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工作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研究人员对研究范式进行的反思也来自于他们基于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兴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为犯罪心理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具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社会背景。基于此,下文对分析了犯罪心理学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并对面对的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了反思。

第一篇:犯罪心理学论文范文

犯罪心理学教学之改革与创新

[摘要]犯罪心理学作为各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教育目标和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学生的犯罪被害、防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服务犯罪防控的需要。但是,当前犯罪心理学教学存在课程地位不明、授课学时偏少、综合知识欠缺、教学方法单一、实践关注不够等现实问题。为了提升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具体包括重视案例教学、重视影视素材的运用、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改进考查机制等。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犯罪心理学课程被各大高校广泛开设,一些学校还将其作为刑法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除了将犯罪心理学作为必修课的专业和高校之外,由于受一些影视剧或社会宣传的影响,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的学生往往对犯罪心理学课程也抱有很大的兴趣,因而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数量较大。为了确保学生在犯罪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我们有必要准确分析犯罪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一、犯罪心理学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课程地位不明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犯罪心理学并不是在所有的高校均有开设,大多只是在一些公安、政法院校开设。在实践中,犯罪心理学通常作为法学、侦查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即使是在专业性的公安、警察院校,该课程也大多被设置为选修课程。在具体的学科归属上,有的学校将其归于刑法学之下,有的学校将其归于心理学之下,还有的将其归于犯罪学或者社会学之下。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犯罪心理学究竟是应当作为选修课程还是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是应当作为所有高校的课程还是作为部分高校的课程开设?学生往往只是将其作为获得学分的手段,因而犯罪心理学的课程地位不明,在具体定位上也显得不够明晰。

(二)授课学时偏少

据笔者统计,在犯罪心理学作为选修课程的高校中,其授课学时大多为30至40学时之间。例如,西南政法大学为30学时,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为36学时,西南大学为36学时,山东警察学院为34学时。但是,犯罪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犯罪心理学绪论、犯罪心理形成论、犯罪心理类型论、犯罪心理防治论等几大方面,如此庞杂的内容,要在较短的学时之内实现有效教学是比较困难的。

(三)综合知识欠缺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很多学科都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1]尤其是与刑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联十分密切。但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无论是教材的编写人员还是课程的讲授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知识欠缺的问题。例如,就教材编写人员而言,现有大多数犯罪心理学教材都是由某一个学科的专业人员所编撰,很少有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编写的犯罪心理学教材,由此导致教材内容对部分学科知识的运用不够。例如,由心理学专业人员编撰的教材,往往对其中的刑法学、犯罪学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够;而由刑法学专业人员编撰的教材,则存在对心理学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在犯罪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教师往往都只熟悉某一学科的知识,很少能够掌握多学科知识,由此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很难深入展开。

(四)教学方法单一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对此,1964年3月10日,毛泽东在《群众反映》上批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2]受制于课时少等方面的因素,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师讲授这一传统的模式上,教学方法显得比较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其趣味性得不到充分展示。

(五)实践关注不够

犯罪心理学关注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与预防矫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现有的犯罪心理学教学往往偏重于对基本理论的介绍,而缺乏对实践的关注,正如有学者所说:“现有的犯罪心理学的内容,完全偏重于理论说教,而对实践应用性内容的研究不够。”[3]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在教材内容中,理论部分的内容占据半壁江山,鲜见结合具体案件予以专门分析的论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阐述上,考试时也主要是对相关理论、概念、特点等方面的考查,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的案例,也往往因为缺乏扎实的实证调查研究而留于肤浅。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不够,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仅仅将该课程作为获得学分的手段,而未能认识到该课程在实践运用中的巨大价值。

二、犯罪心理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如马加爵案、法大弑师案、药家鑫案等,之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除了案件本身造成的重大影响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犯罪人身份的特殊性,他们都具有大学生的身份。大学生的身份原本是与智慧、人才等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些案件中的大学生却实施了严重的犯罪行为,不由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事实上,大学生由于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表现为身体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稚嫩这一矛盾。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以至于有学者说:“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4]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其结果就可能演化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犯罪心理学教学中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相较于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为重要。犯罪心理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二)防止学生的犯罪被害

