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

2024-05-02

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精选8篇)

篇1: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

公司简介

AONSUN昂森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结合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专注于中国个性化教育服务领域的高科技公司,源于北京,服务中国。

公司是专门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和培养、学习时间充分高效管理、学生心灵成长、课外辅导服务的个性化教育机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的成功需要有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方式。秉承该理念,致力于快速提分专家、学习效率管家、心灵成长教练等综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力,唤醒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和对求知的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品格,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程化个性化综合学习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影响一生的教育。

昂森的愿景是打造中国最受人尊敬的线上和线下中小学个性化高端学习社区。整合社会更高品质、更具效率、更先进的教育资源,配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最适合的教学方案,最大程度地激发和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需要成长机会的人都能获得最优质高品质的教育。

公司文化

凡事互惠感恩

凡事全力以赴

凡事务求结果

凡事事在人为

核心价值观: 诚信、务实、创新、共好

服务理念:用心创造感动,用爱关注成长。

愿景:成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线上线下个性化高端教育品牌

远景:成为108年以上的全球文化教育产业集团

篇2:企业的感恩文化教育

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感恩文化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无论是哪种体制和性质的企业, 感恩文化都是企业对于社会责任、自我形象的一种自觉认识。在企业中开展感恩文化教育, 不仅能提升员工的感恩意识、增强企业感召力和凝聚力, 且能促使员工以主动自发的心理和行动与企业目标同向、行为同质, 呈现出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企业感恩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和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感恩教育是增强企业员工敬业精神、个体责任感和团结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对团结人、凝聚人、激励人从而实现企业目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在感恩教育中, 应以“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生产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广大员工切身需求相结合”为宗旨, 通过培训、演讲、座谈、歌曲、书籍以及不同类别的主题实践活动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培育员工宽厚仁爱的人文素养、忠诚守信的崇高品质和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要使员工认识到:企业给了我们工作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可以增长阅历, 丰富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 因此应感谢企业给予我们一片展示自我的天地。

抚顺石化工建三公司工人刁克剑是经美国微软公司认证的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才, 获得过多个国家免签资格。有人问他, 作为微软公司认证的高级工程师, 是什么力量把他留在抚顺石化?刁克剑回答:“人总要做些事情。想做事就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 抚顺石化给了我这样的环境, 给了我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 需要我用能力承载责任, 用实干回报企业。”为了提高炼化企业设备运行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停工造成的损失, 降低生产一线员工的工作劳动强度, 刁克剑带领同事们完成了设备运行多功能数字监测系统的研制, 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由此可以看出, 感恩文化的教育实施会促使企业成员形成一种更加稳固、更具心理基础的责任意识, 使每一员工都理解“饮水思源”的内涵, 认识到企业是我们的家园, 企业的发展和兴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道理。企业应因地制宜地实施感恩教育, 不断提升员工忠诚度和高效执行力。

员工忠诚企业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在“春运”期间, 出资30多万元包了6架飞机免费送员工回家探亲。搭乘飞机回家的员工多为奥康集团生产一线的普通员工, 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坐飞机, 此举使这些普通员工感动不已。因此, 奥康基本没有“用工荒”的问题。成功的感恩文化已使员工心甘情愿地留在奥康, 忠诚地为奥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奥康迄今已拥有了80多亿的品牌价值。

从这一事例中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感恩文化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品牌价值, 为企业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 而且可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双赢。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对工作作过这样的注解:“工作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个舞台上得到展示��”现代企业强调员工归属感, 有了归属感的员工才能安心工作、敬业爱岗。企业通过培育感恩文化, 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将个人价值实现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在企业大家庭中找到归属, 形成与企业发展荣辱与共的愿望, 进而成为企业发展的正向推动力。

荣获“全国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的抚顺石化“王海班”是感恩企业的一个范例。多年来, 在班长王海带领下, 他们以感恩敬业的情怀把一个普通工人的职责做到了极致。该班组创造了技能型、效益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班组工作经验,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四勤”优化操作法, 将燃料等8种能耗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并绘成曲线图, 使运行装置长期处于最佳状态, 平均每天可为企业节约2000多元。他们通过对分子筛脱蜡装置原控制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使300单元收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 每年为企业增效2000多万元。2010年9月7日, 在抚顺召开的全国班组建设工作会议上,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决定, 在全国企业中开展向“王海班”学习活动。全国各大企业和各家媒体聚集抚顺, 极大地提高了抚顺石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篇3: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

