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理现象

2024-05-04

探索物理现象(精选六篇)

探索物理现象 篇1

一构造现象

现象是本质的必然反映。任何原理描述的都是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其规律通过彼此间的变化及现象来反映。教学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感知, 分析其原因, 挖掘其本质, 从而揭示原理内容。让学生通过现象的直感和分析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有些原理比较抽象, 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又难以看到, 教学中应设计相关实验构造特殊现象让学生体验, 如, 声音、颜色、形状、体积、质量、热量、光电、位置、状态、动静、快慢的变化等, 或者是通过仪表显示相关数据的变化。现象的构造必须直观、生动, 具有对比性、可重复性, 以简单易懂为原则, 尽可能让现象直观反映原理本质。

二夸大现象

有些变化规律在生活中不易觉察, 必须通过专门的方法和仪器来反映。如, 物体受弹性力的作用, 不论大小均会发生形变, 倘力太小或物体具有刚体特性, 形变将难以觉察, 可以设计实验通过毛细管来夸大体积的变化或光线偏转来“放大”。为测定地球的质量密度、万有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精心设计实验方法, 用光线的偏转来“放大”库仑扭秤的微小偏转;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常将环境变化、某些量的微小变化转变为电信号, 然后予以“放大”以便观察。

三量化现象

通过现象来描述的科学规律大多是一种定性的判断, 许多规律需要采集数据, 用数据和数学关系来描述, 或用图表来形象地说明。如, 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动量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采用数学公式、图表、图形等多种形式来量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 通过精确量化相关现象来说明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原理, 对强化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且在教学研究中, 一些深层次的规律已经远离日常生活,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挖掘。

四分析预测的现象

某些规律是理想化的结果, 是在实验基础上的抽象。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 技术的制约, 至多不过是通过具体的精确的实验操作来逼近, 必须以现有实验事实为根据, 充分利用大脑思维, 展开想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提前做出某种预测, 以便指导今后的研究, 并尽快找到事实根据, 这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如, 牛顿第一定律、光线、场与场线、质点、点电荷、绝对黑体、理想气体等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未发现前的预测等。科学就是这样, 没有深刻的逻辑推理和具有开拓性的预测, 即便迎面走来, 也会擦肩而过, 失之交臂, 最终也捕捉不到科学的规律。教学实验引导学生预测, 虽然不具备以上重要意义, 但这种做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今后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因此, 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分析现象、数据, 不错过细微的变化, 不放弃一个反常的数据, 成功了要确认成功的环境条件、仪器状态、操作方法, 失败了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如何去克服。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比较现象

许多规律的描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对不同量之间关系的描述, 如, 相关的力学量、电学量、热学量、光学量等。因而, 实验设计应尽可能将这些量用比较直观的现象来反映或直接用仪表来测定, 以便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或状态来实验, 若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用多套装置同时比较, 这样学生观察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通过求同比、求异思维, 分析、鉴别, 得出正确的结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多都是通过实验的对比、分析得出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有比较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六利用生活现象

生活是个大课堂, 人类自有史以来的历史事实,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衣食住行的日常活动均是学习的对象。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并能从中获取收益。为课堂理论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向生活学习, 将生活中能够接触的生活行为习惯、工作方式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 作为教学素材, 积累以备所需。教学应用时通过引导分析, 让科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总之, 物理现象教学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评古诗中物理现象 篇2

关键词:参照物 机械能 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 扩散现象 湿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07-01

我国古诗博大精深,寓意含蓄深刻。詩人对自然现象观察细致且富有想象力。也许诗人当时还不知其中自然科学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解释其中的原理。但自然现象的神奇、直观,又给予诗人很多遐想。于是,他们通过应用文学的艺术,表达诗人内心的思想、志向、托物言志、感物心怀,阐述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下面我就简评一些古诗中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现象的解释。

1 力学现象

1.1 参照物

唐朝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诗人以自己所坐的船为参照物,描写两岸青山的运动,青山好像向诗人走过来。诗人又以两岸为参照物,描绘船是从东边太阳升起来的地方向西边方向顺流而下。诗人巧妙应用参照物,生动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的特点和小船由远至近出现。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图卷。

再如清朝孙原湘的《西陵峡》诗句:“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其中诗人以自己所坐的船为参照物,把江岸边上的树描绘成从帆底退去。把前面楚台描述成扑向船橹一样。正是诗人以船为参照物,才有了动、静物体正好颠倒过来写。既写出船行至西陵峡独特的感受,又给读者以新奇的印象。

1.2 机械能

汉五朝刘邦的《大风歌》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人形象描绘狂风的威力,它具有强大动能,使满天云朵飞扬。

