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的振兴中国历史论文

2022-04-21

摘要:赣剧作为江西传统戏剧,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景德镇和鄱阳等江西的东北部区域。京剧、湖南戏曲、川剧、秦歌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受赣剧影响很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戏剧的振兴中国历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戏剧的振兴中国历史论文 篇1: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摘 要:莎士比亚戏剧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反抗封建专制思想、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需求相契合,最早传播到中国,成为在当时上演剧目和场次最多的外国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由选段到全本、由单一演出形式到多种演出形式的发展过程。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沟通了中西方文化,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而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中国话剧;演出;传播

20世纪初期,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思想界获得空前的解放,各种外来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传播内容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抨击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五四”时期是我国文学传统发生“突变”,开始全面接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期。因为莎士比亚作品中包含着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剧中塑造的很多人物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加上戏剧的舞台表演特点,所以莎剧最早传播到中国,成为在当时中国舞台上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的西方戏剧作品,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莎剧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背景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改良运动。伴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戏曲改良运动勃然兴起。梁启超、陈独秀等人力主革新传统旧戏,认为它们“内容陈腐、形式僵化”,无法反映社会现实。在他们的倡导下,戏曲改良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戏曲改良运动“强调戏曲的社会功能,呼吁用戏曲艺术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用戏曲形式宣传民主、移风易俗、激励民族精神”①。随着戏曲改良运动的深入发展,戏曲界开始引进“新派新剧”,并冠之以“新剧”或“新戏”的名目,这些新戏以翻译或改编西方经典剧目为主。莎士比亚戏剧因其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被引入中国,被中国学界所接受,以话剧的形式进行思想宣传。

“20世纪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实践的历史时期,也是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如何适应观众的审美新要求,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②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虽然在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上都相距甚远,但它们在产生原因、剧本创造、表演形式、受众人群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的艺术特征。这些共通性是莎剧能够在20世纪初登上中国舞台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莎剧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演出

1.莎剧在中国的早期译介

莎士比亚的名字最初是通过译介及剧本翻译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在19世纪上半叶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中,提到“沙士比阿、弥尔顿、士达萨、特弥顿四人,工诗文,富著述”③。这里的“沙士比阿”即为莎士比亚。“可见,莎士比亚的名字最初是随着《四洲志》的问世被偶然引入中国的。但这种引入,从一开始就表现了中国人渴望了解世界、励精图治、振兴华夏的强烈愿望。”④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学东渐,不断有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在译介的著作中多次提及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成就,所用的译名不同,如“舌克斯毕”“筛斯比尔”“沙斯皮耳”“舍克斯毕尔”等。20世纪初,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开始采用“莎士比亚”这一译名,从此这一译名通用至今。

1903年,上海达文书社翻译出版由英国散文家兰姆姐弟共同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用文言文选译了其中10个故事,取名为《澥外奇谭》,中国人开始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完整译本,书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包含20个故事。该译本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早期话剧舞台上改编与演出莎剧的重要蓝本,影响着莎剧在这一时期的表演风格。

1921年,田漢第一次用白话文翻译发表完整的莎翁作品《哈孟雷特》。1922年,田汉出版《哈孟雷特》单行本。“1922年3月,《少年中国》第4卷第1期上刊登了田汉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作为《莎氏杰作集》第六种出版。1924年,《威尼斯商人》由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其导言介绍了该剧的内容与价值,这是中国第一部《威尼斯商人》的中文译本,该译名后被普遍采用。1929年10月,周越然所著《莎士比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为‘万有文库’第一集第一千种。这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莎士比亚的著作。”⑤

2.中国学生的早期莎剧演出

1896年7月18日,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公开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选段,这是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的最早演出。在20世纪初中国学生的莎剧演出中,《威尼斯商人》的搬演最多。1902年7月18日,圣约翰大学外语系毕业生再度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1913年1月7日至2月5日,上海城东女学社在寒假期间举行的游艺会演上,女学生吴传绚等人有声有色地演出了新剧《女律师》,成为迄今留有记录的中国人用国语演出的第一部莎翁戏剧。”⑥该剧由包天笑根据《威尼斯商人》改编而来,演员全部由女学生担任。

1921年12月,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女校青年会组织学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连续两天演出《第十二夜》,演员全部由女学生担任。著名话剧家、爱美剧的倡导者陈大悲称赞该剧“段段有精彩,幕幕有神韵……演作底美,音乐底美,剧情底美,都能使我忘却生在这个世界中”⑦。据《燕京大学女校课程补充报告》记载,“燕大女校在1920—1924年间曾先后排演过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风兴浪》《驯悍记》;1926年3月还排演过莎士比亚的喜剧《有情眷属》”⑧。这些演出角色全部由女生扮演。1924年,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生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

