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师工作策略论文

2022-04-23

2009年10月,我县教育局党组决定启动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这是双流教育的一项创新工程。2009年12月,首批名教师工作室授牌仪式隆重举行,2010年12月第二批工作室建立。至今,我县一共有名教师工作室10个,学员75名,辐射学校有42所,工作室主研方向是“学科课程与教学”和“中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学德育教师工作策略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德育教师工作策略论文 篇1:

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摘要】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工作年限、单位规模、家庭支持系统、工资收入、教师工作成就感、教师职业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培训提升学科专业性、工作影响力,以行政管理促进学科规范,以活动开展增强工作挑战性,提供必要的人际支持,完善职称和荣誉评审,来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性;团队建设;职业价值感

【作者简介】兰小云,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610100)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二级教师。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成都某区基层心理健康教师的实地调研、问卷测量、访谈等,分析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工作积极性提升方案。

(二)研究对象

对成都某区53所公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课及师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其中小学34所、初中12所、普高1所、高完中4所、九年制学校1所、职高1所。参与调研访谈教师211名,学生106名。

对教师进行工作积极性测量,测量人数76人,其中专职心理健康教师36人,随机抽取其他不同学科、学段、性别、年龄教师40人。共计发放问卷76份,筛选有效问卷72份。

(三)测量工具

本次测量问卷采用冯江平《新生代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研究》文章中的《员工工作积极性测评问卷》(正式版)。该问卷经过信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工作积极性的测量工具。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校师资及课程设置

1.师资情况。

目前53所学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有36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2名,参与教学的班主任575名。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人数不足,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多样,团队统一性不够。

2.课程开设情况。

53所学校中,24所学校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上课(占学校总数的45.3%);12所学校由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上课(占学校总数的22.6%),每个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至少承担2个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17所学校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全部由班主任承担本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占学校总数的32.1%)。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新学科,教学任务和工作量计算尚未统一,很多学校没有开课要求,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完全属于德育范畴。对于一个学科,没有统一的工作安排和考核方式会影响教师的学科归属感和工作认可度。

(二)教师工作积极性表现

1.测量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被试群体积极性总分得分最低为39分,最高为96分,平均为74.79分;单项题目平均分3.12分,处于积极程度3~4之间。6个维度单项题目平均得分为:工作认可度2.88、目标坚定性3.09、 工作活力3.02、工作进取性3.14、工作效能感3.41、工作价值认知3.37。工作认可度、目标坚定性、工作活力得分低于总问卷单项平均分。

2.工作积极性的性别差异。

结果显示,在目标坚定性和工作效能感两个维度上,男、女教师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教师目标坚定性显著高于女教师;女教师工作效能感显著高于男教师。

3.婚姻状况影响工作积极性。

对心理健康教师和非心理健康教师的婚姻状况进行独立样本T檢验,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教师群体中,不同婚姻状况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差异不显著;在非心理健康教师群体中,表现出已婚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于未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婚姻关系以稳定的人际支持系统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

4.工作年限影响工作积极性。

教师工作积极性工作年限差异检验,结果显示:15年以上工作年限教师工作活力得分最高,7~15年工作年限教师工作活力得分最低。学科经验跟不上工龄增长、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教师形成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活力。

5.单位职工规模影响工作积极性

在心理健康教师群体中,单位规模不同,教师的目标坚定性、工作效能感差异显著。以100人以下、101~200人、200人以上三种单位规模进行分组,结果显示:100人以下单位规模的教师目标坚定性和工作效能感得分最高,200人以上单位规模教师目标坚定性和工作效能感得分最低。随着单位规模的增大,学校所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教学任务更重,教师竞争更激烈。大规模学校开展心理活动有很大难度,这降低了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从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6.月平均收入影响工作积极性。

以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不含年终奖)进行分组,进行单因素ANOVA检验,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不同,教师工作价值认知差异显著。4000元以上月收入教师的工作价值认识,显著高于3000~4000元月收入教师和3000元以下月收入教师,3000~4000元月收入和3000元以下月收入教师的工作价值认识差异不显著。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往往处于学校教师工资收入的底端,由于学校不健全的待遇制度和工作要求,心理健康教师难以达到充分的工作量,获得正常的待遇。

