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年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新方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多个侧面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其与传统心理学流派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评价和启示分析。

第一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运用积极心理学促进中职生的幸福成长

对中职生而言,在学校能获得幸福感并幸福成长也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而具备了幸福的理念和能力则很有可能会引领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提出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职业教育也顺应时代发展,中职梦、成才梦、幸福梦等成为了最具时代感的教育主题,也成为了当下中职教育的新内容、新挑战。新时期的到来,让中职教育的使命发生了新变化,中职生也被赋予了新期望,从健康成长发展为幸福成长。然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有效促进中职生幸福感的获得和幸福成长。本文基于广东省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立项的省重点课题“中国梦理念下中职生幸福人生教育研究”的实践,运用积极心理学对中职生的幸福成长进行探索。

一、影响中职生幸福成长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社会层面。相关调查发现,53%的中职学生对读中职感到不满意,主要原因是社会认同度低。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观念,认为中职毕业生只能进企业找活干,只能做一线工人,读中职是没有出息的。甚至有不少中职学生的家长也认为家有中职生是件没有面子的事,往往不敢在人前说出自己孩子就读的学校。[1]还有调查表明,只有6%的中职生认为自己受到周围人的尊重,有28%的中职生认为别人对自己评价很低,甚至感到自己被社会轻视,大多数中职生认为他们是由于普高门槛高,迫于无奈才进职中。[2]这种现状往往让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职业教育,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没有信心,失落、自卑、抑郁、无所作为等负面情绪随之产生。

家庭层面。家庭氛围对个体的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影响,倘若家庭关系和谐、情感联系紧密,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氛围中的个体会有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并对生活作出满意度较高的评价,幸福感自然强。相反,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长大后幸福感较弱。有统计表明,中职学校有很多学生的家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或是家庭贫困。还有的学生因为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嫉妒心强。此外,很多中职生的父母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唯分数论”,或一味溺爱,导致很多中职生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面对不能理解他们、不能给他们心理支持的父母,宁愿和社会上所谓的“朋友”在一起。[3]总之,家庭环境和条件、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幸福感。

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学习场所,中职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人格、学习、情绪都与学校息息相关,所以,学校因素对于学生的幸福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文聪在研究中指出,学校适应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相关性,并能对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4]王敏玲对中职生、普高生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发现,班级气氛与中职生的幸福感成正相关,生活在较好的班级气氛的中职生有着较高的主观幸福感[5]。所以,建设幸福校园和幸福班级对促进中职生的幸福成长有重要作用。

(二)内部因素

身心发展不平衡。当前的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处于15~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不可避免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6]与普高生相比,中职生不但要面对青春期的烦恼,而且还要经历更多的学业困境,承受社会刻板印象给予他们的不公平境遇、偏见和歧视。除部分学生选择上高职院校外,中职生普遍比同龄的普高生提前几年进入社会,承受就业的压力。中职生心理上正处在高敏感期,内心不平衡就很容易产生被剥夺感、较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同时,现在的中职生对未来就业的心理期望也较高,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却在独立与依赖之间摇摆,对未来的不确定常常使他们难以看到幸福的未来。

自身幸福基础不足。在学习上,因为目标模糊或没有目标、兴趣低落、方法不当、习惯较差、学习倦怠等导致焦虑、压抑、紧张、迷惘;在情绪情感上,消极情绪体验较多,积极情绪体验不足,造成对情绪的识别与调控能力不足;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其沟通、交往的技巧缺乏,导致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关系中;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较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在个性方面,缺乏理想,没有追求,适应性较差,有些不良的性格特征。这些都为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更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感受和体验。[7]然而,中职生这些“不幸”或“先天不足”不是他们与生俱有的,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点。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当前,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文化课、专业课、德育课,暂时没有开设专门的幸福课程。即使国家规划了五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哲学与人生等,但也很少提及幸福的概念和内涵。学生接受关于幸福的教育内容或主题也只能通过零散的主题班会等方式,渠道单一。所以,目前学校在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幸福、树立幸福的意识和理念、感知幸福的体验、實现幸福成长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积极心理学与中职生幸福感获得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 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新型模式,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人的主观幸福感,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学科。积极心理学的发起者格曼提倡积极的人性论,提出每个人自身都固有或具有潜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通过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态,并获得幸福感。[8]换句话说,积极心理学把挖掘人的潜力和积极品质作为研究目标,减轻对问题本身的关注度,使个人能够快乐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此提升个人的主观幸福感。[9]

