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2024-04-11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通用8篇)

篇1:“××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02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五、抓好试点,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效应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目前,全市各有关部门都在积极筹划,力争从各个环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作为主管全市规划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我局已在都市区和远郊区县选择10个区域试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各类地区的经验。同时,按照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在都市区和远郊区县选择几个区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整治标准实施试点工作。我们将在全市试点工作中,积极发挥规划工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精心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服务工作。认真分析、协调解决规划环节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切实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篇2:“××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钱增扬

社区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新加坡的社区管理,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社区管理模式,成为国际上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典范。这次南洋理工大学的培训班,学校以现场教学的形式,聘请当地社区知名人士介绍新加坡的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经验,并实地考察了当地社区的实际运作情况。学习借鉴新加坡社区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对于我市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弹丸小国”,国土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507.67万。建国4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整洁美观,生态环境良好,法律制度健全,社会稳定和谐。其重视社区建设和管理是赢得这些成就中十分重要的经验之一。

1.空间布局合理。新加坡高度重视规划的制订实施。在总体规划中,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结构,把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共计55个规划区进行建设,其中33个规划区内包含了27个新镇。每个新镇约4-10万户居民,包括5-8个居住区;每个居住区有居民6000-9000户,含6-7个邻里组团;每个邻里组团由4-8幢政府组屋组成,约有居民1000─2000户。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区域中心──镇中心──邻里中心──组团中心”四级格局。

2.配套设施完善。新加坡四级中心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了服务设施的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兼有就业、交通、休闲、居住等功能,居民就近就业、就近消费,生活舒适便捷。一是区域中心。五大区域中心均衡分布,每中心用地规模70公顷左右,其中设有大型商业、诊疗所、图书馆、公共服务机构、地铁和公交转换站、区域公园等。二是镇中心。已建成23个新镇,典型的新镇拥有学校、办公、商店、餐饮、娱乐、邮政、诊疗所、图书馆、民众联络所、安老院、游泳馆、体育馆、公园、宗教场所和公交转换站。每个新镇都有镇中心,配套的公共设施主要集中于镇中心周边。三是邻里中心。根据所在居住区的人口数量,邻里中心一般为一幢建筑面积5000-7000平方米的综合楼,设有购物、银行、诊所以及公园广场等。四是组团中心。每个组团中心都设有小型商业、儿童游乐场所等。新加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用90%由政府负责,日常运作费用50%由政府负责。

3、管理机制科学。新加坡实行“政府主导、法定机构组织、民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新加坡社会发展及体育部下属的社区发展理事会对全国社区管理总负责,建屋发展局下属的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二是法定机构组织,人民协会是执政党领导的一个法定机构,其宗旨是“促进种族和谐,在不同种族间增进了解和互动,从而加强新加坡的 凝聚力”。目前人民协会在全新加坡下设87个公民咨询委员会、105个民众俱乐部/联络所管理委员会以及数量众多的居民/邻里委员会。居民/邻里委员会是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最小的区域性组织。三是民众参与,民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具有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社区生活。

4、服务理念先进。新加坡政府在社区管理上贯彻“建立赋有结合力及复元力的社会,具有人民归属感的社区,赋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的宗旨,充分体现管理理念的“人本化”与服务过程的“人性化”。在社区建设中对满足居民需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方面考虑得十分细致周到。居民小区内水、电、煤供应充足、通讯畅通、污水垃圾系统处理,交通便捷,医疗保健良好,一般能做到小病、常见病不出小区。大多数公寓大楼底层不安排住户,专门用作幼儿园、教育中心以及包括举办红白喜事在内的居民活动场所,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各种群体的需求。在社区管理中,新加坡的义工群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全新加坡共有义工3.2万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义务提供各种服务,各个层次的社区领袖都是由社区居民从义工中民主选举产生。这次为我们讲课的林焕章先生就是一位社区领袖,本职工作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社华文部负责人,从中学生时代开始做义工,至今已39年。新加坡政府为发展义工队伍,在购买组屋、子女就学等政策以及荣誉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新加坡注重培养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 工精神”的做法,对于形成全社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爱心奉献的良好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加坡经验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管理建设体制的制约,我市农村社区自然村落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等问题突出。我市“十二五”时期要建设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化大力气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健全的城乡一体的农村新社区,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1、准确定位,明确农村社区的发展方向。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举措。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包括当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等主体组成的,能提供共同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完善农村管理、维护农村稳定的必然要求。在城乡加快融合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这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在目前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社区和村委的关系。农村社区是农村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与所服务的村不存在隶属关 系,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将逐步淡化行政村概念,突出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功能,以社区管理服务取代以村组为单位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在目前村、社区并存时期,可按照村侧重生产、社区侧重生活的原则,实行合理分工、交叉任职,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协调。二是社区与村经济合作社的关系。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社员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方向是通过股份化改造,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按照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身份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经济身份相分离原则,作为社区居民可享受社区统一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权利;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享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权益。三是社区与政府的关系。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政府是社区建设的宏观指导者,具体来说,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要扮演好社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区建设的指导者、社区文化的培育者和社区管理协调者等角色。

