏,只有正方没有反方的辩论赛是没人看的。

所以,当叶茂中听闻自己创意的两条广告片被喷后的反应是“兴奋,无比兴奋”,因为他知道客户这将近两个亿的费用起到效果了。

三大主力围攻“俗广告”

围攻“俗广告”的大军中,基本是三大主力。

第一类是有点理想主义的广告人。传统广告人的主要技术工种是设计和文案,美术生和文学青年,很多人天然带着点理想主义色彩。所以广告圈内,艺术派和科学派的争论源远流长。

虽然在市场上,科学派以实用性占据了主动,但在圈内和广告研究中,艺术派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国内也出现了像许舜英这样的艺术派广告大家,广告又叫好又叫座。

我倒是很希望许老师出来撕一撕这些俗广告,一定很有价值。这些人的围攻是值得尊敬的。

第二类人是围攻俗广告的主体:把俗广告当作情绪宣泄口。在这里,俗广告就是老苗用菜刀劈的那个破书架。

广告本就是讨人厌的,没有人喜欢广告,不断重复的广告更是讨人烦,在世界杯这种情绪激昂的情境下,俗广告是个特别好的宣泄口,而且像叶茂中设计的广告,还会特意增加你大脑的“冲突性”,那大家就骂得更起劲了。骂广告比骂人风险小,比砸电视成本低。

第三类就比较阴暗了,当然也是少数:就是骂叶茂中的。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跟在市场上、企业界、投资圈广受追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叶茂中二十年来一直被主流广告人和主流营销人骂,不是不认同,真的是骂。

同行是仇家,在广告圈里特别明显,因为叶茂中和主流广告人差异太大了,难免失衡:

为什么我们接一个客户都要去比稿、投标、搞关系,来来回回跑断腿,而叶茂中从来不去比稿,客户还都“傻兮兮”投怀送抱;

为什么客户到我们这儿都是大爷,我们只敢在背后骂甲方,当面还要叫“爸爸”,而客户总是把叶茂中供起来,称他为“大师”;

为什么我们追款都累得跟孙子一样,还经常尾款收不上,而叶茂中年度服务费上千万,要求提前一次性付清,客户还乖乖送上;

……

十年前的某段时间,央视招标段播放的广告有一半是叶茂中拍的,廣告圈内对叶茂中骂声一片,不骂两句叶茂中都显得自己不专业;而今年的世界杯,三大“洗脑俗广告”有两个是叶茂中拍的,键盘侠们骂得就更起劲了。

有让叶茂中“滚出广告圈”的,有造谣叶茂中服务的某产品停产了的,这些造谣的、人身攻击的、满嘴都是“垃圾”“狗屎”的骂声,据说是为了广告的“审美”。这就很“呵呵”了。

而认识叶总近二十年来,不管是他发表的几百万字的书籍还是文章,还是日常对话,从没听他说过哪个同行不好,提起来基本都是“很棒的一家公司(一个人),你去找他一定很有收获”。

解答营销人的6个疑虑

骂人的咱不去管他,说几个企业老板或营销人可能存在的疑虑。

1.广告投放了被人骂?是不是对品牌有伤害,有损品牌美誉度?对品牌长期发展不利?

没有人喜欢看广告,哪怕是艺术派广告,也有被喷“装X”范儿的。在世界杯这种情绪场景中,广告投放只要能让人深深记住,基本上就会被人骂。

“品牌美誉度”是个以讹传讹的伪概念,与此对应的准确说法是品牌偏好、品牌共鸣。

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说,最关键的是建立品牌识别,塑造品牌突出性是打造品牌最基础的一步。毕竟大部分品牌不是可乐、耐克和苹果。

2.很多人说看了这些“洗脑广告”,就把它们的APP卸载,发誓永不使用,这会不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呢?

