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学术论文范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心理学学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篇:心理学学术论文范文

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10月19至22日在绵阳师范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承办,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等40余個单位1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共48名学者在分会场交流时作了报告。

此次大会分四个阶段进行:大会主旨讲话、专家大会报告、分会场讨论、自由研讨及大会总结。

一、 大会主旨讲话

大会开幕式在绵阳师范学院行知音乐厅举行(见图1),由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秘书长李小诺主持。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表演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林首先介绍了绵师音乐与舞蹈表演艺术学院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并对本次大会的顺利进行表示祝愿。其次,音乐心理学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对本届大会进行致辞。周世斌会长简要介绍了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逐渐的走向成熟,学术成果的积累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进步,回顾了音乐心理学建设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即基础研究和实践运用所发挥的指导作用,并对未来新形式、新机遇下的音乐心理学表达建议和期盼。

二、 专家大会报告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报告题为《音乐学习中的动机问题探源—需要与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模型》(见图2)。该研究提出了人类六种本能需要及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其中涉及到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经验、信念和规则四个方面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会构成个人在瞬间的选择,当人们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对人的特征的描述和了解能就够预测未来行为的倾向,同时提出了怎样正确发展孩子的正向情绪与正向行为,倡导人们走出“野蛮”的教育,走出“学琴苦”的音乐教育误区。

中国音乐学院的刘沛教授以《西方心理学传统与中国人认识论传统的悖论—中国心理学方向的疑问》为题做了报告,并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观点,阐述了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学术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音乐心理学发展提出了贯通古今、交融文理、寻根问祖、启迪当代的发展构想。

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博士的报告题为《音高认知的特征及脑机制研究》,该报告建立在三个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其中,实验一是只运用钢琴音色检验、探索固定音高判断的表现特征;实验二是分别运用钢琴和小提琴两种音色探索音色对音高判断的影响;实验三是在实验二的被试中选取典型被试进行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扫描,从而探索音高、音色加工的脑机制,通过分析被试对音高和音色感知的脑成像来判断认知的特征及认知方式对脑机制的影响。

三、分会场报告

1.音乐心理与儿童音乐教育方面

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任恺博士在报告《音乐课堂教学中几个重要环节的音乐心理学诠释与启示》中介绍了心理学相对性原则的理论在音乐课堂中对音乐教育者的影响与启示,主要通过联觉理论、期望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心智理论、符号理论、即兴理论及反馈作用理论对音乐课堂的五个教学环节进行了诠释,认为审美同情感与表现是相关联的,因为不同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的预期和感受,所以在音乐过程中应注重每个人独特的表达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流和关注。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郑莉凡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介绍了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对儿童胎儿期、婴幼儿期、学前期三个阶段的音乐心理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儿童时期进行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使其具有更强的感知与认知的协同能力,同时针对胎儿期音乐感知问题提出:音乐本身具有教育形态,通过音乐教育可能会对儿童的情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音乐学院的梁菁关注了音乐课堂上学生很少针对音乐聆听对音乐产生直观感受的问题,认为音乐学科与历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使得音乐学科本身较模糊,所以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雅安市的小学音乐教师展开了访谈研究,该研究主要以教师的音乐聆听教学心理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提高音乐聆听教学质量及音乐聆听教学的内容为研究问题,通过研究结果总结了教学策略中应注重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家校融合、多重参与、自主学习、团体合作的新型音乐聆听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策略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

2.国外心理学研究动态方面

爱丁堡大学的高弋力以《DT-MRI在音乐训练与大脑结构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简介》为题进行了报告,以音乐训练与大脑连接关系的研究发展简况、DT-MRI的概念及其在音乐神经学科中的应用两方面对近15年内DT-MRI技术在音乐神经科学领域中几种主要的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其中涉及到DT-MRI的观察性研究——通过听节奏时被试大脑的变化了解音乐刺激对大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高博士指出在实验中音乐家被试与非音乐家被试呈现不同的反映,同时提出从小掌握音乐技能对大脑的帮助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蒲道深关注了音乐治疗在痴呆症治疗中的应用问题,认为及时和恰当的音乐治疗措施可以改善痴呆症病情的发展,防止和延缓痴呆症病人生理及精神功能的恶化。在此基础上对近10年中国台湾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痴呆症的音乐干预治疗研究进行了分析。

