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以大型企业为核心构建联盟型虚拟企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发展的一种潮流,同时决定了它在财务管理上的特殊性。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虚拟企业条件下财务管理所呈现出的新特点。虚拟企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信息技术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运作模式和组织形态。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1:

我国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特征探究

[摘 要] 虚拟企业,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对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创新,能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跟踪市场动向。对成员企业而言,组建虚拟企业在各方面都存在许多风险,而财务管理方案不合理是导致虚拟企业中途解体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为此需要寻找科学方法来制定虚拟企业财务管理方案。

[关键词] 虚拟企业 财务 管理

虚拟企业是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既有不同性、又有互补性的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为响应市场需求而进行动态联合的方式,是一种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的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充的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动态组织形态。

一、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财务管理组织形式实体性。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与成员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相关,各成员企业必然高度关注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财务活动,作为个体财务活动的整合,必须有执行者,要求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确保财务活动的执行和监督。由各方委派成员组成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小组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式,也可以外聘财务专家,财务理财机构参与工作,专门进行财务协调和财务监督,以实现财务管理的敏捷与精确。

2.财务管理内容的特殊性。虚拟企业本质上应是一个由成员企业各自贡献自己核心能力所组成的价值链,通过每个成员发挥其在价值链上的最优能力,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虚拟企业应属于非生产性企业,主要进行直接投资,同时对生产性企业而言,间接投资往往出现在有闲余资金的时候,而这种情况与虚拟企业的实际不符,因为虚拟企业的资金实际上仍在各成员企业手中,协议只要求成员企业配合整个价值链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投入固定数量的资金。

3.方法日益网络化、虚拟化。网络既是虚拟企业出现的前提,也是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虚拟企业价值链上的各种功能由不同的成员企业来完成。这些成员企业可能位于不同的地区,甚至属于不同的国家,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分散化特点。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不管是制定财务计划,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还是利润分配,都必须要对各个成员企业在契约内的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的了解、记录、分析和指导。因此,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能进行远距离的、快速的信息传输。而网络不仅使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事务远程处理和信息实时传输,网上催账、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等辅助功能也都得以完善和提升。

二、企业虚拟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财务监督管理。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往往对财务计划及其循环过程特别关注,按照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循环是虚拟企业正常运作的经济保证。在财务循环过程中,必须将各项具体经营业务、财务业务与财务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系。虚拟企业的特殊性对财务过程要求按计划实施比传统企业更为严格。财务循环过程更受制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约束,各成员企业对整个循环过程中的财务监督和控制更为关注。虚拟企业的财务监督和控制有3种方式:(1)由盟主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对虚拟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和控制,承担财务监督和控制的职责,按照财务业务的程序对虚拟企业的资本运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2)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共同推举财务监事来具体负责财务的监督和控制;(3)虚拟企业将财务计划循环过程委托给财务公司来完成。

2.战略成本管理。虚拟企业财务核算机构必须建立费用控制系统,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便获取各种制造资源并获得最大可能收益。在虚拟企业、各项目组、各成员企业、各工作团队和基本工作单元等虚拟企业各层次组织的经营项目中均必须反映目标成本。虚拟企业内各环节的费用支出要按费用定额进行定期监控和比较。在构建虚拟企业过程中应制订出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即以战略高度来考虑低成本而有效地组建虚拟企业。管理人员应运用专门的方法为企业提供其自身及竞争对手的有关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使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虚拟企业应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全过程,通过对虚拟产品成本的核算、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并结合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对虚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和指导。

3.筹资管理。虚拟企业的筹资渠道来自两个方面,即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内部筹资来源于虚拟企业成员企业的内部融资、企业内部财务资本投入或者个人产权投资等。外部筹资来源于社会资金,虚拟企业的社会集资方式主要是采取发行短期债券、社会或个人的捐赠、虚拟企业各成员企业担保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公司的产权投资、利用外资的注入等方式获得资本。虚拟企业常常依托于成员企业来进行资本的筹措,其他信贷资本常是通过盟主企业的间接作用而获得。当盟主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债券筹资是通过它自身组织发行的;当盟主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则是它通过其他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间接获得的。