“洗脑广告”一直都遭遇过这样的质疑。以前就有很多人发誓不买脑白金、不买溜溜梅、不买恒源祥、不买某某某,但根本无法阻止这些品牌的畅销。

这种因为情绪上带来的效应是递减的,而认知带给你的影响则更加深远。所以,史玉柱会有“虽然讨厌脑白金广告,但无礼可送时还是能想到脑白金”的说法,这是行为学,是人性规律,无关时代。

比如那些在网上号称卸载马蜂窝APP的,可能之前压根儿就没下载过马蜂窝(马蜂窝之前是很小众的一个APP),这么说就是为了过瘾出气。

哪怕是真的已经卸了,等世界杯一结束,下次你出门旅游,想看个攻略,别人说“你下个马蜂窝看看”,你如果说“那广告太恶心了,我就不下马蜂窝”。是让人觉得你特有品位呢,还是特别幼稚呢?

那些说卸载知乎的就更别说了,我就不信他上网查资料,要专门绕开知乎。

决定品牌偏好、品牌认同和品牌共鸣的,是消费体验、产品体验,而天然就具有干扰因素的广告,在其中起的作用是比较小的。广告更多解决的是信息传递,深度沟通的品牌可以做价值观传递。

当然,也一定有个别人就因为看广告不顺眼就打死不用,但他不用就不用呗,没有任何品牌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

3.既然洗脑广告这么有效,我们何必要找叶茂中们花500万做一条广告片,自己想一句话,来回重复是不是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这只能说不一定。在这个方向上如何让效果更好,需要一些专业设计。以马蜂窝广告为例,包括背景颜色、代言人使用、载体应用、情节设计,都有讲究。会比一般的单纯重复效果好很多。

4.世界杯有这么大流量,有人认为只要投广告,肯定效果好,跟洗脑创意没关系?

这有点酸葡萄了,只需要看现象就有答案:马蜂窝和知乎在世界杯上的投放只是个起价,很多广告的投放规模是它们的两倍,有的是三倍,但效果可能并不见得更好,至少没有这么大的争议效果。上届世界杯的广告整体就乏善可陈。

5.知乎和马蜂窝本来是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并且格调较高,突然投放这么“洗脑”的俗广告,会不会引起原来用户的波动?

这个会有。从小众发端,继续深耕小众,做小而强,或者由小众进入大众,做广度收割,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做的必然选择。

毫无疑问,马蜂窝和知乎都选择了后者,即进入大众,否则也不会下血本投世界杯广告。马蜂窝舍弃了已经使用了五六年的“蚂蜂窝”,而改用更容易识别、更大众的“马蜂窝”,可见其方向之坚决。

如果你是从小众进入大众,不管如何进入,都会引起部分固有用户的抵触,甚至表现出失望:某某某已经不是原来的某某某了。

这很需要企业领导人的魄力:做取舍。当年的苹果也是小众产品,几乎是设计师专用。当苹果系统开始跟PC系统兼容时,也引起过不少人的哀叹:苹果已经不是当年的苹果了。

6.有没有办法,把广告做得很美,还能让人对品牌记忆深刻?

有可能,但15秒广告做不到。

知乎、马蜂窝都是追求格调的企业,不是拍不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广告,而且这种广告以后肯定还会投放。但在世界杯期间,它们确实没法这样做。

从商业角度,世界杯是门生意,我们不花钱看球赛,世界杯主办者把我们的注意力卖给广告赞助商赚钱。

赞助商们买了注意力,就要尽最大限度地抓住。

起价就1.65亿元,15秒广告的每一秒画面,赞助商至少都要花1000多万元的媒介费用。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哪怕是资本市场拿的,压力只会更大。

每秒钟画面媒介投入1000多万元,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小众到大众的认知,已经拍了1000多条广告片的叶茂中也坦承“压力很大”,但他还是做到了。

珍惜客户的每一分钱,让其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才是广告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所在吧。

广告本来也不承担提高人们审美的重任。那些用“审美”来衡量广告的、以泰国廣告为标杆的、以“广告播了一大半停止播放然后让人猜这是什么产品”为创意的,建议他们自己成立个“正宗”的广告组织,专门拍摄“美”的广告,然后卖票播放,说不定能够振兴中国广告业,在中国重现上世纪麦迪逊大街的辉煌。