3.音乐心理学实证研究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蒋存梅教授就音乐训练对先天失歌症者音乐句法加工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此研究针对音乐精细加工障碍和音高分辨障碍的被试展开。蒋教授认为如果人类大脑对音高知觉加工独立于音乐认知的话,音乐训练对音高知觉的影响也可能独立其对音乐结构认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短期音乐训练对先天失歌症者具有积极影响。

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宋蓓教授报告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打通实验室到音乐教室之门——国内外音乐神经科学研究现状分析》。该报告运用“超扫描”技术对器乐和声乐表演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脑同步现象进行了研究,从而探索在从事音乐活动的过程中,群体内部如何实现脑间的交流与互动。

4.音乐心理与音乐治疗方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赵亮报告了《音乐放松训练对运动性疲劳消除的研究》采用接受式治疗方法,探索如何更好地把音乐与体育结合起来,该研究运用聆听音乐的刺激来调整被试的认识和心理,使被试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放松状态,在音乐背景下自由想象,剔除不良感受、改变紧张状态。运用潜意识音乐疗法研究其对运动疲劳恢复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音乐放松训练可以促进集体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减轻机体主观的疲劳感觉,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操作,同时证明音乐放松训练对心理缓解更为有效。

中国儿童教育发展中心的陈泽铭教授认为音乐治疗需要关注感觉统合,对感觉统合的前庭觉、触觉、本体觉3个核心层面进行解析,从听动统合、视动统合、视听动统合三个方面分别举出了行为的例子。音乐感统是伴随功能性音乐进行感统训练的一种方式,为现当代儿童限制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途径。

5.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方面

中国音乐学院赵苏从视唱练耳和音乐心理学两个方面提出了《“唱名法之争”及其背后的心理学分析》,指出了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唱名法之间的表现误区,认为使用固定唱名法不等于发展绝对音感,使用首调唱名法不等于调式感,音乐教育者应厘清谱式与唱名法之间的关系,两种唱名法之间不存在哪种更正确、更科学的差异,不要盲目地推崇或排斥任何一种唱名法。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黎莎介绍了“伪本能”理论在奥尔夫教学实践中的体现,论文主要从有意模仿、念动模仿和移情激发三个方面的联结进行阐述,并对奥尔夫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了分析。

曼谷吞武里大学的姚林辰在论文《音乐教育对儿童音乐感知的培养》中探讨了音乐教育中对儿童感知培养的三个方面,即对儿童的感官培养、审美培养和培养的教学方法,就儿童如何形成音乐的初步感知、如何增强音乐审美能力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儿童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四、 自由研讨与总结

大会的自由研讨环节(见图3)由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担任主持,与会者就报告中的问题积极与专家们进行交流,就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怎么应用、人类的左右脑分工及音乐心理学跨学科该怎么做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刘沛教授讲到:“不要给自己限制边界,学会在客观和主观之间寻找平衡”。李小诺博士认为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即便是大的心理学方面,也不排斥思辨的作用,究竟用什么方法取决自己的研究问题,问题意识很重要,实证研究要以思辨为前提。

本届研讨会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时间,但内容充实、富有成效。据悉,此次会议为历届音樂心理学学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分会场报告人员中含有大部分年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使人相信音乐心理学有着充分的后发力量。虽然在本次研讨会中实证研究报告的比例仍占少数,但学科研究方向明显增多且研究领域更加深入。期待3年后第七次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相信大家会有更好地学术成果。

作者:张秀双 宋蓓

第二篇: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

摘 要: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关键词: 心理学本土化; 心理学中国化; 本土化发展

收稿日期: 2007-03-15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男,辽宁沈阳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

一、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可以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

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昌盛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去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留学海外,学习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使中国开始有了科学心理学。这包括有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心理学的期刊和著作等文献。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反对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

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接受苏联大规模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同时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苏联所谓唯物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心理学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是必须要清除的。由此,随之而来的是解散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遣散心理学研究人员,停止出版心理学专著和期刊。

第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接受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热潮。西方的科学心理学重又被看作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后期。中国心理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追随西方心理学的不足,并开始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已经从探讨是否要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转向了探讨如何进行本土化的研究。致力于心理学本土化的中国心理学家已在积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1-8]当然,目前所谓心理学的中国化包容着各种各样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其本土化的入手点、着眼点、关注点、突破点、创新点等等,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些研究成果都已经成为心理学中国化历程中特定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中国本土文化圈中的心理文化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中国民众带有文化印记的心理行为,一是中国传统带有独特含义的心理学阐释。目前的本土化研究定向是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只是把带有中国本土文化印记的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放在了科学考察的聚光点上。虽然目前的本土化研究也挖掘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但只是将其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看作是已被现代心理学所超越和取代的历史古董。[9-11]不过,新的突破已在进行之中。通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研究,去构建既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又能够解说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又可以建构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又迎合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中国化的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中国化的现实的追求。

