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叙事:“孝”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传播的启示

2022-12-08

近年来,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探究、社会功能定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思想传播方面的探索研究还很薄弱。

孝文化作为古代道德层面的核心思想, 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约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的传播方式无疑是优秀和成功的。孝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同作为道德层面的指导思想, 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传播需要从孝文化图像为主的传播方式中吸取经验, 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传播道路。

一、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孝文化起源较早, 最早的孝子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帝王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 谷仓纵火、下土填井, 屡次想致舜于死地, 舜逃脱后丝毫不记恨, 且一如既往的敬亲友弟。舜的孝行感动天地, 大象为之耕、鸟儿为之耘, 帝尧感其孝行将娥皇、女英两女嫁给他, 并选他作为继承人。这个故事虽然是传说的神话, 但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孝文化的主要内涵:孝悌。孝顺父母只是古代孝文化核心含义的一部分, 此外还包括“移孝作忠”的爱国思想, 甚至在一些阶段性的时间大行其道的“愚孝”思想。这些内涵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孝”文化。

孝文化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 历代都与各王朝的政治联系紧密。三千多年的绵延传承期间, 它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从孝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孝文化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先秦时期、两汉至唐以及宋元明清三个阶段。

先秦时期:《孝经》问世。西周时期, 以“尊祖”为主要内容的孝行思想首先诞生, 到了战国以“奉养父母”为内涵的孝道观念开始普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第一本关于孝道的著述《孝经》问世, 对孝行作出规范和定义, 开始了让孝文化有文字可依的历史。

两汉至唐:孝子图像的发端、风靡。自西汉刘向奉命编写《孝子传》开始出现实际的孝子人物, 代替了空泛的说教, 并开启了为孝子义女立传的风气, 后代衍生出了多个版本的孝子书籍。同时期, 孝文化首次以图像的形式出现, 孝子图像被刻画在宫殿和日用品上, 并迅速风靡。魏晋南北朝时期孝子图为墓葬装饰逐渐成为风气, 孝子画像也以图画的形式在社会流传。孝子图像的风靡使孝文化的传播不再只局限于识字的文人阶层, 为民间的广泛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宋元明清:以“二十四孝”为代表的孝子图像。宋元明清时期, “二十四孝”逐渐成为孝文化的代名词, 无论是文字还是孝子图像, 往往以“二十四孝”的形式出现。民间的蒙学书籍和通俗读物一般都辑选有代表二十四个孝子故事, 绘画、日用器物、建筑甚至戏曲中都出现了相当一部分的孝子或“二十四孝”题材。这个时期孝子图像的性质逐渐从严肃的教化变成装饰图案, 真正参与到了民间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从而也使孝文化在民间普及。

二、孝文化的历代传播方式

孝文化历代主要依靠文字、图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 其中汉代以前主要是书籍《孝经》;两汉时期孝子图像被绘制在宫室建筑、日用器物上;到了宋元明清时期, “二十四孝”故事家喻户晓, 孝子图装饰更是深入到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一) 文本形式

历代编撰的孝行书籍都有很多, 但主要分三个阶段:孝行理论阶段、孝子故事阶段、“二十四孝”阶段。前秦时期孝行观念诞生, 《孝经》对孝做出规范和定义, 将孝视为道德根本, 对汉朝之前的孝行观念的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刘向著作的《孝子传》, 其形式由空泛的说教变成了实际的孝子故事, 从此开启了历代文人编写《孝子传》的风潮, 《魏书》等史书文献或人物传记书籍也单独辟出章节收录孝子故事, 由此进入“孝子故事”时代。

元朝人郭居敬将历代孝子故事进行增删, 最后选定收录了24个孝子故事, 成书《全相二十四孝诗选》, 用以蒙童教育。元代之后社会上形成了选定二十四个孝行故事, 编撰二十四孝书籍宣扬“二十四孝”的模式, “二十四孝”几乎成为孝行观念和孝子故事的代名词。元明清时期社会上流行各种版本的“二十四孝”蒙学书或通俗读物印本, 大都有配图, 孝子图插图成为书籍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二) 图文并茂

