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信仰教育的思考

2022-09-12

近年来, 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信仰情况大部分是乐观、健康、向上的, 可是因为社会转型的缘故, 在经济和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掣肘下, 使得一些高校学生的信仰出现了迷茫、不清晰、易变等多种问题, 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威胁着国家的稳定。因此, 大力研究目前大学生信仰的具体情况, 分析探究其信仰改变的具体方向和影响其改变的具体原因, 并据此推出强化、提升、改进其信仰教育的方法, 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信仰的三个层面及现状

信仰是人类对人生和未知事物的不懈追求, 也是对大自然的疑问、解答和寻找。把生命的未知性作为基础, 并且又容纳着它、甚至凌驾在它之上。由此可见, 信仰是人类对于宇宙世界的积极探索和不断认知、改变认知的过程, 它是人类在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融合于沉淀、并且又影响、改变着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准确有效的探究清楚目前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态, 以便于开展科学合理的信仰教育, 所以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1]。

(一) 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状况

现在我国社会正在进行改革开放, 传统的道德要求已经渐渐消失, 在大量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下, 取而换之的是全新的、多元化的道德要求。在全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善、确立的时候大学生的道德印象情况出现了很多问题。道德信仰是道德体系存在的根本, 道德信仰的崩塌就是对道德体系的毁灭, 强化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的探讨和分析, 明确其道德信仰存在的缺点, 从小的方面说和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 从大的方面说则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近期, 一项对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研究调查得知, 现在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情况存在较大的问题, 表现在通过发起“人生价值的标准”评选的结果发现, 有60%的人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有20%的人选择了社会名望的高低, 还分别有10%的人选择了金钱的多少和权力的大小。可见大学生中对道德信仰的认知大部分是符合社会要求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青年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浅显, 存在对金钱、权利的追求。

(二)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

青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关乎其整个人生的成长, 同时也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息息相关。青年大学生是我国发展、创新的主要动力, 把握住大学生的成长, 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新的力量。由此可见, 明确青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 并教授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入手, 使用正确的方法面对宗教问题, 是各大高校被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从近期对北京几所高校的1500例调查结果来看, 有150名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有信仰宗教, 占到了总数的10%;有700名学生表明自己不信仰宗教但也不排斥宗教, 大约占到了总数的47%;有200名学生表明自己不信仰宗教同时对于宗教持反对看法, 占到了总数的13%;还有剩余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三)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

政治信仰是政治追求的最终体现和终极目标, 对于政治至关重要, 它表现在政治表现、政治思想、政治作为的方方面面。政治信仰的缺少会使得政治组织变成独立、分散的个体, 由此可见, 没有相同的政治信仰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政治结构。政治信仰是政治行为的根本, 没有政治信仰支撑的政治行为是迷茫的、没有目标的, 政治信仰的缺失会使得政治行为出现巨大的错误, 并对政治系统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对北京几所高校进行调查, 分析青年大学生对于毛泽东了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习近平理论等理论的看法时, 65%的大学生认同这些理论, 并认为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思想。同时, 对天津几所高校的研究也显示, 有百分之七十的本科生和百分之九十的研究生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保持赞同[2]。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道德信仰教育方面

目前, 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着机械、教条的弊端,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转型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学校进行道德教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从而使其道德信仰教育收效很差。例如近期一项对四川地区高校的150份调查显示, 有50%的学生选择了“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有30%的学生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还分别有10%的学生选择了“人生苦短, 及时行乐”、“有钱就有一切”。由此可见, 一些负面、消极的道德理论、道德现象还在某些大学生的思想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 宗教信仰引导方面

大学生宗教信仰不单单是自己主观意识上的问题, 也有学校教育方式不得当、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系统不完善等原因, 从而对青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带来负面、消极的作用。在对于深圳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 信仰宗教的学生占到了调查的50%, 有30%的学生觉得学校的宗教教育缺乏实际的作用;不信教者只占到了20%。由此可见, 传统的宗教信仰教育只是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 没有注意大学生的理解、交流, 使得教学的作用微乎其微, 让一些封建思想腐蚀了大学生的思维。

(三) 政治信仰教育方面

一份长沙地区的青年大学生入党调查报告得出, 在答复你申请入党的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中, 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回答的是为人民服务;回答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占到了20%;还有20%的大学生回答道是为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的回答道党员权力大、入党能够更方便考公务员等的大有人在。由此可见, 一些学生的入党动机越来越向功利化发展, 是为了求得实惠而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实意。而在某地的分析研究发现, 在毕业之前一段时间入党的学生人数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这表明某些高校在大学生结业前会有大量快速入党的不正常情况, 入党动机不纯已成为普遍而不争的事实。

三、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对策

(一) 配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国务院发布文件准确指出,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2018年教育部下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也指出,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一步巩固马列思想在各大高校中的应用,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健康的政治文明环境, 从而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二) 加强对三个层面信仰的研究, 提出有说服力的相关信仰理论。

进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信仰教育, 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主要存在于两点:其一是信仰的树立拥有个体自主性与精神能动性, 信仰教育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个体选择, 要对不同认识、不同追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其二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把科学化的人生价值观当作基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不单重视个人的道德发展, 更注重全社会和整个民族的道德建设和道德体系构建。

(三) 重视依据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发展规律

把大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和成长作为重点, 积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正能量的信仰环境, 是各大高校青年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需要关注、完善的内容。所以, 一方面要加强引导高层次的人格需求, 从而完善青年大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 要促进良好的人格行为, 使大学生尽快寻得正确的人生信仰, 走出信仰缺失的现实困境, 成为一名有科学信仰的当代大学生。

四、结语

信仰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各大高校青年学生的信仰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大学生要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摘要:大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萌发与确定的重要时间段, 大学生的各种行为举止往往受到他们信仰的影响。加强、改进和发展大学生信仰教育, 特别是思想政治信仰教育, 是解决高校怎么培养出人才的关键。了解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情况, 帮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正确观念, 不但是高校信仰教育的重点, 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信仰,教育

参考文献

[1] 邱钰斌.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 2011.

[2] 李佩.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012.

[3] 宁德鹏.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3.

上一篇:检察院司法警察协助执行指定监视居住的任务和挑战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