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金融政策论文范文

金融深化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不断地深化,由此相对应地出现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不断更新变化,然而货币政策的和金融监管的不断变化对维持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金融的深化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变化发展水平能够相辅相成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金融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国甚至于全球的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发达国家美国的经济金融学家爱德华·肖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就发表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的理论,他也指出了金融经济的深化在国家以至于全球的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而又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近几年会用金融监管去替代市场制度的监管,其具体表现就是利用政府性的贷款金额和贷款金低利率的特性,以实现对各行各业的融资,但是这种高风险的金融监管造成了企业资本的匮乏和企业资金的储备不足的想象,进而是一些国家和企业进入资金周转不开甚至于恶性循环的境地。而本文我们就金融的深化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进行简略性分析。

关键词:金融深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

从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中可以看出: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的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金融的改革发展还是不够完善的,金融的深化改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并且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在国内外经济的环境不断更新变化下,我们国家的金融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并不断呈现出复杂的情况。因此就需要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要实时注意观察国内外的金融发展状况,并不断对金融管理做出合理分析,为国家金融的深化发展引路。

1.金融深化的内容以及其所要实现的目标

美国的经济学家曾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情况进行了一项系统的分析,表明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其实存在着一些不是很合理合适的情况,因此他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得出了金融深化这一经济学的传世结论。他认为外国的发达国家能够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的原因是那些国家的金融业发展非常好,除此之外,其国家的金融业也在不断地渗透到其他行业,像轻工业、工商业、建筑业和机械行业等等,通过向各行各业的渗透就可以实现一个比较完备的金融渗透机制,从而促使金融业的发展与深化。

而对金融深化所要实现的目标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对金融的深化改革,让金融市场和国家的银行机构能够最大效益地发挥自己的功能,从而实现全社会人民能够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储备,将之前的企业内源性融资逐步转化为外源性融资,以现实外源性融资逐步取代内源性融资,并占领市场的主体地位。第二,政府可以尽可能地减小甚至于放弃对贷款资金的人为干涉,以至于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社会对货币的缺乏和其对货币的供应需求,从而能够让金融机构可以合理地调试资金,以达到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通过合理地控制国家的货币流通而不是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达到对资金的刺激。以上就是金融改革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

2.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分析

2.1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具体目标存在着冲突

首先,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国民能够充分的就业,保证社会中物价的稳定,从而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这一目标是一个宏观的可以看得到的目标;但是金融监管则是根据一些行业实现的目标对微观经济的监管,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看不见的微观目标。这二者看似差异不大,但是其所要实现的目标却是大不相同的,甚至可以说其具体目标存在着冲突。

2.2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政策冲突

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实践过程中都会以回家银行的金融监管作为方针,但是如果货币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没有遵循国家银行的金融监管,那么在其运行过程中将会导致国家的总部银行的权威收到各地银行的挑战,是地方分行使用中央总部银行的政策时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是很高。更有甚者,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地方的分行由于已经习惯于传统模式的金融监管,很容易在进行政策的落实实施时,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并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

2.3国家银行监督会与国家中央银行存在协调性的缺乏

在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国家银行监督会在进行相应的银行监管时,基本都是以货币政策作为监督手段的,但是如果在进行金融监管时,货币政策的监管功能受到不可控因素的阻碍时,就会造成中央银行和地方各个银行的货币政策不能得到落实,从而使国家银行监督会和国家中央银行之间的协调不是很密切。其次,从金融的稳定性来看,国家银行监督会与国家中央银行因各种问题出现矛盾后,由于它们的采取援助的方式不同,并且其援助的对象也是不相同的,就有可能会使其失掉最优的救助时间和救助对象,进而致使国家中央银行与国民的借贷款程序收到威胁,使国民对银行的信誉产生怀疑。