幸福感,是幸福的主观体验,是个体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或者是某个目标、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是由认知、情感、环境、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如今,幸福感经常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不仅个体常常用幸福感来说明自己的幸福状态,而且研究者也多通过询问人们的幸福感来了解个体的幸福程度。人的幸福感不完全取决于外部条件,更多取决于人对外界事物,包括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对环境、社会和人生等的主观认识和感知。[10]

积极心理学更有利于促进幸福感的获得。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育观念、教材、课程,还是各种心理访谈节目,渲染和传播的很多是心灵的阴影而不是催人向上的精神,给人留下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通过发展解决问题,通过快乐化解烦恼,通过阳光消除灰暗,通过进取防止退步,通过成功防止失败,不仅帮助那些处于逆境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中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幸福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1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人追求幸福的当下,应该要全面加强中职生积极心理学的普及教育,以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心态和品格,更好地获得幸福感。

三、促进中职生幸福感获得和幸福成长的心理学思考

(一)培育积极心理,开启幸福之门

开设课程,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理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幸福课程,所以,要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幸福感和幸福成长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但由于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再开设积极心理学是不现实的。然而,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补充积极心理学内容。广东顺德陈村职校课题组编写了《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读本,涵盖了欣赏自我、幸福人生、快乐学习、情商管理、职业心理、青春期心理和生命教育,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幸福,培养积极的心态。

开展活动,塑造和谐身心。活动是幸福人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技能比赛、社团活动、日常活动和义工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积极情绪。目前,陈村职校共组建了26个社团,学生自愿参加,如青春街舞社、指间秀手工社、炫酷轮滑社等,这些社团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时间,充分保证了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同时,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达人秀、主持人大赛等活动,也为学生张扬个性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平台,让学生从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晨读浸润,激发幸福愿景。陈村职校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发了五本幸福人生教育系列校本晨读教材。其中,《我很重要》侧重重塑自信心、自我价值认同和悦纳自我;《生命有支点》侧重珍爱生命、健康心态和自强不息;《人生有大爱》侧重与人为善、崇德向善和培养爱心;《创新铸就精彩》侧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赢在职场》侧重职业心理、职业成长和幸福未来。通过晨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自我、感悟生命、感悟大爱、感悟成长并激发出幸福的愿景。

(二)创建幸福场景,助力幸福成长

创建幸福校园,营造积极氛围。幸福校园的创建主要包括幸福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幸福文化的构建。平安和谐是幸福校园的基础,所以,中职学校应重视法治文化的建设,以确保师生有安全感。陈村职校与当地政府共建完成的“法制文化中心”已成为幸福校园环境的一个亮点,也成为师生心灵安宁的港湾。在生活环境方面应多融入人文关怀,因为生活环境最容易引起师生的负面情绪。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校投入资金设计餐饮文化和改善食堂服务,给学生宿舍配备了空气能热水器,并装上了空调。在幸福文化的构建上,学校提倡建设 “幸福家”文化,在每个实训室场、楼道、教室都有贴心的标语,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关怀。点滴关怀营造出一个大的积极环境,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了幸福的场景。

创建幸福课堂,体验快乐学习。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和幸福成长需要有幸福课堂作为重要支撑。幸福课堂的标准有哪些?孟万金教授在《幸福教育实用指南》里阐述了幸福课堂的评价指标: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以学生为中心、激活右脑、赏识主导、寓教于乐,成功自信、效果满意。陈村职校结合课题研究发现学生所喜欢的课堂特征是:教师精神状态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被表扬和激励多、内容有趣、能听懂、动手实践多、能学到东西。所以,中职学校的幸福课堂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树立幸福教育理念;二是备课要融入幸福元素;三是要多实训操练;四是要多表扬激励学生;五是要注重課堂互动;六是多关注和帮助学困生;七是注重课前课后与学生沟通。

创建幸福班级,营造心灵家园。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和幸福成长需要有幸福班级作为心灵的归宿。幸福班级的标准有哪些?孟万金教授所阐述的幸福集体的指标有:爱心文化、和谐结构、积极心理、快乐成长。而陈村职校的有效做法包括:一是确立“幸福家”的班级建设理念,将班容班貌布置好,激发学生做到“我爱我家”;二是结合本班专业及学生特点,提炼出班级文化并挂在明显位置,强化学生认同“我家有特色”;三是通过学生充分民主讨论之后形成班级制度,引导学生懂得“我的家我做主”;四是全员悦纳,培养“一个都不能少”的团队,让学生感知“幸福家有爱有温暖”;五是开展“幸福”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感悟“我与幸福共成长”。

