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不良现象

2024-05-01

避免不良现象(精选五篇)

避免不良现象 篇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通报了对部分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进行质量监督抽验的情况,医疗设备的抽验结果不容乐观。据估计,每年发生不良事件至少4万件以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已经引起了医院的极大重视尤其是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维权意识增强的大环境下,医学工程科必须扩大服务广度,加强服务深度,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真正为临床医学提供一个有效、准确、安全的诊疗环境。

1 加强指导采购,建立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

医学工程科在日常采购服务中,往往是临床需要什么,医学工程科就采购什么。这种被动采购的结果势必造成易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现象。尤其在目前医学领域前端的技术产品,如心脏起搏器、心脏介入材料、人工关节置换等尖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医疗器械产品的大量出现,也增加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因此,医学工程科必须做到主动采购,从技术指标、材料性能等方面技术性的采购,指导临床选购安全的医疗器械,而不是付款、购入、领取发放等简单的货物存贮机构。

在采购时,首先应熟悉申购器械的产品质量信息,关注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的报告监测,索取购入医疗器械的产品生产条形码、合格证及检验检疫(海关)、食品药品技术监督局等有关检测报告,并进行严格档案管理,保证所购入的医疗器械的档案资料真实、齐全、准确,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潜在风险,事前避免不合格的器械流入医院。其次,医学工程科还应建立医疗器械热源、化学物质残留量、生物相容性等项目检测实验室,对所购入的医疗器械进行必要的抽检,如材料性能、进入人体的产品是否会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是否会产生污染排放物,是否会产生电磁辐射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医学工程科才可能给临床科室采购到安全、合格的产品,做到标识合格的产品能真正合格地用于患者。

2 深化服务内涵,强化技术保障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大规模集成线路的应用,医疗设备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维修技术、零部件、元器件来源逐渐专业化和个性化。在这种条件下,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较长时间以来,面临由单一维修向维修、预防维护、校准与计量、安全监督、质量控制等多功能、多职能和多任务的转化。医院设备维修保障方式也随之多样化,如医院自修、生产厂维修或保修等。医学工程科的服务的角度也要随之调整,应重视设备的安装、日常维护和计量检测。把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设备管理的重点,开展设备安全检查、设备物理性能测试和计量[1]。第一,医学工程科工程师应正确指导并安装医疗设备。一所现代化的医院,靠单台设备诊断治疗的时代已成过去,成套系统设备的联合诊治才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但也随之产生了单台设备间的互相干扰、接地等问题。如何保证这些系统中各个设备能正常发挥出各自的功能,不危及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是医学工程科的职责和义务。否则,医疗设备在不安全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会增加设备故障率,缩短寿命。医学工程科工程师就必须保证所安装的设备处于无漏电、无雷击、无电磁干扰、无辐射、无污染等安全环境。第二,改变过去以事后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建立预防维修、经常性维护为主的服务模式。指导临床医生安全正确地使用医疗器械,并能协助临床做好一般性日常维护。提早预见故障苗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在无故障隐患下运行。第三,定期检测、计量医疗器械,尤其是维修后医疗器械和已长时间持续工作或长期停用的器械,更要做好检测和计量工作,使计量检测经常化。制订出新的计量标准,扩大计量检定的范围,提高检定项目的覆盖率[2],并对强检器具的检测、计量质量进行评估。

3 重视自身学习,提高医学工程科人员素质

医院的设备规模越来越庞大,技术越来越密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就越需要医学工程科的参与。医学工程科是现代化医院有效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部门,其保障服务的好坏,关系到医院是否能健康持续发展。医学工程科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练就好本领,要涉猎各类相关知识,特别是一些相关学科,如材料、工程、环境等,学习掌握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熟悉运用本学科如电子、计算机、医学等技能知识,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订阅有关医疗设备方面的杂志,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原有知识结构[3],为医学工程学科向更高领域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 结论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高速发展和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医学工程科将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会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医学工程科只要加强管理,深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一定能为医疗诊断治疗打造一个安全、有效的服务保障体系。

摘要:从医疗器械采购应注意的环节、购入后的再检验、医学工程人员服务模式的转换、医疗设备的计量检定等方面,阐述了控制医疗器械产生不良事件的重要性。强调医疗器械作为当今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诊疗工具,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导采购

参考文献

[1]胥绍禹.医院设备维修要走建设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道路[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0):62.

