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2024-05-02

巨匠童心美术教案(通用10篇)

篇1: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巨匠童心》教学反思

今天是五一班的美术课,在讲课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

1, 备课不够充分,在讲过过程中有出现卡顿,忘词的情况。

2,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衔接不太好。

3, 网络直播看不清楚学生的状况,只能通过单一的连麦提问学生,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解。

4, 对于上课的时间没有有效的把控好,出现了还没下课课就讲完的情况。

5, 给学生留下创作的时间有限,没有照顾到其他画画慢的同学。

6, 板书和重点的内容该怎么板书出来?

7, 直播开始前,提前10分钟在群里给学生提醒要上课,但是在开始时仍有几个同学没有进入直播间。对于这种情况联系班主任,讲明情况,希望下次能有一个改变。

改进:

1,进行充分的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自己在家可提前演练,多熟悉教学流程,环节。

2,观看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反思,学生,自身等。

3,范作要做好,绘画步骤和相关的知识点要讲解清楚。

篇2: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一、题本展示 1.题目:巨匠童心 2.内容:

3.基本要求:

(1)知识点讲解清晰和完整,体现重难点(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地互动环节(3)试讲时间为10分钟。

二、教学设计 巨匠童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毕加索的表现手法以及艺术风格,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述、小组合作的方式体会人物的处理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学习剪拼与组合的方法,能够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三、教学准备 课本、工具、PPT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童年》,并提问同学们知道歌曲的名字吗?当听到这首歌曲时你们有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交流回答,怀念那时的时光

教师总结:童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同学们都非常的怀念,其实老师也特别怀念儿时的年代,童心这个字眼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那么艺术家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想要把他们的童心珍藏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做得?接下来大家一起去看看。顺势引出课题——《巨匠的童心》

(二)赏析作品,直观感知

屏幕展示的图片《坐着的玛丽-泰雷兹》、《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屏幕中的图画都是谁的作品,你们能发现他们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童心的?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评价总结:齐白石、毕加索

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年6月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年4月8日在法国过世。

毕加索此幅作品从色彩、线条都表现出了他的童心。(三)具体分析

继续观察图片思考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 学生交流回答: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观察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脸部五官怎样表现的?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黑板展示已完成的只有半张人物脸作品,请同学补充完整。

同学上台独立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

进行展览会赏析,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为什么?(提示:可从造型、色彩、色块布局、创意等角度进行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复习不同人物特点以及表现方式

2.思考还可以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式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五、板书设计

篇3: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关键词:黄宾虹,近现代美术,教育革命

黄宾虹, 生于清朝同治四年 (1865) , 字朴存, 祖籍安徽。出生的时候, 父亲为他起名黄元吉。他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由于自幼喜欢美术, 10岁的时候就可以自己作画。在绘画技巧上, 他以宋朝绘画为学习目标, 后又专研元代画法, 所以在他的很多艺术作品当中可以清晰看到宋元时期绘画技巧的影子。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 出现了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位是世界顶级美术绘画大师齐白石, 而另一位就是国画艺术大师黄宾虹, 美术收藏以及鉴赏界都流传着南黄北齐的美誉。黄宾虹的绘画以风景和植物为主要描绘方向, 凸显真实, 为有史以来千古第一的用墨大师, 其绘画风格独树一帜, 堪称一绝[1]201。而正是由于在绘画领域的卓越功绩, 黄宾虹在90岁生日之际, 被中华美术工作者协会和中央美术院校联名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画家”的称号, 这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宗师地位。

一、黄宾虹艺术人生探寻

黄宾虹父亲经商出色, 精通文理, 外有产业, 内有良田百亩, 在家乡也算是大户人家, 在当地美术领域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 这就为他幼时学画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黄宾虹能成为一代美术宗师是和父亲的影响密不可分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黄宾虹都沉浸在美术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在临摹元代绘画四大家的艺术作品的时候, 他的艺术临摹已经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 笔锋落处, 可以看到其中的意境。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宾虹的艺术绘画技艺也水涨船高。

在绘画技巧上, 黄宾虹以真实取意为主。在他的艺术作品当中, 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的心情和意境, 正如他所说, “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做好画”。在几十年绘画的道路上, 他一直恪守着这句话, 而这正是我中华民族一直所倡导的精神, 黄宾虹不愧于一代开派巨匠的称谓。在垂暮之年, 他曾经和学生讲过, 我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其中的意境, 后人可能需要时间才能明白。改革开放后, 越来越多的人搞起了艺术作品收藏, 黄宾虹的作品也被世人所发现, 很多人甚至为了求得先生的一副字画而动辄花费千万购买收藏。黄宾虹作品的艺术价值由此可见一斑。他的绘画技巧更是影响了中国美术界国画的绘画发展, 可以说他的美术思想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2]76。