4.投资管理。虚拟企业一般的资金链并不充足,靠投资所得的收益占企业的利润比重较小,但在一定条件下,虚拟企业可以实现扩张投资计划,通过投资既有利于虚拟企业的资本运作,盘活存量资本,还有利于激活虚拟企业,增强其活力,使虚拟企业生存期延长。虚拟企业的资本运作是按照财务计划的规定进行的。一般是由盟主企业编制产品或项目的资本预算,通过成员企业审议形成财务实施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财务收支等具体财务和会计业务,可由盟主企业承担,或者委托财务公司承担。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法规单独建账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定期向成员企业报告财务状况,必要时还要向社会报告财务状况。

三、结语

企业虚拟化的趋势正在改变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平台与资源约束条件,财务资源配置的新规则正在形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功能将延伸到企业之外。企业财务理论与实践将面临新的挑战,对虚拟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有迫切的现实性,也将无止境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冯 建:企业财务制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黎黎 刘 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初探[J].甘肃科技2006,12

作者:鄢 维 宋 意

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2:

虚拟企业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新特点

【摘要】以大型企业为核心构建联盟型虚拟企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发展的一种潮流,同时决定了它在财务管理上的特殊性。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虚拟企业条件下财务管理所呈现出的新特点。

虚拟企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信息技术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动态的、网络型的经济运作模式和组织形态。目前,以大型企业为核心构建联盟型虚拟企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发展的一种潮流。虽然任何企业的本质都在于通过资金的运行获取回报,但联盟型虚拟企业在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获利方式上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它在财务管理上的特殊性。

一、财务管理目标: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

对于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界认为最合适的观点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或称企业价值最大化。由于虚拟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单位,不具备法人资格,也没有自身的利益,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适合于虚拟企业。同时,虚拟企业存在的前提和最终的目的是其成员企业的赢利,经营的最终成果也要落实到每个成员企业身上。因此,成员企业利益最大化才是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一目标又可以依据成员企业之间契合的特点,更准确地表述为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

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成员企业利益最大化有一个最低的标准

各成员企业将其资产从自身原有的经营活动中抽出,用于虚拟企业运营中的某个环节,必然要求能获得高于原有经营活动的收益率。

(二)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要通过至少两个层次的分配来实现

第一层次为虚拟企业在参与社会分配时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第二层次为虚拟企业还要在成员企业之间按照契约进行价值的二次分配。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可以算作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企业内部的分配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冲突,其分配结果也具有可调整性。虚拟企业则不一样,第二层次的分配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虚拟企业在将经营成果进行分配时,必然存在你多我少、你少我多的局面,而且分配结果几乎不可调整。一是因为虚拟企业没有权威性的机构对分配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员企业之间又是独立、平等的关系;二是因为虚拟企业的暂时性,当共同的市场机会消失或是业务完成,虚拟企业就会解体。因此,契约关系人利益最大化不等同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它还包括利润在成员企业之间的分配过程。这个过程,不同于企业所有者在企业长远发展和眼前消费以及风险之间的衡量,而体现为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在契约基础上的博弈,体现为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各成员企业对虚拟企业经营的期望。

二、财务管理主体的动态性

虚拟企业的动态性决定了其财务管理主体的动态性。虚拟企业的出现往往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当这个机会消失时虚拟企业就可能解体,或者因市场机会和企业成员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组成。此外,同一虚拟企业中成员间联合的紧密程度也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不同。因此,虚拟企业自身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虚拟企业难以独立、稳定而持续地存在。这就导致了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主体也难以长期保持稳定,因而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组织的实体性

尽管虚拟企业的诸多业务功能和组织机构呈现出虚拟化的特征,但笔者认为,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组织必须具有实体性,要求其实实在在地基于虚拟企业整体而存在。虚拟企业成立和运营的核心是契约,各成员的权利义务均在契约中作了详细约定。这些权利义务首先在财务计划中得以体现;其次在虚拟企业运行中,成员对义务的履约情况要通过财务监督和控制进行检查;最后,虚拟企业要以契约为基本依据,在考虑企业整体运行结果和各成员企业贡献的基础上进行利润的分配。由此可知,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与成员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相关,各成员企业必然高度关注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所以,财务管理必须由一个客观的、基于虚拟企业而存在的组织来进行,以提高财务活动的透明度,保证各成员利益的公平性,进而保证虚拟企业的正常运行。

四、虚拟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特点

虚拟企业的资金筹集、投放和利润分配均具有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特点。

(一)虚拟企业的资金筹集不能简单分为自有和借入

虚拟企业的资金来源于成员企业依据协议或契约所作的投入。这种投入的资金,不管其成员企业是自有还是借入,均不是虚拟企业的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因为虚拟企业的形成以契约而不是资金为纽带,参与虚拟企业经营的资金仍属于其成员企业,虚拟企业对其不具有最终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二)虚拟企业资金投放的自有特点

