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象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机构。儿童的人格养成和未来发展深受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的影响。近年来,“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父母通过严苛、独裁的家庭教育,一厢情愿地设计并打造孩子的成长轨迹,成败得失颇多存疑。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就“虎妈狼爸”现象的主要特征、负面影响等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若干家庭教育的纠偏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育现象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现象分析论文 篇1:

关于恐吓教育现象产生因素的分析与建议

摘   要:幼儿园恐吓教育现象十分普遍,恐吓属于语言暴力的一种,对幼儿身心发展、个性发展都极为不利。本研究从准幼师专业成长角度研究幼儿园恐吓教育现象,通过访谈,分析恐吓教育现象产生的因素,并对预防和消除幼儿园恐吓教育现象以及促进准幼师专业成长提出建议。

关键词:恐吓教育现象;专业成长;儿童观

一、问题的提出

恐吓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十分普遍,尤其在幼儿教育中更容易被使用。当有幼儿不遵守纪律,有的老师会说 :“你再这样,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你再不乖,就把你送别的班去。”虽然有的只是口头说说,却对幼儿身心造成不利影响。恐吓教育现象为何如此普遍?笔者对此展开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访谈的方式,采用开放式访谈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访谈对象为10位学前教育专业、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幼师。资料分析中分别记为A、B、C、D、E、F、G、H、I、J。

访谈提纲:

依据研究宗旨,实施访谈前我设计了五个基本访谈问题:

①请描述一下你印象较深的恐吓教育情境,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②幼儿不听话时,老师们通常怎么做?③你自己是否有过印象深刻的一次恐吓教育?当时感受是怎样的?事后如何?④恐吓教育现象对你有影响吗?你今后会怎么做?⑤谈谈你对于恐吓教育的看法。

在实施访谈过程中,以这五个问题为基础,根据具体访谈对象与情景适当加以一些追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依据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认为恐吓教育现象产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恐吓教育功能

恐吓教育能使教育者达到约束、阻止孩子某种行为的目的,并可以为孩子的安全提供必要的防范性保障。在访谈中,被访者也纷纷表示“恐吓教育很有用”。如D在讲述幼儿园以“小黑屋”恐吓幼儿时,就肯定地说:“恐吓确实有效果,小孩一听马上就听话了。”可见,恐吓教育在阻止幼儿当时的行为,使其听从教师的指导确实有一定作用,这是教师们频繁使用它的因素之一。

2.传统教育观、儿童观影响

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对象、教育过程以及教师自身的看法和态度,是教师教育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现实中,教师们往往重视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得重服从与权威、轻生成与创造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广泛存在。

3.教师反省能力欠缺

反省能力指的是对自己原有的某种想法、观点或是曾经实施过的某种行为进行回想,从中找出不恰当、不合适的地方,以求在日后避免和改善。有研究指出教师反省能力对教师行为最有影响力。如访谈中,被访者J在讲述她班上经常对幼儿实施恐吓教育的老师说:“我从小班就开始采取这种方法,一直到现在,我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就一直这么做。”

4.教师言语表达能力、教育方法的贫乏

教师对幼儿的言语恐吓是师幼互动言语“失范”的一种,这与教师言语表达能力有关。有研究指出幼儿教师对如何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缺乏方法方面的指导。如被访者F所说:“小孩不能打,讲道理,他又听不懂,没办法,只有恐吓了。”在访谈中,被访者普遍反映,当幼儿不遵守纪律了,幼儿园老师通常采取的方法就是惩罚与恐吓。

四、教育建议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教育者应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及教育观,消解教师自我权威中心。教育者首先应认识到幼儿是“人”,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成人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掘幼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应信任幼儿,并为幼儿发展创造条件,尤其要重视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

2.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反思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件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当教师在看到恐吓教育现象,无论是作为旁观者,还是实施者,都应积极反思,通过反思修正自身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改进教育行为。

3.不断提高教师言语水平

教师言语作为一种媒介,不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输工具,更应该是教师与幼儿沟通感情、启发思维的媒介。教师应有耐心、包容心,多采用正面教育,多运用积极的引导性语言,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理解和学习适宜的行为。如“你可以做好的”“其实你很棒”“老师相信你”等,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促进教师教育方法多样化