再如唐朝王维的《少年行》诗句:“一身能擎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这是一首描写战斗场面的诗。一个人能拉开两张雕花大弓。张开的弓,它具有很大的弹性势能。在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就转化为箭的动能。使箭能够射杀远处的敌军将领。

2 光学现象

2.1 平面镜成像

据考古研究,公元600年左右,我国齐家文化后期,已经制造出相当水平金属反射镜叫鉴,作为镜子使用,所以古代就有很多关于镜成像的诗句。

唐朝张九龄的《照镜见白发》诗句:“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诗人用白描手法,通过观察在明亮的镜子里他自己的形象,发现不知不觉已经满头白发。这里就应用到平面镜成像。

古诗中以水面作为镜面,创作的诗歌也比较多。如翁卷的《野望》诗句:“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这首诗描绘秋天山水清冷美,诗人无意间看到水底下显现出座座青山。物与像浑然对称一体,水天一色。诗人突然一大发现,一定感触颇深,他当然没想到,这就是物理课本里的镜面成像。

2.2 镜面反射

清朝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诗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诗写诗人夜晚在船上所见到的景色。一盏渔灯为什么能照耀成一河星光闪烁?平静的水面还不行,因为它只能把一定范围水面反射光线射到眼睛,其余大部分水面是黑暗的。当平静的湖面在微风吹过后,水面变成无数个方向不一致的小镜面。这样一盏灯照到水面上,水面好像有无数个小镜面在反射光线。各个小镜面反射光线都能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形成整个河面闪烁。

2.3 光的折射

唐朝储光曦的《钓鱼湾》诗句:“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首诗刻画青年小伙在爱情中期待的心情。其中“潭清疑水浅”含有光折射现象。潭底反射光线从水介质传到空气介质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即潭底所形成的像。像离水面比实际潭底离水面要近些。所以小伙子看到的像比实际浅。

2.4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传播过程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称为影子。这个现象古代诗人也注意到,把影作为诗歌的创作对象并写下很多传世之作。如唐朝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其中诗中对影怎么成三人呢?我们可以从身临其境,感受到月球的光线直线传播照射到人,形成人的影子,还有人在酒杯中由于镜面成像形成的人的像,以及诗人本人自己构成三人。诗人又细致观察到“影”随“身”动的特点,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影子,写下动人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些也都是光直线传播现象。

3 声现象

3.1 声音的衍射现象和回声现象

唐朝王维的《鹿柴》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近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在85~1100Hz之间,对应声音的波长大约在0.31~4m之间。根据波的衍射条件,只要障碍物尺寸与声波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声波波长更小时,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0.31~4m这样尺寸在深山中容易发生衍射现象。“不见人,却能闻人语”正是这一现象的体现。然诗中用“响”字,又突现出寂静山谷中,人声响起之后,回声四起的情形。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诗人用“响”字而非“声”字,颇见用心,且有科学的道理。

3.2 液体传声

唐朝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句生动描绘小孩钓鱼时认真、专心致志的神态。生怕鱼儿受惊,远远就对问路行人摇摇手,不让说话。正是小孩懂得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这一物理现象。

4 热学现象

4.1 扩散现象

王安石的《梅花》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诗人远远就知道那一片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梅花呢?关键因为梅花清幽的香气一阵阵飘过来。这正是梅花花香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慢慢从远处扩散过来的物理现象。

4.2 湿度的影响

唐朝王维的《山中》诗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首描写初冬景色,由于天气变冷了,山中的水蒸气就可能达到饱和。于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以尘埃等小颗粒为凝结中心,形成许多小水滴悬浮在空中,使空气变得不透明,形成雾,使空气湿度增大。虽然山里没有下雨,但行人的衣服还是被打湿了。这就是雾中小水滴作用的原因。

以上例举若干古诗歌中的物理现象,只要我们仔细阅读,慢慢品味,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读,就会体会到中华民族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诗苑精品[Z].

[2]唐诗三百首[Z].

