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行业标准

2022-09-08

第一篇:中国轻工业行业标准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标准目录

现行目录

化学纤维产品标准

GB/T 8960-2001涤纶牵伸丝

GB/T 9101-2002锦纶66浸胶帘子布

GB/T 9102-2003锦纶6轮胎浸胶帘子布

GB/T 13758-1992粘胶长丝

GB/T 14460-2001涤纶低弹丝

GB/T 14462-1993维纶短纤维(国标废止,转行标,过渡期一年) GB/T 14463-1993粘胶短纤维

GB/T 14464-1993涤纶短纤维

GB/T 16602-1996腈纶短纤维

GB/T 16603-1996锦纶牵伸丝

GB/T 16604-1996涤纶工业长丝

GB/T 17687-1999热熔法用丙纶短纤维(国标废止,转行标,过渡期一年) FZ/T 52001-1991氯纶短纤维

FZ/T 52002-1991锦纶6短纤维

FZ/T 52003-1993丙纶短纤维

FZ/T 52004-1998充填用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短纤维

FZ/T 52005-2005缝纫线用涤纶短纤维

FZ/T 52006-2006竹材粘胶短纤维

FZ/T 53001-1993维纶牵切纱

FZ/T 53002-2000腈纶毛条

FZ/T 53003-1991涤纶毛条

FZ/T 54001-1991丙纶BCF丝

FZ/T 54003-2004涤纶预取向丝

FZ/T 54005-1994有色涤纶低弹丝

FZ/T 54006-1994有色涤纶牵伸丝

FZ/T 54007-1996锦纶弹力丝

FZ/T 54008-1999丙纶牵伸丝

FZ/T 54009-1999丙纶弹力丝

FZ/T 54010-2006氨纶长丝

FZ/T 54011-2006连续纺粘胶长丝

FZ/T 55001-1999锦纶6浸胶力胎帘子布

FZ/T 66001-1995特种工业用锦纶丝

化学纤维试验方法标准

GB/T 6502-2001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GB/T 6503-2001合成纤维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 6504-2001合成纤维长丝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 6505-2001合成纤维长丝沸水收缩率试验方法

GB/T 6506-2001合成纤维变形丝卷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 6508-2001涤纶长丝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

GB/T 6509-2005聚己内酰胺切片和纤维中低分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9997-1988化学纤维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方法 GB/T 14334-2006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335-1993合成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36-1993合成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GB/T 14337-1993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方法

GB/T 14338-1993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39-1993合成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GB/T 14340-1993合成短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 14341-1993合成短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 14342-1993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GB/T 14343-2003合成纤维长丝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44-2003合成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45-2003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方法

GB/T 14346-1993化学纤维长丝电子条干不匀率试验方法

FZ/T 50001-2005合成纤维网络丝网络度试验方法

FZ/T 50002-1991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

FZ/T 50004-1991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

FZ/T 50005-1994氨纶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FZ/T 50006-1994氨纶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方法

FZ/T 50007-1994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FZ/T 50008-1996锦纶长丝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

FZ/T 50009.1-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FZ/T 50009.2-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平均长度试验方法

FZ/T 50009.3-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FZ/T 50009.4-1998三维卷曲涤纶短纤维膨松性和压缩弹性试验方法 FZ/T 50011-1999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试验方法

FZ/T 50012-2006聚酯中端羧基含量的测定-滴定分析法

纤维级化纤原料产品标准

GB/T 7351-1997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

GB/T 12670-1990聚丙烯树脂

GB/T 13254-1991工业己内酰胺

GB/T 14189-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

FZ/T 51001-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

FZ/T 51002-2006粘胶纤维用竹浆粕

纤维级化纤原料试验方法

GB/T 14190-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分析方法

FZ/T 50010.1-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取样方法

FZ/T 50010.2-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水份的测定

FZ/T 50010.3-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粘度的测定

FZ/T 50010.4-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甲种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FZ/T 50010.5-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灰份的测定