这种孝子图像和文字并存的形式主要出现在元朝之后, 以书籍为主要载体, 插图为主要形式, 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还出现了图文的张贴海报和年画。

元朝之后出现了书坊, 书坊刻印并贩卖书籍, 这种坊刻本以商品的形式在市面上大量流通, 一些孝子图像作为插图在书中占据独立版面。

明清后社会上流通的《二十四孝》书籍绝大部分都配有插图, 如清刻本《二十四孝图说》和近代王震的《一亭居士画二十四孝图》等均是采用这种图册形式。除了图册的刊印发行, 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图文并茂的年画、广告画, 文字一般是照搬郭居敬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原文, 或稍加改动。不过这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主次关系, 图片为主, 文字辅助说明。

图文书籍和年画是伴随着坊间印刷的的诞生而出现, 也是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到图片为主的传播过程的过渡阶段。

(三) 孝子图像

随着孝行思想的发展渐盛, 孝子图像应运而生, 最早的孝子图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孔子适周, “睹四门墉, 有尧舜与桀纣之像, 而各有善恶之状与兴废之诫焉”1。自汉代始, 建筑、日常器用等均开始出现了孝子题材的装饰图像;魏晋时期, 社会上已经流传孝子图, 许多画家也都画过孝子图;宋元明清时期“孝”成为戏曲戏剧中的一大主题, 孝子图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 绘画魏晋之后, 孝子画像首先以绘画

的形式在南朝社会流传, 《南史》中有两则这样的记载:南齐“武帝时, 藩邸严急, 诸王不得读异书, 五经之外, 唯得看《孝子图》而已”2;翻看《历代名画记译注》, 不难看到谢稚、范怀珍和戴蜀等南朝画家均画过《孝子图》, 戴蜀更是有《孝子图》传世。

2. 墓葬装饰早在两汉时期孝子题材已被

应用于墓葬美术中, 大汶口汉墓的西前室通耳室门楣上, 从左至右依次表现赵苟、丁兰、沙公前妇子孝敬后母的故事3。南北朝孝子画像主要遗存于画像砖、画像石、石榻、石棺、漆棺等葬具及石室上。南朝邓县学庄画像砖墓, 东西两壁分别以对称形式表现“郭巨埋儿”“老莱子娱亲”, 砖上敷彩4。宋金元时期, 石棺、砖雕、石刻、壁画仍是孝子图像遗存的主要载体, 像山东平阴县出土的元墓中的画像石绘“扼虎救父”“鹿乳奉亲”等, 均嵌刻在四角菱花形的边框内, 外面有套方框5。墓葬美术中的孝子图像装饰从汉至清一直完整的延续了下来, 不同时期装饰位置略有改变, 但整体以孝子图像葬具为主。

3. 建筑装饰用图汉代盛行寺观庙堂壁

画, 其中有孝子题材, 东汉王延寿曾于西汉鲁恭王刘余灵光殿中见到“忠臣孝子”6壁画。考古发现的祠堂孝子画像遗存也很丰富, 山东地区的嘉祥武氏祠、宋山、肥城、南武山、孝堂山小石室等均有发现。武梁祠的东壁、西壁、后壁均刻绘有孝子画像。汉代的诸多建筑装饰孝子图, 皆因为石刻材质得以保存, 其后魏晋唐宋元各代孝子图像因种种原因, 几乎不存。明清至现代的民居、祠堂牌坊、城隍庙、文庙、宫庙建筑上保留了较为丰富的孝子图像。河南郑州明清建筑, 城隍庙的正殿屋檐下周饰彩绘“戏彩娱亲”“哭竹生笋”等十二个孝子图像。此外莆田玉溪祠、南安黄甲宫的壁画装饰中有大量的“二十四孝”题材, 主要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绘制, 是民间绘画的精品。