[2]王晓敏,李怡勇,郭赤.加强军队医学三级计量站工作的几点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8):73.

中医养生避免十大不良习惯 篇2

人的身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阳气旺盛,而阳气很怕受到阴邪的侵犯。如果一个房间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阴气较重,气温较低,寒邪容易侵袭体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玻当然,现代人居住楼房,很难保证每间房屋都有阳光,这时就需要借助暖气或空调,保持房间温度。

2、忌早起科头。

“科头”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间,这时的阳气像树苗,虽然生长势头很旺,却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从人体来讲,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让寒邪入脑,造成疾病。

3、忌冷着汗衣。

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一出汗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此时皮肤的毛孔是张开的,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湿很有可能乘虚而入。因此,出大汗以后要及时把汗擦干,并更换干燥衣物。

4、忌湿地久坐。

有些人对潮湿致病不太理解,认为身体有皮肤保护,皮肤又不透水,外界的湿气怎么能影响到体内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湿气当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但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是相互感应的,外界之湿是一种滞缓之气,感应到体内则使机体的气机也运行缓慢,从而在体内生成湿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5、忌汗出扇风。

这个也要灵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体时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风取凉是很正常的。这里说的忌汗出扇风是指气温不太高,因运动而出汗时,不要贪凉而扇风,或立刻喝冷饮。扇风虽然很惬意,但风为诸邪之首,带着寒邪或湿邪不知不觉地就袭入体内了。

6、忌热着晒衣。

中医认为久晒之衣有热毒,不宜立刻上身。这可能有些夸张了,衣服晒得干爽以后,即使还有一定热度,也不至于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当然如果是患有热病还没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适当注意,不要穿刚晒过或烤过的衣服。

7、忌子时房事。

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是白天,可阳气的初生却是在半夜子时(23:00~1:00)。这时阳气刚刚发芽,非常娇气,如果不加以爱护而行房事,会使这点稚阳熄灭,第二天的阳气就不会充足,易生疲倦。

8、忌灯烛照睡。

有些人喜欢开着灯睡觉,这也不好。因为光明的性质是属阳的,人的睡眠需要阳气入阴,有灯光照射就使得阳气难以下潜入阴,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响睡眠质量。

9、忌久观场演剧。

这一条是劝我们注意养神。现在电视网络娱乐节目非常多,不能过分沉迷于此,因为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随之而动,不再注意体内的感受。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如果君主整天追逐声色犬马,就不能很好地体察民情,身体有了不平衡也不能随时感知。所以娱乐要适度,避免久视久听而伤神。

10、忌夏月凉水抹席,冬月热火烘衣。

职场新人如何避免“欺新”现象 篇3

有的新员工不屑于从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别小看打水、扫地、擦桌子,许多人习惯从这些小事中品人。新人如果扎扎实实坚持做这些“小事”,势必能很快融入新环境。当有一个新项目或者新机会时,大家就会首先想到与那些善于做小事的新同事合作。有了合作的机会,才有展示才华的平台。

在日常交往中,新员工不要将自己”裹“在壳子里,适当地向同事敞开心扉,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譬如业余时间,大家在一起谈论成长经历时,不可避免要互相了解出生地和大学毕业的学校。如果你想参与到这种愉快的聊天当中,不要对自己的相关信息”守口如瓶“.盡管你的出生地可能是一个偏僻的小城镇,尽管你毕业的大学没有显赫的名声,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在人际沟通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等原则“,就是别人对你袒露相关的个 人资料,你在接受以后,要尽可能提供给对方相应的对等信息。

2.不要斤斤计较

领导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常常安排新员工加班。而对于一些新员工而言,双休日是她们聚会、购物、料理家务的大好时机,往往在周一就已经将双休日安排好,一旦在周五被临时通知周末加班,就会大有失落感,有的人甚至产生抵触的心理。所以,新人首先要理解加班是得到了工作机会,以积极的心态来工作,带着感恩之心去面对。

