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论文范文

2022-05-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金融股票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行为金融作为一门新兴的金融学科,对现代标准的金融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投资者购买彩票和股票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探究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第一篇:金融股票论文范文

股票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摘要: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讲授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释证劵市场,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理论已经没办法解释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所以,许多金融学家们打算另辟蹊径,换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引起股票等金融波动的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知识来解释股票价格的波动。本文也是运用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相关基本理论,特别是股票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现象,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而论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给投资者提高参考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问题;建议

证券市场出现的“异常现象”,这种现象打破了原有的理论,这种理论是金融理论对经济人完全理性这个观点,这种“异常现象”也和主观效用最大化原则相违背。一些金融学家开始质疑自己先前的假设,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换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心理活动上面以及认知心理学方面来分析。换句话来说,人组成了股票市场,金融学引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金融股票市场上的“异常现象”。

一、 我国股票市场的表现情况概述

(一)宏观上看

我参考了2004年到2012年我国沪深股市理念的股价综合指数的变动,从指数上面来说,股价指数很难用是牛市合适熊市来形容,总是发生大起大落的涨幅情况,暴涨和暴跌的情况经常发生。在2013年12月20日这周,上证指数大跌了111个点,是2013年6月底跌到1894点那惊心动魄一周的跌幅也没有这周跌幅这么大。最近一段时间,上证指数日线(加上两个假阳线)已经连续跌了12天,连续两周二个周是阴棒,这已经打破在2008年大熊市中的连续跌10天的超长记录。证监会也例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邓舸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包括新三板扩围问题、非上市公众公司并购重组相关规则的最新进展、证监会调查上海基金“老鼠仓”的相关情况,努力推动资本市场良性互动。按照常理来分析,IPO在2014年1月份重启,在这之前应该是股市的真空期,如果能够配合好IPO重启,那么多半应该是利好的消息,会带动一波较好的走势,但是事与愿违,跌的大家都失望了。

这些信息都反应出投资者对于市场上的信息了解不足,这种投资决策也不能够用传统的金融学理论来理解。虽然说影响股票市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正如上文中所说的股票是由社会人组成的,我们可以充分研究不同投资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状态来理解股票市场的总体波动。

(二) 微观上看

我选取了地产股“多伦股份”(600696)的异常波动情况作为例子:在2010年5月到11月之间,其日K线在9月中达到的最高点,然后及急剧下跌。然后其召开了股东大会关于股票异常波动做出了公告,但公司主营业状况政策,基本层面没有什么变化。

依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异常现象”是指无法用现行的理性资产定价模型予以充分说明的稳定的金融市场上的统计现象,或称“程式化现实”。股票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可以从两个个方面来归类:一类是股票市场可预测性谜团;二类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股票的异常现象。

二、 股票市场异常情况的行为解释

股票市场异常情况主要是股票价格波动性谜团的情形,对其的行为解释主要可以有三个方面的解释:

首先第一个解释是“小数定理偏差”。主要的代表学者是卡恩曼和特维斯基。这个行为解释主要内容实际上表达出来的是样本无关性,指人们将样本中某件事的发生概率分布于总体分布。他们认为投资者如果根据公司的公告,根据公司所公布的公司红利对公司的发展状态和前景做出判断,有可能会夸大红利对于投资者的导向作用,有可能会使得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样会加剧股价的波动。行为金融学的这种分析实际是说人们对红利的变化反应过度,其理论根据就是“小数定理”。

第二个解释是“过度自信”的解释。这个是从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股票异常现象的。主要是指一些专业人士,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过度的依赖,甚至夸大自己的能力。把对一件事不确定发生的概率估计设计在特别小的一个置信区间之内,错误的夸大自己的预测能力,对这种情况产生不准确性,带有一种自我欺骗的行为。这种现象也有可能对价格有变化。

第三种解释是“学习模式”的解释。主要的代表学者有格威斯和敖迪妮。这种解释是在上面第二种解释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实践生活当中会对自己的“过度自信”产生强化能力,这个解释的心理学基础是偏执偏差。不仅不依据新的信息,对自己原始信念进行更正,反而对自己原来的想法充满信心。中国股票市场上个体投资者之间的差异,使得投资者产生消极的效应,给股市带来异常波动。

三、 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历程还比较短,个体股票投资者的经验还不足,投资理念和心态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些“投机”和“政策”特征还非常明显,这容易使得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出现偏差,财富损失的时候也降低了投资者的自信心。从而引起股市的动荡和脆弱。在我国的投资者当中,散户所占的比例占主要部分,这个结构是不合理的。加上一些造势做局和内部交易,使得我国股市炒作性特别的强。我从影响投资者心理的原因除非,对我国股市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 促进理性投资