4. 日常器用类绘图汉晋时期彩箧、漆盘

等日常用具上已经出现刻画的孝子图像, 1931年朝鲜乐浪 (汉时为中国属地) 出土一件汉代彩箧, 箧身上部口沿下方周绘邢渠、魏汤、丁兰、原毂、李善五位孝子。宋元明清时期孝子图像作为一类大众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 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器物的装饰, 如银器、灯具、乐器、瓷器、扇面等。宋朝时已有人用二十四孝图像装饰乐器“又欲以三辰、五灵、“二十四孝”为乐器之饰”7;清朝出现二十四孝灯、二十四孝瓷器等:“挹香复命人将自己船上点起二十四孝灯、渔樵耕读灯”8。

5. 动态影像

宋朝的南戏、元杂剧还有明清传奇中, 孝子剧的创作层出不穷, 《王祥卧冰》《闵子骞单衣记》《姜诗得鲤》和《孟宗泣竹》等源自二十四孝题材的曲目源源不断的被创作出来, 孝子题材在戏曲戏剧创作中占了一席之地。戏曲中的“二十四孝”图, 同一般意义上的“二十四孝”图不同, 它不是以直接的书面形式呈现出来, 而是古代艺术家们向群众表演后, 在观众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属于一种另类的图像视觉表现。

综上, 孝文化以图像形式广泛分布于绘画、墓葬装饰、建筑装饰、日常器物装饰和戏曲戏剧中, 广泛细致的深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这些装饰也从侧面见证了“二十四孝”从严肃的教化向一种通俗的装饰题材的转变。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图像传播方式的启示

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 借助各种物质媒介, 以图像为主的传播方式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作为古、今社会道德方面的主导思想, 两者有共通之处, 孝文化在文化传播方面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据此为前提, 通过对上文孝道思想从古至今以图像为主的传播方式的分析, 并总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传播可以借鉴的几种方式, 分列如下。

(一) 绘本形式

这里说的绘本为有适量文字解说的图册, 包括绘本、海报、宣传画和连环画等。前提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图像化, 再配以简单明了的说明文字。这种形式主要针对快节奏生活人群和有纸质阅读习惯的受众。

这些绘本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 做相应的调整。比如设计适合于儿童的核心价值观绘本, 用于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融入学生的课堂教育之中。也可衍生设计连环画的形式, 让孩子在课余兴趣阅读的时候, 有所收益。

(二) 多媒体影像

像现在比较流行的且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微电影、公益广告、动画片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媒体影像传播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更便于受众的信息接收。无论是私人的手机、电脑、电视, 还是公共场所的显示屏设施等, 只要你的身边有一个显示器, 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轻松的收到信息。

(三) 研发艺术性周边

可以研发一系列的艺术性周边, 做成小工艺品、装饰品等, 使其更加密切的贴近并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用人们感兴趣的深入受众的生活方式, 慢慢实现对社会上亚健康道德舆论的正确引领, 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顺利传播。此外, 还要考虑社会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上的异同, 并据此对社会不同年龄段、职业的受众定制其合适的接受方式。同时, 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也至关重要, 人们在放松舒适的环境里更易于接受传达给他们的信息。

孝文化历代以文本、图文并茂、图像等形式在社会各阶层传播, 图像叙事的形式随着朝代的更迭起到的传播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自元代“二十四孝图”诞生后, 更是在传播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孝文化历代传播方式的梳理, 发现了图像传播形式的重要性, 并借鉴这种图像传播的形式, 总结出了绘本形式、多媒体影像方式、研发艺术周边等几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传播的几种方式, 希望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增砖加瓦。

摘要:我国孝文化起源自先秦时期, 自诞生初期便成为社会道德层面的核心思想, 三千年来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约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通过梳理孝文化在民间的文字、图像等传播媒介, 发现了其文化载体重心由“文字”向“图像”偏移的发展趋势, 并提出图像传播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传播的几点借鉴方式。

关键词:孝文化传播,图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1[1]王肃注:《孔子家语》, 卷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 第29页。

2[2]李延寿:《南史》, 卷四十三, 第1088页。

3[3]程继林:《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墓》, 《文物》, 1989年第一期, 第49-52页。

4[4]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 文物出版社, 1958年。

5[5]同注15, 第152-155页。

6[6]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 第14页。

7[7]转引自:杨琳:《汉字形义与文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第421页。

8[8][清]俞达:《青楼梦》,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4年, 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