FZ/T 50010.6-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铁含量的测定

FZ/T 50010.7-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白度的测定

FZ/T 50010.8-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尘埃度的测定

FZ/T 50010.9-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吸碱值和膨润度的测定

FZ/T 50010.10-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定量的测定

FZ/T 50010.11-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树脂含量的测定

FZ/T 50010.12-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多戊糖的测定

FZ/T 50010.13-1998粘胶纤维用浆粕反应性能的测定

化纤相关的基础标准

GB/T 250-199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3291.1-1997纺织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1 部分:纤维和纱线 GB/T 3291.3-1997纺织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3 部分:通用 GB/T 4146-1984纺织名词术语(化纤部分)

GB/T 6529-1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GB/T 9994-198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 11965-1989纺织品 变形长丝纱 术语

FZ/T 01047-1997目测评定纺织品色牢度用标准光源条件

其它标准

GB/T 17931-1999瓶级聚酯切片

GB/T 17932-1999膜级聚酯切片

修订目录

高延伸耐热锦纶/棉包芯纱

竹浆粕粘胶长丝

波里诺西克短纤维

充填用中空涤纶短纤维

中空涤纶短纤维膨松度和弹性试验方法

中空涤纶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粘胶纤维残硫量测定方法-直接碘量法

粘胶纤维白度测定方法-蓝光漫反射因素(漫射/垂直)法化纤长丝及织品吸湿排汗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聚酰胺工业长丝

第二篇:2014年中国工业节能行业发展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有利因素

(1)国际社会的节能减排压力驱动国内节能行业发展

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构成严峻挑战。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新趋势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协定书》的通过和实施,为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单位交易市场的创建提供了法律基础。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1997年的《京都协定书》从法律上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共同设计了三项创新机制来帮助工业化国家实现约束性减排目标,并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排放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国履约机制。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由此,国际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压力明确转变为国内节能减排的动力。

(2)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为节能降耗提供良好契机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阶段,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能源消耗巨大,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要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同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控制,也将对工业发展形成硬约束,为工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提供良好契机。

第三篇:中国印染工业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11-2015年中国印染工业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印染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高水平的产品是靠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来保证。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加快技术改造进程,坚决淘汰落后装备并就地销毁。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印染工业行业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印染相关概述、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印染业发展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印染助剂、印染染料、印染机械的发展等。随后,报告对中国印染业上市公司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印染行业发展展望。您若想对印染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第一章 印染相关概述

第一节 印染的定义、分类和历史

一、印染定义

二、印染加工分类

三、中国印染发展历史

四、中国印染工艺技术发展沿革 第二节 印染的基本工序

一、练、漂工序

二、染色工序

三、印花工序

四、整理

第三节 主要纺织物印染流程

一、蚕丝纺织物染整

二、合成纤维纺织物染整

三、棉纺织物染整

四、毛纺织物染整 第四节 印染废水

一、印染废水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二、棉纺织品印染废水特性

三、丝绸印染废水特性

四、毛织物染整废水特性

五、其他织物染整废水特性

第二章 2010年中国印染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2010年中国印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章 2010年中国印染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0年国际印染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日本印染工业发展概况分析

二、韩国印染业发展分析

三、国外印染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2010年中国印染工业发展分析

一、宏观调控下中国印染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果

二、中国印染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三、中国印染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

四、中国加大投资推动印染业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节 2008-2010年5月中国印染业运行状况分析

一、2008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2009年印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2010年1-5月印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四节 2010年中国印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和国外对比中国印染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二、中国印染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三、中国印染业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印染行业遭遇绿色壁垒亟需发展创新

五、印染行业发展中染化料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2010年促进中国印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印染行业发展需在创新的基础上突破环保和社会责任

二、中国印染行业应对生存考验的措施

三、面对危机中国印染企业的应对策略

四、中国印染业发展离不开印染企业的管理创新 第四章 2008-2010年中国印染布产量统计分析 第一节 2008年中国印染布产量数据分析

一、2008年全国印染布产量数据分析

二、2008年印染布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09年中国印染布产量数据分析

一、2009年全国印染布产量数据分析

二、2009年印染布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0年中国印染布产量数据分析

一、2010年全国印染布产量数据分析

二、2010年印染布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五章 2008-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08-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08-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08-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毛染整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六章 2008-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 2008-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08-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08-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08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09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0年中国丝印染精加工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七章 2010年中国印染业重点省市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浙江省