2.4国家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两者不能做到统一

要想促进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就需要将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做到协调,若是不能协调两者的关系,将会致使国家中央银行、国家银行监督会以及中央银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增大,再者会致使国家中央银行行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因为一些地方银行支部可能不会服从国家中央银行的调控监管作用,这样的结果引起国家银行的金融监管和货币监管政策从起使的内部自行调控逐步转变为目前的外部调控。转化为外部调控后它们之间的协调难度将会加大,也会致使国人的借贷款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金融监管部门与国家中央银行要协调统筹发展,以最大可能地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3.有效促進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统一的措施

金融行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做到统筹发展,若二者不能做到这些,则不能有效促进金融的深化改革,以下就从几个方面讲述如何使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实现协调统一发展。

3.1增进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互动

要想货币政策得到有效的实行,实施银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银行的监管可以使货币得到相对比较稳定的市场环境,还可以使国家的中央银行能够发挥自己的权益,管辖各个地方的分区银行,还可以为金融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合理的银行监管作为一种有效又稳定的经济政策,对于保持货币的稳定与市场的货币价值具有促进作用,是实现金融的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促进银行监管与货币政策互动的一个典范。

3.2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要保持职能的大体一致

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都是为了货币能够在市场上正常地流通和使用,也是为了防止货币出现通货膨胀而实行的一种货币监管制度,虽然两者各自负责的内容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公共指向确实相同的,都是为了货币能够在市场安全平稳的流通。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冲突,但是它们还是存在着相似相容性的,二者相互依靠,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和壮大。所以说,为了国家货币平稳流通,为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更为了国家银行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营,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要制定可行的金融监管措施和货币政策,为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平稳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调控措施

市场调控通常分为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者共同维护经济市场的平稳运行,若其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不能使市场经济平稳发展,所以二者要相互协调发展。但是若宏观经济调控出现问题,那么不管是私企还是国企亦或是民营企业都会出现经济的运行不平稳,波动大,甚至于出现经济危机,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至整个金融业,甚至于危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倘若是经济运行方式存在着问题,人们的收入与支出达不到平衡,那么必然会致使使生活水平、幸福度迅速下降。对于企业来说,会出现运行效率低下,入不敷出的情况,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整体消费将会收到影响,资源也可能会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因此,需要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经济的宏观把控,以维持社会和企业的经济平稳运行。再次,微观把控也是极为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运行不稳定一般是由现行企业与银行之间出现借贷款信息准确的现象,这就会使银行的管理体系出现问题,进而危机到国家的金融体系。而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制定合理的金融监管措施,则可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不断深化发展,引发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不断改良改进,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兩者的关系是相互冲突而又需要统一协调发展的,这就需要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做好部署与协调,为促进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促进金融业的深化与改革贡献力量。此外,我们也需要不断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以实现金融的改革与深化。

参考文献:

[1]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

[3]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

作者简介:

朱芝樾(1994-),女,民族:汉,籍贯:吉林长春,学位 :学士,工作单位: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 :金融。

作者:朱芝樾

第二篇: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下)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金融改革是滞后的,不彻底的。为什么是滞后呢?我们对银行金融领域好多传统观念都是错误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完全把银行当做政府机关,不管是中央银行还是商业银行,从列宁开始,认为银行是政府的特殊机关,如果再追溯到前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法兰西银行收归国有,而是把法兰西银行当做一种企业,法兰西银行能够用财政支持凡尔赛政府,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该把银行收归国有。所以列宁十月革命后就把银行收归国有,把银行作为国家机关。中国虽然有商业银行,但毫无例外地也将其当做政府机关,现在银行改革滞后,商业银行没有摆脱政府机关的框架,比如我们有银监会也有中央银行,本来中央银行起着银监会的作用。其他的银行就是商业银行,我们的商业银行到现在也没有摆脱政府机关的色彩,商业银行是副部级,行长是副部长,是中央候补委员。级别观念还是很重的,不管改为上市公司什么的也好,实际上还是有一个国家行政级别。那么到了2001年国家文件上才提出银行是一个企业,工商银行开会,讲到中央关于银行是一个企业这个问题,我就说:“这个话晚了一百年,马克思早就讲过,马克思说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的特殊企业。”好多人都习惯用行政级别来套银行,“文化大革命”时银行和财政结合在一起,性质完全是机构化的了。所以说,这几年尽管银行运作发生很大变化,银行性质到现在也还没有根本改变。另外还有一种银行,政策性银行不叫银行,是执行政府政策的,政府要投资哪方面由它通过资金来支持。级别比较高,正部级。所以很难说它是银行。第一是中国的银行定位不准,性质不明,商业银行没有真正地转变为商业性银行,没有真正转变为企业。

