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陆续出台,客观上对广大德育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和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改革的成与败,最终由教师的教学实践诠释。教师是变革的主角,甚至就是“革新者”本身,所以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德育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更有助于德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改革的成功。

第一篇:教师德育论文范文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论纲

摘要:目前,教师德育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德育能力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又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该从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学校德育任务、德育特质、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等方面展开,并建构教师德育能力素质模型。

关键词: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德育实效

德育是教师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德”的发展是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德育研究者对制约德育实效的教师德育能力关注得比较少,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也关注不够。

一、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状况

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胜任德育工作,有效达成德育目的的能力。目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状况非常不乐观,主要表现在:

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不够

国内外大多教师教育政策都强调教师教育应该包含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的相关课程,但是,多数国家的教师职业人职标准、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等均没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于是,教师德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培养教师德育能力等问题,往往取决于教师教育机构对教师德育能力的个性化理解和他们自身的教育条件。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另外,“教师德育能力(素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为大部分研究者所认同的概念。就内涵而言,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是教师的德育“技术”运用并达到德育目标的能力。就外延而言,研究者分歧也不小。例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应该包括教师本身的基本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格特征、道德和科学素质及对学生和德育工作的热爱;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德育能力素质应该包括道德与文化素养、科学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有的研究者认为,德育能力应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德育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德育科研能力。凡此种种,均反映了当前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亟待加强和深入。

2.研究的科学性不强

为了向中小学教师提供德育能力发展参照标准,帮助,中小学教师迅速提升德育能力,部分中小学教师根据个人的德育经验,提出某些德育能力发展的内容和办法。因此,当前有大量的关于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方面的书籍不断出版,这些书籍包括本土著作和译著。例如《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给年青班主任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青教师的五项修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优秀教师是这样炼成的》(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等等。这些书籍大多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创作的,多针对教师的日常教育(德育)工作总结的大量经验,这些书籍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研究由于缺乏客观性和普适性,无法真正改变教师德育能力发展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而且,由于这些经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受具体情景的局限,很难在更大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和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指导作用受到较大限制。

3.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

当前国内外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不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更多地是从“职业需要”的角度来论述的,导致其研究缺乏系统性,或者因脱离德育特质来论述而缺乏完整性,这都是缺乏基础理论支持的表现。

苏联教育家涅德巴耶娃在谈及“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的问题时认为,教师应该具备12种能力,在这些能力中,尽管她没有直接指出哪些能力是教师的德育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能力都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时所必须的能力。只是这些能力之间区分的标准不明确,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也相当松散,没有构成相对系统的德育能力结构。之后,英国教育家赫斯特(P.H.Hirst)、哈里斯(Alan Harris)对德育教学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道德知识方面的要求,道尼(M.Downey)和凯利(A.V.Kelly)提出教师要熟悉学生道德发展心理的德育能力,但这些研究是比较零散的和不成系统的。相对较为系统的研究,是美国的教育研究者莱茵(Kevin Ryan)对德育教师提出的7种能力要求,但这些要求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过程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和学生心理过程对教师德育素质的要求。

在国内,汪刘生从班主任认知过程、意向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讨论了班主任的能力素质,这是我国早期对班主任德育能力進行探讨的文献之一。但是,这篇论文显然是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论述的,缺乏多学科的视角,对德育特质掌握得不够全面,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某些观点的偏颇,而且论文的研究对象局限于班主任,不符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戴锐认为,德育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和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心理品质和操行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他是基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但是他忽视了教师德育能力的心理结构,使得这些能力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更缺乏能力发展的合理的心理学基础和解释。段洪和张兴认为,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点具体内容,这是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研究者忽视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特征把握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同时,两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事实也缺乏考虑。戚万学和唐汉卫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是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但是,书中此部分的内容缺乏详细推理,有对德育教师要求过高之嫌。2007年第4期的《教育研究》刊登了《德育专业化问题笔谈》,数位研究者参与了笔谈,有个别研究者试图参照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提出教师德育专业化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有些没有反映教学能力与德育能力的差异,有些没有突破德育教学的限制,成了仅仅探讨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而且,这些探讨可能局限于“笔谈”这种形式,也没有系统的对教师德育能力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研究教师德育能力的意义

1.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前提和基础

德育实效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难题,很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主要从德育目的、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角度对当前学校德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反思。但是,作为制约德育实效的另一个因素——教师德育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缺乏,源于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欠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缺乏客观标准和方向,制约了教师德育能力的提升,德育師资无法满足德育的发展,最终导致德育低效。我们只有对教师德育能力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把握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从而为提高教师德育实效打下师资方面的基础。

2.能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从学科归属的角度讲,属于教师教育理论范畴。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零散和不成系统等现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育理论的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研究应对影响教师德育能力的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形成相对系统的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拓宽和加深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推动教师教育理论科学化。

3.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化

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教师德育能力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缺陷,也无法推动教师(德育能力)的专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加深和拓宽教师德育能力理论,将有力于推动教师(德育方面的)专业发展的科学化。