二、 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心理学中国化就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在一个很短的时段里,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和相当重要的成果。对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有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12]纵观心理学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第二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改造;第三阶段是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第一阶段的研究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使中国心理学转而考察中国人独特的心理行为,但是在科学观上并未能超越西方科学心理学,或者说仍然是持有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没有脱离这种小科学观的限制。这个阶段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人为被试,但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仍然是西方式的。这类研究在本土化研究的初期非常多见。另一类研究不但以中国人为被试,而且试图寻找适合于考察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13]但是,这类研究也只是做到了改变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的内容,而没有改变其基本的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第二阶段的研究则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而只是反映了一种研究趋势。这阶段的研究开始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的限制,寻求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这个阶段的研究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小科学观带有盲目性的突破,这使多样化变成了杂乱性。现在一些研究缺少必要的规范性,而具更多的尝试性。另一类则是试图有意识地清算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建立一种大科学观,为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设置新的规范。

第三阶段的研究是寻求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心理学的原始创新是心理学本土化的生命问题。其实,在目前阶段,中国心理学发展最缺少的就是原始性的创新。长期的引进和模仿,使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习惯了引经据典,习惯了用别人的语言说别人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最好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学术创新,而学术生命就在于创新。当然,创新的努力是非常艰难的。越是全

新的突破,就越需要深厚的基础。没有深厚基础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胡言乱语,痴人说梦。所以,创新需要积累,学术的创新就需要学术的积累,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需要心理学的学术积累。心理学的创新可以是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

三、 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科学的”心理学一直就认为自己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除此之外的心理学探索,或者是立足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探索,都被归结为“非科学的”心理学,这涉及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心理学科学的性质就是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科学观是小心理学观,它是从近代自然科学传统中抄袭而来的,并广泛地渗透到了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之中。小心理学观在实证(即科学的)和非实证的(即非科学的)心理学之间划定了截然分明的边界,心理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把自己限制在边界之内。实证心理学是以实证方法为核心建立起来,客观观察和实验是有效的产生心理学知识的程序。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地、不承担价值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的描述和说明。实证心理学的理论设定是从近代自然科学那里承继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世界观。这大大缩小了心理学的视野。科学心理学以小心理学观来确立自己,在于其发展还是处于幼稚期。这与其说是为了保证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不如说是为了抵御对心理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的恐惧。但是,这种小心理学观正在衰落和瓦解,重构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迷乱的青春期,它正在经历寻找自己道路的成长的痛苦。心理学的新科学观应该是大心理学观,心理学走向成熟也在于它能够拥有自己的大心理学观。所谓的大心理学观,不是要否定心理学的实证性质,而是要开放实证心理学自我封闭的边界;大心理学观不是要放弃实证方法,而是要消解实证方法的核心性地位,使心理学从仅仅重视受方法驱使的实证资料的积累,转向重视支配方法的体现文化价值的大理论的建树。大心理学观也将改造深植于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理论内核,使心理学从盲目排斥转向广泛吸收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理论营养。大心理学观无疑会拓展心理学的视野。科学观问题在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中也体现为本土化的标准问题,也就是本土性契合的问题。[14]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但心理学现在必须靠容纳、揭示、探讨或体现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也就是说,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后,在心理学追求自己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把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文化的建构性和独特性对立起来了。心理学早期是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15]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问题在于如何揭示这一变化的历程及其对发展心理科学的意义和价值。[16]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确立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而不是社会和文化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心理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把心理学的研究定向在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建构、文化互动和文化融合的方向上。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的。文化是心理学植根的土壤和养分的来源。在过去,无论是心理学的发展还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探索,都缺失了文化的维度。其实,文化是考察当代心理学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视角。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心理文化、文化心理的探讨。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某种合理理论解释和有效技术干预。但它仅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部分或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它揭示了具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精神超越的发展道路。“心理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探明不同文化传统中蕴藏的心理学资源和推进对其挖掘,有利于审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适用性和推进对其改造,有利于考察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和推进对其解析。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学,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心理文化的探索力图找到和深入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根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心理文化、心理学探索和创新性资源。[17,18]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既是理论的基础,也是方法的基础,也是技术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论的探索是关系到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原有的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仅仅涉及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其实,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得到扩展。方法论的探索包括关于对象的立场,关于方法的认识,关于技术的思考。[19]心理学的研究应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一是关于对象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心理行为实际的揭示、描述、说明、解释、预测、干预等等;二是关于方法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者,探讨的是心理学研究者所持有的研究立场、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三是关于技术的研究,涉及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和改变。那么,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也就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这也即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即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这也即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作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但是,传统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主要是考察心理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的不同类别、基本构成、使用程序、适用范围、修订方法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索必须超越原有的范围,应该包括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