黄宾虹在绘画的艺术道路上, 可以说是非常勤奋的, 为了完成一幅作品, 他经常忘记时间, 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创作上。而较为特别的是先生记岁的方式和别人大有不同, 他的作品的落款年龄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超出两岁, 这从先生的作品落款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因为他的一个印章上刻有出生的时间, 也即正月初一, 而当地以立春记岁, 所以在60岁以后又增加一岁,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出生在1865年, 而1955年去世的时候却记岁为92岁的说法了。

二、黄宾虹艺术收藏与求学

黄宾虹不仅热衷绘画, 而且还涉猎了古文字学, 对古文字的偏爱尤为突出, 在很小的时候, 他就开始临摹古文字, 然后亲自动手进行雕刻。对于自己所知但没有见到过的作品更是四处探访收集, 然后再反复对古文字进行详细分析。这项爱好, 在他的一生当中都有体现。年轻时, 为了增加收藏, 黄宾虹不惜巨资在丰乐河畔购买一个家族的房屋, 命名为虹庐, 作为收藏之用, 后世很多文化名人都前往此处进行学习瞻仰。黄宾虹逝世后, 他毕生收藏的拓印等重要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 在众多文物当中包含了六国时代的古印, 这一古印对研究六国时代的古文字以及古印方向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为了积累自己的文化学识, 黄宾虹在20几岁的时就开始了求学探寻之路, 安徽省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游学过程中, 黄宾虹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知识, 对于当时中国的整体形势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由于清王朝正在衰退灭亡的边缘, 清政府统治能力下降, 时局错综复杂, 外加西方列强虎视眈眈, 各种文化思想都逐渐的涌现出来, 新派与保守派的文化对立已经比较明显。处在这个即将乱世纷争时期的黄宾虹遇见了对其影响一生的老师, 那就是汪宗沂先生。当时西洋货物进入中国, 对于保守固封的中国经商者可谓是一记重拳。很多传统商品在蒸汽机的面前只能退避三舍。人们更加喜欢便宜方便新兴的产品, 这给黄家的商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个时期, 黄宾虹的父亲并没有奋力抵抗, 而是让黄宾虹返回老家向汪宗沂先生求学。汪宗沂乃“一代鸿儒”, 不仅儒学颇有造诣, 而且对西学思想也颇有研究。在经过汪宗沂先生的殷殷教导后, 黄宾虹眼界大开, 深感以前所学太过迂腐。汪宗沂逝世后, 黄宾虹在民国十五年专门为恩师撰写了传记, 系统阐述了恩师的教育思想, 收集了恩师对于国家治理的精彩文章。可以说, 汪宗沂对黄宾虹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黄宾虹的绘画与救国

在黄宾虹早期的艺术创作中, 有几位画家对他影响至深, 其中一位是清代山水画大师陈崇光, 另一位是清代书画家郑雪湖, 这两人和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绘画老师, 或许就与此有关。在两位国画大师的调教下, 黄宾虹的绘画技巧日渐佳境, 特别是郑雪湖传给黄宾虹绘画六字诀:实处易, 虚处难, 更是为黄宾虹先生以后的艺术创作指出了方向。

清朝光绪十二年, 黄宾虹与洪四果结为夫妇, 与此同时黄宾虹获得贡生头衔, 每个月可以领到奉银四两。次年, 他被推荐到扬州府衙从事书记官一职。但是由于对清朝官吏贪污腐化无法忍受, 他最终决定辞官回家。出于对书画的喜爱, 他在任书记官期间就把全部奉银拿去收藏明清两朝的字画, 以致于在辞官回家时差点连盘缠都没有。虽然这是便宜收藏的字画, 但也是他的第一批收藏作品, 虽然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意外情况, 但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在他逝世后, 这千余件收藏作品都捐赠给了国家, 这不得不说是他的高风亮节。