探索物理现象 篇3

一、通过应用生活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 加上教师只注重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 使得高中物理课堂过于单调枯燥,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并对这些物理现象产生极大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产生兴趣, 才会愿意去探究。教师给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想法, 从而营造一种求知、生动的教学氛围, 使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引用的生活物理现象应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 并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科学技术、日常生活及自然现象中都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还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 从而开阔思维, 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通过应用生活物理现象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高中教材中很多物理知识都能够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对应起来。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 应注意将课本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书本中比较枯燥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 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接受。同时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向学生解释物理现象的成因时, 应注意将其延伸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去, 并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 教师在讲解需要演示的物理现象时, 应在课前让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 在课堂上讲解时让学生也能参与进来。通过应用生活物理现象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如在进行弹力的教学时,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一知识, 很难理解形变概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如塑料瓶、橡皮条等生活物品来演示与形变有关的物理现象,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降低学生对物理的畏难心理。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 来给学生展示一个易于理解的现象, 如可以将橡皮条拉长, 让学生能够通过眼睛来直接观察到弹力的作用, 并施加一定的力来挤压装满水的塑料瓶, 并通过观察与塑料瓶相连接的透明细管中的液面变化了解到形变的产生的效果,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 亲身体验现象的发生过程。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应用生活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思考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 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去观察生活, 并进行探索。在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加强了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现象, 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 并在对知识的验证与应用中,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 经过长久经验的积累, 丰富了学生的见识, 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动量守恒”这部分内容的时候, A球m1静止, B球m2以速度v1撞击过来。假设平面是绝对光滑的, 则A球跟B球以相同速度运动, 求两者动能之和。在这个题目中, 学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台球, 经常会有撞击后一起往前运动的现象。但是应思考A球是不是反向运动, 或者两个球是不是同向运动? (例如出现台球中打偏的问题) 。学生根据生活现象来思考物理学问题, 通过计算来验证A球反向运动的可能性。

四、通过应用生活物理现象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

生活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物理现象, 同时这些物理现象的合理应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利于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教师通过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用物理现象来证实物理知识, 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的来源以及物理知识的运用, 并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所学的物理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来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意识到学习物理的真正目的。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物理声现象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学过程: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 —音叉振动,发声。(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 马上停止。(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

同水波进行对比。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4、回声:声音的反射

定义:声音遇到障碍能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就成了回声

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应用:测距离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学习目标:

1、知道人耳的构造。

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

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 声音-------鼓膜震动--------听小骨震动-------听觉神经震动------大脑

人听到声音传导方式:

空气传导

传骨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_________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区别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音调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次声波:音调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 声波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有害。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2、响度:声音的强弱(能量),强弱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3、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由物体本身决结构材料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噪声的来源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减弱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五、声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1、声与信息

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

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3)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

2、声与能量

介绍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超声振动除结石。

声现象

1.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音量

2.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4.声音以声波方式经外耳道振动鼓膜,为了使鼓膜有效地传输声音,必须使鼓膜内外两侧的压力一致.当中耳腔内的压力与体外大气压的变化相同时,鼓膜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耳咽管连通了中耳腔与口腔,这种自然的生理结构起到平衡内外压力的作用。当人乘坐的飞机起飞时,为了防止鼓膜受损,应()A.张开嘴巴

B.张开嘴巴,同时用手捂住耳朵 C.闭紧嘴巴 D.都不需要

5.下列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的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6.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7.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小明将声源放人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音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收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

10.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却往往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11.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善待物理课堂的“毛胚现象” 篇5

那么,如何在科学探究中有意采用这种“毛胚”的思想,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其中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在引入情境处设置“毛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存放着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而这个“火药”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兴趣。而要点燃学生的“火药桶”,首先在情境引入上要下功夫,给学生设置一个毛胚的情境,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一个挑战性的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探索欲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温度计的时候,教师不妨创设这样的情景:先让学生找一个带塞子的瓶子,里面装上水,在塞子里插上一根细管(可以用去掉圆珠的圆珠笔芯),然后让学生用双手握住瓶子,学生会发现细管里的水上升了。正是这个毛胚情境,让学生自然想知道水上升的道理,也为后面温度计的引入提供了极好的铺垫。

二、在实验探究中设置“毛胚”

初中学生都喜欢动手实验,因为在实验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惊喜,可以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而在实验中也会伴随新的疑问产生,这让学生受到挑战时,会全身心地投入探究中,又得到了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这正是“毛胚”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学生设计了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教师不需要马上告知学生这个电路不合理,而是利用这个“毛胚”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评价:这个电路是否合理;这个电路是否可行;这个电路是否方便;这个电路能否优化。从而借题发挥,逼近教学目标。

三、在交流中设置“毛胚”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注重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安排、学生的操作、结论的传授就可以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品尝交流”。殊不知,在物理实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实验的误差的分析、数据的分析、学生失败原因的分析,以及在实验中生成的新问题,这些都需要在讨论中完成。实际上,只有在和谐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乐意去思考、探究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让学生在教师有意的毛胚中生出“实”来。否则,即使有“毛胚”,学生也是不敢生出“实”来的。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当实验完成就像在家品汤一样应该及时“品尝”。学生通过“品尝”可以取长补短,解决一些困惑和错误。例如,在学习《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不能只是满足学生测量出机械效率,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实验后充分“品尝”: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品尝”,自由发表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置“毛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给学生深思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思维的静态表现,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所以,在问题探究时要让学生能真正充分地思考。思考就是想,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有时可能深思,但都会逐步引发较周到、深刻的思维活动。