的立场、方法与技术的思考。因此,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新探索,可以说就是反思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命运与未来。

四、 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1 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学。那么,文化既是多样性的存在,又是独特性的存在。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曾一度把自己的心理学当成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而对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心理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极力排斥。[20,21]但事实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历史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本土心理学。

2 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导致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那么,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就成为重要的任务。其实,任何的交流都要有共同的基础。寻找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

3 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是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这并不是说心理学没有或者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是说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并没有去挖掘和提取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传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心理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资源或需要文化资源。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的文化资源中获取了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方式。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和发展也同样应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文化资源中获取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的启示。

4 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任何根源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都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必须是基于传统的更新。例如,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学传统。那就是心性心理学。当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心性学说。不同的心性学说,发展出了不同的对人的心理的解说。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以探讨和揭示心理科学、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为目标,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22]

5 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当代西方心理学从诞生起就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心理学能否统一和怎样统一是其发展面对的课题。心理学的不统一体现在价值定位方面,即心理学是否是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无涉是指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它要求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的取向强加给研究对象。价值涉入是指价值的导向和定位。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突出人的意向性和主观性,重视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心理学的不统一也体现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理论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拥有不相容的理论框架、假设、建构、思想、主张、学说、观点、概念等。方法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容纳了多样化研究方法,而方法之间有巨大差异和分歧。技术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进入现实社会、引领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提供实用手段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心理学的不统一不在于多样化,而在于多样化形态和方式之间相互排斥和倾轧。随着心理学的进步、发展和成熟,促进其统一就成为重大问题和目标。心理学有过各种统一尝试,包括知识论的统一、价值论的统一和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心理学统一的关键是建立共有的科学观。正是不同的科学观导致了不同的心理学。心理学科学观涉及心理科学的边界和容纳性,理论构造的合理和合法性,研究方法的可信和有效性,技术手段的限度和适当性。

五、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性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或阶段。在不同的时期里,文化心理学的知识论立场、方法论主张、研究进路特色及研究方法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那时的文化心理学假定人类有统一的心理机制,从而致力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去追寻这一本有的中枢运作机制的结构和功能。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这一方面是指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指运用特定文化的观点和概念来探讨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性质、活动和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建构。文化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正是如此而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23]其实,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范式。这就会在实际上影响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都有自己的历史延续。所谓的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既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其实,所谓的历史心理学,并不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被扬弃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心理学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历史进步和心理学的历史道路。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生活心理学。中国的学理的心理学有着十分清晰的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标签,常常与中国本土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和清晰的界线。这就把生活本身出让给了常人的常识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为象牙塔中的少数人的特权。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走入本土文化中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那么,科学的心理学能不能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中国本土的心理学应该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创新心理学。其实,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好走,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继承,并没有现成的方式可以照搬。这就决定了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历程必然和必须要走创新的道路。那么,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来说,原始性的创新就应该成为所要追求的重要学术目标。然而,对于中国现代心理学来说,这却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对于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者来说,引进的才是心理学,创新的却很难被看作是心理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未来心理学。严格的来说,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并不仅仅就是为了解决心理学发展的现实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心理学发展的未来问题。这种未来的心理学应该代表着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的方向、发展的可能、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定位。那么,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并不仅仅是要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是要提供自己的发展可能。这包括创立新的学说理论、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葛鲁嘉

第三篇:道德心理学视阈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提高学术敏感性、强化学术公正感、养成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为依托,结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研,从明确学术道德认知、促进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三个角度,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道德心理; 学术道德; 行为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文化、道德建设,不仅是涉及“兴国”之策的大问题,也是“立人”的根本性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道德价值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和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直接引领我国未来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所以,调研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及状况,结合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框架体系,在高等学校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守信、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有着重要作用。