一、浙江省印染业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节能减排

二、浙江印花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三、浙江印染业做强后整理

四、浙江萧山印染行业面对低成本与环保的两难选择

五、浙江绍兴印染行业外来订单占主导地位 第二节 江苏省

一、江苏印染行业发展状况简析

二、江苏印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三、江苏印染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推动江苏印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福建

一、福建印染行业恶性价格竞争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

二、福建石狮印染行业通过产业调整发展迅速

三、福建石狮印染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强化行业竞争实力

四、福建省印染行业标准在石狮讨论制订 第四节 其他省市印染业发展概况

一、山东省印染业加强污染治理工作并交流经验

二、湖北印染业亟需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发展飞跃

三、河北加大力度整治纺织印染服装行业的顽疾

四、辽宁丹东欲建成世界知名无水印染产业基地 第八章 2010年中国印染助剂发展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印染助剂行业发展状况

一、纺织印染助剂

二、中国印染助剂发展历史

三、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特点

四、中国印染助剂行业发展状况剖析

五、中国染化料和助剂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第二节 2010年纺织印染助剂的开发与应用

一、环保型助剂

二、节约型高性能印染助剂开发

三、印染用生物酶的研发和应用

四、印染化学品代用品开发

五、纺织品环保型功能整理剂开发(取代品) 第三节 2010年中国印染助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从印染助剂的进出口状况看行业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纺织印染助剂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三、促进中国印染助剂行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策略

四、中国印染助剂行业今后发展策略

第四节 2010年中国印染助剂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

一、中国印染助剂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二、新纤维用的助剂开发

三、绿色、环保印染助剂

四、清洁型、节约型助剂

五、扩大印染助剂的出口

第九章 2010年中国印染染料工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染料的相关概述

一、染料的概念

二、染料的分类

三、染料应用与选择

四、染色牢度

第二节 中国染料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染料工业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三大特点

二、中国染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三、2008年中国染料工业的发展回顾

四、2009年中国染料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五、中国染料行业推行“走出去”战略实现突破 第三节 中国染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中国染料工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二、中国染料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应对危机染料工业的发展方向

四、实现印染业和染料工业共同发展的方法途径

五、提高染料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中国染料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产品创新

二、工艺创新

三、管理创新

四、服务创新

第十章 2010年中国印染机械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印染机械发展分析

一、国产连续式印染设备仍占重要地位

二、中国国产印染机械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三、国产印染机械发展亟需突破“一般”评价

四、中国新型印染后整理设备需求旺盛

五、中国印染机械设备步入“数字化”新时代

六、中国印染设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节 印染加工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应用

一、新型整纬技术

二、独特的3D计算机测配色系统

三、布匹色差在线检测系统

四、新的缩水率控制技术

第三节 中国印染机械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产印染机械未来发展方向

二、中国印染机械开发研制的方向

三、纺织印染机械未来发展需求

第十一章 2010年中国印染业节能减排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印染业节能减排发展概况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二、近年来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三、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及重点任务

四、印染行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审核 第二节 印染业废水处理分析

一、国内外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现状

二、中国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所遇到的难题

三、改善中国印染废水处理现状的对策分析

四、中国印染行业废水治理发展方向 第三节 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印染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

二、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措施不到位

三、印染产品结构、生产模式不合理导致能源消耗过高

四、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五、中国印染行业缺乏能耗、水耗的评价标准

六、印染行业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四节 强化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方法策略

一、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二、培育典型抓好示范带动行业节能减排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四、加大相关标准、法规的执行力度

五、采取积极的节能减排激励政策

六、制定产业导向政策

第十二章 2010年中国印染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印染技术发展分析

一、中国印染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

二、近年来中国印染技术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三、两大印染新技术引起热切关注

第二节 2010年各类纺织品染整加工技术发展

一、棉麻及其混纺织物染整工程

二、毛及其混纺织物染整工程

三、丝绸染整技术

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棉织物印染加工技术 第三节 染色技术

一、促进现代染色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活性染料染色技术

三、纺织品二次成功染色技术(RFT)和即时化生产(JFT)

四、其它类染料染色技术

五、未来染色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 印花技术

一、各种印花技术优缺点比较分析

二、数码印花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三、创新、环保是中国印花技术的发展重心

第十三章 2010年中国印染业上市公司竞争性财务数据分析 第一节 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四章 2011-2015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展望分析 第一节 中国印染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数码印花未来市场前景概述

