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现象

2024-05-02

社会和谐现象(精选8篇)

篇1:社会和谐现象

不和谐的社会现象文 / 莎桐

当今社会不和谐的现象,从大的方面到小的生活方面,比比皆是。我想每个人心中都能列

举很多吧。



随便拿出几个例子:如山东大学的校门装修一下花了八千多万,这么豪华的大门能代表它的知识吗?能走进来的只是那些考上的,或有钱的、有势的人家子女。你说要是盖希望小学能盖多少?能解决多少穷人家的孩子上学问题?还有别的大学盖高尔伏球场,你说是让学

生消费来了,还是学知识来了?



还有一所医院,它本来不算大,病人也不太多,但当官的为了壮门面,花了多少钱,在万前面加百、加千谁也说不好了,把医院搞的跟大酒店似的。你象以前该有什么科室,该有什么设备都应有,这是正常的,可象宠物美容室就不该在这里吧,不伦不类的,后来听人家说,要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来看病,他们难免要抱着心爱的宠物来,所以说是为他们准备的。你说花那么多的钱搞装修,要是老百姓看病少拿钱,还有情可愿,可一些没必要的钱你还得拿呀,要不说现在有什么千万不要有病。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全套的医疗设施是该具备,但

没必要搞成宾馆似的,有那些钱不如为人们做的实事。



昨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新闻,山西一个有钱的人为儿子操办婚礼花了一千多万,看了这篇新闻不知别人有什么感受,反正我觉得震惊,花这么多钱办婚礼,要是拿出一百万只少能让几个重病人逃离死亡的边缘,一百万能使多少学生重返校园呀,钱是你的,你愿意怎么花,别人无法指责。



有的单位外表看起来漂亮壮观,可一走进去一些死角就全暴露眼中了,就象一个人穿着漂亮的外衣,家里却是一团糟,脏的无处下脚。做为一个单位它代表的是一个整体,还有一

个人同样从你身上看到你的全部生活,不管单位、个人都应表里如一。

还有在街上做小卖买的人,做出来的食物很诱人,可在看他的衣服、他的指甲,你就没

有食欲了,为什么不让自己干净的外表和美食相符呢?



还有那些走在大街上、穿着时髦的衣服,手里牵着、或抱着名贵狗的主人们,她们不管别人的卫生,只图自己方便,让狗随便大小便,这样的人外表在漂亮内心也是灰暗的,她们的做法和现在文明和谐社会是多么的不合谐呀。



其时象以上这样的社会现象比比皆是,数不胜数,现在到处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我真

希望说的和做能统一起来,我文字的功底还不成熟,这种社会现象写的还不深刻

篇2:社会和谐现象

关键词:南通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律动

作者简介:张厚军(1974-),男,江苏徐州人,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律动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10bnt007。

一、南通现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南通现象是南通市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的指导下,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观,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度所取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涌现出近400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成为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南通现象”作为南通道德现象,在价值追求的内容、主体、成效上都独具特色,体现了南通人对先进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也应增添新的内涵,那就是南通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软实力,增强了硬实力,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南通人立足有江有海靠上海的独特市情,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全面助推港口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带动港口开发和城市建设,抢抓了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的新机遇,放大了桥港时代新优势;全面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发展方式转变;打好“江海招商牌”,沿江沿海正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外商投资的首选地,提高了城市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以持续跨越、全面协调为特征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应该是新时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的“南通现象”。

二、南通现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

“南通现象”起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超越,它的出现与升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与核心价值观在南通地区的生动展现。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南通现象”是适应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需要而出现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南通现象”也是崇文厚德等良好的文明传统在新时期的弘扬。“南通现象”更是全市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结晶。党委政府始终把提高市民道德水平作为战略工作来抓,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建设上个人和群体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出来,带动全市公民道德水平持续提高,呈现出群众性、持续性、广泛性、时代性、拓展性的特点。