第二,中国银行的结构与所有制结构脱节,本来银行结构应该大致反映整个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但是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国有制银行,还是国有制为主体。比如我们现在非公有制经济至少占30%,但是非公银行占比重很小,主要还是国有银行垄断,公有制的垄断地位基本没有变化,四大银行在金融资产方面占据垄断地位,基本排斥民办银行、非公银行。目前已经有三个上市了,但是这种上市也没有改变银行的结构,民办银行数量很少、很有限。股份制银行实际上只有一家是通过非公有制经济集资的,它就是民生银行,其他13家股份制银行基本上以国有制为主。所以说,这些所谓商业银行也基本上还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就是民办银行也不是完全民办的,形式上民办,实际上公办,行长人民银行派,基本按照国有银行来运作,不同就是高管人员的工资突破国有银行的框架和标准。中国办一个民办银行非常困难,民生银行、天津渤海银行,中国好多地方办银行批准很困难,对办银行严格监管是很必要的,但是基本很难办是不对的,银行的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脱节。

第三,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银行自主权相对比较小,最主要的是利率市场化,商品90%市场化了,除了少数公用事业的费用是政府制定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都市场化了。利率是货币的价格,但是利率国家控制很严格,基本上是国家定价,市场化率比较低,银行很难通过调节利率的形式来调节信贷的规模和信贷的方向。

第四,银行的内部运作机制包括人员的任命,基本上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所以这几年银行的问题很多归根结底和这个有关。银行工作人员反差很大,工资很低,权力大,运用的资金数量很大。中国银行管理人员和国外管理人员工资反差很大。另一方面,政府公务员和银行工作人员反差大,银行干部工资很高,公务员工资很低,银行待遇是矛盾的产物。不仅是银行和国外比较很低,就是和国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也比较低,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老总相比较很低。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基本沿用计划经济的办法使得人才大量流失,使得在业的人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这也是一个问题。

第五,由于政策性的影响,好多银行的不良资产很多,银行不良资产有多少呢?已经几次转移了,1999年,转1.4亿给资产管理公司,工行上市前2万多亿,最高时不良资产占25%,外国说45%,这几年虽然有所降低,但是降低的方式是多样的,降低不良资产归根结底要政府财政来补贴、冲销、买单,金融资产大量增加,说明银行资产质量不高。

第六,银行的盈利能力很差,工商银行全世界银行排名第三,但是利润非常低,每人平均的工资量和每人平均的获利能力很低,比国外的大银行低得多,所以中国的金融行业存在问题不少。

第七,中国的金融行业缺乏配套设施,比如资本市场比较发达,期货市场不太发达。本来资本市场要发展,期货市场也要发展,尤其是中国目前对外经济占很大比重,对外经济的依存度已经达到80%,这种情况下国际期货市场对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要,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缓慢,因此在中国期货市场上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能力、功能很低。

第八,中国在体制上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国外资本、保险、银行、信托综合经营综合管理,中国实行分业管理,使得金融资产不能够综合利用,加大运营成本,降低了运作的效率,削弱了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当年提出来的时候,中国的金融应该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现在逐步过渡到混业经营,和国际上比较大大处于劣势地位,最近要修改。

