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健康运行,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展开分析,对完善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机制提出可行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1:

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脱钩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应对研究

摘要: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正面临所属企业脱钩、财务收入减少的境况。高职院校需要应对这种情况所带来的财务压力,进行财务管理战略调整。本文主要从收入管理、融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企业脱钩 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一、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脱钩背景

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地方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全面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做好市级党政机关、参公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股权)划入相应国有企业集团工作,各地地方政府近年来陆续开始对地方高校所属企业(含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股(债)权情况进行清理核实。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高职院校也属于清理核实、脱钩工作的涉及对象。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规模都很大,已构成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制而来,它既不同于本科教育,也有别于中职教育,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应有新的定位。高职院校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学校所属企业的收入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经费的一项重要来源。企业脱钩势必会对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调整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以便更好的应对高职院校未来财务管理危机,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所属企业脱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减少潜在债务危机。随着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张,债务问题逐渐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患。有些高职院校经营企业虽然可以为学校带来收入,但同时也带来经营风险。作为管理方,学校并非营利性机构,工作人员也并非专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企业时学校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债务风险势必大于企业性单位。与所属企业脱钩后,高职院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收入,但同时也减少了风险,使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办好教育,更好的发挥大学教育的功能。

2.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与所属企业脱钩所带来的财务收入压力会促使高职院校加大财务管理的力度,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制定更为科学严谨的财务制度,更加注重科学的筹资和投资决策,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更加合理的使用资金,通过教育质量的提高实现财政拨款的倾斜和非税收入的增加。

(二)不利影响。

1.收入来源减少。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收入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非税收入,但所属企业收入也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收入。所属企业脱钩意味着该项收入的损失,尤其对于某些拥有效益良好企业的高职院校来说损失更大。

2.财务管理压力加大。财政性经费来源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起着稳定支撑的基本保障作用,但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下,地方政府逐渐降低了自身财政责任,高职院校的财政性经费来源占总收入来源比逐渐降低。作为非税收入主体的学费收入,受使用限制多、招生生源减少、学费拖欠现象的严重影响,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经费的需求。所属企业脱钩带来的学校收入减少会进一步增加高职院校的财务压力。高职院校如果在发展中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行业优势,甚至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3.财务风险增加。高职院校大多经历了一个生源扩招、新校区建设的规模扩张期,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债务。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面对着巨大的还款压力,除正常每年付息外,目前大部分融资进入还本期,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已使部分高职院校举步维艰,教学、科研的正常经费无法保障。所属企业脱钩使得高职院校的偿债能力只能局限于有限的学费收入,偿债能力下降,而偿债能力的下降又使得银行对高职院校的贷款更加谨小慎微,筹资难度增大。

4.进一步暴露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许多弊端,比如财务管理规范大都是传统的行业会计制度,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现行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财务管理机制与现代教育的发展运行机制不协调;繁杂凝重的行政干预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秩序混乱;专业素质的落差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反馈滞塞等等。所属企业脱钩所带来的前三个不利影响使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一步放大。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一)加大学费收入,加强学费管理。学费收入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学校偿还银行贷款的主要资金保障。高职院校一方面应积极整合学校资源,扩大招生规模结构,学校在校生越多,学费收入资金和财政定额拨款资金也就越多。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优化结构,特别是学生专业类别和层次类别结构优化问题。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收费标准的提高,学生拖欠学费已成为各地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制定相关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学费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引入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恶意欠费,要将各二级学院、系的相关预算经费的下拨与学生欠费率相挂钩,确保学费收入按期足额到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学费的拖欠。

(二)服务地方经济,拓展收入来源。财政拨款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所以首先要争取政府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高职院校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隶属关系,其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往往具有更强的地方特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度更高。如何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走一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双赢之路,是地方高校经费收入来源拓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开展科学技术转让和服务、人力资源培训、共建实验室、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以及校友会获取地方政府专项资金、地方企业资金和本地社会、个人捐赠资金。

