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护士心理品质的需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6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人,均为临床护士。同时选取10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同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试验组护士加强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照组未加强心理品质培养。

第一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焦虑和恐惧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引起这种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人没有医学知识,对于手术和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病人往往焦躁不安,顾虑重重,怕疼痛,怕出血,怕发生麻醉意外,担心手术是否顺利以及术后有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等。这些焦虑、恐惧的心理常可使病人沉默寡言,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进而造成生理上的变化,因此手术前护理人员必须以亲切的语言,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说明手术的目的过程,麻醉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等,使病人了解医护人员对他的手术治疗方案和一切准备工作是认真负责和完善的,从而使病人放心,能够愉快地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

手术中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一般经过术前指导的病人,手术时大多能和医生协作配合,但也有部分病人仍较紧张,怕痛,因此,病人到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很好地安慰病人,鼓励并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手术,使病人因随时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而产生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洗手护士应轻、准、稳、快、熟练地配合手术,使之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告诉他病灶已去除,使他安心,能够使病人愉快的回到病房。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

术后可致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或者慢性疾病最后转用手术治疗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存在悲观和绝望,有的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有的病人则放荡不勒,玩世不恭,严重者违院规和法纪,对这些病人都要体谅他们的心境给以诚挚的安慰和劝解,鼓励他们乐观对待疾病,增强生活的信念。

手术后的病人几乎100%都有疼痛,对这些病人要耐心细致地安慰,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千方百计地使他们精神爽快,情绪稳定,消除焦虑、恐惧、悲观和绝望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减轻思想压力。

变态心理反应是指手术本身没有问题而病人术后却有剧烈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性格孤僻等,而术前严重失眠加上手术创伤可引起的谵妄,病人有答非所问,定向不全和恐惧等症状。术后病人发生变态心理反应,尽管与病人的素质关系密切,但也不应排除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就需要给病人以有效的心理引导使他们的医学知识科学化。

总之,采用心理护理学知识对手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很有效的,说明了护理人员除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修养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及病人家属的积极配合才能帮助病人解除痛苦,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金桂萍

第二篇: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护士心理品质的需求。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6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人,均为临床护士。同时选取10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同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试验组护士加强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照组未加强心理品质培养。分析两组护士的观察力、记忆力、技术水平、道德情操和语言能力,同时向100例患者进行对护士心理品质需求情况和护士心理品质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护士心理品质培养效果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士心理品质的培养,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健康,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

【关键词】 临床心理护理; 心理品质

An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Nurse/HUANG Si-e,WAN Xiao-q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097-100

【Key word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Fuzhou City,Fuzhou 34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27

随着医学模式地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当代医学发展模式已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而心理护理在临床上则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2],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周围的环境,使其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护理”以利于病体康复和心理健康的保持。与此同时,这对护士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拥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而准确的记忆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护士通过与患者详细的交谈,了解掌握不同患者的不同性格和修养,采取针对性地疏导和安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3]。本院近年来通过对护士心理品质的培养,较为显著地提高了患者临床心理护理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6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42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34名,中专24名;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3名,护师25人,护士14人。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均为临床护士。两组护士年龄、职称、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选取10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

1.2 方法 对试验组护士加强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照组未加强心理品质培养。具体心理品质培养方法如下。

1.2.1 医院方面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将护理质量作为医院内涵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加强护士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护士只有掌握了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及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等多方面理论与技术才能做好心理护理工作[4-8]。医院要为护士争取更多学习外出的机会,利用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同时通过同工同酬、护理绩效考核等多种机制,提高护士的待遇,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2.2 护理管理方面 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起到承上取下的作用,既要做好领导带头作用,又要关心、理解、尊重、爱护护士。不但要在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时还应该关心护士的生活,观察护士心理情绪的变化,帮助减轻护士心理压力,让护士建立最佳身心状态。

1.2.3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

1.2.3.1 培养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慎独修养,塑造良好的性格,稳定职业心态,热爱护理专业,激发工作热情,释放内心的压力,视医院为家,视患者为亲人,关心爱护患者,提高护患间的亲和力。

1.2.3.2 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护士在工作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遇事情沉着冷静,特别在抢救患者过程当中,要做到忙而不乱。要克服个性心理中的不足之处[9],不要喜怒无常,更不要将生活、家庭中遇到的不良情绪迁怒到患者身上,以稳定、沉着的情绪,赢得患者的信任。

1.2.3.3 加强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拥有精湛的业务技术才能赢得患者信任。在日常工作中,护士要勤于学习,经常参加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培训,特别是加强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学习,以提升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同时经常还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展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0]。