而那些“充满着铜臭味和不专业的土老板们”,就让他们去找叶茂中那厮为代表的土广告人吧。

作者:苗庆显

第二篇:孤独的小孩

[摘要] 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哥特风格,B级片的黑色元素,以及童话温情的名号。他的电影大多带有离奇诡异,毛骨悚然的风格。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与其幼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童年深深影响到以后他所拍摄的多部影片。在很多部电影中,都可以找到蒂姆·波顿童年的翻版,也是他成长的原型。

[关键词] 蒂姆·波顿 黑色童话 电影风格 孤独的小孩

提起蒂姆·波顿,人们多会冠他以“鬼才”导演,哥特风格,B级片的黑色元素,以及童话温情的名号。他的电影大多带有离奇诡异,毛骨悚然的风格。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与其幼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童年深深影响到以后他所拍摄的多部影片。在很多部电影中,你都可以找到蒂姆·波顿童年的翻版,也是他成长的原型,孤独的小男孩。

一、蒂姆·波顿的早期经历回顾

(一)伯克班

蒂姆·波顿1958年8月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班。他家住在伯克班飞机场跑道附近,童年的他时常仰头看飞机从头顶飞过,并凝视那长长的白烟。在他12岁到16岁期间,他搬去与同在伯克班的奶奶一同生活。那之后他边学习边打工只为交付位于汽车修理站楼上的公寓费。他所居住的伯克班,在美国算一个比较边缘的郊区城市,这个地方也令童年的蒂姆·波顿感到与广阔世界的疏离。他曾经说“有意思的是,即使围绕伯克班的许多地区都发展了,伯克班却始终没怎么变。”伯克班还是《剪刀手爱德华》里那个小镇的雏形。不过伯克班虽然是个郊区城市,却拥有一个好处,它被称作好莱坞的前哨岗,诸如华纳,迪士尼,哥伦比亚,NBC等电影公司在这里都有工作室,这为蒂姆日后从事的电影行业打下了基础,同时这里的电影文化也熏陶了他的童年。1979年,他进入迪士尼电影公司,并开始为迪士尼绘制动画片手稿,迈出了他生涯的第一步。

(二)怪兽电影和童话

2012年12月12日到2013年4月14日,蒂姆·波顿在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举行了亚洲首个个人作品展示会,他在致辞中这样写到:“我用尽了我童年所有的时间去看有关怪兽的电影,看电视,画画,还有在当地(伯克班)墓地玩耍。”怪兽电影,填补了蒂姆失落的童年。他自己曾经这样描述过:“我从来不认为它们可怕,我愿意看一切与它们有关的电影与电视,我觉得它们是我的一部分。”有几部片子是他童年的最爱,比方《King Kong》、《Frankenstein》、《Godzilla》以及《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我认为这些怪兽是被很多人误解了,其实它们内心深处有很多人性的魅力。”对于童话,蒂姆的见解也与别人不同。“在我眼里童话与怪兽电影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童话有时候也是极端暴力,有象征性,令人不安的,有时候比怪兽电影更甚。而且他们也都是虚构的,就像《Frankenstein》一样。童话也可以有很多另类的解读,我就常喜欢用我的方式解读童话,与童话本身相比,我更喜欢童话中的理念与哲理。”怪兽电影与童话对蒂姆·波顿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从他很多作品诸如《科学怪狗》、《奇幻世界的爱丽丝》、《蝙蝠侠》均得到体现。

(三)内向的小孩

童年的蒂姆十分内向,可是他并不认为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他常去看电影,玩耍还有画画。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认为我在学校是安静的,也可以说不被察觉的。我好像是漂浮于这个世界之外。我有朋友,但我不尽力去维系友情。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有时候我更多时候是自己一个人。不过虽然没有很多的朋友,这个世界上却有足够多的奇怪的电影供我来打发时间,每天接触新东西,就像与人对话一样。”有人回忆说,蒂姆·波顿的少年时代是在一种十分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一个十分不合群的人。这与蒂姆本人的说法不谋而合。只是别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孤独而内向的小孩其实有着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他自己曾开玩笑说他是一个‘具有温和的破坏性’的人。温和的表象下有一颗具有破坏性的心,或许只有这样他才有大量的时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并塑造出日后他电影中那些前卫又怪异的事物。