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情、眼神、手势等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是先于规则和纪律的无声惩罚,它的使用可防止课堂违纪行为的升级和负面作用的扩散。教师与幼儿对某些非语言行为形成共识之后,当教师做出某个动作时,幼儿能心领神会,自觉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如,短时间怒目以视违规的幼儿,提醒他这样的行为影响教学,老师不喜欢;把食指放置嘴边代指“请安静”“不要讲话”;模仿裁判做暂停的动作,代指“讨论结束了”等。

虽然大家对于恐吓教育的认识尚不清晰,而恐吓教育的危害又带有一定隐蔽性,不易被察觉,往往忽视,但是教育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坚持恐吓教育的话坚决不说,恐吓教育的事坚决不做。

参考文献:

[1]刘俊.《幼儿教师批评幼儿的研究》,2008.05.

[2]刘晶波.《“老拐子”的故事一份关于恐吓教育法的研究报告》《学前教育研究》,1999.05.

[3]刘晶波.《“老拐子”可以休矣》《早期教育》,1999.

[4]李娜.《幼儿园师幼互动中言语的研究》,2008.05.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幼儿园)

作者:胡娟

教育现象分析论文 篇2:

批评与反思:“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摘 要】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机构。儿童的人格养成和未来发展深受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的影响。近年来,“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父母通过严苛、独裁的家庭教育,一厢情愿地设计并打造孩子的成长轨迹,成败得失颇多存疑。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就“虎妈狼爸”现象的主要特征、负面影响等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若干家庭教育的纠偏建议。

【关键词】“虎妈狼爸” 家庭教育 社会化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机构。儿童的人格养成和未来发展深受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的影响。近年来,“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掀起教育人士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热议。“虎妈”蔡美儿(下文简称“蔡”)是一名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采用咒骂、威胁等高压手段管教女儿,并制定十大戒律。在“虎妈”严厉管教之下,两个女儿出类拔萃。“狼爸”萧百佑(下文简称“萧”)是一名香港商人,用“打”的教育方式创造“一门三北大”的奇迹。父母通过严苛、独裁的家庭教育,一厢情愿地设计并打造孩子的成长轨迹,成败得失颇多存疑。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就“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主要特征、负面影响等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若干家庭教育的纠偏建议。

一、“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主要特征

传统家庭教育的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驱动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掌控、攀比心理等因素导致了“虎妈狼爸”教育现象出现。综合分析,“虎妈狼爸”教育现象具有4个特点:

1.教育方式严苛。蔡和萧的虎狼之名源于其教育子女如虎狼般残暴。他们在孩子幼儿期、学前阶段、学龄阶段、少年时期、青年期制定明确标准,要求严格执行。若有不达标者,则实施无情的惩罚措施。蔡为女儿制定十大家规:不准在外过夜;不准在某一天不练习钢琴或小提琴等。她规定孩子每天都要练琴,曲子弹不好,就得从晚饭后一直弹到满意为止,中间不许喝水、上厕所。萧则是“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典范。萧亲授年幼的长子背诵《三字经》,若其闹脾气,不用心背,则用藤条或鸡毛掸子打手心。在“狼爸”看来,体罚是家长的权利,是孩子的福祉。

2.教育目标明确。“虎妈狼爸”现象共同点是教育目标非常明确。蔡为打破亚裔移民“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制定具体的教育原则和目标,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十大家规中有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在除体育与话剧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等。萧认为学校教育只能教给孩子游戏玩乐和基本知识,因此需要家庭教育给他们定品格、定性情、定规范、定礼仪、定敬畏、定善恶、定美丑、定是非。

3.教育主体强势。蔡和萧属于当今中国社会高学历、高收入人士。蔡幼年时随父母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萧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曾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职,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现是一名成功商人。两人的教育背景和经济条件相当优越,这为严苛的家庭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环境和经济基础。然而,教育主体的优越条件也成就了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强势地位,掌管孩子未来的话语权。