此外,除了不要斤斤计较加班这样的事情,还不要过于计较他人的评点和误解。与男员工相比,年轻女性更计较自己在工作中的信任度。有些心理承受力比较低的人,也许因为一个善意的批评,就变成一只咆哮的狮子,认为丢了面子,就没有发展前途。其实,这是自我意识过强的表现。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新人,由于业务不熟练,社会阅历比较少,常常比一般人更容易出错。而且许多新员工都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越担心出错,越错误不断。所以,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诚恳向老同事和领导请教,把坏事当成好事。反之,如果总是没完没了地推脱责任,千方百计找客观原因,就会给人留下不成熟和 难以承担责任的印象。

3.少发表个人观点

在一些女同志比较多的单位,大家在业余时间聊天的时候,更容易有意无意地评点不在场的人。此时,新人不可退避三舍,坐下来听听,是不会给自己惹 来”杀身之祸“的。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更不要将一些信息传给不在场的人。否则,会给大家留下”新来的女孩子怎么这么是非“的不良印象。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即便老同志之间有什么矛盾,都比较正常,因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难免有摩擦。但是对于新人,大家就不会这么宽容了,毕竟思维比较简单,阅历又比较浅,应该是一张白纸,如果过早画上是非,就会自己贬低自己的信誉度。

作为职场新人,你只是比别人晚来这个工作地方,并不代表你就要受到不平等待遇。当然,不被欺负的前提条件就是自己要安分守己,如果是你自己的问题,那就活该被欺负喽。

新闻失实现象及避免对策 篇4

新闻的真实性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与事实相符, 二是与事物的本质相符。与事实相符是指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新闻要确有其事, 不能无中生有, 不能编造。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 也是新闻之根本。新闻还要与事物的本质相符。事物的现象常常是非常复杂的, 要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要注意以“点”看“面”, 以局部看全局, 以“此”看“彼”。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 实事求是。

一、新闻失实的表现

所谓新闻失实, 就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客观事实不完全相符, 未能准确反映客观新闻事实真相的现象。其主要表现:

(一) 添枝加叶

这类失实主要表现在一些报道先进典型的通讯稿件中。一些记者或者通讯员为了塑造典型, 不惜多说好话, 人为拔高, 使典型事迹显得更加生动。

如某报刊登一篇报道一名乡镇农技人员的人物通讯, 文章把他称之为专家, 并且说因为他全镇蔬菜的增产人均逾1000元。文章刊出后, 接到反映, 称该人物不能称专家, 人均增收数据不实, 而且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作用。这类就属于记者在写作时人为拔高, 造成新闻失实。

(二) 含糊其辞

个别记者、通讯员写稿时不严谨, 为了发稿, 不惜把已过时的新闻, 用“近日”等模糊的时间来发表。

如某报刊登了一篇案例消息, 文章开头写道:“近日, 某法院判决……”后来, 该法院打来电话, 称该案件在3个月前就判决了, 怎么成了近日判决的呢?可见, 新闻媒体应尽量避免使用“近日”, 是什么时间就是什么时间, 已失去时效的新闻就不再刊登。

(三) 要件残缺

有些作者采取“减”法, 在一个完整的事件报道中抽去部分事实, 造成假象。

2013年, 四川省某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通讯。文章内容是某县妇联与一家编织企业联合, 让留守妇女、残疾妇女、陪读妈妈在家编织软装类画、饰品等。这种形式很好, 但由于企业产品滞销, 妇女们编织了一年, 工资却未兑现。记者却故意将效益这一重要的材料减去了。文章刊登后, 许多妇女打来电话抱怨。

(四) 移花接木

在新闻报道中, 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发生的;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是某个人做的。

2013年6月, 某市级报刊登了《4G来了》, 文中的配图是几个年轻人在体验4G, 照片说明写道:“我市市民饶有兴趣体验4G。”后来, 有人反映那几个体验者全是移动公司工作人员。电视台常让一些长得漂亮的女青年代替工人操作机器, 代替农民“喜摘丰收果”等, 这都是移花接木, 造成新闻失实。

(五) 牵强附会

新闻报道指出的事件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 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 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总之, 新闻失实现象很多, 有故意失实、非故意失实。故意失实是明知故犯, 非故意失实是由于作者采访不深入等原因造成。此外, 新闻失实可分为宏观失实与微观失实, 这里不再赘述。