犯罪行为的实施会给被害人带来极大的伤害。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促使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外因素以及犯罪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而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消除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避免自己成为犯罪的侵害对象。同时,由于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犯罪被害人,因而通过对犯罪心理学的学习,也要让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犯罪行为时能够理性、冷静、机智地应对,积极促使犯罪人心理的良性转化,避免因犯罪心理恶性转化造成的更大损害。

(三)防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通过犯罪心理学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在面对困难、挫折以及与他人产生冲突时,能够积极应对,而不是转化为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这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当前,由于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面临着诸多的压力,有的大学生由于不能理性面對困难和挫折,轻率地实施犯罪行为,给自己、家人、他人和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为此,我们要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教学,让学生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用合法、合理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需要,避免实施违法行为乃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服务犯罪防控的需要

犯罪心理学直接关注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规律,对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犯罪心理学的学生,尤其是政法、公安类专业院校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要参与到犯罪防控工作中去,而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类法律人才。”[5]因此,犯罪心理学教学要面向实践,服务于犯罪防控的现实需要,要通过犯罪心理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从事司法实务工作特别是从事犯罪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三、犯罪心理学教学的改革建议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6]为了更好地发挥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应当结合犯罪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为此,笔者拟就犯罪心理学教学提出如下具体的改革建议。

(一)重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法学、医学、管理学等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它能够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法学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法不仅为教师所青睐,也为学生所广泛认同。作为直接关注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犯罪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原本是自不待言的问题。但事实上,无论是教材还是授课内容,现有的犯罪心理学教学在案例运用这一问题上都还存在诸多不足,其原因固然有授课教师自身的原因,比如大多数授课教师均缺乏实践经验,对真实的犯罪案例了解不够。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证研究的匮乏使得教师对真实案例的掌握面临诸多现实困难,特别是一些具有犯罪心理分析价值的重大典型案例,往往由于案件管理、保密等方面的原因而无法为教学研究人员所接触。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意识到案例的重要性,但受制于客观因素而只能粗枝大叶地选择一些案例,对案例细节的把握不够,对案情的深度挖掘不够,因而导致相关的分析停留于宏观和抽象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阐释。为此,在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案例的运用,尤其要积极倡导实证研究,从而掌握案例的全貌和细节,使案例分析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重视影视素材的运用

“法学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决定了法学教育方法的多元性。”[7]除了常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之外,在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影视素材的运用。其原因在于,相较于直接的语言表达,影视素材给学生的印象更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著名的影视如《沉默的证人》、《沉默的羔羊》、《罪恶迷途》等虽然具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是其所揭示和反映的问题完全可以作为犯罪心理学教学的素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先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相关影视剧,之后在课堂上就其中的犯罪心理学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进行过程中,穿插部分经典的影视片段,强化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当然,影视素材的运用只能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不能以影视素材的播放代替讲解,更不能将之作为科学知识与犯罪心理学和影视刻画的犯罪心理学等同视之。

(三)重视学生的参与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关键的要素,是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真正实现自主学习。”[8]在犯罪心理学教学过程中,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实质在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此,犯罪心理学教学就不能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应该通过案例讨论、心理剧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特别是对于一些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案件,学生往往抱有极大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兴趣并随着教师的引导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重视多学科知识的运用

犯罪心理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其所涉及的学科庞杂、内容繁多,其中,“心理学,尤其是现代心理学,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9]而法学也涵盖了刑法、侦查学等具体学科的知识。例如,对同一个案例,如果仅仅从刑法学、犯罪学等角度去认识,就会显得比较单薄甚至枯燥,但如果能够借鉴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则会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因此,要提升犯罪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重视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除了对心理学和刑法学知识要有较为精准的掌握之外,还应当广泛了解侦查学、痕迹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水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问题的不同角度,努力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去分析犯罪心理学问题。

