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企业财务管理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为背景,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入手,对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综合技能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

第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素质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 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迫切需要整个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利于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全面深化,将会推进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这是全局性、战略性和全面性的系统工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承担着培养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素质教育也应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素质教育开展需要高素质教师作为基础和延续。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以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

关键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素质教育是培养造就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素质教育却存在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发展与专业教师素质提升毫无关联,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因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应不断深化专业发展和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

一、高职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关系认识

教师素质,或称教师专业素质,是指从事教育活动并能使之顺利进行的基本品质或条件,是在职业生活中,教师与他人、集体、职业工作等方面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所适用的基本规范或行为准则,和基于这些规范或准则所展示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他涵盖了专业性的知识、能力和精神三大部分。专业性的知识分为:通用性的(教师具备的推进教学有效实施的普通文化知识)、本体性的(教师就职的专业知识)、条件性的(有助于教育教学实施的知识)实践性的(教师处理教育问题的个人经验积累);专业性的能力分为:组织教学、语言表述、教学过程设计和过程监控等方面能力。专业性的精神分为:观念(对专业或教师岗位的认识)、态度(对教师岗位的基本观点,包含专业的理想、情操、性向和自我。)、道德(也称师德,教师工作过程中人际关系处置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原则。)

高职素质教育和教师素质提升是独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专业教师作为承担者重任在肩。当前,大多数高职教师的教学经历多是成人教育,理论教学能力较强,还不很熟悉高职教育的特征、规律和规定。高职教师有必要提升自身素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要求。专业教师提升了自身素质,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当然,素质教育的推进也会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两者之间关系体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素质教育前提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重大意义。我们主要从教师职业发展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正是区别教师专业性与非教师的标志。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经历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足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绩效。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和身份转换过程,即岗位新手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整个过程。教师走向职业化的过程也是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体现了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1)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影响因素。1)缺乏本体价值观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价值是其专业发展本题价值观的关注点,这个本题价值观主要体现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过程积极性。现实中,一些教师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讲课、改作业等,教育教学成了讨生活的方式。这样,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其就难以体会。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产生专业素质提升的源动力和专业发展的意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努力收获成功。2)缺乏工作过程自主反思。自主反思指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回顾和思考教学过程和效果,如此多次反思可以清晰认清教学实践本质,并以此为指导使教学经验的准确程度和多样化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教学和素质教育实施绩效。当前,教师教学反思有一些问题:形式化,未深刻认识反思的现实意义;模式化,反思的方式过于固定。(2)教师专业发展外部影响因素。1)事务性工作繁琐。专业教师日常工作事务性工作繁琐,很难集中精力集中与专业发展,常规项目:听课、论文、作业批改、实训辅导等占用大量业余时间,教师专业发展所需时间不能得到保障。纵使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缺少实践和空间,也会影响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2)缺乏人性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人性化不足,专业教师就成为持续工作的机器。学校在管理理念上,工作狂人和道德圣人成了专业教师最好的定位。管理方式上,管理制度太传统,限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定和内容过多。3)缺少专业化发展经济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得到学校的相应资金扶持。但现实中,由于财力不足和资源有限,教师专业化发展能调配到的自己和资源有限。比如:一些地方的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差,工资待遇只能维持正常生活。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工作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开展。

三、高职素质教育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一)关注群体,关注自我。关注群体,就是要对自己所在的组织、社团比较在意,积极研究并融入自己周围环境的职业文化、伦理、生态和成长当中,乐为其中一员,依托群体的滋养不断成长为合格成员。关注自我,就是置于群体环境中,要认真对待相对独立的自我和群体成员的自我。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关注群体就是要重视校园文化、校规校纪和人际和谐,尤其是要重视自身所在较小群体。关注群体并非重视别人隐私或私事,以及搞小团体、信谣传谣、喜欢告状或恶语相向,而是对群体运作特别是人事政策进行研究,学习其他成员的学术、教学特点并熟悉其性格和成长环境,积极主动融入周围大环境,在人际关系的和谐基础上追求个人的成长,在人文素质的融和基础上提升个人的学术素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当然,高职专业教师的关注群体还涵盖重视高职教育、学校招生、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和学校生存与发展,主动在高职教育发展前提下追求教师自身发展,与时俱进。