二、新型印染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三、2014-2015年中国印染行业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印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印染业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印染行业向生态、高效和多功能性方向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印染业未来发展方向

四、中国印染行业未来发展侧重点在于质的提升

五、印染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5-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2005-2010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5-2010年上半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5-2010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0年上半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 图表:2010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酶制剂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图表:湿短蒸轧染工艺与传统轧染工艺比较 图表:染整各工序应用的生物酶 图表:冷轧堆染色工艺流程 图表:Pad—ox轧氧工艺 图表:泡沫染色基本原理 图表:泡沫施加与化学品混合 图表:几种氧化剂的相对氧化势能 图表:按色素与纤维分类的印花工艺比例 图表:冷转移印花的工艺流程

图表:棉织物一次成功染色与常规染色(回修)的效益比较 图表:新建或改扩建印染项目印染加工过程综合能耗及新鲜水取水量 图表:现有印染企业印染加工过程综合能耗和新鲜水取水量 图表:标准采用的测定方法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收入走势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情况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负债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走势图 图表: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指标走势图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印染工业行业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四章。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出品单位】 中国报告网

第四篇:中国工业锅炉行业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二)

3未来工业锅炉的需求态势

中国工业锅炉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很少,2000-2002 三年总共出口锅炉687 台, 但进口多达7383 台) 。影响工业锅炉市场的主要因素以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投资规模、北方地区采暖需要和住宅建设、第三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锅炉淘汰改造以及正常的更新改造等。未来工业锅炉产品市场发展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越来越受到能源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制约。在国家倡导并推行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形势下,大中城市的小容量燃煤锅炉的比重将会显著下降;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的锅炉将得到较快的发展;燃油燃气锅炉特别是燃气锅炉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小型燃机热电(冷) 联产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 联产系统的开发应用会有较大进展;蓄热式电热锅炉系统随着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其市场将进一步拓宽;燃生物质和生活垃圾的锅炉市场潜力较大。

3.1能源供应结构及供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1) 能源供应结构的影响

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000 年探明储量达1145 亿t ,储采比为116 年。与此同时,如前文所述,随着西部气田的开发和西气东输的实现及国际化能源合作项目的开展,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有大幅度的提高。煤炭因其储量大和价格相对稳定,在本世纪前5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导地位。但预计煤炭占一次能源比例将由1999 年67.8 %、2000 年63. 8 %下降到2005 年50 %左右。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燃煤工业锅炉仍将是我国工业锅炉的主导产品,且以中大容量(单台容量≥10t/ h) 居多(比例> 50 %) ,但中小型的生产和生活用燃煤锅炉在

一、二十年内不可能很快退减,只是其应用将退出中心城区。未来市场对工业锅炉的需求将是高效燃煤工业锅炉,尤其是采用洁净燃烧技术的高效工业锅炉。对于层状燃烧的工业锅炉,将更多燃用洁净的洗选块煤、型煤及动力配煤。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环保要求提高的需要,燃用天然气、液化气、煤层气、电或其它清洁能源的高效工业锅炉的需求将显著提高。另外,利用诸如秸杆、木屑、生活垃圾等生物质燃料和再生能源的锅炉市场将进一步拓宽。从燃料结构上看,在中小型锅炉中,燃煤锅炉约占80 % ,油气锅炉占15 %以上,电热锅炉占1 %以上,少数锅炉则以黑液、甘蔗渣、生物质等为燃料。

①层燃锅炉

作为我国燃煤锅炉主要炉型的层燃链条炉排锅炉(占工业锅炉总台数的47 %、总容量的58 %) 在对原煤进行洗选筛分并进一步改进燃烧设备的基础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目前大量的采用传统的手工加煤、间歇燃烧方式的小型固定炉排锅炉,必将被淘汰,取而代之以新开发的新型锅炉。至于抛煤机锅炉随着供煤条件的改变会有新的发展。据报道,到“十五”期末,煤炭入洗率将达到50 % ,动力煤入洗率将达到40 %。如果这样的话,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

节能环保性能将会大大提高。

②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强化燃烧和传热、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排放污染物少等特点可在≥10t/ h 燃煤工业锅炉中积极发展应用,将会产生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对煤种适应性要求高、环保标准日益严格和中小电站技术升级、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需要。关于2003 年底前基本关停≤50MW 常规小火电机组的规定,加之目前的供电紧张状况将促进我国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发展,在供电的同时用于供热,以及矿区劣质煤利用。预计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将以大于5 %的速度发展。