2、分类指导,探索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

按照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臵、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各行政村历史渊源、现状以及农村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农村社区的布局、组成和覆盖范围。从社区建设方式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一是联村共建模式。通过统一规划、人口集聚、联创联建,多个行政村联合设立一个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管委会,整合公共资源,推动农村集约 集聚和快速发展。如绍兴县的农村新社区,按照“三集一化”的要求,通过多村联建,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既节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又有效增强了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这种“多村一社区”模式,是今后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方向。二是原村提升模式,即“一村一社区”模式。这一模式地域范围清晰、建设简便快速,是目前多数地区采用的模式。这一模式比较适合规模较大、规划合理、区域位臵优越、建设条件良好、经济水平较高的行政村,对于那些规模过小的村庄,因其资源利用率低、共享性差,从长远看,最后将走向统一的“多村一社区”的大社区模式,或通过行政村撤并扩大村庄规模的办法解决。三是集中安臵模式。对列入城区规划的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镇中村)在土地统一征用后实行农房整体拆迁,或对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的村庄及重点工程建设涉及到的村庄实行整体迁建,建设功能齐全的居住小区,集中安臵迁移的农民,实行统一的社区管理。

3、以人为本,提升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的基本功能是服务。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便于服务、便于科学配臵资源的要求,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平台,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要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把服务农村社区作为本职工作的有效延伸,切实做到权力下沉、服务下沉,切实加强村庄环境、医疗健身、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创业就业等公共服务。二要完善社区 市场服务,积极发展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日用品超市以及金融代办、邮政代理等服务网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服务。三要强化社区社会管理,维护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社区和谐稳定。同时,要不断适应农村社区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人性化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

4、创新体制,健全农村社区的保障机制。一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各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社区各类群团组织等自治组织,加强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组织和依靠社区居民,深化村民自治,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强化群众参与机制。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畅通社区居民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渠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三是完善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社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在社区工作经费、工作人员待遇等方面,要参照 城市社区标准,确保农村社区正常运作。鼓励社会各界以捐助、共建、投资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派遣机关干部进驻社区,配备大学生村官、发挥回乡离退休人员作用、发展社区志愿者等途经,大力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壮大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工作指导和考核奖励,健全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努力增强农村社区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化统筹城乡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篇3:“××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一、赣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赣榆县统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村庄差别, 制定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 并充分发挥县级别政府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 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

(一) 围绕主导产业, 做强县域经济

赣榆县结合全县产业发展现状, 从发挥区域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出发, 将全县农村划分为七大产业经济区, 为做强县域经济提供空间指导。七大农村产业经济区是:东部综合城区, 东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区, 东北部港口产业区, 西部山区建材、农业及旅游产业区, 南部生态观光农业区, 中部平原生态农业观光区, 北部丘陵林果旅游产业区。在做强县域经济上实施三个战略:一是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策略, 在全县各个中心村形成适度规模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策略, 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参与龙头企业建设, 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三是通过建立城乡统一市场,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 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

(二) 因村制宜, 制定建设规划

赣榆县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搞统一模式, 不搞简单的拆旧建新, 而是因村制宜地制定村庄规划。赣榆县根据其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差异, 设计了标准和要求不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把经济发展条件好的东部沿海424.76平方公里区域规划为海洋产业片区, 采取土地集中、产业集中、居民点集中办法, 加快当地农村城市化进程, 转变农民生活方式, 逐步融入城区发展。把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中部平原564.29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高效农业片区, 现有村庄以整治、扩建为主, 新建为辅, 并提供若干新建民居方案, 供农民参考选择。把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西部山区438.31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生态农业片区, 强调退耕还林和发展特色农业, 村庄建设结合山区条件和地理地貌, 把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 体现山区村庄的特色、地方文化和乡土气息。