1930年5月,天津中西女校组织毕业生演出莎士比亚的名剧《如愿》(又名《皆大欢喜》)。该剧由外籍教师担任导演,主角玫瑰莲(即罗瑟琳)由年仅19岁的金润芝(即后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丹尼)扮演。这是一次新颖别致而又具有较大难度的演出,不仅所有角色均由女生扮演,而且全部念白均使用英语。这次演出取得巨大成功,获得广泛好评。在该剧演出前,《北洋画报》专门以《中西女校毕业班表演的英文剧》为题,在时间、地点、剧目以及演员阵容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特别指出:“剧内玫瑰莲与雪丽之天真,尔兰德之勇敢,并小丑特曲司本之滑稽,与十九世纪英国最有名的一班演员所扮演,无所轩轾。”⑨《京津泰晤士报》发表黄佐临的英文剧评《莎士比亚的〈如愿〉——评天津中西女校的毕业演出》。文中对这次演出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尤其称赞金润芝的表演。1930年7月,上海戏剧协社在四马路丹桂第一台举行很有影响的第15次演出,剧目为《威尼斯商人》,演员全是大中学生,演出严肃认真,获得较大成功。

3.中国职业剧团的早期莎剧演出

中国职业剧团的早期莎剧演出,是从1913年7月郑正秋领导的新民社公演话剧《肉券》开始的。该剧根据林纾、魏易合译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中的《威尼斯商人》故事改编,采用幕表方式,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市民观众的热烈欢迎,开启了中国职业剧团的第一次莎剧公演。之后,很多剧团使用不同的译名如《女律师》《一磅肉》《借债割肉》等反复搬演该剧。《威尼斯商人》对我国的文明戏和后来的滑稽戏以及日后的话剧,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4年2月16日,新剧同志会在上海宁绍码头竞舞台公演《女律师》。新剧同志会于1912年由新剧家陆镜若组织,1914年租借谋得利小剧场,取名春柳剧场,进行长期职业公演。此次演出采用“五彩电光新奇景”。安东尼由能忍扮演,巴山奴由周维新扮演,巴仆葛兰茵由天民扮演,鲍棣霞由胡恨生扮演,薛禄克由苍梅扮演,贝乃良律师由董天涯扮演。该剧幕表详细、台词事先安排,形式整齊合理,演员之间配合默契,被评论界称赞为一出“绝妙好戏”⑩。同年,陆镜若主持的春柳剧场根据《英国诗人吟边燕语》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改编,采用幕表制演出《铸情》,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最早的演出。陆镜若还改编演出了《奥瑟罗》(译名《倭塞罗》),为五幕剧,人物、姓名均改成中国式,是一部中国化了的改写本。

1915年,民鸣社上演“奇巧布景”的新剧《借债割肉》,剧名取自1903年上海达文社出版的《澥外奇谭》第二章中的一个题目“燕敦里借债取肉”。巴山奴由郑正秋扮演,薛禄克(夏洛克)由著名喜剧演员徐半梅扮演,安东尼由冰血扮演,鲍棣霞由著名旦角演员汪优游扮演,葛兰茵由啸天扮演,贝乃良由著名生角、新剧家朱双云扮演。这是中国文明戏时期一次影响较大的莎剧演出,曾轰动一时。其中的几位主要演员,如郑正秋、徐半梅、汪优游、朱双云等,都是早期话剧剧坛上的佼佼者。这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被评论界誉为“自有新剧以来未有之大观”B11。

1916年,为了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新民社上演了根据《麦克白》改编的文明戏《窃国贼》,并在申报上登出大幅广告:“为人臣而窃君窃国,私通君后;为人弟而盗嫂盗政权。父仇不共戴天,而母且夫事乎杀父之仇,不得以装疯作戏,以娘心,到头来大家难逃一死,此其惨为何如惨……”B12

1930年5月,上海戏剧协社在北四川路中央大会堂分别演出四场《威尼斯商人》。应云卫任导演,虞岫云扮演鲍西亚,沈潼扮演夏洛克,陈宪谟扮演巴山奴,黄一美扮演安东尼,顾秀中扮演女仆。这是上海戏剧协社第14次公演,演出采用顾仲彝译本。顾仲彝为了适应演出的舞台条件,将这个剧本改成五幕八场。此次演出由孟君谋担任舞美设计,采用写实立体布景,服装设计新颖。这次演出是莎士比亚戏剧正式登上中国舞台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中国舞台上用汉语按照现代话剧要求所做的最早的正式莎剧公演。

从学生用英语演出学生话剧,到专业剧团用汉语演出现代话剧,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演出见证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产生与发展。

三、莎剧在中国舞台早期演出的特点

莎剧在20世纪初以文明戏形式登临中国舞台。文明戏和中国的传统戏曲不同,它是介于戏曲和话剧的中间形式。20世纪20年代,话剧演出在中国兴起。莎剧最早在学校上演,然后由职业社团、职业演员演出,不断发展、日益成熟。20世纪30年代后,莎剧演出剧目和场次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在早期话剧时期,中国话剧舞台上至少上演了20个以上的莎士比亚剧本,但剧名大都做了改动”B13,莎士比亚是早期中国话剧舞台上演剧目最多的外国戏剧家,上演的莎剧包含悲剧、喜剧、趣剧、浪漫剧、传奇剧等,涉及《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等莎翁名作。

作为中国话剧雏形的“学生话剧”起源于教会学校,开创了在中国用英语和汉语演出莎剧的先河。“学生话剧”演出的特点是:所有角色全由女生扮演或全由男生扮演,1927年后开始男女同台演出。演员多是外语系学生,用英语念白,起初表演最多的剧目是《威尼斯商人》。