现阶段,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因为他们往往理论与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时常与岗位不相适应,在此有必要在教育中培养他们融入企业文化的教育,让他们早日进入角色。

一、融入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但据调查,中职在校生普遍认为,他们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是书刊、网络和打工等。这说明当前的教学工作并没有为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学校有职业道德课、就业指导等各种教育环节,但是若离开企业生产实际来讲企业文化,未免会显得空洞。而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自觉培养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其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在过去的专业教学中,我们在强调设备更新、技术进步对于生产的重要意义时,却往往忽略了文化的因素。由于文化和经济发展是相连的,一方面的变化反过来就会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学生很难理解各工序之间有效配合与衔接,以及工作责任心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而若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有利于中职毕业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再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还将激发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融入企业文化的可行性

中职教育办学特色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性,一是应用性,二是开放性。这两个特性都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中职办学的应用性强调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实训环节占全部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模拟工作实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实训设施建设则尽可能接近实际工作环境,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因此,中职的专业教学必须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才有利于企业文化在其中的渗透。开放性是中职办学的另一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融入企业文化方式

1、重构教学人际关系,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任何一个比较大的任务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的专门人才积极参与配合。因此,现代企业文化特别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重视员工的沟通协作能力。但对于学校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多的成为一种个体行为,而忽视了沟通与协作。一个在课堂中从不发言、从不与同学交流的学生,不一定考不出好的成绩,但我们却无法想像他将来会成为一名好的员工。由于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上,因此,重新构建教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创设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交流与协作的平台,是培养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有不少鼓励员工提出大胆创意的活动,如“头脑风暴”、“金点子”活动等。在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同样需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如采用“groupmeeting”(小组会议)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研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发起者、组织者,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单独的个体学习转变为集体研讨,课堂的人际关系得以重构,学生的表现欲望获得满足,沟通协作能力得以提高,并使学生养成“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师、只惟实”的良好学风,而这种风气也正是现代企业文化所推崇的。

2、改变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培养工作主动意识

目前,中职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下,以一种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与学校这种模式不同的是,企业通常只会给员工一个岗位,并提出工作的目标要求,至于通过何种方式去达到这一目标,则不会作具体的安排。这也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差异之一。因此,不少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企业却经常反映学生的工作主动性不够,“总是在等待领导安排任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在中职的专业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主决策的机会。我们可以根据实训的具体情况,在学生初步掌握实训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只提出工作目标以及安全要求,而完成任务的具体过程与方式交给学生自行安排,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消除依赖性。一些专业课程的作业也应尽可能设计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市场调研、情报检索、调查分析等多种方法,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寻找答案。

3、消除“6O分万岁”思想,培养“零缺陷”意识

企业文化中常有一句口号“质量即是生命”,“零缺陷”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因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与质量密不可分,一个细微的差错,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中职教育是为企业一线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其工作性质也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牢固的“零缺陷”意识,追求工作质量的精益求精。

4、减少理想主义色彩,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篇4:高职企业文化精神教育研究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企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这就必然要求高职学生学习熟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理应成为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一) 是高职生树立“技能立身、产业报国”价值观的需要。

产业报国思想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的集中体现, 她反映着民族精神, 是企业家和企业之魂。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企业整体经营理念非常明确, 就是赶超欧美企业。当时, 连日本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法律制度都是按照这一要求进行设计的。这种全员一致的精神, 创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奇迹。美国企业在近一百年中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两个“杀手锏”, 一个是民族精神, 另一个是民族工业。就中国而言, 中国制造, 最重要的是民族魂魄的制造, 是民族精神的制造。

“技能立身, 产业报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可见, “技能立身, 产业报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高职生的内在要求。