三、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方案

(一)工作认可度提升

教师对于工作的认可度,主要受工作本身的科学性和影响力影响,因此,可以从提升学科专业性和工作影响力两个层面进行。

1.学科专业性。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程度,在工作中解决常见问题,实现教育的目的,更能增加认可度,因此专业培训是必要的手段。可实施的项目包括:(1)分层级培训。按照教师当前专业水平,进行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班主任教师、学科融合教师四个类别的分层级培训,满足各类教师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专业能力。(2)主题系统教学研究。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的学科,提升教学的系统性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可以分主题开展专业教研,每年确定一个专业板块,集中力量突破专题,例如人际交往、学习心理辅导、青春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集体力量的深入挖掘,开发教学优质资源,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2.工作影响力。专业性与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可开展心理领军小组建设,通过项目发展的方式将具有相同兴趣和专长的教师组成项目团体,项目内教师自行制订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式,自行组织学习。这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个人主观发展意愿,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抱团”发展,相互影响。管理团队提供展示平台,通过专业的学习和交流,扩大专业影响力。

(二)目标坚定性提升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是推进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同时又是薄弱点,不同学校工作量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不统一,都造成了教师工作的无方向感与无目标性。可从以下两方面提出提升策略。

1.工作规范化。

相对统一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清晰的工作计量是教师工作与发展的基础。可实施的项目包括:(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按照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青春健康教育、危机干预等几个板块开展,建立各年级的教学体系,同时规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2)统一工作量计算。区域各学校之间建立统一的心理咨询时间,以及咨询时间、大型心理活动组织的课时量和课时费计算方法。(3)督查考核规范化。督查考核是对教师工作的监督,更是对其工作的认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实施过程性监测,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促进工作开展。完善心理健康教师专(兼)职认证制度,明确学校德育和教学两大管理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管理要求,也是考核规范化的项目。

2.人际支撑。

建立教师人际支持系统,能帮助其应对工作及生活中的压力,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可实施的具体项目包括:(1)师徒“一对一”结对,为新手教师安排有经验的教师,通过教学指导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同时,榜样形象能够建立积极正面的支持系统,起到引导激励作用,对于有经验的教师也是一种促进。(2)团队任务协作,通过教学磨课小组、评课小组、主持人小组、游戏体验小组、生活关心小组等团队建设,引导积极人际关怀,增强团体氛围,发挥团队能动性。

(三)工作進取性提升

将所学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技能,是对一线教师的挑战。在课堂教学层面突出工作的挑战性,可以激发教师工作进取性。可实施的具体项目包括:(1)赛课。技能大赛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心态激励、专业梳理、技能训练等效果,通过赛前宣传、赛中鼓励、赛后反思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工作进取性。(2)创新型课堂建设。创新是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主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新的平台发展自我、成长自我。(3)公开课。以公开展示的形式督促教师提升自我。

(四)工作效能感提升

教师工作效能感与自我认同有着重要联系,自我规划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项基础能力的培养,可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效能感。可实施的具体项目包括:(1)职业规划书比赛。职业规划书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帮助教师分析自我、分析工作环境,从而寻求人职匹配的突破口,促进其更加明确地工作。(2)诗意心理创作能力培养。以诗意言说的形式培养教师的写作能力,提升教师的工作效能感。

(五)工作价值认知提升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是隐性的,很难像考试科目那样直观体现,可通过开展大型活动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外界认可度,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感。可实施的具体项目包括:(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结合成都市“525”心理活动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知识普及。(2)考前心理辅导工作。在每年的小升初、中考、高考之际,为毕业年级学生提供考前心理辅导,一方面服务学生,另一方面呈现工作成果。(3)危机干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性、辅导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范围、覆盖性的危机干预工作,将最大限度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各个岗位,体现岗位人员工作价值。

(六)工作活力提升

以工作回报为主的保健因素提升,是工作活力提升的重要方法。可实施的具体项目有:(1)职称评定。××区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职称竞争力,形成了文件《××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4—2018年)》,并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同于班主任工作,可以作为职称评聘中的德育工作经验。(2)荣誉认证。荣誉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区每年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成都市教育局则要求各区县每年优秀德育工作者中必须有25%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定的工作回报将积累工作保健因素,以工作活力提升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崔景贵. 专业化:国外学校心理教师发展的路径与目标[J]. 教育导刊, 2008(7):74-79.

