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2024-05-02

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共8篇)

篇1: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更新,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程教育作用的认识在深化,也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观。在教育部组织编制的21世纪中学历史新课程中,这一思想得到重视和实施。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使新研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与大家熟悉的历史教学大纲有了许多区别和发展。本文仅就研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课程标准较之教学大纲的发展,谈谈个人的意见,就教于历史教学界的同仁。

一、研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根据教育部的安排,春,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力量研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夏,完成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秋,开始在国内部分市、县、区实验;继续扩大实验。从年秋启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也即将完成。这次研制的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在汲取了新中国五十多年中学历史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我国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新的中学历史教育理念:中学历史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系统历史知识的课程,它应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和帮助学生发展的课程;中学历史课程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课程,它是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基础课程,应摆脱长期受大学专业历史教育模式和历史研究成果(模式)影响的束缚,不去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内容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它应只向中学生介绍最基本、最重要的历史知识,构建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和中学生学习需要并有助于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课程新体系。同时,中学历史课程应关注中学生养成良好历史学习态度和历史学习行为,改变目前历史课程主要靠教师一人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方式;使历史课程成为师生平等参与、信息互动、多项交流、共同体验历史过程的多元学习活动;历史课程还应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在我国,目前初中历史课程处于非专业历史教育的最底层,是义务教育阶段首次向学生进行的历史教育课程。这个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高峰期,但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简单,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就相当困难。因此,我们在编制初中历史课程时,就“以学生发展为本”作指导,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工作,提出了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

初中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原则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国家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必须面向全国初中学生,使学习了历史课程的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原则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只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门基础课,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目标的确定上,必须有别于高中历史课,即知识相对浅显通俗,形式较为活泼直观,课程难度较小,使初中学生都能认知、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发展性原则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既要考虑全体初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也要顾及少数喜欢历史课的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特长,为初中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打基础,也为初中学生进入和适应未来社会打基础。

面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现实,我们在编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时,既考虑东部、特别是相对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考虑全国、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一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设计初中历史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使知识贴近现代社会、贴近学生生活,避免抽象历史概念和理论化历史知识的堆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由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由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结果,以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质量。

二、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用来指导、规范、监控中学历史学科日常教学、评价及管理工作的教育文件。近五十年来,历史教学大纲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起过很好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我们对历史教育作用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现行教学大纲的结构、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决定用课程标准来取代它。当然,课程标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的完善和发展。这次研制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比现行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有进步、有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明确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长期受大学历史教育及历史学科研究成果的影响,始终没能准确定位,课程内容经常是大学历史课的浓缩。这样的中学历史课有比较严谨的学科体系,有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有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概念和历史理论,但它们超越了中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学习起来相当困难,无形中增加了中学历史教育的难度。因此,定位不准的中学历史课已成为中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严重影响了中学历史课的教育作用。

在研制历史课程标准时,必须首先给中学历史教育(课程)准确定位。五十多年中学历史教育(课程)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只有给它准确定位,才能避免中学历史教育(课程)的专业化倾向,使新编制的历史课程适合中学生学习。

根据学校教育阶段划分,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所设置的各学科课程均属提高国民素质的通识性课程(基础课程),历史课亦如此。因此,中学历史课程是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的历史通识课程,它应明显区别于大学历史课这种专业历史教育的课程。它只需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重大的活动(事件、人物),浅显、通俗地告诉中学生即可,构建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内容体系。初中历史课程更应该如此,不能有过多的知识,不能有空洞的概念,更不能有艰涩的理论和说教。

2.课程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都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发展。因此,我国21世纪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要把过去关注知识传授的课程,改造成关注学生发展的课程。这给我们一种启示、一种压力,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把中学历史课编制成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这就要求新历史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社会,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认知、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内容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同时,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也要求新的历史课程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应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传统课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应使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多元体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规划人生。

3.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的中学历史教学(课程)体系。

这次编制历史课程标准,就有改革现行中学历史课程结构,重新构建适合中学生认知的中学历史教育体系的任务。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非专业教育的历史课程内容就应该相对简单、通俗、生动、活泼,而不能是历史材料、历史概念和历史理论的罗列或堆积。因此,必须明确目标:不去刻意追求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应精选而不是囊括历史知识,改变课程的“难、繁、偏、旧”状况,按历史发展时序,中外有机结合地展现历史,并体现“薄古厚今”原则──增加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国现代史的比重,增大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思想史、科技史的内容,以主题或专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以必修加选修的方式呈现课程结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方便中学生学习,也可以增大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质量。

