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旅游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旅游行业来讲,了解和掌握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需求,让旅游者得到更为满意和周到的服务,增强旅游从业人员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和掌握旅游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个性特点,掌握旅游服务心理,为旅游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

第一篇:旅游心理学论文范文

《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浅析

提要 旅游专业的学习,对旅游的研究,离不开对其主体——旅游者行为的研究,同时,对旅游的研究也离不开对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管理心理和服务心理的研究。针对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理论,上好旅游心理学这门课,以期真正实现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旅游专业教育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 心理学;教学改革;旅游

作者简介 陈金花(1979-),女,九江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王丽霞(1972-),女,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杨云仙(1978-),女,九江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祝明霞(1973-),女,九江学院旅游学院讲师;龚双双(1984-),女,九江学院旅游学院助教。(江西九江 332005)

一、旅游心理学课程特点

(一)学科交叉性强。旅游心理学至少涉及两门主干基础学科,一是旅游学,二是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交叉点在于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人(包括旅游消费、服务与管理三个方面),心理现象的主体也是人。这种学科研究对象的同一性,为旅游学和心理学都共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在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二)综合性强。旅游心理学除了心理学、旅游学、行为科学等基础学科外,旅游心理学还需要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可以说,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旅游学为核心,并与其他众多相关学科相综合的产物。

(三)实用价值高。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旅游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脱离了旅游实践的旅游心理学,将毫无意义。

(四)理论基础广泛,学科还有待完善。旅游心理学的学科受心理学中的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学科支撑,此外还有旅游学、行为科学等旅游专业方面的基础学科支撑,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相关理论基础是相当广泛的。同时,旅游心理学课程在国外最早产生于20世纪的70年代,国内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介绍旅游心理学的书籍。因此,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旅游心理学都具有研究时间较短、课程理论体系不很完善的特点。

二、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心理分析能力的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许多学校《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讲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学生长期处在这种单向教学模式之中,不仅容易养成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懒汉”式学习思维,而且容易出现学习疲劳,致使思维活跃性受阻,临堂学习注意力分散,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往往较为肤浅,更不用说分析能力的提高。

(二)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彼此独立,能够理解和掌握多少知识全靠学生自己的听记与自我剖析,同学问缺少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而学习心理学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样本分析。通过样本分析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直观体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学生共处在同一间教室和同一个生活空间,这种交流不仅极为便利,而且学生间通过情境模拟可将交流转化成为一个有效的实验机会。

(三)教材选择不够科学,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旅游心理学》的教材版本众多,每部教材的侧重点与结构层次都有所不同,教材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所以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与脉络进行有效地选择,并从其他途径选取与教材、课程要求相符合的其他信息去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旅游心理学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应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且师生交流不畅,这容易使学生养成对教师的过度依赖,进而缺乏做学习主人的自觉性,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难以充分调动。

(五)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学校将旅游心理学设为考查课程,使学生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体系落后。在《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把自己应该讲的内容在课堂上讲完,至于学生接受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完全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部分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与考核也多是依据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安排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课堂气氛的调动以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较少。

上述这些问题告诉我们,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旅游心理学教学模式,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否则“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始终只是空谈。

三、《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措施与方法

(一)实验案例教学与课堂讲授并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旅游心理学》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同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言、案例分析、教师讲授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式的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培养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很明显。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结合教材,改革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现在,教学仪器、电教器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改革如虎添翼,教师应该抛弃过去用语言和文字教学的单一形式,尽可能广泛采用多媒体、实物、图例等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并且凭借多种手段,充分结合心理学课程特点,可采用心理测试、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

旅游学科本来是一门新兴而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而《旅游心理学》的讲授更要求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本行业最新的动态,一个好教师应该善于选择教材,挖掘教材潜力,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改革教学评价应该以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和培养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为标准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进步水平衡量课堂教学的得失。采取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最为真实有效的信息。针对《旅游心理学》这一课程特点,任教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认清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努力提高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主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

(四)构建情境学习模式。旅游心理学的学习尤其强调情境分析,因为人的心理基础是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几乎所有的旅游心理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情境分析无疑是解读旅游心理发生、发展及其规律并应用于实践的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依靠口头讲授、图表分析等形式为学生构造虚拟情境,但往往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一定距离,从而影响了学生依据情境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平台,是教师成长的主干支撑,是学生发展的基础环境。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反对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倡导实施新课程,也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的理论和新的经验,但课堂教学改革却没有达到一个更深的层次,效果上也没有取得更为理想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更成为r衡量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而要适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旅游心理学》这一基础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更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进步与飞跃。

作者:陈金花 王丽霞 杨云仙 祝明霞 龚双双

第二篇:浅析旅游专业学生学习旅游心理学的重要性

【摘 要】作为旅游行业来讲,了解和掌握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需求,让旅游者得到更为满意和周到的服务,增强旅游从业人员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和掌握旅游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个性特点,掌握旅游服务心理,为旅游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将来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心理学对于发展旅游事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關键词】旅游专业学生;旅游心理学;重要性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心理学正逐步渗透到每一个行业,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旅游行业来讲,从业者应当了解和掌握旅游者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并以正当合理的方式和措施顺应、满足旅游者及从业人员的心理需要,以增强旅游从业人员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旅游企业的向心力,这是旅游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因此,作为将来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心理学对于发展旅游事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1],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当然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在旅游活动中,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旅游者心理、根据旅游者心理活动建立旅游设施和安排旅游活动、旅游从业人员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管理心理等。