4.教育对象顺从。父母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成为主导者,孩子仅是一名顺从者。父母主导型的教育导致孩子一直被动接受事物,从而失去主见、个性。我们可从社会学的知识这样理解: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对他们父母的意见抱有“同感”,由此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通过注意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们开始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父母对他们的行为的评价。当有了这些知识和认知后,孩子就试图形成一种父母所期望的自我。经过长期的教育,教育对象的性格、爱好就会按照父母的意愿发展,个性则渐渐被埋没。

二、“虎妈狼爸”教育现象的负面影响

“虎妈狼爸”教育方式一大特点是“家长主导型”,父母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式和成长路线,利用一些惩罚手段去维护家长权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看似成功,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教育对象有显性成功,也有隐性失败。“虎妈狼爸”的教子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基本学习技能,引导他们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强的品质,避免孩子误入歧途。然而,从孩子个性发展角度来看,“虎妈狼爸”式的育儿观也隐藏着失败的一面。它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个性,让其失去自由选择兴趣的机会,不敢展现内心的想法,失去快乐的童年,没有养成独立的人格。在蔡的强迫之下,不喜欢拉琴的小女儿被迫从小接受残酷的小提琴训练,在成年后才有权选择职业喜好。虽然“虎妈狼爸”教育方式成功了,但只是个例。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具有潜在性。这些影响可能会在成年后或结婚生子后才显现出来,甚至会表现为心理扭曲、抑郁症等后遗症。

2.家长们掀起“追虎妈,赶狼爸”的热潮。“虎妈狼爸”的成功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浪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纷纷“追虎妈、赶狼爸”。蔡的《虎妈战歌》和萧的《所以,北大兄妹》被许多家长奉为圭臬。自从“狼爸”的成功例子公开后,更有来自全国各地30多名的孩子被送到“狼爸”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地狱式的教育。而萧也成为各家电视台炙手可热的座上宾。这一切让人不禁感叹,家庭教育也在追潮流。

3.学校的教育理念受到冲击。“虎妈狼爸”式的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理念相冲突。“虎妈狼爸”的家庭教育打着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旗号,采用严厉甚至打骂的方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由空间,缺少独立自主的思想。学校的教育理念以说教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创造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虎妈”“狼爸”的成功让众多家长开始质疑学校教育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成效。

4.社会风气倒向“考高分,进名校”的教育标准。“虎妈狼爸”的成功将人们日渐淡忘的传统教育的成才观再次拉入公众的视野。很多家长认为在对学历、品质等高要求的今天,就需要蔡、萧这样的父母给予孩子生活、学习、交流、交往等严厉的批评与明确的指点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家长们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视他们的幸福感,唯一认定的就是“成功”,即考上名校。一个身心健康、性格开朗、有想法的孩子并不是家长们心中的好孩子,只有头顶戴名校光环的孩子才是他们眼中成功的孩子。

三、“虎妈狼爸”教育现象引发的反思

随着媒体的报道,“虎妈”“狼爸”名声大振,其宣扬的教育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利弊之争,有人宣扬支持,有人抨击反对。每个人对于成功教育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出现争论也是人之常情。我们需要纠正的是,“虎妈狼爸”产生的喧闹背后所隐含的广大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迷茫。

(一)“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法不可广泛推广

蔡、萧的成功经验不禁让人深思:“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能否作为一种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被广泛提倡?

“虎妈狼爸”的家庭教育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有3个主要原因。第一,从依赖性来看,婴儿在出生后并没有能力完全理解自己与父母间生理、心理上的差异。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他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关于父母是保护者,自己是依赖者的粗略概念。蔡、萧在孩子成年前,甚至成年后都要求孩子沿着他们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与同龄人相比,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没有经历过因选择失误而被迫承担的责任和沮丧。这种行为不但强化孩子的依赖性,而且影响孩子今后独立生存的能力。第二,从社会互动来看,“虎妈狼爸”的做法限制孩子的活动空间和自由,抑制孩子的群体互动。“社会互动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没有社会互动,人的社会性就无从表现出来”。蔡对女儿说“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参加玩伴舞会”,萧的孩子外出要经过层层审批。这些做法剥夺了孩子从他人的眼里反映自己的机会,即不能通过社会互动来发展其对自我认同的理解。第三,从社会学研究方法来看,“虎妈狼爸”的教育方法并不具有科学性、可行性。虽然它在个案中成功了,但其成功是建立在许多不成功案例基础上。它对实施的条件要求很高,高素质、高收入的父母在中国家庭中还是少数。更重要的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障碍,其引起的潜在性影响目前并未出现和得到证实。因此,“虎妈狼爸”教育方式并不能成为中国家庭教育模式而被广泛推广。