二、从《文森特》、《剪刀手爱德华》、《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看蒂姆·波顿趋于成熟的电影风格

有了上面这些故事,我们就不难理解蒂姆·波顿电影中屡屡出现的那些孤独的小男孩们为何如此活灵活现又深入人心。《文森特》是蒂姆·波顿80年代在迪士尼期间早期创作的作品,片中的小男孩忧郁而自闭,活在自己编造的噩梦里。这部片子的场景基本都集中在室内,光却是通过高高的小窗子斜射进来,让阴郁的效果和恐怖的气氛更加强烈。蒂姆回忆童年时期,他的房间曾经有两扇窗户可以让他望向草坪,但是,某一天父母突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将窗子全部封住,只留给了他一个需要爬到桌子上才能看到外面的类似狭缝的窗口。他从未问过父母究竟封住窗户的原因,但这个背景却塑造了《文森特》。童年的这些碎片或许禁锢了这个内向的男孩的视野,却无法禁锢这个男孩的内心。

《剪刀手爱德华》是蒂姆·波顿于1990年自编自导的作品,他在迪士尼期间就已经通过手稿创造出爱德华的形象:苍白瘦削的面容,蓬乱的头发,黑色紧身的皮衣,巨大的剪刀手。片中的爱德华拥有一颗渴望关爱的心,却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终身封闭在阴森的古堡之中,他的性格也多少带着波顿自己的特质,与周遭的格格不入让他不可避免陷入孤独,但是从他一双巧手将草坪修剪出不同的花样,给小狗和人们做的发型里,你依然可以看得出他那充满想象力的心。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摄于2005年,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已经基本趋于成熟,而他与强尼戴普的合作也已经非常默契。这个故事的脚本在拍摄之前已经为人所熟知,但是蒂姆·波顿坚信他可以拍出不一样的感觉。这个不一样的感觉就是蒂姆·波顿尝试重新从儿童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片中的小男孩与爷爷为伴,有一颗善良的心,对各种诱惑不为所动,最终克服了恐惧,赢得了继承人的位置。

经过三个时期的锤炼,蒂姆·波顿最终奠定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受他早期的经历以及怪兽电影与童话的影响,片中展现的丰富的想象力,为他的作品贴上了独树一帜的哥特又温情的标签。值得一提的是, 不论是片中自己造梦的小男孩,无法与正常人类相处的爱德华,纯真的查理,还是蒂姆本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故事的编织,他始终为我们奉上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三、结语

孤独是蒂姆·波顿一个独特的因素,不论是他曾经居住过的孤独的伯克班,还是他自己本身也曾经是一个孤独的小孩,他的电影里均有各种相似的体现。而事实上,不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生活悲惨还是幸福,绝大多数人们内心同蒂姆·波顿一样,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潜在的孤独感。蒂姆电影中有些阴郁、恐怖、黑色的色彩和他那些天马行空的幻想,都是他通过电影对生活的另类解读。通过影像,他常常将人们潜意识里对孤独的恐惧加以放大和诠释,再以童话温情结尾收官。这种的强烈对比,由于人们对孤独的同情和对爱的渴求意外收获了来自全世界的共鸣,也创造了只属于蒂姆·波顿的奇情童话。

参考文献

1.徐文丽:“蒂姆·波顿的童话观与他的电影童话” [J],电影评介,2011(24)

2.杨立群:“从《剪刀手爱德华》看波顿电影的艺术特质” [J],大众文艺,2011(17)

3.高燕:“哥特气质下的光与色”—浅析蒂姆·波顿电影艺术风格 [J],大众文艺,2008(11)

4. Mark Salisbury. Ed. Burton On Burton.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2006. P3-P9

作者简介

张文,女,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就读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东亚经济研究。