③燃气锅炉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加之西气东输工程等的实施,大多数城市开始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大量的燃气锅炉将替代原有的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为配合集中供热和燃气热电联产的需要,大容量的燃气锅炉市场看好。预计今后燃气锅炉将占年产量的15 %20 %。

④电加热锅炉

电加热锅炉具有清洁、可靠等优点,但电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电价较高,其运行成本约为燃煤锅炉的6 倍,燃油燃气的2 倍,因此长期以来电加热锅炉在我国未能得到很好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电力建设的加快以及对环保要求的严格,特别是实行峰谷电分开计价后,电加热锅炉得到了较快发展且大多采用分散蓄热式电锅炉供热系统。虽然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供电紧张状况,一方面给热电联产带来机遇,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电热锅炉的发展。其理由如下:

a. 目前的供电紧张状况没有改变峰谷差;

b. 地区间用电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电力负荷的峰

谷差也不断增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基于以上判断,电加热锅炉的市场将会扩大且产品仍以

蓄热式电锅炉为主,三北地区使用量会增加。预计电加热锅炉年产量从容量上讲将以超过2

%的速度发展。

(2) 供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①集中供热

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是国家支持的优先发展的供热方式,今后将逐步替代众多分散的中小型燃煤锅炉。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热电厂的建设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的重要措施,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大(单台容量35t/ h 以上) 、热效率高(一般链条炉排锅炉约为80 % ,煤粉炉为88 %90 %) ,适宜采用性价比合适的除尘脱硫设备来满足环保要求。因此热电联产能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前不久,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三北地区采暖停止福利供热,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 直接向供热单位缴费采暖。这一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供热单位内部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促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发展,当然对集中供热锅炉的质量可靠性和运行控制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锅炉企业拓展经营领域提供了契机。

②分散供热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环保力度的加大,人居面积的扩大,以及私人独立住宅的增多,供采暖和洗浴用的小型生活锅炉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我国将形成多种的能源供给、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多样化供热格局。小型生活锅炉种类繁多(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电热等各式锅炉) ,其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过去分散式家用采暖及各单位的小锅炉大多燃用煤炭,今后将被多样化能源结构和多样化供热方式所打破。新型燃煤家用锅炉、燃气和电热锅炉及相关供热设备已经或即将成为分散供热的主流产品。

3.2需求预测

通过对工业锅炉近三十年年产量的样本数据研究,工业锅炉年产量总的呈波浪式发展,平均年增长率为6. 6 %。中国工业锅炉半数以上用于各主要工业部门,而且仍是未来的主要市场。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锅炉需求量年增长率预计保持在3 %~5 % ,但需求结构将会变化,较大容量和较高参数的工业锅炉产品比例将会增加。另外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暨碳排放分析》课题组对2020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前景分析,在20 年年均GDP 增长率7 %条件下,民用热力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 2 %。因此,根据工业锅炉的装机容量预测,每年将新增装机约4. 6 万蒸吨;在2000 年2010 年每年将有

5万蒸吨的工业锅炉需要更,2010 年后,每年将有7. 2 万蒸吨的工业锅炉需要更新。从需求上讲,到2010 年每年工业锅炉需求量约为1011 万蒸吨。

4行业和企业应重点关注并发展的产品

近十年来,工业锅炉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除了对普遍使用的层燃炉排燃煤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提高并向大型化发展之外,已经在流化床燃烧、水煤浆燃烧、生物质资源利用和秸秆气化燃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行业和企业应重点关注并发展这方面的产品同时争取国家的重点支持。

