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第一篇:新闻心理学论文范文

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研究

摘要:新闻炒作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还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在新闻炒作背景下,又往往会引发受众逆反心理。不仅使得新闻炒作中信息的接受值大大降低,还容易引起受众群体怀疑和疑虑整个新闻媒体。本文简要探讨了新闻炒作的表现和危害,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新闻炒作导致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表现,并针对怎样避免新闻炒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闻炒作;受众逆反心理;质疑

所谓新闻炒作,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追求新闻传播效应的最大化,违背新闻传播规律,强化部分新闻要素的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新闻报道策划,目的是吸引受众注意,实现轰动效应,获得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

一、新闻炒作的表现以及受众的逆反心理分析

(一)传播信息失真、片面和极端,导致公众对于传播内容产生质疑。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然而,一些新闻单位为了追求新闻传播效应的最大化,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挖空心思炮制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夸大其词,语不惊人死不休。还有些新闻媒体,为刺激市场卖点,在大众媒体上,公然报道虚假信息,有的夸大其辞, 违反常识,以偏盖全,有的一好百好,报喜不报忧等。新闻炒作行为,严重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传播内容失实、虚夸、片面,久而久之,就会使公众对于传播内容产生质疑,对传播者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并对传播的新闻产生逆反心理。

(二)反复炒作无价值新闻,引发受众逆反心理。不恰当的策划,夸大事实,反复炒作无价值新闻,可能为媒体带来短期效益,但是,久而久之,反复渲染只会使受众腻烦,进而产生厌倦心理。所传播的信息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受众逆反心理,信息量越强,逆反程度也就越强。毫无价值的新闻,或许出于一种好奇心,受众会短期接受,但是,时间久了,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三)带有明显商业炒作痕迹,引发受众逆反心理。商业炒作目的是通过制造卖点,谋取私人利益。一些商界团体或个人,为了自身的产品引起公众注意,往往会利用低成本的新闻吸引受众。通过隐蔽的方式宣传自己,以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受利益所诱惑,某些新闻工作者明知是商业炒作,也违心的进行大肆吹捧,为了经济利益搞有偿新闻或做虚假广告。这种新闻炒作的形式,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新闻,名为新闻,实为隐性广告,在新闻背后,已经渗透了浓厚的金钱味,受众对此类新闻具有很大的逆反心理。

二、新闻炒作下如何防范受众逆反心理

(一)对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监督,引导大众舆论走向健康轨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媒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毕竟媒体的发展需要经济利益的支撑。但是,在社会上,新闻炒作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在经济效益和职业道德之间,我们必须划清界限,追求经济利益不能违背职业道德,要摆脱新闻炒作的恶性循环,引导大众舆论走向健康轨道。新闻媒体的监督,对摆脱新闻炒作的恶性循环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针对新闻媒体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法律对于新闻传播的约束力明显不足。在利益的诱惑下,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导致虚假消息、无价值新闻、商业炒作新闻等铺天盖地,肆无忌惮地传播蔓延,久而久之,受众群体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其他新闻产生质疑,新闻炒作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对于这种副作用,有关部门不仅要高度关注,更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的抑制这种新闻炒作现象,要加强监管力度,规避恶俗低劣的新闻炒作,要加强新闻的“把关意识”,逐步引导大众舆论走向健康轨道。

(二)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体现自身特点和社会价值。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避免新闻炒作,使新闻能够体现自身特点和社会价值,是促进新闻媒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 新闻传媒在报道中,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过分夸大其词,更不能够编造虚假新闻,要满足受众获取真实信息的需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力求报道真实、全面、准确,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得到受众的认可与欢迎。其次,新闻还要体现自身特点和社会价值。记者选择事件进行报道,新闻价值一定不能够忽略。

减少新闻炒作行为,是引领新闻走向健康发展轨道,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新闻媒体,应以弘扬主流的高尚的思想为准则,报道客观事实真相,在相关机制的监督下,净化舆论环境,优化舆论走向,弘扬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新赢得受众群体的信任,提升其大众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保卫.试论传媒公信力形成的要件及判断与评估的标准[J].新闻界.2005(06)

2.张骏德,闫丽.论新闻炒作的危害、根源与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5)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张新惠