构建适合中学生认知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细致的工作,是需要一两代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我们这次只不过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所以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难免存在不足和缺陷,尤其是跳跃式的历史过程使习惯于历史教学大纲知识体系的中学老师比较陌生。但这种结构可能更适合中学生认知、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坚持了这种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其教学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4.由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重要发展。传统的中学教学大纲主要是让中学历史教师使用的,因而,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有一定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规范了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这种规范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并以此来保证全国中学历史教育质量。但在旧评价(考试)体系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下,历史教学大纲对教师的规范作用日益衰减,为提高考试成绩,历史教师只有强化学生对全部知识点的认知、记忆和不断扩充,历史教学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满堂灌”,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因而,增加了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难度。在当前,历史教学大纲已演变成只是历史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历史知识和进行各种考试的尺度、标准,它已无法完成国家规定的历史教育任务,也无法为学生继续学习历史和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历史教学大纲这类教学文件已不能胜任担纲的任务。

历史课程标准力图改变中学历史教育的这种窘境,另辟蹊径,从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入手来设计课程。我们认为,直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可以让历史教师知道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避免教师随意拔高课程难度或拓展课程内容,也使教学评价有了可操作的依据,防止评价要求过高过难,这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种策略。在课程标准中我们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最低要求──识记层次,这一层次的学习行为要求是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所学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对这类内容我们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讲述”、“说出”、“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初中历史内容的70%左右;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识记层次的基础上能对所学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内容我们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归纳”、“阐明”等行为动词表示,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初中历史内容的20%左右;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识记、理解层次的基础上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等,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内容我们使用了“分析”、“讨论”、“比较”、“评价”、“探讨”等行为动词表示,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初中历史内容的10%左右。

5.变知识单向传递为知识多元交流。

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

传统历史教学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由教师一人唱独脚戏──一讲到底,学生多系被动接受知识,教学多为知识单项传递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不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体现。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已不喜欢中学历史课的现行教学形式,不喜欢学习和接受历史知识的单调过程,因而影响到历史学习的质量,并使历史课变成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

为改变历史教学的这种现状,中学历史教学必须由单项知识传授变革为知识多元交流,即把教师一人唱主角的课程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真正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学不再只关注知识传递,而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这里教学活动的改变是指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师生平等、合作探究、共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的吸引力,真正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

为使历史教师更好地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为了方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具体操作实施新课程,我们在课程标准中为历史教师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如“设计表格,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五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举办‘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主题故事会,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理想和抱负”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范例,给历史教师一种活动启示、一种设计思路,使每位老师都可根据各自的条件、能力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开辟多元途径,为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6.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

这既是对历史教学评价的要求,也是对日常历史教学的要求。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和以升学为首要任务指挥下,我国中小学的评价和教学常常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重视期末或学业结束考试(升学考试不在此列,也应另当别论)。这种思想指导教学与评价有其一定道理:既便于日常教学管理,也便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类(还不包括排名次),更便于对预定教学目标的检测。但它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的及时指导与帮助,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只重视学习结果的倾向更严重,危害也更加明显。这种局面若不能及时扭转,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就难以大幅度提高。

重视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教学与评价,要求历史教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这对历史教师来说并不新颖,只是过去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实施,把重心放在了学习结果上。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从设计教学方案开始,就必须两者兼顾,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在每一堂课、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要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的基本方法:告知学习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样的教学与评价对学生学好历史课才有帮助,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才能使学生喜欢学历史,喜欢历史课,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篇2: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一、主要变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文本形式上,仍然保持前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即《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1、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前言部分变化最大的是“课程设计思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2、课程目标保留《标准(实验稿)》中在横向上的三个层面的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对这三个层次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叙述更为清晰,明确、完整,与纵向的、课程内容中规定的目标的结合更为紧密。

3、课程内容主要做了三方面的修改:第一,根据“课程设计思路”的弱化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所做的调整,重新编写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第二,在每一个学习板块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标准(实验稿)》中过难、过偏的学习内容,降低难度。同时,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些内容。第三,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标准》中。除了具体的内容之外,最明显的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

4、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七点建议: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建议,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基本特点

1.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在“课程基本理念”上,更突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