和学生演出不同,职业社团的演员阵容强大,最初女角由男角反串,男女同台表演的情况很少。1923年开始由男女合演,采用不同译本用汉语演出。职业剧团演出的剧目大都是改写本,故事梗概源自莎翁剧作,故事地点、人物和剧名,都以中国方式出现。文明戏时期的演出以突出社会教化功能为主,直到1930年上海戏剧协社的演出开始“呈现出本真文化艺术的魅力”B14。

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由选段到全本、由单一演出形式到多种演出形式的过程。在这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莎剧的早期演出呈现出以下特点:演出时没有完整的剧本可以遵循,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演出剧目的情节大纲,演员需要根据情节发展进行即兴表演,对演员的表演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艺术观念上不追求忠于原著,主要是对西方戏剧进行简单的模仿,模仿其逼真的布景、剧场的布置等外在形式。

四、莎剧演出在中国的影响

从1896年《威尼斯商人》由学生在中国舞台演出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著名莎剧相继在中国舞台上演,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中国莎剧演出从文明戏到话剧形式后,又扩展到歌剧、芭蕾舞剧,以及京剧、昆曲、黄梅戏、豫剧、庐剧等多种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沟通中西方文化

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演出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起到改造中国旧文化、教化强国的作用。莎剧演出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旧文化,进一步启迪民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反抗封建专制思想、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需求相契合,容易在近代先驱者心灵中产生共鸣。《威尼斯商人》因其在个性、思想解放上对中国妇女解放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五四”前后被多次改编,在中国舞台上上演的场次最多。莎剧在中国的多次改编与演出表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兴趣,受到人们的喜爱。

另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丰富了莎翁剧作的内涵。莎士比亚戏剧在西方取得经典地位并不在于其故事情节的离奇,也不在于其社会教化作用;中国舞台上改编和演出莎翁戏剧时,却有意凸显了这些,关注了西方人没有关注的因素。受中国传统戏曲审美的影响,在莎剧改编过程中,不但突显故事的传奇性,还将故事中能与社会教化功能相关的元素前景化。这种跨文化演出将莎氏剧作“从原来的语境中剥离出来”,进行改造,并“挪用于其他目的”B15,丰富了莎士比亚剧作的内涵。

2.推动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

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奠定了现代话剧的基础。话剧(英文为Drama)是20世纪初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外来戏剧形式,最初被称作新剧或文明戏,1928年洪深创造性地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中国话剧从此得名。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同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现代话剧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说中国人最初看西方戏剧,大都带着一种猎奇眼光,是因为他们注意的往往不是戏剧艺术本身,而对西方戏剧的多种附加因素更加感兴趣。”B16文明戏时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革新的需求,莎士比亚戏剧作为外来演出剧目之一,充分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利用戏剧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宣传革命,起到唤醒民众、启迪民智的积极作用。“虽说文明新戏期间,国人并没有直接接触到莎氏文本,只是简单的‘文化模仿’,但其故事情节丰富了中国早期话剧舞台,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也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铺垫。”B17

另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为中国话剧培养了优秀人才。不少剧作家、话剧工作者通过莎士比亚作品了解西方文化,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我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田汉、夏衍、曹禺、郭沫若、老舍、欧阳予倩、阳翰笙、熊佛西等人,均不同程度地受过莎剧的影响。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为我国话剧事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大学校园的戏剧活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从校园起步的著名戏剧家。这些戏剧家在学生时代一般都受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启蒙,并逐渐成长为戏剧界的泰斗,逐步走向戏剧艺术的辉煌殿堂”B18。著名话剧导演黄佐临就是在观看1924年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班用英文演出的《威尼斯商人》后,开始对莎士比亚产生浓厚兴趣。中国早期话剧的最重要编剧人郑正秋,所编的外国戏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主,在剧本的取材和主题上坚持社会启蒙和改良社会的方向。此外,还有应云卫、顾仲彝等,都是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话剧的组织者和奠基者。伴随着早期的莎剧演出,我国一些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及表演艺术家成长起来。例如,金润芝在1930年5月天津中西女校毕业班公演的《如愿》中担任女主角,后来逐渐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3.促进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

20世纪初莎剧在中国舞台上通过文明戏的演出对我国的传统戏曲产生很大影响,在戏曲形式、剧情建构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对于戏剧界汲取莎士比亚作品精华,增添民族戏剧的表现力,发展民族的戏剧,具有开拓性与奠基性的意义。

一方面,莎剧故事的改编打破了中国戏曲表现“正人理趣”的传统。受莎剧的影响,“情”和“欲”开始成为一些优秀新剧审美表现的中心。B19如陆镜若在代表作《家庭恩怨记》中讲述了王重申与梅仙两个年轻人的纯真爱情故事,重申自杀后,梅仙发疯,在花园中手执花朵唱着“花开花落年年在,人死一去不复返”,然后将手中的花儿狠命地撕得粉碎,那种凄怆绝望之情,与《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娅相似。又如郑正秋的《情空》,深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响,在剧情上突出情爱的可贵与被毁灭的遗恨,注重对人情、人性的描绘,体现出以人的内在生命形态为表现对象的新的戏剧意识。