(三) 统筹全局, 突出农村公益事业

相对于农村经济而言, 村级公共事业发展缓慢, 相当部分地区依然存在水、电、路、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因此,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应把农村公益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和谐进步。赣榆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为目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主要体现在:改善环境、发展文化事业、健全社会保障新体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例如, 赣榆县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 即:一镇一培训点, 一镇一公园, 一村一小学, 一村一广场, 一村一文化站, 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引导农民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四) 充分发挥县级政府作用, 扎实有效推进

赣榆县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过程中, 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作用, 组织县里各有关部门, 并聘请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 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设计思路和工作方法, 把全县农村规划分解为背景解读、现状研究、目标制定、策略研究、规划指引、标准体系、试点示范、推广示范等八个部分。赣榆县针对新农村建设涉及众多部门, 力量相对分散的状况, 采取措施整合组织资源, 形成建设合力。赣榆县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为锻炼和考核干部的主阵地, 并纳入年度考核范围, 由纪检、组织、农办等单位成立专门的检查推进组, 建立奖优罚劣的考评验收制度, 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县委组织部还从县机关选派一批有工作经验的干部进驻50个示范村和57个薄弱村, 现场指导村庄建设加强宣传工作, 动员引导组织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 是县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宣传能广大干部、农民达成共识, 形成建设新农村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几点启示

赣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做法和经验, 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总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和谐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要求

新农村建设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方面,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并促进经济发展。当前, 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巨大,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因此, 在发展经济同时, 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现生产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统一, 经济发展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相配套,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要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重点是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建设, 切实解决好农村的上学难、看病难等迫切需要解决问题;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切实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同时, 要在信息咨询、市场营销、小额信贷、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 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 统筹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 我国广大农村缺乏科学规划或没有规划, 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对农民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些地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整体上已具备全面制定农村发展规划的能力。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开, 尽快制定农村规划成为迫切需要。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加之各地区、各村庄在经济发展、公益事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风俗等方面千差万别, 这就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统筹规划, 促进全面发展。需要指出的是, 各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后, 应提请地方人大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防止出现“换领导、换规划”的现象, 保障落实规划工作的连续性。

(三) 分类指导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 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有固定模式, 更不能搞一刀切。因此, 建设新农村既要统一部署, 又要分类指导。尤其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巨大, 就更需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长远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推进的关键是解决全国农村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的重点、难点问题。分类指导就是要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需要, 在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和农民承受力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实施方案, 使基层更好地开展工作。例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应在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等方面多下工夫;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 应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目标,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重点,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贫困地区则应以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 结合扶贫工作,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当前, 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存在着急于建成新农村的急躁心理和情绪, 提出了一些超出地方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水平的规划, 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 应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近期建设的关键是要选准突破口, 根据各地农村发展现状, 从最实际的问题入手,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把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办好, 办出成效, 使农民真正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惠。长远发展的关键是要制定科学规划, 展示新农村的发展蓝图和美好前景, 同时为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路径与方法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使农民深切感受到只要通过不断努力,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从而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 政府和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导力量

建设新农村,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必须要以农民为本, 不搞包办代替, 不搞强迫命令;要以中央财政为主导, 加大支农力度, 应采取“政府统筹、捆绑使用、重点支持、定向投放”的办法, 使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必须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力度, 建立健全从中央到省、市、县、乡的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 为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 同时有效整合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好, 维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 是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必要条件, 要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政策, 使农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求各级党政组织与政府适时教育引导广大农民, 消除他们单纯等上级拨款、完全依赖上级项目的等靠要思想;必须要加强宣传和引导, 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 让农民深刻地感受到, 他们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 能够用辛勤的双手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另外,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要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让农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六) 突出特色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统一要求与突出特色的本质是从区域差异出发, 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人文特色, 防止千村一面造成特色危机和建设性破坏。“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要求。在坚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 要突出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突出特色,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愿望, 使新农村建设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 不增加村级债务, 不增加农民负担;要符合群众的愿望, 不做表面文章;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不搞无效益产业;不片面追求建新房式的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农村地理、地貌、生态和人文环境, 突出特色、魅力和文化遗产的原生态, 不照搬示范村的模式, 更不能照搬城镇的建设模式。