2.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机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的时候,连最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会兴奋地参与,尤其是一些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在动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

3.让探究的触角向课外延伸。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引领,让学生在“毛胚——评价———改进”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产生探究的动力,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进程中,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不满意的状态,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

论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篇6

首先,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巧妙、贴切地设计到物理教学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知道,初中开始物理教学的时候,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到物理就是讨论力、电、物质、空间、能量、时间等问题的学科,那么这些对象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存在的事实。如果将这些物理现象纳入到课堂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具有积极效果的。比如,男生一般都喜歡动手,初中学习电路、电流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已经让学生领略了物理知识对于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的实用性。那么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也同样如此。比如关于合力的问题,随便举一个拉车上斜坡的例子,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合力的相关问题,然后再用抽象的图示进行表示和讨论,那么学生自然能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启示,同时增强兴趣。学习一定是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好奇心、积极性和持久的求知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高中物理教材已经在多次的改革中逐渐从以前的纯知识传授转向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一转变也预示着教育改革更加切近应用的方向,以此来改变从前教学与实践脱离较大、学生兴趣不高的状况。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方向,必须以教材为第一材料,有效地结合现实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实践。

其次,物理现象可以在教学中将深奥抽象的物理知识化繁为简,达到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和帮助学生理解的效果。物理是现代科学之支柱,内容丰富复杂,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高中物理知识包罗万象,很多知识仅仅从概念、原理到计算等理论的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因此,根据知识揭示的物理现象,结合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典型的物理现象进行课堂教学,则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关于重力的理论,通常认为是来自地球引力,所以苹果才会往下掉,人才能稳稳当当地行走在大地上。如果没有地心引力,我们的重力有了变化,即通常说的失重,人就像棉花一样地漂浮在空中。学生要理解这种区别,他们很难去切实体验,但是老师可以将我们的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的生活场景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看到宇航员的那种失重状态,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如,关于弹力的知识,我们通常就采用橡皮筋的拉升来给学生做示范。这就是典型的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知识讲解的方法。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于老师能否将知识化繁为简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从方法上给予积极的、合适的指导,以便学生能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认识、解释物理现象,同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相关的思考和研究。所以,充分考虑将物理现象引入到教学中,这样能够把抽象的、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形象地、恰当地、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实现将知识向现象和运用的转化。这个过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所以利用好物理现象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提升物理教学的关键。

再次,物理现象的实验式呈现,有助于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探究学习的精神有机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和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实验中呈现物理现象,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领会物理科学的关键。因此,如何通过实验准确地、生动地呈现物理现象,并通过恰到好处的知识讲解和概括帮助学生从物理实验中提升学习兴趣,增强探究学习的动力,这是将物理现象融入到教学中所能获得的实际效果。比如,初中物理中关于火焰是外焰温度最高的问题,用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给学生证明,由此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再如关于向心力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做一个小球沿着斜槽轨道做圆弧运动的实验,让学生比较过山车的现象,激发学生去探究向心力的现象表现和内在知识。

实验在教学中的妙用,是老师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因此,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物理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做物理实验,以呈现物理现象,帮助自身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很多物理实验都可以自己做,在老师的指导下,注重方法的正确性和实验的安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素质,能够有效地给予学生针对性的知识和方法训练。而实验就是物理现象呈现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动手和探究的教学方法。

最后,物理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将物理现象纳入到物理教学中一定要与相关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将物理现象纳入到教学中是为了更好地辅助物理课程的传授、知识的讲解、方法的实践,因此,只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物理现象才能达到这个辅助效果。严格地筛选物理现象,本着一种客观的、认真的、严谨的态度,才能在备课中准备好恰当的物理现象,并将其以问题、实验、现象展示等合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第二,有很多物理现象可以直接让学生从生动的形象转化为抽象的图示、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及其表现形式,这是帮助学生提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以帮助学生通过相关的物理现象建立起物理的知识模型、理解相关知识。第三,在物理现象的相关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操作程序及其安全性。很多物理实验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有些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不论安全或是危险,实验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体现实验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方法、遵守程序这是基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的科学素养,才能让他们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获得实质的进步。

上一篇:文言文注释下一篇:生态系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