另一方面,在莎剧影响下,文明戏既追求情节的曲折性和传奇性,又注重描摹人物性格和内在心理的复杂性。陆镜若在创作《家庭恩怨记》时,既描写主人公王伯良私欲膨胀、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等悲剧性的性格心理因素,又对他寄予深切的同情。“如欧阳予倩所说:‘像王伯良这样的人脑筋简单、知识浅薄,但是性格比较爽快,心地比较单纯,尽管他会做些糊涂事,经过一番打击之后,也可能幡然悔改重新做人,他用一分好心肠给了这样的人一点可能有的希望,希望他们在社会上做点好事,还希望他们能够爱国……这个戏悲剧的气氛比较强烈,而作者的态度是温和的。”B20

时至今日,莎剧在中国舞台上已走过一百余年的历史,由最初学生稚嫩的表演到今天与京剧、川剧、粤剧、昆剧、豫剧、越剧等多个剧种的完美融合及大胆改编,可谓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梳理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的早期传播情況,有助于我们了解戏曲艺术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学习中国早期戏剧家的探索精神,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国话剧在下一个百年里继续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注釋

①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87页。

②何玉人:《20世纪中国戏曲的历史回顾》,《艺术百家》2015年第3期。

③⑤潘薇:《20世纪上半叶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④李伟昉:《接受与流变: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⑥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42页。

⑦陈大悲:《十二月二十晚的〈第十二夜〉》,《晨报副刊》1921年12月25日。

⑧王翠艳:《新教育场域中的女性文艺景观——20世纪20年代燕大女校演剧活动考述》,《文艺研究》2015年第9期。

⑨杨秀玲:《黄佐临、丹尼早年在天津的莎剧活动》,《戏剧文学》2012年第10期。

⑩B11曹树钧、孙福良:《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哈尔滨出版社,1989年,第75—76、73—74页。

B12《申报》1916年3月11日。

B13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B14B17孙艳娜:《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国外文学》2014年第4期。

B15[德]艾丽卡.费舍尔-李希特:《让表演文化经纬交织:重新思考“跨文化戏剧”》,《戏剧》2013年第3期。

B16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B18桂迎:《大学校园戏剧活动初探》,《戏剧艺术》1996年第4期。

B19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戏剧》,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5页。

B20孟真宇:《回望春柳——浅谈〈家庭恩怨记〉导演构思》,《戏剧之家》2018年第15期。

责任编辑:绿 叶

Key words:Shakespeare′s dramas; Chinese dramas;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作者:周焕灵

戏剧的振兴中国历史论文 篇2: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摘 要:赣剧作为江西传统戏剧,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景德镇和鄱阳等江西的东北部区域。京剧、湖南戏曲、川剧、秦歌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受赣剧影响很大。因其历史悠久,包括文学、音乐、杂技、艺术、舞蹈、武术等元素在内的赣剧在2011年5月23日成为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在中国戏剧史上,江西省独特的地方传统艺术瑰宝——赣剧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赣剧的生存与发展形势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可谓十分严峻。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赣剧应该先继承,再谋求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为发扬赣剧的地方特色与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赣剧文化;中国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文化厅一般项目“现代赣剧音乐传承方式变迁研究”(YG2017115)研究成果。

赣剧作为江西传统戏剧,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明代,发源于景德镇和鄱阳等江西的东北部区域。京剧、湖南戏曲、川剧、秦歌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受赣剧的影响很大。也因其历史悠久,包括文学、音乐、杂技、艺术、舞蹈、武术等元素在内的赣剧在2011年5月23日成为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在中国戏剧史上,江西省独特的地方传统艺术瑰宝——赣剧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赣剧的生存与发展形势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可谓十分严峻。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赣剧应该先继承,再謀求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为发扬赣剧的地方特色与弘扬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赣剧文化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昆曲等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精髓在赣剧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被充分吸收,赣剧的艺术内涵也因此不断提升。包容性、开放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在赣剧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形。广信班和饶河班是赣剧戏班的前身。广信班主要在玉山、贵溪等地发源和传播,曲调流利,而饶河班主要在鄱阳、景德镇、乐平等地发源,曲调简单而粗犷。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赣剧有过辉煌的一刻,其经典曲目《还魂记》在中国戏剧史上创造了辉煌成就。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领导人毛泽东以“美、秀、娇、甜”赞扬了由潘凤霞主演的《还魂记》。《还魂记》改编自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江西作为汤显祖的故乡,曾为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举办了是“临川四梦”的大型戏剧纪念表演,这是歌剧艺术实践的开创性工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赣剧首次出境唱彻香港,进而出国到新加坡,不仅获得“梅花奖”,还获得了首届“文化新剧目大奖”金奖榜。香港同胞反应热烈,各界戏剧专家开始赞扬赣剧,赣剧正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赣剧振兴明显。

二、赣剧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赣剧文化人才缺口严重,几近断层

赣剧表演在早期阶段涌现了肖桂香、陈桂英等一大批优秀的赣剧表演者。随着改革开放后电影等多元现代艺术形式的涌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赣剧的发展遭遇瓶颈,剧团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缺乏资金等,导致难以排出高质量的新剧本,赣剧的发展步入了下滑道。目前,赣剧的大多数专业表演者都比较年长,其代表人是童庆川、潘凤霞、宗彩琴、陈俐等,均为70岁以上。赣剧表演中年轻的专业演员很少,人才缺口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出现文化断层现象。