(二) 是提高高职生自身素质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社会, 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 原有的知识结构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加快企业改革和发展, 促进企业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员工都应努力成为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这就需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加强学习,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不仅要看它拥有多少知识存量, 还要看它拥有多少知识流量。知识存量是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知识流量则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创新潜力。在21世纪, 谁拥有文化优势, 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知识经济时代人人必须学习, 学习能为企业、个人注入新的活力, 也是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环节。企业文化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 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至关重要。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企业就不会有好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哲学, 也不会有科学的管理, 更谈不上赶超世界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而良好的企业文化要转变为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 首先应该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 每一位员工也只有认真学习企业文化, 理解企业文化精神才能融入企业,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高职学生作为明天的企业员工, 在校期间就必须认真学习企业文化, 并借此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 是高职生融入企业、适应岗位的需要。

学习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高职教育提倡“零距离”就业, 不同的行业又有不同的人才素质要求, 但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从业要求, 如“爱岗、敬业、责任”等。“零距离”就业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之时应基本具备自己所从事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即包括专业素质、体力、职业道德等各种因素在内的“零距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从行业需求出发, 将相关专业的基本素质教育纳入其中,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本点,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在校园生活中锻炼学生对行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真正塑造软、硬件上的“零距离”人才。

(四) 是缩小中西职业教育“软差距”的需要。

我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200多种工业产品, 占全球总量的第一, 不过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有好的设计, 制造不出好的产品。究其原因, 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与结构不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其中, 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国内企业的企业文化和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有所欠缺,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企业文化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倒企业身上, 而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就进行共性企业文化和根据专业开展相关行业企业文化的教育, 在劳动力的软素质上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途径探索

(一) 把“产业报国”精神教育列入高职理论课教学的必修内容。

在高职理论课教学体系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理论教学阵地, 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一样的教材, 但是本、专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一致, 因此在各内容的编排上应有所侧重。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下称广厦学院) 在进行两课教学时, 根据统编教材, 经过整合成“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等专题, 在道德专题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 专门增加“企业文化精神”一讲, 讲授“企业文化精神”、“产业报国”精神等内容。同时, 在开展职业指导课教学时, 也增加了相应内容, 从“产业报国”“爱岗爱国”的高度进行指导。

(二) 在实践教学中开展“企业文化”精神教育。

高职教学与传统意义的高校教学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在高职院校, 普遍建有实训工厂、实践教学场地等教学设施,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和实践技能上的工学结合。同时, 也相应开展企业文化教育, 在硬件设备基础上完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企业文化层面的软设备。为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 广厦学院专门招聘了一批来自企业一线的老师傅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 这批教师对本行业的企业文化、国内现状、国际前沿、发展前景非常了解, 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着深刻体会, 因此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 能在讲授专业技能的同时, 通过讲授一些背景性资料,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从而使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职业素质。

(三)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企业文化精神教育作用。

高职院校的各个院系开设的各专业具有相近性, 甚至整个学校本身就是某一行业协会、组织所创办, 所以与综合性高等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这种专业性决定了在校园文化上也带有行业的烙印, 在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过程中, 带有行业特征的校园文化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广厦学院是一所以建筑类专业为主的院校, 建筑行业的特征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意识, 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养成较好的规范、纪律意识, 工作场景的特殊性又要求学生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 广厦学院在建校之初就实现“从严治院”, 实现了晨跑、寝室星级管理等制度, 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具备建筑行业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四) 邀请行业专家、往届毕业生来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

邀请企业行家来校开展教学活动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对高职生开展“企业文化”精神教育,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资源, 即被誉为“当今世界之中国第一民商”的浙商, 其中有许多企业在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培育了优秀企业文化的鲜活案例。如广厦学院是广厦控股所投资创办, 广厦的企业文化就是放在全院师生面前的一本活生生的教材, “来到广厦、你一辈子都得登山, 而且心中一定要有一座更高的山, 使你抬起头就能看见前进的方向”。短短的一句话, 蕴涵了丰富的内涵。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在2002年美国通用公司愿以正泰现有资产的5~7倍收购时说:“正泰的使命是争创世界名牌, 实现产业报国, 如果连企业都卖掉了, 那还有什么世界名牌、产业报国可言。”邀请这些具有代表性企业的负责人或者代表来校讲学, 向高职生讲述企业是如何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用丰富的材料开展“企业文化”精神教育。

(五) 利用顶岗实习开展企业文化精神教育。

根据教育部要求, 高职生顶岗实习期至少为半年, 这一阶段是高职生近距离全面接触企业, 接触社会, 开始由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 高职生能全面接触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 逐步了解自己所在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等实际情况, 从而产生自豪感或紧迫感, 抓住这个时机, 主动地开展走访实习生活动, 因时因地因行业开展企业文化精神教育, 鼓励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 扩大视野, 立足岗位, 胸怀世界, 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篇5: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0 引言