南通现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其一,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引领道德建设。针对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挑战,南通在价值观念多样化中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推出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进典型: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推出了捐资助学不留名的“莫文隋”群体;为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推出帮楼道内居民义务掌管钥匙的“钥匙奶奶”;为增强干部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选树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草莓书记”叶剑生这样的典型;为有效地调整人们对物质利益和社会责任的认识,推出了南通医学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促使单位和个人主动支援西部困难地区弘扬奉献互助精神推出了海安教师支教群体等等。树立了社会新风,弘扬了正气。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其二,坚持以个体典型带动群体参与道德建设。南通对“凡人善举”予以足够地关注,充分肯定每一个小人物的道德热情与行为,把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人格化,以个体带动社会群体争先仿效。江海志愿者由最初的34人迅速发展到13万多人,“无红包医院”由1家变成了195家,支教群体由33名发展为1000多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先进典型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其三,坚持以道德建设提升软实力增强硬实力。“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使社会风气良好、人际关系团结和睦,形成南通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002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的评选中,“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得以破格入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改善了南通的投资环境,优化了南通的人力资源,提升了南通的城市竞争力。近年来,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一直保持领先,以年均15%左右的增速领先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被评为“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并获得“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第一名。南通现象正以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进行着路径上的探索。

三、南通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得以全方位的提升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价值支撑也就成为逻辑的必然。在南通,核心价值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基本取向,已经辐射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领域,正在拓展和渗透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南通推进社会和谐

在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注重在实践中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的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实施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尊重主体道德信念的传承性,构筑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念基础。南通注重把道德教育的指导性和尊重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又注重根据接受主体的情绪与价值结构的特点,增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其一,注重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在进行适当思想教育“灌输”的同时,更重视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来缩短主体接受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推进了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如围绕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富民强市、率先崛起”的重大奋斗目标,组织了“新世纪南通人新形象”和《南通市民公约》大讨论,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和奋进意识。其二,把一般理论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引发主体接受价值观的共鸣。1995年,南通以“莫文隋”事迹这样一件平凡小事为产生共鸣的亮点。在社会上掀起了很大的反响,接连推出了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南通医学院优秀知识分子群体、海安教师支教群体、江苏综艺优秀青年企业家群体等先进典型。在8年多时间里,如皋“爱心邮路”的137名乡邮员,在7300多公里的乡间邮路上,先后帮扶了160多户、210多位孤寡老人,把平凡的乡间邮路变成了“爱心路”、“和谐路”、“文明路”。在南通,正是由许多“凡人善举”汇聚成“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洪流,充分体现出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南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群众性。在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背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与引领,建设和谐新南通成为南通人民共同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南通现象在追求和谐中得到拓展和提升:南通名列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排名的第一位;全面破解“住房难”,构筑起覆盖全体成员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惠及市区全体城镇居民;以系列平安创建为载体,先后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荣誉。构建和谐社会现已成为整个南通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取向,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内核正得以拓展和渗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倡导科学的、文明的价值观念,在和谐共处中凸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先进性,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发展理念为指导,南通的城市精神提炼为“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包容会通”,就是以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兼收并蓄,包容万物,并融会贯通,概括出了南通人的气度胸襟与生存智慧,为和谐南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敢为人先”就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这是南通重要的城市个性,通过创造和谐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敢为人先者进行探索性、开拓性、创造性的事业。南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好”与“快”的协调统一。南通坚持和谐理念、科学发展,以科学态度为人民群众办事,高速度与高质量、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得益彰。从选择跨越赶超的发展路径、确立总体发展思路,到铺设江海联动开发的发展平台;从构筑城镇、港口、通道、园区等发展支点,到注入体制和科技创新等发展动力,汇聚外资、民资等各类发展要素;从培育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到促进城市文明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整套的思路和举措,都体现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近年来,南通的外资总量持续实现“撑杆跳”,全市累计实际到账外资145亿美元,利用外资进入全国城市前10强,外贸发展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4位,外经合作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南通经济以年均15%左右的增速领先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等殊荣。这种精神和实践正是南通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南通率先崛起、走向世界的鲜明写照。南通人用实践证明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实现、提升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的发展,不断开拓进取,奋力赶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迈入综合实力提升快、经济发展质量好、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多的阶段,实现了从崛起苏中到融入苏南,并挺进长三角经济核心圈的全面振兴。

篇3:社会和谐现象

和谐文化作为人类个体与社会群体发展的较高境界, 是人类人文精神的不断升华,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绵绵不绝的动力。人文精神作为对人类群体发展过程的理解, 凝聚着对人类发展过程的本质规定。在此意义上人类就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类, 是类存在物” (马克思语) 。人文精神作为对自由与和谐的追求, 总是在与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时代所需要的价值诉求联系在一起。人文精神是人性之所在, 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文明形式的体现, 其具体形态也就经过了相应的变迁, 不仅与超人性的“神性”有别, 也与反人性、非人性的“兽性”和“物性”不同, 正是在与“神性”、“兽性”和“物性”的对立和统一中, 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体现出来。人本性的展开就表现为对自由与和谐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以“每个人的自由”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就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正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1]。