(二)赣剧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传播和发展受限

赣剧诞生于如鄱阳、乐平、万年和益阳等赣东北的农耕文化,其内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观众欣赏赣剧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此外,笔者发现当地还有很多民间赣剧团,许多村庄保留了邀请戏剧团参加婚礼、葬礼、重大节日庆典的传统,有许多用于表演赣剧的古代剧院仍保留在乐平县。然而,在江西南部和西部,赣剧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是有限的,故赣南、赣西当地人对赣剧的认识较少。赣剧的不平衡发展给其传承、传播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赣剧在高等教育中不被重视,传承教育不足

赣剧课程和表演作品在江西省40多所高校中只有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予以开设。研究人员以“谁去剧院看戏”为主题对江西省高校进行过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所有接受调查的学生因没有剧院、在家没有条件、戏剧似乎太神秘而遥远、不知道如何欣赏它等原因而都没有去剧院看过一次赣剧。由于缺乏高等教育的相关重视与培养,大学生对赣剧越来越陌生。由此可见,教育和人才培养是赣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才培养又离不开高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四)赣剧文化的推广传播缺乏新技术和深刻的思想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迅速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技术等新的发展和传播手段还未被如赣剧等传统戏曲有效利用,来创新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和传播形式。目前赣剧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尚未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支持和参与,还仍然是政府层面的单方面政策行为。

(五)赣剧的艺术创新动机不足

艺术与现代特征相结合并予以升华给传统艺术新形象和魅力的过程就是艺术创新。创新的艺术能反映一个时代特征,满足现代社会主流审美需求。由于大众文化的普遍传播,传统戏曲无法持续吸引大量的观众,市场表现不佳,这使得戏曲缺乏创新动力。

三、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一)加大赣剧人才的培养力度

大学生是世界潮流和未来方向的领导者。赣剧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过去,强调口传心授的培养模式的江西文艺学校、江西赣剧院和当地赣剧团和戏剧团等是培养赣剧人才的主要阵地,赣剧的传承主要依靠它们。但这些场所不包括在公共教育体系内,导致大学生日常接触赣剧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其在学生中的影响也越来越萎缩。在高校公共教育发展中开设相关课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如赣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和由衷的自豪感。

(二)积极走创新发展之路

对于赣剧,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剔除旧的改革思想,积极发展赣剧的创新方式。我们应该在传统赣剧的基础上多样化赣剧的表现形式,让赣剧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当下各种新事物不断开阔,诱发人们的好奇心。所以赣剧必须创新才能拥有活力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如果赣剧保持不变,肯定会走到尽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故宫博物院周边产品一样的创新模式开发围绕赣剧院的产品,以此激发人们对赣剧的好奇心。例如,在赣剧中出售可以扩大赣剧人气的手机装饰品、赣剧服饰等,以带来货币效益地周边产品的销售来促进赣剧事业的更好发展。此外,以原有的赣剧文化为母体,结合现代元素,可以创造符合现代流行美学的新内容。

(三)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细分需求,进行个性化精准营销

首先,应根据用户需求制定精确的营销信息。用户可以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故网络直播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收集、交换和反馈系统,赣劇艺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能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上的用户需求来反映。赣剧艺术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传播媒体,为用户需求制定准确的营销策略,需要充分了解和反映用户需求。在了解用户习惯和偏好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数据反馈和信息比较建立满足个性需求的营销计划,就是精准营销。通过收集和分类信息,系统准确了解不同用户群的需求,不仅可以体现用户优先,还可以有效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品牌知名度。这是这种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的优点。其次,应建立用户信息反馈系统。用户信息反馈系统是指对实时网络广播过程中的用户体验、用户意见和建议的综合收集整理与分析。影响赣剧艺术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传播的最重要因素是用户观看体验。因此促进赣剧艺术的保护和创新,增强全社会对赣剧艺术的理解,增加对赣剧艺术的关注程度,为下一步赣剧的艺术传播与创新提供重要参考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反馈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用户体验网络直播平台中赣剧艺术传播的模式、效率和过程。

(四)利用新媒体增强赣剧文化的互动,使其趣味化

如今,一个重要的新媒体就是具体有交互模式特征的实时网络广播,它能在信息发布者和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用户为实现个人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希望与信息发布者加强沟通;信息发布者为提高信息的广泛参与性和关注度,希望与用户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实时网络广播的互动营销带点有病毒传播的性质,是靠用户在互动营销中的广泛参与引发的。

网络直播平台在互动营销中的优势可以运用在赣剧戏曲艺术传播过程中。赣剧互动艺术传播模式利用直播平台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首先,互动模式要有趣。在线直播平台实质上是一个突出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流行娱乐交流平台,为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可以试着把赣剧戏曲艺术适当地流行娱乐化传播。其次,互动内容要易于理解。为实现其传播方式和内容的普及,作为中国地方戏曲的经典代表之一赣剧艺术的传播应创造简单、流行的传播方式和内容,适当迎合公众的需求,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再次,传播内容和方式能够满足大众的艺术审美需求。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有其自身的特点。赣剧艺术要借助直播平台进行传播,为增强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支持和参与,需要掌握和洞察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喜好,尽可能满足其寻求简单轻松的娱乐内容的大众娱乐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娜文.地方戏剧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和都市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9):87.