高职教育校园文化是以高职院校师生为主体,在高职校园内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在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包含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活动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得到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并且能够贯彻执行的一种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发展信念等,它是在企业的特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上是从事企业岗位,在某种程度上讲高职教育是否成功要看其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因此高职教育引入企业文化是高职教育内在本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就能具备生产实践的技能。校园文化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要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实现高职教育发展目标。

1.1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最大亮点与创新,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可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培养其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是以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据的,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教育方略,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引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软实力,它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内涵。高职院校虽然能够为企业培养大量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但是一般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还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没有真正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对接,因此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零对接”目标的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应该与企业文化实行对接,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中,通过文化的对接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企业,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中感受企业的文化,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1.2 高职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能够在毕业以后顺利的找到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集中在“90”后学生,他们所具有的思想开放、敢于冒险、不安于现状的特点使得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自主创业,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提高需要高职教育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在校园中营造一种浓厚的自主创业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创业实践活动,但是这种校园创业氛围具有一定的方向缺失感,其需要学生不断的探索,而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经验,能够激发学生在校园中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敢于创新的创业意识等,为他们以后的社会自主创业提供丰富的内在文化内涵。

1.3 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文化是推动发展的一种软实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对接是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特色职业教育的基础。随着学生生源的日益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如何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在提高高职院校的内在校园文化上下功夫,高职教育的内在文化内涵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为根本,因此高职院校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中,形成具有高职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1.4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需要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为基础

校企合作的基础就是必须要具备符合双方利益的思想基础,而它们之间文化的对接可以提高它们的思想理论基础,能够保证他们之间的合作最大程度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特性贯穿到学生的意识形态中,而校园文化融入到企业中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人才培训氛围。通过文化之间的对接必然会扩大他们之间的共识,增加他们合作的层次。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2.1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积极性

高职院校要以校企合作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平台,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目前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培养其需求人才,而企业则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零等待”就业。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能够在校期间到合作企业进行相应技能岗位实习工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能够对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作业环境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完成实习工作之后,他们就会带着在企业中所感受的内在文化投入到以后的校园学习中,并且能够将这些感受到的企业文化与校园内的文化形成整合与对接,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内涵。

2.2 建立与企业相融合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行为准则。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其办学宗旨,学校的一切活动要以办学宗旨为准则,始终把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发展目标。

①建设专业文化,提升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育应该针对自己的岗位要求,建立具有“专业文化”知识体系,并且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企业优秀的思想观念以及管理理念等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学风、校风、教风等理念中,突出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②积极宣传企业文化。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把握校企合作的发展机遇,积极宣传企业文化,扩大学生对校企合作企业文化的了解,增加他们对企业价值的认同。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管理者在学校进行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的简介增强学生企业的探索兴趣。高职院校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实现与校园文化的结合才是其宣传的目的,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接,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高职职业特色的文化才是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措施。

2.3 拓宽高职教师培训途径,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教师是第一推动者,因为教师是从事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他们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构成,为此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教师需要认同企业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深入到校企合作企业第一线去,通过教师的真实感受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以及经营意识等,通过在企业中的感受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活动,以培训增强教师的意识,具体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培训地点可以参照企业的培训模式进行,以此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提高就必然带动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进而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2.4 进行制度创新,将企业制度引入高职学生管理

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无疑是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高职学生在接受普通高校管理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制定学生行为规范时,注重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同时出台相应的举措,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和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适应企业管理制度,适应企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忍耐性,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和勇于取胜的自信心。这些都是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2.5 建设高职院校实训文化

高职院校开展的实训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为目的的,通过实训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参加工作以后能够及时上岗,因此实训文化的构建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的集中体现,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创新点。

①实训教学要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职责划分。实训教学可以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实训部门的主管领导,由学生担任具体的实训教学安排工作,制定清晰的管理规则制度,增强学生的企业管理的实践能力。

②实训基地管理应该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其应该参照企业的管理模式,明确目标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和实训教学两项目标,这两项目标的确定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需要高职院校结合企业管理模式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尽最大可能实现经济效益与教学效益的双成效。