3 学习旅游心理学的重要性

3.1 有助于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提高旅游服务的针对性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着民族、年龄、性格、爱好、风俗习惯、需求等差异。所以,旅游从业人员在服务中要想使每一位旅游者满意,就要了解旅游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服务,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需求,使每一位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都能满意而归,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通过研究旅游者在旅游准备阶段、旅途阶段、游览活动阶段和旅游结束阶段的表现,掌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规律,并针对旅客心理安排旅游活动和进行针对性服务,从而使旅游者兴趣盎然,流连忘返;研究旅游者在前台、客房、餐厅、商场等不同场所中的心理需求,及时为旅游者提供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

3.2 有助于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适应职业需求

服务质量的高低与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关系十分密切。旅游服务行业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挫折耐受力等。通过学习旅游心理学,可以使旅游从业人员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自身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如:旅游从业人员要熟记旅游者的姓名,以便采取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可以采用多种感官并用法、尝试回忆法、列表对比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自编顺口溜记忆法等“十种助记法”帮助提高记忆力。

学习旅游心理学,可以使旅游从业人员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善于控制激情和不良心境,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旅游从业人员出现激情时,可以采用躲避法、自我暗示法、转移注意法、推迟法、照镜法、联想后果法、加强品德修养法等进行自我控制。

学习旅游心理学,还可以使旅游从业人员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学会与同事相处;可以使服务人员了解旅游企业在仪表、气质、性格等方面的要求,适应职业要求[3],自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意志品质、抗挫折能力和受挫折后的自我调节能力。

3.3 有助于合理建立旅游设施和安排旅游活动

旅游企业建立旅游设施、安排旅游活动就是为了吸引旅游者,设施、活动是否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就是看你是否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根据旅游者的需要作出规划[1]。研究旅游者的感知觉规律、个性特点、注意、兴趣、想象作用等心理活动与旅游设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满意的生活环境。

通过学习旅游心理学,能够发现旅游者普遍存在追新猎奇的心理,所以旅游设施具有新、奇、异的特点,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旅游企业可以根据旅游者的这一心理,安排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3.4 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旅游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关。学习旅游心理学,可以帮助旅游企业运用旅游心理学分析旅游者心理、生理特点、行为趋向,能及时调整经营方针,调整经营措施,制定经营策略,提高经营效果。

学习旅游心理学,还可以让旅游企业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工作动机,善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持久地保持工作热情,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更好地为宾客服务。

4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运用

4.1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相结合

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所以,旅游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旅游者的不同心理需要,学习不同的接待方法,通过了解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的兴趣、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的气质、旅游者的性格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比如:在旅游服务中,遭到旅游者的投诉是难免的,当投诉发生时,服务人员不能推卸和搪塞,要了解旅游者投訴的原因和心理,遵循“耐心倾听、弄清真相、同情客人、诚恳道歉、征客同意、恰当处理”的原则妥善进行处理。

4.2 细心观察,学会如何对旅游者进行个性化服务

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旅游者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通过观察旅游者的体貌特征、言行举止、装扮及行李用具,了解旅游者的国籍、年龄、性格、职业、心情等。例如:欧美旅游者的身材一般要比亚洲旅游者高大。当一个人心理舒畅时,步伐较轻松;情绪焦急时,步伐较急促;心境忧郁时,步伐较缓慢。学者、教授等,一般衣着严谨保守,比较喜欢深色的衣服;思想前卫、性格外向的人喜欢色彩艳丽,容易引人注目的服饰等。所以,在工作中要细心观察旅游者的各种言行举止,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动,使自己的服务更有针对性,让旅游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

4.3 不断总结反思,积累工作经验

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总结反思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例如:导游在带团观光游览时,应注意队伍中的老人、儿童、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尽量照顾到旅游团中的每一个人,仔细观察旅游者在游览时的不同感受。在服务结束后进行工作汇总,摸索出一些经验和规律,反思自己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旅游服务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提升旅游者的信任度及认同感。

5 结语

总之,旅游心理学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在旅游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了解旅游者的心理特点,研究和掌握旅游者的需要、动机、兴趣、个性等特点,掌握旅游服务心理,为旅游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为将来的旅游从业人员,旅游专业学生应认真学习旅游心理学,这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灿佳.旅游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灿佳.旅游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魏乃昌.饭店服务心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作者:史丽娜

第三篇: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

摘 要: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而其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要体现我国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它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从旅游心理学及其精品课程特点出发,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设和改革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字: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特点;问题;建设和改革;措施和对策

作者简介:高嬿嬿(1958-),辽宁沈阳人,广西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心理学。

在我国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趋势下,对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也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构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很多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旅游心理学专业,在我国旅游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其经济性和普及性可以为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努力和探索,因此,改革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对于培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深化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1]