(七) 发挥县级政府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管理、财政等诸多方面, 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仅靠农村基层组织是无法完成的, 需要政府和各专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此外,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规模小、地域广、投资分散, 中央和省政府直接运作成本高、难度大。建设新农村应该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 通过当地政府组织各有关部门, 将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村、落实到户。

(八) 县域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支撑

县域涵盖“三农”, 联结城乡,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 县域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载体。但是由于缺少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整体实力不强, 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有限。例如, 全国2861个县级行政区划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3%, 县域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3%, 而县域经济GDP只占全国的50%。另外, 中央财政对农村农业的转移支付, 主要用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合作医疗和农业重点项目上, 新农村建设完全依靠中央财政转支付也不现实。因此, 在较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 还必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能力。

摘要:赣榆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解决问题的方式, 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意义。文章总结了赣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并给出了有关启示, 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篇4:“××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启示一:建设的根本目的——激发内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韩国新农村运动特别注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首先注意的是激发国民进取精神,引导国民进行自我教育,利用典型事例对农民进行现身说法,注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群众运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和农村自身的积极性,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摆脱贫穷、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都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订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多地向农村倾斜。第二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第三要依靠农民辛勤劳动。进行农村组织体系创新,让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即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

启示二:开发的模式构建——跨区域发展

韩国将新村运动放置在国际交流、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跨区域整体结构性调整,不仅是农村,城市也开展;不仅是农民群体,还包括大学生、教师参与;不仅是本乡关注,还吸引海内外的各种力量。在指导思想上,韩国新村运动引导各地,把每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品,紧紧抓住“特”字这把可持续发展的标尺,使各区域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在资金筹措上,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大量开发性商业投资,国家主要解决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很少直接投资到有关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是“民间主导型”。

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背景下进行的,实质是改革开放的深化,要跳出农村研究农村,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展的道路,使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利用。在指导思想上,把城市支持农村提到新高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互动的力度,积极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在农业生产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生态旅游、蔬菜等优势产业。在城市化发展上,搞好二、三产业的布局,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增强城镇的经济总量。在资金筹措上,除增加政府投入外,从宏观上统一调度有限资金,重点解决农村发展“瓶颈”问题,重点推广以奖代补、招投标制、实物补助等建设模式,解决农民、农户、乡镇难以解决的道路、科技、教育、卫生、人力等重大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启示三:建设的重点领域——改善人居环境

韩国新村运动设计实施一系列开发项目,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带动农民自发的家乡建设活动。以勤勉、自助、协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先在农村开展后,以振兴国家为动力,迅速波及工厂、学校及城市,向全国范围扩展。1970年11月至1971年7月,韩国政府为全国所有农村每个村免费平均提供300袋水泥,限制农户不得自行处理水泥,而要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地方政府为用好这些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公路、住房条件、农村电气化、农村自来水、水稻品种、村民会馆等生活环境上,设计了近20种建设项目,如修建桥梁、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和房屋、村级公路等。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和建设工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称赞。

目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产品总量不足、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落后城市的局面仍呈扩大之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应全面分析我市农村社会经济现状,根据轻重缓急,以改善人居环境、生产条件、增加农村公共品投入为切入点,提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领域,确定10~20种适合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启示四:建设的运行秩序——分阶段推进

韩国新村运动于1960年前后在农村小面积试验阶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1970年才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长期被忽视的农业才开始受到重视,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实施范围,并从政策上确定下来,几十年始终如一,形成政府统筹指导型分阶段协调推进模式,每一阶段都依靠既有生产因素获得最大经济成果。一是基础建设阶段(1971-1973年)。重点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如改善厨房、屋顶、厕所、公路等。二是扩散阶段(1974-1976年)。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成为全国性现代化建设活动。重点从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三是充实和提高阶段(1977-1980年)。这一期间,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为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和乡村文化的发展。四是国民自发运动阶段(1981-1988年)。政府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村运动民间组织,信息宣传和培训工作改由民间组织承担。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以及提供财政、物质、技术和服务等支持。五是自我发展阶段(1988年以后)。政府倡导全体公民自觉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并致力于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主与法制教育。韩国新村运动起步很实、导向很明,政府用“看得见”的事实引导农民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使韩国新村运动走上全民参与、全境展开、实践先行、自觉持久的良性运行轨道。

