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

2024-04-26

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精选6篇)

篇1: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前提: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姬发),姜尚为丞相。都城镐京(今西安)。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

(1)原因:疆域辽阔,生产力落后,以宗法制为基础

(2)含义:又叫封邦建国,古文中即为封建,是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作为地方政治制度,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对象:同姓亲族(鲁国、晋国、燕国)功臣(齐国)、殷商降族(宋国)。③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体现诸侯出兵勤王的义务。)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天子坐北朝南,三公、诸侯(公侯伯子男)、九夷、八荒依次排列,体现分封制的等级。)

(4)影响

①周人文化向周边扩展,为以后大一统奠定文化基础。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天子与贵族共治天下。

③前期巩固统治,开发边疆,到东周由于生产力发展,诸侯实力强大,天子地位衰落,开始了春秋战国的**局面。

2.宗法制的目的、含义、内容和影响。

(宗法制确立于夏,大禹传位于儿子启,发展于商朝(父传子,兄传弟),完备于西周。)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

①核心特点:父家长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②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古代的婚姻制度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嫡长子为天子的王后(妻子)的大儿子。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嫡长子拥有祭祀权,体现周以人文化为主,崇拜祖先。祖宗,太庙,祠堂,祖坟,百姓,同姓不婚,都是宗法制的体现。)(3)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纵向看是国,横向看是家)。

(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纽带,作为社会的行为规范,维护贵族的统治秩序。核心为:长幼有序,华夷有别(束发右衽为华夏,披发左衽为蛮夷),贵贱有等,亲疏有差。)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背景:①战国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强大。

②公元前230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定都咸阳(西安)。(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咸阳,秦朝灭亡,前后15年。)

(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3)内容 ①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军国大事,一人裁决。皇位世袭:嫡长子继承制。皇帝至尊: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皇帝称号:①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汉武帝开始,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明清之前一个皇帝有多个年号,明清后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如洪武、崇祯、康熙、光绪。②谥号: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谥号分三种:表扬型: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批评型: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同情型:在国遭忧曰慜,短折不成曰殇。③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唐高祖,唐太宗。④尊号:是皇帝在位时候的美称,对在位皇帝进行歌功颂德,武则天,慈禧。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② 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在丞相下设九卿,协助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比如奉常管祭祀,廷尉管司法,宗正管皇家亲属。

(丞相、太尉,秩万石,金印紫绶;御史大夫,秩五千石银印青绶;九卿秩两千石,铜印黄绶。三公统称为宰相。三公各自开府独立办公,皇帝五日一朝,召见三公听闻国家大事。)

作用:各官员之间互相牵制和配合,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加强皇权。②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守秩两千石,为郡的长官,下设郡丞管行政,郡尉、郡监分管军事与监察。县分大县,人口过万户,称县令,秩千石,小县人口不足万户,称县长,秩六百石。木印黑绶。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官有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与赋税,游徼,掌盗贼。一乡十亭,设亭长(刘邦),一亭十里,一里管百家。乡里的官员非皇帝任命,由其自治。秦的郡的划分多以“山川形变”,自然区域为准。

③ 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货币。秦统一后,改大篆为小篆,民间同行隶书。统一长度、重量和容积;以六为常数,尚黑色,统一车轨为六尺;统一货币为秦半两。后世用书同文,车同轨说明天下统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地方行政制度,都为了加强统治。不同点:a,前者由皇帝直接任免,依赖俸禄,是官僚统治;后者由世袭产生,有封地,是贵族统治;b,前者是集权,权力在中央,郡县是中央的派出机关;后者是分权,天子把权力分给贵族c,前者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后者拥有很强的独立性。d,前者巩固了统一;由于地方权力过度削弱,从而导致统治者独断专权;后者地方权力过于强大,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④颁布秦律,重用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特点:细密严苛,轻罪重罚。

⑤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服百越修灵渠,修驰道,阿房宫,骊山墓,徭役繁重。⑥ 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愚民政策。