[2]黄希庭.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心理学的发展[J]. 心理科学, 2009(1):2-5.

[3]冯江平, 李媛媛, 陈虹,等. 新生代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5(2):58-66.

作者:兰小云

小学德育教师工作策略论文 篇2:

名教师工作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辐射引领作用

2009年10月,我县教育局党组决定启动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这是双流教育的一项创新工程。2009年12月,首批名教师工作室授牌仪式隆重举行,2010年12月第二批工作室建立。至今,我县一共有名教师工作室10个,学员75名,辐射学校有42所,工作室主研方向是“学科课程与教学”和“中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为了发挥名教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全县教师专业化水平,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拨专项经费用于工作室建设,做到经费保障、制度护航、管理扎实、考核落实,使名教师工作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辐射、引领作用得以真正地发挥。为了建好名教师工作室,县教育局制定了《双流县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方案》,成立了名教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局长亲任管理办主任,研培中心设办公室,我具体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指导、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研究,名教师工作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辐射和引领的作用,下面从“理念引领、内涵引领、课堂示范、引领、收获及感悟”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理念引领

我们10个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整体,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有共同的教育追求、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观,都在共同理想指引下团结合作。各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始终把培养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的目标:“先进理念研发、传播的主阵地;实用性教育方法论证、推广的实验室;本土化教育高端人才发现、培养的大平台。”各工作室以“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宗旨,引领了双流教育。

(一)把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己任。

他们带着全县教师的重托,肩负使命,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集体研讨学习收获,对照我县的教学实际,提出实践方法和介绍前沿理念,他们在工作室网页上、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在读书活动中与教师们分享。

(二)开展专题讲座。

工作室导师周晓玲、黎国胜、卓红彬在县骨干教师研修班进行专题讲座。导师黎国胜、阳成贵通过县网络直播平台向全县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三)建立名教师工作室导师QQ群,导师建博客,县教育信息网专设名教师工作室窗口。

我们的导师、学员和全县教师进行网上交流、学习,工作室将先进的、前沿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们分享,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内涵引领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的素养非常重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的素养决定学生的素养。名教师工作室在导师的带领下,首先提升学员的内涵,进而,引领全县教师。各工作室开展了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活动,读理论书籍、专业书籍、古今中外名著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演讲比赛、技能比赛、观摩课堂教学等,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素养。并在网站上发表导师、学员的读书心得体会,以辐射、引领教师提升内涵。如:

“周晓玲工作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到浙江大学参加课堂教学研讨会,帮助学员寻找心灵的盛宴;亲近名师,去教学大师的课堂同孩子们行走在语文的世界里,感受真实而常态的教学;不断读书,让书香沁入学员心灵,浸润学生心田,开展班级读书会、童书推荐、经典绘本阅读等。

“阳成贵工作室”(小学美术课程与教学)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导师和学员的美术技能、文化修养,在这里你感受到的是美,导师、学员妙笔生花,每个学员的名字导师都为他们赋予诗意,诗词、散文、文学名著、艺术理念、书法、写生是学员的必修课。使学员在美的熏陶下,表现美,创造美,并进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卓红彬工作室”(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采用集中和个别学习的形式,丰富学员的职业内涵,强化专业底蕴,开展“读书汇报演讲比赛”,这不是普通的演讲,而是结合化学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知识、中考考点进行的演讲。