辞去扬州府衙书记官一职后, 黄宾虹一边照顾家庭, 一边坚持艺术创作, 同时也不忘发扬恩师汪宗沂先生的教育思想, 办起了学校。此外, 他还不忘关心国家的政治形势, 并秘密参加了反击清廷的组织, 与中国近代革命家谭嗣同结交成为朋友。在谭嗣同的影响下, 黄宾虹回到家乡联络反清义士, 反对腐朽衰败的清政府。但戊戌变法很快就失败了, 康梁师徒流亡日本, 谭嗣同等六君子喋血京师, 黄宾虹得知消息后悲戚万分, 而他也因与谭嗣同私交甚密而被牵连其中, 不得不远遁他乡。

四、黄宾虹对国画艺术的贡献

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把黄宾虹的救国思想粉碎, 他与孙中山、蔡元培等革命党人结交并积极投身到革命的大潮当中。国民政府成立后, 黄宾虹受邀进都督府任职, 但他婉言谢绝了, 回过身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上来, 投入到文化交流为主事业中。

在70岁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 黄宾虹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但在圈内却得到极大赞誉。他曾经说过, 未来美术的发展将不会分东西方文化, 绘画的技巧是多元化的, 将来会有人用西方的绘画技巧绘制东方的国画艺术, 而作为东方则会有以东方的笔墨描绘西方的文化艺术, 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3]157。

黄宾虹先生在艺术创作中撰写了很多关于国画艺术的专业论著, 在古稀之年, 他写了《画法要旨》, 在这一著作中, 他详细地描述了绘制国画的要点, 明确提出了国画艺术的重要组成以及绘画格局, 阐述了国画的发展方向, 不仅确定了艺术画家的类型, 而且追根溯源对之进行分析详解, 可以说, 这对国画艺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他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 将其一生所珍藏的文物字画全部捐献给国家, 更凸显出了一代艺术大师的高尚情操。总之, 无论是国画理论还是绘画技巧, 黄宾虹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他对中国国画艺术传承以及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2.

[2]云雪梅.黄宾虹画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篇4:创意美术启迪童心

在义务教育过程中,美术担任着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角色。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美术很容易表现出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而创意美术相对于传统的美术教学而言,更具灵活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创意美术的特点就在于其“创意”性的体现,在学生现有技能的基础上为创意性的发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创意美术应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事物的关注往往始于兴趣,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力就会接踵而来。兴趣是活动的动力,是创造的源泉,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聆听孩子的心声,激发其创作的愿望,鼓励其创造出一个个斑斓、多彩的世界。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而最直接的引导就是语言上的运用。

在《大树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遭遇了这样的尴尬:课始,我用四季的树作为导入,引出课题,接着欣赏不同种类的大树。在欣赏过后,我直接向学生抛出了“大树分为哪几个部分?”这样的一个问题。没想到的是,大部分的学生都回答是“春、夏、秋、冬”,我当时就有点懵了。课后经过反思,我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我提出问题时语速太快,导致学生没有听清问题,另外,我也没有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第二,在问题的用词上没有斟酌,或许改为“大树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会更精准。这样学生的思考会围着大树本身进行,而不会偏离到其他地方。第三,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而不是牵强的无趣的,为了导入而导入。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语音语调及停顿的掌控运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语言不单是讲授内容的,更应当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活跃课堂学习气氛的功能。

除了语言,多媒体和小游戏同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视频音频和小游戏,能给学生们的学习创造一个很好的情境。多媒体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在创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语言、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和设备。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感兴趣”和“好玩”,培养成对美术课长期的学习兴趣。

二、创意美术应注重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良好开端,在创意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以兴趣切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创意思维能力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创意美术教育的核心意义所在。陶行知曾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创意就像一缕若有似无的轻烟,随时随地都会出现。

1.消除学生的“顾虑”

在绘画时,学生经常会问我“这样画可不可以”“那样行不行”。也许是我们平时的作业中答案都是唯一的,使得他们在绘画时产生了这样的顾虑。但是创意美术追求的就是“标新立异”和“独具一格”。学生在绘画的时候思维是开阔的、活跃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唯一”之说。每个人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在考虑“可不可以”“行不行的”学生,其实已经是有了创意思维的萌芽。我们应该及时地关注到这些“顾虑”,并鼓励他们勇敢地朝着自己的创意前进。

2.鼓励学生关注生活

创意思维能力的产生离不开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低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虽显稚嫩,但已经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也曾说过:“所有的知识都始于观察。”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是培养创意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创意美术应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意思维能力的成果展示。只有手脑联合才能产生智慧。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学生的所谓“发展”应该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内容。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所以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在美术教育中的手工课程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把能力的培养局限在40分钟的课堂内,又显单薄。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与美化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走进生活中的‘美术课堂,发现生活中锻炼动手能力的条件。”是我在《节日的装饰》一课中得到的启示。