3.更新“课程设计思路”,在具体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弱化学习主题,采用按照历史发展时序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对“学习主题”的弱化,并不是以前的学习主题错了。只是作为国家课程标准,不宜确定学习主题,而应该把确定学习主题这样的空间,留给教材编写者,留给具体的历史教学者。

4.更为清晰,明确、完整地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横向的课程目标,并与课程内容中规定的纵向的目标结合得更为紧密。5.在课程内容上,根据“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在六个板块的学习内容上,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重新排列史实,并提出必要的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同时根据上述原则撰写导言。

6.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过难、过偏、过多的知识点,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7.“实施建议”清晰具体,切实可行,富有弹性;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活动、评价实施、教材编写、资源开发都留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三、使用建议

教学设计基本要素:课标分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教材分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阐明预期的学习效果;重点难点——阐明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学流程——梳理教学过程的逻辑;教学过程——解决如何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评价——检测教学目标达成与否。

围绕中心,确定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

四、个人看法

篇3: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1. 新课程标准下教材内容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1 历史知识前后表述不一

在教材编写中, 会出现同版本同教材中历史知识前后不一及不同版本的教材前后的表述不同的情况。教材描述的知识出现分歧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误导或者是分歧, 没有达到教材本该有的对学生及老师提供正确方向的目的, 势必会影响学习的效率, 也使得教材在教师及学生心中的满意度降低, 从而学习兴趣也降低。

1.2 少数历史事实表述不实

在教材的内容中, 有时还会出现历史事实不真实的情况, 也就是说凭空捏造历史, 或是篡改历史本来的情况。例如关于南京大屠杀人数史实。人教版必修1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表述为“1937年12月, 南京沦陷, 30万人被害, 其中包括惨遭蹂躏的2万名妇女。”经查:“南京大屠杀”史料编辑委员会、南京图书馆编辑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料》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的前言明确写道:“总数达三十万人以上”;魏宏运主编的《中国现代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330页写道:“中国军民被屠杀的总数至少30万以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1931~1945) 》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第173页写道:“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总数在30万人以上”。由此可以肯定人教版教材“30万被害”之说需要修正。无论是对于本国的历史事实会表述错误之外, 对世界历史事实表述中也会出现错误, 这无疑会对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带来误导, 使得他们错误的理解历史, 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果就背离了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学意义剧降, 严重损害历史教学的声誉。

1.3 历史史实时间表述不真

在历史教学中, 对各个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介绍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但是, 有些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历史教材中对一些历史史实的标注会产生错误, 这些无疑给历史教学带来一个巨大的打击。例如关于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的创办时间。人民版必修2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表述为:“1866年,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可见该教材认为, 发昌机器厂是在1866年创办。经查, 李侃、李时岳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版) 第152页表述:“1869年在上海成立的发昌机器厂, 是由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开始采用车床而出现的。它的主要业务是为外商船厂制造配修零件。由于沿海……, 成为当时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又查虞和平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一卷) 》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151页表述为:“如1869年成立的第一家机器修造厂———上海发昌机器厂, ……造大小火轮船机器。”此二权威史论等均认为发昌机器厂是在1869年创办, 而非人民版教材所论。

2. 新课程标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1 注重人文修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了解一些历史人物的成长过程及一些历史事件的发展情况, 来思索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 明白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技巧, 利于今后无论是对社会还是自己的发展。因此, 学习历史学科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其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

2.2 提高学生情商指数

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 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提高学生情商指数。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 去认知人和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及怎样处理好这些关系。例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二战中几次重大国际会议这些历史内容后, 本人认为, 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在其显著的政绩之后, 一定有某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正是这种人格魅力成就了罗斯福不平常的人生辉煌, 所以在这段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史实, 来让学生了解到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进而鼓舞学生以这种人格魅力作为目标而去学习, 这样结合实例的方法一般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培养学生开放的世界意识并尊重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中, 要公正的讲解各国的历史事件, 且尽量使讲解的涉及面广,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 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 可以对学生认识人们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起到促进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 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形成开放的意识, 这对于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各国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工业革命”讲完后, 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 对英法两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也可以作一个对比, 以此来加深对不同国家政治、经济的多样性理解, 得出政治经济的发展要尊重国情民情这样的认识。

历史教学本就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 对其的改革也是教育史上的一次改革。虽然改革的时间不是很长, 但是教师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转变教学方式, 在新的形势下取得优势,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将中学历史教学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各个学科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力度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使得很多学校无法适应, 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也很难适应, 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 这一具有时代特性的科目, 要想在教学上取得突破, 更是要转变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内容, 这无疑给很多教师带来较大的压力。本文将对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新课标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些探析。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任长松.面对新课程, 教师须更新知识结构[N].中国教育报, 2003-3-27.