4.1循环流化床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从鼓泡床沸腾炉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燃煤锅炉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是燃料随床料在炉内多次循环,这为燃料提供了足够的燃尽时间,使飞灰含碳量下降。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燃料适应性,一般燃烧方式难以正常燃烧的石煤、煤矸石、泥煤、油页岩、低热值无烟煤以及各种工农垃圾等劣质燃料都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有效燃烧。由于其物料循环量是可调节的,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和低负荷运行性能、能适应调峰机组的要求。在环保性能方面,因其是低温燃烧(燃烧温度850-900 ℃) ,且有较大的二次风率(40 %-50 %) ,所以对降低NOX 的排放非常有利, NOX 排放降低到250mg/ Nm3 以下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可向炉内加入石灰石脱硫。在Ca/ S 比为1. 8-1. 5 时,脱硫效率可达90 %以上。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洁净燃烧技术,应该重点发展并向大型化努力。目前国产循环流化床锅炉75t/ h 等级及以下在技术上已过关,占领了国内市场,并已完全取代了在这个等级的进口锅炉,已在运行的75t/ h 循环流化床锅炉达500 多台。另外在国家的安排下130t/ h、220t/ h、410t/ h 流化床锅炉已相继投运。通过研发、推广和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推动我国量大面广的劣质煤、煤矸石综合利用,实现热电联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4.2垃圾焚烧锅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将随之增加,近几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8 %的速度在递增,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潜在因素。由于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所支付的经济与社会成本太大,所以垃圾焚烧技术在我国将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相继投运了一些垃圾焚烧锅炉,有的正在建设或立项之中。据报道,浙江省已建成并投运了8 座垃圾焚烧热电厂,既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又缓解了当地用电紧张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对国外11个发达国家1998 年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统计(年焚烧量从35 万t3086 万t ,焚烧所占比例从11 %80 %)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环保要求的严格,可以预计我国垃圾锅炉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行业企业应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焚烧锅炉的开发和研究,尤其是针对中小城镇的垃圾焚烧技术及产品,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4.3水煤浆锅炉

水煤浆是一种由35 %左右的水、65 %左右的煤以及1 %2 %的添加剂混合制备而成的新型煤基流体洁净环保燃料。水煤浆既保留了煤的燃烧特性,又具备了类似重油的液态燃烧特性。其外观像油,流动性好,储存稳定(一般36 个月不沉淀) ,运输方便,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在12001250 ℃燃烧火焰温度下最大脱硫率可达50 %) 。国内燃用水煤浆实践证明:约1. 82. 1t 水煤浆可替代1t 燃油,可节约成本约为600 元。目前水煤浆锅炉已在中石化集团的9 个燃油电站实施油改煤工程中取得成功,每年减少重油消耗233 万t 。因此它在量大面广的工业锅炉中替代油、气燃料有很好的前景。

(1) 我国水煤浆厂数量和总设计能力均已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现有水煤浆厂9 座,年产水煤浆275 万t 。

(2) “十五”期间,我国水煤浆应用将得到较快发展,2005 年水煤浆产量将达到1000 万t 左右,形成年代油400500 万t 的能力,成为主要的代油燃烧技术之一。

(3) 原国家经贸委于2003 年1 月27 日印发了第三批“双高一优”项目导向计划,该计划专题内容中明确指出:鼓励资源和市场条件好的企业,发展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

基于此,工业锅炉行业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开发、推广适合这种燃料的可靠的系列工业锅炉产品及相对经济的环保除尘设备。虽然少数厂已开发了相关产品,但技术上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产品在石化、电力、油田、煤矿等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取代在用的燃油锅炉

4.4冷凝式锅炉和生活用小型锅炉

2001 年全世界供暖、供热水的生活锅炉的销售总量已达860 万台、61 亿美元,其中韩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销售大国。我国虽然刚在起步阶段,但从趋势看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外利用烟气中水蒸气冷凝放热的冷凝式锅炉的产量迅速增长,冷凝式锅炉的热效率高,燃天然气时,η> 100 %(按常规的燃料低位发热量计) ,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少,具有节能与环保双重优点。1999 年欧洲冷凝式锅炉的产量为15. 6 万台。德国销售台数最多,为4. 59 万台,铸铁和钢制式冷凝锅炉占96 % ,但不锈钢、合金铝和铜制冷凝式锅炉份额增长很快。根据预测到2004 年全世界冷凝式锅炉的销售量将超过100 万台,其中90 %的世界市场将由荷兰、英国、德国和意大利4 个国家占领。因此我国应加大开发研究力度,特别是开发燃天然气的冷凝锅炉(包括家用) ,抓住机遇去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