那段时间正值圣诞节,班级里到处洋溢着圣诞的气氛。教室的前面摆放着装饰一新的圣诞树,上面挂满了金灿灿的铃铛、彩色的小礼物、可爱的小雪花等装饰物。教室的前后门上还贴着圣诞老人的图片,墙壁上点缀着五颜六色气球。在这样浓烈氛围里面,难怪学生作画的时候,以圣诞节为主题的作品占据了多数。画面中精彩的装饰,都是从我们的教室中寻来的灵感。最后,漂亮的作品又点缀了我们的教室。环境布置与学生的创作效果相辅相成。学生身边的“美术课堂”,可以从布置装饰教室开始,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渠道之一。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增强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让我们的美术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动手条件,创造艺术美、创造生活美。

创意美术,在言语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在美化生活的意识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兴趣为切入口,培养思维,锻炼能力,方能启迪童心。

篇5:让美术艺术荡涤童心

一、关注学生兴趣指向, 巧用各种教学手段

教学中, 教师形象而直观的示范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写生的过程, 领略写生的方法。教师与学生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态, 然后请学生来表演这样的动作, 并让其他同学把这个过程画下来, 画完这个姿势后, 再请其他同学表演另外的动作为大家做模特, 再对结果进行评价。这样, 每个学生都有一次表演的机会, 从而让学生的绘画积极性高涨, 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其中, 教师的示范、同学的表演, 以及教师的及时评价, 都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认识, 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师示范教学时,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保护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这就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可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紧随教师的示范掌握一些基本的握笔方法与画线方法, 以及调墨填色的方法。这样, 让学生在同步的临摹中领略水墨画法的一些技法, 并从中感悟水墨绘画的神奇。对中高年级的学生, 如在学习四年级中的《水墨园林》时, 就带领学生写生园林, 欣赏一些园林水墨画, 并分析图画的用墨与用笔方法。接着再鼓励学生尝试再现作者使用的笔法与用墨技巧,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困惑与技法障碍, 教师做针对性的技法示范。

二、实物投影教学, 促进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发现, 经常会有一些学生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提出这样的疑问:这是人画出来的吗?是如何画出来的呢?对这一类问题, 让我们难以作出一个圆满的解答。有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在对美术课教学持两种态度一种结果, 那就是不喜欢美术学习因为自己不会画画, 或喜欢美术课堂但不会画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把美术与绘画等同起来还是不当的, 但学生不会画或不敢画, 这也与学生对美术教学不感兴趣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师的思考, 难道是美术课堂教学拉大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少数学生望而生畏?还是爱之而又退却的感觉呢?实践证明, 利用实物投影可以恰到好处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面对学生无法理解的美术作品, 就用多媒体制作实物投影的课件, 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讲解, 这样让学生看得清楚, 理解得透彻。例如:在教学《动物图案》时, 就用剪刀等工具把剪好的小鸡、小猫等动物图形在投影中播放, 并结合课本内容讲解, 学生看后就明白了制作过程。还可以把学生做过的作业也用投影播放, 请全班同学欣赏, 并加以点评。这样, 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从中掌握很多的美术制作技能。

三、巧用生活中资源, 丰富拓展美术课堂

美术课堂中经常要准备很多不同的材料, 如橡皮泥、积木块, 等等。但要都购买齐这些材料, 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难事。可是这些材料小学生经常丢失, 没有这些材料, 美术教学就会很难开展。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不妨让学生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利用起来, 制作泥塑时可以用随处可得的黏土进行;没有积木就用木块或者不同形状的包装盒进行;常见的树叶、花草、鸡蛋壳、毛线等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这样, 美术课堂就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于是, 别具一格的装饰画也诞生了:学生用茅草的花穗制作出猫头鹰, 用茅草茎编成了大风车, 用碎布做成了仕女图, 用皱褶的纸张做成了白雪公主……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的美术创作活动与手工制作结合起来, 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在这样的活动中毕竟要用到美术语言, 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与肌理等。同时, 还要考虑到怎样来感受与了解各种材料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怎样选择合适的工具、怎样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制作等。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同时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大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