[2]施海平.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优化[N].中国教师报, 2006-6-21.

篇4:中学历史教学中课程标准的运用

一、认真研读,更新理念

通过阅读我们首先明确新世纪历史课程的性质即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再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均有了显著地变化。

1.在课程目标上,《历史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在课程结构上,《历史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在课程内容上,《历史课程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4.在课程实施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老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5.在课程评价上,《历史课程标准》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力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些变化,实际上显示了新世纪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新发展。这种新发展,既是对我国现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挑战,也是对我们每一位从事高中历史教学教师的挑战。

二、发掘真谛,指导教学

通过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我们领悟新课程改革的重心显然要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上来,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层面上。中学历史教学不应该再存有“塑造”的观点,而应持“发展”的观念。中学历史教学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提高历史知识的教学质量,而是作为现代国民应该具有怎样的历史认识和世界观。因此,历史教学一定是水平教学。在新历史课程标准里我们清晰的看到表述语言的重大变化,“了解、列举、概述、简述、说出、知道”等这样词汇的出现,说明新世纪历史教学不是摈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反而还要强化,通过我们的学习让学生具备相关的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注重双基的层面上更进一步,诸如“认识、探讨、分析、概括、理解、体会”等这样的词汇频频出现。这些新时代的教学词汇的出现就给我们历史教師发出信号,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不是一味的满堂灌,不再是历史教师一人的舞台,过去那种“教师表演,学生只是观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时期的历史教学应该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一方面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历史素养,另一方面要把舞台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鼓励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形成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独有的感悟和体会。

三、把握方向,指引高考

诚然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的崇高目标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思考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新时期历史教学评价的改革还在探索中前行,其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机制还在高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新课程的理念日渐凸显。一标多本下,历史教材不是高考命题唯一的资源。“小切口、大立意”是我们一线教师评价高考题经常提及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第41题“冲击——反应”这道开放性题目,在必修(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课程标准明确陈述“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如果我们的教学中很好做到“列举”、“概述”“体会”,相信这道无从下笔的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新时期我们历史教师走在课程改革的探索大道上,且行且思,我们要与时俱进,我们在分享课改成就的同时,我们又多了些许担当,力争在充分发挥历史课程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在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上有更多的作为。

参考资料:

[1]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篇5: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历史教学中给予课标的历史教学内容规定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

教学的一切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品质和优秀人文素养为主,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而: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确立现代历史教育观,追踪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深化和拓宽学科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课堂成为科学知识的殿堂,成为人格培养的圣堂。

篇6: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过程囿于固定的、狭窄的认知框框中,把传授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以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笔者拟就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生活性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人的世界。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考试目标的实现,将教学与生活完全隔离,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展现。教师通常根据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将“过去的史实”硬塞给学生。学生为了应试一时记住了大堆的历史概念、原因、影响等知识,而后却浑然不知历史为何物,为何要学历史,学了历史有何用,使学生们日益感到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是“古董”,是脱离实际生活的。针对这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新课程强调:“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角,应当尽可能地进行“二次创作”,将历史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例如,在学习中国现代史、当代史的内容时,教师就可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又结合历史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一些来源于生活、社会的案例,如:学习了鸦片战争的“禁烟运动”时,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体会。就有学生提出,鸦片战争的“禁烟运动”和当前中国的“禁毒大战”,尽管在历史背景、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但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古今相同,禁烟、禁毒的根本目标一致:保护国民身心健康,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使学生体会到“种毒必究、吸毒必戒、贩毒必惩”的必要性。

另外还可结合相关教材设计以下活动:①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以及现在报刊上的各种广告资料,感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②查阅资料,讲一讲五星红旗的由来。③查阅读资料,讲述有关周恩来外交活动的几则小故事。④收集雷锋的事迹,讲述雷锋故事,并讨论当代青年如何学习雷锋。⑤社会调查:向你周围的老人了解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生产和生活的情况。⑥以《人民公社社员的一天》为题写一篇口述历史小论文。⑦口头社会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吃、穿、用、住有何不同?⑧搜集不同时期的照片,谈我家自改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等等。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世界,变历史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全面发展。