(二)反思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教学,就是指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和教学规范,研究和思索自己日常教学过程,找出弱点和不足并积极改进,提炼成功经验并发扬光大,善于学习和研究教学,逐步成为为专家型教师。反思自我,就是指在反思教学基础上,教师理性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理念、策略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和认识,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积极打造和谐的环境关系,努力成为道德达标、学识丰富、作风扎实的教师,充分展示自身的师爱、人格、学识、形象和才华等魅力,反思中逐渐成长和成熟,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学生爱戴的教师。高职专业教师应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素质要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特别是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推进学生就业原则来反思教学的内容和行为,将自己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建立在学生职业道德和情感的培养上,逐渐推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成就事业,成就自我。国家和企业的未来发展要靠人才,而人才培养依托教育培训。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家和企业兴衰的战略事业,而教育的成败关键看教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和国际竞争不断激烈等,但我们正面对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历史关头,转型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人才,特别是需要更多的素质和技能较高人才,这正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宗旨。近些年,高职教育发展很快,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境共生,而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水平高低。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教师应该勇于拓荒前进,敢于承担重任,积极献身于高职教育事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促进自身素质提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强化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率先垂范并带领学生积极成才。

(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性化管理机制。从动力和制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扶持将有利于学校管理效率提升:第一,学校要建立人性化水平较高的管理制度。管理的科学化应依托软性的疏导、思政整治工作和硬性的规范、制度来落实;将人性化的规范、制度渗透和融入到科学规范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中。第二,科学结合和适度控制目标管理与教师合理需求,学校进行工作目标制定时,应该科学分析和定位教师合理需求,使学校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和谐统一。

(五)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压力得到有效舒缓。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到知本主义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重要,专业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更多更好人才越来越艰巨。然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各种培训、会议、作业、检查等工作,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消耗了教师精力和时间。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师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改变培训、会议、检查等工作的时间和方法,为教师减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

(六)从经济上积极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经济上大力扶持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效推进高职教育的健康而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很多学校经济实力有限,况且国家支持教师进修的资金有限,教师的工资水平也低,一些学习进修机会的不得不放弃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七)充分利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共享知识。教师可以任何时候以文字或多媒体形式上传自己的心得、感悟、资料,不受时空限制,全社会都能共享教师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别的老师博客,可以进行相关对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共享信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同行互动。借助博客,没有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限制,即使远隔千里外的同行也能集中到一起,进行即时互动式交流,借助积极地参与、回复和讨论,他人思想和经验能够分享,可以解决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3)引领专业。博客往往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由专家或学者充当博客的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他们会想尽办法地搜集整理该领域的精华,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不断向读者展示。

结语:随养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实施“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都应承担的历史重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应将专业发展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拓展专业教学的职责和功能,持续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对接理想的工作岗位和达到工作岗位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 程小冬、孔凡菊,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作者:谢朝阳

第二篇: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综合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

摘 要: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为背景,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入手,对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综合技能型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实训基地 企业化管理 大学生超市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更应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营造真实的岗位训练和职场氛围,使学生在生产和经营产品的过程中完成实践学习任务,促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超市简介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超市(以下简称大学生超市)是管理科学系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为指导,由学院投资建立,以学生经营为主体、教学团队为支撑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于2010年开始筹建,2011年正式开业,由实体卖场、商务中心及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三部分组成,形成了线下实体店实践与线上电商平台实践的两大主线,总投资150万元,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经营各类食品、生活用品及文体用品达3300多种。大学生超市的主要功能是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提供多层次的实习、实训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商务管理能力、创业实践能力提供平台,为“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培养提供场所,有效地促进了工学结合。