“黎国胜工作室”(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着力培养学员的读书、思考、写作能力,持久开展读书活动,让读书成就学员高雅的行为、儒雅高贵的气质、幸福人生;通过读名著、撰写教育手记,培养学员读书、写作能力,导师和学员共同举办的读书交流活动,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组织学员听专家讲座,集中交流,网上写心得体会。

“谯婕工作室”(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品味读书乐趣,提升学员文化底蕴,带领学员远赴北京观摩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及技能赛,到成都观看现代与经典的教学案例,解读教材,让学员学会反思;同学员一起观摩四川省英语教学大赛,让学员感受英语教学的乐趣,提高学员的专业素养。

“杨红工作室”(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学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和知识积淀,让学员见识了各学派理论;带领学员参加四川省英语教学大赛,感受课堂教学的艺术、教师的风采。

“刘勇工作室”(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读书沙龙、专题讲座、名著欣赏做到一月一主题,定期编办工作室简报,提升学员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工作室影响力。

“胡克芹工作室”(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启动读书活动,拓宽教师视野,导师做专题讲座,学员写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文中华工作室”(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人格感召,树立榜样,研读专著,理论引领,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使学员专业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李春兰工作室”(中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导师的哲学小讲堂,学员的教育小故事,礼仪训练都提升了学员的专业素养。

通过学习,学员的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在网络的帮助下,县域内教师受益匪浅,名师工作室发挥了引领作用。

三、课堂示范、引领

根据名教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各工作室紧紧围绕主研方向:课程与教学。各工作室立足课堂,研究课程与教学,提升学员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名教师工作室承担了送教下乡的重任:一是全县统一组织的“特级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活动”,每学期一次,全县各校相关学科教师参加活动,由导师或学员与受援学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导师按照送教目标和课堂教学进行专题讲座,导师和教师开展互动交流,引领全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二是各工作室自主地送教下乡活动,分别到学员所在学校,接收学校邀请开展送课活动,由学员上示范课,导师针对该校教师专业水平进行专题讲座;三是由我组织相关工作室到需要指导的学校开展活动。这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引领的作用。如:

黎国胜工作室的自主提高、立足课堂、科研引路。充分尊重工作室成员的个性和特长,实现成员间的差异化发展。学员扎根于课堂,每次承担观摩课的主讲教师都确定一个重点,就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带领学员送教下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并通过QQ、博客进行教学交流。

文中华工作室的引领、磨砺。导师引领,以“教学目标、观课基本要求、议课议什么、教学反思要求”等引领课堂教学。学员上研究课,并在QQ上进行研究,导师和学员以及其他教师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广泛地交流。

阳成贵工作室的课堂教学真实、风趣、学科性强。学员立足课堂教学,分为课前充分准备——课中关注学生——课后研究学生。导师的评课引领精彩之极,如果写下来就是一节优质课的案例。工作室将课堂延伸到校园,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

谯婕工作室扎实基本功,抓课堂教学研究。导师关注学员个体差异,关注教学特点,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载体,采用研读教材——说课——课堂实践——反思交流——自我提升的方式,实施全体学员主动体验、共同研究、互动发展。

杨红工作室的常规落实,夯实教学基本功。重视“点、线、面”的统一,体现工作室的团队学习。夯实一个“点”。“点”——导师,提升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培养六条“线”。“线”——学员。培养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发展一个“面”。“面”——各学员的学校。以“名教师工作室”为纽带,开展了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究,每次活动学员上课、评课,学员做专题讲座。

周晓玲工作室的常规扎实,业精于勤。两大亮点:1. 解读教材。提升学员的核心竞争力(从每学期假期开始);2. 磨课、观课、议课。为学员的成长搭建坚实的基础(新学员亮相课,老学员示范课);她引领学员关注学生,触发课感;品味得失,领悟课感;反复实践,习得课感;积累经验,培养课感;精益求精,升华课感。以课堂、课题为抓手,关注教学实际问题,通过集中与分散、学习与实践、反思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卓红彬工作室以活动为载体,采取参与式研讨、小组沙龙,同伴互助,各个击破,分享交流。一一结对(新老学员)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胡可芹工作室以历史县级教研活动为阵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模式,努力解决制约中学历史教学的瓶颈问题。通过观课、评课,使教师在课堂中磨练、成长。

