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融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宏观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经济周期性会加剧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最终放大金融风险,“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以降低市场波动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补充,金融审计对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篇:宏观金融论文范文

新时代金融创新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建议

摘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创新备受关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结合宏观效益和微观利益来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其中机构设置最为关键,在此前提上还需要关注对金融工具、业务品种以及市场结构的分析及研究,积极促进各类开发活动以及创造性变革活动的有效落实。学者在对金融创新经验分析时明确提出,这一行为有助于活跃市场,逐步提升金融效率,但是由此所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也难以规避。

关键词:新时代;金融创新;宏观金融;风险防范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而易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创新备受瞩目并且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积极创新金融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更多的金融风险,因此只有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灵活规避各种风险并做好前期的防范措施,才能够实现对症下药,有效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和压力。

一、新时代金融创新

在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学者提出的意见有所区别。首先,有的学者认为金融创新与经济制度存在一定的联系,是经济制度快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其中制度变革最为关键。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金融创新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经营运作模式的束缚及障碍,金融技术、金融方式、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是重点。其次,大部分的学者着眼于金融实务的更新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了解金融创新与金融制度、金融法则之间的关系,金融创新能够规避传统运作模式的束缚,着眼于金融领域的运作要求构建全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不同金融要素的有效重组来抓住發展忌讳,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实现全面变革以及调整。最后金融创新中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比较复杂,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业务创新的落实最为关键,政府也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积极实现金融业监管方式的有效创新以及改革。本文则着眼于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了解金融领域之中不同要素的组合要求。其中金融管理当局以及金融机构为了实现自身的宏观利益,在综合分析以及统筹兼顾的过程之中进一步加强对机构的合理设置,推进不同业务品种的有效创新,灵活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实现制度的有效调整,构建科学完善的市场结构,由此所带来的各种开发活动以及创造性变革活动则被称作为金融创新。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金融创新主要包含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制度、金融技术以及金融管理上的创新,因此实践性和逻辑性比较明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与市场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进程存在密切的联系。

二、新时代金融创新中的宏观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能够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有效分散以及合理转移,对经济的稳步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金融创新的过程比较漫长,难以避免会存在风险。其中整体风险无法完全消除,大部分只能够站在微观的角度加强对风险的有效降低及控制。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金融创新离不开金融风险的重新组合,因此实质的风险类别更加的复杂及多元,在全面发展金融创新的过程中风险越来越复杂。金融创新风险体系最为关键,这一点与风险交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构建了比较复杂的利益链条,不同金融创新风险互相促进、共同影响,在对金融创新风险进行分析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无法规避同时实质的影响最为直接,有的人也将系统风险称作为市场风险。作为一种不可分散的风险,市场风险的影响不容忽略,在推进金融市场创新的过程中市场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变动,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金融衍生体,价格变动比较明显。因此市场风险难以规避,同时会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稳步运作。

(二)监管主要

监管风险与市场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对于我国来说在推进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之中还未构建科学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无法实现高效管理。金融创新管理业务监督工作不够理想,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及矛盾,难以充分凸显业务监督的重要作用及价值,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矛盾。

(三)信用风险

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衍生品交易比较复杂,如果参与者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条款中的相关要求履行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就会出现了很多的风险,这一点被称作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与金融创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积极履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规避各种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各种危害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相关性,如果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模式比较复杂,同时不够成熟,那么在运作时就会出现失灵的问题,最终导致各种风险及压力。这一点会直接阻碍金融的有效创新,同时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存在密切联系。

(五)法律风险

在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许多国家不断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建设以及成熟发展其中法律风险的分析以及研究不容忽略。有的国家没有结合金融市场的运作要求加强对金融运作模式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交易行为不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不具备法律效应。没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法律原因进行分析及研究,最终导致交易主体面临着许多的风险及压力。

(六)制度风险

学者在对制度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时以金融创新理论为基础,了解金融创新体系的核心地位以及重要基础。对于我国来说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还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体系,出现了许多的偏差行为以及矛盾,难以充分凸显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管理的重要作用及价值,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威胁。