二、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的内容

1.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机制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作为全真性的教学企业,建立时就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办理了营業执照,构建了企业化的内部组织机构,制定了各项规范化的运营管理制度,包括项目运营管理、人事管理、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员工(学生)岗位工作流程等。其中,财务管理工作中设有学校主管部门管理科学系的专职财务指导教师,负责对财务组学生进行系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并实现日常运营中的财务工作指导和监督,保证了财务收支平衡。而人事管理中,则制定了企业化管理的考核制度,专业教师对学生在超市参与的全部工作内容进行严格的考核评分,而考核优秀的学生员工则被提升为超市管理骨干,形成了内部竞争。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了大学生超市的规范化管理,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全真性教学实训,实现了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管理,满足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2.专业化的基地品牌建设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品牌建设是实现其企业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大学生超市品牌建设的内容包括建造统一的实训基地招牌和专属的品牌标志,设计了统一的大学生超市员工服装,制定了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超市标语,从而形成了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企业化品牌形象。大学生超市对分散的部分实训室进行了整合,例如把原本分散管理的商务中心实训室、运营中心实训室进行了从名称到内部的统一,把超市卖场、商务中心实训室、运营中心实训室统一招牌命名为“管理科学系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实行了统一的管理,从而扩大了大学生超市的经营规模。而扩大了的实训基地规模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全真性的教学实训中,使学生在进行超市运营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深化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加强了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品牌化建设。

3.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确立了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产学教结合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为实现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管理,设有超市创业综合实训、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商务谈判实训、财务管理等专业实训课程。围绕这些系统化实训课程,以大学生超市为教学平台,推行以岗定学的“模块教学”、以任务定学的“项目教学”、以实践定学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块,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开展超市工作,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以此推动大学生超市的日常运营规范化,同时实现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管理。

三、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解决的主要问题

1.弥补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欠缺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全真性教学企业,并且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及自负盈亏。例如,大学生超市从店长到项目部组长再到员工,从确定经营项目到日常运营管理,从供应商选择到供应商履约考核,从新员工招聘到员工考核、工资发放,从信息管理到财务管理等,全部的经营活动都由学生自主承担。这就使得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具备了真实的职场运行环境,让学生在自主经营、管理中深化专业知识技能,并形成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长效性的职业教学培养模式。

2.“互联网+”思维丰富实训基地模式

随着当下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营性实体店都搭建起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通过互联网、移动电子设备通信等方式实现了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因此,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在这一模块上也进行了改变。大学生超市在实体卖场的基础上,搭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学生超市网上超市”,同时也开启了大学生超市微信店及各类电子支付功能。在校师生在网络店、微信店中进行下单付款,再由学生员工送货上门,最后由客户确认收货。这一系列操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网上经营流程,让全校师生足不出户即能享受便捷校园生活。故此,大学生超市将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到教学环境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将虚拟电子商务引进到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中,完成了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传统实体店经营与虚拟电子商务模式的并轨运行。

3.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从2011年至今,累计培养了优秀店长及骨干员工四百余人,包括“拓展团队”“拓腾团队”“拓新团队”“卓越团队一期”“卓越团队二期”及“卓越团队三期”共六届大学生超市学生管理团队。同时,在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团队全员参与并组织各项超市经营管理活动,包括商品促销活动、招聘活动、供应商论证会及户外拓展活动等四十多场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参与组织中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的有效锻炼,让学生在未来能更快速高效地融入社会职场。

四、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保障实训基地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训的教学企业平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制定了有效的激励、监督运营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学习和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良性发展。同时,维持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良性发展也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企业化管理的实训基地能优化经营环境,提高经营效益,并有利于大学生超市经营规模的扩大及经营条件的升级,从而实现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的稳定持续发展,发挥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2.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注重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下,通过小组岗位轮换工作模式,使每位学生成员都能掌握每个教学模块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时构建了基于教学企业的三级实践课程体系,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真实的企业运行环境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等专业能力,实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3.加快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从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化实训环境,使学生在超市工作中不仅能提升专业技能,也能体验企业的管理氛围。因此,学生在走上未来企业工作前便积累了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经验,能够在企业管理意识、文化及模式中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并迅速适应企业的高效工作和严格管理,从而缩短学生未来职业的迷茫期,加快个人职业发展的进程。这种积累实际企业化管理经验的培养能为学生提前打下扎实的基础。