在现实中人文精神的具体形态与社会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必然要联系在一起。当前, 以构建新的人文精神为基础, 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这是更好的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核心价值体系都属于人文精神层面, 尽管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角度不同, 却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基础上, 有着共同的价值内容和价值目标。表现在价值基础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核心价值体系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整个社会的历史走向以及社会价值诉求上的共同理想[2]。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党中央明确地把共同愿望总结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并把社会转型时期人文精神的价值诉求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中, “富强”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观, “民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观, “文明”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和谐”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 体现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富民强国、政治民主、文明素质、社会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奋斗目标, 引领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人文精神较高层次追求的和谐, 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在活力与动力。作为南通现象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为南通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跨越式发展。

二、和谐文化:展现南通现象精神实质的内在核心

为更好地培育人文精神, 提升公民素质,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追求和谐、崇尚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 以倡导、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现状。和谐文化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自身等各个领域, 体现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内在要求。具体包括人们的和谐意识、和谐思维、和谐精神、和谐行为以及和谐理念、和谐价值、和谐关系与和谐风气等。可见, 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意,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喜成果的“南通现象”, 是公民群体性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 反映出南通人文精神的境界高低与社会和谐的程度, 成为南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腾飞的支撑点与亮点。

南通现象指的是南通的道德与精神文明现象, 是南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 通过践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在南通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具有深远影响和道德感染力的群体性人文精神现象。“南通现象”一方面具有自身的道德独特性, 是南通地方人文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 又具有普遍性,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体现。在具体表现上, 其一, “南通现象”具有广泛的群体参与性。参与的人数、规模、范围都非常广泛, 即有个体, 但更多的是群体, 参与的社会阶层和行业众多, 如扶贫帮困不留名的“莫文隋”、“吴铭”群体, 全国百佳志愿者集体——江海志愿者服务队, 全国十佳检察院的通州市检察院, 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的南通海关等。其二, “南通现象”辐射迅速, 影响深远。由最初从少数人的先进事迹典型引领大批人, 由一件善举扩张辐射到多种形式、多阶层人群参与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现象。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道德要求的终极目标, 就是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群体道德价值信念的内化, 形成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的道德行为。真正的道德现象, 总是可以持久存在, 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道德观念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一旦形成, 会长期地对人们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而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 道德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巨大的感染力, 从而往往被社会所关注, 为人们所效法。“南通现象”是南通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里, 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践成果, 其所体现的南通人民崇高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高度一致的契合点, 是南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南通现象”作为先进道德现象, 其精神具有传承性的特点, 它由一开始少数人的先进事迹变为许多人仿效的群体行为;由一种善举拓展为多种形式的道德精神, 成为人们所称道的以城市命名的“现象”。“南通现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与目标, 对于南通地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打下了坚实而良好的基础[3]。

三、和谐文化:促成南通现象推进南通跨越发展

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体系, 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阶层和谐等方面, 其核心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建设和谐文化, 能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对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加以鼓励,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 促进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不断增加, 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 努力在社会上形成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局面, 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 和谐文化的建设促成了南通现象

与同一时期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相比, 南通曾经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近年来, 这座城市通过和谐文化的构建, 增强文化软实力, 带动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南通经济在高平台上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不断增强,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各项成就令人刮目相看。“南通现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起点, 超越于精神文明建设, 其影响力已经辐射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领域, 不断加以光大弘扬, 让南通现象所蕴含的精神更深入人心, 将会逐渐消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缺失和精神扭曲, 使和谐文化的建设朝更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前进。南通现象所蕴含的和谐价值与文化内核也正在逐步拓展, 并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过程。将对南通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断优化南通的人力资源, 形成南通的道德品牌效应与城市精神, 改善投资环境, 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南通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丰饶的江海资源、便捷的港口物流、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一流的开放形象, 全面提升了在国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向世界、集中展示出已经具备吸引国际资本转移的世界级宝贵资源和竞争优势, 推动着南通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