(三)增加融资渠道,降低筹资风险。在现有筹资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筹资方式。一是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债券是指学校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并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一种筹资方式。二是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直接获取资金或取得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租赁期满后所有权归学院所有。三是进行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利用项目的未来收益来融资,以项目资产为融资抵押,对高职院校其他财务没有影响,实现了风险隔离,即使项目收益不好,高职院校整体财务不受影响,也是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利用的融资手段。四是组合融资。例如,学校在购买价格昂贵的实训设备和仪器时,对可接受汇票的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并结合汇票贴现产品综合使用等。高职院校通过各种筹资方式的组合,既能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又能控制筹资风险。

(四)加强预算管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科学地编制财务预算,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管理原则。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强化风险控制与财务预警机制。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以“公平”为原则,分类确定高职院校基本运行的财政预算拨款。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在院长、总会计师(或分管财务的副院长)的领导下,建立由学院财务部门负责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高职院校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逐步转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建立健全绩效预算组织管理和执行体系。建立合理的内部绩效预算管理评价体系。

(五)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日常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合理调度和有效控制,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资金流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将一些能够量化为货币并可人为控制的职务消费项目,如招待费、差旅费、交通费、办公费等,按照不同的层级和标准,以货币形式包干给个人,学院不再报销,从而有效遏制铺张浪费,节约资金,方便管理。

(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预算、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金筹集、工程建设招投标、设备采购招投标、采购(包括教材采购)与付款、产业实体的销售与收款、费用控制等。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完善内部控制流程,重要问题集体决策,逐步规范支出管理。通过资金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反馈业务状况及资金使用、实物资产状况等信息,增强学校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意识,同时也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

(七)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首先,要注重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建造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其次,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实行竞争上岗,使财务人员具有多岗位的财会工作能力,推进财务管理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三,要积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氛围,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激发财务人员的求知欲,鼓励财务人员深造、创新,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潜能,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S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2.袁其谦.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1,(5).

作者:梁美芳

高职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2:

浅议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机制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健康运行,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展开分析,对完善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机制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内部控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奉行改革开放政策,支持、鼓励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式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问题越发突出。

一、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财务管理机制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两种形式。其中“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体制要求民办高职院校内部只设一级财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学校的财务管理活动和事务,在一级财务管理部门之外不再设同级财务管理机构,学校所有财务事务都必须通过一级财务部门处理,校内各部门没有任何财权,也没有制定部门财务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的权力。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则是指学校财经工作和财务收支在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责、权、利关系和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根据财权适当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和校内各二级单位进行分级管理。不难看出,两种财务管理体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权程度不同,两者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办学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民办高职院校。

二、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治理结构失衡。民办高职院校多由企业或个人投资兴建,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者将办学作为谋取个人或组织利益的途径,不少民办高职院校的董事长、校长的职责不够明确,由出资人说了算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导致民办高职院校财务自主权缺失。在不少民办高职院校中经常发生以行政权力干预甚至取代学术权力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的现象,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2.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相比于国外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就是学费,学费占民办高职院校总经费来源的80%,甚至更多,这也大大限制了民办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3.会计职能过偏于服务职能。众所周知,会计除了发挥核算职能外,还必须发挥其监督的职能。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一般核算职能上。这种过多强调服务职能的行为,会弱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模式,严重抑制了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效率,直接阻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

4.预算管理体制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不能有效指导预算编制,这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处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不利于学校整体战略的实施;②以公办事业单位的心态搞预算,经不起市场检验。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使得预算与市场脱节,从而阻碍了预算的有效实施;③教育成本控制和设备使用效益问题没能引起重视,致使预算与实践脱节。

三、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财务管理观念滞后。这已成为影响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有效管理因素之一。首先,在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缺乏依法理财观念,不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是将制度视为形同虚设,有章不循,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其次,理财观念落后,基础工作不到位,账目不明细,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最后,市场观念缺失,导致资金利用不合理。上述滞后的财务管理观念,严重阻碍了民辦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良性发展。

