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论文

2022-04-23

【摘要】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存在较大关联,初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初中教師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开展,确保学生通过教育拥有美好品格。本文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的措施进行探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论文 篇1:

中职学校科任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进步,同时也对精神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作为培育人的重要社会场所,不仅要求交给学生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修养德性,成为社会服务型人才。以此推进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中职学校作为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当进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都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因此,职教不仅要求能够培育出具有丰富技能的人才,还需要这些人才具有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品格。进而作为中职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科任教师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科任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身心健成

长。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除了家长,就是学校的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学生关注,且对学生产生思言行为一定的影响。其中榜样示范作用最不可忽视。中职学生倾向于教师的行为。比如:若该教师是一位品格高尚的老师,并且深受学生们的拥戴,那么学生们的行为也会渐渐与之相似。教师应该做好带头作用,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行为,以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二、用爱浇灌,以心换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很纯洁高尚的情感,其在教育中尤为重要。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塑性期,缺乏必要的辨识能力,且自我约束能力和调整反思能力,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每位科任教师都能用心滋润孩子成长,或者换句话说将之视为己出,那么将会给中职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力量。用心呵护、尊重学生是我多年来最得心應手的教学心得。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老师为了保持威严,也可以适度严格或适当惩戒学生,但绝对不可以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灵。总之,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为感化,感化始于爱,出于心,而德源于心,因此每位科任教师(也包括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都应将爱贯穿始终。

三、结合学科专业知识特点,创设情境,做学生的引路

人。任课教师虽然不能像班主任一样开展德育工作,但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知识特点,创设模拟情景剧,间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比如,就英语学科而言,教师可根据 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模拟一则酒店接待的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去练习。以此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总之,就德育而言,每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部分伯仲,均不可忽视。作为任课教师对己应以身作则,严以待之;对学生应用爱浇灌,宽以待之,循序善诱,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助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做社会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胡静: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2.李琦:浅谈德育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研究。中国教师、2020年第21期

(四川省档案学校)

作者:何智慧

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论文 篇2:

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体系建构分析

【摘要】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存在较大关联,初中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若初中教師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开展,确保学生通过教育拥有美好品格。本文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

近些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家长意识到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德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初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有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性

第一,可快速了解学情信息,德育工作目标逐渐清晰。学生的心理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道德表现,初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合理融合心理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情信息,使得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良好反馈,从而有利于教师制定科学的德育目标。举例说,初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学生性格上呈现出冷漠。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能够制定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作为德育目标,使得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第二,确保德育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初中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德育活动,才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可和支持德育活动。传统德育模式较为呆板,大多数学生不认同传统德育模式,且学生还会抵触德育,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配合度较低。初中教师在德育工作中适当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得到充分发掘。教师结合学生的内心需求来制定德育工作方案,使得德育工作可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可以确保学生认同德育工作,进而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确保学生可以取得全面发展。心理健康能够极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初中教师在实际德育工作中,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德育干预,可以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心理状况,让学生认知到什么是不良心理、什么是健康心理,使得学生能够在满足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取得全面发展。同时,德育工作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的原则

第一,遵循疏导性原则。初中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需要采取疏导性原则,即教师在实际中舍弃原来的硬性教学,而转变为柔性教学。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借助恰当的语言沟通或是经验分享来启发学生思想,使得学生的思想品格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发生变化。在疏导性原则下的柔性教学,可以让初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以维持更长时间。

第二,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初中教师在开展工作中需要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情况来进行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充分发挥角色作用来帮助学生认知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初中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确保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可以达到育人的效果。

第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初中教师在进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范围来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师既不能够选择过于深奥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够选择过于浅显的教育内容,确保教育内容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初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各个学生的思维、性格差异,然后再依据学生的思维、性格差异来制定不同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从而取得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创造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体系

第一,创造教育内容体系。初中教师在选择教育教材过程中,需要耐心、细心挑选关于德育、心理教育的教学书籍,充分发掘教材中有价值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并对知识点实施系统化的创建,使得初中学生能够清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得学生对德育与心理健康的自主学习与参与意识都得到进一步增强。举例说,班级中有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自卑心理来选择合适的教材,尽可能帮助学生构建生活自信心,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养。同时,初中教师也需要运用合理措施来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创造合适的生活化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学会在生活中体会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创造协同体系。初中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家庭进行联系。学校能够定期联系家长到校进行互动活动,使得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友谊。同时,学校还能够构建联谊会,教师能够借助QQ、微信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初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讨论德育方案。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到德育当中,使得家长可以为德育助力。同时,初中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务必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干预,如果教师自身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则需及时向专业的心理辅导员请教。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处理,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充足保障。

第三,创造保障体系。学校需要创建德育交流、鉴定和考核等制度,在教师考评体系当中增加合理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实效,学校领导者积极带动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领导者将德育的具体责任落实到教师中,使得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落实到位。此外,学校领导者还能够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定期培训初中教师,通过有效培训来让初中教师掌握更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得初中教师可以在实际中取得良好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学校领导者要求全体教师、后勤人员都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将积极寻找具有优秀品格的学生,将优秀学生的好事迹在校园传播,以此激励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总之,初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合适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快速了解学情信息,德育工作目标逐渐清晰,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疏导性、主体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创造教育内容、协同与保障体系,使得学生可以接受良好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良好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饶春燕.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成才之路,2020(14):18-19.