(二) 和谐文化促成了南通城市精神

“南通现象”对南通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看, 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优化了南通的人力资源, 改善了投资环境, 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 逐步形成了和谐文化的聚合和凝练, 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凝聚起全体市民的共同意志,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南通的城市精神概括提炼为“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包容会通”, 就是眼界开阔, 胸怀宽广, 包容万物, 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充分体现了南通人的胸襟气度和生存发展的智慧。在和谐的环境中, 对敢为人先者予以最大限度的鼓励和支持。在发展中, 南通抢抓了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的新机遇, 放大了桥港时代新优势, 全面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快了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进程, 推动了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了城市核心竞争力。

(三) 和谐文化使“南通现象”彰显价值导向优势

它充分地肯定“真”、“善”的价值, 以“善”的行为规范为基本形式, 并提倡科学的价值理想;着眼于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与共同规范;它高度关注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选择提供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 从而增强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 形成全社会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合力。2002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的评选中, 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作为唯一的地方性大事, 破格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4]。

(四) 和谐文化使“南通现象”转化为良好的人际和谐环境

在南通, 和谐已经成为整个南通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取向。在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背后, 所支撑的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内核。它可以调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 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 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 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 构筑良好的人际环境, 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平安是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近年来, 南通以系列平安创建为载体, 先后捧回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正因为如此, 南通现象才能在和谐中拓展和提升, 建设和谐新南通成为南通人民共同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五) 和谐文化也让“南通现象”激发出创造活力

运用“正当”、“正义”、“公平”等价值准则, 为公民的行为选择直接提供合理性的价值支撑, 使创新、竞争、合作、平等、公正、开放、共生等和谐思想, 形成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 激发出社会的创造活力,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又可以凝聚社会民心、提升社会文化精神,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南通的社会事业发展也是精彩纷呈。南通正成为许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盈利回报最高的城市;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中列第一;连续两次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江北第一文明城市群在这里诞生;基础教育连年丰收, 独步全国;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排名中, 南通名列第一;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 南通得分最高[5]。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 外资总量持续实现“撑杆跳”, 全市累计实际到账外资145亿美元, 是前20年总和的5.6倍, 利用外资进入全国城市前10强, 外贸发展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4位, 外经合作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6]。

总之, “南通现象”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对和谐文化的充分体现, 展现出高品质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 所彰显出来的道德张力与精神逐渐内化为南通人民和谐的行为规范, 也为新时期南通和谐文化的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新汉.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N].深圳特区报, 2007-05-28.

[2]罗一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关于“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理性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8) :61-65.

[3]李守可.论“南通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82-85.

[4]陆传照.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道德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5, (1) :24-29.

[5]臧乃康.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和谐价值支撑与实践拓展[J].江海纵横;2007, (5) :34-35.

篇4:课堂教学不和谐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和谐 教学方式 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现象呈现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观摩了几堂课,现将其中几个片段呈现如下:

【案例一】作文课上,教师和学生玩一个品尝饮料的游戏,他想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三思而后行”的道理,以及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教者首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然后取出一瓶集酸甜苦辣咸为一体的怪味汤,称这便是新型饮料——可乐的弟弟,暂时取名“可喜”!接着为表示诚意自己先品尝了,学生顿时被 “饮料”吸引了。这时,教师宣布了全班学生在品尝时的纪律,其中有一条:在老师没有说开始品尝之前不可以先喝饮料,否则将从游戏中驱逐出局,站到旁边去。在学生明确这些纪律之后老师便开始分“饮料”了,可就在此时,有一名学生大声汇报:“老师,阳阳同学偷吃了!”这个小插曲,成了其乐融融的活动作文课上不和谐的音符。

【案例二】某老师教《落花生》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就转入文本对话,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10自然段和12自然段“父亲”说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按照课后习题的要求,老师在这里设置了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的环节。全班50多名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组织讨论。老师要求:人人都要发言,再把说得好的推荐到全班交流。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搬凳子的,挪桌子的,争先后顺序的,好不容易才进入主题。讨论十分热烈。由落花生的特点想到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话题似乎人人都有话说。正说在兴头上,忽然老师一声命令:“停下!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学生愕然,一脸的无奈。有一胆大的学生报告老师说:“老师,我们还没有说完呢!”