三、教师德育能力研究的初步设想

对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笔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确定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社会文化是德育的背景和前提,它既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德育任务,又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条件。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的德育能力的要求会有所差别。只有对当前我国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明确社会文化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2.分析确定当前学校德育任务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人的活动步骤、过程、方式以及对活动主体的要求都是活动目的的反映。因此,对学校德育任务进行分析,能对教师德育能力要求有比较明晰的认识。

3.分析德育特质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

我们不得不承认,引起研究者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产生较大分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德育本质认识的分歧。而德育本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为它涉及“德”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本质属性。因此,研究者应该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四个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德育的特质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符合德育特质的教师德育能力的基本内容。

4.调查当前德育实践中各个主体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要求和认识

为了提高对教师德育能力认识的普适性,扩大教师德育能力理论的指导范围,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教师德育能力理论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研究者应该对那些德育工作实效较高的教师、学生和德育管理者进行调查,总结他们对教师德育能力的共同认识和方法。

5.建构教师德育能力模型

由于德育本质的综合性、学生发展的“三重空间”的穿越性及教育过程的流动性,教师德育能力必然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可变性和立体性等特点的系统。所以,应该为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提供一个综合性、可变性和立体性的素质模型。教师德育能力模型应以科学性为指向,在综合考虑文化背景、德育任务和德育特质的基础上,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系统的和完整的教师德育能力标准模型。教师德育能力素质模型将能科学地指引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最终提高德育师资水平和德育实效。

作者:林海亮

第二篇:提升中职德育教师素质 创新德育教学工作

摘要:随着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陆续出台,客观上对广大德育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和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作为教学实践者的教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改革的成与败,最终由教师的教学实践诠释。教师是变革的主角,甚至就是“革新者”本身,所以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德育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更有助于德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改革的成功。本文从教育观念、品德素养、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等四方面对广大中职德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旨在提高中职德育教师素质,创新德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中职德育教师素质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陆续出台,客观上对广大中职德育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挑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具体实践者的教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教育改革的成与败,最终由教师的教学实践诠释。教师是变革的主角,甚至就是“革新者”本身,所以重视中职德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德育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更有助于德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程改革的成功。

一、对教育观念的新要求

(一)对中职德育课程的科学理解

德育的本质是使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是帮助学生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担负着帮助中职学生过上道德的生活,进而提升他们精神生活品质的神圣职责。

德育职责的履行离不开德育课程。所以对德育课程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是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中职德育课程应该是德育双主体相互反馈、道德认知、道德经验、道德体验、并联系德育教材及具体德育事件的道德情境等诸多内容的有机整体。可见,德育课程的展开过程是学生不断体验反省思考的过程。而过程中的真实、具体的德育经验和道德观念的事件或案例、道德发生细节常常能够在德育过程中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这样,对学生而言,德育课程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人生蓝图,更能激发学生对自己道德生活的审视和反思,并能够在集体中与老师、同学对话和交流,让他们加速道德内化的进程,进而把德育过程中生成的道德体验、道德智慧辐射到自我完善中去。德育课程只有在突破教材的局限并与学生多样化的生活紧密联系时,德育课程的真正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培养人的主体性道德素质的核心目标才可能实现。

(二)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教育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而优则仕”的上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舆论中,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他们背负着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沉重精神压力,有着与普通高中学生相差极大的心态 。大多数学生有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往往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无望。德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群年龄尚小、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很强的特殊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但是弱势群体更是受害者。德育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引导他们转变“失败者”的心态,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并且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成为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

二、对德育教师品德素养的要求

近些年随着职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学优惠政策的出台,生源质量可想而知,有部分同学用“精神上无根,学业上无求,生活上无序,交往上无礼、伦理上无情”形容一点不过分,甚至有的同学对教师的正面引导、理性教育嗤之以鼻、充耳不闻。这无疑对德育教师的品德修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再有职业教育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具备更高的品德素养。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有升学的压力、高考指挥棒的压力,德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动力更多的来自内心,来自对职业教育、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所有这些对德育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期待。

(一)德育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前進的路标。教师的崇高理想,具体表现在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表现在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表现在为职业教育事业一往无前、奋斗不息的精神;表现在把实现理想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将自己坚定的信念转化为献身教育的巨大的行动,并且通过每一环节对学生施加影响和教育,用自己崇高的理想之光去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奋斗之路。

(二)德育教师要有优秀的政治品质和人格

德育课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并酷爱本专业的思想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德育课教师如果没有积极进取、奋力开拓的精神是难以胜任这门课程的。另外,为人师表是我国师德的优良传统,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德育课教师一旦失去了学生在道德上的信任,他的一切教育都将丧失说服力。因此,德育课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乐于上德育课,从深层次上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云江,等.实施创造性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

[2] 王林义,等.重新认识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5,(9).

[3] 鲁洁,回归生活――鲁洁教授专访[J],小学德育,2003,(17).

[4] 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教育研究,2004,(8).