[2]徐创瑜.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27-128.

作者:黎新凤

教师德育工作开展策略论文 篇3:

探寻美好德育之匙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加速时期,在此时他们不仅身心快速成长,头脑智力也逐渐成熟,但由于初中生尚未完全步入社会,自身缺乏重做的社会经验,以此在成长的过程中初中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思维方式、精神面貌呈现消极发展。对此,教师都应及时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正确的引导与知识教导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让他们知晓学习的重要性,调节初中生的心态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知识学习并未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以下,结合具体事例,对初中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班级管理

初中生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其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良好的思维意识同样需要考虑初中生的个人情况,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是可以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班级学习、心理变化等方面入手,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分析,并立足于此制定更适合初中生理解接受的德育教育策略,从而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成长中不断引导初中生正确思维意识的塑造。

一、深入学生生活,引导健康理念

初中阶段刚好处于学生成长的清纯叛逆期,在此时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的目光由校园向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延伸,分析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并及时对其进行的德育教导,使初中生知晓自身不足或行为错误的同时,向其传递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既有利于塑造初中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有利于保持初中生积极情绪的良性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深入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來引导其健康生活的理念。

例如:部分初中生在生活中促进许多不良的习惯,对此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沟通教导。如初中生不重视安全问题,当初中生横穿马路时,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制止,并告知其横穿马路的危害,使初中生意识到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如初中生饮食不合理、作息混乱,这一行为虽然不会对初中生造成直接的影响,但长此以往则会影响初中生的生理健康,在此时教师可以结合肠胃疾病、精神疾病等案例进行讲解,以反面教材讲述的方式使初中生意识到规律生活的正要性,进而实现塑造初中生健康生活理念的塑造。

二、渗透学生学习,激发学习意识

初中生在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充足的知识,为日后的成长打下夯实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渗透到初中生的日常学习当中。当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时,教师应及时向初中生身处援助之手并告知其具体的解惑方式,既能够增强初中生日后直面困难的信心,还能够使初中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初中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此时就是教师进行指导的最佳时机。教师围绕初中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与完成任务的状况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从而不断激发初中生的学习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班级初中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与学生谈话时教师应选择较为安静的场所,一来可以降低初中生的戒备心理,二来可以保护初中生敏感的自尊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匿名投票的方式,让初中生给自己提意见,多数初中生学习积极性低下是由于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枯燥而产生的,对此教师则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找出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而后从中吸取经验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机会,可以结合多种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来提升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使初中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投身于课堂学习当中。教师渗透初中生的学习开展德育教育,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掌握初中生现阶段的需求、知晓初中生困惑的问题点,进而在多样的教学环节中、多种的沟通疏导下促进初中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并使初中生的学习态度不断更正,进而激发其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分析学生心理,正视学生问题

心理状态一直以来都是影响人从事某种活动效率、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初中生而言更不例外。初中阶段的学习本就时间紧任务重,初中生在此时不单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压力,同时还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生活压力,两种压力在交融的过程中就易导致初中生负面心理、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此时,教师就需要采用一些合理的方式为初中生进行心理疏导,打消初中生的心理顾虑,使初中生的个人情绪能够出现良性发展,并在积极心理的作用下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

例如:初中阶段的部分学生既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心事,从而使得负面情绪日益增大,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在此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不易伤害初中生自尊心的方式进行疏导,如定期开展趣味活动,让全体初中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调节心态,并在热烈的游戏活动中改善其精神面貌;又或者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将自己的烦恼匿名写在卡片上,教师在卡片下方写上解决措施,而后在班级的某个区域进行集体张贴,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解惑,匿名写信则可以保护初中生脆弱的自尊心。

总而言之,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更加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从初中生的生活、学习、个人等多方面着手考虑,进而为初中生营造更加舒适的学习氛围,并使初中生能够养成更为良好的学习意识与生活心态。

参考文献:

[1]张加清.试论初中教师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36-37.

[2]潘春桃.新时期初中教师德育策略创新探究[J].求知导刊,2020(30):77-78.

[3]蒋媛.初中教师德育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界,2020(29):2-3.

作者:张锦增

上一篇:旅游景区景观环境设计论文下一篇: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