【案例三】一位老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时,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心中的敬佩、同情、憎恨等感受。他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结果同学们回答的几乎和老师预设好的一样,无非就是非常佩服孙悟空,他火眼金睛,神通广大,降妖除魔。或者是非常同情唐僧,他虽然善良,但是不能识别妖怪,因此错怪了孙悟空。可是有个学生却说:“我非常敬佩白骨精,因为她一次次失败,没有被困难吓倒,继续努力,不泄气。”老师马上不高兴了,脸上的笑意没了,还嘟囔一句:“胡扯!”

案例剖析

1)教学民主虚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的双方都应积极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应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表现在“服务”两个字上,即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新知搞好导学服务。因学而教,顺学而导,从这一理念出发,教师应“配合”学生才对。从第一个案例中,我们发现教者要求学生的“配合”,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前的品尝纪律中“驱逐出局”,是对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的一种漠视,它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与老师产生心理隔阂,引发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因素。

2)教学活动外化。在上面第二个案例中,教学设计虽合理,但教学时间不充足,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这是我们语文课屡见不鲜的问题。我们不能将合作教学这一活动形式外化。老师也许不以为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教学进度,只好在时间上打折扣。但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学生心里会怎么想呢?他或许会想:怎么刚轮到我这里就不说了呢?老师不是说“人人都要发言”的吗?他也许为失去了这次发言的机会懊悔不已,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发言可以拿到班上去交流,他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可是,这样的机会的确是太少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教育思想上。我们为什么要教?我们为谁而教?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操作起来就很难呢?如果我们把预设的教学进度退一步,5分钟不行,10分钟;10分钟不行,再加5分钟,让每个学生把话讲完,这样行不行呢?我看还是可以的。分组讨论也好,让学生读书也好,就是要把每一步走实在,不走过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无论在哪里上课,无论是阅读指导课,还是习作指导课,为什么给我们的印象那么深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过程扎实。

3)教学生成弱化。精心的预设意味着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的“生成”。当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有着自己的内在价值取向:贪婪狡诈、诡计多端的人是没有好下场。面对学生有悖于文本价值取向的个性独特体验(我认为白骨精很聪明之类的想法……),教师不应该为了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马上否定这种观点。其实,对于学生这种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生成,不妨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或者你们认为他说得对吗?通过争论辩错的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正确的价值轨道。

有效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就是要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一个动态、活生生的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和谐健康的关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把耐心留给学生;要置身于学生之中,要有童趣、童心、童智,要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要和学生一起玩、一起游戏、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弥漫在课堂上,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学生的思想也会在朋友式的切磋中日臻完善,学生充分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温馨。

2)注重和谐的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十多岁的孩子,如果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不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把教学内容提升过高过深,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失去师生的共鸣,即使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无法形成教与学的和谐,根本谈不上和谐课堂,更不要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恐怕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所以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让学生有话说。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有整合好的教学内容,没有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没有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不和谐,课堂气氛似死水一般,那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无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南宋时期的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能成。”所以教师应重视教法研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服务,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3)力求和谐的课堂生成,预设通常指的是课前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只有做好预设,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但在授课过程中由于互动会出现随机生成的课堂新资源,它的出现对课堂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对教师的教学预设有一定的“干扰”,如果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预设的顺利完成,而忽视这些生成课堂资源,让这些倏忽即逝的生成课堂资源流失,那么只能导致教学越来越机械、沉闷、程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或者教师缺乏对生成课堂资源捕捉、鉴别、重组的能力,缺乏随机导拨、富有灵性的召唤,造成学生无序的“盲动”,学生牵着老师走,这也是无效的课。其实课程预设与课程生成这两个要素是互相制約,相辅相成。课程预设有导向作用,但它服务于课程生成,只有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的课才是有活力的课,才是和谐的课,否则就是僵死的课。

篇5:市化中的贫困现象与和谐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组织的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由1980年的20%发展到了2002年的38%。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一倍。然而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样表现突出的另一个现象是城市贫困。根据2003年《中国人口

与劳动问题报告》,中国的城市贫困人口现象已经从1990年的1.3百万人发展到了19.3百万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引来了一些人的忧虑:中国城市的贫困现象会不会因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一)著名的世界人口贫困研究专家马丁?罗维利恩,根据39个国家数据的交叉分析,以及印度人口在时间序列上的资料,将城市贫困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模式化的计算,并将其反映在提交给世界银行组织的调查分析报告中。罗维昨恩指出:“在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贫困发生率都是较高的。并且由于总人口的多数仍然居住在农村,所以城市的贫困人口低于平均水平,为30%。但是,也象众所周知的那样,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城市化速度也相当快。……当城市人口按预期的那样在2020年达到52%(联合国1996年预测)时,城市的贫困人口将达到40%。当城市人口达到2035年的61%时,城市贫困人口总数将达到50%。”