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韩国1978年时基本相当,相对分布不均衡,因此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责任依然很重大,建设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以政府统筹指导为主、分阶段协调推进的模式,对不同经济状况的村镇进行分类指导,建议借鉴韩国新村运动在基础建设阶段、扩散阶段、充实和提高阶段等不同时期的建设模式和经验,针对不同镇村的发展状况,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路径,在宏观上调控好开发点、联动轴和辐射面,达到“以线串点”、“由点到面”,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增收的现实唤醒农民。

启示五:建设的核心思想——科技教育先行

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深层原因是人才缺乏、教育低位,贫困的根本因素在于信息缺失、文化落后。韩国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走完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道路而出现“汉江奇迹”,韩国自己认为就是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坚持不懈地开展新村运动。他们指出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他们把一切正规和非正规的区域社会教育活动和新村运动同步进行。可以说,韩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是伴随着新村运动进行的,每一步的成果都离不开新村教育的贡献。所以,韩国至今仍坚持把加强农业科技和推广工作,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作为发展农业的关键环节。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因此,必须教育先行。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教育观,立足于本市农村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把农村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勤劳朴实的民风提升为开放文化、发展文化;其次,树立“以效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观,立足于把适用的先进农业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积极探索农民培训的办学规律,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就业能力。最后,建立整体发展思路,按多维、整体、系统要求,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发展,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分层次、有重点的配套组织,在政府统筹参与、农民主动参加、社会全面关注的教育培训机制下,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和造就现代新农民,走出一条立体推进农村教育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山水,许泳峰.韩国的农业与新村运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8-58,168.

[2]黄立华.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有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成功经验[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16-118.

篇5:“××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

近两年,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其做法和经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虽然成都与新平相比,区位不是一个台阶,经济基础不是一个档次,地形地貌不是一个层面,发展模式不可复制效仿。但是,他们的新农村建设理念、改革创新精神、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和经验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特点是以规划为前提,产业化发展为基础,农民身份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强化规划先导作用。强化规划先导,以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功能布局、产业错位发展方向。一是制定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规划在10年内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和45个区域中心镇。编制了新都等7个分区规划和8个远郊县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制定了30个重点镇均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加大了历史文化名城(镇)和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力度和编制重大基础设施专业规划,把全市2800多个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一落实在各个层次规划中,以规划带动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满覆盖。二是积极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从完善城镇功能和城乡一体化出发,按照集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突出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把全市大大小小116个开发区整合为三个层面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分别引导重大产业化项目、重点行业招商和特色工业发展。通过工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促进了良性互动,明确了各区(市)的产业定位,确立了工业发展空间定位和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梯度布局、错位竞争的新格局。三是改革城乡规划管理办法。为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分治(即城乡分治)”、“一个缺位(即规划监管缺位)”、“三个脱节(即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相脱节)”问题,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新体制,调整区(市)、县规划编制程序由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将市建设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归规划局管理,设立规划执法监督机构。

篇6:“××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识和思考。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指导、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扩展了大棚西瓜、地膜花生、设施蔬菜、优质瘦肉型猪、奶牛养殖“三种两养”五大特色农业基地,大棚西瓜、设施蔬菜、地膜花生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6万亩和15万亩,奶牛、生猪常年存栏量分别达到3万头和38万头,被评为“xx大棚西瓜之乡”、“xx花生之乡”和“国家食品工业基地县”。扶持发展了xx、xx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了花生、西瓜等深加工项目,新建改造了xx花生米、xx蔬菜等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2005年,全市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1。指导建立了西瓜、生猪等48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了5000多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流通能力,使农民在流通环节上得到了最大收益。另一方面,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xx板材、xx石雕、xx电热毯等8个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小区,引导现有和新建企业向小区集中发展,靠产业聚集扩大规模,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拉动农民增收。规划建设了107国道和xx、xx公路两侧经济隆起带,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沿路投资置业,开店办厂,在全市形成了大上快上民营经济的热潮。采取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72元,同比增长9.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

我们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农村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力度,为农民茶余饭后、农闲时间读书、看报,学知识、学科技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农村“两室”,乡镇成人学校等教育资源,定期举办先进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水平。深入开展“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知荣辱、明是非、树立现代文明新风。引导农民成立鼓乐队、秧歌队、戏曲班等业余文化小组,经常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指导各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增强了广大农民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效遏制了农村封建迷信、赌博和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一对好婆媳”、“友好邻居”等评选活动,树立、宣传文明进步典型,在全市营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魅力