传统企业可进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其中,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以获取利润,如开办工厂;间接性投资又称证券投资,是指把资金投放于金融性资产,以获取股利或者利息。从对虚拟企业的一般理解来看,虚拟企业本质上应是一个由成员企业各自贡献自己核心能力所组成的价值链,通过每个成员发挥其在价值链上的最优能力从而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虚拟企业应属于生产性企业,主要进行直接投资。同时,对生产性企业而言,间接投资往往出现在有闲余资金的时候,而这种情况与虚拟企业的实际不符。因为虚拟企业的资金实际上仍在各成员企业手中,协议只要求成员企业配合整个价值链完成某一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投入固定数量的资金。因此,当成员企业投入的资金有闲余时,他可以将资金抽出用作其他用途。对虚拟企业而言,不存在资金闲余的问题。

(三)契约是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最重要的依据

传统企业往往先制定分配的基本原则,到年终时,再依据分配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整体经营成果及各部门完成财务计划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分配方案;虚拟企业则不一样,在虚拟企业成立时订立的契约中,除对各成员企业在生产中的职责作了详细规定外,对各成员最终的分配也作了详细规定。当经营结果得到确定时,虚拟企业只需依据运营的实际情况,对其适当调整即可。

五、财务管理手段的网络化

网络既是虚拟企业出现的前提,也是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虚拟企业价值链上的各种功能由不同的成员企业来完成,这些成员企业可能位于不同的地区,甚至属于不同的国家,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分散化特点。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不管是制定财务计划,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还是利润分配,都必须要对各个成员企业在契约内的经营活动进行及时的了解、记录、分析和指导。因此,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能进行远距离的、快速的信息传输。而网络不仅使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财会事务远程处理和信息实时传输,还可以完善和提升网上催账、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等辅助功能。

六、财务管理的风险性

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较传统企业更具风险性。

(一)投资风险更为突出

虚拟企业出现的前提是市场机会,这种市场机会往往有较大的风险,这也是虚拟企业要集中多个企业优势的原因之一。虚拟企业的投资风险还体现在成员企业的战略和虚拟企业战略的不一致和不协调方面。如果虚拟企业建设要求其成员进行专用投资,而这些投资在项目完成或失败以后对成员企业的生产用处不大或毫无用处,就会造成成员企业的投资损失,从而增大了成员企业的风险。

(二)成员企业出现违约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企业联盟,其纽带和约束工具是契约而非资金。同时,虚拟企业没有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对成员企业进行管理。因此,虚拟企业的约束力极为有限。

(三)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经济实体中

这种分散既使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也使成员企业的本位主义有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使道德风险引致的违约可能性增加。

虚拟企业发展至今,其财务管理已出现了上述特点。研究这些特点,有助于实现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虚拟企业的运营效率。但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目前仍处在演进的过程中,其特点尚未完全而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对于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特点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不断深入,以推动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进一步提高虚拟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建宾

虚拟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篇3:

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摘 要] 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兴企业合作模式,其合作是一种临时的企业资源优势互相利用的过程。如何实现虚拟企业方便地共享信息,提高合作效率,是虚拟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由盟主企业建立一个信息共享中心,使企业能够对信息共享中心实现友好访问,可以解决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问题,提高虚拟企业的合作效率。

[关键词] 虚拟企业;信息共享机制

1 虚拟企业

1. 1虚拟企业的特征

虚拟企业就是对市场机会能够做出快速反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起来,以及时地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战略联盟。它是在消费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白热化、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和运作模式。

虚拟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需要不同系统应用环境、不同地域、不同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的企业实现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满足虚拟企业合作需求的虚拟企业资源共享系统,从而保证合作成员在业务和工作流程上的协同。

1. 2虚拟企业合作途径

企业在发现市场机遇采用虚拟企业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时,根据不同情况有多种不同的合作方式,但总的来说,企业之间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以提高协同竞争能力。通过对大量虚拟企业在实践中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发现虚拟企业最常用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几种:

