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2024-04-25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精选5篇)

篇1: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磁体有吸铁(镍、钴)性和指向性。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磁化现象。

(二)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片,铜片,玻璃片,镍币,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图片等。

(三)课前准备 以上实验器材可布置学生在家里准备,上课前检查准备情况,学生在家里不容易找到的器材如各种磁铁、镍币等,教师加以补充,然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放好,供课堂实验用。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吸引铁,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板书: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2.进行新课(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提问:磁铁具有哪些性质?它只能吸铁吗?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学生实验: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钢锯片、镍币、铜片、玻璃片等器材放在桌上摆好,用条形磁铁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

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教师归纳并板书:

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提问:条形磁体、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板书:

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

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2)研究磁化现象 提问: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1-5那样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提问: 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板书:

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教师指出: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性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5.布置作业

课本上的本章习题第1题。

篇2: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磁体有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化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了解磁性和磁性的应用、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难点: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释有关现象和磁化以及磁化方法。课前延伸: 1.磁极

(1)磁极:磁体的_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____,这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2)磁极的命名:将一个磁体悬挂起来,自由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_____________;指北的那个磁极就叫做_____________。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_,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_。2.磁化

一些物体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会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磁化。3.磁性

____________是磁性,那磁性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通过预习你学到了什么

自学检测:

1钢条一端去接近小磁针,如果小磁针被吸引过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钢条一定有磁性 B.钢条一定没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磁体的特征是()A.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 C.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D.只能吸引异性磁极

3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如图9-1-1所示的__________就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静止时具有指__________的性质。

图9-1-1 4(2006山东临沂,4)电冰箱门上装有磁性密封条,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磁带和磁卡则是利用了它们能够被______________的原理 课内探究:

探究一:将课前准备的铁片、铜片、铝线、玻璃片、钢锯片等器材放在桌上,用条形磁体分别接近它们,观察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张白纸上撒上一些大头针,将条形磁体或蹄形磁体平放于其上,然后提起磁体,并轻轻抖动观察并叙述看到什么现象,并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往条形磁体上均匀地洒一些细铁屑,轻轻振动磁体,可以观察到磁体 ____吸引的铁屑最多,而____几乎没有吸引铁屑,这说明磁体上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____的磁性最强,所以磁体有____磁极

想一想,如果不小心把条形磁体摔成两段,那么每一段有几个磁极? 为什么?

探究二:用一条形磁体的S极慢慢靠近小磁针的S极,然后再慢慢靠近小磁针的N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给你一根铁棒,你有几种方法判定它是否有磁性?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

① 将软铁棒、钢棒分别靠近甚至接触铁屑,观察能不能吸铁屑;

② 将条形磁体的一端先后靠近软铁棒和钢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情况发生

想一想:其他的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想一想:如何显示磁体磁性强弱变化呢?

精讲点拨:

例1图9-1-2中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当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一端时,甲转动起来,则可以判断()

图9-1-2 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 B.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 C.甲、乙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有效训练:

1.两个外形相同的条形铁块甲和乙,按图9-1-3(1)的位置放置,甲与乙相互吸引;当按图9-1-3(2)用手拿住甲,铁块乙掉下来,这种现象说明()

A.甲是磁体,乙不是磁体 B.甲不是磁体,乙是磁体 C.甲、乙都是磁体 D.甲、乙都不是磁体

图9-1-3 2.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引一根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合并时,如图9-1-4所示,出现的现象是()

图9-1-4 A.铁钉将吸得更牢 B.铁钉将落下

C.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 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 3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

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9-1-5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图9-1-5 A.AB是磁铁,CD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是磁铁

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4.两枚大头针针尖被条形磁铁的S极吸住,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推斥,这是因为()

A.针帽这端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针帽这端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C.针帽这端被磁铁的N极排斥 D.无法判断

5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6.如图9-1-6所示,将甲图的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如乙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1-6 A.a端是N极,b端是S极,c、d两端不是磁极 B.a、b、c、d都不是磁极

C.a、c两端是N极,b、d两端是S极 D.a、d两端是N极,b、c两端是S极 课后延伸:

1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2秦始皇怕有人带兵器去刺杀他,就在宫殿的大门处安装了巨大的吸铁石(磁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3.两棍缝衣针A和B,当把A针用细线悬挂后,再用B针的尖端接近A针尖端时,发现A针尖端向B针尖端靠拢,这个现象说明()。

A.A针有磁性 B.B针有磁性

C.两针都有磁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下述各现象中能确定钢棒原来有磁性的是()。A.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B.钢棒的十端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 C.钢棒中间接近磁针的N极时,相互吸引

D.钢棒的任何部位接近磁针时都相互吸引 5(经典回放)对农民来讲,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种子在外表上是不同的: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光滑,不易吸附小颗粒物;而杂草种子表面有许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也能粘在走过的动物身上,因此它可以广为传播。

篇3:第一节 磁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②经历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二)教学重点:

1、知道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什么是磁体、磁极、磁化。

(三)教学难点:被磁化的钢针磁极的判断。

(四)教具

各种形状的磁铁,磁针,一小堆大头针,铁屑,铁柱,铜柱,铝柱、铁棒,细线,有关磁性材料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观看司南和指南针图片提问: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指南针有什么作用?(吸引铁,指南针可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磁铁只能吸引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板书:(第一节磁现象)2.进行新课

(1)认识永磁体的磁现象

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进行探索,完成以下实验。1.磁铁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2.磁铁上吸引物品的能力处处一样吗? 提问: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磁铁能吸引铁制物质,能微弱地吸引镍币)

教师指出: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提问: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下列实验。

学生实验:把一些大头针平铺在一张白纸上,分别将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平放在大头针上,然后用手轻轻将磁体提起,并轻轻抖动。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观察到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

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提问: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出,磁体有两个磁极,怎样表示这两个磁极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方位。

提问: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教师指出: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2)研究磁化现象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按课本图那样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提问:铁棒原来有没有磁性?(没有)当用磁体慢慢从上部接近铁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铁棒能吸引下面的铁屑)这说明什么?(说明铁棒也获得了磁性)

教师指出: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重做上面的实验:当铁棒吸引铁屑后,将上部的磁体拿掉。

提问:当磁体拿掉后,铁棒还能吸引下面的铁屑吗?这说明什么?(铁棒不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教师指出:在刚才的实验中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而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提问:除了钢、铁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作磁性材料?它们在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呢? 向学生展示录音带、磁卡等,介绍这些磁性材料的应用。3.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练习

篇4: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7.1溶解现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4.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5.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溶解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难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三、使用教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新课

洗衣店接到一批化工厂的工作服,来自不同的车间沾有不同的化学药品,要求清洗干净。洗衣店工作人员首先问清污渍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碘、植物油。[师]:如果你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员你会如何做?

你在家洗过衣服吗?在家里洗衣服主要用到那些东西? 还要用到水,那么你认为洗衣服时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师]:在洗衣服时洗衣粉和污渍都溶解到了水里,水起到了溶解的作用。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溶解现象】

2.内容组织

【板书】:7.1溶解现象

[师]:大家想一下,这些衣服上的污渍用水都能溶解吗? [师]:我们可以动手试一试,在大家桌上就有这几种药品。你打算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学生实验]: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碘、植物油分别溶于水。(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可以用水溶解,碘、润滑油用水不能溶解。)

[师]:你在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三支试管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他们是溶解了。[师]:固体不见了,没有沉淀了,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溶解。

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就是我们所说的溶液。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板书】:

一、溶 液

[师]:碘、润滑油用水不能溶解,他们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浊液。[师]:现在你的面前有溶液和浊液,大家对比一下溶液和浊液有什么区别? [师]:溶液的各个部分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溶液的特性:均一性。

糖水就是一种溶液,他上下一样甜,具有均一性。

[师]:如果外界温度不变,水也不蒸发,溶液长期放置也不会分层,不会沉降能够稳定的存在,我们就称之为稳定性。【板书】: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师]:这些溶液的形成是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我们将水称为溶剂,被水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溶剂和溶质就组成了溶液。【板书】:溶液包括:溶质、溶剂

[师]:海水就是一种溶液,溶质是什么?氯化钠、氯化钾等。[师]:物质是怎么溶解于水的呢?(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师]:物质溶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板书】:

二、溶解(微观):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师]:我们再来看这些衣服,用水能溶解的可以用水除去,用水不能溶解的怎么办呢?像润滑油、碘?