李春兰工作室坚持“自育育人,育人自育”的工作室理念,重点研究“探索青春期学生的反哺能力的培养策略,增强学生的反哺能力。”探索德育工作的学科融合。

刘勇工作室“激发潜能,主动学习,快乐教学,幸福教研”是刘勇老师为学员们确定的培训理念。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四 、收获及感悟

(一)开放课堂。

我县10个工作室的课堂(网上课堂、学生课堂)对全县开放,同时,每次活动要求学员带2~3名本校教师共同参加名教师工作室活动,上课——观课——评课——议课——反思,每次研究活动主题明确,每次活动由一名学员主持,一名学员写报道,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名教师工作室的点击率很高,点击次数达266409,有主题1009个。

(二)课题引领。

每个工作室都有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县级课题),课题围绕学科难点、问题进行实践研究,以理论为引领,在实践中研究理论。但是在课堂的研究方面还需要专家指导和引领。

(三)指导到位。

名教师工作室管理机构,为了让名教师工作室真正起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作为名教师工作室的指导者和管理者,我在县研培中心邱刚田主任和谢祖福副主任的领导下,带领10个工作室,同10位导师和75位学员,在学科研培员的指导下,沿着建设方案的目标,围绕主研方向,同导师一起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学员、研究学生。

(四)管理扎实。

我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管理,扎扎实实抓常规,深入课堂看效益。一周四天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反思活动,并对工作室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抽查学员读书笔记、听课记录、学员发展手册、活动记录等;一天网上指导工作室工作,了解工作室活动进程,及时总结,找准问题,把握方向,严谨管理,制定工作室学年度考核细则、学员结业考核细则,并严格导师、工作室、学员学年度考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工作室导师周晓玲评为省特级教师,工作室培养了一批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赛课获得一等奖、2人参加网络直播课堂教学、学员理论修养、专业素养得到很大提高,美术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司领导的赞扬,导师、学员论文发表或获奖共计56篇。

回首一年半来,我们名教师工作室立足全县教育,聚焦课堂教学,围绕主研方向,突出学科特点,以读书、教学、科研为着力点,扎扎实实地提升了学员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为全县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市教育局的高度赞扬。

作者:樊凤玲

小学德育教师工作策略论文 篇3:

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摘要]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切实做好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价值效用,其不光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状态,而且还与小学生健康良好三观形成、今后的长远化发展有密切联系?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成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应当注重并做好相应的德育工作。结合小学德育工作发展实际状况,分析探讨小学班主任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实效性强化对策,以期能够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性价值,小学是学生身心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方面重要的榜样,切实做好相应的德育工作,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形成健康良好的三观,走向长远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德育工作的开展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作为一项渗透性作业活动,需要小学班主任基于德育教学手段的使用,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进行相应的德育工作,为此,积极探索有效的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显得极为必要。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1.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从实际状况来看,部分学校及小学班主任本身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实施。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及作用,学校教师与家长往往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水平状况,忽视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保障提升,一味地将文化成绩视作评价学生的标准。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并切实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三观。

2.班主任自身德育素养水平不高

教师自身虽然具有较为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较好地进行教学管理及系列教学活动,但由于其未参加过系统化、体系化的德育教学的相关学习活动,无法实现深层次的德育教学,一定程度上无法保障提升德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学期间,德育教学工作实则为一项由抽象转变为具体化的过程,其需要小学班主任自身具有良好的德育素养水平,班主任自身德育素养水平不高的情形下,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相应的德育素养理论知识,极大地降低了德育工作效力。