(4)影响

①积极: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后世,百代皆行秦政治。

②消极: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二世而亡。4.汉至元中央对地方加强集权的演变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享国211年;西汉亡于外戚专政)(1)① 汉高祖刘邦时,实行郡国并行;

② 汉景帝时,地方王国势力强大,爆发“七国之乱。”

③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实力。(推恩令规定,准许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土地分给其他诸子,由中央给予封号(列侯),从属于郡县。)为打击地方豪强,汉武帝设茂陵县。打击游侠,西汉第一大侠郭解被杀。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缓解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设刺史制,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一名刺史,监督郡国官吏。东汉赋予刺史治民权与将兵权,逐渐凌驾于郡之上,改为州牧,成为地方最大的行政区,地位变为州、郡、县三级,尾大不掉,导致汉末大乱。

公元9--23年为王莽新朝,王莽在位期间大力改革,实行新政,废除奴隶制,改革货币,平抑物价,平均分配土地等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最后垮台。

东汉,公元25-刘秀建立,定都洛阳,享国195年,亡于宦官乱政。)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过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

(公元618年李唐代隋,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享国289年。)

(3)宋朝:措施

(北宋公元960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定都汴京(开封),共167年,南宋1127建立,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

①收精兵。统兵之权归“三衙”,发兵之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发兵权的分离,形成“以文治武”。在中央编练禁军,形成强干弱枝。

②削实权。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州县直属中央,长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知州、知县。同时在州一级设通判,监督知州。(宋朝初年实行州县两级,后改唐朝道为路,路的长官有四个,“漕司,负责财赋和监察;宪司,负责路的刑狱;仓司,负责仓储。帅司,负责军事。)

③制钱谷。设转运使,地方财政收归中央。(解除藩镇割据之根本)

④收死刑。宋在诸路设提点刑狱司掌司法,并规定凡死刑需报刑部复审执行。

(3)影响

①积极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政治和财政危机。

(4)元朝(公元1271建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北京)。

行省制:有临时变为常设,下设路府州县,管辖范围大,权力集中但受中央节制,是现在省制的开端。在边远地区设宣慰司管理少数民族。(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集体决策。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代、清代所继承。)

5.秦汉以后皇权加强的演变(1)汉朝

① 汉高祖时,丞相位高权重,拥有行政、军事的决策之权,同时还有封驳谏诤之权。(丞相可以开府建邸,自辟僚属,其下属部门为十三曹,秩千石。丞相裁决国家大事,皇帝可以视听,丞相建议皇帝一般都要采纳。)

② 汉武帝设“内朝”,掌握决策权,削弱相权,史称“内外朝”。

(汉武帝时,因北击匈奴,西通西域,还要对付地方诸侯,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人如侍中、尚书、散骑,因开会地方在皇帝的寝宫,所以被成为“内朝”或“中朝”,以区别与丞相的外朝。后来以大司马来领导内朝,权重一时,以此来剥夺丞相之权。)

③ 东汉改丞相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太尉常设,但是“三公”已成摆设,权力以转移到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秩千石。

(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职权:中书省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长官为门下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尚书省—执行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分工明确。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多;影响:政府与皇家事务分开,提高行政效率;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最初三省长官办事地点为政事堂,所以唐代的权力中心为政事堂。后来因为尚书省是执行机关,尚书令就不入政事堂,政事堂就称为中书门下的集合办公地。皇帝下诏须有政事堂批准,否则被视为违法。同时唐太宗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入职政事堂,执行相职。)

(3)宋朝: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省与枢密院:中书门下省——行政(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军事(枢密使)

三司——财政(三司使)。谏院,用来弹劾大臣,牵制宰相。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行政权由左、右丞相掌握。中书省下设六部,与唐宋相同。设枢密院,专掌军务。设御史台,管监察,“纠察百官善恶”。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又直接统领吐蕃的政务和军事。

(5)明朝(1368年建立,明太祖朱元璋,都北京)

①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由皇帝掌管六部;后设立殿阁大学士。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取得了“票拟”权。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临时机构。)③明朝后期,内阁权力过大,是皇权加强的畸形表现。