[2]杜浩,姚风,李彩颖.数字化背景下网络直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研究[J].发现,2017(9X):151.

[3]童丹.如何在大学里推广传统戏曲(赣剧)[J].艺术教育,2009(11):10-11.

作者单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作者:胡菲

戏剧的振兴中国历史论文 篇3:

中国近代戏剧剧目关注国情的特点

【摘要】近代中国遽烈变化的内外形势,迫使中国戏剧剧目在关注现实的过程中,讥讽王朝腐朽,歌颂民主共和的内容渐趋增多。虽然当时的剧本因时代局限而遗憾诸多,但仍然起到唤醒时人,震撼心灵,催民奋进的作用,在中国戏剧史上写下了华彩的一章,也为今天的戏剧工作者留下了可贵的经验。

【关键词】近代戏剧;内容;关注;国情;特点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等的重大变化,必然引起文学艺术内容的革新。中国近代戏剧作为文学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当然也姿态一新。大多数作品“无不直接间接地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相联系,或受其影响,或应其需要而发生,具有与古代戏剧不同的面貌和特点。”[2]其中,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是这一时期戏剧创作思想的主流,所以,紧密配合当时政治斗争的时事剧和新编历史剧的大量涌现,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显著特点。换言之,中国近代戏剧对国情的强烈的现实性关注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独特风格。本文从中国近代戏剧部分代表性剧目的分析入手,对其关注国情的特点作了五个方面的探讨,以求证与方家。

1.讥刺政治腐败与官场黑暗

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清末民初,阁潮频繁,政局不稳,官场丑闻屡见不鲜。所以,出现了许多讥刺政治腐败与官场黑暗的优秀剧目。如:

《一念差》——描写一位海关监督为了打败政敌,不择手段,残害忠良,最后积虑成疾,良心自责而自戕的故事。该剧生动再现了旧式官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丑态[3]。此剧1916年由奎德社首演,后改编成话剧,“表情说白,都臻上乘”[4],开演时“到场者人数多至千数百人”[5],“博得圆满成就”[6]。可见其影响至巨。

《新村正》——描写了“五四”前夕,一位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毕业回乡,本想大刀阔斧地干一番事业,却受到外国公司与本地恶势力的阻挠和排挤,自己的宏伟蓝图终成泡影的故事。反映了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横行乡里的罪恶;揭示了资产阶级和封建顽固派之间的斗争,反射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由于故事本身的凄婉曲折,故而演出后“名播海内”,被誉为是“向旧势力反抗,向新时代迈进”,“走在时代前边的作品”[7]。

《宦海潮》——是梅兰芳“对时装新戏的试演”[8]。内容描写某军官利用职权霸占下属妻子,使其下属家破人亡,最后受到政府惩治的故事[9]。该戏反映了民国初年官场阴险狡诈,人面兽心的丑态。当时北京的多家班社都曾上演此戏,震动很大,是当时较著名的时装新戏。

《张汶祥刺马》——此剧是王钟声根据1870年发生的真实案例改编,1907年在春桂茶园演出,王亲自饰演张汶祥。描写张汶祥计杀贪财好色、见利忘义的结拜兄弟窦一虎的故事。实际暗讽当时黑暗的官场生活。据宣统二年出版的《海上梨园杂志》载:“钟声气概轩昂”,“四座莫不动色”[10]。可见该剧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2.揭露列强暴行唤醒国人的爱国情怀

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涌现出无数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因而,近代戏剧一方面改编排演了部分能够唤醒国人爱国热情的传统剧目,另一方面也新编自导了一些与国情有关的时事新戏。这些剧目在揭露列强暴行,唤醒国人爱国情怀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哭祖庙》——这是汪笑侬根据《三国演义》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故事叙述刘备之孙刘谌不忍看到父亲刘禅献城投降,带领全家自杀殉国的壮举。有力地鞭挞讽刺了清政府的腐休卖国。该剧唱词对比鲜明,酣畅淋漓。《哭庙》一场是全剧精华,前后七段,长达八十余句,汪笑侬一气呵成,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据周信芳讲:汪“在大连演出这戏时,以‘国破家亡,死了干净’八字,感动了无数爱国同胞,一时成为大连全市人民的口头禅。”[11]后来,周信芳等也在不同时期演出此剧。

《潘烈士投海》——是署名白云词人的一位作者,根据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潘伯英投海事迹写成的京剧时装新戏。描写潘伯英留学日本时,在东京结识同盟会发起人之一陈天华,两人痛恨帝国主义“兵舰重重泊在洋”,中国“曾经作战场”,担忧“国不能保”,“家也不能保”[12]。希望开启民智,振兴实业。而清朝与日本政府勾结,颁布《取缔清朝留学生规则》来瓦解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为抗议此规则,潘伯英继陈天华投海后跳海自杀。此剧1906年9月在上海丹桂茶园首演,后多次在新舞台演出。该剧反映了爱国青年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愤而自杀的社会现实,是近代戏剧改良运动中有影响的剧作之一。

