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对汉英笔译教学的启示

2022-09-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翻译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但是, 蓬勃发展的背后仍掩饰不了汉英专业笔译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障碍, 因此, 有必要针对汉英笔译所存在的问题及障碍进行分析, 并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 以便不断提高学生的笔译能力。近些年来, 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汉英笔译教学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因此, 本文以功能主义为视角, 分析了我国汉英笔译教学中存在的翻译障碍, 并探讨了功能主义对汉英笔译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提出了基于功能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 对于解决汉英笔译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翻译障碍具有一定的意义。

1 汉英笔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源语文本方面的问题

不少笔译教师及工作人员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对于相同层次、相似内容的文字材料而言, 无论在行文规范性方面, 还是文字易懂性方面, 英文材料都远胜于汉语材料。英语材料不仅用词专业, 而且规范, 十分讲究语法及语句结构的严谨性和清晰性;而汉语材料相对轻视语法, 语句结构随意而松散, 严重时甚至不知所云。正是由于汉语原文的不规范性, 导致汉英笔译难度的进一步加大, 并为学生汉英笔译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障碍。这对于初涉笔译、书面表达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而言, 将极易造成所译文章缺乏逻辑、难以理解。

1.2 语际差异问题

除了汉语源语文本方面的问题以外, 英、汉间语际方面的差异也是汉英笔译教学过程所面临另一障碍。作为一组彼此间差异巨大的语言对, 英汉二者不仅涉及到了语言方面的差异, 更涉及到了文化及文明之间的差异, 因此, 汉英互译难度较相同语系或相近语系语言互译的难度要大得多, 例如法英及德英等相似语系语言的翻译。

2 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汉英笔译教学的启示

在翻译研究领域中的功能主义概念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源于德国, 代表人物为诺德、莱思及霍斯-曼特瑞等。有关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及发展始终着眼于译员的培训方面。诺德认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 对翻译人员进行教育及培训最有价值是纲要的翻译、原文的分析以及有关翻译问题的分类。通过对纲要、原文及翻译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 学习者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原文的主要信息, 哪些语言成分需要保留, 哪些可以翻译意图为依据进行调整。也就是说, 在对学习者进行教育与培训时, 每个翻译任务都必须附带一个以交际情景为基础的翻译纲要。若翻译者不具有此方面的经验, 将很难了解其涵义, 因此进一步凸显了纲要存在的必要性。由此可见,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更加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性, 因此, 必须培养学生翻译情景的推断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3 基于功能主义的笔译教学模式

为了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国际交往方面的需求, 必须在本科阶段的汉英笔译教学中采用功能主义教学模式。

首先, 教师应当对翻译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可以“经典、时尚、文体”为原则来进行选材, 强调文体的多元化及广泛化, 并适当进行新词新语的补充, 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同样的文本, 在不同的时代, 基于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亦可出现完全不同的译文。因此,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分析文本类型和文本目的的基础上大胆开拓思路, 勇于创新, 给出不同的译文, 并指导学生讨论不同译文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例如, 可节选腾迅公司对利比亚危机实时播报文字作为源语言文本, 并组织学生在分析原文信息的基础上给出不同的译文。最后以英国BBC公司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文字作为平行文本, 和源语言文本及译文文本做相应比较, 来审查不同译文传达原文信息的不同程度。

其次, 由于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汉语文本中的冷僻词语也出现了骤增态势, 在类型上也呈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因此, 必须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 同时具有较高的写作编辑技巧。因此, 在汉英笔译教学过程中, 应对各种灵活策略进行介绍, 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变译”的意识, 除了传授传统翻译策略外, 必要时还应采取一些变通策略。如此例:要么变成龙在天上飞, 要么变成虫在地上爬。对此句进行翻译时就必须考虑到汉语与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我国及日韩文化中, 龙是皇权和威权的代表, 因此王者都喜欢以龙喻己, 由此可见龙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但是, 英语中的“dragon”意为魔鬼, 因此, 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a flying dragon”很不合适。在西方文化中, “鹰”才是是代表威权的动物, 因此, 此句应翻译为:He will either turn into a hovering eagle, or be reduced to a creeping worm.

最后, 课下布置作业时应注重其真实性, 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加大翻译作业的难度, 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翻译作业, 例如旅游景点的介绍、广告手册、说明书等等。此外, 应注意对翻译目的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翻译意向、读者的背景知识等。学生了解翻译目的及读者期待后进行翻译就会更有动力, 能够有意识地将言外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并不知不觉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及其责任感。

4 结语

总之, 汉英笔译教学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 基于功能主义的翻译训练有利于培养现代化翻译人才。因此, 学会分析文本功能不失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翻译能力的一项举措, 应在笔译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加快笔译教学改革, 为我国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贡献力量。

摘要:随着当代翻译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 有关汉英笔译方面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因此, 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汉英笔译教学模式, 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翻译实务能力。本文重点以功能主义视角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汉英笔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翻译障碍,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主义的新型教学模式, 希望能从根本上提高汉英笔译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功能主义,汉英笔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Nord, C.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11) :173-175.

[3] 陶友兰.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J].上海翻译, 2010 (2) :43-47.

[4] 田传茂, 杨先明.汉英翻译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下一篇:护理对糖尿病人合并冠心病时冠状动脉病变干预的重要性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