(明代中后期,太监、首辅专权,是皇帝信任这些人,把权力给他们,并不是国家正式赋予的,所以是皇权加强的畸形表现。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司。

军事上,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颁发大明律,法律森严,惩办贪官污吏,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反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另外朱元璋颁发《明大诰》,进行普法教育。另设立锦衣卫,实行特务统治。)

(6)清朝:(公元1644年,清太宗皇太极建立清朝,都北京。)

1、军机处的设立

(1)目的:雍正时期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2)职权:参与处理军务,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要案;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特点:临时设置,形式快捷,地处内廷。

(4)影响: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专制皇权的高度发展。

2、清初,在沿用明朝内阁制的前提下,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大于皇权,康熙时设南书房削弱其权力,雍正时设军机处,剥夺其权力,乾隆时正式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1)历程

①西周:世卿世禄制;标准:血缘世袭。(所谓世官制指: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来掏地洞,与宗法制密切相关联。)

②战国—汉初:军功爵制度;标准:军功。

③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标准:德才。(征为皇帝征召天下名士,比如司马相如,朱买臣等,辟为丞相、郡守招聘幕僚,特点是自上而下选拔。察举是主流,科目为:孝廉、秀才、贤良文学,如董仲舒是举孝廉,东方朔是举贤良文学。

④东汉末年开始,曹操唯才是举。

⑤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标准:门第,德才。权力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又称九品官人法,在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对当地的人物进行品评考察,定品级主要看门第,品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共369年。)

⑥隋朝科举制(581年—618年,定都长安,共37年):隋炀帝时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代:分为进士、明经两科,定期举行的考试。(科举考试有礼部主持,进士及第称“等龙门”,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开始殿试、武举。唐代考生来源是官宦子弟,来源少,录取率低。)

宋朝:糊名制,誊录制,科举取士来源广泛,录取人数多。(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使、省试、殿试。)

明清:八股取士: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以朱熹的注解为准;写作上采用八股文体。(八股文取士,虽主要考《五经》、《四书》,以至专重《四书》,但却不采用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之法,而是规定必须撰写文章,阐述经义,以“代圣贤立言”。一方面防止了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束书不读,胡乱联系历史与现实,故为新奇诡异之论的毛病。从考试内容上说,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巩固王朝统治。文章格式的要求,所谓“排比有定式”,一般需要四组文句,每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因共有八个段落,故称八股文,700字。主要是防止考官的主观升降和徇私舞弊。)

(2)影响

①相对客观公正,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②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把官吏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④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阻碍了古代科技的进步。

7.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1)历程

①监察——对官员的监督: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武帝时设刺史;东汉的侍御史,司隶校尉;唐朝的御史台,魏征为御史中丞;北宋中央御史台,地方设通判;明清时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②谏议——给皇帝提意见:隋唐时期的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评价

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②常设政治制度,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8.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袭。(2)人治高于法治。

(3)政权与神权相结合,儒家经典是其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4)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篇2: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陈 其 余桂元

一、课时安排

依据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在初中一年级开设,每周2课时,共70课时。上册用一学期,有35课时。新教科书实际只编写了22课,每课教学为1课时,共需22课时。其余课时由各地、各校灵活掌握,包括4节活动课和1节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课,以及讲授乡土史教材或民族史教材、校本教材等。

二、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

新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即根据中国古代史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自古至今地讲述历史;同时围绕表现每一历史时段突出特征、又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主题进行叙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古国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连绵不断、源远流长。自夏朝以来的王朝体系,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古代文明连续发展的轨迹,这是一种国情。考虑到初中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线索还缺乏了解,不易把握纵向脉络,因此,新教科书采取了以主要朝代的兴衰更替反映时序的办法,予以弥补。