(三)激活心理潜能,升华幸福成长

突破怕练心理,体会技能创造快乐。中职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他是否已经掌握了一技之长,因为一技之长是中职生高质量就业的基础,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金钥匙。技能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反复的训练才能掌握。但中职生往往比较怕训练,坚持不住,表现出畏难情绪。所以,中职生技能的培训要处理好刻苦训练与快乐高效训练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技能也只有通过刻苦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征服困难的满足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不断创新和提高技能。陈村职校破解学生畏难情绪的策略和方法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融合,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让学生学得会;改革教学模式,以生为本,推进项目化教学、模块式教学,实行小班制和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学得好;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多元多次评价,让学生学得有成就感。

突破怕苦心理,体会劳动创造幸福。怕劳动、怕苦、怕累是当下青少年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中职生也不例外。而在技能训练和岗位劳动中成长的规律,注定了中职生必须要正视技能劳动。培养崇尚劳动、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了新时代赋予中职教育的使命。陈村职校在学生职业心理、素养训练的做法上主要结合了“工匠德育”的实践,将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等职业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和实践实习活动之中。用“将过程做细,将细节做精”的方法训练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劳动过程中体会潜能被激发的快乐、个人进步的快乐。帮助学生感悟技能劳动不是被痛苦所折磨,而是克服困难带来快乐和促进自我的成长。

突破怕亏心理,体会奉献创造大爱。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中职生应主动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主动把个人的幸福人生融入社会建设中。因此,激励中职生大胆走进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创造幸福,为实现中国梦增光添彩,这不再只是中职生幸福感的获得和幸福成长,更是一种升华和超越。陈村职校通过 “千人义工团·志愿一百”项目,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融入社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意识。让学生走出 “怕吃亏”心理的怪圈,悟出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悟出奉献可以创造出大爱,奉献可以创造出最大的幸福。

实践证明,积极心理学能有效促进中职生幸福感的获得和幸福成长。2015年,“中国梦理念下中职生的幸福人生教育研究”结题,陈村职校采用自编的《职校生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课题实施前学生幸福感总分均值是74.36,实施后则提高到81.55。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对幸福的具体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幸福的本质离不开对自己的认可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与追求。对中职生而言,在学校能获得幸福感并幸福成长也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而具备了幸福的理念和能力则很有可能会引领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职生的幸福成长引航,为中职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共同撑起中职生幸福的蓝天。

参考文献:

[1]狄佩丽.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有效策略[J].现代德育.2014(1):117-118.

[2]赖晓红.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9(20):14-18.

[3]戴秋红.聚焦幸福——关注中职学生的幸福感[J].科技信息,2013(4):273-274.

[4]林文聪.国中学生之家庭功能、学校適应与幸福感之相关研究[D].彰化:彰化师范大学研究所,2004.

[5]王敏玲.中职生、普高生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6]俞国良.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N].中国教育报,2005-01-22(3).

[7]夏燕.利用团辅型班会课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以龙泉某职校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8]孙莉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5):93-95.

[9]肖晓哲.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6):191-192.

[10]吴发科.培育积极心理 建设幸福校园[J].现代教育论丛,2011(3):23-25.

[11]孟万金,官群.幸福教育实用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25.

责任编辑︱秦 岩

作者:林家祥

第二篇: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十年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新方向。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从多个侧面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其与传统心理学流派的关系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评价和启示分析。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评价;启示

近十多年来,西方心理学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关注构建人类的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修正了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构建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现实背景

从1879年单独成为一门科学之日起,心理学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第一是心理疾病的治疗;第二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第三是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治疗精神疾患和研究心理问题,以及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当时心理学家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问题,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上,致使传统主流心理学被误认为是“病理心理学”、“消极心理学”。时至今日,这种“临床心理学家”的数量超过了其他专业人数的总和。

值得肯定的是,消极心理学发现了许多有效的诊疗方法,在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没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心理健康。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心理学产生了,积极心理学家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积极心理学把心理学长期被遗忘的两个使命重新提上了日程。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的最早研究。后来随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性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和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为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对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视。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为了能跻身于主流的心理学领域,Seligman等人一开始否认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的关系。但从两者的理论主张上不难看出它们的渊源关系,两者几乎拥有相同的研究主题,都重视人的积极层面,如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马斯洛称为健康人格)等。