第二篇: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

【摘要】新闻的传播对象是受众,离开了受众,新闻工作就失去了意义。要搞好新闻工作,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掌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围绕受众进行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准确反映受众的需求,正确表达受众的好恶,引起受众的共鸣。本文以报纸新闻宣传为例,分析探讨了好奇心理、对比心理、得益心理、求近心理等几种常见的受众心理。

【关键词】新闻传播;受众心理;传播效果

办报纸、做新闻工作就要研究新闻受众——读者的心理,只有了解读者,把握读者心理规律,并围绕读者搞好新闻策划,我们的报道才能更加贴近读者,为读者所接受,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才能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著名记者安岗就曾在一篇题为《研究读者是一门学问》的文章中强调:“办好党报必须深知自己的读者,我们的敏感首先就要表现在这方面。人民和党心连心,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生活的现实。我们就是要研究人民的心理,掌握他们的脉搏。”当然,读者的心理是很复杂的,既有共性的、普遍的心理,又有个体的心理,而且受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把握读者的以下几种心理:

好奇心理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所谓好奇,是指有机体遇到新异刺激或环境时所产生的朝向和探究反射。如听到有人叫就会不自觉地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到有成群的人围在一起就忍不住凑上前看个究竟等等,都属于探究(好奇)心理。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反常的或突然发生、强烈变化的事物,人们就容易感兴趣,产生好奇;一好奇,便又引起注意的心理活动,从而悉心去观察与探究这些事物。对新闻的喜新厌旧正是出于这种好奇的心理,凡是内容新、表现手法新的新闻,都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如消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者的诡异实验:让死人开口唱歌》(《南方都市报》2002年7月4日),一看标题读者就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读完全文:死去的人怎么会唱歌?原来是研究者把人工智能技术加入录像制作,将私人的影像依照声音做出口型,这样就可以“唱歌”了。这一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语言训练、帮助聋人学习说话,或者创造更加鲜活的虚拟人物,或者方便未来的配音工作。

当然,读者的好奇心理是与事物的新鲜程度、新事物出现的次数多少密切相连的。当一个事件第一次出现时,它会因为新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时间一久,信息变旧,人的感觉迟钝,它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不过,一旦有了新的内容,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它依然会重新由旧闻变为新闻。

无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看,还是从新闻学角度看,第一次传播的新信息,给人印象最深,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因此,一般来说,早报道比晚报道的同类新闻容易赢得读者的青睐。在新闻竞争中,各新闻媒体抢发“独家新闻”,其道理也在于此。

但是读者的好奇心也不可滥用,不能单纯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而不顾新闻的规律和社会道德,更不能为了迎合读者的好奇心而渲染色情、凶杀、吸毒、拐骗、抢劫、乱伦、变态行为、荒诞事件等等。

对比心理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

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名篇《西瓜兄弟》,正是运用细节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效果:蒋军保安团路过西瓜兄弟老大的西瓜地,又吃又踩,糟蹋得一个不剩。二十天后,八路军路过西瓜兄弟老二的西瓜地,秋毫无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个平凡的细节,强烈地映衬了蒋军的穷凶极恶,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的遵纪爱民,也揭示了我军之所以会夺取全国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编辑、记者应在新闻实践中自觉地向受众提供能够进行比较的材料和条件,从而使自己报道的事物被更多的受众所理解与接受。但运用对比方法也不是随意的,要讲究可比性原则,不能把特点完全没有联系的人和事扯到一起滥联滥比,也不能使用不统一的对比标志。

得益心理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需要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动,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对于和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及其信息更为关注。有时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有时是为了保障合法权益免受损害,有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便是由读者的得益心理所决定,其基础即是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有多种多样,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从低到高包括生理需要(食、温、性、睡眠、避热等)、安全的需要(安定、保障、居住、免于恐惧)、爱和归属的需要(感情、恋情、归属)、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发展最高潜力),而这其中大部分与人的得益心理有关。人们看报纸、电视,听收音机,很大目的也是为了满足需要,从中得益。2010年10月24日16时58分,我省的太康县、扶沟县、西华县交界处发生4.7级地震,周围地区均有强烈震感。地震发生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相关的帖子,当地居民及在外地打工的周口人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询问有关情况,报社、电台和市地震局更是被打爆了电话,人们都希望能从权威部门那里了解地震的中心在哪里、震级多大、趋势怎样,当地新闻媒体当晚即发布《重要消息》,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强调指出:“根据地震资料分析,不可能有更强烈的地震发生。”看了这个消息,大家也就放了心,有了安全感,敢在屋里睡觉了。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正确地处理好读者的得益心理,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精心选取那些与读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题材,新闻的遣词造句要体贴入微,句句进入读者心坎,以引起读者共鸣;要大力办好“读者来信”、“读者热线”之类的栏目,及时反映读者的呼声、要求和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求近心理