作者:张文

第三篇: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

摘 要:生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新取向,它在方法论上倡导将交互作用原则作为主要研究原则,具体来说,就是主张实际生活环境的研究原则、多元方法选择原则、多元交互解释原则,这些原则带来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交互作用原则;研究模式

生态心理学是20世纪中期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三十年来,这一运动对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态心理学,简言之,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中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该定义中就包含它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改造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研究对象,它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环境这个统一的系统,而不是单纯从人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二是研究方法,“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主张。而这两个方面的改造理念都包含在生态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之中,并且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引导下,在生态心理学近几十年的具体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几种具体的研究原则。这些原则使得心理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新的转向。

1 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交互作用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之中。隆巴尔多在《知觉者和环境之间的交互性:詹姆士•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的演化》一书中,开宗明义指出:“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的中心观点就是交互作用的原则。”并且还阐述了交互作用原则的三个重要含义:1) 动物(包括人)-环境交互作用不仅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生态心理学的中心原则;2)生态心理学中“生态的”的含义是指动物-环境的交互作用,它能最突出地反映这种新取向与传统取向视角的根本转换:从一种人和环境的二元分离到人-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视角转换;3) 有机体和环境都是生态系统,它们的组合也是生态系统[1]。

交互作用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为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以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

1.1 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研究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动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原则是作为如何定位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而在实际生活环境中研究的原则就是在研究方法上与之呼应的原则。

传统心理学为了使自己与位于自然科学前列的物理学等学科保持一致,从它们那里挪用了严格的实验方法,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完全适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实验方法为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使得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界受到了瞩目,但是严格的实验室设计和程序肢解了人在生活环境的鲜活性和真实性,使得这种研究远离了心理学应面向现实生活的研究目标。这一点正是生态心理学家集中火力批判的地方。奈瑟认为传统的信息加工取向对人类认知的揭示不令人满意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基本范式将认知完全置于背景之外。他进一步认为典型的信息加工和认知实验是在争取方便而不是“真实的”的环境中发生的。因而,奈瑟呼吁一种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科学,这种认知科学研究认知行为发生的背景,还有与这个背景联系的行为和过程[2]。

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例如,生态心理学已经展开研究的认知行为包括:1)说话和交流行为;2)早期生活经验的记忆行为、见证人的记忆和酒精对记忆的影响;3)日常计划和社会行为;4)日常任务行为,如阅读的行为;等等。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必将走向一条整体生态多元化的研究道路”[3]。

1.2 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则

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1期易 芳等 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1.2.1 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

实验室研究从诞生起,一直备受大多数心理学家的欢迎,其原因是实验室研究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控制手段,能够精确解释事情的因果关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行为。但是由于它的人为性,严重与真实生活脱节,因而也遭到来自主流心理学内部和外部的众多批判。生态效度正是主流心理学内部的心理学家接受了生态心理学思想,为了改善实验研究而提出的一项检验指标。

正如卡鲁扎(J.Karuza)所形容的“生态效度的概念有一个漫长而令人尊敬的历史”[4],生态效度最早由布伦瑞克提出,当时它所用范围还是很有限的,他多次定义生态效度,最后把它界定为预测某一刺激或提示线索是否可靠的指标。后来的生态心理学家如布朗芬布伦纳和奈瑟等人都先后对它进行了更广义地阐发。例如布朗芬布伦纳把它界定为:“在一项科学研究中被试经验到的环境具有被研究者所假定的特性的程度”[4]。这个定义强调一种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真实背景。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这两个定义实际上包含了生态效度的两层相互关联的含义,前一层含义是后一层含义的前提条件,后一层含义是前一层含义所要达成的目标:即如果要使得一种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那么对于实验室研究来说,实验设计中的情境就要与真实环境的情境高相关,或者说一种研究的情境要包含一种真实环境的主要特性,而且在这种实验情境中发生的心理或行为在特定的真实环境中是典型性的。生态效度是基于对实验室的反思提出来的,但是不意味着野外观察就不要生态效度。生态心理学认为生态效度对心理学的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观察研究都具有同样的意义。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1.2.2 多元方法组合原则