1.2.3.4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护理工作本身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求运用基本原则来解决实际问题。患者入院后,护士要应用专业知识及技巧,获取详细的患者资料,通过观察患者的身心变化、预测及判断患者的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评估,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这就需要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1],以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的需求。

1.2.3.5 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良好的言语沟通是护士整体素质的体现,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更是临床心理护理的主要措施之一 。因此,护士要加强训练自身的言语沟通能力,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护患更为和谐。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护士的观察力、记忆力、技术水平、道德情操和语言能力,同时向100例患者进行对护士心理品质需求情况和护士心理品质满意度的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对护士心理品质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患者对护士心理品质的需求中,工作认真占17%、技术水平占26%、道德水平占11%、服务态度占16%、沟通技巧占12%、护患关系占13%、学历水平占5%。

2.2 两组护士心理品质培养效果比较 试验组护士心理品质培养效果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心理护理在临床整体护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有利于增强患者信任、安全感。护士在给患者做康复指导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地心理沟通,给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把预防疾病、卫生知识传授给患者,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沟通过程中,通过热情和善的交流,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患者更坦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获取患者完整、真实的心理信息资料,建立信任安全感[4],营造良好地气氛。(2)有利于调动患者主动配合的积极性。人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能够运用语言,与社会活动息息相关,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生物。当人生病后,社会角色发生改变,由于病痛带来的压力,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从而产生特殊的心理需求和反应。而不同患者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护士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地心理疏导,让患者在情绪上由焦虑不安变为安定,在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在治疗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得到安抚和激励,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自觉履行护患双方的角色、责任和义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有利于护患关系更为和谐。护士在医生、护士和患者三者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平常护士与患者接触远比比医生要平凡的多,而与医生的工作又是紧密相连的,这些多层次的角色体现了护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医护关系、护患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让患者以积极的心理效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疾病的任务,促进患者身体尽快康复,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4)有利于整体护理更为深入的开展。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针对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5]。它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情绪变化、情格特征和生活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士以言语温和、态度和蔼,热情开朗的情绪去感染患者、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6]。绝大多数急危重患者,都有恐惧、悲观或失望心理,当护士以严肃、认真、沉着、机敏、果断的工作作风和稳、准、快的熟练技术展现在患者面前时,大大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体护理全部过程中,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促进整体护理更深入地开展。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发激烈,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护士因其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不足等因素而承受着高于一般职业的工作压力[7],如果调整不当,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问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质量下降,导致医疗差错、事故增多,激化护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繁发生,所以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对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过程中,对护士的心理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要求。(1)高尚的职业道德。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患者入院后,要求护士不仅要拥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水平的护理质量和满意的医疗效果,是高尚护理职业道德的体现,因此,护士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示患者为亲人,牢记“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7],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通过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掌握不同患者的不同性格和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情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2)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对护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士通过对患者全面、系统、周密的观察,推断其内心世界,了解在疾病发展中所表现的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的个体特征,并及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排解患者心理压力,加速疾病的康复。(3)创造性思维能力。护士应具备有独立思维品质,护理工作对象是不同文化修养、不同性格、不同疾病的患者,护士不能简单的遵照医生医嘱执行护理操作,还得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4)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是治疗身心疾病不可缺少的良药,护士要加强言语交流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能力[8],掌握语言交流技巧,尽量使用安慰、支持、鼓励、积极暗示、果断、明确的解答等治疗性语言与患者交谈,在交谈过程中注意掌握语调、表情、姿势、动作、态度等非语词性沟通技巧的运用,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心理护理的效力。(5)保持良好的稳定情绪。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情绪稳定是举足轻重的,护士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护士要培养自已的自制力[9],克服个性心理中的不足之处,不要喜怒无常,更不要把个人的烦恼发泄到患者身上,遇事沉着、冷静,要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6)心理护理要有前瞻性。前瞻性心理护理可以提前预防、发现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评估,及时收集资料,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有效预防较严重疾病引起的情绪或生理方面的并发症[10-15]。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内涵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医疗服务中责任重大,而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贯穿着整体护理地全部过程,是现代护理模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护士不但要拥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时,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广泛的兴趣、良好的语言修养,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性格和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健康,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64-565.

[2]雷淑琴.护士职业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1-52.

[3]沈兴华.个性化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5,10(1):43-44.

[4]王红霞,王旭阳,陈丽莉,等.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01-103.

[5]宋丽.心理疏导护理对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患者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100-101.

[6]陈哲明,郑卫星,罗助荣,等.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9):1282-1283.

[7]张瑞芹,孙翠勇,王娟,等.护士情绪智力与护患关系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7):8-10.