二、体验性

人有与生俱来的探究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多地强调认知,过分地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逻辑推理和参考(或标准)答案,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情感需求。由于缺乏心灵体验的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被简单地异化为机械传输的过程,求知的经历变成了一种单纯的灌装知识的活动。而新课程首次将体验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反复提到了“体验”这个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进行探究和体验的学习环境。

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五四爱国运动》一节中时,笔者就采用了问题导学法来进行过程教学。先用上面的漫画引入教学,再通过设置下列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画面上反映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2)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3)这个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通过上述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对五四运动背景问题的具体分析中,学生们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接着,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经过,模拟新闻记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作“五四北京见闻”报道。然后,组织讨论:怎样认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了五四运动概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讲一讲:①“如何理解五四运动的意义?②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何体会或启示?”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后,还可让学生乘兴唱起《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再次体验和感悟五四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用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从而获得深切的感受。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既建构知识体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又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知识的主要构建者,学习的主体参与者,问题解决的“第一责任人”,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等种种感受油然而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从而得到加强。

三、情趣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能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缺乏教学情趣,结果教师讲的口干舌焦,学生听得晕头转向。新课程标准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历史照片、历史图片、场景、资料等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并引发其深入思考。课堂教学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就要实现由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化,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情趣,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享受欢乐的乐园。

为体现课堂教学的情趣化,教师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言和耐人寻味的结语吸引学生,如上提到的用漫画作为课堂教学开始的激趣的材料;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可以运用角色转换方式,再现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开设深受学生们欢迎的历史选修课,如:《史林探微》、《历史之谜》;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鸦片战争》《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历史题材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背景,讲述历史故事,写历史小论文等等。在参与种种活动的过程中,师生来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并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快乐与满足。

四、活动化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从培养“自然人”的教育

目的出发,认为教育不是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主张让儿童通过实际活动接触事物,从观察与探索活动中去获得真实的知识。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坐要端端正正,学要规规矩矩”,于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颈部以上的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关心周围的世界。对此,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收集、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等各种丰富的活动,感受历史。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教学活动: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纪念馆、历史遗址,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和历史故事演讲比赛,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剪报、集邮,特别是收集近年来的一些报纸、邮票,感受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等。

如在学到中国古代史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时,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所学所闻所见,谈谈自己的感想。结果就有学生提出,在他所收集的邮票中,有一套我国邮政部门在2001年发行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三枚纪念邮票。这三枚邮票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郑成功为收复台湾而英勇征战的历史。缅怀历史,追怀先辈,引发我们不仅要关注历史,更要关注与历史紧密相关的现实生活。随着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紧迫课题。笔者认为,在这里,邮票不仅仅是邮票,它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集邮,让学生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更有效地深化教学,以邮助教,寓邮于学;学生在收集、整理、了解、分析的过程中,既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又提高了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篇7: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论文

作者:赵诗颐 发表时间:2006-12-6 23:38:17 来源:转载 访问次数:2830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教学的几点思考

赵诗颐

一﹑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实验,二、我们目前的进展情况分析:

我们目前课改进展情况,还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教学方式没有发生转变,教师还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强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仍然发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搞题海战术。这一切都是因为新的高考模式还没有出台,到底将来怎么考法,学校和老师心里没底。因此课改进展情况十分缓慢。但是从当前国家以及实验省份教育主管部门的决心看,新课程改革必须开展下去,现在只是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出台。因此,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先入为主,要不然我们将会陷入被动。“把握了契机,就把握了成功!”

三、关于如何实施新课程的认识:

1、应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版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6个)共30个学习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1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

2、教学建议:

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课堂教学落实。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历史课程。

(一)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3、让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1、由照本宣科的“领唱人”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前提。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的引导能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课程要生动,从教材内容到教师上课,都要能吸引学生。

历史本来就是无所不通的。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神入”历史之中,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传人恰如其人”“叙事恰如其事”,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通过历史教师角色扮演,形成鲜明清晰的历史表象,掌握准确的具体历史概念,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2、由上帝化身的“传教士”变为引领学生品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大厨师”。根据“内容标准”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全人类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园林里,去品尝、品评历史的精神大餐。

3、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增长点”。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

三、更新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

1、更新教学原则

(1、)“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2、)“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3、)“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4、)“让学生的双腿动起来”