三、新时代金融创新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建议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工作的系统性比较明显,对信用维护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有重要影响。为了稳定整个支付体系,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实现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政府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重要作用,确保金融监管能够实现稳步运作,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其中法律体系的主体运作最为关键,金融机构以及监管机构还需要明确自身的实施细则,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国需要主动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做法及经验,构建科学完善的监管框架。在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下促进整个市场的稳步运作,真正的现功能型监管模式的有效落实,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

(二)落实金融创新主体创新风险防范

首先,我国需要着眼于金融工具的交易要求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关注对金融工具创新参与者的责任分析以及权力划分,明确相应的惩处方法。以交易风险管理以及监控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内部管理,凸显内部监管的职能以及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主体需要注重对自身综合能力、资金实力以及规模的分析及研究,了解不同业务的开展现状以及所占有的具体比重,积极发现各种问题并实现有效的调整。其中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也不容忽略,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审批权限以及业务范围,确保对症下药。

(三)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金融创新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不容忽略。对此,我国必须要促进国际合作,关注对金融创新工作的重难点分析以及研究,充分凸显金融创新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会主动的参与国际性的金融组织工作,在全面协调以及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共赢,加强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有效控制以及规避。

(四)促进信息技术风险管理

金融业务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快并且呈现着集约化和数据化的发展态势,业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同时难以规避。业务比较分散,信息安全风险更加集中,由此所带来的各种金融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略。这一工作需要以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为基础,根据当前的金融创新现状,坚持信息技术风险管理工作的主阵地。了解不同业务系统的生命周期以及重要的风险管理思想,确保全面贯穿以及有效落实,以此来更好地凸显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及优势。另外行业也需要注重自律,充分凸显行业自律组织的重要指导作用和价值,确保金融创新,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及压力。

结语

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被反复提起,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注重宏观统筹,关注对不同管理环节的深入分析及研究,了解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优势以及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抓住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核心及要点,进而实现有效改进以及全面突破。

参考文献

[1]胡珀,孙建华.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08(04):70-71.

[2]马理,何云.金融业开放,金融创新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基于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发展的视角[J].武汉金融,2020,No.251(11):30-35.

[3]孔蕊.我国自由貿易试验区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浅析[J].天津经济,2016,000(009):40-42.

作者简介:宋祖祥、1965.10、湖北仙桃、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430064、证券投资、本科、副教授。

作者:宋祖祥

第二篇: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金融审计职能探析

摘要:经济周期性会加剧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最终放大金融风险,“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以降低市场波动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补充,金融审计对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审计在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发挥职能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发挥金融审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审慎 金融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

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体系的核心,其安全与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整体安全稳定意义重大。经济周期性导致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相互反馈,使得金融体系在经济扩张时加速风险聚集,在经济衰退时集中释放,加剧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最终放大金融风险。“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因此,构建逆周期金融监管体系,降低市场波动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共识与发展潮流。

作为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审计在逆周期金融监管框架下如何发挥职能,对完善逆周期金融监管框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发挥金融审计职能的重要意义

(一)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有效预防系统性风险

微观层面,金融审计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关注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损益真实性、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性、内控制度的健全性、运营管理安全性、风险规避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的变化,能够反映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宏观层面,基于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金融审计能够揭示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性、金融结构的不合理性,经营体制的不完善性,进而提出完善法律及法规、强化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的审计建议,保证国民经济和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审计能够通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作用,有效地预防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二)金融审计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能覆盖全面风险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格局,确立了分业监管、分业监督、“一行三会”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制。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国际化及混业经营趋势日益增强,现有分业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金融审计作为国家政府审计的重要范畴,可以不受分业监管模式的制约,充分发挥综合监督的优势,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全行业、各业务范畴的专门经济监督,从全面、系统的角度监督、发现、预警风险,对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全面防范金融风险充分发挥优势。