第九,银行业的立法不够完善,银行业内部有很多行业,都单独立法,缺乏总体安排,有些立法早的受到计划经济影响大,有些立法晚的就能够摆脱计划经济影响,《证券法》经过修改后比较完善。尤其是2004年出台了《国九条》对于《证券法》的修改和完善有很大的作用。总起来说,中国的证券立法是分散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虑,没有一个统一立法。应该统一立法,其他再逐渐按照《金融法》的总体原则修改。

第十,监管体制不完善,漏洞很多,有些规则不够合理,有些规则不够明确,有些规则不够完善,因此在监管方面有许多问题要做,比方说,外汇现在有可能实行自由兑换,关键对自由兑换管理缺乏经验。

三、资本市场

1. 马克思关于资本市场的论述

马克思并没有预计到社会主义存在资本市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私有财产,所有财产都是公家的,统一调拨。既然所有财政集中在政府手里就没有必要存在资本市场。在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当然没有资本也就没有资本市场,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马克思预测社会主义没有资本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只能用劳动来谋生,人们不占有其他生产要素,不可能有些人拥有资本,有些人没有资本,不可能有些人不能买股票。没有预测到社会主义能够存在资本市场。马克思对于资本市场有没有论述呢?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市场可以资本集中,会在短期内发展大型项目,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第二,股份经济是从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过渡的形式,私人资本通过股份制变成社会资本,向社会资本集中,能够摆脱私人资本的限制,使得管理社会化。第三,马克思的重要语录“股份经济是导向共产主义最好形式”(1854年3月3日晚《给恩格斯的信》),摆脱了私营资本的形式,使得资本由有限变成无限,第四,股份经济可以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可以反映两种优势,反映所有权的优势,也可以反映经营者的优势。第五,股份经济、资本市场也有很多弊病,马克思讲了三个:金融风险,金融诈骗,金融投机。股份经济可能出现金融诈骗、作弊、投机,马克思指出来资本市场有很多弊病。

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背景

中国资本市场在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不久,有些人主张股份制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本积累筹集资金都是间接的形式,通过间接的形式成本太高,风险集中,不少人讲到既要间接形式,也要直接形式来发行股票。这是从建设的实际出发,要建立资本市场。第二,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当时好多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打破计划经济束缚,考虑到要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把整个观念有所突破,1984年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提出劳动力不是商品,企业不是商品,但是企业的产品是商品,这是矛盾的。当时人们认为要是劳动力是商品,货币变成资本,必须有资本市场,通过迂回曲折的办法,为了说明中国需要资本市场,需要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来完善市场经济。第三,为了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人们过去认为只有劳动才能获得收入,而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不能获得生产要素的传统观念。不能够通过资本和其他方面来增加收入。第四,当时已经出现收入差距扩大了,一些收入比较高的人有可能购买股票了,没有这个条件也不行。就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具备了发行股票的条件。为什么在上海深圳发展股票呢,就是这个原因。第五,国际接轨,国外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形式,是反映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晴雨表,所以当时国内的很多人,认为中国应该发展资本市场,来反应中国的发展趋势,但是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当时在1986年,“巴山仑会议”外国专家提出,中国20年内不能发展资本市场,吴敬琏就信奉这条。中国必须要人均收入1 000美元,才能发展资本市场,中国不适合发展资本市场。不久,召开了“体制改革的中长期会议”,九个方案有六个都支持发展股份制,会议上主流派对股份制不是没有表态就是提出反对态度,在官方没有认可的条件下,股份制开始悄悄进行。实际上股票交易在1987年已经出现了。1988年在上海和深圳有几家批准的股份公司,1988年我参加的股份制会议很多。1989年从台湾拿到一套股份制的资料,从香港拿到一套股份制的资料。当时就是这么一个很不规范的情况。1989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2000年7月5日,深圳交易所开业,开业后中国证券市场争论不休。第一个,社会主义该不该搞资本市场,到底姓资还是姓社,有人说股份制就是私有制,股份化就是私有化。搞股份化就是达到私有化的目的,理论界都是持有很多这种观点的。可以这样说,北大的主流派还是支持股份制的,至少非主流派没什么声音。这是第一个争论,第二个争论是股份制要开,但是什么时候开,中国资本市场是早了还是晚了,有些认为是早了,最主要的是吴敬琏,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是早产儿,本来应该是20年后才出现的,本来是人均1 000美元才出现的,现在还不到400美元就出现,先天不足。第三,资本市场是成绩主要还是问题主要。出现了吴敬琏的赌场论,认为资本市场比赌场还要差;我跟董老(董辅 乃)、厉以宁,主张婴儿论。第四个问题,资本市场是要逐渐完善还是推倒重来,有些人认为要推倒重来,我认为要逐渐完善,有些问题是不完善,以什么标准为完善,有人认为以美国的标准来完善,我提出五个不一样:1)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2)市场发展程度不一样;3)美国的投资者和中国的投资者不一样;4)监管规则不一样,美国是混业经营、中国是分业经营;5)配套措施不一样,法律、体制不完善。这五个不一样不能用美国来做标准,驳斥了推倒重来。在资本市场发展中至少有这四个问题有很大不同。