四、有效作业并评价,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美术本来就是以美感人的, 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从而压制了小学生绘画的兴趣。其实, 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创意, 都能让学生欢呼雀跃, 或者是一个小小的装点, 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作业兴趣。如在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打破常规的方法, 把学生以分组合作的作业形式完成作业, 并让每个人完成一个开放性的小的创意设计, 并且粘贴在一个已画好的背景版面上, 这样就组成了一幅作品。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体验合作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合作,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被激发了, 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教学《时间的表情》时, 学生已经做过平面钟表的作业了。因此, 就以钟表的欣赏为主, 并在作业中让学生欣赏作品———案头用品的写真的图片, 在欣赏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欣赏过后,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可以摆放或能悬挂的钟表, 对钟表的读时功能上增添一些新的功能。在这样的要求下, 学生设计并制作出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新作品。

篇6:让童心在美术学科中焕发活力

新课程的教材中,工艺美术教学内容比例不断增多,无形中增加了儿童“玩”的机会。撕、剪、捏、贴在锻炼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儿童的感性认识。提起美术教材里的《动物比赛》一课,很多小朋友至今还记忆犹新。“动物比赛”课其实是一堂手工制作跟绘画相结合的课。为使美术课面向全体小朋友,使更多的儿童能全身心的投入绘制,我便设法让美术课从正儿八经的课程当中“解脱”出来,带着小朋友把这节课从头到尾“玩”了一次。当我把绘制好的狐狸先生、狮子大王、兔子小姐、水牛公公从森林里请出来介绍给小朋友时,他们都被小动物的造型及色彩所吸引。纷纷发出赞叹:真好看,真有趣!接着我在讲台上平放了块黑板,往上面画了几条跑到,让小动物们站在起跑线上,请两位小朋友当司线员,我举起戴兔子头饰的大拇指发令:“各就各位,预备……跑!”。此时,小朋友的表情由惊喜转变到为动物们鼓劲,于是就出现老师在动物们背后“鼓气”,小朋友们在一旁加油的场面。当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果时,小朋友们觉得再好玩不过了。凭借着良好的气氛,小朋友学得主动,绘制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因为他们都想让自己的动物赶在裁判规定的时间内参赛,更何况参赛动物的小主人还可当拉拉队员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场”上的“运动员”越来越多,黑熊、老虎、长颈鹿、斑马……老师做的动物却只是靠边当观众。小朋友们被很多的动物所吸引,我也惊喜地发现他们做的动物种类之多、色彩之美不说,有的还别出心裁地为小动物画上号码布,有的还让兔妈妈还背来小兔子一同参加比赛,有的让动物在脖子上挂篮水果当点心。当体育委员宣布比赛开始时,教室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动物中有得第一名的,有因为跛脚翻到的,有因为太胖落下的……这时你问小朋友:“美术课好玩吗?”小朋友会大声说:“好玩!”其实,通过玩增强了儿童的动手、动脑以及想象力;通过玩,他们的作品相互已经进行了比较、调整;而现代生活所提倡的竞争意识,也在“玩”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手工绘制课能玩出个味来,同样也可以带着儿童走进生活,玩绘画课。我曾让孩子们在上《拔萝卜》一课前玩拔萝卜的游戏,扮演可帮老爷爷的拔萝卜的动物或机器,于是大象、吊车、起动机、飞机甚至小螃蟹的扮演者都不断涌现。我也曾在教小朋友画不同动态的大象时,让小朋友玩大象的鼻子和腿。又如《画太阳》一课,传统的眼光认为“太阳是圆的,是光明温暖的象征;一般是用红色、黄色去表现它。”但我认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太阳跟小朋友一样会成长,跟老爷爷一样会变老,太阳也跟周围的每个人一样,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外貌特征”。这个想法一提出,小朋友们乐开了。讨论牵涉到太阳可能有妈妈的卷发、爸爸的眼镜、爷爷的胡子,或许它的光芒如小朋友衣服上的花纹那么美,而且会随着太阳的心情而变化……当我让小朋友静下来用绘画语言表达时,他们个个开动脑筋,发挥了形象思维,笔下的太阳丰富多彩。小朋友们虽未在操场上跑跳,心里却觉得非常好玩,画起来也特别轻松。

带着一颗童心,带着“玩”的心境,带着儿童从课内“玩”到课外,只要“玩”得适时,“玩”得巧妙,就等于多给他们一个“玩”的机会。让美术课真正走出课堂,让儿童在“玩”的氛围中接受更多的知识,挖掘更多的绘画灵感。