(三)金融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有效发现和抵御经济扩张时期的突出风险

从法律地位上看,宪法赋予我国审计监督最高经济行政监督权力,因此金融审计比其他金融监督形式更具有权威性;从监督职责的角度看,“一行三会”的监督职责产生于管理职责,而金融审计的职责是基于财产权的受托关系,与金融机构没有管理上的关系和经济上的联系,更具有独立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了金融审计能够客观、公正、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近年来,金融审计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对影响和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的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全面深入的反映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提供金融领域大案要案线索,有力地打击金融犯罪,在发现和抵御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发挥金融审计职能的途径

(一)强化微观个体审计与宏观审计分析结合,提高金融审计的有效性

除了关注单个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外,金融审计要发挥高层次监督作用,积极探索跨行业、跨市场金融活动的审计方法,提示系统性风险隐患。除了在微观审计中发现带有规律性、普遍性、倾向性、政策性的问题,还要在宏观层面分析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从而推动金融改革,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具体而言,例如掌握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提示产业重大调整和相关金融业风险状况;对银行业中一些过热行业和高风险领域的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风险提示和问题揭露;系统开展银行业等行业风险同质同类审计分析和审计评级等等,着力提升金融审计的有效性。

(二)加大金融审计力度,扩大金融审计的覆盖面

首先,拓宽审计的领域和范围。在审计对象上,充分发挥金融审计综合性监督的特点,加大对商业银行审计力度,积极开展对证券、保险和信托等行业的审计,通过揭示跨系统、跨行业的金融监管盲区,综合反映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的金融行业存在的系统风险。

其次,完善审计内容,坚持既要全面审计,又要突出重点。全面审计是指结合审计的目的,对审计对象的业务、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审计。突出重点是指针对容易引发风险的环节和因素以及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金融机构的薄弱环节开展审计。

最后,提升金融审计层次和力度,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审计监督体系。除对金融机构开展审计外,还应发现金融监管机构在体制、国家政策法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和漏洞,为构建良好金融监管体系服务。

(三)强化金融审计查处重大案件线索的能力,防范突出金融风险

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查处案件线索是金融审计发挥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防范新形势下突出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2004年至2010年,审计署共向社会公告了269件金融审计查处的案件线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树立了审计权威性,有力地促进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完善,保障了金融业健康稳定的运行。新形势下,金融审计要紧随时代潮流,创新查处方式和手段,扩大大案要案线索的核查范围,从传统的信贷诈骗转向非法集资、大规模洗钱、地下钱庄、非法套现等新兴犯罪方式的查处,加强计算机审计在查处大要案线索中的运用,防范突出的金融风险。同时,对大案要案件折射出的政策法规、外部环境、行业监管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探究,从根本上达到促使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管理,有效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的。

三、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金融审计职能的发展建议

(一)建立包括金融审计在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两者的密切配合对于金融业的风险控制和稳健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建立包括金融审计在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成果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例如,审计机关与“一行三会”等监管机构在信息、决策、计划等多方面团结合作、交流沟通,充分利用人民银行账户征信系统、银监会风险预警系统等监管单位资源;金融审计与监管机构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会晤、磋商制度,形成对金融体系的全面、有效监管,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维护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健发展。

(二)建立金融审计风险预警系统,规避系统性风险

深化对金融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尝试构建科学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首先,强化对金融体系内部联系、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以及经济金融跨国关联性的监测分析,建立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基于宏观经济安全角度,考虑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M2/GDP、财政赤字/GDP、国内外实际利差、实际汇率升幅等指标;基于银行安全角度,注意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流动性比率、信贷增长率等指标;基于对外安全角度,注意经常项目逆差/GDP 、外国间接投资/FDI 、偿债率、短期外债率等指标;其次,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对风险预警指标与风险情况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确定各预警指标实际值是否在安全区域内,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的量化分析能力和水平,从而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袁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J]. 中国审计,2008,(16):20-21.

[2]张茜颖,国际金融危机下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 财经纵横, 2009(7):17-19.

[3] 黄道国,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4]陈艳娇、易仁萍.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的路径研究,审计研究,2009,(03):14-20.