这几年资本市场发展逐渐深入,讨论问题比较具体,如股权分置采取哪种形式才合理,从封闭基金到开放基金需要哪种条件,板块结构大的上市公司和一般中小公司采取哪种形式来上市,中国的股市总规模如何继续发展,如何既要保持速度还要提高质量,这些都不是观点上的问题,而是技术性、规范性的问题,这几年比较平静了。

作者:萧灼基

第三篇:金融杠杆与政策支点

撬动并购重组,推进产业整合,需要金融以及政策作为支点

8月27日,创业板公司乐视网(300104.SZ)因拟披露重大事项停牌。

业内推测,其重大事项或与“乐视产业链上下游重要环节的整合筹划”有关。该公司副总裁兼董秘张特在当天的网络访谈中提到了该事项。

而就在此前不久,张特还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乐视网有很多的整合和并购标的,也面临资金上相对匮乏的局面,希望能得到一些资金上的支持。

事实上,乐视网所面临的并购融资难问题并非个案。由于中国并购交易缺乏丰富的杠杆融资工具,大多数并购只能依靠股份和自有资金支付,这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对此,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也指出,当前中国市场并购重组仍面临诸多障碍,其中金融支持力度不到位是关键障碍之一。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为加大对并购重组的资金支持力度,证监会正在研究推进多种市场化并购支付手段和创新方式。目前,酝酿推进的支付手段包括并购基金、定向可转换债券及换股收购等。

金融支点之外,政策助剂也不可或缺。《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酝酿多年的旨在简化并购重组审核程序、减少审批事项的“分道制”制度,也将在年内开始试点。

并购融资难题

中国拥有广阔的并购市场空间,但同时也面临庞大的并购资金缺口。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并购融资渠道的单一和支付手段的匮乏。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并购投资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但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资金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企业用的都是自有资金和少量的并购贷款。”中信并购基金董事总经理徐菠表示。

据中信证券执行总经理闫建霖研究分析,在中国并购市场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是主要来源,占比接近70%。债券类融资受发行规模、发行主体资质、市场规模等限制,比例非常低。银行的并购贷款运用限制相对较多,民营企业尤其难以获得并购贷款支持。

相比之下,美国的并购融资渠道则要广泛得多,支付手段也丰富得多。

其资金构成中,包括并购基金等方式在内的股权融资占比高达41%,为主要资金来源,自有现金仅占16%。其债券融资则包括丰富的债券品种,如高收益债等。银行则提供不同等级的信贷资金支持,如优先级贷款和次级贷款等。

来自证监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企业并购的外部融资渠道虽然有银行信贷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两种,但这两大渠道都没能给企业并购提供更灵活有效的资金支持。

“虽然有并购贷款,但由于涉及兼并双方企业,对于风险的评估十分复杂,所以操作性并不强,市场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而从资本市场渠道看,主要有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但由于融资方必须是上市公司,就将大量非上市公司的并购融资活动拒之门外。”近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一位负责人就公开表示,当前中国对并购重组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到位”。