篇7: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一、走出课堂, 走进自然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自然总是美的”。大自然的景色千姿百态、鬼斧神工、美不胜收, 是幼儿绘画最好的课堂, 大自然的景物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开启了幼儿的想象之门。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我们应当常常带领幼儿走出教室, 走进自然。看看美丽的杜鹃花、听听黄鹂鸟的歌声、感受清新的空气等等, 让幼儿对大自然有最直观地体验, 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在我给幼儿们上绘画课《美丽的树林》时, 我便带领幼儿走出课堂, 走进公园, 让幼儿仔细观察公园里各种各样的树木, 然后让幼儿讲述他们看到的树木。另外, 我还通过照片、纪录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总结归纳, 并与几何图形相结合, 让幼儿明白多种多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活动之后, 我让幼儿们根据在公园中的所见还有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幅有关树林的绘画。结果我发现, 孩子们画出的树木千奇百怪, 有的甚至根本不像树, 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 有句老话说的好: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个基础上, 我让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 幼儿们的兴趣又被激发了出来, 都兴致勃勃地进行添画。当然动物园里美丽的小鸟、笨重的大象、凶猛的老虎也可以成为我们绘画教学的活教材, 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动物, 幼儿对它们的形象表现得更为主动。幼儿在大自然中可以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参与活动, 可见大自然不但增添了幼儿的知识和经验, 也促进了其智慧的发展, 丰富了幼儿的精神世界。

二、激发兴趣, 爱上绘画

兴趣是幼儿学习上最好的老师,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最好的方法是激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即来自绘画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这是直接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让每个幼儿喜欢绘画。在幼儿这个年龄段, 他们拥有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 我们要善于利用直观展示, 引导幼儿入情入境, 寓教于乐, 主动学习。在绘画活动前, 我们可以与幼儿一起收集和内容有关的实物、图片等, 为他们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例如, 在绘画《美丽的春天》活动中, 我让幼儿收集了他们和父母外出春游的照片或图片, 布置了“美丽的春天”的场景, 使得幼儿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情境中, 用心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 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幼儿就像是童话中的一个小精灵, 他们总把自己想象成“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英俊的白马王子、可爱的哆啦A梦……”童话陪伴着幼儿一天一天长大。我们可以借助童话的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童话世界里, 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例如, 在绘画课《泡泡变变变》中, 我先给幼儿们讲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有一天, 小白兔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来到了泡泡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只要许个愿望, 泡泡就会变变变, 变出……”通过童话启迪, 创设想象情境, 拓宽创造思维, 为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童心、童趣从画笔上表现出来:有的幼儿变出了美丽的泡泡女神, 有的幼儿变出了神奇的泡泡龙, 有的幼儿变出了美丽的月亮。思维的启动, 无不被问题所诱发, 我们在课堂之上巧设问题, 也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有效的方法。例如, 在幼儿用绿色来画树叶的时候, 我提出了问题“:树叶都是绿色的吗?可以用其它颜色来画树叶呢?如果季节出现了变化, 树叶的形状和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通过提出这一系列问题, 可以让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 带着问题去发现事物, 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

三、巧用游戏, 获取灵感

美国的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幼儿绘画游戏化心理, 他们认为艺术的体验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日本的幼儿教育在选择绘画内容的时候也十分注重幼儿绘画, 要体现其游戏与生活, 从而引发幼儿情感的自然流露, 这都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应当注重让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绘画, 通过游戏化的手段, 使枯燥无味的教育语言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化语言, 使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游戏中得到发展, 让他们感受到绘画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悦的游戏。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绘画教学, 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将绘画与游戏相结合, 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 也不会感到绘画枯燥无味。例如, 我在课堂上为幼儿设计了“建房子“”吹泡泡“”会跳舞的提线木偶”等绘画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然后开始引导幼儿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涂鸦转变, 进而设计了“快乐的兔宝宝“”小花猫过生日“”小老虎的新家”等绘画游戏活动, 最后, 再引导幼儿从有目的涂鸦向创造简单的图形推进, 因此在幼儿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图形, 我又对此设计了“踢足球”等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创造成更为丰富多彩的绘画, 于是在幼儿的作品中出现了月亮、小草、花朵甚至于人物和动物, 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 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绘画水平。

篇8: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一、情感对美术活动的作用

幼儿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低,他们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有什么嘴里就说什么,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可以从表情上表达出来,现实的情感是不需要用绘画这种复杂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的。但在美术领域中,不能缺乏情感教育,在儿童绘画中,情绪与情感在儿童绘画中起决定因素。在儿童绘画过程中,儿童是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他们知道的东西,图画是儿童的情绪、潜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镜子。只有在情感智慧的带动下,才能深入地感受心灵的呼唤,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欲望。积极评价,巩固情感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此,情感激活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二、运用情感激活童心,进行美术创作