本册的四个单元,对应了课程标准中的四个主题及其内容标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以后世发展的眼光来概述原始社会的历史。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前后的知识,综合性的看问题,又因为侧重于文明的起源问题,其他问题可以少讲或不讲,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第二个单元“国家的产生或社会的变革”,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科体系,回避了学术界近年来讨论比较激烈、争议比较大的社会形态的划分问题,同时又提示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文明成就和社会变革。第三个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侧重于秦汉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历史,而对于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发展与衰亡、东汉的兴亡等传统教科书必讲的内容,有的用楷体字简略叙述,有的干脆不涉及。第四个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政权分立是社会分裂动荡的反映,是消极的,但分裂动荡中又包含一些积极的因素,客观上为民族交往与融合提供了土壤。从学术的角度看,这四个单元的题目,不一定能完全概括相应历史发展时期的所有特点,但它肯定注意到了如何适合学生的特点。以第四单元为例,魏晋南北朝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如门阀士族统治等,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但从以前的教学情况看,像门阀士族制度一类的知识,距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所以,尽管它们重要,在初中阶段我们还是暂不涉及。体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题体。每课书用1课时,以便于教学。课题前设专题单元。本册书按课程标准分为4个单元,将22课,分属于各个单元。另外还有4节活动课,分别穿插在有关内容的课后;最后设一个复习方法和技能训练的活动课。

三、每课的基本结构

一般的课,每课课文由10个部分组成,包括导入框、宋体字课文、楷体字课文、文献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

1.导入框 由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民谣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开篇,然后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

2.课文(宋体字)着重讲述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力求简明。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3.阅读课文(楷体字)力求生动活泼,其作用是引起学习兴趣,浅化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面,培养良好的品德。这部分内容对不同程度、有不同爱好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

4.专栏的文献资料(竖排字)基本上每课一条。目的是使学生接触一些浅显的文献资料,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并能提高阅读古文、古诗词等的能力。同时,有些内容,如孟子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作用。

5.图表 包括图画、表格、地图和图注,是课文的组成部分,为的是增加学生的考古文物知识,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增强课文的明晰度,有利于教材的形象、生动,也起到浅化教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6.动脑筋 插在课文中间,每课1~3个,以增强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便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展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使课文中没有讲出的结论,经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另外,它的设计也能起到培养良好品德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7.注释和注音 目的是浅化教材,便于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

8.练一练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9.活动与探究 安排在每课课文后面,有1~3项,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也有一些能起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活动方式很多,包括小讨论、小游戏、比一比、找一找、查找成语故事、寻找变革、判断、分析材料、制表、填图与思考、看图分析、看图猜字、故事会、朗诵比赛、短剧、小制作、动动手、小实验、欣赏与临摹、看一看等二十余种。这些活动与探究供教科书使用者任选。可多选,可少选,也可不选。教师可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思路与模式,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自行设计其他的活动与探究。10.自由阅读卡 设在活动与探究之后,内容以介绍与课文同一时期的物质文明、社会生活等为主,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历史更加贴近生活,并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此外,本册教科书还设有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活动课。活动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技能,如了解历史的途径、地图的识别与年代的计算等,为以后学习历史打好基础。

教科书后面,除列有大事年表外,还附录了好书推荐和历史学习网站,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和探索,学会获取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信息。

人教版新教材既有成本较低的黑白本,也有装帧考究、印制精美的彩色本,扩大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广大师生的选择余地。

四、新教材的几个突出特点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特色和新的教育理念,编者把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成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教科书里每课都安排了活动与探究,每个单元安排了活动课。全书后安排了复习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活动课。通过这些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组织、协作、访问调查等实践能力的提高。如,讲完淝水之战,安排了一个活动与探究,让学生思考与判断,古代战争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这个内容教材中并没有谈到,需要学生发挥创造精神去思考;又如,讲述青铜工艺以后,安排了一个活动,让学生用橡皮泥等仿商周青铜器做一件器物;再如,学完佛教的兴起后,让学生调查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古塔?此外,活动与探究和活动课里有不少小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

中学历史七年上教材解析2

2.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特做如下设计:

(1)教科书以生动的故事、传说、诗歌或文物、名胜古迹等,导入新课。如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用女娲造人和补天的传说,以及西方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导入。再如,用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导入“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等等。(2)在课文内容上,尽量插入生动的故事,注重对历史过程的生动叙述。如讲推恩令,新教科书的正文里没有出现“推恩令”这个概念,而是用生动的史实进行叙述。课文中的阅读文字,更注意叙述生动的史实。在文字上,则力求浅显、生动活泼。

(3)配以大量图片。书前的彩图共33张,还配有地图和图表等,以增强教科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地方还以图或图表代文。如讲有关黄帝的发明,就安排了一张“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图。

在图片的选取上,为适应初中生的特点,尽量选取生动的内容,包括一些想象画。如讲官渡之战,就附有“曹操赤脚迎许攸”图;讲巨鹿之战时,特配上项羽“破釜沉舟”图。

(4)在每课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和活动课里,也注意安排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和实践活动。如讲到甲骨文,在动脑筋里就列出三个甲骨文字人、戈和伐,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伐”字是什么意思。如讲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在活动与探究中设计安排了举行方言游戏会,让学生体会统一文字的巨大历史作用。

(5)自由阅读卡中也安排了许多引发学生兴趣的历史知识,如“河姆渡原始居民会蒸米饭吗?”和“品种多样的饼食”。有关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自由阅读卡,看似零散,但与七年级下册教材结合起来看,它们又似乎可成体系。这种系列虽然很不完备,但这在客观上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作用,为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3.注重教材的启发性

新教科书的导入框里,就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从每堂课开始,就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新教科书还在课文中间,专设了一系列多层次、多类型的探究性栏目“动脑筋”,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启发学生自己领悟教科书上的内容。如在“秦的暴政”里讲到那时“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学生并不能通过这个孤立的数字,了解暴政的情况,但后面的“动脑筋”特别给出了当时全国的人口数字等,又提出几个启发性问题,使学生通过计算、分析,自然而然地领会暴政达到的程度。又如,“三国鼎立”中官渡之战,课文并未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战争结局,而是通过“动脑筋”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

4.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教科书注意从几方面减轻学生负担,内容上尽量减少。通过简明而清晰的描述,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中国古代史前期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如下特点:

(1)教科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注重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而不是干巴巴的一些要点。这样,行文可能多一些,但比现行教材的宋体字生动多了,所以更便于学生学习。

(2)尽量减少头绪和概念。如“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一课,就省去了王莽建立新的头绪。现行教材里一些学生难于理解、记忆的概念,如“氏族公社”“人牲”“人殉”“族诛”“连坐”“推恩令”等,新教材里都没有出现。但在行文中叙述了有关内容,如“人牲”“人殉”。以“大一统的汉朝”一课为例,新教材里的概念,比现行教材减少了三分之二。

(3)尽量减少空洞的议论和结论式的语言,用生动的史实叙述历史,论从史出。如“商朝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起来”“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的一次著名战争”等,都是通过史实叙述的,而避免使用上述空泛的议论和结论。

(4)尽量减少需要学生记忆的地名、人名、年代和数字。书后的大事年表,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大大简化了。

(5)课后练***减少,每课之后,除设有少量练习题外,更注意提供可任意选择的“活动与探究”。

5.转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1)新教科书从导入新课开始,就为学生参与教学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教师可利用这些问题和活动,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2)活动课更是以学生为主体,如活动课三的辩论课《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从课前准备到主持,到参辩,再到小结,都由学生承担,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辅导的作用。

(3)同时,教科书还为学生提供多种辅导性的参考资料,如大事年表、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等,以启发、开阔学生的思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6.注意历史知识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1)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

第一,新教材注重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如学过汉武帝的大一统之后,在“活动与探究”里,就安排了请同学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更大,作纵向联系;又如讲中国的造纸术,联系埃及的纸草和欧洲的羊皮纸,有意加强中国史和外国史的横向联系。

第二,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如讲到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了海蚶壳时,就安排了一个启发插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还安排了两个学生的不同说法,其中之一所说的,就涉及到地理学科中地貌变化的知识。