(1)虚拟生产。虚拟生产是企业之间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它以委托加工为手段,将自身的生产能力弱化,把生产功能用委托加工的办法转移到别的企业去完成,而自己只保留最具优势的研发或市场渠道掌控功能。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合作型竞争的特点,以实现合作各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采用这种合作方式的虚拟企业在组建信息共享中心时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如产品的生产进度、生产流程的管理、原材料采购价格信息、生产成本的预算和产品的性能指标等。

(2)虚拟开发。虚拟开发通常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几个企业通过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共同的市场优势。这种企业联盟是合作各方围绕特定产品建立起来的拥有共同利益的临时性组织,随着市场和产品的变化可以进行动态调整,项目完成后便失去存在价值。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的合作型竞争、动态性、灵活性和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等特点。

这种合作方式主要是为了实现产品开发的高效性,缩短产品开发时间,达到提前占领市场的目的。因此,信息共享中心的主要功能就是集成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些标准化数据,规范合作项目文档。同时将项目管理和时间管理等基本管理理念引入系统,以提高产品开发进度和成功率。

(3)虚拟管理。虚拟管理可以把企业某些管理部门虚拟化,能够行使管理职能,但其行政组织并不真正存在于企业内部,而是委托其他专业化公司承担这些管理部门的职责。

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特点,可以简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播效率,削减企业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4)虚拟销售。虚拟销售可以实现销售功能的扩张,而不是销售组织的扩张。通过虚拟销售,可以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合作方式主要利用虚拟企业合作型竞争、动态性、灵活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等特点,比如利用不同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利用动态性、灵活性以及地域上的分散性等特点进行不同区域市场资源的置换,实现协同开发。

采用这种合作方式的虚拟企业在组建信息共享中心时,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减少企业销售成本。因此,信息共享中心共享的信息应该以市场信息为主,如市场行情、市场规模、新市场开发成本、市场占有率等。

1. 3虚拟企业周期模型

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不仅要考虑虚拟企业合作过程中需要共享哪些资源或信息,而且还需要考虑在虚拟企业解散或部分成员退出后如何处理退出的成员在信息共享中心发布的信息,并且还要对虚拟企业合作时间长短,以及在不同阶段对信息资源访问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权限进行界定。因此,需要对虚拟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虚拟企业从组建到解散是一个周期性过程。本文从虚拟企业组建之前的识别、虚拟企业的组建、虚拟企业的运行和虚拟企业的解散4个阶段对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加以描述。考虑到特殊情况,虚拟企业之间有的是短期性的合作,有的是一种长期性稳定的合作,因此,要求虚拟企业无论在生命周期哪个阶段都要有动态性和灵活性。虚拟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是在虚拟企业组建阶段完成的。

在识别阶段,企业首先要识别市场机会,并能够通过科学方法对市场机会做出评价,以决定机会是否可以把握。

在组建阶段,企业首先要能够界定各自的资源优势,然后才能决定选择哪个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是决定虚拟企业合作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合作伙伴选定以后要确定企业之间的运行方式。在确定了虚拟企业的运行模式后,就可以着手搭建虚拟企业信息共享平台。

整个虚拟企业组建起来后,虚拟企业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根据虚拟企业采用的合作方式,可以在虚拟企业运行当中共享管理流程、市场渠道、产品开发和委托加工等方面的信息。

虚拟企业运行结束或某成员企业退出后,要进行财产清算,最后退出的成员删除在信息共享中心的所有相关信息,整个虚拟企业合作过程结束。

2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中心是企业间通讯的桥梁,使各个成员企业不仅能够处理内部信息,而且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中心共享其他成员企业的信息。这就决定了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可扩充性。虚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还要具有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如果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则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在满足原来成员企业之间合作的同时,可以实时地加入新成员,实现虚拟企业合作与发展过程中业务上的平滑过渡。

(2)远程可访问性。虚拟企业包括众多成员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分散性,因此要求虚拟企业在分散环境下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信息共享中心,实现远程信息共享。

(3)安全性。由于虚拟企业合作成员背景各不相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只限于某一个方面或领域,在其他没有参与合作的业务上还保持着高度独立性,所以,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要保证成员企业的有效合作,避免业务上的摩擦或恶意盗取数据,企业之间共享的信息和数据必须进行安全设置,防止数据遭到恶意破坏。在信息安全控制中,盟主企业通过用户鉴定、建立防火墙、访问权限设置和数据加密等措施保证信息安全。

(4)可配置性。虚拟企业具有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改变其配置,虚拟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也应随时加以调整,以适应业务上的变化。