[8]曹玉霜.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356-357.

[9]乔军,麻玉秀.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8-9.

[10]李灵艳,陆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44-145.

[11]潘承云.认知行为干预对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79-2281.

[12]吕占武,陈世玖,黄雪梅,等.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急性期情感抑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114-117.

[13]杜金香,王晓燕.医学伦理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5.

[14]李佩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27-29.

[15]李梅.急救医学中患者心理与医护人员的心理品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31-132.

(收稿日期:2015-06-10) (本文编辑:蔡元元)

作者:黄肆娥 万小琴

第三篇: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约占脑卒中的60%-80%。[1]临床上发病急,伴肢体,语言等障碍,病程长,见效慢,费用高造成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机体的调节功能减弱,影响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延迟损伤神经的康复。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需求,制定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对于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8月至1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50例,全部患者经头颅CT或MRT扫描证实,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均伴有语言和肢体障碍。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64岁。

2 心理分析

2.1 初始期:紧张

2.1.1 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在发病初始期,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调节反馈至大脑皮质,引起丘脑功能亢进;发病急,躯体障碍,陌生的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刺激,患者启动应激反应即呼吸,心跳加快,汗液增加等维持机体功能状态。

2.2 治疗期:焦虑、抑郁

焦虑抑郁 是器质性障碍,也是心理反应。突发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易致反射性抑郁、焦虑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造成生活和工作基本能力丧失,医务人员的言语态度等可加重精神抑郁。相反会加重患者的躯体症状,降低生存和生活质量。

单胺类神经递质下降是脑梗死患者抑郁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细胞变性、软化、萎缩等,易导致某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对情感活动有调控作用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下降,导致焦虑抑郁。[2]

焦虑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呈正相关。脑梗死后颅内神经细胞缺血性及应激性损伤激活体液免疫,产生免疫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是焦虑抑郁症状的始动和致病因子,是产生或加重情感、行为,躯体异常不适的主要神经介质。[3]因此梗死的面积越大,焦虑抑郁的程度就可能越高。

2.3 恢复期 孤独、敏感

脑梗死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子女在外工作,多请陪护帮忙照顾;语言、肢体功能障碍,与亲朋好友交流减少,对周围的细小动作,话语敏感,如推测自己病重,怀疑医护人员,家人隐瞒病情,甚至是嘲笑,埋怨等,加重心理负担。

3 心理护理

通过对我院神经内科50例脑梗死患者半年来心理变化的观察和护理,研究表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分析如下表格:

3.1 消除紧张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入院时热情接待,主动介绍医院环境,经管医生,护士等,为患者提供温馨的住院环境,48%患者能缓解。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指导治疗和护理的配合方法和重要性,83%患者能消除。

3.2 消除焦虑,抑郁 研究中,有4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我们采用心理、药物和饮食护理多项护理,81%患者消除焦虑抑郁。

3.2.1 心理护理是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了解患者的经济和社会支持度,评估心理状况和对疾病的认识,询问患者的要求,鼓励患者倾诉和宣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转化,如分散注意力,闭目养神,均匀呼吸等。[4]告知患者抑郁是应激反应,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不会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邀请治疗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给予鼓励,使44%的患者消除抑郁。

3.2.2 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重要措施。我们熟悉药理作用,遵医嘱准确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物,通过选择性地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提高神经传导,发挥抗抑郁作用,并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等。

3.2.3 饮食护理是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后焦虑抑郁最简单的措施。据研究,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香蕉中含有制造“快乐激素”的氨基酸可改善焦虑抑郁。[5]我们通过临床宣教,鼓励患者每天进食抗焦虑抑郁的食物,如海鱼,香蕉,菠菜,低脂牛奶等,减轻抑郁。

消除孤独和敏感。我们动员家属多陪伴,常探视,鼓励和支持其康复训练。在进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共同商量治疗、护理方案,指导家属进行有效护理等,使90%以上的患者解除孤独和敏感,促进康复。

4 小结

经对神经内科50例脑梗死患者心理变化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86%的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正视疾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康复。

总而言之,脑梗死患者易产生紧张,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机体的调节功能减弱和抵抗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延迟损伤神经康复。要求我们要针对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因人施护,运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技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体现优质护理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861

[2]]沈渔村.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

[3]赵建国.脑梗死[M].天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248

[4]]海丽红.急性脑梗死后合并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2007.15.(9).143

[5]余桂爵.抗抑郁食物助你好心情.[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2.04.72-73

作者:郭兆峰 黄贵珠

上一篇:土钉支护技术论文下一篇:心理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