(五)改进考查机制

考查是所有本科教学活动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来看,犯罪心理学的考查无外乎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和提交小论文这几种形式。但闭卷考试实际上还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不到位;而单纯的开卷考试往往又会使学生不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考查有流于形式的可能;提交小论文固然能够引起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但由于犯罪心理学课程大多开设于低年级,很多学生对撰写论文的基础知识尚且不了解,其结果就是不少学生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胡乱粘贴、复制他人的论文,完全失去了教学考查的意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应当改进现有的犯罪心理学教学的考查模式,坚持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的统一。平时考查重在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采用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影视剧观后感或者直接进行课堂讨论等形式来实现;期末考查重在让学生形成对本学科的基本认知,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具体运用,可以选择多种题型进行考查,其中开放式题目或者主观题不应少于60%,而且至少要有一道案例分析题。通过这样的考查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犯罪心理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提升犯罪心理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1.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7.

[3]梅传强,孙晶.犯罪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1):117.

[4]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8.

[5]徐显明主编.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08)[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42.

[6]杨晓萍主编.高等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54.

[7]朱立恒.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法学杂志,2008(1):109.

[8]冯维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68.

[9]崔丽娟.心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

[责任编辑:覃侣冰]

作者:胡江

第二篇:刍议犯罪心理学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工作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研究人员对研究范式进行的反思也来自于他们基于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兴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为犯罪心理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具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社会背景。基于此,下文对分析了犯罪心理学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并对面对的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研究;法律

引言

犯罪犯罪心理学研究在体制上的归属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研究工作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也导致该专业科研与教学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合作教师的教学目的相脱节等问题,需要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就是在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将犯罪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1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

在实践中,犯罪心理学常被用于治理犯罪与刑事活动中,专业人士通过研究犯罪者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分析其心理特点与作案过程,从而帮助办案人员更快破案,并协助有关部门减少犯罪现象的产生。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1.1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学性

犯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心理因素是犯罪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其中,不同历史条件下犯罪产生存在着一定的同质性与差异性。在实践中,对犯罪本源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有助于探讨犯罪的原始性、本质性、普遍性、偶发性以及随机性,对建立科学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意义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学研究以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本源为基础,对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不同类别的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科学深刻地揭示与掌握,对犯罪活动现象与犯罪行为能够正确区别与认识,为犯罪人处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法学界发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科學的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心理标准,有利于它们自身研究工作质量的提升。

1.2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

基础犯罪活动与犯罪的治理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基于此,对犯罪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来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实现刑事一体化,相关人士就必须综合分析与研究与犯罪活动相应的各类心理因素以及问题,认真探究罪与罚、因与罪、罚与效的因果关联,使刑法运作具备客观性,达到全方位协调的最佳状态、刑事一体化最佳效应的目的。同时,犯罪心理学研究注重犯罪及其治理具体心理因素和问题以及相关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犯罪活动心理因素和问题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为有效治理犯罪,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了科学基础。

1.3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有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等,通过相关人士对这些课题的分析研究为犯罪的侦查与起诉,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对提高犯罪治理与犯罪刑事司法的合理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困境

就世界上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现阶段我国犯罪心理学在学科定位、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建构等诸多方面都面临困难。

2.1理论体系建构不合理

就理论体系建构而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与国际学术界主流的研究脱节。现阶段,比较成形的本土犯罪心理学理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多数深受早期心灵学派心理学的影响,大量借鉴结构主义、人格理论以及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部分研究成果甚至受到心理哲学的影响,而对20世纪以来兴起的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诸多重要理论则缺乏深入的考察。与此同时,相关人士没有足够重视心理学领域行为学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认知心理学和心灵学派的理论融合发展趋势。虽然我国本土理论的发展已出现诸多“流派”争鸣的热闹局面,但是在现阶段国际主流犯罪学与行为学的研究中我国学者发挥的作用有待提升。

