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论文范文

2022-05-10

第一篇:中国审计论文范文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摘要:中国审计市场自1980年12月建立后,直至1998年底才形成了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审计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爆发多起市场危机,独立审计质量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从中国审计市场的市场结构角度,运用CR4和审计质量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针对目前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过度竞争和审计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建议提高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质量是“审计服务”这种特殊产品的核心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审计问题都牵涉到审计市场本身的竞争状况,因而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一、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状况

市场集中度是度量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关它的理论阐述体现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中。S指市场结构,是厂商间市场关系的表现;C指厂商行为,是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利润和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P指市场绩效,指在一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利润、产品质量等方面达到的状态。

SCP分析框架形成于哈佛学派,他们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而厂商行为决定了市场运行的绩效。与该学派观点对立的学派有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从研究厂商行为出发,认为企业通过提高效率获得高额利润,从而引起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上述分析可知: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中的产品质量存在着重要关联。

市场集中度指某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通常是前四位或前八位)所占市场份额,通常以CRn指数为度量指标。审计市场中的CRn是指市场上最活跃的几大会计师事务所按某种指标(如事务所的收入、客户数量或客户资产规模等)统计的市场占有率。习惯上取前四家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如果前四家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不足以说明问题,再取前八家事务所的集中度。除CRn表示集中度外,还有集中曲线、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H)指数、熵(E)指数等测定方法。目前大多数研究均以客户数量、客户资产或业务收入为测定基数,采用CRn指数来测定审计市场集中度。

表1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

数据来源:宴青、陶亚民《中国审计市场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表1可知,虽然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在逐年提高,但幅度很小,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按照植草益对市场结构的分类可知,中国审计市场还处于低集中、完全竞争模式,仍停留在一个竞争较为激烈且不稳定的状态中。

二、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一)审计质量的界定

西方学者,以DeAngel为代表,对审计质量的界定统一立足于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事务所的独立性两个方面。DeAngel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并且愿意披露客户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其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的可能性取决于会计师的技术能力,而报告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则取决于其独立性。

国内学界则体现为两种观点——“结果论”和“过程论”,认为对审计质量的评价应基于整个审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评价其优劣程度,而不仅仅是针对审计报告的评价。

(二)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

审计质量该如何衡量,说法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衡量方法,其衡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1.事务所的品牌声誉和规模。品牌声誉作为衡量事务所审计质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事务所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人们也倾向于认为品牌好的事务所能提供高质产品。事务所规模越大,失败后退出市场的沉没成本越大,因此事务所越不会轻易做冒险的事情。反之,事务所规模过小,其机会主义越明显,极易低价低质揽客。

2.事务所审计收费。通常高额审计收费来源于垄断价格或高质产品。若审计收费过低,事务所为了揽取客户不惜压低质量。为了生存发展,审计人员不得不降低审计成本,不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审某个项目,审计质量必然低劣。

3.事务所非标意见比例。目前国内很多文献将此指标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一般认为,某个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不清洁”审计意见越多,其审计质量越高;出具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占其全部审计意见的比例越大,越独立、客观,审计质量就越高;而如果某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比例越高,也会被认为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提高了。

4.审计客户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根本目的,迫于相关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准。因此,若管理者盈余管理期望越高,越易粉饰财务信息,由于审计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审计报告的失真;反之,较高的审计质量更容易发现和制止会计错报和违规行为,使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降低。

三、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理论界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其市场集中度的倒U函数,即审计质量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降低。具体表现为:当事务所规模不大,客户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性强,不愿轻易放弃某个客户,从而为防止客户改聘其他事务所而屈从于客户的意愿,降低了审计质量;当事务所拥有较多客户,即集中度较高时,事务所拥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并且不会因为一个客户而丧失其他客户,事务所会为维持其品牌形象而提高审计质量;当事务所形成市场垄断时,即审计市场集中度太高,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共谋,事务所之间通过博弈达成一种隐性契约,结果导致事务所不担心客户流失而减少在员工上的培训,这样将导致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弱化而降低审计质量。

2.中国的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审计质量,有必要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和审计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实证研究中,主要用事务所的非标意见作为审计质量替代指标。郭颖和柯大钢(2008)基于2002—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目前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之间成正线性关系。这表明目前中国单个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其审计质量越高;整体的审计质量随着审计市场集中度同向变化。刘桂良和牟谦(2008)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调整后的KS模型估计出了上述同样的结论。邹春波(2008)采用非标意见的比率衡量审计质量,运用曲线估计和回归分析,得出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倒U形状的二次函数关系,中国应建立寡头垄断型审计市场。目前中国的审计质量与集中度的关系还处于二次函数的前半段,离顶点还很远。侯晓华(2008)基于1997—2005年中国证券审计市场资料实证分析得到与邹春波同样的结论。同时他认为,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达到4.33%时,审计质量最佳。