(二)中国应该倡导权威型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受到家庭背景、家庭收入、家长素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中国家庭教育深受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应该倡导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应该倡导权威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主要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规范和准则传授给孩子,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往成为儿童最初模仿的行为准则。简而言之,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儿童的社会化模式。我们从父母教养行为的视角入手,探讨父母某一行为或这种行为所涉及的具体教育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放任型和专制型。美国社会学家西蒙兹发现:被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有依赖心理,缺乏自信心,即专制型教养方式的效果;使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则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反抗性,并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放任型教养方式的效果。“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则属于专制型。一项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表明,最为有效地培养出独立的、社会责任感强的孩子的父母,既不属于专制型,也不是放任型,而是权威型。专制型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应具有什么权利,但要承担许多成人的责任;放任型的父母的观点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孩子不必承担成人的责任,但享有许多成人的权利。比较而言,权威型的父母则试图强调与特定的儿童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权利与责任平衡。在权威型的教育模式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互补性的,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孩子对父母的责任应该是一种相互平衡的关系。[2]权威应当不是由父母对子女的关系,而是由父母自身决定。权威的根源只出于一个地方:那就是父母的操行,包括他们的工作、恩德、习惯、感觉和意图。可见,权威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具指导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说:“教育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3]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完全特殊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原材料,一旦设定统一的程序,经过一道道工业流程后,就可以得到尺寸一致、性能相同的完成品。父母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只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特定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最理想的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中应该在孩子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给予孩子更多地专业训练和指导。中国不应该提倡在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家长们也不应该盲目地套用别人成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 社会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83.

[2](美)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6.

[3]顾明远.教育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天性[J].基础教育论坛,2012(7):50-52.

作者:骆海明

教育现象分析论文 篇3:

我国学校仪式的“去教育化”现象分析

摘要关注仪式和学校教育中仪式教育对当代学生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意义上都尤为重要。仪式应该渗透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可如今,校园仪式似乎在慢慢地退出学校管理的舞台。本篇论文旨在从透视校园仪式的“去教育化”现象讨论学校仪式的教育作用,并就强化学校的“仪式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Phenomena Analysis of the Ceremony in Our Schools "Deeducation"

REN Chengcheng

(Educational Science Schoo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Key words ritual; campus ceremony; deeducation; ceremony education

1 仪式概述

古往今来,讲“礼”重“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仪式有着自身的本质特点。首先,和一般性活动不同,仪式的人文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之中。而过程又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其次,仪式活动一般以一定的象征性符号如可以采取具体事物、形象、语言、文字、动作、音乐等多种形式作为其活动的核心。最后,它还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仪式作为文化的命脉,始终表达着某种文化,并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它能使参加仪式的人对仪式所象征的事物有一个充分的认可与判定,也是增进互相理解的一种方式,具有极强的社会整合功能。它还具有创造民族集体感、社群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的作用和功能。另外,它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仪式的所有功能不是孤立与分散的,它们的维系是和教育功能相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我们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就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传统美德等教育的好平台。再有我们每节课上课时的师生问好,也是一种仪式,从这种仪式里,师生都会感悟到相互尊重的重要,这是“细雨润物”的效果。由此,我们不要忽视了“仪式”的育人功能,要重视仪式。

2 学校仪式“去教育化”现象的分析

2.1 日常校园仪式的缺失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人类的诞生开始,仪式就伴随着人类始终,人的一生也是在各种仪式中度过的,仪式关注人生的每一个重大变化与成长。在学校,日常校园仪式同样也不可或缺,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升旗仪式、入团和入党仪式、颁奖仪式等。