第三,历史的演变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如讲西周宗法制时,安排了一个“活动与探究”,让学生议一议“你对宗法制度和尊祖敬宗传统习俗的看法”。再如,学过百家争鸣后,建议学生讨论一下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又如,讲到造纸术,安排了一个动脑筋,“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想想看,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

(2)知识的延伸

第一,自由阅读卡片。如课文讲长城,自由阅读卡里就介绍建筑长城的具体过程。第二,成语故事的运用和收集。如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成语故事,除课文中涉及到的以外,在“活动与探究”中,让学生再去搜集,然后在小组里举行成语故事会。

第三,活动课后设活动延伸的内容,如在“编历史小故事”的活动课之后,建议出一期板报,反映活动的内容;又如建议举办展览等。

7.教材的系列化与立体化

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加以指导和激励,为学生提供优秀历史课外读物书目、历史学习网站的网址。此外,还配备有实用性更强的教师教学用书、教案、学案、教学挂图、历史地图册、幻灯片、投影片、光盘以及不定期出版的试教通讯等。

结语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者在总结过去五十余年历史教材编写经验的前提下,继承过去的优点,改正以往的不足,并且积极改革创新,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但是,我们的这些努力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还需要社会上方方面面的关注,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和支持,使教材不断得到完善,以实现这次历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篇3: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肩负着标准化理论建设和标准化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而标准化历史研究是标准化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领导对标准化史研究非常重视,决定推动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并于今年2月17日正式启动了标准化史的研究工作。

经过两次研讨会的专家论证,课题组已经把研究的重点定位为:以我国标准化史为主,以国外的标准化史为辅。研究国外的标准化史主要是与我国的标准化史进行对比。研究中国的标准化史以近代史为侧重点,以标准化重大事件、重大技术变革、重要制度变革为主线,分析我国近代标准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特色”,搞清楚形成中国标准化发展进程的社会文化原因,以及社会后果。研究我国古代标准化史以总结为主,突出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

现在课题组已经确立三个子课题,包括:中国近代史课题组、中国古代史课题组和西方近代史课题组。

本课题采用开门研究的方式,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标准化史研究的人士提供与标准化历史有关的稿件,与标准化历史有关的资料,以及其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请填写《中国标准化史资料、信息征集表》。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对收到的稿件将根据情况发表在杂志社所属的《中国标准化》、《标准科学》、《标准生活》及《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上。对于提供的资料、信息,课题组将给予适当的礼品作为酬谢。

篇4:时间标准化的历史

奥格勒的新书,试图重新阐释十九到二十世纪全球范围内对于日历和时钟的标准化,在她看来,时区、时钟和日历的标准化,并非整齐划一的历史,也并非直接与资本主义利益相联系——毋宁说,科层、宗教和文化等一系列力量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合起来,并对标准化进程投入巨大精力,比如夏令时和标准平均时间等。奥格勒认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即使是对于立法者以及至少受到一般教育的官员来说,要将时间想象为空洞且抽象的,那也是极其困难的。对于大多数当代观察家来说,将民众从日出和收获的日常节律中连根拔出的尝试远远说不上成功,因为要强制民众改变其与太阳和季节的关系,乃是不可能的。