眼下,在调整落后产能和盘活存量资金的双重动力下,支持企业并购的紧迫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证监会近期针对并购重组启动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根据调研的初步结论,当前中国市场并购重组仍面临八大障碍,其中金融支持力度不到位是关键障碍之一。针对目前在并购重组中现金占比过高、支付工具不足的问题,证监会酝酿推进并购基金、定向可转换债券以及换股收购等新的支付手段。

据市场人士分析,这些新的支付手段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并购重组的融资渠道,对改善并购融资结构、解决融资缺口问题发挥重大作用。

并购基金崭露头角

在诸多并购融资工具中,并购基金是监管层“力挺”的工具之一。

据业内介人士绍,虽然并购基金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但在欧美已经非常成熟。国际知名的投资机构如黑石、KKR、TPG等,其主要的资产配置都是以并购基金为主。

“欧美股权投资市场上排名前10位的基金中,有9家都是并购基金,而且并购基金收益率明显优于其他基金类型。”天图资本高级合伙人王岑指出。

相比之下,当前并购基金在中国还没有成为PE的“主菜”,目前中国并购基金的发展不论从投资项目规模还是募集资金规模,都与国外并购基金有着较大差距。

清科集团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并购基金投资案例只占国内PE投资数量的4%,新募集基金数量占国内PE新募资总量的8%。

不过,随着并购市场机遇不断涌现,中国PE机构、券商以及产业资本对并购基金的参与热情正在提升。

资料显示,近年来,弘毅投资、鼎晖创投、达晨创投、易凯资本等一直是中国PE并购基金主要代表。但如今,更多原先专注于创投的投资机构也正在加入这一阵营。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截至7月25日,国内PE机构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在设立初期有意向参与并购运作的基金有54只,目标设立规模为167.93亿美元,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为3.1亿美元。

而券商系并购基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证监会近几年的大力推动。

2012年11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为券商直投设立并购基金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国内中信、中金、海通证券等纷纷通过旗下直投子公司布局并购基金。

产业资本是布局并购市场的另一股力量。以大连大显集团为例,2012年该集团宣布与景良投资合作,拟设立新疆景良大显农业并购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大显集团旗下的新疆农业项目。

首创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岩松判断,当前中国无论是从买方、卖方还是政策角度看,都是有利于并购基金快速发展的。无论民企还是国企和央企,都对并购越来越感兴趣,相信并购基金未来是非常热闹的一个市场。

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董事总经理杨伟强则指出,并购基金作为重要金融工具,对于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产业整合及产业升级的成功将离不开并购基金的推波助澜。

“在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并购基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和助推力将远胜于现在的普通型PE基金,善于借用并购基金进行外延式扩张的企业将会拥有先发优势。”杨伟强表示。

“分道制”呼之欲出

金融支点之外,政策助剂也不可或缺。对并购重组实施“分道制”,是证监会支持并购重组的又一重磅政策。据证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年内将会同上市公司协会、机构等试点“分道制”。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曾指出,“分道制”是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分不同通道进行审核。核心是对并购重组申请按设定的公开标准自动分类,区别对待,有条件地简化审核程序,减少审批事项。

据庄心一介绍,“分道制”会把项目的审核分为豁免、快速、常规和审慎四类,自动“对号入座”,区别对待。对豁免类项目,也就是“好公司”与“好中介”做的“好项目”,它的一些审核事项将被豁免掉,不用审核;即使豁免不掉的,也能走“绿色通道”,证监会方面不再预审,直接提交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但那些“差”的公司、中介或项目,审核时就会审慎对待。

据庄心一透露,“分道制”的思路框架早在2009年4月在上海与一批证券公司专题研究后就基本形成了,初衷是想在现行并购重组审核制度下找一个突破口,解决困扰大家已久的审核效率不高、部分重组项目质量不高和诚信不足等交织并存的难题。

作者:曲瑞雪

上一篇:科技政策论文范文下一篇:物理课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