2.6 依托企业文化,构建校园物质文化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因此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要在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首先要提高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础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如果没有完善的校园硬件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就会缺失物质载体,因此在构建校园硬件基础设施时要结合企业文化特色,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因素;其次高职课程文化建设要参照企业要求。高职课程设计要参照企业的需求是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要求,是为培养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内在要求。对此高职院校要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并有效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核心价值体系和企业精神等。

3 结束语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是校企合作模式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特点所决定的。高职教育通过引入企业文化可以更好地保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扩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对接途径,增加校企合作层面。当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需要高职院校将二者的精髓融为一体,发挥其职业文化的特性。

参考文献:

[1]杜丹,蔡伟.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5).

[2]葛树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

[3]黄晶.黄河三角洲地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0(02).

[4]杨林.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接口与路径的设计[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5]许拥军.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11).

篇6: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关系

1、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 是一种管理活动, 是一种经济文化, 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行为规范和思想方法等。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是烟草行业共同价值观, 成为员工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应用给烟草企业带来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效益。

2、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疏导、表扬、示范、批评等方式, 用正确的思想内容、工作方式抵制、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 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实现目标、发展稳定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烟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传统教育模式, 以特色企业文化为依托, 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有形化的过程, 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体、更有活力。

3、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密切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基础, 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核心内容, 二者存在的共性决定了它们互为里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资源助推企业文化的建设,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思想教育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 塑造积极乐观向上企业文化精神, 在“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企业文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毋庸讳言, 实现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创新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相近的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作为实现两者对接的切入点。

1、在价值取方面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对接, 是源于二者都努力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等引导到企业确立的目标上来。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在具体工作之中。以企业的品牌建设为例, 提升品牌形象, 创造品牌价值与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相辅相成, 用服务的手段提升服务理念, 用真诚的服务明确责任和义务, 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使服务品牌与企业社会责任同在, 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化形象化, 也使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扎实的内涵。发挥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 提升了企业员工素质, 实现从理论认知向文化认同的转变。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要培养员工树立与企业精神、与社会道德规范等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接。

2、在企业管理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方式, 使员工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克服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扬自觉性主动性, 为企业实现既定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 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融合, 通过尊重人、理解人来凝聚人心, 激发人的热情,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文化建设更有亲和力、凝聚力。

3、在激励机制方面

激励机制是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通过精神鼓励等方式, 激励员工自觉选择正确工作态度。通过“创先争优”等活动增强责任意识, 提升榜样的作用, 调动员工思想积极性主动性, 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激励机制上的对接, 为广大职工创造一种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文化氛围, 使员工在企业温馨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 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能够达到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的目的。

4、在凝聚功能方面

维护企业员工的基本物质和文化需要,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以富有亲和力的方式来沟通企业内部人们的思想, 可触可感, 内化于心, 外化于形。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 使企业成员通过自身的感受, 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宿感”。使员工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对企业强烈的向心力, 这恰恰是思想政治工作想要达到的目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1、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帮助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烟草企业的具体实际, 应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 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落实“两个至上”在岗位, 弘扬烟草企业精神, 倡导和谐的企业文化, 使企业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熏陶、感染和引导下对企业文化产生高度理解和强烈认知, 全面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

2、领导示范

强化领导、以人为本。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决策的, 领导者集决策者、指挥者、践行者于一身, 领导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烟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取决于领导者的身体厉行、率先垂范。领导者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 感染和影响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3、制度约束

完备制度、有效执行,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保障。制度保障带有一定强制性, 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进行制度建设, 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制度、流程、规章的制定, 避免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 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 有助于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目标, 全面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测评考核

推进考核、强化考评。企业文化与做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尽管员工对烟草企业文化的了解、认知、认同各异, 建立起科学、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体系, 将员工日常各项工作任务与考评指标挂钩, 奖勤罚懒, 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 避免不必要的人为主观判断, 逐步形成“以事业鼓舞人、以责任鞭策人、以标杆激励人”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将员工个人发展、企业成长、社会进步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有利于在企业改革和发展, 有利于丰富企业精神、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 从使企业员工自觉成为企业的主人, 推动烟草企业协调、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版