根据奥格勒的解释,时间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列车时刻的同步。但在她的解释中,列车并没有被作为重要的资本主义利益,这多少让人觉得奇怪,因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两者几乎是同义语。另一方面,奥格勒指出,时间标准化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利害,从一开始就是清楚的:十九世纪末,天主教科学家四处游说,试图使耶路撒冷成为本初子午线,而许多国际主义者则倾向于未曾沾染民族主义的加那利群岛中的最小岛屿:耶罗岛。但格林尼治最终胜出,因为英国铁路公司处于统治地位,它在十九世纪早期就开始用标准化时间来组织运营。同时,战争和安全问题,也是采用标准时间的主要动力:德国在1870年代将时间标准化,以作为统一进程的一部分。奥格勒还关注了殖民地的情况。在某些殖民地,当地人民将夜灯、钟楼等殖民物件摧毁,以保留当地的时间秩序;1860年代,面对西方化的威胁,明治日本短暂地回到过传统的纪年方式以划定时间,而不是采用公历;当英国统治者想在印度实行标准时间时,孟买市民起来文明抗议。即使在西方,针对标准时间的抗议也时有发生:比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无政府主义者将格林尼治天文台选作攻击目标,因为认为它与国际联盟和大国势力所主导的帝国主义式的国际主义有关。当然另一方面,奥格勒也强调指出,中东和亚洲的改革者们也不仅仅只是抵制时间标准化的进程:他们也试图使其为我所用,增强自身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在米内看来,奥格勒此书的重要教益,在于指出了二十世纪的全球时间变革进程,是如何因应了不同方面的不同需求的,而所有各方也都认为自身将从新的整合和连接方式中获益。也因此,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过程,在奥格勒看来也就是各方势力运用国际力量来解决民族或地方问题的进程。

篇5:中国标准化的历史沿革

较研究

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 钭君丽

摘要:当前,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地理》、《政治》分科课程,这些不同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承接性和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希望通过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来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衔接性。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衔接 科学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本文根据浙江省中学教材使用情况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差异与衔接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课标,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为高中历史学习做铺垫.一、课程目标设置上具有承接性与发展性

1.从总目标来看,具有完全相同的培养人才的方向,但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具有差异。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总目标

高中历史课标的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在总目标上,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但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个体发展任务是不同的。初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是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形成的重要阶段。基于学生这一心理、生理特征,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强调:通过掌握体验,“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则是人生定向期,是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的阶段,因此高中历史课标根据历史学科分科课程的独特性,强调“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要求树立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理想。可以见得,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初中课程目标实施是高中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石,高中课程目标则提出了比初中课程目标更高的要求,使初中课程目标得到更高层次的实现。

2.从分类目标来看,两者都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但具体要求有了加深和递进。

两本课程标准都设置了知识与技能(高中历史课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的三维目标要求中。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思维,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初中学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理解、知道、会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尝试、思考、体会、学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关注、关心、热心”等。

到了高中阶段,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各种认知要素迅速发展,各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在情感上,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情感也更丰富、意志力更强,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高中生思维的成熟、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认知结构和情感、个

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因此,高中历史课标中的分类目标提出: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进一步认识、掌握、独立思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进一步了解、加深理解、进一步树立、认识、进一步形成”。通过分类目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是高中阶段三维目标的设置的基础和前提,而高中历史课标进行了具体层层递进的描述,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初中阶段三维目标的提高和内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义务教育中要关注二者之间的链接点,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设置和实现的“度”。

二、比较过程中的几点困惑

虽然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大的方向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但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与分科课程,两者之间的距离还是较大,产生了不少的脱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陈其曾提出如下看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初中阶段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薄弱基础,必定加深高中新课程历史的教学难度。因此对初中社会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初中历史知识教学,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来加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初中教师的困惑。困惑: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设置不同,在“度”上该如何把握?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从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但是如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这一部分的许多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对同一历史内容的目标教学初中教师如何做到“度”上的把握?如何恰如其分达成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 如: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课程目标4-3: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根据课程目标,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八年级编撰了〈屈辱的岁月〉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着重说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鸦片战争、甲午战争,采用阅读卡的形式介绍了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其中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用了一个半版面进行了非系统的描述。而同样的内容,在分科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描述的非常详细,高中必修课程历史(Ⅰ)专题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战争(1)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根据这一内容目标,人教版《历史(Ⅰ)》必修教材设计了〈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侵华〉章节。其中仅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在教材中就编排了整整5个版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都进行了具体详细系统的描述。

很明显,初高中课程目标都把“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作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对同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目标设置深度和广度要求不同,这些不同在教材编排上也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作为初中教师该如何把握好教学深度、广度和衔接度,从而使高中教师能恰如其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到知识的重新建构呢?