作者:方涛

第三篇:运用战略宏观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

摘要:当今企业所遇到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在时空上超越了国家、地区的界限而引申至全球,在深度上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功能、质量、价格的范畴,管理已开始全面进入以战略为中心的时代,企业不仅要有能力对外部环境的瞬息变化作出反应,而且必须高瞻远瞩,在长时间内审时度势,把握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求取长期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陕西兴化针对宏观环境采取的一些经营措施,为企业宏观分析提供思路。

关键词:战略管理 宏观分析 应对措施

0 引言

任何企业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活动和竞争,必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当企业的活动安排与环境特征、发展趋势一致时,企业就容易获得生存和发展;当企业的活动与环境要求相悖时,企业就很难生存下去。因此,了解环境、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所从事的业务和活动方式,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1 战略管理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边界之外的,对企业有潜在影响的各类因素。按对企业影响的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一般环境”、“产业环境”、“企业运营环境”等三个层次。战略管理中宏观分析:“PEST”四大环境分析即是一般环境分析。

1.1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s,包括所在地区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的稳定性、立法依据和立法体系的完备情况、所在地区是否加入政治联盟及政治联盟的有关条款,以及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等因素。政府设立的相关法律、运作管理的法律,产业政策、外交政策、避雷程度、财政货币状况等。其中产业政策往往是一般环境中最受企业重视的方面,政府的产业政策决定了不同时期政府对不同产业的鼓励支持或约束发展的力度。如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态度,政府对产业布局的安排的基本态度和相应的财政、金融、税收、利息等政策。由于有关财政、金融、税收和利息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成本,而企业准入条件又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范围,所以政府的产业政策往往能形成对投资的有力引导。

1.2 经济环境Ecomics,一般经济环境是企业最直接感受到的环境因素。从对企业的影响看,经济环境对需求和对竞争的影响形成对企业的压力。经济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企业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的影响,二是对企业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政府宏观管理范围越大,管理深度越深,管理手段越行政化,经济环境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对经济环境分析可以从经济发展阶段:萧条、停滞、复苏、增长,经济总量GDP或GNP水平,闲散资金,个人可支配收入,物价的通货膨胀水平,价格信号,基础设施状况,财政、货币政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1.3 技术环境Technology,一般情况下,技术环境对经济及企业的影响是累计渐进的,但是一旦出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技术环境就会对企业产生全面的、革命性的影响,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活动方式,近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不但诱发形成了新的一批高科技产业,改变了传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概念,还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化重生,引起不少产业价值链结构的根本性调整。技术环境对企业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由技术进步对生产力、产品发展速度、就业类型变化等企业经营要素的改变上,技术环境对企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由技术对个人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引起对企业产出要求的改变上,企业技术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技术水平和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对产业的影响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信息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

1.4 社会文化环境Society,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两个方面影响企业,一是影响人口总量和人口分布、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对产业和企业的态度;二是影响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企业的士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一般表现为渐近的,甚至是潜移默化的方式,所以,企业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往往不易察觉,甚至在一般环境分析时忽略了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口影响,生活方式,价值观改变,工作态度等等。

2 陕西兴化化学股份公司所处环境分析

2.1 企业简介:1997年8月成立、并于2007年上市的陕西兴化化学股份有限公司(002109,以下简称陕西兴化)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硝酸铵生产企业,具有四十多年的硝酸铵生产历史。公司普通硝铵、硝基复合肥产品质量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多孔硝铵产品质量居国际先进水平。长期以来,公司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及时、可靠的供货能力和完善的销售服务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行业排名,2005年公司利润总额在整个中型氮肥行业排名第2位。自2002年以来,公司硝酸铵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排名第一。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陕西兴化硝酸铵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34%、11.41%、13.83%、14.6%、17%。

2.2 影响陕西兴化硝酸铵行业发展的因素包括:

有利因素:①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未来几年我国仍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能源开发投资,为工业硝铵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②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能源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硝酸铵的需求上升。2002年52号文规定:“不再批准设立新的硝酸铵化肥生产厂(点)”;“暂停进口硝酸铵”,从政策上有效抑制了国内供给的迅速扩大,也有效限制了进口。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能源供应相对充足,硝酸铵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上升及我国硝酸铵生产企业的技术提升,我国硝酸铵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出口也不断扩大。