4.打造双师型多元化的教学团队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是企业化管理的实训教学平台,其拥有校内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专家及政府人员等多方参与的教学团队。其中,校内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作为超市指导教师直,接参与到超市的实际岗位工作,并在对学生的指导教学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还有兼职教师、行业专家等,他们不仅在实践教学中进行现场指导和技能讲授,还就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材编写、课程规划及课堂设计等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优化专业教学。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通过打造双师型多元化的教学团队,来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并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五、小结

大学生超市实训基地是促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训教学平台,其实行企业化管理不仅能促使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完成,还对高职培养综合性技能型管理人才及推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红梅.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模式运作机制的研究[J].执教论坛,2013(6).

[2]付颖.大学生超市实習基地的企业化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曹莉.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经济师,2016(6).

(作者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郑剑桥

第三篇: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专业外贸企业困境和机遇、劣势和优势入手,提出专业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必要性和符合其转变经营模式的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进一步提出了打造专业外贸企业精益敏捷供应链的具体对策,并就专业外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过程、信息化、内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精益敏捷供应链

专业外贸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对外贸易流通业务的贸易公司,包括经过产权改革的原国有专业外贸公司,以及外贸经营权放开后成立的各种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以进出口贸易(流通)为主业;所经营商品有专业特色,以一个或几个大类为主,较少经营自己不熟悉的商品;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企业大多都拥有固定的小企业集群做为生产基地。随着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转变原有的中间商经营模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是专业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崛起的现实选择,本文将研究专业外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一、我国专业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一)专业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和跨国公司基于本公司供应链的内部贸易的加强,使我国专业外贸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主要表现有:

第一,外贸专营权的取消直接削弱了专业外贸企业的垄断地位。生产企业绕过中间环节的自营出口、跨国公司的内部采购和外资外贸公司的参与、小型外贸公司的大量涌现等现象表明外贸行业已经由垄断行业转变成一般竞争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外贸行业利润急剧下降,其平均效益甚至低于一般的竞争性行业。专业外贸企业要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寻找新的赢利模式。

第二,从传统的经营模式来看,专业外贸企业从事的是中间商业务,即“买断”或“收购”加价以后再转手。随着配额的取消和外贸经营权的放开,生产企业加大了国外市场的营销力度,国外客户的采购也不断压缩采购的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这将给专业外贸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

第三,缺乏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专业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专业外贸公司以流通外贸企业的形式作为我国传统商品出口渠道存在了几十年,在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的构建、国际市场信息收集、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精通国际贸易人才方面都具有其他企业(例如生产型出口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仅仅是作为流通型企业的外贸公司应该具有比较优势,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只有经过规划企业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运营战略,更新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基于信息化的流程再造,才能将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专业外贸企业还需要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形成核心能力,进而在从研发到销售的多个方面形成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要摆脱困境,专业外贸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身在全球供应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外贸企业不应该只是一个中间商,而应该成为供应链或供应网络的管理者和运营者。立足于供应网络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重新确立专业外贸企业在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战略规划,调整供应链的运营战略,是专业外贸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专业外贸企业设计并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第一,供应链管理是企业为了逐步适应动态变化着的竞争环境而演化出来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而供应链等纵向一体化经营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大量的战略管理的思想。作为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重要环节,专业外贸公司更应该立足于全球供应链制定自身的竞争战略。专业外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思想的实质就是把外部资源虚拟化,摆脱中间商的尴尬地位,从供应链过程而不是从市场结构中寻找动态的竞争优势,动态的长远利益。专业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有助于更新经营模式,实现战略运营,提高出口商品的利润空间、供应能力和竞争力,强化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第二,供应链管理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专业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的一种方式,是为了获得和提高供货能力以及企业的竞争力而实施的运营战略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前提就是企业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