1.从感受中得到表达,再从感受中激活童心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我们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发挥,感知、理解、想象、联想、情感等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

2.从感受联想到迁移表达激活童心

审美过程中存在着联想和想象。在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很有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呢,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象。这些联想和想象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

3.以感觉反思表达诱导思维激活童心

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情感智慧为激发点,不但能开拓艺术题材的空间,体现美术与情感的关系,有效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而且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因此,该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美术。

三、激活童心,启发、诱导幼儿的创作激情

篇9:巨匠童心美术教案

一、创意来源于不同的表现形式

绘画以其色彩的无限性及流动性, 给了幼儿拓展艺术思维、激发想象力的极大空间。幼儿可以利用各种绘画工具以及各种不同的媒介与方式, 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语言, 创造各种不同的视觉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幼儿的内心所想, 代表着幼儿的情感世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空间, 绘画表现形式也是千万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与观摩。让孩子乘着想象力的翅膀, 在这蓝天中自由快乐的飞翔。

二、创意来源于废物利用

幼儿喜欢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成人眼里的废品变废为宝, 成为一件件包含想象与创造的“艺术品”。A, 帅气、甜美、个性的衣服;B, 各具特色的包装袋; (朴实无华的、纯色的购物袋往往作为一次性用品随手扔掉, 孩子们尝试着点缀几笔, 这些物品就焕然一新了) C, 甜美的盘子、雅致的杯子、高贵的瓶子 (一次性的纸盘、废旧的杯子、酒瓶、纸筒都是孩子们创作的“画纸”, 这些物品重装上阵后显得生气勃勃, 旧貌换新颜了) 。

三、创意来源于大师的艺术作品

3~6岁的幼儿喜欢画面上所描绘的物象完整、环境单纯而不杂乱。在表现技法上, 他们喜欢用笔简练、形象突出的作品。对于操行奇特、形象美观的图案, 色彩鲜明的动物、人物尤其感兴趣, 而许多大师们的作品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因此, 教师们遵循高度艺术性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了解他们的欣赏习惯和心理要求, 结合他们的实际, 选择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大师作品来引导幼儿进行创意活动。比如:想象画《星空》。我们先一起观赏了米罗的作品:仿佛用象形文字一般的映像符号, 书写出梦中呢喃细语;穿行在幻想的空间, 和地球, 和天空, 和宇宙, 和北极光, 和各种有生物玩耍嬉戏。这些米罗的画作图形, 冲击孩子们大脑中的映像系统。这些图形是什么?怎么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呢?米罗的符号启动了孩子们的想象系统, 孩子们热爱自然, 热爱生命, 在他们眼中, 树木、花草、星星、月亮, 万物都有生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 它们和人一样美丽, 和人都是朋友, 渴望与它们交流, 玩耍。想象是在过去的感觉、记忆、经验重生的基础上, 重新组合, 从中产生新的形象。这好像是知觉的游戏, 其实是智慧的升华。在浩茫的宇宙中, 日月星辰、自然、生命、生活, 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么的美丽, 这就是儿童超越生命、创造生命的想象能力。

四、创意来源于各领域的巧妙整合

优美的音乐、文学作品都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 帮助幼儿感受理解, 其丰富的体裁表现, 优美的意境展现都能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愿望。如:在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构图七号》。我们运用《森林狂想曲》做导入, 引导幼儿说出听音乐后的感受, “听完乐曲后想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事?”孩子们的回答很有创意, 有的说想到了放风筝, 想到和爸妈去旅游, 当提问到“你来哼唱一句令你激动的歌曲时, 朱佳琪小朋友竟然用假声唱起了”李玉刚的《霸王别姬》“爱恨总在一瞬间……”令全体听课老师为她鼓掌叫好。当问到画家是如何安排画面的, 孩子们的回答令人惊奇, 张崇智说:“我感觉画家就是拿勺子舀上颜料, 这儿洒点, 那儿洒点, 一会就洒满了。”这种回答多么令人拍手称快。