2.2研究范式有待创新

现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范式制约了本土化研究的推陈出新。我国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深受刑法学、哲学学术传统的影响,重思辨与定性分析,轻实证与定量分析,导致一些本土学说的基本概念没有符合量化实证研究要求的测量操作化定义,难以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其效度与致罪因子系数。现阶段,犯罪心理学体系内的各个核心概念定义模糊,缺乏可供量化评测的基本要件,且各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界定也不符合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这就导致对这些理论无法进行实证性因果关系的量化验证。我国学者对本土各派学说的批判也大多是思辨式述评而鲜有量化证据分析。

2.3学科定位被边缘化

从学科建设重视程度看,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长期以来并未获得如犯罪社会学一样厚重稳固的学科地位。第一,现阶段,犯罪心理学被放在大法学专业框架下作为法律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学科发展客观上主要依附于社会学、刑法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公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与国际犯罪心理学学科前沿的发展主要依托临床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同时与社会学建立广泛联系的主流做法迥异。第二,这一学科定位的客观效果是使犯罪心理学置身于一个与其主流认识论哲学及研究范式格格不入的学术大环境之下。

3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3.1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

经过几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对于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普适性与应用性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认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实践中,该学科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二是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三是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四是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五是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矫治、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六是加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七是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

3.2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

犯罪心理学研究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司法、刑事立法、犯罪的预防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有具体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从以上犯罪心理学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学应该是刑事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刑事科学中的一门实际应用学科,是介于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在实践中,研究人士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重点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国的法律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3.3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

研究表明,相关人士需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开展研究,才能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活动的规律释义明晰。因此,研究人员应当注重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第一,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以心理学领域外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其分析研究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发生机制,从而全面掌握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能够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产生根源。第二,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达到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提高犯罪心理学研究工作的综合性水平。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方法上的综合性,对不同学科研究方法都有所借鉴吸收。

3.4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多元化与现代化研究

现阶段,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此形势下,有关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研究工作也应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研究人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注重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第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和分析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第三,在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研究中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犯罪心理学研究也要融入现代化,比如录像、录音、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的眼动仪、面部表情测试仪、现代化研究仪器、测谎仪等都可以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犯罪学心理学理论研究工作既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包含着一定的交融性。犯罪心理学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关系密切,兼具独立性与综合性。在日后的工作中,研究人员应该认清规律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来有效开展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综合分析工作,发挥犯罪心理学在解释、描述、预测和控制犯罪行为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减少社会上的犯罪行为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凌.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法商研究,2016,33(02):65-74.

[2]刘奕琳.浅谈犯罪心理学[J].法制博览,2015,(31):55-56.

[3]顾梦桃.试论犯罪心理學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妇女(下旬),2014,(06):145.

作者:牛志超

第三篇:现代犯罪生理学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防控

[摘要] 在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是从社会学角度入手,鲜有从生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本文从犯罪生理学角度做了尝试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生理学对策。

[关键词] 现代犯罪;生理学理论;青少年犯罪防控

学派式的理论研究可以深入,但未免有失偏颇;综合式的统统折中,似乎全面与均衡,却难以深入。综观西方犯罪学的种种理论,很难说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完全正确,完全符合我们的社会现实,但同时我们也无法否认,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在此,我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可以综合各个学说中的精华或者有利于我们问题解决的部分,而不必拘泥或纠缠于学说整体本身的合理性。这是本文理论选择的前提。

西方犯罪学的研究发端于1885年,以意大利犯罪学家拉斐尔·加罗法洛的《犯罪学》的出版为标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与理论学说。基于本文的目的,考虑目前的社会现实,我们将不再分析古典犯罪学派的内容,而主要从现代犯罪学理论出发。在我国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当中,学者们更多地是从社会学角度入手,鲜有从生理学研究的实例。这种忽视是不应该的,本文将从犯罪生理学角度做一初步的尝试。