篇7:昂森教育 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烟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烟草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烟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挑战,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应对市场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克服新问题和新情况,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由此看来,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企业文化是一种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管理活动,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企业文化中所蕴含的经济文化、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等,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遵循,带给员工一种归属感,并且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开展提供指导,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思想教育则是通过一种教育、示范和指导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展现在员工面前,帮助员工改善错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提升工作成效[1]。这就要求烟草企业能够立足实际,依托于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特色。

总的说来,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文化核心内容是文化建设,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以教育和引导人为主,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通过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整合,推动特色企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员工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一)价值取向方面

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有机整合,主要是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企业实际发展目标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坚实企业特色文化建设,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逐渐形象化,为后续的企业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起到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有针对性的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养,加强企业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是强调企业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为主,实现员工思想境界的升华。

(二)企业管理方面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借助特定的教育方式,促使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不断规范和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为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提供更加强大的思想保证[2]。企业以人为本理念有助于充分挖掘员工潜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加强企业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激励机制方面

激励机制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强调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精神层面的激励,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自觉去规范和完善自身行为。树立榜样作用,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激励机制层面上的对接,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员工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工作的乐趣,提升工作成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接措施

(一)加强思想宣传教育

烟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企业文化对接中,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是尤为必要的,有助于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多种宣传手段,弘扬烟草企业的精神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企业员工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提升员工思想水准。

(二)突出领导示范作用

企业领导干部对于全体员工的示范领导作用是尤为重要的,这就需要在新时期强化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以人为本[3]。领导干部在企业长远发展中享有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集合决策、指挥和践行于一身,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领导干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企业文化良性对接,健全和完善相应规章制度是尤为必要的,有助于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行,提升工作成效。

四、结论

综上所述,烟草企业无论是从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模式,都应该迎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坚持科学发展观,联系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整合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翟立新.企业文化与烟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1(11):311-312.

[2]叶桂坚.新时期如何加强烟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22(9):87-87.

篇8: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探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思想政治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找寻新的教育载体和新的教学模式, 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又可以增加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者实现双赢。企业文化容易被企业员工接受, 因为企业文化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又更加贴近生产经营和管理。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效的“粘合剂”, 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粘合在一起, 改变原有的“两只手”互不干涉的情况。企业文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将通过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 创造出崭新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研究人的思想活动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在管理本企业内部经营和员工时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显著特征的创新。企业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相同点: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人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养, 研究对象都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建立合理的规章和科学的机制, 达到最好的效果。目前, 我们国家的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了种种不足的迹象, 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管理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就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提升人的素质为理念。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要紧紧抓住企业的稳定、经营、发展和紧密地联系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用企业的发展路线、目标和道德标准来提高员工和干部的认识水平和积极创造力, 这样便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 企业的抵御风险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地提升。

2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几点建议

首先, 要做好企业的本职工作, 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重心。经济的发展是硬道理, 做好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经济的高度发展, 企业的利益对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 我们首先要做好企业自身的工作,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然后再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和改进, 提高教育的科学性, 协调好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 在更宽广的领域内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管理手段的科学化也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经营管理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就是要将员工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 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态度发展成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理念。要做到这些, 首先就要让企业职工树立主人翁的地位, 让多数的企业职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去, 以民主的管理形式, 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潜能, 久而久之“与企业共荣辱”的思想就会在员工的内心根深蒂固;其次采取激励员工的方法, 将实际的经营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采取多劳多得、奖励性措施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再次培养员工的价值观, 使之与企业发展的价值观相同, 将企业员工个人的理想、志向、需求同企业的发展方向绑定在一起, 引导企业职工利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的价值观去实现自身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最后也要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技术性人才还是管理人才都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 要注重企业职工的培训, 注重人才的培养, 要为人才施展自身的才干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

再次,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和创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要抓住企业的重心, 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员工关心什么, 我们就去完善什么,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的作用;其次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模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彻底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去,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 尤其是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活力, 才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最后, 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媒介。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了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媒介宣传两者结合后产生的功效, 发挥网络的传播作用, 使企业职工都能切身感受到二者结合后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 企业还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把企业高层所做出决议传递给企业每一个员工, 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收到员工对于决议的反馈, 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 促进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交流, 员工也可以通过这一媒介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呼声,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N].企业导报, 2009.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卷首语周刊下一篇:巨匠童心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