一、道德心理学的引入

学术道德是研究者在学术自由思想引领下,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必须恪守的去伪存真、尊重原创的道德准则,是科学精神之本,是学术生命之源。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术道德是研究者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过程中所表現出来的尊重他人创新性和知识求真性的心理约束。从教育学角度来理解,学术道德是约束科研工作者,保持科研的纯正性和创新性的准则和底线。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与实践中通过交往、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文化价值结构以顺应大学文化价值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实现学生对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一项重要内容。[1]针对学术道德教育的特征和紧迫性,本文引入道德心理学概念,将规范伦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在哲学层面相结合,从新的视角理解人的道德行为,对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道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也称为品德或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组成。[2]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著作《论学者的使命》中认为,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3]。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认为,个体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个体社会价值观,个体的道德根植于社会环境,也根植于其自身的发展。它与社会大环境下个体之间协调一致,也与解决个体间的种种利益冲突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雷斯特在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该模型将道德心理过程分为解释情境、作出判断、道德抉择、实施行为四个阶段。过程一为“解释情境”,指个体面临特定的具体情境时,必须能够理解情境特征,估计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和后果,是以“道德敏感性”为主要表现形式。过程二为“作出判断”,建立于“解释情境”基础上,个体在各种可能的行动中决定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决定,此过程以“公正感”为核心主导决策,它引领个体对社会情境产生积极反射,作出道德上正确的判断。过程三是“道德抉择”,即一个为决策赋值的过程,当个体对某种道德判断选择的赋值超过所有其他的观念价值,通过赋值比较形成抉择并付诸行动,此过程取决于个体价值观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判断与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必要环节。过程四是“实施行为”,即将在解释情境基础上,依据判断将道德抉择转化为道德行动。雷斯特的上述四个过程组成的模型就是这样勾画了个体从面临道德情境到形成并采取道德行动所经过的心理历程。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分析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准确了解在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状况,充分挖掘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因素,有效构建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本文针对2012—2013年度在校研究生开展了学术道德现状问卷调查,从学术不端行为频率、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方式及途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及监督机制等17个方面进行调研,全面地了解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45份,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其中985院校668份,211院校154份,其他类型高校256份,参与调研的硕士研究生占81.91%,博士研究生占18.09%。

结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查问卷和目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开展状况,依据“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对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师生提高了对学术道德的重视。但是,目前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1.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

解释情境是雷斯特“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的第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敏感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取向的重要概念,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心理初始成分,是对情境的道德领悟与解释,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4]学术道德敏感性表现在学术道德认知、学术道德情感、学术道德问题识别三个层面。

调查显示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较模糊。研究生认为“考试作弊、打小抄、传小条”、“学位论文、课程小论文、学术报告等拼凑、抄袭”是在校园里最常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57.8%的研究生不明确“替他人撰写论文或请他人代写论文”、“利用人际关系或送礼等干扰奖学金评定或项目评审”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情感和对学术道德问题的识别存在偏差。部分研究生曾经有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伪造或篡改实验、调研、统计数据”、“学位论文、课程小论文、学术报告等拼凑,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利用人际关系或送礼等干扰奖学金评定或项目评审”、“为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伪造申请者和主要成员”、“一稿多投”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模糊。曾经有过不同程度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是从没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累积百分比的近2倍,调研表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在研究生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目、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而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于学生开展学术道德的教育不足,对于学术失范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缺少明确的界定和警示。

2.学术道德公正感较弱

道德公正感是个体重要的道德心理感受,对个体的道德判断、行为有重要影响。而学术道德公正感,即个体将学术道德指标作为判断和行为标准,是做出行为选择的内在原因,它以学术道德敏感性为基础,以违反道德标准可能出现的风险为约束,受到社会或他人学术道德认知及行为影响。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调研中,有66.32%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水平低,写不出论文,怕不能正常毕业”等自我学术自信缺失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高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获得更高的奖学金或其他荣誉”、“学习目的功利,缺乏科学精神和专业兴趣”等功利思想严重干扰了学术道德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社会风气浮躁,周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研究生课程中,缺乏详细的学术规范细则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也是导致该行为的重要原因。“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研究生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道德失范风险较低,是导致学术道德公正感较弱的原因之一。而导致这类学术道德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社会规范不严,学生受到部分功利行为和浮躁心理的影响,坚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的个体自觉没有被激发出来。