2002年以后,随着理论和研究的发展及深入,积极心理学改变了原来的态度,也开始承认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定的渊源。另外,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来看,积极心理学在人类进程和潜力开发方面与建构主义心理学是相同的。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里,未来的大多数心理学家不应该是悲观的病理学者,而应该是积极建构人类精神的促进者和培养潜力开发的专业人士。另外,从建构主义心理学那里,积极心理学还学会了防止乐观偏向,即不盲目乐观,而把握现实性乐观的理念。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积极的情绪体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以1967年Wanner发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心理学家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幸福感研究已发展到多种理论框架的整合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Diener,他最早的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2000年,Diener发现了先前的观点的不足,于是他修正了他的一些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拥有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所持的一种肯定态度。同时,他提出人的气质、人格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宏观条件如社会关系、经济健康状况与幸福感存在联系。近年来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的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快乐作为一种积极情绪体验,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研究者从认知、跨文化、人际关系、进化等多种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比较了快乐的人与不快乐的人在社会信息加工上的不同,还有快乐与收入水平、亲密的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的关系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从跨文化的和时代变迁(进化)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Buss从事物进化的角度指出,快乐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同时提出了提高人的快乐程度的建议:有选择地控制一些心理机制 (不适应、嫉妒、竞争性选择等),而激活另一些心理机制(婚姻友谊、紧密的亲属关系、合作性联盟等),可以增加人们的快乐。快乐是影响人心理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模式。人类只有对其充分关注,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爱、工作能力、勇气、交往技能、美感、坚持不懈、宽容、创新、理想、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在积极的人格特质中,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性和乐观。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发展能作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Ryan认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内在动机、社会性发展和幸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认知评价得以实现。

乐观也引起较多关注,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乐观的人总是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Seligman在“习得性无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习得性乐观”的观点。Seligman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 。另外,Peterson通过研究乐观主义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他把乐观人格特质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在一定条件下,非现实性乐观人格对人的生活、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容易使个体产生乐观偏差,忽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他人的风险小,盲目乐观而不现实。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我们有比较好的主观感受。但Sandra和Schneider于2001年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为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够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似乎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同时,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三)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的外部条件。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社会环境分为积极的社会大环境,如建立使公民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国家法律法规;还有积极的社会小环境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如同伴、老师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

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人的积极品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良好社会、积极社区和积极的组织对人积极品质的影响。在造就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和发挥的环境因素上,许多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更多的是来自培养而非与生俱来,Sternberg等人认识到了积极的社会环境是人为创设的。他们依据创造性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策略,主要包括鼓励假设性的质问、允许含糊和不明确、容许犯错、鼓励他人对问题进行定义或重定义、对创造性的想法和产品进行奖励等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评价和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档,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空间,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给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使心理学致力于社会人变成正常人上升为使普通人过得更幸福。过去消极心理学作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研究,但它在心理研究的方向上却出现了偏向,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正好修正了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轨道。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的许多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改变了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心理学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

积极心理学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它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实际上,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同时,它也批判了“消极心理学”的观点,如认为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的消极、被动的人性观,把人喻为动物和机器。

2.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不久,它的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尽管积极心理学吸收了消极心理学中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人本主义的人文关怀和后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的研究。首先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导致它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积极心理学兴起只有十几年,其发展的历史较短,到目前为止还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具体表现为方法如何整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等。目前积极心理学只涉及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一些概括和笼统的理论,对于具体的操作和实证研究还有待更多的探索,其实积极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不成熟。积极心理学学科由于本身兴起历史的相对短暂性和复杂性,加上人类心理的多变性,如何吸取已取得的心理学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也是积极心理学家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教育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而传统教育强调的教育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但在过去的时间里,教育者经常会碰到许多难解的困惑,当我们对学生进行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时,与之伴随的新的错误、问题和缺点又出现了或优点消失了,就像人的“好动”与“活泼”总是共存的。所以说,在对待有错误、问题和缺点的学生时,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应该去认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面。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里,教育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因为这样只会造就一批没有自己思想的盲目服从者、接受者,而是要创建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另外,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激发和强化所有人积极的人格特质,要求教育尽可能地建设一个积极的教学环境,当这种环境的激发和强化使学生的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参考文献:

[1]Martin E.P.Seligman.Learned Optimis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98.137~173.

[2]Martin E.P.Seligman. 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5~14.