2001年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了城市资源报告的“城市指标分析”,该指标分析的根据是全世界不同国家237个城市的调查资料,以及117个城市提供的贫困相关资料。报告显示:东亚城市贫困家庭五年间从占家庭总数的4.7%增加到了8.7%。东非地区贫困现象更进一步加重,从43.7%增长到了59.7%,北非从7.8%增长到了11.8%。而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对地表现出快速的增长特征。亚洲城市人口从1990年的44.8%发展到了2000年的48.1%,非洲则从8.6%发展到了10.3%。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当然不能说城市贫困完全是城市化造成的,但却说明城市化是城市贫困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城市化与城市贫困的关系是密切的。

(二)首先,从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贫困的输入现象是很突出的。中国的城乡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别,城市无论在经济来源与生活水准上都与乡村有着较大区别。而现代化的进程,无疑使城乡的这一差距进一步表现出来。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的农村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年635元,而一般城市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约为每人每年1.800元。这个标准与城乡消费差距相吻合。同时,由于中国农业生产产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只占gdp总值的15.2%,而农业劳动力却占到了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从而导致农业劳动人口的过剩。经济上的差距加上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构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势差。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目前全国有迁移人口超过1.25亿人,其中省内迁移为9146万人,跨省迁移为3.314万人。在省内迁移人口中,52%为农村到城市的移民;在跨省迁移人口中,78%为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由于固有的农村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技能等的限制,很多人虽然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并没有真正摆脱贫困。

其次,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现象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加,它是造成城市贫困的另一个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2000年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已达70.15%。而与此同时,未就业劳动力人口却不断增加。未就业劳动力人口,对城市就业岗位本来就构成巨大的压力,而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无疑使这一压力变得更大。中国城市中失业与下岗人数的增长,应当说与此有很大关联。

篇6:社会和谐现象

近期校园出现很多与中学生形象格格不入的不和谐现象,诸如:背单肩包、使用手机与电子产品、破坏公物、抽烟、晚自习逃课、上课睡觉、在校园内吃早饭、打架、不穿校服。这么多的不和谐因素扰乱着教学秩序,挑战着学生管理工作,掩埋着安全隐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各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整改,我综高二部王主任召开学工人员与班主任会议,共同讨论整改方案,集思广益,通过会议拟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单肩包