3.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尚未养成

学术道德抉择,即一个对学术道德决策赋值的过程,除与学术道德公正感密切相关,也受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并对行为习惯有较强的依赖性。调查将导师对学术道德的教育分成四个层次,“严肃认真,并举例详细讲解了学术道德重要性和具体要求”、“教育过,并告诫学生认真学习学术道德规范”等导师给予研究生学术道德明确指导和要求的达到调查比例的82.4%,说明目前,在学术道德行为养成中,绝大部分导师重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但是仍有部分导师对学术道德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调查中,对于“论文查重等学术规范制度的观点”,37.5%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日常课程和考试中开展论文查重工作,“要体现出小论文的价值,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避免老师不重视、学生撰写不認真情况的出现”,但仍有24.9%的同学对日常查重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少日常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规范警示。问卷调查了在校研究生对学术规范教育的期望频率,24.9%的研究生认为应该每个月接受学术规范教育,51.1%的有效调查者认为至少应该每学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可见,研究生存在较强的学术道德意识,对于学术道德教育也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导师在研究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应起到示范和监督作用。

综上,各类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术道德问题的社会规范不足,高校缺少针对学术道德的系统和完备的教育,导师对于学生学术行为习惯养成的督导不足,部分功利性的个体行为影响等都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建议

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调查,清晰地展现出在校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识别、判断、决策等情况,对于发现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用“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指导学术建设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净化社会学术道德环境,完善道德行为规范

根据道德心理学理论,人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影响,如果急功近利、无视、践踏学术道德的行为经常出现,将严重污染在校研究生的道德净土;如果坚持追求真理、恪守学术道德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流,将净化研究生的道德心灵、筑牢学生的道德标准。所以,净化整个社会的学术道德环境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教育部门不但要在政策、规章层面严肃道德行为规范,更要从严处理道德失范行为,在舆论方面积极呼吁关注学术道德建设、宣扬恪守学术道德的科学故事,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2.科学开展高校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道德认知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受到了国家和高校的普遍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相关教育广泛开展,但仍存在教育方案不系统、教育设置不合理、教育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学术道德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则成为道德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借鉴英美国际知名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理念,掌握时间节点、与培养过程紧密结合,则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学术道德教育应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紧密结合,注重学术道德教育有效时间节点,建立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对于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哈佛大学在研究生手册的第一条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准备所有论文和其他书面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总是谨慎地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与其他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区分开来,这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学术道德教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通过专家讲座、导师引导、知识普及和氛围营造使研究生清晰地了解为什么要遵循学术道德、违背学术道德会产生哪些危害。调查显示,研究生期待通过学术道德教育建立学术道德认知。并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日常作业评价等环节中加入学术道德讲座等内容,使研究生在心中建立学术道德底线,划清学术道德警戒线。

3.发挥导师示范和教育作用,养成健康的学术习惯

导师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德育教育的主要引导者,要率先垂范,尊重、遵守学术道德。要注重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调研结果显示,仍有17.6%的导师在学生日常指导中没有进行任何与学术道德内容相关的教育和要求,这也是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要在导师中大力宣传学术道德,导师对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提出内容和时间上的要求,将学术道德教育作为导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导师对于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只有导师以身作则,才能对研究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只有导师对学术道德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同时要要加强氛围营造,通过学术道德讲坛、学术道德标兵评选、搜集整理学术研究领域道德失范现象的案例,为研究生提供警示等活动,发动所有研究生,在研究生课题组的日常讨论和学术报告中相互监督,以坚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所以,切实发挥导师的示范和监督作用,是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术习惯的关键因素。

4.加强日常学术道德监督与评价,促进学生个体自觉

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系统不仅需要有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要将研究生学术道德评价作为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个体自觉。特别是在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中,要大力推进课程作业、小论文等教育环节的查重工作,将学术道德教育向常规化推进。可结合学生课程培养及科研过程,设置可量化的学术道德评价指标,建立学生学术道德档案,将研究生学术道德表现与奖学金评选、学术资助申请、德育评比等内容挂钩,突出学术道德评价作用。商讨、制定违反学术道德的处理意见,对于日常各类学术失范行为给予严肃认真的处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促进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的个体自觉。

研究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学术环境的纯洁性和学术发展的质量。所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要开展科学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道德认知,从学术情感界定、学术问题识别等维度入手建立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敏感性和公正感。加强日常学术道德监督与评价,明确学术道德动机,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发挥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营造健康积极的学术环境,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品性。

参考文献

[1] 赵秋静.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92-95.

[2] 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6(5):64-66.

[3] 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7.

[4] 郑信军,岑国桢.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与辨析.心理学探新[J].2009(1):62-64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王宏 徐晶 李岳

上一篇:技术类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