篇7:“××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谋划建设的内容、步骤和方法,为此,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抓好发展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的要求,围绕搣一年抓试点,三年大改观,五年大变样攠的思路,坚持搣合理布局,保证质量,功能配套,讲求特色攠的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规划入手,从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把规划建设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轨道。

(一)科学编制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各区县政府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不管是示范村,还是整治村、特色村,规划深度应以村镇的总体规划为基础,再根据实际,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

(二)要高起点规划,要形式多样化。各地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规划可做到适度超前;以县规划设计部门为主体突出特色规划中心村,以乡镇规划设计部门为主体因地制宜规划自然村落;规划建设模式做到形式多样,规划部门要提供生态庄园式、农村社区式、分散村落式、城郊集中式等多种模式供农民选用。

(三)新村镇的建设,严格管理制度。各地新村镇建设应严格实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乡镇可以成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各乡镇要把制定的村规民约,与政府管理和村民自治有效地结合起来。村镇规范要体现“实用、实效、经济、美观、超前”和“合理布局,保证质量,功能配套,突出特色”的原则。

(四)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一律不准在新宅基地建房。

重点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

二、细化发展目标,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笔者认为,为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可操作的,可考核的量化指标,借鉴其他市(州)的经验和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特提出到2010年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对量化指标(仅供参考)。

(一)生产发展。有一个能保证持续增收的农产品,农产品商品率在85%以上,并达到安全食品的要求;有集中的排水沟渠和水塘等保证生产条件,农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土地生产率(粮食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万人农业科技人员在5人以上;农田旱涝保收率在8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用电量在500度以上;自然灾害成灾率小于10%,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低于10%,森林覆盖率在40%以上。

(二)生活宽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6000元,从事非农就业比重要达到70%以上,恩格尔系数低于40%;农户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在40%以上;磚混结构住房率达到85%以上,城镇化水平大于38%;有村医疗站(室)、参加了医疗和社会保险,参保率在80%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0-100万元以上。

(三)乡风文明。农村文化生活丰富,有功能较为完善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尊老爱幼,互相帮助,老弱病残皆有所养,社会风尚良好;和睦相处,扬善弃恶,社会治安良好。

(四)村容整洁。按照“六化”要求,即,一是布局优化。村组建设规划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组团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灵活自然,农户住宅实用、美观。二是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宅间道路达到消防安全要求。三是村庄绿化。绿化率达到50%以上。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四是路灯亮化。村内公共场所安装有路灯。五是卫生洁化。村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卫生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废弃物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六是河道净化。河道整治达标,水体通畅,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

(五)管理民主。有一个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村党组织,一个按照民主集中制建成的村民委员会;有一套实行民主管理的制度,如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健全;村民民主意识增强,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民主决策管理。

三、抓好试点示范,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的要求,要突出重点,抓好试点示范,聚集政策、资金、人才优势,通过以点带面,务求实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规划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了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采用试点示范,重点突破的方法,建议市上安排规划一定数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搣一年抓试点,三年大改观,五年大变样攠的思路,2006年市上可重点突破一定数量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07年—2008年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到2010年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个大的发展;各区县也要相应确定一定数量的新农村示范点;各乡镇也要确定一定数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二)选点的基本条件:一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二是有合理的规划。规划要符合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实现村容整洁、营造文明村风、适合村民休闲的需要和生活与产业的发展;三是交通状况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四是坚持农民自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村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本地平均水平;五是正在形成农村产业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一定的基础。