一些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者不满实证主义框架下的严格实验设计惟我独尊的地位,提出一种多元方法组合的研究取向。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同样一种研究可以采用多种研究设计:跨区域设计、纵向设计以及准实验设计等等。在数据收集上也有很多方法,例如行为样本记录法:对某一个目标被试一天之中的活动作最原始最详尽记录的方法;经验取样方法(ESM)[5]:它使用信号器随机让被试报告他的日常生活中某一个特定时间的行为和思想;自拍法(autophotograhy)[6]:它提供了一种现象学的、主观的方法去获得自我概念与实际社会和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观察,在这种方法中,被试对与他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环境进行拍照;等等。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1.2.3 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循环或多元交互解释原则

交互作用原则还包含着对行为主义单向的因果解释原则的拒绝。单向的因果性包含着独立的原因和依随的单一效应,而交互性则包含着原因和效应的相互依存性;单向因果性包含不连续的事件,而交互性则包含着整合或一体化的事件。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这种单向因果模式。

2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运用交互作用总指导原则,试图引导心理学研究模式做一些改变。

2.1 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或者说研究对象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搜寻者转向,更加关注现实性的心理现象)

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的心理学思想基本上关注人的各种心理官能是如何认识世 界的,试图通过哲学的思辨来揭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真实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即所谓的“形而下”的问题不加注意。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现代科学思维又把心理学领向了实验室中人为任务的研究,实验心理学把人的心理首先假定为人人是一样的,没有个体差异,力求通过实验来发现具有普适性的心理规律。所以真实生活中带有个体特征或具有情境性的心理现象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范围。生态心理学研究通过强调对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关注,使得心理学研究者的目光投注在真实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心理现象。

2.2 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

在实验室研究中,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研究是它的根本任务。这种心理学被布伦瑞克称之为“被包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原理都是由一些生理学或计算机术语所构成。这种心理学势必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完全回答各种心理现象在真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在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社会心理学中,这种仅从有机体(人)生理因素或内部因素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现象的做法不符合社会心理学学科特征。因此,社会心理学也是产生生态心理学的适合土壤之一。勒温、巴克和布朗芬布伦纳等人都在纠正这种偏向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研究证明:将群体行为和心理及其发展放在人和环境的交互关系中考察的可行性,并且这种研究能解释不能用人的心理内部机制解释的问题和现象。例如,布朗芬布伦纳就认为心理过程必须看成是系统的特征,而在这个系统中的个体只是一个成员。他又说“我提供了一种新的取向,这种取向关于发展着的人、环境和两者之间的进化作用的概念是全新的”[7]。生态心理学不仅仅适用于社会心理学,它已经是作为心理学的一种普遍趋势在发展。例如,作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出现的“自我”这个概念,在生态心理学家那里,被他们称之为自我生态,并被理解为由他人、供给物、背景以及持久的社会经验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自我既塑造这个生态系统又是它的产物。由于把发展和变化理解为发生在这个自我生态之中,因此对自我变化和发展的解释,不仅涉及个体内的因素而且还涉及包围个体的周围物,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自我概念的中心动因[8]。

2.3 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

现代主流心理学由于过分推崇科学的实证主义精神,把科学的因果定律作为检验一个理论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以因果关系分析的水平作为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项研究的变量及其因果关系明确,就认为该研究具有较好的效度,其层次水平也比较高”[9]。而影响因果关系分析水平的重要因素是这项研究的理论模型设计得如何,换句话说,是否能有效排除无关因素和把握关键变量。至于这项研究的模型设计是否建立在对真实环境中发生的行为的考察之上以及实验能否很好地解释真实环境的现象,却不被重视,即不考虑实验的生态效度。在历史上,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赫尔,他企图通过严密的假设-演绎方法来建构一个关于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普遍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模型。赫尔的理论模型在推导过程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这种理论的前提假设上,实验本身的逻辑性不能代替解释的有效性。布伦瑞克、布朗芬布伦纳和奈瑟等人认为生态效度的实验研究能更加有效地解释真实生活的现象,而要使得实验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的有效做法就是与自然主义方法结合,而使用自然主义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究真实环境中的个体与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多方向的交互作用,为实验室设计提供有效的研究任务,也为理论解释提供更加多元的途径。