3.师生交流互动的缺乏

当前阶段,小学班主任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秉持着“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听课”的理念组织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工作,教学活动实施期间,学生主要通过聆听的形式,理解记忆相应的德育理论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期间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互动。小学生具有心智发育不成熟、自尊心较强、好奇心较强等特点,上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交流表达欲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针对学生不明白的理论知识点,学生不敢提出疑问,教师也未进行有效的问答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不懂装懂”,忽视白己的疑问点,无法得到较好的成长及发展。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学理念滞后发展、教学观念不正确等多种现象的存在及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效率及质量,为满足小学教育发展需要,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实效性强化提升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结合现实情形可知,当前阶段,为积极有效强化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主要可以实施的相关策略为:

1.强化提升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质

小学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班级学生带来相应的影响及作用,为切实做好相应的德育教学工作,强化提升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注重并积极强化提升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结合现实情形可知,为积极有效强化提升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水平,主要可以采取的有效策略为:

第一,日常工作生活中,小学班主任应当有意识地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通常情形下,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较强的模仿能力,日常工作之中,班主任与学生有较多接触,难免存在学生模仿班主任言行举止的情形,因此,班主任自身不良行为的出现,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坏榜样”的作用,促使学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为此,小学班主任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自己提出较高的德育要求,在逐步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质水平的同时,更好地给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德育知识体系极为复杂,其不光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接物待人,而且還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等精神层面内容,现代教育教学事业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对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德育素质水平强化提升重要性认知,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参与院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德育素质水平强化提升培训活动,通过积极认真学习德育素质相关的知识内容,为后续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重要基础,进一步强化提升德育教学的质量。

2.积极创新现有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

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为强化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科教学工作者应当注重并积极进行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创新现有小学德育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德育学习提供良好且较为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极大的彰显,为更好地进行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应当做好事前的调查活动,了解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需求、学习活动实施特点等,并依据调查分析结果,对现有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优化创新。

依据现实情形可知,当前阶段,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长及发展的德育教学模式为:注重并加大实践类教学活动的开展比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无法很好地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个体三观仍处于逐步形成阶段,无法很好地理解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内容,但却可以较好地从实践类教学活动中得到相应的感知与感悟,并由此逐渐获得相应的成长及发展,尽可能增加德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活动的比重,能够较好地融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促使德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好的进步及发展。

例如,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班主任可基于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定期组织开展,为学生的德育成长及发展创造良好的实践平台,在营造科学良好的德育发展环境氛围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之中得到相应的进步成长及发展,为强化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更好地强化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达成较好的德育教学效果,班主任可事前做好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如将国内传统文化引到主题班会活动之中、组织开展剪纸等传统手艺学习活动。

3.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内,教师和学生作为两大关键参与主体,彼此之间得以构建和谐友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不光能够营造健康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快德育教学工作的速度,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主动性,能够较好的强化提升德育教学质量。

为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应当采取的措施为:

第一,班主任应当明确知悉自身在教学活动之中的教学引导价值,尊重德育教学工作之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有效发挥,尊重学生的观念想法及态度,基于良好的师生互动性交流沟通,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交流想法很大程度上会对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成效产生影响。

第二,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尚且处于心智发育不成熟的學生,往往欠缺相应的交流沟通能力,为更好地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班主任应当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师生交流互动活动,基于事前的德育教学设计、事中的有效引导等,激发班级学生德育教学期间的交流沟通欲望,尤其是调动班级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发问,并基于一问一答形式,较好地开展师生交流互动。

4.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

家庭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健康的心理,促使其得到更好的进步成长及发展。为积极强化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在组织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期间,应当注重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通过积极强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引导其走向茁壮成长及发展道路。

实际生产生活中,为积极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为:第一,班主任应当积极进行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引导学生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学生的家庭成长及发展提供积极作用。第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应当得到相应的监督,学生家长应当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对处于家庭环境中的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和监督,在强化自身言传身教引导价值效用的同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将其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予以相应的补充与完善。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学生随之能够得到更好的教学引导,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质量水平随之得到较好的强化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可知,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整个过程期间,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实施,不光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影响班主任教学任务达成度,而且还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及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做好相应的德育教学工作,强化提升小学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质、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性、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新现有的德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责编 韦淑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镇江市立项课题《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调查与提升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LX069)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王学清

上一篇: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论文下一篇:油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