专业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国际市场信息收集、国际商务交易磋商和市场开拓、国际贸易流程的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这些能力仅仅是外贸企业的比较优势,还没有转化成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中间商的专业外贸公司很可能把这些能力遗失殆尽。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专业外贸企业可以获得或者优化其供货能力和对产品的掌控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柔性高、快速反应的需求,从而确保在某些产品(例如消费品)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第三,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符合全球供应网络的要求。全球供应网络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动向。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壁垒减少,国际运输和通讯成本的持续降低,许多跨国公司(包括跨国性的贸易企业,例如香港利丰行-Li&Fung)将所采购产品的生产流程分解,按照比较优势分包给不同国家的供应商,同时又通过特许经营等虚拟销售方式将市场扩张到不同的地区,从而形成了更大的供应链体系,参与全面竞争,形成了全球供应网络。

我国的专业外贸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起着连接国外采购商和国内生产商的作用,其获得信息的优势决定它能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后部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专业外贸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成为像香港利丰公司一样的供应链管理者,打造管理商品的全球供应网络的管理平台。因此把供应链管理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管理全球供应网络面临着伙伴间的价值差异、价值变化、战略集成和信息共享等诸多挑战,只有把供应链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专业外贸企业才能在全球供应网络中起主导作用,才能抓住全球供应网络给外贸企业带来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机遇。

第四,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为专业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证。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用户提供了全新的连接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专业外贸企业成为供应链的管理者成为可能,即通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库存情况进行管理,分解价值链,选择最优生产地和供货商,通过选择最佳运输方案完成配送。与供应

商和物流企业的信息沟通是通过类似于B2B的商务连接模式完成的。而这一切又依靠快捷便利的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

(三)专业外贸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供应链战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构建专业外贸企业的供应链战略,首先应引入战略管理思想,供应链应该符合企业的总体战略要求。在实施流通型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之前,应该先确立外贸企业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是实业化还是采用综合商社性质的多方位投资策略?或是采用以虚拟经营思想为核心的经营模式,保持贸易公司的特色?

香港利丰行成功地实现了由从事中间商业务到供应链经营管理者转型的案例,可供外贸企业借鉴:建立一个由供应链连接的虚拟组织,从事虚拟经营。同香港利丰行一样,我国专业外贸企业通过供应链把国内企业特别是诸多中小企业连接起来,外贸企业自身则成为虚拟组织的核心,确定供应链战略的目标,根据成本和速度两个条件建立战略模型,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并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估,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并做适当改进,从而使专业外贸企业从一个中间商转变成供应链的管理者,成为连接国外消费者和国内供应商的贸易平台。

二、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的建立

根据专业外贸企业建立虚拟组织从事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可以建立一个外贸企业基于虚拟经营的供应链模型(如图1)。关于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战略模型的描述是:

1.专业外贸企业在商品的全球供应链中处于连接国内和国外各环节的关键部位,一方面通过向外延伸(例如加强国外市场的营销)可以扩大市场,赚取零售环节或特许经营权等方面带来的更多的利润,同时还可以以海外为基地,收集产品的有关信息,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可以利用其现有的地位整合国内的供应链环节,根据客户要求加强研发,将从原料供应、半成品制造、成品加工各个环节联系起来进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原料采购、产能计算和生产计划的制定、各生产商之间的进度的协调以及总体生产成本控制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外贸企业对整个供应链供应部分的掌控能力。稳定供货渠道,可以控制货源从而提高客户和生产商对外贸企业的依赖;实现快速反应机制,缩短交货时间;降低成本,稳定质量。专业外贸企业是采用供应链外延战略还是采用供应链内伸战略,或者使两者结合,这取决于外贸企业自身优势和战略目标。