2、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1、)“自学互论法”三个措施:

A: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所拟问题的原则:一是要能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B: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一是要列出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阐述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对重点问题的说明;四是质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书读懂。

C: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学互论”。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用“甲、乙、丙、丁”四个等次评估学生的讨论效果。

(2、)情境模拟法

强调“身入其境”,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么发展而不那么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那么做。

(3、)专题研究法

实施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精选专题。要能涵养教材较多内容,且能引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步:“开放“史料。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史料,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应的史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研究。第三步:成果展示。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于班内“墙报”或“学习园地”,优秀的推荐公开发表。

(4、)多方辩论法(5、)参观日记法(6)调查报告法(7)历史小报法(8)教师互换法(9)自由讨论法

四、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用主动的心态去参与”,“用虚心的心态去准备”,“用自信的心态去投入”。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关注、关切、关爱学生,更需要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激发出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新课程如何进入课堂

当下,在领导和专家大谈新课程之时教师们关注的则是新教材何时到手。尽管对教师们提出了诸如确立新课程理念、按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新教材仅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材料而不是唯一材料、注重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善等要求,但教师们则是依然故我。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

笔者认为,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出发点到书本知识的掌握为归宿的课堂教学观,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阻碍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的主要原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组织认知。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它任务则可有可无。

第二,备课就是对教材的实施进行设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但教师是以教材为中心来思考学生能否掌握教材,课堂教学过程是按教材的逻辑、分解来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其明确答案是事先设定的。

第三,上课就是忠实执行教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 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要使新课程能真正进入课堂,就必须改变当下的课堂教学观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从问题出发到问题的解决为归宿的课堂教学观,并形成以教学方案设计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观 强调通过问题来激发师生的探索兴趣,满足师生知、情、意、行和谐的发展需求。具体地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发展,要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课堂不再是按“图”施工,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生命辉煌的地方。课堂教学不在是对课程的线性演绎,学生不再是加工的对象。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潜能和得到充分实现的过程,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和效应,而且注重师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整体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获得真善美的真实体验,主题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不再被“死的”教科书或教案所控制,而是把它变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创造生成课程的一种资源。课堂教学将紧紧围绕师生的主动发展而开展,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手段将随着课堂教学情景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此时课堂教学充满着偶然性、不可预知性和机趣,在持续创造的教育情景中,教师的需要、兴趣、价值观、经验和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尊重,任何学生都有权对课堂教学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参与、主动探究,使课堂变成了有真正生活的课堂,使教学变成了有创造力的教学。

以教学方案设计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上述课堂教学模式与以传统的“备课”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变按教材篇目思考教学为按课程单元思考教学。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既有区别有有联系。主要区别是课堂实施 在内涵上涉及的范围比课堂教学更广,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计划的过程,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其内在联系是课程实施整合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实施的是课程。一门课程分为若干单元,一个单元又可分为若干课时。课程不同,单元的划分和功能也不同,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在顺序上可互换位置;有的课程中,前一个单元是后 一个单元的基础;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的。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各个单元和每一个 单元进行整体 思考和合理安排,以便有效地组织 课堂教学。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以书本 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以习惯于按教材篇目,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处理,然后组织程序化的教学和操练,以达到教材知识落实的目的。结果是课程实施变成了教材灌输,教材篇目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捆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 只有教材的要求,没有课程的目标;只有教材灌输的范围,没有课程实施的空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在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整体审视课程,并对课程的单元作出划分和教学安排,然后按照单元来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形成了课程实施的整体框架,便于从实际出发,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和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课堂教学的配置权,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调整教材资源,整合其他教学资源。这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创造生成课程找到了切入口。

第二,变按教材篇目备课为按课程单元设计教学方案

长期以来,支撑“备课”这一概念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其基本结构是:根据教材篇目的要求,确立知识教学目标、内容、重点、方法以及反馈。尽管一再要求教师既“备课”又“备人”是自欺欺人,因为这种框架结构决定了教师无法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要改变这一状况,理想的办法是用“教学方案设计”的概念替代“备课” 的概念。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是以单元为单位,而不是以教材的某一篇目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结构要素是:

其一,学生发展背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要有效得组织课堂教学,就要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应客观、准确,且具有针对性,切记空泛,因为分析的目的是要筛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发展背景分析应为课堂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