求近心理指的是读者对于自己所熟悉(或接近)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并给予更多的关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地域接近(新闻发生地与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感情接近、利害接近(新闻事件与读者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凡是与读者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读者则更为关注、更感兴趣,如考生及家长对高考政策的关注、新型流行病防治药物的研制、在本市连续作案多起的通缉犯被捕等。反之,读者则兴趣淡薄。

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从认知的角度看是因为被受众所熟悉的新闻很容易纳入受众已有的认知结构(或曰认知图式),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同时也易于同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理解得快而且深。从反面举个例子来说,那些对于“基因图谱”、“克隆”、“超导”、“黑洞”、“股票”、“经商”等一窍不通的人(即在他们的知识结构里缺少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接收类似新闻时就会发生认知障碍,表现出不能理解或索然无味。另外,从情绪情感上看,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是因为被受众所熟悉的新闻报道,容易引起受众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共鸣。

其实,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也是基于读者的求近心理。新闻报道改革,就应考虑如何缩短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应注意选准报道的切入点,抓住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要照顾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读者的不同需要;地方报纸和专业报纸要突出地方色彩或专业特色等等。

求知心理

求知心理其实也是一种需要,是求知的需要,但它是随着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和提高越来越显得重要的。

求交往、求知、求平衡,也被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三大特性。人类求交往,是为了求知,求知又是为了求平衡。求交往、求知、求平衡,又都是为了求发展。人类正是有了这些强烈的需求,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自然的主宰。因此,有关求交往、求知、求平衡的新闻事件也就成为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赢得读者极大的兴趣。诸如对科技的发展、考古的发现、宇宙的奥秘等等,读者就表现了普遍的关注。敏感的记者往往能够根据人们共同的兴趣,通过深入浅出的手法,写出能产生较好效果的作品。

实践证明,新闻报道如能满足读者的求知心理,符合读者的普遍心理,一定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兴趣。而看不透人们精神世界里蕴藏着的这些求知欲,看不到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比例变化的规律,新闻报道就可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也叫反悖心理,属态度范畴,即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具体在新闻宣传上,读者的逆反心理,是指读者在接触、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传播者愿望相反态度的一种倾向。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越是禁止的书籍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和购买;越是标明“儿童不宜”的电影越是引起人们的争相观看;而“狼来了”的故事正是说明了多次受捉弄的村人对牧羊儿童产生了逆反心理。同样道理,如果读者对我们的新闻报道产生了逆反心理,也常常会使他们放弃衡量事物的客观尺度,对新闻进行反向思维,把正确看成错误,对某些新闻媒体甚至整个新闻事业产生怀疑。

以上是几种我们最常见的读者心理,除此之外还有从众心理、受暗示心理等等,不再一一阐述。当然,了解读者心理不是目的,关键是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去合理地运用和引导,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读者的这些心理,以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否则就会削弱宣传的力量,甚至使正面宣传产生负面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

[2]程鹏.新闻宣传的逆反心理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0(2下).

(作者单位:周口日报社)

编校:施 宇

作者:程鹏

第三篇:后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构建

摘要:民生新闻经十来年的发展,当前已出现后民生新闻转向,后民生新闻必须在传播内容、对象、方法上进行深度开掘和广度扩展,以提升后民生新闻品质。从受众心理来说,必须从求实、接近、及时、宣泄、主动传播等心理方面构建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提升后民生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后民生新闻;受众心理;观照向度

【作者简介】宋兴明(1972—)男,土家族,湖南女子学院讲师,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省礼仪素质教育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实务、媒介文化、礼仪等领域。