(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一是围绕生产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讯,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三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五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六是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四、整合管理资源,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的方方面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形成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与指挥体系,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运用行政、经济手段,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只有组织领导到位,才能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使新农村建设从有形抓起向无形深入,使新农村建设活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一)建立四大机制,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强化领导,建立责任机制。落实牵头部门,落实各级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可成立“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新农村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二是明确目标,建立联动机制。制定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市、县、乡(镇)、村四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党建目标和经济建设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网络体系,构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动机制。三是量化标准,建立考核机制。围绕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攠的要求,制定全市统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考核评价体系,把主要目标指标化、定量化,各项任务责任化、考核化,把搣软任务攠变成硬指标。四是明确奖惩,建立激励机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对各区县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调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二)统筹各方力量,强化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各乡镇要充分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市级财政应给予一定试点补助。二是捆绑使用各种专项资金。整合扶贫、交通、农业项目、教育、医疗卫生、水利、能源等专项资金,向“示范村”建设倾斜。三是实行规费减免政策。规划部门为小城镇、中心村编制规划时,只收规划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费用由市、县、乡(镇)规划统筹安排;交通部门为通村公路建设进行勘察设计时,只收成本费;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着规划优惠收取费用;其它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乱批土地和乱收建房费的,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四是落实扶持政策。对乡村修建水泥路可给予补助;争取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的,按项目管理标准进行补助;市、县财政应足额安排建制乡镇卫生自来水厂建设配套补助资金。五是探索建立村镇整治建设多元化投入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通过盘活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存量,开展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和有偿选位等多种途径筹集村庄整治建设资金,国土资源部门应研究和组织落实农村宅基地复垦周转指标。鼓励企业开发、业主承包等社会力量投资村镇整治建设,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加投入,形成搣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攠的多渠道筹资机制,拓宽整治建设资金渠道。确保有限财力、物力向示范村、整治村集聚,努力在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等方面形成工程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优化服务,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各地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规划建设部门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供尽量多的村镇规划、小康楼设计图纸供各地参考;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交通部门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协助搞好中心村主干道的规划设计,积极向上争取乡村公路建设计划;农口部门、卫生等要抓好农村生产发展,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改厨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协调配合,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工作;扶贫要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加大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重点村新产业、新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简化贷款手续。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行动。

文章

来源莲

篇8:“××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江西的林权改革引来了全国的广泛关注。2007年4月20日, 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考察时指出,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同土地家庭承包改革一样, 在山区林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2007年5月中旬, 中央党校、国家林业局以及湖南、安徽、云南等近20个省的专家、同行, 纷纷前来考察、学习。中央党校调研组这样评价江西的林改:“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林业本身, 不但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 而且对加快包括林业在内的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解剖江西的林权改革,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示范意义及重要的启示。

一、江西林权改革的主要经验

由于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江西省在改革的具体实施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具有成效的措施。

(一) 精心设计, 分步实施。

为了稳妥起见, 江西省林改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 先试点, 后推开。经过深入调查和周密准备后, 2004年9月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铜鼓、黎川、武宁等7个林业县先行试点。主要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 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试点至2005年4月底基本结束。通过试点, 进一步统一了改革的思想认识, 坚定了推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探索了改革攻坚的路子, 完善了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此基础上, 于2005年4月在全省全面推开。

(二) 还权于民, 民主推进。

江西省在林改中, 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把决策权交给群众, 充分体现大多数群众的意愿, 保障广大林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际操作中,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要求必须做到“两个2/3”, 即召开村组会议讨论改革方案时, 必须由2/3以上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到会, 林改方案必须由2/3以上的到会村民或者村民代表统一才能通过。坚持“两榜定案”:制定方案之前要张榜公布山林权属现状, 勘界勾图之后要张榜公布林权落实的户主姓名、坐落位置和实际面积等。通过这些保障措施让广大林农在林改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保证了改革内容和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三) 规范操作, 依法有序。

江西省在改革中根据林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以及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专门制定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操作规范》, 对确权发证的范围和对象、发证机构的组建、林权边界勘察的步骤以及发证资料的建档、工作质量的检查、发证之后的后期管理等, 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按照这些规范和制度进行具体的改革操作, 保证了改革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 加强保障, 稳定和谐。

为了不被群众误解, 防止大规模的乱砍滥伐。江西省有针对性地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把宣传发动工作彻底做到位, 各地通过各种手段、形式、方法, 将改革的意义、政策、措施、原则、办法、过程等说深说透,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让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二是把山林纠纷调处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坚持分工负责、分级调处。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 整体推进, 完善服务。

林权制度改革是以完善林权制度为核心的, 但又不是仅仅限于林权制度, 必须整体推进。为了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 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完善服务为宗旨的配套措施。具体讲就是“一个中心, 六大体系”。一个中心, 即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六大体系是: (1) 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2) 林业政策法规体系; (3) 林业投融资体系; (4) 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5) 新型林业产业体系; (6) 林业支持保障体系等。通过建立“一个中心、六个体系”, 达到整体推进、完善服务的目的。