2.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战略模型是基于各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实现了基本的信息化,各环节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完成的。这大大节省了信息沟通成本,通过整合生产商的ERP系统,结合外贸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和客户资源管理系统直接与进口商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可以提高效率,实现快速反应和精益生产的有效组合。

3.专业外贸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商品确定不同的项目组织,实行贸易公司小型化,为每一种商品,甚至每一张订单分解价值链,并根据不同的商品确定不同的供应链匹配战略。参见图1。

三、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匹配战略:打造精益敏捷供应链

(一)产品特点和供应链战略匹配一精益供应链和敏捷供应链

M.Fisher(1997)指出,要设计一种有效的供应链战略,第一步是考虑一个公司供给产品的需求性质。按照产品的需求模式分类,可以分为功能性产品和创造性产品。功能性产品主要面向基本需求,具有生命周期长、需求稳定便于预测、产品改型变异程度小等特点。相反,创新性产品主要面向创新性需求,生命周期短,需求不稳定难以预测,产品改型变异程度较大。

基于上述功能性产品和创造性产品的描述,和对供应链的效率做出判断之后,可以对每种产品的需求性质及其供应链效率进行描述:与功能性产品相匹配的是精益型供应链(Lean SC),也称有效型供应链(Efficient SC),其核心是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以尽可能节约成本,在市场上保持价格优势。与创新性产品相匹配的是敏捷型供应链(Agile SC),又称反应型供应链(Responsive SC),其核心是提高产品的可获性,以尽快满足复杂多变的需求,充分利用每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根据精益供应链和敏捷供应链的不同特点,把二者结合,就是精益敏捷供应链。精益敏捷供应链是精益思想(lean)和敏捷思想(Agile)在供应链战略中的综合运用,通过调整这两种战略的分界点,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供应链战略以满足供应链下游多变的需求,同时依据该分界点在供应链的上游提供一个稳定的进程,从而满足精益生产的要求,节省成本。

(二)专业外贸企业的精益敏捷供应链战略

传统上,对于专业外贸企业所处其中的供应链,大部分是精益型供应链,客户最关心的是产品的价格。即使像服装这样的创新性产品,都是由客户在本国生产款式新、档次高、价格高的时装,而把一些廉价的基本款式放到中国等成本低廉的国家生产以获得成本上的优势。但是,随着近十年来物流技术发展(如班轮速度加快、空运业务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管理技术的提高和承运人服务水平的提高一例如门到门服务)和供应链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进口商和批发商减少物流成本(主要是减少仓储,再加工,包装等费用以及减少资金的占用等)的需要,进口商要求缩短生产周期,订单量也有从批量大生产周期长向小批量多批次发展。这就要求外贸企业适应全球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打造敏捷供应链,即建立精益敏捷型供应链(如图2)。

整条供应链的下游环节执行敏捷供应链的基本原则,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而在上游环节执行精益型供应链的基本原则,以尽可能降低生产最终产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在需求拉动的下游环节和预测驱动的上游环节有一个分界点,以确定合理库存水平有利于降低缺货损失和因过季等原因产生的库存过剩损失的最优水平。

专业外贸公司在进行供应链战略匹配时,合理设计分界点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分界点(de-coupling point,也可译为“退耦点”)在供应链前后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商品供应链战略中精益过程和敏捷过程所占的比重的不同,对于以专业外贸公司为核心的供应链上游各成员来说,其库存水平也不同。外贸公司设计精益敏捷供应链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和不同产品的特点,来决定分界点的位置,从而建立适应客户需求的供应链需求一反应机制。

(三)流通型外贸企业精益敏捷供应链的需求——反应机制

敏捷供应链的需求一反应机制是快速反应战略(QR),即在需求的拉动下,通过柔性生产和快速的物流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精益供应链的需求一反应机制则是有效消费者反应

战略(ECR),即在预测的基础上,以消除浪费,节约成本为核心,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密切协同与合作,降低供应、生产、物流的成本。