新世纪以来,民生新闻经历了生发、绚烂至寂寞的发展历程,曾经的业界竞争利器、学界研究热点,到众声喧哗后的平静和乏力。一直以来,民生新闻都是一场传媒狂欢盛宴,各种娱乐化、拜物教、触及伦理底线的题材和方法粉墨登场,呈现了平面化、碎片化、低俗化的同质化传播景观,几乎耗尽了民生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民生新闻已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后民生新闻,必须在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方法上实现深度开掘、广度扩展、受众本位转向,提升新闻品质和人文魅力,提高新闻传播力和新闻传播社会效益。从采访层面看,后民生新闻时代,必须在采访过程中,重视民生新闻受众心理在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中的作用,着力构建后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关照向度。在新闻采访中,如果脱离了新闻受众的针对性,记者采访行为就会失去采访目标的指向性,诸如采访线索、题材、对象、时间、地点、重心选择和题材挖掘的角度等一系列的采访环节都无法进行。因此研究新闻受众心理在新闻采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新闻学认为,受众是新闻工作的源泉,受众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研究。”[1] 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是关于普通民众民生问题的报道,因此研究民生新闻受众的心理对民生新闻采访更加具有现实必要性。

新闻受众心理指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2] 在此重点分析后民生新闻时代,民生新闻受众几种重要的心理需要。

一、后民生新闻受众的求实用心理

受众为什么要收受民生新闻?原因可能存在很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种必然是他们追求新闻信息实用的目的支配着他们收受民生新闻的行为,因为民生新闻能够提供满足他们因应他们生存、生活、生存空间的变化等民生问题的及时信息,这就是民生新闻受众的求实用心理。在后民生新闻时代,由于两级分化日益扩大,社会分层基本完成,社会生存、就业、发展上的压力日趋增大,民生新闻的求实心理更加迫切。比如2011年央行几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个新闻牵动着全国每一个人的紧张神经,仅仅报道一个简要信息是不能满足受众的生存发展的求实新闻心理的,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新情况,央行这样做事基于什么考虑?这个举措的对象是什么?对商家这意味着什么?对理财这意味着什么?对房贷这意味着什么?下一步的央行的预期举措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民生新闻传播中做全方位的报道和回答,满足民生新闻受众的求实用的心理。

出于考虑民生新闻受众求实用的心理,记者在采访民生新闻时,要进行深入的采访,竭力提高民生新闻单位时间的新闻信息量。受众收受民生新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的成本,其收益就是民生新闻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信息量,所以,记者采访时就要考虑到对一般动态新闻特别是意义比较明显的动态新闻报道时要以基本的新闻事实为主,挤掉一切不必要的水分,特别是空洞无物的言论,如果是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在采访时竭力拍摄有信息含量的画面,与文字信息形成互补和佐证的关系,而不是重复文字信息,或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镜头。

二、后民生新闻受众的接近心理

新闻受众的接近心理,指新闻受众倾向于对有关同他们熟悉的事物的新闻感兴趣、并给予更多的关注的心理。新闻受众为什么会有求近心理?这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得到解释,新闻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是因为被受众所熟悉的新闻很容易纳入受众已有的认知结构(或曰认知图式),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同时易于同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理解得快且深。”另外,从情绪和情感上看,被受众熟悉的新闻报道,容易引起受众在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3] 接近心理是新闻受众的接受新闻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对于民生新闻的采访具有重要的意义。民生新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被我国当前的新闻媒体引入的一定市场化机制催生的产物和新闻媒体在这种市场中竞争的一种凭借。而民生新闻要真正成为各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利器,最起码的一点是目标受众对民生新闻的接受,这是民生新闻意义和效果发生的逻辑起点。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利用民生新闻受众的求近心理采集民生新闻事实信息,是提高民生新闻的收受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民生新闻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新闻受众的接近心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新闻发生地与新闻受众所在地越近,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二是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众的利害关系越大,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4] 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应依据受众的求近心理的这两种形式搜集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的新闻事实或从新闻受众熟悉的角度和关注的角度对民生问题的事件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件进行解读和报道。《南京零距离》中占主体地位的内容是发生在南京的民生新闻事件,在不得不播出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新闻时往往只是运用飞字幕的形式在屏幕的最下方播出,这种做法就是运用了民生新闻发生地点与受众所在的地越近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的受众求近心理的规律。对受众每天的出行安全构成威胁的交通事故来说,事发于主干道上与事发于次干道上,事发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比事发于城市的小区里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因为主干道和城市的中心地带与大多数市民的距离要近些,从而新闻事件与他们的利益的关联度要大些,这也是受众接近心理的表现。