不利因素:目前硝酸铵原料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硝酸铵生产企业的合成氨生产以天然气、无烟煤为原料,成本上升较快。在2009年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中,陕西兴化同样遭遇产品价格和销售量大幅下降的厄运。2008年1至11月累计产销率91.93%,同比下降4.27%。而11月份全部产销率只有75.07%,同比下降42.38%,价格也由最高时的30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700元/吨左右。

3 宏观环境的变化

运用战略分析的宏观分析,企业出现目前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危机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陕西兴化的兄弟单位,类似生产尿素的陕化,渭河化肥等工厂已纷纷采取了减产、停产等措施来缓解库存压力,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的问题。陕西兴化目前还没有资金问题,主要是上半年销售状况好时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技术方面企业采取法国K-T公司新技术,利用煤原料造气分解裂化生产硝酸铵,技术先进,运行状态稳定良好。

由于工业硝酸铵产品目前是国家控制的危险化学品,是制作炸药的原料,产品的下游行业为民爆行业,能源开采、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民爆产品,因此民爆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国家推出400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前提下,陕西兴化的产品需求前景是好的。国内需求上涨的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成为硝酸铵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和欧盟为传统的硝酸铵生产地,过去由于战争的需要,其70%的硝铵产能用于军工生产。由于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美国和欧盟已大幅度削减硝铵的产能,硝酸铵的生产中心逐渐从发达国家向能源充沛、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而向发展中国家进口硝酸铵。国际市场需求已日益成为硝铵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怎样渡过金融危机这一过程中的难关,针对宏观环境,企业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困难面前,该企业采取“扩出口”、“调结构”和“反周期”三招应对措施,争取“危”中寻“机”,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同时为下一轮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

4.1 扩大出口。2008年以来,该公司加大了多孔硝铵产量,保证了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前9个月,公司硝酸铵出口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3278吨。9月份以后,在国内市场萎缩、价格下降时,公司管理层预计,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可能下调化工产品的出口关税,便加大了出口自营的数量,主动走出国门与外商达成了出口意向,结果在国家出口政策调整之时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扩大出口。11月份公司与澳洲和东南亚国家出口硝酸铵的谈判进展顺利,2009年出口量达10万吨,占到公司总量近三分之一,可有效缓解国内市场的销售压力。

4.2 调整结构。在困难的局面中,管理层所看、所想的是公司未来业务增长的走势。低迷的市场环境,可能带来公司未来最大的发展机会。特别适合烟草、水果等经济类作物的硝基复合肥,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据专家预测,到2011年,如果这种先进的肥料得到广泛推广,仅陕西省苹果基地对硝基复合肥的市场需求,就将达到640万吨,市场前景广阔。考虑到国内硝基复合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前夜,而公司产业链中的硝铵和硝基复合肥部分产能又可以互相切换,公司于2008年8月份收购了广东福利龙复合肥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兴福肥业40%的股权,将其变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此,公司可以根据工业硝铵、硝基复合肥料的市场需求更为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消化部分硝酸铵产能。

4.3 采取“反周期”操作。为了应对市场波动,陕西兴化调整了生产周期。例如在市场形势较好时,将设备检修推迟了数月,加快生产;而当市场较为低迷且在25万吨硝铵项目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情况下,把2009年度的设备维修改造提前到了2008年进行,完成了对造气、合成、硝铵等车间主要设备和管线的更新改造,以等待市场恢复时全力投入生产。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经济下滑较快,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中央出台各项拉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力度也前所未有,陕西兴化具有品牌、技术、质量、管理等核心竞争优势及稳定客户群体,公司将通过稳定现有客户、发掘新客户、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占领新增市场份额相结合、扩大出口的方式扩大工业硝铵的销售量。未来,将通过加大广告投放、建设营销网络、推广农化服务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加大硝基复合肥的市场开发力度。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依托资本市场,坚持围绕硝酸铵,大力发展各种硝基产品,全公司上下有信心和国家一起度过难关,并为明天的辉煌做好准备,最终将陕西兴化化学股份公司建设成为化肥、化工并重的大型企业。

作者:杨磊

上一篇:合同变更论文范文下一篇:项目资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