一、旅游心理学及其精品课程特点

所谓旅游心理学,它是一门存在于心理学和旅游学之间的特殊学科,拥有自身的独自研究领域并且实用性较强,因此旅游心理学在整个旅游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针对其教学规律和课程改革的探索就更为重要。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是把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结合起来的优秀课程,不仅能够恰当的运用当代的教育模式和技术突出教学效果优势[2],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它是旅游心理学专业的核心部分,对于高职旅游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和推进作用。通过对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把握专业中涉及到的旅游相关因素的心理活动和文化风俗,清楚旅游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使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占领专业领域的一席之地,不仅涉及范围广泛、学科交叉性强,而且理论基础全面、实用价值较高,旅游心理学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旅游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一方面,其基本内容和目标是针对旅游业及旅游者的特点来进行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中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环境;另一方面,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以深入分析和探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状态规律,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改革要注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旅游因素的各个环节,这是高职院校学习旅游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所必熟识的问题。[3]

二、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关于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培养21世纪新的旅游心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下面从几方面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在旅游心理学课程上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精品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旅游心理学设立为基础考查课程[4],这就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旅游心理学强调学生的独立行动和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很多高职院校中旅游心理学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跟随教师的思维,形成懒惰性和依赖性,进而体验不到这门课程的新鲜感,导致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难以充分被调动起来。

(二)在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内容和选材不够合理科学,教学模式过于守旧传统,同时课堂上多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研究。目前来说,关于高校旅游心理学的教材版本众多,并且侧重点和内容结构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高职院校对于此课程的教材选择多向性,如果对其选择不合理,则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改革。再加上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实施上教师的主导位置,使得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上学生长期得不到满足,不仅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降低,而且思维活跃性受阻,这大大阻碍了其对于旅游心理学科的学习和掌握。

(三)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运作过程缺乏创新精神,并且缺乏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使得不同高职院校对旅游心理学课程设置的改革程度不同。目前来说,很多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一般是模仿普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且出现大量重复,忽略了对高职学生实践性培养,不仅使高职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很大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认知和补充,从而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于独立,导致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很难做到有效地沟通和互动,这样在某些角度限制了学生对旅游心理精品课程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了教学成效。[5]

(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对于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一般高校较落后,在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只注重于课堂的授课,根本不理会学生接受的程度和深浅,一些高职院校对旅游心理课程的教师教学评价上不够完善,多以教学大纲的内容来进行评估和考核,从而导致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滞后。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具体指导,使得学生在对此课程实习中综合实践运用较少,而面临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部分由于经费、场地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又不能使知识同实践有机的相结合,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对旅游心理学课程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和改革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措施和对策

首先,高职院校应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进行结构的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选择主动性。在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设置上既要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又要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给予指导,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对目前的旅游心理精品课程建设进行审视和重组,以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作为课程的主体,真正实现高职旅游心理专业教学目标,以培养实用型和复合型的旅游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在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上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并更具教材的内容把基本知识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作为高职旅游心理学的教学重点来抓,提高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成果。比如可以运用教学仪器和器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图例、景观等形式直观的展现教学特点,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讨论、心理测试等手段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公平展示的机会。

其次,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目标来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从而对高职院校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革,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同步进行的方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教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体系,以培养高职学生对此门课程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革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其将所学知识转为实践行为的能力。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不能单纯强调高职技能的培训,而应突出课程设置的职业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我国教育体制。

再次,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应高职学生的能力提高水平作为衡量依据,对教师的课程评估也是如此。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在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可以采取教师自己评价和学校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的多种评价形式,在评价的时候要向多元化发展,不仅要考核其专业基础知识,还要进行相应的口试训练,并重点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针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这一特别课程,教师应正确的清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要性,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的整体思路,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在课堂上纠正高职学生固有的心理,最大限度的使课堂变得活跃,从而调动起学生们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强烈愿望,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自觉学习,增长技能。

最后,高职专业教师应合理构建旅游心理学情境学习模式,因为作为特殊专业的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尤其强调学生对于情境的分析能力,及在客观环境中感知事物和解决事情的能力。再加上几乎所有的旅游心理都产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通过营造真实的情景和模拟过程,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实践环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感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模式下不利于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实施和改革,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特别是旅游心理学教师应开设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课堂,甚至可以进行户外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置身于未来的工作当中,增强学生的实战效果。使学生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氛围内,更好地对旅游心理学进行掌握和熟记,从而缩短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不断改革的教育体制下,高职教学模式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上应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此,加强和改革高职课程教学成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学校和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和方式,打破原有的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质量关,提高教学评价机制,并建立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场所,使理论知识同实践能力相结合,从而提高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旅游专业的体制结构,才能真正推动高职旅游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根良,陈小云.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09).

[2]沈梅.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3]薛群慧,等.论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旅游研究,2011(01).

[4]陈丹.高职《旅游心理学》教学初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04).

[5]马建川.强化教学效果服务旅游发展—浅谈加强高职学生《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26).

责任编辑 谢荣国

作者:高嬿嬿

上一篇:测绘学概论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量清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