2.财务风险意识薄弱。近些年,国家虽大力鼓励支持民办院校的发展,但不少民办高职院校本身底子薄弱,资金缺乏,于是不少民办高职院校在未进行理性财务风险分析的前提下就盲目贷款,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严重的甚至因无法承受巨大财务风险,而陷入无法还贷的困境。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前面说过,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仍停留在强调记账、算账、报账的过偏于服务职能的阶段,这不仅抑制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也直接导致了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执行不力。特别是财务监控体系方面,往往只有针对会计核算方面的监控制度,对其他事项的监督基本没有。笔者觉得,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已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规范发展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4.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不少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任职随意,甚至将一些不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安排在财务岗位上,这极大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具体表现在:财务人员因财务专业功底不扎实,工作随意,缺乏责任心,工作思路紊乱,被动式工作,缺乏对今后工作的预期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给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困扰。

四、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建立现代理财观。现代理财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效益观念,民办高职院校应将成本与效益比较,逐渐形成成本效益一体化,寻求降低教育成本的最佳途径,实现教育投资的效益最大化。②风险观念,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民办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处于高度不确定的状态,财务管理风险与日俱增。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存活下去,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理性投资,才能让自己的效益呈正值。③财务管理中心观念,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才能将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健全的財务管理制度是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应根据校情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检查机制的功能,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创新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关键,必须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各项财务事务进行预算,深入研究预算编制方法,完善预算程序,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资金的利用效率。

3.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具体来说,应保证对财务风险监测的持续性,一旦出现效益下滑,资金收支不平衡等问题时,立即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时刻关注学校的收支状况,保证其平衡性。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计算机的辅助作用,更全面、更快捷的使用财务数据,有效增强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4.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财务人员的优化。首先,民办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应配备具有任职资格的专职财务人员,同时,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财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才能真正满足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健康运行,是实现民办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亟需建立起一整套充满活力的财务管理机制,从而促进我国民办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腊生,田细菊.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创新[J].财会通讯,2005,(5).

[2]朱琳莉.浅析企业资金管理的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2009,(4).

[3]李小安.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J].学术论坛,2010,(12).

[4]刘晴云.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5]牛兆辉.从工作实际出发谈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之道[J].中国总会计师,2012,(1).

基金项目: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民办高校运行机制及财务管理的思考”的阶段性成果(2012SJD630118)该课题由印永龙主持,参加者有代蕾、周李华、戴琳等。

作者简介:戴琳(1979-),女,副教授,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从事管理学、财务管理研究。

作者:戴琳

高职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3:

面向中小企业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陈丽君(1985.6-),女,浙江平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等。

摘 要:当前高职教育90%以上的人才服务于中小企业,而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多脱离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特点入手,分析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当前教学现状与财务管理人才技能要求间的差异,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项目设计

《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财会类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跟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其改革更应遵循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我国中小企业总体数量巨大,是高职学生主要的就业选择,但其财务活动的特殊性和具体岗位要求在当前高职教育中未得到体现,学生也无法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探讨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特点及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分析

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不同于大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筹资活动方面,资金主要来于自有资金,相比大型企业更加依赖企业间的商业信用、银行借款、租赁等,较难通过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融资。课程设置时可将现有教材精简为股权筹资中吸收直接投资、留存收益,债务筹资中银行借款、融资租赁四个知识点。

(二)投资活动方面,资金紧张,其投资常集中于对内投资。课程内容设置时只需考虑对内投资,可删除证券投资中包括债券、股票等在中小企业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对外投资的内容。

(三)营运资金活动方面,采购多以货币资金结算,而销售时大多采用赊销政策,应收账款和存货资金占比居高不下,资金周转速度缓慢。课程内容设置需详细介绍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管理的知识点。

(四)收益分配活动方面,股利分配以现金股利较为常见,资金需求迫切,股利支付率较低,股利分配政策变动较大,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课程需设置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股利政策选择和风险控制能力的知识[1]。