综上所述: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中国应建立寡头垄断型审计市场。

四、提高中国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1.提高审计市场准入资格。对独立审计主体设定准入资格,限制专业水平低、职业道德差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事务所的机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可以控制进入独立审计市场的主体数量,提高整个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因此,市场的准入资格高,将会向社会公众传递审计产品质量高、审计意见值得信任的信号。

2.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引导不合格的事务所退出市场,培育出执业质量高、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事务所。需要加强事务所法律责任,给定严格的执业环境。目前中国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分散于各法规条文中,且相关规定集中在行政方面,法律责任的威慑力有限。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虽然法律条文中也有规定,但条款过于简单和原则化,且门槛过高,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

3.鼓励事务所合并和重组。合并和重组是逐步提高审计市场集中度,培育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有效途径。同时要正确认清合并,合并后尽快实现人事、财务、执业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使合并成为增加竞争力的战略方法。中注协于2006年9月28日下发通知,希望用五至十年时间培育出10家能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发展培育100家能为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大型事务所。

4.鼓励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合伙制。中国事务所规模较小,在有限责任制下,偿债能力有限,因而不利于加强事务所保持独立性的信念。而采取普通合伙制的企业,由于合伙人承担无限法律责任,致使企业规模扩大有限。因此,中国政府应从立法层面鼓励事务所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使执业注册会计师对自己的执业行为负无限责任,而其他成员则承担有限责任。这样,既保证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要求,又有助于事务所扩大规模,争取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桂良,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6):85-96.

[2]郭颖,柯大钢.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基于2002—2006年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8,(4):

48-51.

[3]郝银辉,王芸.审计市场竞争过度的原因及改进策略分析[J].审计月刊,2008,(7):48-50.

[4]侯晓华.中国证券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翟一花

第二篇: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对比分析

摘要:由于分税制得改革,使得全国各地涌现除了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弥补财政资金不足公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地方政府债务数量爆发式的增长,使得地方政府融资风险急剧增加,为防止地方政府债务引发金融危机,我国利用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共同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危机发生,本文拟通过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如何建立政府融资平台的长效治理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家审计;社会审计;长效治理机制

1994年税制改革中财政收入比例由78%下降到44.3%,而相对的财政支出比例没有明显下降,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且权责不匹配,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并且《预算法》中规定政府不得进行债务融资和赤字预算。为规避法律制约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筹措资金保证项目的正常建设,而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带动了建筑、钢铁、人力等几个领域的发展。但随着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数额的攀升,地方政府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背负沉重的债务暴露出严重的财政危机。为防止财政危机向金融风险转化,自2008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将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作为防止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下面通过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建立政府融资平台长效治理机制。

一、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在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的不同点

(一)审计主体不同

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国家审计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主要对政府融资平台中涉及国家资金及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国家审计人员所需的工作经费由财政部门负责拨付。社会审计的主体则是具有相关资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社会审计主要是对政府融资平台的利益相关者负责,保证信息真实可靠,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二)审计的权限及侧重点

政府融资平台中国家审计是依据宪法等有关规定对其涉及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企业进行强制性的审计监督,审计中发现的企业违规行为有权依法处理。国家审计侧重考察政府融资平台中项目申报,审批,建设过程中的合法性及合规性。社会审计则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受托审计,即社会审计无权对相关企业直接审计,需要政府融资平台根据自身需要自行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且审计范围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所约定的。社会审计作出的审计报告易受到委托方的影响,以至于影响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而不能进行深入调查。

(三)审计的依据及审计成果

在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国家审计依据《国家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由于国家审计是一种依法行政行为因此审计行为和审计处理依据等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并且国家审计会对所涉及到政府融资平台有交易事项的所有企事业单位出具审计取证单、审计报告、决定等。社会审计的审计依据是的独立审计准则。在审计工作结束后,注册会计师根据内容向政府融资平台委托人提交相关审计报告并对其真实完整性负责。