二、江西林权改革对于山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江西省通过改革, 进一步理顺了林业产权关系, 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森林资源的潜力得到有效释放。真正减轻了林农负担, 增加了林农的收入, 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进程, 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力地推进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农村林业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造林难、抚育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从“要我造林”变成了“我要造林”, 很多地方出现了“争苗造林”。农民保护森林的自觉性极大提高, 护林难、防火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资金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 林业投资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林业投资由原来的以国家集体投资为主向企业和个人投资为主转变, 各种非公有制主体投资林业快速增加, 逐步实现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二) 农村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林改让林农真正得到了实惠, 特别是在广大山区, 林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调查统计, 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490.70元, 比2004年增加212.37元, 增长76.3%。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农民由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向种植苗木、花卉、香菇等多品种发展, 绿色食品以及生态旅游等林业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打破了林区“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 林业产业活力明显增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了森林资源的资产化, 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省林业产业产值呈现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良好态势, 2006年江西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90亿元。

(三) 农村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状况得到改善。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入, 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收益在不断增加, 许多地方出现了返乡务林和改行务林的现象, 江西省2006年就有28.06万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务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林业生产的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了森林资产, 增强了道路、自来水、电网、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力,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社会福利、保障和基层民主管理、乡风文明也得到改善。

(四) 农村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于“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极大地激发了林农造林的积极性, 生态效益显著。数据显示, 江西省在林改推开的第二年 (2005年) 全省共造林329.1万亩, 2007年达到了352.4万亩, 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454.6万亩, 为近10年之最。江西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找准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了环境, 完美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江西林权改革对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解剖江西的林权改革, 对于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样本的意义。林权改革, 已经成为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助推器。

(一) 解决山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进行林权制度改革。

全国1, 500多个山区县面临江西相同的共性, 全国农业人口的56%以上居住在林区, 是山林的直接受益者, 不大力发展山区林业经济、不念好“山林经”是毫无希望可言的。因此, 山区新农村建设要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是要发展生产力, 核心是发展林业生产力, 根本途径是进行林权制度改革, 调动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二) 林权改革为构建和谐山区找到了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此, 采取林权改革等有力措施, 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一是通过林改促进农村劳动力向林业生产的转移。林改为推动全民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林业可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状况因此可以得到改善。二是通过林改促进山区农村社会的和谐。林改前, 多年来由于林业体制机制不顺畅、管护不到位, 乱砍滥伐、乱垦滥占、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林改后, 林农爱林护林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管好自家山, 看好自家林”已成为林农的自觉行动。护林难、防火难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林区治安明显好转, 林政管理秩序井然, 乡风文明也得到改善,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促进了山区农村社会的和谐。三是通过林改促进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林改可以盘活森林资产, 增强了道路、自来水、电网、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能力, 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通过林改促进山区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林改找准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了环境, 完美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由于以上因素, 因而, 林权改革为构建和谐山区找到了有效途径。

(三)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把林改主动融入山区新农村建设中。

新农村建设不是新村建设, 其核心是为林农建立长效的增收机制, 因此, 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将林改主动融入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如山区新农村建设应着力在构建促进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为山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应着力在构建培育新型林农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为山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应着力在构建推进村民自治, 健全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为山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等。只有建立长效机制, 把林改主动融入到山区新农村建设中, 才能更好地促进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 必须加大配套制度改革, 使林改进一步推动山区新农村建设。

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组织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改革, 包括如何改革政府的管理制度, 如何改革要素市场, 如何完善金融支持农业的制度, 如何培育农民的合作组织, 如何进一步完善评估、收费和管理制度, 切实规范森林资源交易行为等等, 因此, 必须加大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巩固改革成果。林权制度改革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 为推动整个农村改革的深入, 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加大配套制度改革, 必将使林改进一步推动山区新农村建设。

四、结语

实践表明, 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了林业产权, 减轻了林业税费, 打破了木竹垄断限制, 激活了经营机制, 规范了森林资源流转, 林业发展出现了林地林木全面升值、林农收入大幅度增加、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充分说明了林权改革为山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与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为广大山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突破, 林改已经成为当前推进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农业人口的56%以上居住在山区, 山区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区,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解放我国林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江西的林权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样本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林权改革,山区新农村建设,助推器

参考文献

[1].程宇航.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关键在深化改革[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8, 6

上一篇:从龙永图选秘书谈职业测评对企业的重要性下一篇:重商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