[3]Snyder C R,Lopez S J.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745~

750.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严标宾,郑雪.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9.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电邮:zengwx123@tom.com)

编辑/何 妍 终校/李益倩

作者:曾文雄

第三篇:心理资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简称PCA)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人格、社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中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从挖掘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潜能出发,为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开辟了新的视野。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不仅涉及个人幸福,而且也更关注广泛的人类福祉。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最早关注的研究领域。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强调个体依据自己头脑中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而且,每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都有满意与否和程度高低之分,与个人的认知、情感及其期望值密切相关。Diener在总结了30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的四维结构,即: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满意度;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成就感、自豪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羞耻、焦虑、压抑等;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立足于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强调主观幸福感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和高频率的愉快。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越强。

心理资本是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思考框架,侧重研究和开发个体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状态中所蕴藏的力量。Luthans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Luthans等首次明确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力量,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并指出,积极心理资本是指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种积极心理力量。个体自信、果敢、希望、乐观的积极心理资源与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是个体精神面貌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心理动力。

主观幸福感强调人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心理资本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量。人是为了幸福生活而活着,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满足必须借助于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心理能量以及合适的外在条件而实现。鉴于此,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实践领域中开发利用心理资本与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

1.积极心理学是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以及Rogers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后来,心理学家在20世纪末期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积极的心理要素有助于预防和消除心理疾患。他们开始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探索并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以期提升个人幸福感,增加组织承诺并提高工作绩效,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走向繁荣,这些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一改心理学界过去过分重视消极心理研究的取向,在1997年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

Sheldo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将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心态来对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并对其作出新的释义,激发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个性特征、积极心理过程等方面,其中,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情感成分,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积极心理学倡导者认为,有积极心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2002年,Seligman教授又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这一观点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并引发了大量关于心理资本的探讨。众多研究表明,个体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心理资本与心理品质是组织产生高绩效的重要源泉。

2.特质论与状态论是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取向

特质论强调个体内在心理特质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客观情景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限而短暂,人们具有用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具有用积极方式看待所处环境的内在素质。Hosen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通过学习等途径进行投资后获得的一种具有耐久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内在基础构架,包括个性品质和倾向、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和有效的情绪交流品质等。另一些研究也致力于对心理资本乐观成分的研究,如Scheier等人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认为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是单维的双极连续谱,一极是乐观,一极是悲观。Tellegen等人对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研究还发现,40%积极情感变化,55%消极情感变化及48%生活满意感变化是由基因引起的,而共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只能解释22%积极情感变化,2%消极情感变化及13%生活满意感变化。尽管特质研究者为人们提供了概括化的解释,但由于它忽视了社会生活实际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信息,因此特质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主观幸福感。

状态论强调心理状态的暂时性,在外界作用下,心理状态将随时间与情境而变化,并可用物理量来表征。如:Avolio等认为,心理资本是指那些有助于预测个体高绩效工作和快乐工作指数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包括希望、自我效能感(自信)、乐观、积极归因、自我恢复力等。强调心理资本是一种特定的积极心理状态,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综合体。Diener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认为,情感维度可分为正性和负性情感,总称为快乐感,它所测查的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观情绪体验,而快乐感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被视为一种状态。Veenhoven认为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某种情景变化而波动,随时间而改变,幸运和噩运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尽管不同的生活在质与量的方面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异,但主观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完全是由生活本身的客观质量所决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又会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当然不同人的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不同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波动,在此时此刻产生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导致长期的幸福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关注相对持久的幸福感。

3.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一致性

心理资本及其维度,能够对领导或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影响。Luthans等通过对422位中国员工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三项指标综合起来对工作绩效的解释率高达32%,远远高于单项指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解释率。仲理峰对198对中国企业直接领导和员工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都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者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而且比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者单独的影响作用都大。以上研究在中国经济文化背景下,验证了心理资本及其三个维度对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心理资本的积极力量,关注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发和管理,以改善企业绩效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关于主观幸福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在组织行为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1933年,工业社会学的创始人、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Mayo就在著名的霍桑实验研究中提出,一个工业组织应该具有两个目标:生产率和工作满意感,高的工作满意感将会导致高的生产率。在一项关于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情感的研究中,Connolly等以27篇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积极与消极情感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元分析,报告结果显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说明快乐的员工对工作更满意,工作满意度的不同有10%到25%是由于倾向性的情绪造成的,正性情绪倾向高的员工更容易得到上司和同事的好评。因此,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发并有效利用人的积极情感来提高工作绩效与组织承诺意义重大。