一、遗传因素

遗传与犯罪的关系曾一度是犯罪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主流观点认为一些遗传基因,如父母、祖父母的精神病、智力低下、性格异常、异常的性染色体、犯罪恶习等对犯罪人的人格等个人素质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使犯罪人在这些遗传基因的作用下形成不良的或反社会的人格,并且由此而产生犯罪行为。

“犯罪家族”是法国出生的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达格代尔所进行的一项有关退化家族的研究,其得出这样的结论:“犯罪人在心理方面和身体方面都比一般人低劣。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个别犯罪人,而且也适用于作为一个阶层的犯罪人……低劣是血统和训练的结果。因此,可以把罪恶的根源归结为社会地位……犯罪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每个年龄的人都会进行犯罪,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变成犯罪人。每种犯罪都是本能和训练的产物,是个人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共同作用的产物。”[1]

低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戈达德的研究结果,他和许多别的心理学家对监狱、看守所、医院和其他公共机构中的人员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大多数犯罪人是智力低能者。通过研究,他得出这样的结论:犯罪人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后天制造的,并进一步指出,制造犯罪最好的材料就是低能。在他看来,每个低能者都是一个潜在的犯罪人,他是否会真正成为一个犯罪人,取决于两个条件:他的气质和他周围的环境。如果他是一个安静的、粘液质的人,冲动性非常弱,他就可能不会因为冲动而犯错误。如果他是一个神经质的人,容易兴奋和冲动,那么他肯定会进行犯罪行为。但是无论他气质如何,只要他处于不良的环境中,就有可能变成一个犯罪人。而生来就适合于犯罪的,是遗传性低能,而不是遗传型犯罪性。所有低能者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低能是由隐性基因造成的,隐形基因遵循正常遗传规则遗传。

奥地利犯罪学家阿道夫·伦茨指出,人格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特质存在于一种“动态内聚结构”(dynamically coherent structure)中,遗传因素和身体异常往往强烈地影响个人的人格和反社会倾向。当遗传因素使个人人格中具有进行犯罪行为的倾向,而这些倾向又与环境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犯罪行为。所以,遗传性是引起犯罪的必然原因,而非充分条件,遗传的不是犯罪倾向,而是适应不良的素质,只有当个人在不良环境中面临着斗争的压力时,这种素质才会导致犯罪。

美国犯罪学家威廉·钱布里斯在《探索犯罪学》一书中概括了性染色体异常与犯罪的研究,总结出一些XYY男性所共有的特征:(1)XYY男性往往比XY男性高大;(2)XYY男性被宣判的犯罪更有可能是财产犯罪,他们实施的暴力犯罪比XY男性少;(3)XYY男性犯人的家庭中犯罪或精神疾病的历史往往比XY犯人的家庭少;(4)XYY男性在精神病院和刑罚机构中的出现率似乎比一般人群高。

二、体质因素

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内分泌腺功能异常与犯罪具有一定的关系。许多人对妇女在经前和月经期间的犯罪行为进行研究,得出妇女在经前和月经期间犯罪行为增多的结论,并且把这种增多的原因归因于经前及月经期间内分泌失调的影响。例如英国学者凯瑟林娜·多尔顿的调查表明,几乎一半的妇女是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实施犯罪的。经前紧张症①似乎是一种重要的因素,63%的妇女是在发生经前紧张症期间实施犯罪的。而对于男性来说,睾酮的分泌情况与人的敌意、攻击行为和暴力犯罪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当睾酮水平表现出病理性改变的人,以及激素水平产生感应性改变的人中,睾酮分泌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更加明显。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犯罪学家谢尔登·格卢克和埃利诺·格卢克夫妇的研究,体型与犯罪的关系表现为,少年犯罪人中具有中胚层体型的人最多,中胚层体型与少年犯罪有较高的相关性。他们认为:“(中胚层体型一般)更有可能具有适合进行攻击行为的特质(身体力量、精力、感觉迟钝、用行动表现紧张好挫折的倾向),这种体型也很难抑制诸如不适当感、明显的对权威的服从、情绪不稳定等反社会的冒险性。”