《薛虑祭江》——是陈独秀发表在《安徽俗话报》上的剧本,出场人物只有两个人:主角薛虑和跑龙套的佳人,演唱者只有薛虑一人,基本上是自唱自演的独角戏。剧本通过描写1900年7月16日,沙俄军警强行把中国居民“圈围江边”,“东砍西劈,断尸粉骨”,后又把剩余居民赶入汹涌澎湃的黑龙江中,造成“骸骨飘溢,蔽满江洋”的海兰泡大惨案。揭露了帝国主义的暴虐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哀叹中华民族之艰难,以此唤醒国人,拯救危难中的祖国。

《瓜种兰因》——汪笑侬曾改编上演此剧,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剧情借波兰灭亡之事预示中国的前途,讽刺了视外族为“蛮族”的骄傲轻敌思想,暴露了清王朝“上下交征利”,“排外改媚外”的丑恶嘴脸,揭示了帝国主义动辄“大动刀枪”,“兴兵问罪”的侵略本性。同时借大臣之口说明国王“选于他国”、“人民不得与政治”、“各党半倚外人之势”是波兰灭亡的三大原因,并提出“开议会”的主张。以此剧本隐喻国家命运之危机。

《警黄钟》——洪栋园著,故事写黄蜂国受到胡蜂国和黑蜂国侵略,而“国民醉梦,鼓舞太平”。后因竺氏三人为首的正负元帅“慷慨从戎”、“与士卒敌忾同仇”,最终取胜。暗示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外侮频仍,内政不修”,“强邻环伺”,“主权尽失”的危殆局面,此剧以寓言剧的形式敲响了 “胥惊梦醒”的喤喤钟声。警醒黄帝子孙奋起抗争,避免剧中祸情在现实中发生。

3.歌颂维新变法贬斥顽固保守

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它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毕竟传播了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在国人心目中引起了较大的震动,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近代中国戏剧内容中反映这次运动的剧目亦颇可观。

《维新梦》——这个剧目有多种版本,但故事情节基本按照戊戌维新的发展顺序安排,剧中既有“下诏求贤,力行新政”的光绪皇帝,也有慷慨从容的“戊戌六君子”。充分说明剧作者对维新运动的同情。

《党人碑》——汪笑侬根据清初丘园同名传奇改编,他有感于“戊戌政变,杀志士,逐党人,死于无辜者,不可数计”而改写。故事发生在北宋,但汪笑侬欲借此剧为“戊戌政变”中遇难的六君子张目,尤以“打碑”一场最为慷慨激昂,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民国元年在天津下天仙茶园演出,反响强烈。“观者下涕,而忌之者,讥之为叛徒”。据《中国戏曲志》(上海卷)载,某次在春仙茶园演出,适逢清朝当局查封《苏报》和汪笑侬组织的《大舞台报》出版,汪触景生情,慷慨悲歌。说到悲伤处,潸然泪下,如临其境,几乎忘记自己在演戏,观众无不为之感动。

《博浪锥》——汪笑浓编,是早期改良京剧的代表作。尽管作者把背景设在秦朝,描写姬相公“一腔热血涌,誓心报国仇”,“总想推翻”“专制政府”,“重新构造”“好乾坤”,但汪笑浓以此影射戊戌维新之失败,抨击清政府的暴虐无道。在当时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4.暴露封建家庭罪恶提倡妇女解放

清末到民国初年,随着西方思潮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广泛传播,妇女解放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许多宣传妇女解放的剧目也相继出现,这些剧目在京津地区的演出最为活跃。

《宇宙锋》——又名《一口剑》、《金殿装疯》,原为京剧传统剧目,适应形势需要,梅兰芳将其发挥成妇女追求自身解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剧目。叙述秦朝奸臣赵高在危难之际,逼女另嫁秦二世,赵女装作疯癫,坚决反抗的故事。作者借赵女之口,指出人民盼望“江山万代,永保平安”,未料“昏王荒淫无道,不理朝纲。”如此江山怎会“坐得长久”。这种赞扬女子勇于反抗父母成命、直面痛斥统治阶级的精神,在风气初开的民国初年,具有鲜明的启发意义。

《牢狱鸳鸯》——是梅兰芳著名的时装新戏剧目之一。描写大家闺秀卫如玉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祸害,婚姻波折,最终与心爱之人喜结良缘的故事。据梅兰芳回忆,“在民国四年前后,一般观众的心理,还正停留在这个阶段里”,“只能在曲折的剧情里面,加些比较有意义的材料,或者还可能在侧面起一点警惕的作用。这出‘牢狱鸳鸯’就是针对当时婚姻太不自由和官场的黑暗而发的”。所以,演出后反响强烈,群众“满腹愤慨”,有一老头竟然闯到台上和演县太爷的演员打起来。可见此“戏剧感动人的力量,实在太大”。

《邓霞姑》——是梅兰芳等人编的时装新戏,叙述旧社会女子为婚姻自由,跟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本剧歌颂女子婚姻自主,其中一些台词,如邓霞姑斥责舅舅:“婚姻大事,关系男女双方终身幸福,必须征求本人的同意,岂能购嫌贫爱富,尽拿金钱为目的,强迫作主。现在世界文明,凡事都要讲个公理。像你这样阴谋害人,破坏人家的婚姻,不但为法律所不许,而且为公道不容”,轰动一时,梅兰芳“每次念到这儿,台下必定鼓掌欢迎”,“一霎时满园子的鼓掌声,叫好声和台上打成一片”。