三、后民生新闻受众的及时心理

新闻受众的及时心理,即受众对未知、应知、欲知的新闻先睹为快、及时知晓的需求心理。及时心理是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对于民生新闻的受众来说,这种心理存在的原因主要基于:比别人早知道与自己相关联的民生新闻信息,可以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快地、更及时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信息的功能是可以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人们对此不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就表现出认识的不确定性,事物的可能性越多,不确定越大。”[5] 在当今我国社会急剧变化和转型的后民生新闻时代,大众产生了被甩出主流社会结构之外的日益焦灼的心理,人们关于应对生存、生活、生存空间变化的民生新闻的及时的求快心理更加强烈,即对民生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高度遵循受众的及时心理规律,竭力提高民生新闻的时效性,以加强传播效果。“愈不平常、愈难预测的事件,愈有可能被选作新闻。”[6] 民生新闻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到达和采访突发性的民生新闻事件,第一时间从普通民众的民生角度解读国家和地方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以满足民生新闻受众的迫切的信息需求,是民生新闻记者遵循受众的求快心理规律重要路径。比如,《南京零距离》相当重视突发民生新闻的报道,该节目每天播出的画面新闻约30条(除滚动的文字新闻以外),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突发新闻。从2010年以来,更迭频繁的国务院房产新政,时刻牵动着受众的神经,受众想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的变动信息,以及政策变动的原因、对象和走向,对自身的影响,是民生新闻应该关注的重点报道对象,传播者在采集传播时,要从政策变动信息的传播、政策的官方解读和专家预测等全方位角度,向受众第一时间深度传播,满足受众的及时心理,取得应有的传播效果。

四、后民生新闻受众的宣泄心理

本世纪十多年来,一方面,因为市场机制、贪污受贿、国有资产非正常流动等诸多原因,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因为税收、储蓄和其它因素打破城乡间的森严壁垒,大量农村中的资源不断地流向城市,政府通过税收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之后,将这些收入集中投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另外,证券市场的超常规发展、企业间的兼并或重组,都导致资金、设备和技术愈来愈集中到愈来愈少的企业手中,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格局,从而导致我国城市中显著的贫富分化、城乡之间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农村社会的空心化。极少数人先富裕起来了,掌握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但大部分人在满足了温饱愿望后,更高层次的致富心理无法满足,昔日社会主流阶层因为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力,现在变成了社会底层,甚至被社会边缘化了,共同富裕还在路上。大部分民众被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痼疾炙烤着,形成了强烈的焦灼心理,亟需疏导和宣泄。因此,后民生新闻传播,必须在有关住房、就业等社会焦点新闻传播时,注意深度挖掘,聚合信息,准确引导舆论;在惩治非正义时,注意激浊扬清,宣泄受众压抑的心理,以使后民生新闻传播起到社会心理解压阀的作用。

五、后民生新闻受众的主动传播心理

由于市场经济推动和教育发展,近年来,民众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因为社会环境的宽松,启蒙运动的深入人心,民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媒介技术的变革,数字技术的发展,DV、手机、博客、播客、微博、论坛等个人发布传媒的出现和形成时尚,使民众发布个人化新闻在技术条件上成为可能,在心理上成为日常生活和参与社会的必需行为。这些因素形成合力,导致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受众,尤其钟爱发布与他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信息,不但在博客、微博等个人化的大众传媒上,更有参与广播、电视、报纸等强大传播力的传统大众传媒传播的冲动,在后民生新闻时代,受众不仅要成为“看者”,更想作为“看”的内容的制造者而存在,进行主动传播。近年来,暴力拆迁、食品安全等引起社会激烈反响的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其原初的传播者很多是受众所为。充分借助受众的主动传播心理,发挥受众的传播特长,建立受众信息员网络,以此提高民生新闻的传播时效,培育和拓展民生新闻源;运用受众的主动传播心理,揭示新闻真相,深入民生新闻传播内容,调查民意和舆论动向,因此,在后民生新闻传播中,要发挥受众能动性和主动性,借助民众智慧,掌握社会心理,创新民生新闻的传播新闻源、传播对象和传播方法,有效提升后民生新闻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7页。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3月第3版,第195页。

[3]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3月第3版,第231页。

[4]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42页。

[5]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7页。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15页。

作者:宋兴明

上一篇:教育类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高级评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