1.班主任进行教育引导

2.对有意见的学生班主任单独做思想工作

3.学工办人员进入各班逐个检查

4.对拒不改正者,班主任打电话请家长买个书包送来

二、手机、电子产品

1.班主任宣读学校的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教育

2.学工办下发一份手机利弊,危害的材料,班主任带学生学习

3.各班主任拟定一份不使用手机倡议书,承诺书,要求学生签名

4.对拒不听劝者,没收手机,毕业返还

三、破坏公物

1.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把公共财物按责任区划分给每一位学生

3.班级自查一次公物损坏情况,如有损坏立即上报学工申请维修

4.对恶意破坏公物者要求原价赔偿

四、抽烟

1.班主任宣读校园九条禁令,对学生进行教育

2.一旦发现要立即处理,给予相关处分

3.对态度恶劣者应联系家长,带回家反省

五、晚自习逃课

1.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按程序请假

2.晚自习老师做好点名工作

3.值班人员检查核对

4.对逃课严重者应联系家长,必要时回家反省

六、上课睡觉

1.班主任对学生提要求,作教育

2.当堂的教师及时提醒

3.班主任多转班

4.值班人员巡视

5.嗜睡者班主任单独处理

七、在校园吃早饭

1.班主任对学生提要求:不准在校园吃早饭

2.班主任发现吃早饭的要严肃批评,不给笑脸,事后再教育

八、打架

1.班主任宣读校园九条禁令,对学生进行教育

2.解读打架赔偿制度

3.对打架者学工下发相关处分

4.情节严重者移交校学生处处理

5.拒不听劝者由家长领回家反省

九、校服

1.班主任对学生提要求,作教育

2.要求学生将校服放在抽屉,随用随穿

3.无校服者到学校购买

4.要求学生周一、二、三穿校服,频繁穿戴,以防丢失

篇7:留守儿童社会现象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或亲戚 朋友抚养管理的未成年人。随着改革开放,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束缚逐步解除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日趋活跃。今天,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离开家乡,拥到城市打工,大多数打工族将自己处于学年龄的孩子留在家乡,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由此,在农村就形成了一个特有群体——留守儿童。根据调查了解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不管是其中的一种,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于的。比如,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乎无所适从。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而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据福建省的一项调查,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另有报道,中部地区的一所农村学校有842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为455名,占学生总数的54.5%。可见,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要如何解决?首先,让我们先分析导致留守儿童比例如此大。1国家政策体制因素。在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体制的矛盾,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而且难以改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民缺少人文的关怀,无论他们在城市务工多长时间,其农民的身份始终难以改变,无法享受“市民”待遇,面对高昂的教育费、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加上他们本身工作的不稳定性,使得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将子女留守在家。教育体系上的因素。现阶段,虽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真正作出努力采取措施的地区还不多。除了极少数地区的学校做出尝试外,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对留守儿童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体制。对留守儿童缺乏心理疏通和道德体智的培养

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儿童成长的环境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构成。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接触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婴儿早期智力的发育,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种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会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到目前为止,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大洪村村民的平均文化水平还不到初中程度。作为家长,他们大多只有小学或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文化水平,而且苦于生计,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对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来说,其文化层次更低,基本都是文盲,从认知、心理以及精力上都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好的管教。这样,给孩子就留下了生活行为上的无限制空间,认知能力上的局限空间。这种家庭教育的突然缺位,潜藏着留守儿童产生性格极端、行为偏畸、心理障碍的危险。

家长要树立高度的教育责任感,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将孩子扶养教育成人,不仅是宪法赋予每一个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因此,家长应具备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在完成教育子女这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中,不要借口发展经济等原因,忽视家庭教育,甚至放弃教育。每一位家长应尽力承担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教育好子女。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也有一些消极的倾向。孩子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并不断矫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将孩子教育成人。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作,是实现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中,尤其要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作。儿童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共同影响下成长并逐步社会化的。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重在情感熏陶;学校教育是主体,重在理论教育,正面灌输;社会教育是前二者的延续和补充。三者只有进行合作,协调统一,优化管理,形成科学的育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

篇8:社会和谐现象

一、厚积薄发,独领风骚

探秘“龙岗现象”必须关注五方面。一是高考成绩持续直线攀升,二是特色学生富集龙岗区,三是教师逢赛必获大奖,四是特色学校频繁出现,五是区域影响骤然提升。恰是这五方面的合力使得龙岗区在教育方面厚积薄发,在深圳市独领风骚。

1. 高考成绩直线攀升

1993年1月1日龙岗区成立时,全区公办中小学只有99所,村小占了80%,布局极不合理,结构严重失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高考无一人上大专线,属于典型的农村式教育。经过20年的发展,龙岗区的教育实现了均衡、优质、高效的发展。2008年,本科上线首次突破千人。2011年,本科上线突破2 000人,省专上线突破4 000人。2012年,高考成绩等各项指标再次大幅攀升,一举跻身深圳市前列,实现历史性跨越。在全省重点及本科上线率均有所下降、许多市区各批次上线率有所波动甚至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龙岗区各批次上线率却持续五年大幅上扬,不能不说是一个教育奇迹。

2. 特色学生富集龙岗

龙岗区作为一个后发地区,以前都是大量好学生外流到其他区就读,区内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也难有好名次。但近几年,龙岗区的学生频频在各级各类教育竞赛中抱金夺银。特别是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绩优势显著,显示出学生极强的创新能力。仅龙城小学一所学校就有150多项小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全区有7名学生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其中龙城初中范奕聪、龙城小学庄烨杨当选“全国十佳小院士”,入选人数在全国区县级单位中名列第一。

3. 教师逢赛必获大奖

龙岗区的教师大多是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由于特别重视教师培训,所以近年来龙岗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分迅速,每次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比武,龙岗区的教师都必获大奖。例如,参加国家、省、市中小学文化课堂教学比赛,音、体、美术课堂教学比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比赛等,都摘金夺银。甚至有人说,凡有深圳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均有龙岗区教师参加,均有选手获得一等奖,均有龙岗区教师代表深圳市参加省级比赛,或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并均能获得一等奖。