(5)无缝集成性。虚拟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靠高效率的信息共享中心来保证。信息共享中心的信息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存储、传输和加工处理,不同成员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差异很大,为实现虚拟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能够实现对不同企业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

3 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机制

对于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来说,可将信息交互分为以下3个层次:

(1)外部信息交换。虚拟企业通过 Internet,一方面完成对企业在不同地域的分销商、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与控制,实现对重要客户的实时访问与信息收集;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在网上进行售前和售后服务。

(2)内部信息交换。Intranet 是成员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核心,因为成员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建立在 Intranet 之上,与外部交换信息也是以 Intranet 组织的信息为基础。因此,虚拟企业在建立硬件框架之后的关键工作就是决定在 Internet 上共享信息的形式。对共享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处理、状态统计和从信息中提炼出知识等。内部信息共享大部分要依靠成员企业部门内部独立的个人计算机应用系统组成的局部网络,共享信息要涉及成员企业内部的业务信息和资源信息。

(3)信息的集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无论是成员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或者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目的是要实现对信息的共享,通过 Internet 的标准化网络应用规范,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交互,并完成信息的无缝集成,使虚拟企业内外部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中心平台上。

从信息的不同层次看,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要共享的信息分为组织单元、部门、成员企业、虚拟企业联盟和联盟外部环境5个层次。组织单元信息为第一层信息,也是底层信息;部门信息为第二层;成员企业信息为第三层;虚拟企业联盟信息为第四层,也是虚拟企业需要集成共享的信息;联盟外部环境是虚拟企业为了开拓新市场和发现新伙伴所需要共享的信息。

对于不同的信息层次,集成所实现的目标是不一样的,集成的难度也随着层次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从易到难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集成:

(1)单元级信息集成。一般情况下,这一层次的信息比较简单,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最基本层次的信息,属于部门内部的信息,一般在成员企业的部门内部使用。对于虚拟企业联盟来说,也是整个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需求的基本构成要素。属于这一层次的信息是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完成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职能。如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所需的凭证处理、账簿处理、分类核算等。单元级信息是构成部门级信息的基础。

(2)部门级信息集成。部门级信息集成是构成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如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部门级信息是对单元级信息的集成与管理,它将各单元级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门级的信息系统。

(3)企业级信息集成。企业级信息集成是对部门级信息的综合集成与管理。它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沟通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平台,比如成员企业的ERP系统。

(4)虚拟企业联盟级信息集成。虚拟企业联盟级的信息集成是对虚拟企业信息的综合集成与管理。虚拟企业联盟级信息描述了各成员企业间的协作信息,是对联盟内各成员企业进行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5)联盟外部环境集成。联盟外部环境信息是虚拟企业为了开拓新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外部环境为虚拟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而要实现的对外部环境信息的集成。

4 实现信息共享关键问题分析

由于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信息集成系统,系统集成复杂程度高,同时也面临着安全方面的威胁,为此,需要对组建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的一些关键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1)系统安全。由于虚拟企业自身分散性的特点,建立的信息共享中心系统基于网络基础之上。安全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基层构架上,受到设备质量的影响;在网络通讯安全方面,受到病毒和黑客攻击等方面的威胁;在应用系统层面,主要是数据安全,主要解决办法是对数据进行访问权限分级和加密,对重要数据采取冗余备份;在管理层面上,要达到整体系统的管理目标,除了以设备和技术措施来进行安全防范以外,还要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组织运营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培训等。

(2)标准化。虚拟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靠高效率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平台中的各种信息要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存储、传输和加工处理,而虚拟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由于系统之间不兼容而造成信息传输受阻、数据丢失,或者由于软硬件的更新或升级而造成信息不可重用。

为实现虚拟企业信息共享中心中各种信息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存储、传输、转换和处理,需要建立企业之间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对信息的定义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建立标准的数据通讯接口,实现数据在不同成员企业系统之间的无阻碍传输,确保信息交换与共享在一个开放、分布和异构的平台上顺利进行,同时满足信息存取和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金勇,郑丕谔,王维斌. 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1(3):94-97.

[2] 杨楠,王云莉,杨涛,等. 虚拟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8(3).

[3] Zhang Yanping,Zhang Chun,Wang H P. An Internet Based STEP Data Exchange Framework for Virtual Enterprises[J]. Computer in Industry,2000,41(1).

作者:杜文华

上一篇:质量管理公路工程论文下一篇:航标事业思想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