二、当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无法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与中小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教学内容脱离现实岗位需要。课程教材体系内容大多基于较成熟的企业,中小企业较少真正参与学校教育,教材的开发脱离中小企业实际的需要。(二)教学方法传统落后。填鸭式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学生受限于按照老师的讲解做出答案,不利于学生财务管理职业发展与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三)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死板。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形式,制约了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更易受政策变化、理财环境的影响,要求从业人员有更强的这些能力。(四)考核方式落后、片面。以结果评价占主导,缺乏对实践过程、团队协作、方法创新等方面的关注,未关注学生职能素养,与真实的岗位职业特征和文化要求有所脱离[2]。

三、项目化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更多的课程改革开始运用项目化教学法。该方法是将职业岗位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个人或小组协助来完成。项目实施中,学生自主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融入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完成知识的建构和分析、应变、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升。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跟职业岗位密切相关,鉴于项目教学法的优点,本文认为在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更应该引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对职业岗位意识的强化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教育现状不满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矛盾。

四、面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项目化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专业技能的训练项目,使学习者在完成各个项目下的具体子任务时掌握工作岗位的技能。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职财务管理中开展项目化教学,首先就是要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项目。

(一)教学内容设计

1、项目设计的原则

(1)基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来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岗位胜任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对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综合分析,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计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要有很高的实用性。

(2)具有可操作性,即项目必须能将理论知识点要融入到项目中,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项目训练,可了解实际工作的内容,掌握胜任这些工作的基本技能。

(3)教学项目具有可分解性,难易适宜,每一个大的项目能够分解为若干个目标明确、易于实施的子任务[3]。

2、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项目化设计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笔者通过对浙江省内多家中小企业进行调研,整理各部门岗位任务特点,以七项财务管理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围绕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设计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经过近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完成每个项目下具体任务的设计,实现企业需求与高职教育的真正融通。具体教学项目设计如下:

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二)项目化教学设计实例

为了说明具体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下面就以《财务管理》中企业资金管理下任务15为例进行介绍。

该任务的教学重点是存货管理决策,教学设计流程为:案例搜集、启发教学—任务分解一理论教学—情景仿真一考评,共五步。具体步骤如下:

1、案例搜集、启发教学。设置工作环节,搜集形成案例。这一任务可以交给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连续设置问题,不断启发引导学生说出存货储存的成本。例如需要企业为什么会储存一定量的存货?存货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存有一定量的存货需要付出哪些代价?这种代价即为存货的成本。存货的具体成本有哪些?如何有效控制存款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形成包含上述必要环节的一个完整案例。这部分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后每组学生通过研讨案例进行。

2、任务分解。对总体任务进行分解为各子任务,每一组指定一名负责人,由其在组内开展具体分工,做到每个组员都有任务可做。如总负责人搜集关于存货成本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得到实际工作中企业面临不同的情况,如允许缺货、商业折扣、陆续到货等情形。其余队员负责测算不同情况下存货的管理成本,最后全体成员共同讨论作出决策[4]。

3、理论教学。由教师对本任务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论补充完善,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4、情景仿真。对给定的资料进行分析,在现有市场条件下为企业选择最佳存货管理决策。学生们通过参与收集信息、完成任务、分析讨论存货成本高的原因,讨论存货成本的计算、决策和交流评价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能够掌握简单的存货管理的控制方法。

5、考评。根据各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组员参与度、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等情况进行评分。

五、结论

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对职业岗位意识的强化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紧紧围绕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重视能力培养,强调过程操作和技能训练,以实训为手段,以结果促实训。

本文是2013年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教学建设项目教改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仲春梅.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教育与职业,2013,02:157-158.

[2] 闫钰,.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市场,2010,(14).

[3] 陈霞,张志科,.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8,(33).

[4] 张晓天,.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作者:陈丽君

上一篇:客家艺术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手工泥塑传统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