二、避免失实的方法

新闻失实伴随新闻不断产生, 有新闻就有新闻失实。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新闻失实现象, 但可以尽量减少, 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

(一) 实地采访

作为新闻记者或通讯员, 一定要脚踏实地, 深入采访, 要坚持务实的作风。任何稿件都应该实地采访, 亲眼见人、见事。最好不要通过间接方式获取材料, 撰写成新闻。如果是将通过间接途径获取的材料写成稿件, 一次不失实, 十次不失实, 百次可能就会失实。

例如, 笔者供职的报社曾刊登一篇法制消息, 内容是110巡警抓获一名名叫“徐某某”的小偷。消息刊出后不久, 一名小伙子怒气冲冲地找到报社, 说他就叫徐某某, 他从不偷不盗, 要求报社立即更正, 恢复名誉, 并赔偿精神损失, 不然将报社告上法庭。

报社经过调查, 这则消息的作者是110巡警大队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 其看到本单位简报, 没有经过采访、核实, 就将简报的内容改写成消息, 投给报社。经核实, 原来是110巡警大队办案人员工作失误, 弄错了姓名, 导致了该消息失实。报社立即更正, 并进行了赔偿, 事情才得以平息。

(二) 认真核实

对掌握的新闻素材不能盲目相信, 尤其是间接获取的新闻素材更不能信手拈来, 必须要核实准确后才能进行报道。

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权威部门核实, 如采访学校, 通过教育局核实;采访村组, 通过镇乡政府核实。二是多方映证。尤其是采访纠纷事件, 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要听纠纷当事人双方的, 还要听周围群众的, 才不会偏听偏信。

笔者曾经采访一个劳改释放犯创业致富的一个典型。在采访中, 记者发现此人文化水平低, 头脑比较简单, 不具备干大事的才能, 并带有匪气。后来笔者多方了解, 发现此人涉黑。原来, 此人是通过采取不正当手段承包几个县的水库养鱼致富, 于是笔者决定不进行报道。不久, 另一名记者为此人撰写了一篇人物通讯稿件, 称之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文章刊出后几年, 该典型人物充当当地黑社会头目制造了震惊全城的枪杀案, 最后被判处死刑。报社宣传的正面典型却是反面典型, 具有讽刺意味, 报纸公信力受到了损害。如果那位记者经过认真核实, 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三) 不掺杂个人偏见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的再现。但报道什么, 怎么报道, 都取决于新闻工作者。因此, 新闻报道是主观选择, 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记者个人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 要尽量减少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 让受众自己去评判。

如一家报社一名女记者因看到很多乞讨骗局的消息, 就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式, 认为乞讨者大多是骗子。受这种个人偏见的影响, 她看见街头一名乞讨老人就拍摄了一幅照片, 在照片说明中写道:“这种乞讨骗局在我市仍然发生。”照片刊发后, 有人反映该老人是家人重病致穷, 不是骗子。这幅新闻照片虽然未惹事端, 但显然报道是失实的。只是老人不识字, 也不知道报社刊发了他的照片, 才侥幸未造成麻烦。

(四) 重视审稿

要想把好新闻失实关, 先要把好稿件审核关, 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新闻失实。

一般情况下, 新闻稿件审核要“三见面”。一是跟当事人见面。稿子写好后, 让当事人亲自看一看、把把关, 很多不准确、欠真实的地方会被及时发现和改正过来。二是跟当事人的上级领导见面。这关很重要。因为个别人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 想借舆论工具为自己宣传。为了防止隐瞒事实、无中生有、故意拔高、弄虚作假等, 请当事人的上级领导审查。三是跟领导机关见面, 请领导机关审核盖章。严格做到“三见面”, 新闻失实和欠准确问题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五) 严禁想当然

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均属想当然, 无可非议地在严禁之列。有的记者在写作中对一些细节展开想象, 这是不符合新闻要求的。因为这种想象容易造成新闻失实。