[师]:我们来试一试,用汽油和酒精能否溶解润滑油和碘。同时思考如果能溶解,溶解后形成的是溶液还是浊液?

[学生实验]:汽油和酒精能否溶解润滑油和碘。(用酒精洗碘,用汽油洗润滑油。)[师]:他们形成的是什么?是溶液吗?它具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是溶液? [学生]:它具有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师]:不用水也可以把衣服洗净,这就是所谓的干洗。当然洗衣店用的并不是酒精和汽油,而是用其他更为合适的有机溶剂代替水洗去污渍,当然干洗中还有其他的奥秘,我们以后再学习。

[师]:到这里我们可知道,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板书】: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师]: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在碘和酒精、润滑油和汽油组成的溶液里,谁是溶质谁是溶剂呢?

【板书】:

三、溶液和溶质的判断

[师]: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通常固体看做溶质,液体看作溶剂。润滑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通常有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将量少的看做溶质,量多的看做溶剂。

[师]:大家喝过这个吗?他是溶液吗?为什么?(有几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瓶子的外包装,其中由二氧化碳,这就说明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师]:米醋中的溶剂是什么呢?(是水,有水时我们将水作为溶剂。)【板书】:1.固体和气体看做溶质,液体看作溶剂

2.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将量少的看做溶质,量多的看做溶剂。3.其他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多少,水都是溶剂。4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为水。

5.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两杯浊液,有什么现象。[学生]:分层、沉淀

[师]:浊液又分乳浊液、悬浊液。【板书】:

四、乳浊液、悬浊液

[师]: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静止分层。例:植物油加入水中,牛奶,豆浆。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静止沉淀。例:泥沙、面粉加入水中。[师]:洗洁精是怎么除去油污的?

找出盛有油水混合物(一种乳浊液)的试管,将洗洁精加入其中,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学生实验]:向油水形成的乳浊液里加一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

[师]:在加入洗涤剂后,油并没有溶解在水中,但此时形成的乳浊液却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板书】:乳化现象:乳浊液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师]:乳化后并不是溶液,只是使油分散成无数的小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也就不分层。

[师]:我们将能够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例如:洗涤剂、洗发精。【板书】:乳化剂 【板书】:乳化作用

【板书】:

五、乳化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7.1溶解现象

一、溶 液

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 溶液包括:溶质、溶剂

二、溶解(微观):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三、溶液和溶质的判断

1.固体和气体看做溶质,液体看作溶剂

2.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将量少的看做溶质,量多的看做溶剂。3.其他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多少,水都是溶剂。4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为水。

5.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

四、乳浊液、悬浊液

乳化现象:乳浊液能均匀、稳定的存在而不分层,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乳化剂 乳化作用

篇5: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

度计(1时)

第四章热现象

第一节温度计

执教: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庞绍君

教学目标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难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具演示

演示用温度计,烧杯3个,冷水,温水,热水,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

学生

实验室用温度计(2人1支)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教学过程(91aixue)设计

一.

温度

请一位同学操作图4-1实验,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二.

温度计

.构造和原理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教学过程(91aixue)设计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0,0

℃=273,100℃=373。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水的沸点=____℃=____K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绝对零度是____℃=____K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

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

三.归纳总结

三.思考与作业

本P46,1、2、3;《通》

四板书

第四章热现象

第一节温度计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二.温度计

1、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结构

3、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三.摄氏温度

.1摄氏度规定:P4

2.读法:℃读:摄氏度;-℃读:负摄氏度或零下摄氏度。

四.热力学温度(T=t+273)

五.体温计

.特殊结构:弯曲细玻璃管(内装水银)

2.量程:3℃至42℃,分度值是0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一节简单的磁现象】相关文章:

简单磁现象课件04-08

《9 有趣的磁现象》习题04-14

物理现象04-10

开光现象04-16

不良现象04-24

数字现象05-02

“搭车”现象05-03

婚前现象范文05-16

雅舍现象范文05-18

Gibbs现象09-11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下一篇:非政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