五、创意来源于舞动的线条

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 激发幼儿表现力。线描画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是为了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 我们由浅入深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 如《青花瓷》、《文字装饰画》等, 让幼儿随意联想, 用不同的线 (直线、曲线、波浪线) 自由组合起来装饰画面。以《青花瓷》为例, 青花瓷上的图案是按一定的模式排序的, 不同形状的花纹所呈现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大班幼儿对于图案、花纹的设计有了一定基础, 而且对各种图案非常感兴趣。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基础, 借助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利用线描画知识的一定积累来进行的创新教育活动, 使幼儿达到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 幼儿作品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对线描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线的表现力, 我们又尝试用黑白配的方式强化画面效果, 如《德州黑陶》凸显创意美术的魅力。

六、创意来源于材料丰富的美术区

美术区角活动围绕幼儿的兴趣开展。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个性需求, 也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自由欣赏、创作的场所, 让幼儿感受到美和表现美的小天地, 在这里幼儿可以玩游戏、学习和创作。这里有着舒适的环境和条件, 幼儿可以享受愉快的生活。在这个区域内, 幼儿可以操作各种材料, 选用不同的工具与同伴友好的合作。幼儿或许没有太多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 但是通过绘画或手工这些外在的符号形式, 可以展示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体验创作成就感, 享受创造活动的快乐。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

七、创意来源于多彩的生活

走进大自然, 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一切, 也激发了人类的情感和创作激情。也就是说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下笔如有神”, 因此, 我们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接触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扩展他们的视野, 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 并通过大胆想象来表现自己的体验。春天, 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散步, 观察小草怎么从泥土里钻出来;柳叶从嫩芽到长成一片片绿绿的叶子;看着黄色的迎春花一点一点地装饰着我们的外墙。孩子们还把自己心爱的风筝带过来, 和同伴一起观察各式各样的对称美, 分享放风筝的心得和感受。正值桃花盛开之时, 我们带着孩子来到万亩桃园, 和桃花做最亲密的接触, 孩子们环视着碧蓝的天空, 粉色的花海, 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他们铺开画纸, 拿起画笔, 尽情描绘自己眼中的小花、柳叶、桃花, 剪小草, 做风筝, 点桃花, 等等一系列手工创意活动相继展开。冬天, 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孩子们在奔忙、快乐中体验创意生活的乐趣。

在课题研究中, 我园以“童心画语我手画我心”为教育平台, 以幼儿终身发展为目标, 以园本文化、园本制度为保障, 将课题研究与创建美术特色园相结合, 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促进我园内涵发展。我们正在梳理各年龄段的美术教学活动, 结合我园的教育实践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以及网络教材和其他美术教材进行整合, 不断实验调整, 能在课题研究结题时形成我园独特的课程体系。

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践研究, 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改进与深入研究。诸如:怎样更好地提高教师的美术鉴赏水平;怎样将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到理论层面;怎样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有机会讲出自己的画;教师的评价如何全面科学;等等。

篇10:翰墨激扬 巨匠之光

安吉地处浙西北,苍山翠竹、碧水云天,是久负盛名的“中国竹乡”,还是著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家吴昌硕的故里。吴昌硕先生是西泠印社的开创者之一和第一任社长,他在诗书画印各方面造诣极高影响甚大,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被奉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艺术宗师。在迎来吴昌硕160岁诞辰之际,举办此次活动对于中日双方艺术家加深了解与交流、进一步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不仅在生活习俗上,而且在文化、艺术、审美形式等方面都极为相似。自中国文字传入东瀛,书法也随之成为日本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当今书法艺术而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其广泛性和普及性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匹比的。近年来,中日两国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同时,各自展开了大胆的探索、创新和突破,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书法艺术家和书法巨匠。参与本次展览的中日书法精英,无论在其本国还是国际书法界都享有崇高的艺术声望和极大影响力,如中国的启功、欧阳中石、沈鹏;日方的梅原清山、稻村云洞、清水透石等。所展出的200余幅作品均为他们最新创作的倾心之作,真可谓“群贤毕至、美妙绝伦”,全面地反映了中日当代书法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览于11月8日上午在浙江安吉县政府行政大楼开幕。开幕式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对外友协顾问王文元宣布开幕。罗勤秘书长代表陈昊苏会长宣读贺词。文化部党组成员、纪检委书记常克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以及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宫家邦彦、日中友好会馆理事长村上立躬和浙江省地方政府领导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出席开幕式的文化艺术界人士一千余人。

开幕式后,中日两国70多位书法家挥毫泼墨,共同完成了一幅百米书法长卷。作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这幅长卷现已交由“吴昌硕纪念馆”珍藏。

上一篇: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下一篇:数学建模协会社团文化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