首先就需要让广大投资者树立好正确的投资理念,培养一种良好的投资心态,并摒弃之前的“心浮气躁”的心理。同时在投资过程中,改变投资方式,引导广大投资者做中长线,在技术、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放弃做短线的想法,改变投机行为,尽可能的避免掉因为投机而造成的股市震荡,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还有就是要敦促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基金,社保等,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投资市场让这些拥有资金的机构成为我国股市的主要投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我们投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二)规范制度引导理性投资

国家要加强对于股票市场的立法和监管力度,明确规则和股票市场秩序,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引导股票市场向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去发展,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防止借壳上市,保证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禁止刊登误导投资者的股评和信息,减轻那些不正当的股票市场信息。

(三) 政策引导但不干预市场

国家在宏观上面应该积极引导,制定政策保持市场的相对稳定性,保持在一段时间内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才能真正对股市起到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不能过度干预,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股票市场有法可依,让市场这支无形的的手发挥主要作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维.基于异质投资者模型的股票价格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博士论文,天津大学).万方数据(度门大学图书馆).2002一05.01.

[2]齐海燕我国股市“羊群行为”分析.市场周刊田.2004.05

[3]网应益荣.股价波动的若千研究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上海交通大学).2002.05.万方数据(厦门大学图书馆)

[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2005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07.

[5]易宪容,赵春明·行为金融学[M]·北京:解会科学文缺出版社,2004.

作者:李晨

第二篇:彩票、股票交易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摘 要:行为金融作为一门新兴的金融学科,对现代标准的金融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投资者购买彩票和股票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探究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彩票;股票

文献标识码:A

作者:赵新顺

第三篇:一项金融创新工具——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

摘要: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是一项在发达国家运用得非常成功的金融创新工具,然而国内却还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文在介绍合约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背景,通过分析其在我国实现的条件进而提出发展互换合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多样化投资;资本管制;配置风险;渐进式手段;行动主体

大量有关股市收益的实证研究表明,进行国际多样化投资可以获利。通过国际股票市场的多样化投资在风险与预期收益的有效边界方面可以得到重大改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大规模进行了这种多样化投资。然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这种国际多样化投资却并没有得到发展。这些国家的居民要投资国外股票市场,其最大的障碍是政府为了防止资本外流而设置的资本管制。那么,有没有一种在不取消资本控制的前提下而又能享受国际多样化投资收益的解决方案呢?

通常认为,降低成本、减少税收和会计惯例等制度上的一些限制是金融创新的动力。米勒(Miller,1986)称,体制和税法方面经常性的和不可预料的变化是过去这么多年来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西尔伯(Silber,1983)的企业约束成本说认为金融创新起因于试图降低强加于企业的各种成本。这种观点与凯恩(Kane)的管制——创新——再管制——再创新的格局说以及《巴塞尔协议》的节约成本说不谋而合。可见,制度上的管制都会对金融创新以强大的动力,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正是这一资本管制下的金融创新产物。

一、国际股票互换合约功能

国际股票收益互换是互换的一种衍生形式,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资本控制下的国际多样化投资,能将投资的资本流动效应同其承担的风险分隔开来,从而减少各方损失,从而更有效地配置风险。

具体来说,如某国家的国内投资者已经拥有国内股票,那么他们就可以与已拥有国外股票的国外投资者签订“互换”协议。该协议可以这样规定,以某一时期(如1~10年)国内股票市场的市值加权平均收益转换成国外某主要股票市场的市值加权平均收益。到期执行协议时,双方仅交换两种收益的差额部分,而都不须向对方支付首期款。以国内投资者与国外投资者直接交易为例,其流程如下:

Rf:国外股票市场市值加权平均收益率

A:目标本金

则国内投资者到期收益为:A*Rf-A*Rd

相应地国外投资者的到期收益为:A*Rdd-A*Rf

令 R=A*(Rf-Rd)

若以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libor为贴现率,那么对国内投资者来说,该份合约在任意时刻t的价值为:

Vt=Rt+1/(1+libor)+Rt+2/(1+libor)2+…+Rn/(1+libor)n

n 为合约期限,一般为1~10年,0

通过这种互换,国内股票市场的风险便被有效地转嫁到外国投资者的身上,国内股票投资者现在得到了品种繁多的国外股票的风险收益。由于没有首期款的支付,因此首期没有资本流入或流出国境。而最终支付时,双方也只是交换收益的差额部分,其实际资本流量大大低于本金,可以控制在金融当局的限定内。对外国投资者来说,如果他们看好国内股市,“互换”交易可以免去直接进行单个股票交易的交易成本(假设金融当局允许其交易的话),而且还可以避免在跨国投资中很常见的一些税收问题。另外,如果外国投资者拥有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达到一定程度时,此“互换”交易还可以避免参与公司的管理。