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Larson等考查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态度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与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表明自我效能感、乐观和复原力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DeNeve等采用元分析技术整合了到1996年为止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137条人格特质的文章发现:自尊、信任、乐观、能吃苦、情绪稳定性等与主观幸福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2.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因果关系

一个人的心理资本确实可以以多种方式影响他的主观幸福感。其一,心理资本作为积极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质是以正性情感为核心的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成分。长期正性情绪体验形成的积极心理品质总和就组成了总的主观幸福感。其二,已形成的主观幸福感通过积极的认知评价提升心理资本。因此,关于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因果关系,或以心理资本为因,或以主观幸福感为因。

首先,心理资本是主观幸福感的基础与前提。具有积极心理资本的个体经常体会到对事件的控制感,较为乐观和主动,采取的应对方式比较积极,能较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从而有助于幸福感的保持和提高。Heady等认为,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诸多因素中,虽然生活事件与个体所处环境对主观幸福感都有影响,但从长期看,人格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自尊心、自我控制、自我效能、自我概念等都影响主观幸福感。Costa等通过对1 100名成人被试的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某些人格特质如社会活动、社会性、乐观、充满活力等能产生积极情感,并且人格特质可以预测10年后的主观幸福感。Chang研究表明,乐观能帮助个体在压力下保持健康,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形成抑郁的可能性较低,乐观是心理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变量。

其次,主观幸福感可提升和发展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可提升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源与心理力量。如:Fredrickson提出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比如快乐、兴趣、满意等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也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如心理资源,包括心理恢复力、乐观、创造性等。Lopez等形象地建立了自我实现、自我健康和各种心理力量及能力的关系构思模式图,并把这种关系作为研究各项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特质的一个基础理论模型。在研究中,他们认为,自我实现状态的人能对环境适应得更好并能使个体自身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过程(如爱或者满意等主观幸福感),而健康的心理过程则促使个体能有效保持或发展自己的各种心理力量或能力(如自信、乐观等心理资本)。

3.心理资本作为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

Jex以军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多层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个体自我效能感还是集体效能感,都在超负荷工作与满意度之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更容易处于紧张状态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工作倦怠,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Kobasa最初提出坚韧性的概念时认为,坚韧性能够调节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和改善个体的健康水平,进而影响个体的幸福感。何瑛根据主观幸福感的目标理论认为,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成功的体验会使人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袁莉敏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50名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质性乐观调节归因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是归因方式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的思路

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关注较多的是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源的测量、开发和运用,以及对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工作态度的积极影响,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个体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状态中所蕴藏力量的开发、测评和积极心理力量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运用方面以及通过提升个体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思路是:

关于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结构与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虽然研究者开展了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内涵、结构和维度的研究,但由于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是在总结和分析个体的积极心理力量和潜能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涵盖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因素极其丰富,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界定不同,确定构成要素的依据和标准不同,相应的其构成要素也不同。关于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除了Luthans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外还可能包括哪些要素?组织承诺、自尊、责任感、成就动机、内控、自律、热情、高智商、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投入、组织认同以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等所有能够给个体与组织带来积极结果的心理和行为,能否纳入心理资本的范畴?主观幸福感是否是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观幸福感是否也包含乐观、希望、坚韧等心理资本?因此,今后研究应注重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内涵、构成要素的依据和标准。

关于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人们通常认为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心理资本由于其内在固有的结构作用,是一个长期影响幸福感的强烈因素,但具有“幸福图式”的人,倾向于以正面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环境与事件,自信心强,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高,拥有更乐观的期望,所以,其所具有的主观幸福感也可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即主观幸福感强的人其心理资本表现更为出色。那么究竟是心理资本影响了主观幸福感,还是主观幸福感影响了心理资本,是通过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这一因果关系并不清晰。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对前人的研究加以整理、进行分析,揭示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主观幸福感与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全面考察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预测因素、调节因素、中介因素并创建因果模型。

关于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领域划分。个体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后续的研究发展是多方面的,甚至在不同领域的适用状况也不同,为此,应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具体细分其发展领域,其研究结果由于有同类因变量而可进行对比,提高其具体适用性和针对性。如:关于心理资本韧性维度的研究,研究者开始致力于深入探讨特定领域的韧性,如职业韧性以及学业韧性等越来越细化的领域。这样,在研究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以及不同的情景作不同的研究。如: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其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由哪些因素构成,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在特定情景中如何开发利用积极的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等。

关于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本土化问题。我们进行的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的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群,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所以,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作者:凤 琴 宁 夏

上一篇:计算机服务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自动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