(1)升国旗仪式。每逢周一或重大纪念日的早晨,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升旗仪式过后的领导发言也是其程序之一,但当下学生普遍觉得“升旗仪式下的讲话”太空洞、太形式化,是老生常谈的。每次参加升旗仪式,学生都有例行公事的感觉。

(2)上下课仪式。上课前后师生的起立和相互致敬成为一堂课的必要组成部分,缺了这个仪式,课就不完整。而就这样简单的起立问好也并不是每个教师每堂课都能做到的。我们发现,年级越高,举行的越少;一学期中,越是到后来就越少;公开课多于日常课;凡是拖课的教师均不进行下课仪式。

(3)入团、入党仪式。加入团、党组织对于学校中每一个要求进步,志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青年学生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一件大事。仪式的组织者应通过场地的布置、象征性符号的运用,努力营造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遗憾的是,一些学校对此也是匆匆了事,走走过场。

(4)开学、毕业典礼。开学、毕业典礼是学生在校园所上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学校伴随着新生的入校,应该都有一次隆重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同样重要,每一次都标志着一个学业阶段的顺利完成,人生另一阶段的开始。而很多学校对于如此重要的仪式也会草草了事甚至会省略,往往老师会直接给学生发放毕业证书以此来代替隆重的毕业典礼,这么做就很难在学生心里留有深刻持久的影响力。

(5)成人仪式。目前学校中成人仪式开展地并不普遍,在学生中开展这种仪式教育很有必要。通过成人仪式,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社会所应负有的责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为今后发展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仪式是一种体现某种教育目的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礼仪活动。学校的教育仪式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潜移默化的感染效应。

2.2 校园仪式“去教育化”现象的缘由 (下转第27页)(上接第12页)

如今,校园仪式似乎在慢慢地退出学校管理的舞台。比如毕业典礼,最多能看到的是在学校工作的计划里,而真正的仪式却很难见到了,由于对仪式的作用认识上的不到位,没有仪式的活动现象很普遍。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组织者认为这仪式无非是一种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在追求实惠的当下,也就很自然地把这些仪式放在“下课”之列了。其实仪式虽然是形式的一种,但不能与形式相提并论。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这是一种形式”中的形式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增加人的负担的那些活动或要求。而仪式却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学校在组织各种仪式时也确实存在着诸多流弊和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有些是能够认识到并加以组织实施的,有些却还存在于蒙昧不知的状态中。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仪式的组织者自身就不明白仪式的真正意义,因此使仪式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组织者和参加者多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仪式,譬如我们的升旗仪式上还有个别人窃窃私语,唱国歌和敬礼还需进一步加强引领、规范;我们课前的师生问好或许还只流于形式;我们的早操原本是为锻炼身体的,可是因为每天做也变得稀稀拉拉了就可见一斑。这种情况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不利的。错误的倾向把仪式教育看成可有可无的“花架子”,没有认清其中蕴含着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学校仪式也是文化,而且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代表性文化的一种。

2.3 强化学校“仪式教育”的几点建议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操练和训练,要用仪式和程序来增强效果。营造特定的仪式氛围,激动人心的仪式能引起每个参加者心灵的震撼、共鸣。我们既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有关仪式教育的宝贵思想、相关理论和丰富经验,同时更应该结合本学校、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实际需要出发,尽量使仪式教育贴近生活、贴近人心,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力求不断有所创造更新。仪式教育离不开形式,但决不能因此就搞形式主义。仪式教育讲究形式,但重在实效。

所以说,学校应该充分看到仪式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好好地准备筹划每一次学校仪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构筑起学校一道靓丽的仪式景观。一所致力于文化创建的学校肯定会在仪式上固化一些东西,使之成为传统,成为师生记忆中的烙印。

参考文献

[1]余清臣.论课堂教学中的仪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2]余清臣.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

[3]朱华忠.对“升旗仪式下的讲话”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26).

[4]肖初娇.学校的仪式及其教育作用[J].甘肃农业,2006(4).

[5]徐吉志.用仪式塑造学校文化[J].教学与管理,2007(5).

作者:任程程

上一篇:语文学习教育论文下一篇:语言教学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