(四)审计程序、法律责任不同

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时需依照法律依法审计,并根据职责、权限、审计程序对其作出相应处理,在政府融资平台审计中国家审计人员必须到现场直接参与审计,作为被审计对象所涉及到的政企对审计机关作出的相关审计决定必须执行,如果对其处罚决定有异议时需先执行审计机关的决定后通过行政诉讼等方式来解决。社会审计结果仅需提交给委托人不能采取后续处罚措施,并且在实施阶段会导致审计结果存在客观差异。

二、建立政府融资平台治理的长效机制

截止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主要是银行贷款,且仅银行贷款就达到了9.7万亿元风险集中,而且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自身定位模糊、管理混乱,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效率低下。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对我国的金融系统和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冲击。上述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及风险防范仅靠一方是不够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发挥自身优勢,进行资源整合建立长效机制。

(一)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应对政府融资平台的审计方式

社会审计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以往的审计方法开展审计工作,但是社会审计对审计对象的总体方向把握不强,使得其审计只是停留在财务报表这个层面,缺乏对其深入的分析。国家审计则对整体把控作为前提,对重要内容深入了解分析重点审计,提高审计效率。所以在进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审计时需要结合国家审计对总体的把控能力,分析审计重点内容时结合社会审计的经验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双方审计的优势达到最优效果。

(二)促进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完善

为保障地方政府的合法权利,促进资金高效流动和资源合理配置,防止部分政府违规举债,我国可以通过修改《预算法》和《担保法》等法律,来规范地方政府大量举债的行为,授予地方政府发债的权利,使其在公开、透明的操作环境下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债务融资,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将政府债务的管理和偿还纳入考核标准,明确责任,防止出现坏账、过度借贷的情况,加强政府资金信息披露,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平台的管理,规范平台运作

融资平台的主管部门应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涉及地方政府担保的融资平台进行全面的清查整顿,对其中无资质、职能重叠、资产规模不足、虚设平台进行清查整改。并按照所实施的项目类别进行分类整合。集中优势统一管理,发展强大资本实力。对于资金薄弱的地区,融资平台要适当集中,控制平台总量。完善政府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利用自身的债务来调节融资平台的资本结构,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律实体。

(四)严控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对其债务数额和期限的科学合理规划。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及偿还,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准则划分责任,完善偿债机制,建立追责制,并将债务的举借及偿还作为干部任期内的考核标准,防止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情况合理规划中、长期债务,控制债务总量。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的评价制度,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参与范围,部分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应限制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参投比例,而且各级地方政府应在财务报告体系及预算决算中设置政府债务,并对其负债数额及偿还信息进行重点披露。

(五)建立和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的金融、财政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监管部门对政府债务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数量进行定期汇总、分析,预测。对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袁亚敏,李亚敏,林祖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近悠远虑及相关建议——浙江某地区政府融资平台情况调查分析[J].浙江金融,2010年1月,第34~36页.

[2]梁勇.防范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的审计思考[J].现代审计,2010(1),23~25页.

[3]党均章,王庆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分析与思考[J].银行家,2010年2月,第18~20页.

[4]金大卫.我国地方政府发债:制度根源、风险控制、法律规范[J].财政研究,2010年1月,第27~29页.

[5]祁永忠,架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及其治理,理论探索[J].2011年2月,第44~47页.

作者:赵一方

第三篇: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浅析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流,也是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既是形势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我国审计与国际审计发展接轨的需要。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近30年来,各级审计机关虽然逐步加大绩效审计分量,但从总体上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计种类和形式,目前绩效审计取得的成果和发挥的作用有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审计事业能否获得新的发展,关键是要探索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这对于我国政府审计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更好地在参与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绩效审计之路

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是今后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原审计长李金华曾强调,关于探索开展绩效审计,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绩效审计,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绩效审计的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真实合法效益三者的关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路子。具体而言,第一,应当把绩效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探索,不能满足于在真实合法审计中发现一些效益方面的问题。第二,我国目前的绩效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能像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第三,绩效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目的。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应以绩效审计为主。总之,既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它们的模式,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路子。