对于学习能力缺失与犯罪的关系,一些学者主张学校失败模式,认为下列因素会导致少年犯罪:成年人认为儿童有纪律问题;儿童固有的学习能力缺失;同辈朋友把儿童看成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只能引起别人嘲笑的人。另一些学者主张感受性模式,认为学习能力缺失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缺乏对通常的社会制裁和奖励的感受性,因此那些对正常儿童的不良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因素,对他们起不到约束作用。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遇到适合进行少年犯罪的机会,学习能力缺失的儿童就更有可能实施犯罪行为。

三、生理学对策

与成年人犯罪相比,青少年犯罪与生理因素更具有相关性。因为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成熟期,生理性的基础因素对个体的影响更大,而成年之后,随着社会阅历和经验的增长,这种基础性的因素会被社会性的因素所压制,而处于不易被激发的更为深层的地位。所以,对青少年犯罪,生理性因素绝对不应被忽视。

通过相关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遗传、低能、染色体等因素都是犯罪的因素之一,但这些因素并不必然导致犯罪,不是犯罪的充分条件,他们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环境,这是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典型表现。所以,在青少年犯罪的防控当中,我们应当尤其关注那些存在犯罪潜在因素青少年的周边环境的监控与改造工作。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应当关注的对象是犯罪人的子女。公安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学校应当对本辖区或学校内的犯罪人子女进行了解,掌握其基本情况,并进行适当的干预。尤其是学校,对于罪犯子女的教育要特别注重多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真正做到不仅仅“教书”,更要“育人”,充当起“第二监护人”的角色,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使潜在的犯罪因素没有发挥功能的土壤,通过外因来限制内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关于低能理论的实际应用,曾有学者建议通过选择性生育来消除低能,甚至提出在特定的机构拘留低能者,不允许他们生育的建议。[2]当然,这种违反人权的方案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任何一对父母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犯罪人,我们可以对相关理论进行宣传普及,使大众对其有所了解,降低遗传的可能性。即使已经是“低能”,也并不一定成为犯罪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低能理论中低能者成为犯罪人的第二个因素,即“周围的环境”来预防犯罪的发生。此时,预防的责任更多的由家庭来承担。

性染色体作为一种遗传基因我们无法改变,而且一般民众也很少有人去了解自己的性染色体究竟是什么结构,看似对于预防犯罪好像没有关系,实则不然。我们认为在预防二次犯罪方面,该理论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存在缺失,应该尽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而不应该选择回避。监狱系统可以就相关人员的性染色体进行分析,总结其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如果确实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可以对犯罪人员进行教育,尤其对于青少年罪犯,这样可以令其减轻负罪感,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现实,也有助于他们的再社会化。同时,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控制自己,就像糖尿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会对含糖的食物避而远之,犯罪人在了解自己具有潜在的犯罪基因后,会在可能引发犯罪的情况下提醒自己不要犯罪。此时,预防的主体主要是个体。

内分泌腺与犯罪的关系较之于性染色体与犯罪的关系更明确,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实践当中,使用睾酮可以成功治疗性发育不足的病人,使这些病人长成男性化的身体,增加了性方面的兴趣。受此启发,可以尝试用雌激素降低暴力性犯罪人,特别是性暴力犯罪人的攻击性的性驱力。对于青少年中的女孩,应该加强生理期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其明白自己的生理特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犯罪的发生。

体型与犯罪关系的研究给我们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少年犯罪人和可能的犯罪人不同于非犯罪少年和非犯罪人。在身体方面,他们更有可能属于中胚层的体型,精力更旺盛;在气质方面,他们更具有潜在的攻击性;在动机方面,他们表现出更强烈的成就和权力需要。因此,对于中胚层的青少年,应当加强引导,使其旺盛的精力、潜在攻击性发挥在合法的方面,比如体育竞赛等,通过这种合法途径的宣泄与努力,满足其强烈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Henry Herbert Goddard ,Feeble-mindedness , It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 New York:Macminllan,1914,p2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舒洪水

上一篇:影视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班主任学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