《一缕麻》——齐如山根据包天笑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讲述一位屈从于包办婚姻嫁给痴呆少年的妇女的悲惨命运。掐中了当时包办婚姻的弊端,对于普通老百姓震动更大。据记载,当剧中林纫芬被迫上轿时,“心酸难忍”,“台下的观众,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个掏出手绢来擦眼泪”。

《童女斩蛇》——这是讽刺贪官颟顸,表现妇女勇敢智慧的讽刺剧。根据1917年天津大水后,一些投机取巧之人设置骗局,制造迷信骗局,捞取钱财的现实故事改编。《童女斩蛇》刻画了一个勇于打破迷信思想,智擒贼人的女英雄形象。当年在山东、河南的黄河附近,也流传此种说法。因而“初次上演,就受到观众欢迎”,吸引了不少观众。

5.赞扬民主革命拥护共和政权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辛亥革命后,以此为题材的剧目也不再少数。

《黄金赤血》——武昌起义胜利后,任天知编演。故事描写在武昌起义中失散的一家人,经过重重波折,最终团圆,为共和国募捐的故事。剧情直刺现实,歌颂了革命党人揭破立宪骗局,把中国“弄得天翻地覆”[34]的神勇之举。剧中也刻画了袁世凯居心叵测、两面三刀的嘴脸。

《共和万岁》——任天知编演,故事叙述武昌起义后,大清要员们或者醉生梦死,或者逃之夭夭。赞颂了艰难跋涉中新建立的共和政府,鞭挞了旧官僚在民国成立时畏首畏尾的心理。剧中的一些台词,如“到如今臬台是升了,本还没捞回来”入木三分地描绘出清政府官僚的腐败。而“先剪去烦恼丝,免得碍人的眼”等,则反映了部分官僚投机革命的本性。

《黄鹤楼》——描写武从孙五在租界制造炸弹爆炸开始,租界巡捕搜索起义军的旗帜、名单等,岑春煊、瑞徵商议如何对付新军的反正到武昌起义胜利的经过。歌颂了革命者“舍掉这颗头”,“为四万万同胞,争自由,要幸福”的革命气概,“今天不成,还有明天,今年不成,还有明年”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苍鹰击》——以徐锡麟、秋瑾起义为题材编演而成。既表现了主角田丰实“舍身入地狱,鼓翼排天门,愿替众生苦,复醒泥犁魂”的自我牺牲精神,也表现了他“既已被擒,早拼一死,剖心肢解,甘之如饴”的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作品也表达了对统治者“卖国甘心作地皇”的深恶痛绝,对革命者“要将心血洗乾坤”的由衷赞叹。如此激奋人心的剧作,在激励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方面,无疑意义重大。

上述剧目只是部分代表性剧目,还有大量相关剧目,如揭露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安乐窝》、《扬州梦》、《燕支井》等;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唤醒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庚子国耻》、《美人心》、《征鸿泪》等;歌颂维新变法,贬斥顽固保守的《经国美谈》、《叹老》、《新中国》等;暴露封建家庭的罪恶,提倡妇女解放的《孽海波澜》、《女中华》、《轩亭冤》等;歌颂民主革命,拥护民主共和的《革命军》、《广州血》、《黄花岗》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可能反复胪举。

6.结语

“近代戏剧的兴衰是和近代政治斗争、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与否密切相关的。”因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戏剧真实记录了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尽管因当时的戏剧斩榛辟莽,经验不足,缺憾较多,但她在中国近代戏剧史上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首先,顺应时代,警醒国人。中国近代戏剧能够适应时代潮流,敷演时事,激昂人心,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她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歌颂了当时的新生事物。特别是许多剧目能够抛弃改良立宪的主张,积极拥护新生年幼的共和主张,表现了中国近代戏剧与时俱进的开新精神。

其次,世情所囿,瑜不掩瑕。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国近代戏剧还有诸多缺点,剧情中有多种落后的思想倾向,如《潘烈士投海》幻想清政府能顺从民意,真正立宪;《黄鹤楼》过高刻画黎元洪的形象,使其成为“牺牲一身,为涂炭的生众一殉”[1]的英雄,违背史实;《苍鹰击》剧中屡次出现“一夫攘臂起”,“粉骨报疲氓”等句子,客观上也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孤芳自赏的情绪。

尽管有诸多缺点,但中国近代戏剧毕竟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形势,进一步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是戏剧史上光彩的一章。今天,当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戏剧是否还能重振雄风,适应时代要求,创造出适合于新时代的作品,我们期待戏剧工作者的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60.585.

[2]张庚,黄菊盛.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1840――1919)(1)[M].上海书店,1996.

[3]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志(北京卷)(上)[M].中国ISBN中心,1999.168.

[4]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70.

[5]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26.

[6]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70.

[7] 夏家善,崔国良,李丽中.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C].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54.

[8]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2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54.

[9]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2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58.

[10]张庚,黄菊盛.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集)(1840――1919)(2)[M].上海书店,1996.665.

[11]周信芳.敬爱的汪笑侬先生[N].戏剧报,1957(12).

[12]张庚,黄菊盛.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戏剧集)(1840――1919)(2)[M].上海书店,1996.662-664.

作者简介:范文明(1967—),男,山西忻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04级博士研究生,现为湖北经济学院社会科学系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文化史。

作者:范文明

上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教师教育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