4. 特色学校频繁出现

如今,龙岗区所有学校均已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科技、艺术、体育、德育、心理健康等特色品牌百花齐放,涌现出龙城高级中学等一大批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社会声誉的品牌学校;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艺术团队、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等许多项目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深圳首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选中,龙岗夺得60个项目中的14个项目创建资格,入选质量和数量均位列全市第一。

5. 区域影响骤然提升

1993年,龙岗区正式建立,开启了城市化、现代化的伟大征程。2010年,龙岗区成为广东省首批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2012年,龙岗区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区。2012年,龙岗区成功举办“深圳市课程改革基层教育创新现场交流会”,举办第三届“深港校长论坛”。2012年,龙岗区的“和谐教育”发展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的经验典型。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落户龙岗区。

二、改革创新,“和谐教育”

如今龙岗区学校的课堂,学生们经常围坐在一起,如同开圆桌会议般地畅所欲言,教师则微笑着站立一旁,一会儿像裁判,一会儿似导演……经历十年教学改革的探索,昔日教师讲台高居、学生正襟危坐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复存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多媒体、网络甚至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然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龙岗区基础教育改革十年,创造性提出了“和谐教育”这一特有的先进理念,推动龙岗区的教育踏上回归教育本质、真正实现教育价值的变革之路,并初步在这场追求人的尊严与幸福为终极价值的教育改革中实现了“领跑”。

1. 大视野带来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

龙岗区教育的大跨越、大发展,首先归功于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前瞻的眼光、宏大的视野、科学的规划、非凡的气魄进行大投入、大建设、大调整、大改革,使多年来困扰龙岗区教育发展的障碍得以突破,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令龙岗区的教育获得更为强大的后劲,从而获得跨越式发展。

30年的经济发展,积蓄并释放出教育跨越所需要的能量,而不断前行的龙岗区教育又为龙岗区的产业升级以及下一个30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强的推动力。

2. 少年智则国家智,教师强则教育强

教育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师道昌明,有赖于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专业智慧。如今的龙岗区教育人才众多、名师如云,形成一支不懈追求教育理想、德优业精的教师队伍。

为了建立具有龙岗区特色的教师培训体系,龙岗区教育局每年从教育经费中拿出3 000万元作为教师培训的专项资金,每年培训教师3万多人,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三名工程”,形成新入职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四级培养梯队”。可以说,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多骨干、有活力且富有教育家情怀的教师队伍正在龙岗区形成。

3. 改革创新20年,“和谐教育”写辉煌

改革创新是深圳之魂,是龙岗区教育20年沧桑巨变、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龙岗区教育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带领龙岗区教育人勇做不断探索的创新者,与时俱进的改革者。

(1)以“和谐教育”引领教育和谐发展

2007年,龙岗区提出了“和谐教育”的理念,通过“一个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龙岗区的“和谐教育”),两个战略(均衡发展全面赶超、优质发展重点领先),三项举措(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科学管理)”的改革发展思路,致力于教育体制、教育体系、教育环境、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这“六个和谐”的建设,推动龙岗区的教育跻身省市先进行列,实现跨越式发展。

(2)以城市化体制夯实城市化教育

2009年,龙岗区在原特区外率先实现了“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现代城市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学校建设、经费投入、设备设施、师资配备、教育管理五个方面的统一,率先完成了城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宣告了龙岗区农村教育时代的终结和全新的城市化、现代化教育时代的开始。

(3)以现代化制度管理现代化学校

作为深圳市现代学校试验区,龙岗区在现代城市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学校法人制度、现代学校评价制度三方面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试验,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办学校管理规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包括教学管理、教育质量等一系列科学高效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4)以先进方法推动教育领先

一是全市首创保公平。龙岗区在深圳市首创义务教育“积分入学”制度,保证招生入学的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全国之最促均衡。如今,龙岗区的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已从每年的2 5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其中4 000万元直接用于提高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扶持力度创全国之最。三是双措并举创优质。龙岗区大力推进“引进名校办名校”的方针政策,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等省市级名校已落户龙岗区,同时龙岗区的国际化教育也在深度推进。

实现教育的价值,贵在坚持。即使我们不能成为教育家,也要有教育家的梦想,关键是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正是有了这么多富有教育家情怀和专业素养的教育工作者,龙岗区的教育才保持了活力。

上一篇:交通安全教育(国旗下讲话)下一篇:2006学年度的改进目标和措施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