某报一名记者采写一篇关于一位老工人的报道。采访时这位老工人头上戴着帽子。记者想当然地加了这样一段细节描写:“他早早地起来了, 穿上了节日的盛装, 刮了刮脸, 仔仔细细地梳了梳头发。”稿件登出两天后, 老工人找到编辑部来了, 当场摘下帽子, 记者尴尬地看到:老人的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

(六) 培养质疑意识

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在笔者供职的报社编辑部里, 总能看到工作台上放着各种版本的字典和工具书, 包括各类百科全书、地图集、人名录等。记者与编辑无一例外地要经常查阅这些工具书。实践证明,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 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此外, 就是有很多本市的电话本, 有市级、县级、部门的, 编辑们经常要打电话核实新闻内容。

资料核实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注意核对数字。例如, 在报道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 有家通讯社的一则消息把北京市人口死亡率0.11%错写成11%, 增大了100倍。一点之差, 事实谬之千里。二是核对地名、人名等。人名、地名以及领导的职务等都要反复核对, 以免造成错误。无论记者还是编辑, 在阅读稿件时, 都要有质疑意识, 对稿件多质疑, 并立即进行核对, 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新闻失实。

(七) 注明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主要指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情况与材料的人或单位, 有时也包含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一般来说, 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受众在接受一则新闻信息时, 除了关心信息的具体内容外, 还想知道这则信息是谁提供的, 进而判断信息提供者的权威程度, 并由此推断信息的可信度。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 做到笔笔都有依据, 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 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也有重要的意义。

(八) 把握好分寸

新闻报道要求记者把握好分寸, 不夸大, 不说过头话, 不用“非常”、“最”、“绝对”、“很”之类的词。有些报道失实, 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 造成“是而不像”, 换句话说, 虽然有那么回事, 但写走了样。

某报刊发了一篇题为《老汉吃草供儿上大学》的纪实特稿, 引发当地党政领导的强烈不满。原来, 文章中的“老汉”是一位家庭贫困的农民, 他有吃草的奇异习惯, 但不是以吃草为生。记者为了出彩, 就把“吃草”写入标题。当地党政领导认为, 即使再穷温饱问题也基本解决, 故意渲染吃草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该文记者显然是夸大其词, 没有把握好分寸, 造成新闻失实。

值得注意的是, 形容词的使用对分寸的掌握很重要, 用词不同会形成所反映事实的差异。因此新闻写作要求在使用形容词时要格外谨慎。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 都要精心选择用词, 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描述。

如何正确认识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 篇5

“是药三分毒”,药能治病,但也可能产生有害反应,这类有害反应就叫作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如何来正确认识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首先我们要避免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假劣药品才会引起不良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使用了假药、劣药,或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出现不良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会有很大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误区二:药品使用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目前,国际上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描述不良反应的部分要详细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叙述很少,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一个负责任的生产企业,才会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尽可能详细地告诉用药者。误区三:非处方药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其不良反应比较少、比较轻,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能导致死亡。因此,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误区四: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剂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不少。使用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合理组方、一人一方、随证加减,还需要质量好的药材、科学的炮制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但如果不遵守辨证施治的原则或辨证不当,组方不合理,或中药材质量有问题,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误区五:新药比老药的不良反应少。

总的来说,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才会批准一种药品成为新药。但是,新药的优点不一定都表现为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新药上市时间短,有时难以发现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因此,新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更要警惕。

如何在选用药物时,尽可能地避免和防范药品不良反应和有害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患者在购买药品时不要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不能轻信药品广告。

二、使用药品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禁忌症、不良反应,服用剂量一定要遵守说明书的规定或医嘱规定。

三、服药前后不饮酒。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不良反应。

四、老年人、小儿、孕妇、哺乳妇女、肝肾功不全者用药应慎重。

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家庭用药最好单品种使用,最多两种联用,尽可能不合用多品种。因为使用品种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就越高。

六、防止药物过敏,凡有过敏体质的人,或曾有药物过敏史的人,服用药物应谨慎,尤其对磺胺类药物、青霉素药物等更应警惕。对某种药物有明确过敏史者,禁止再次使用。

七、家庭药物应有专人保管,最好放在抽屉里上锁,或者放到药箱(盒)里置高处,以免儿童误服、错服、服用过量,发生意外事故。

上一篇:重资产化下一篇:公式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