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22-09-28

我国英语的教学因缺少语言环境而显得尤其困难, 这也是不少学生学历尽“千辛万苦”, 最终学成“哑巴英语”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英语教学不断改革, 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为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 我们不宜为采用新鲜的方法而过分注重形式追求, 更不宜丢弃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儒家的教育思想作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 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教学。英语教师, 可以从儒家的教育思想中领悟到英语教学的真谛。

一、课堂方法——“熟读精思”

“熟读精思”是儒家主张的读书方法。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语言学习尤其如此。对英语课堂教学来说, “熟读精思”必然要求“精讲多练”。

首先, 英语课堂上必须精讲。精讲不仅意味着少讲, 节约教时, 还意味着简明、透彻、事半功倍。这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做到, 抓住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灵活多样,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通过独立思考去掌握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课上学得好, 学得扎实。

其次, 课堂上必须有时间多练。“多练”是学生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变为“己有”的有效途径练习, 是学生掌握知识中的的必要环节。为了保证“练”的效果和质量, 英语的课堂训练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要求, 而且各种训练不仅教师要掌握, 还要交给学生。这样, 学生才能由被动地练转为主动地练, 自觉地练, 效果质量才会提高。

二、课后任务——“博闻强记”

儒家提倡“多闻”, 强调要博闻强记, 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孔子说:“吾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教育学生要理解《诗》的字面意义, 增加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要学好英语, 更需要多“闻”多“记”。

众所周知, “一日不背口生, 一日不写手生”。在缺少语言训练环境的学习过程中, 背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位清华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高, 听说读写都非常准确无误, 令美国教授怀疑他的论文是抄袭的。他在教授的亲自监督下又重新写一遍, 仍然是遣词造句无可指摘, 教授惊奇地问他在哪里学的英语如此扎实, 他说, 不是在名校学得, 就是熟练背会了大学英语课本中的所有课文而已。他总结, 背文章, 是学英语的好途径。“博闻”与“强记”相互影响, 要学生博闻强记, 要让他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能“闻”能“记”;避免死记硬背不能理解的书本知识。强调博闻强记, 利用记性学习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方法, 不能随意摒弃。应该鼓励提倡学生适当地背诵, 并注意交给训练方法提高背诵能力。

三、教学目标——“学成致用”

孔子说:“可与共学, 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 未可与立;可与立, 未可与权。”孔子认为一个人学成致用, 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可与共学”是第一阶段, 即开始学习的阶段;“可与适道”为第二阶段, 是选定正确方向的阶段;“可与立”为第三阶段, 是志向坚定不移的阶段;“可与权”为第四阶段, 是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阶段。只有达到第四个阶段, 才能真正做到学成致用。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 只有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英语的学习最终必须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运用,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能力。

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必须使英语教学和牛活融为一体, 让学生真正进入到生活场景中, 汲取知识的营养, 从而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要用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知识、新观念教育学生, 引导学生加深对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正如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英语中领略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既能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生活, 留心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又为学生提供了白丰学习和相瓦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上一篇:为学生写作拓展广阔的空间——关于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思考下一篇:黄埔电厂烟气脱硫装置运行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