专业外贸企业精益敏捷型供应链的需求一反应机制是改进快速反应战略(QR)和改进的有效消费者反应战略(ECR)的综合运用。在上游环节,在合理预测的基础上,外贸企业通过控制一定存量的原材料水平和合理安排生产厂家的工时,以及合理考虑各企业之间的位置以节省物流成本,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能够及时满足进口商的订单,精益过程既包括原材料的合理库存和生产过程中对需求合理的预测产生的合理成品库存,也包括在此基础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密切合作和企业内部效率的提高,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精益过程也应贯穿敏捷思想,尽量使原材料供应过程和生产过程柔性化,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供应链下游环节根据客户需求采用快速反应战略,利用信息系统快速处理订单,通过分解供应链的方式确定生产供应。运输环节更应该采用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例如采用直达的运输方式、提供到门服务等。敏捷过程包括对于不确定需求的及时反应和对特殊商品的订制过程。针对市场中个性化、多样化的订货需求,以提前期为供应链的核心,努力提高各节点的柔性和反应速度。在敏捷过程中,要贯穿精益思想,减少冗余的环节,节省费用。参见下页图2。

四、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

(一)以项目为核心实施组织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使专业外贸企业的运营管理更适应供应链管理战略的要求

供应链管理战略所需要的信息共享、上下游关系的协调、供应链的敏捷程度等都需要外贸企业改变现有的组织,建立更灵活有效的组织结构。传统专业外贸公司的组织结构是科层式组织,是由根据职能而设的部门组成的,其审批手续复杂,信息共享程度低,不能适应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需要。根据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需要,首先应该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部门,以业务人员(供应链的管理者)为核心,辅助以技术支持、原材料采购、质量保证、货运物流等人员,以及国外分支机构的相关人员等。其次,基于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项目部门主要是针对某一类产品或有相类似需求的客户群设立的,部门的设立是灵活的,是围绕客户需求而设立的,其目标是为每一份订单设计一条价值链。第三,在供应链中,公司总部的职能是对现金流、信息流进行管理,而不是对各部门施加过多的干预,这样就使外贸企业的领导层能够在战略高度审视供应链管理运营战略、方法和绩效,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是根据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需要,审视整条供应链,排除不能增值的环节(如简单的传输、审核、检验等);优化审批程序,合并控制行为;实现信息共享;实施标准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如TQM ISO9000等)。实现流程再造的技术支持是供应链管理实现信息化。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外贸供应链是一个联系和管理经营过程和各节点成员(如供应商、制造商、出口企业、进口商等)并促进各成员间的信息交换的集成系统。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供应链的集成和自动化程度。尽管随着EDI的出现,为专业外贸企业参与和管理全球供应链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但是由于技术限制、成本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实现全面地供应链信息化管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供应链的成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连接方式:专业外贸企业通过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和供应链上游企业相连接,下游企业将库存情况开放给外贸公司,以便供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最优方案,即通过判断库存的位置,加工厂的能力,交货时间,运输费用等来选择最佳生产计划。同时,国外零售商将销售和库存信息开放给外贸公司,由外贸公司及时预测客户的采购计划,通知上游企业准备适量的库存。通过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外贸企业可以做到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精益性的最优结合。

(三)成员企业的选择和管理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专业外贸企业通过出口基地建设和通过采购关系扶植了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产业集群,集群中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外贸公司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巩固供应链的稳定性,专业外贸企业应该和这些中小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并在其中起领导作用。

在选择和管理供应链成员时,专业外贸企业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控制交易成本,合理分配利润;保证战略联盟的信息交流共享,专业外贸企业及时将最新信息反馈给成员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学习机制;要强化价值链的治理,促进产业的升级。

五、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持续改进

专业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应该从正确分析自身能力与机会入手,把握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供应链战略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建立合理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确立了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后,还要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将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较,评估整条供应链的绩效。不断的把最新管理思想和理论付诸于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平台和以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虚拟经营、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管理平台,实现两个平台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外贸企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本文责编 魏惠忠)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郭全洲 刘文纲 谭立群

上一篇:如何写高质量期刊论文下一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