其二,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来源于学生发展背景分析,并针对学生背景分析中筛选出来的重要问题提出。这是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就是目标能反映和满足师生发展的要求;二是适切性,就是目标能立足实际并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是整合性,就是目标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师生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又注重知识体系与生命活动的有机整合;四是可操作性,就是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有系统的程序、步骤和方法,而且有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有效检测的手段。

其三,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此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现实生活知识、课堂教学环境等。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单元内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譬如,对教学内容可增、可删、可减,对教学内容的秩序安排可置前、可置后、可置中。这样,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性就有可能凸现出来了。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应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指出的是,课堂教学要求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因为它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所选择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注意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单一方法与多种方法的有机组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四,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是检测目标达成的手段。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与水平。要丰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改变以往把布置与批改作业作为课堂评价的简单做法。要把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这里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既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群体间的相互评价;既有终结性评价,也有发展性评价,既有量的评价,也有质的评价,究竟采取何种评价方式,应视课堂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而定。而促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发展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

篇8: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中历史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学生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这就要求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学”。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导演者,我们的任务是怎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旁指导,改变以往知识权威者的形象。另外,教师也要力图创新、锐意进取、敢于改变妨碍创新的旧观念,树立求异思维及人无我有、人有我鲜的意识。教师具有创新的精神,学生自然就有创新的行动,所以教师首先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

二、改变内容呈现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应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多样化、科学化,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多媒体教学或制作电子课件。历史教学给学生的认识是“死记硬背”,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我们就应改变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许多历史知识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不妨让他们再现历史,我认为角色扮演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有效方式,可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兴趣与愿望,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深刻了解历史,准确地评价历史。

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产生情感的体验,那种情感是心灵的震撼,将使学生难以忘怀。如学习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可将学生分成三组代表联邦政府结构并假设发动对外战争,让学生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如何分权与制衡。这样不仅使学生培养了能力,学习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以往被动地学变成现在主动地学。

此外,在教学呈现中应发挥家庭、社会的育人功能,实施全面教育,如讲述南京大屠杀,如何再现历史呢?不仅学生要查阅手头已有资料,而且要查阅江苏地方史,尤其南京地方史,因为南京是大屠杀所在地,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知道的史实可回家问年纪大些的亲属,或进行社会调查,使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起来,不但培养实践能力,更掌握历史知识。

通过以上叙述,可知历史教学中内容的呈现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呈现方式,需要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空间和环境,不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应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改变师生互动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应改变师生的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要以改变历史课堂为突破口,与学生进行谈话式的讨论分析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给予适当的解释或表扬,鼓励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走到学生当中。美国教育家多尔说,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会体现出自己的主体地位,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才会认为学习知识是一种快乐、一种收获,所以历史教师要改变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方式。

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高中历史教师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发现、探究、研究等,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时,尽量开展研究性学习,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历史教师所要改变的一个内容。

五、注重角色转变

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注重自己的角色转变。回顾以往的教学模式,正如芦咏莉博士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只是一条传输带而已。没错,就在这样一条传输带上要教导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竞争能力与承受失败毅力的人才是很难的。这是因为学生学习的只是书本上的内容,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实质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为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就要靠老师指导,因此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要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做如下转换。

1. 创造者的角色。

推进创新教育,使学生创造性地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创造性地教,因为只有教师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才会改变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而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旧式的教学模式,所以历史教师应敢于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具有一定的魄力,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 参与者的角色。

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见解,有的学生全凭对老师的印象、看法决定是否愿意学那一科,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老师。不要让学生以为老师与学生是“天敌”,应让课堂上的有一些不好的表现或行为的学生在思想上认清自己的错误。每个学生都知道老师对他们好还是不好,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探讨、协商。老师也要懂得换位考虑问题,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与学生共同讨论知识。

3. 挖掘者的角色。

杰弗逊认为,人的机会可以平等,能力却无法平等,尽管每个人都有可以发展的潜能,但每个人发展的时间、方向、速度、深度、质量等是不同的,这要求给所有的孩子提供平等的机会,又要提供最适合孩子的差异性教育,以发挥他们不同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师必须钻研挖掘教材,根据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了解每位学生,发现他们自身的能力与特长,进行不同的知识能力教育,培养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4. 引导者的角色。

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从“教”变“导”,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阅读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发现的新事物应该多鼓励支持。这样学生才可以灵活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总之,历史教师要注重引导。

上一篇:安全工作计划汇总下一篇:五条禁令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