课题项目:

“系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课题编号:1710065)的研究成果。”

作者:张杰 王良春

第三篇:关于中职德育教育教师与德育教育教学问题浅析

摘 要:本文主要探索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作为德育过程的主导者,必须要在提高自身素养、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关键词:德育 素养 方法 质量 评价

中职德育教师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在整个中职学生德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若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德育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养、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工夫。本文就以上几方面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大家探讨,以期提高我们对德育教育工作者、德育教学工作任务重要性的共识。

一、德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政治素养

德育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向导。因而,政治素质是其首要的基本素养。政治素养包括政治觉悟、政治品质、政策认识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等几个方面。德育教师应有敏锐的思想、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度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政治上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德育教师必须善于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2.品德素养

德育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教师自己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追求高尚美德的思想。热爱、关心、爱护、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其次,热爱集体,认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再次,要大公无私,爱护、珍惜、维护公共财物,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风尚,勇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斗争。

3.教育理论与教育艺术的素养

德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德育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见成效,富有感染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使各种理论在德育教育下融会贯通,成为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利器。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科学的方法至关重要,从而才能在实践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教师不但应具备教育理论,还应具有教育艺术,我们所说的教育艺术,就是根据教育环境的不同,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灵活而巧妙地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乐于接受,在快乐中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滋润,进而达到德育教学目的的一种教育技巧。

4.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做到自信、自尊、自强,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德育教师。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工作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是高尚而光荣的,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和社会有用之才不可缺少的崇高事业。自尊就是德育教师要自己尊重自己,不要妄自菲薄,而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向着正确的目标坚定执着的追求。自强就是要奋勇拼搏,上下求索,以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来完成光荣的德育教育任务,以出色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和我们从事的工作。

5.德育教师的能力水平

这直接影响决定德育的面貌和效果。德育教师应具备观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否则,就会使德育陷入盲从、片面和被动,就难以打开德育工作的局面。

德育教师能力素养包括:较强的学习组织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较好的演讲和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的工作能力,科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探索

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已有不少的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平台,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上,我很赞同“主题参与、主导互动”的教学方法,或者称为德育过程民主化。这种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1.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过程,学生仅仅被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到把学生的学习当成外部知识信息主动汇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当成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体验和参与过程。因为一切外在的影响,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追求欲望,任何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能够激发起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引发他们真诚而深刻的情感,才能真正起到沟通理解,进而受到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观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创造性,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营造民主和谐的德育环境氛围

德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和谐民主,将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会使他们自觉不自觉的融入课堂,有利于他们展示个性表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品质的形成,这是德育对素质教育的有力回应和支撑。除此之外,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互信互动合作交流,有利于师生、学生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也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生成和个体品德的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民主和谐的德育环境氛围,要求教师切实尊重学生,平等交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讨论问题,让课堂充满活力,形成敢于说话,认真讨论问题,积极追求真理的氛围。

3.多种德育活动并行

对于德育课而言,课堂教学不应是唯一的教育形式。思想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德育课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本身,更多的取决于学生实际运用践行的程度,取决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品德养成。因此,德育课教学要更多的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感悟、意识意志的锻炼和行为的养成,鼓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

三、德育课堂教学评价

德育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德育课的课堂教学全过程及课堂教学的直接结果进行的综合价值制定。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评价信息的反馈,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教师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优劣,并加以强化发挥。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做到不断优化德育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顺利完成德育课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1.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统率全课的整体性目标,教学目的的正确确定,是顺利实现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关键。评价要点是:符合教学大纲规定和教材要求的知识范围,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实际,重点突出,明确恰当。

2.教师讲授内容

讲授内容要科学、准确,能正确理解、选择和组织教材,评价要点是:概念、原理、观点的讲述正确无误,准确清晰,并能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统一;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新旧知识联系紧密;内容充实、充分,思想有一定高度,知识有一定广度和深度;教学举例说明符合观点要求,切合实际,具有启发性、典型性和说服力,新颖具有时代气息。

3.教学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是德育课教学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也是德育课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它应包括课堂结构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评价要点是:发掘教材的思想性,讲授的理论观点要正确、鲜明。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或用理论加以分析说明,或用实际事例印证理论。并注意利用讲授中联系实际营造的言语情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讲授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知识密度要适当。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说明社会实际问题,改变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引导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对问题的热烈讨论,并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说明正确的行为方式,使课堂主动活泼,和谐协调,最终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

4.教学能力

主要指教师业务水平和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评价要点是:恰当地组织和处理教学环节,应变能力强,善于因势利导。在课堂语言上表达准确、简洁、生动、流畅、和顺、富于情感。教态稳重大方,认真耐心,循循善诱,自然亲切,板书工整简要,设计合理脉络清楚,让学生易看易记。

5.教学效果及特色

德育课应有它自身独特的特点,一个好的德育教师和一节好的德育课应及时反映课堂效果,那就是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如果一节德育课顺利地上下来,并能吸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认真听课与参与,那么也说明了德育课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正是这种特色吸引了学生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它的评价要点主要是指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完成了预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有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反应。教学中发挥了教师自己的创造性,教出了自己的特色,就说明了德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德育课堂教学的成功。

作者:王瑞宾

上一篇:家长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中职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