2.4 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

纯粹事实的关注是心理学从自然科学那里继承过来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明确提出心理学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学,机能主义是研究“为什么”的心理学,而前者才是正统的心理学,后者是心理学的应用。生态心理学认为这种分离导致了心理学研究脱离现实生活,任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存在与功能都是相统一的,因而在追问心理现象是什么和怎样发生的时候不能回避对其功能的考察。在吉布森的知觉理论中,对知觉发生机制的解释是建立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交互作用之上,即不同的有机体对环境的信息(可获得性)的侦察是与它所特有的生活环境相联系的。例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蝙蝠能听到超声波(环境的一种可获得性),但是人却不能侦察到这种环境的特征,人的耳聪目明是针对人类的生活环境而言,换句话说,有机体的心理和行为是在具有物种典型性的环境中发生的。盲人能通过脚步的声音准确地区分客人的身份,这也是他对他所特有的环境适应性的表现。知觉的这种分化就是不同有机体对不同的生活环境逐渐适应而形成的,这种进化而来的知觉对于有机体的生存具有特殊的价值。

2.5 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

心理学在其独立之初,为了心理学的科学性而努力,因而竭力地保持其学科的 独立性。任何离开正统心理学所规定的研究模式的尝试都被他们视为离经叛道。按照科学模式建立的心理学,它严格遵循科学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事物进行分析、剖析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分析性思维成为心理学主要的思维模式,与这种思维模式相联系的观点有客观主义、元素论和定量分析。生态心理学家看到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因此,生态心理学家积极推荐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在具体的生态心理学研究中,与这种思维模式相联系的观点有整体论、实验研究与自然主义研究相结合的观点、个体特质研究和一般规律研究相结合的观点以及多元方法组合的观点等等。

3 结语

在生态心理学研究原则指导下,心理学研究模式既强调研究的真实性、又重视研究的严密性;既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又重视研究的差异性。这样,既保留了主流科学主义在心理学研究模式中的积极作用,又祛除了它所带来的弊端,如方法中心论、普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等等,同时又使得这种研究模式带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如多元方法论、心理现象的情境观、对事实价值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心理学研究模式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峙和分裂。这种在生态心理学研究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模式转向也与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综合化和多元化趋势相暗合,因此,从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说,生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模式的一种新取向。

生态心理学,由于其方法论以生态交互作用为特色,它带来的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正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领域获得研究者的青睐。生态认知心理学就是生态心理学在认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运用和深入,国内有学者把生态认知心理学的理念运用于网络游戏教育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中[10],对于现行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学者试图将生态心理学的理念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衍生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生态学习论,以期展现学习的整体、多元的面孔[11]。而在发展心理学领域,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论为代表,从生态心理学角度对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崭新的观点[12],引导发展心理学在生态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发展态势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与心理学的实践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取向必将符合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Lombardo T J.The reciprocity of perceiver and environment:the evolution of James J.Gibson’s ecological psych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87.3-4.

2 Shlechter T M,Michael P Toglia.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3-4.

3 张风琴,等.生态学视野下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109-114.

4 Karuza J R,Zevon M A.Ecological validity and idiography in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science.In:Shlechter T M,Toglia M P,Eds.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science.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88-104.

5 Hormuth S E.The sampling of experiences in situ.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6,54:262-293.

6 Ziller R C,Smith D E.A phenomenological utilization of photographs.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hchology,1977,7:172-185.

7 Bro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1981.3.

8 Hormuth S E.The ecology of the self:relocation and self-concept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2.

9 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

10 朱敬东,张晓曼.基于生态认知心理学的网络游戏学习设计.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8.

11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一种审视学习的新视角.心理科学,2006,29(4):913-915.

12 候凤友.社会生态系统论心理发展观述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2):40-41.

作者:易 芳 俞宏辉

上一篇:科学技术性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生环保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