三、比较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除了给自身及时充电外,在教学策略上,如何根据初高中课程目标的不同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引导性教学,把握好教学的“度”,使初中综合学科学习为高中历史分科学习做好应有的铺垫。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延伸深度:根据初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不同,初中教师除着重感性描述,也要适当进行理性分析,除着眼于培养识图能力、记忆基础历史知识能力,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1)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环环相扣。

初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大家熟知的史料,将重要历史观点蕴涵于史实叙述中。如在《屈辱的岁月》鸦片战争内容的教学中,选取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的奏章及当时流行的“炮子谣”,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吸食鸦片的危害,而且可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毒品的危害。这样,学生能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有计划的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多问为什么。如在《屈辱的岁月》教学中,可以设置四个环节:“走进历史”“审视历史”“探究历史”“借鉴历史”。在“探究历史”这一环节中,可以设置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英国会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请说明理由”“为什么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船员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等问题。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反思,扩展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进行深度的认识。

(2)在学生评价时,注重评价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充分考虑到与高

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可以偏重评价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某些重大历史时间发生的背景,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学生能否多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并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可作为学生评价的重点。

2、扩展广度: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相关的课外知识,为课内知识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

(1)充分运用好目录、单元篇首语、附录,掌握历史学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为高中教学做好广度上的衔接。

与其他书籍、课本的目录相比,中学历史与社会目录有其独特的作用。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勾勒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历程。分为七个单元,“史前时代”、“文明的起源”“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的来临”“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走向现代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录表述的历史阶段,起着贯穿历史发展线索的作用,并能准确点出某一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件的本质。通过目录及子目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程,掌握人类历史的基本脉络。与高中历史相同,初中历史与社会在每个单元都有一段简短的篇首语。学生通过篇首语知道一些基本的历史内容和基本历史观点。与高中历史教材的附录相比,初中历史与社会附录充分考虑了与高中历史的衔接。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专门设置了以下附录: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附录,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历史的基本体系和基本脉络的掌握。

(2)对于初中课程目标没有要求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而这些历史事件又是高中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的进度进行适当合理的补充。

如前提到的鸦片战争的教学,可以在初中教学中运用音像资料和漫画史料形式,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用简短的音像资料来展示,也可以补充《奕山—靖逆将军用屎尿进攻西洋船炮》《奕经-杨威将军不问苍生问鬼神》等漫画史料,既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为高中学习做好知识铺垫。也可以在教学中提一下三元里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以一带而过的方式为将来学生高中历史知识建构做好准备。

(3)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为高中的分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设置“历史小故事”或“小小故事家”环节,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也可以在年段中进行“历史故事

演讲比赛”;利用教材中附录中课外读物推荐,网站推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史海奥秘提供多种途径。

篇6: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主要变化

一、修订的背景和思路。

1、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七次改革。

2、200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取代了以往的《历史大纲》。

3、2011年开始实验,至2005年秋季,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加入了新课程实验。

4、课程标准定期进行修订,这是国际惯例。日本文部省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对《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日本的学习指要相当于我们的课程标准,最近几年分别是1971、1989、1998、2008年。

5、我们的课程标准已有十年了,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二、修订的成就与问题。

1、课改的重大成就就是历史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更新。

2、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认为:“近十年是我国提出历史教育理论最丰富的十年,是我国提供优秀历史教学案例最丰富的十年,是我国历史教育问题争鸣最激烈的十年,是我国优秀青年历史教育涌现最多的十年。”

3、认为旧教材课程内容:“难、繁、篇、旧”的观点得到普遍的拥护。

4、教历史的方法:

A、借助历史图片、实物、模型,再现历史情境,把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B、开展专题探究,实地考察活动,创设课外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而复杂的学习资

源,给学生多样的选择,给学生提供表现性的空间。

C、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十年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大成果。从以往的注重教师传授历史

知识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尤其注重学习学习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与提高。

D、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如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小学学习等方

式。使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

5、课程资源大大增加:社区资源,乡土资源,人力资源,网络资源。

上一篇:院师资队伍建设下一篇:《XML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网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