4.5生物质资源利用和秸秆气化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种类多,数量巨大,较常见的有薪材、豆箕、稻草、秸秆、玉米芯、稻壳、锯末、甘蔗渣等。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每年约为4. 5 亿t ,折合标准煤1. 8 亿t ;稻壳5000 万t ,折合标准煤2000 万t ;林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质废弃物约2400 万m3 ,折合标准煤150 万t ;各种天然薪材的合理提供量为1. 4 亿t ,折合标准煤0. 74 亿t 。但与我国一次能源中的化石燃料的消费量相比,生物质能所占份额并不大,生物质能占1998 年一次能源比重约16 % ,而在商业用能结构中却不到1 %。显然如此巨量的资源应该加以利用以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因此应对这些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投入必要的财力和物力,研究开发燃烧生物质燃料的锅炉(如燃木屑锅炉、燃酒糟锅炉、燃造纸黑液锅炉等) ,并形成系列化。另外可将数量众多的干柴草、稻草、秸秆、谷糠、刨花、杂草、茶梗、玉米芯、藤条等生物料输送到气化炉使其气化变成优质、高效的气体燃料,然后加以利用,或工业用或民用。当务之急是开发性能良好的气化炉及相关锅炉产品,并使上述利用形成产业化。美国1979 年就开始采用直接燃烧生物质燃料供热和发电,近几年大力研制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的生物质利用路线;瑞典生物质能的利用已占全国总能耗的16.1 % ,达到55 亿kW。同时,瑞典利用生物质能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采用联合循环,即将生物质送入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进行气化,产生的燃气再通过燃汽轮机发电。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6天然气综合利用系统和燃气空调

(1) 小型分散热电(冷) 联产系统

随着西气东输的实现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 G)的增多,许多地方特别是管道沿线和热、电负荷有落实的地方可以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建设小型分散热电联产系统。专家们认为燃气热电联产是天然气供热的最佳方式。2000 年8 月22 日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其中第十四条“积极支持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并提出“以小型燃气发电机组和余热锅炉等设备组成小型热电联产系统,适用于厂矿企业、写字楼、宾馆、商场、医院、银行、学校等较为分散的公用建筑。它具有效率高、占地小、保护环境、减少供电线损和应急突发事件等综合功能,有条件地区应逐步推广。”为此,工业锅炉行业应该予以关注。小型分散热电(冷) 联产系统一般单机容量小(燃机0.520MW , 汽机< 50MW , 电站容量小于100MW) ,属小型机组,小型电站。它具有高效、分散、清洁、经济、可靠的特点。

小型分散热电联产的主要型式:

①小型燃机热电(冷) 联产

小型燃机热电(冷) 联产其主要设备为一套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燃机排气利用余热锅炉供热(制冷) 组成“CHP”(Combine Heat &Power) ,这种型式的燃机一般较小( < 13MW) ,适合于较小电热负荷的企业单位使用。

②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 联产

其主要设备为一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而汽轮发电机组是热电(冷) 机组。也就是汽轮发电机组热电联产前置一套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其排气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代替了原蒸汽锅炉。这种型式一般燃机功率较大些,属于中小型机组(1350 MW) ,其供电、热(冷) 负荷较大,适用于中型、大型企业和小区连片供热(冷) 。

(2) 燃气空调

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后,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民用和化工等领域。从能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而言,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直接利用天然气制冷和供热,如果用天然气先发电再用电制冷或供热是很不经济的。其实,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燃气(如管道煤气、液化气、天然气) 为动力的吸收式制冷技术已在世界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燃气空调”已经历了70 余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安全性能还是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均已与电空调不相上下。目前世界上推进燃气空调最为突出的国家当属日本,燃气空调已占据了整个中央空调市场的85 %;韩国的燃气空调在本国市场的占有率比日本还高。就是在美、英、德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广燃气空调并给于政策上的优惠。我国燃气空调市场刚刚起步,目前就数远大公司起步早,其他企业已开始有所认识。作为提供供热设备的大中型锅炉企业,生产燃气空调是具备条件的,应该关注并投身到这一产业中去

第五篇:清洁生产标准 铅蓄电池工业 - 中国政府网

清洁生产标准 铅蓄电池工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Lead acid battery industry

( HJ 447-2008 2009-02-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铅蓄电池工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铅蓄电池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由于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到五年修订一次。本标准规定了铅蓄电池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分成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下一篇:周国平经典爱情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