如果没有开展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而现今该国内投资者和国外投资者均看好对方股票市场,那么他们就不得不在当前的政策下进行证券投资。然而,他们会遇到以下障碍:

1. 外汇管制。

首先,目前中国还不允许国内资金直接投资国外股市,国外资金也不允许直接投资国内股(这一规定已有所松动,QFII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但QDII仍未推出);其次,根据《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及补充通知的规定,境外投资项目用汇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由外汇管理局省级分局审批;100万美元以上或累计超过100万美元的,由外汇管理局省级分局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这样,即使政策允许进行跨国证券投资,也要经外汇管理局审批,手续繁琐;第三,根据规定,境内投资者以外汇资金向境外投资的,应向所在地外汇管理局缴存所投资金5%的资金,作为汇回利润保证金,这又存在资金占用问题,无形中又提高了成本。

2. 税收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有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或虽设立机构、场所,但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按2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自2000年1月1日起,上述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这还没有考虑股息的预提税。而签订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国外投资者则不存在该项税收。同理,国内资金投资国外股市也要相应地缴纳本可不须交纳的税收。由此可见,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是一种成本极低的、有效配置风险的金融创新工具。

二、合约在我国实现的可能性

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来看,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在我国应能大显其道。其理由如下:

1. 经济全球化使然。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国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当中。与此对应,各国金融管制普遍放松,金融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直接促进了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使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虽然目前中国还在执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但可以预计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将为期不远,到时势必掀起国内外相互投资的狂潮。而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可以成为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试点,为国内外投资者探索对方市场提供一个渐进式手段。

2.众多指数的存在及股指期货的呼之欲出为之奠定了基础。

目前中国的指数体系中成员众多,包括A股指数、B股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股指数及各板快指数,以及推出不久的上证180指数和新华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为互换合约基准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余地。另外,股指期货也已酝酿多时,不久也将正式亮相,这都使互换合约的交易具备了良好的条件。

3. 与现行法规并无冲突。

《证券法》总则第2条规定:“在中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用指南》中对该条款作如下解释:“证券法是按照以下原则来确定所调整的证券种类的:一是证券法调整的证券应限于资本证券,其基本形式为股权凭证(如:股票、投资基金等)和债务凭证(如:公司债券、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这两类证券是我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基本品种,已有了一定的经验。而对于证券期货、期权等衍生品种,暂不列入本法的调整范围。”可见,立法者考虑到了对衍生产品的调整问题,限于实践不够而暂时没有列入。国际股票互换合约交易应适于证券法外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但,目前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规,这需要完善。

4. 国内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7月,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已达1259家,市价总值为41485.71亿元,流通市值也达13425.09亿元,投资者开户数为6971.07万户。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操纵指数困难重重,这使互换合约的基准价格有了比较客观的定位,也大大降低了合约的市场风险。此外,随着培育机构投资者各项制度的实施,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向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方向转变,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例,目前国内共有58只开放式基金和54只封闭式基金,管理了约1500亿元的资产。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能够支持互换合约的推出和发展,避险及寻求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也使机构投资者对互换合约具有强烈的需求。

5. QDII的困境。

QDII是允许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内地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低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的有效需求不足,内地资本留下来应该更有用武之地,一旦实行QDII这种投资方式,中国股市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基于这一担心,至少在一段时间内,QDII不大可能推出。而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由于不需支付首期款,到期只支付收益差额,其现金流远远低于本金,故对资本的抽离有限。所以,QDII的困境反而给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的推出提供了一个契机。

三、政策建议

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已经具备的条件,我们应当尽快着手研究、设计和开发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并尽早推出。从现行体制看,只有政府才是这一合约创新的第一行动主体。因为在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下, 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是一个行动集团,严格的监管和相应的法规安排决定了其它主体难以承担创新任务。另外,在初期应该通过要求较高的交易单位,将国际股票收益互换合约交易的主体首先确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不鼓励个人投资者过分参与市场,以减少风险和最大限度降低其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待条件成熟、取得经验以及进一步完善后再适当放开。

参考文献:

1. JOHN C. HULL.OPTIONS,FUTURES,AND OTHER DERIVATIVE SECURITIES.Prentice Hall,1997.

2. 胡维熊主译.金融工程学案例:金融创新的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4. 叶永刚.衍生金融工具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作者:李志武 刘 镭

上一篇:懒人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贸易纠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