目前,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一是多年来,审计机关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对效益的考评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比如对建设项目效益的审计,对领导干部的效益责任的审计,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审计,对预算资金的管理情况和使用效果的审计等,为开展绩效审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二是审计队伍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这些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多种措施储备和培养人才,使审计队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结构有了可喜的提高与改善,这为开展绩效审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三是中国审计正在逐步与先进的世界审计潮流接轨,国际上绩效审计的发展和绩效审计准则的发布为我们开展绩效审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四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化程度在不断加强,接受审计监督已成为一种制度要求,政府行为比以往更加透明和公开,经济活动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在不断减少,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公布绩效审计结果。所有这些,为绩效审计的开展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在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有着广泛急迫的社会需求:一是符合改革和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要,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提高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加强对政府活动有效性的监督。二是人大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在提高,人大、政府已不满足于审计只是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更关心审计在管理和效益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不仅希望通过审计机关了解有关部门、单位执行有关法规的情况,还需要了解其使用财政性资金和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效益情况。三是社会公众日益关注政府及有关单位有效管理和使用纳税人资金为社会服务的效果,传统的财务合规性审计已不能满足其需要。

二、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领域、内容

从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的领域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资金管理的经济效益。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绩效审计是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首要内容,主要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管理的经济性。从财政分配入手,审查预算编制对财政支出结构安排上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公共支出安排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重视总量控制,分配中是否注重财政公共支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公共支出是否退出竞争性领域。二是财政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效果性。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三是财政部门自身管理的效益性。既要对财政部门自身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又要看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划拨、分配中是否认真执行计划和相关规定,各项监督措施是否及时到位。

(二)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经济效益。按照“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要求,对部门预算执行的绩效审计。突出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对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看有无编制虚假预算、扩大开支范围、搞“人情”预算的问题;二是对部门收入的合法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看其有无收入不纳入预算、截留挪用预算外收入、收入不合法,以及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三是对部门经费支出的合法性、效率性及其结构进行审查和评价。分析各项支出是否适当,有无铺张浪费、扩大行政成本、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四是对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资金进行绩效审计。

(三)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公共投资建设项目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加强对投资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对于防止损失浪费,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在投资建设项目审计中,要把握五个内容:一是对投资决策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二是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三是对建设项目成本核算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四是对项目造价进行审计,减少支出,避免浪费;五是对项目内控制度进行审计。

(四)各类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效益。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与其他绩效审计相比,相对单一。审计中,以项目立项为龙头,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对照专项资金管理相关规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标准、考核方案等为基本指标,对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性、项目管理的规范性、以及项目完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考核其运用的效率和效果;揭示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五)关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内容包括:预算外内(外)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运用财政资金履行部门职责的效益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行政成本的节约情况等。

三、开展中国特色绩效审计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提高对绩效审计重要性的认识。要使绩效审计在我国顺利开展,必须大力宣传实施绩效审计的意义,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审计和被审计单位对绩效审计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同时要运用所取得的绩效审计成果,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绩效审计的重视。

(二)加快绩效审计理论研究。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从事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的人较少,有价值、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不多。应加大课题攻关和研究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绩效审计理论和方法,尽快取得较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审计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提供理论指导。

(三)完善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法律依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关键,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这些年来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出台不少,但其中论及绩效审计的篇幅很少。完善绩效审计法规体系既是对绩效审计的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绩效审计的保证。

(四)编制绩效审计报告格式模版。在绩效审计探索过程中,要借鉴国外经验,组织一些相对前卫和相对专业的审计专家,制定相对规范的绩效审计报告格式模版,来加速引导现有广大审计人员规范开展绩效审计。如党政负责人(市委书记和市长)、企业负责人、政府组成部门(具有经济管理职能和没有经济管理职能)等等绩效审计报告格式模版等。

(五)制订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各级审计机关应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效益与公平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等原则,按项目分属的不同行业和财政资金的不同用途,采取以相似性进行归类的办法,逐步探索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绩效审计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六)强化绩效审计培训。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多数来源于传统的财务部门和审计、财经会计类专业,缺乏如工程类、计算机、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类等专业人才,人员配置和知识结构缺乏复合性,难以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除了加快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才之外,重点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绩效审计的本领。

(七)正确处理绩效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关系。审计实践中,要把绩效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在其他审计类型和方式审计中增加绩效审计的成分,既可以提高这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又可以突破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培养训练审计人员。

(八)合理选择绩效审计的切入点。要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那些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的项目和领域开展绩效审计,这样才会得到广泛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作用。同时要考虑难易程度,选择在现有人员素质、工作基础、审计资源等条件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来进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审计厅)

作者:吕胜杰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国审计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中国审计论文提纲11-15

中国内部审计论文05-11

审计论文范文05-08

审计学论文范文05-08

发审计论文范文05-08

资产审计论文范文05-08

经济审计论文范文05-09

基层审计论文范文05-09

社保审计论文范文05-09

审计管理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发展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