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

2024-04-20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精选6篇)

篇1: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

(书记上党课之一)

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

我们党成立90年来,共产生了一个纲领,十六部党章。1、1921年党成立伊始,一大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提出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把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纲领》共15条,现有的资料只有14条,缺了第11条,而且这14条尚未找到中文稿,只有俄、英两种文本。2、1922年党的二大,正式制定出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党章,标志建党工作的完成。二大党章第一次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是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同时还对党的组织工作、纪律工作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规定。共六章29条。3、1923年党的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在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党员候补期和《党员自请出党(即后来所说的自愿退党)》的规定。共六章30条。4、1925年党的四大,对党章进行了第二次修正。第一次规定了支部为党的基层单位,实行了党的总书记制度;还强调了对党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共六章31条。5、1927年党的五大党章的修改工作,是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首次明确提出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规定入党者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首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监察委员会(后来演变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共十二章83条。6、1928年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六大党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召集之‛。7、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党章第一次增写了总纲部分,第一次确立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次把‚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作为重要的纪律载入党章。8、1956年八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把‚四个现代化‛第一次写入党章,同时突出地强调了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个人崇拜。首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写进了党章。共九章60条。9、1969年的九大,产生了在‚文化大革命‛特殊背景下的党章,突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取消了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党员权利和义务以及接收党员必须经过预备期等应有的条文,取消了党的监察机关。共六章12条。10、1973年党的十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九部党章。‚十大‛制定的党章沿袭了‚九大‛党章的内容和结构,删去了有关林彪的内容。共六章12条。11、1977年十一大党章,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设立纪委,重申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恢复了党员预备期。但继续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12、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彻底纠正了九大、十大以及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共十章50条。13、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党章的一些条文进行了修改。例如增加差额选举,取消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的规定;规定企业和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和作用,决定国家机关不再设党组。14、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突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恢复了十二大党章对党组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必须设党组。15、1997年党的十五大党章,最重要的修改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6、2002年党的十六大党章,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把入党基本要求中‚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改写为‚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同时在党章中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17、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时,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大论断写入党章,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

篇2: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

沿革

重温入党誓词 唤醒党章意识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历史沿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2015-07-01 08:55 编者按:重温入党誓词,唤醒党章意识。

入党誓词,是党员对党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鲜红党旗,右手握拳,一字一句许下铮铮誓言。在建党94周年之际,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特别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历史源起和沿革变迁,并制作了图解,敬请关注。重温入党誓词 唤醒党章意识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是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1982年9月6日,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入党誓词的内容,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我们党虽然在党章中对入党誓词没有明文规定,但只要条件允许,党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党员时,一般都会组织入党宣誓仪式,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入党誓词。

谈到我党入党誓词的历史源起,得从共产主义者同盟谈起。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政党产生的标志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制定,大会通过的《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对入盟者的入盟宣誓仪式及其誓词进行了规定。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壮大势必产生原则性的影响。从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入党誓词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誓词是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源起。90多年来我党入党誓词的历史变迁

(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入党誓词强调阶级斗争、对党忠诚。

由于党在创立和成长的初期面临着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入党誓词为捍卫党组织、保卫红色政权应运而生。曾有记者采访1925年入党的夏征农,问他在人生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是当年的入党誓词!——‘永远跟党,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加强党和红军建设时,十分注意通过入党宣誓仪式来对新党员进行党性教育。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酃县水口村叶家祠堂主持了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他带着他们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一版本的誓词,可以找到相对应的物证。1931年1月25日,江西永新北田村农民贺页朵秘密入党时,在一块红布中间写下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言首纟必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从党其(服从党纪),永不叛党。”贺页朵所写的入党誓词,与毛泽东领誓的入党誓词相比,内容大致相同,顺序略异。

除以上版本的入党誓词外,福建长汀博物馆保存着这样一份入党誓词:“

一、遵守党纲党章和纪律;

二、绝对忠实为党工作永不叛党;

三、保守党的秘密;

四、服从党的一切决议;

五、经常参加支部生活和活动;

六、按时缴纳党费。如有违上列各项愿受党的严厉纪律制裁。”

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最大特色是强调阶级斗争和对党忠诚。一方面,中共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此理论被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普遍吸收,成为重要特色之一。另一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数量锐减,党组织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内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在白色恐怖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党组织尤其重视党员的忠诚问题,“永不叛党”成为党员入党之初的基本承诺。作为一条铁的纪律,“永不叛党”自从拟定之日起被各个时期沿用,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之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

1939年1月25日,陈云撰写了《发展党员问题》的讲话提纲,其中“入党手续”部分写有“

四、誓词。青年预备党员。1.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2.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经常地积极工作(模范);3.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4.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5.要做群众的模范;6.保守党的秘密;7.对党有信心;8.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人在《共产党人》1940年第4期上发表《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的工作通讯,提出:“新党员入党,应该给以仪式,入党的仪式,对于很多党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应该宣誓,誓词如下:‘我宣誓:

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遵守党的纪律;

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

五、要作群众的模范;

六、保守党的秘密;

七、对党有信心;

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中共中央组织部规定)谨誓。’”

对比以上两段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标准的入党誓词是时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起草的,中央组织部颁布时只在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之后,它被各地党组织翻印,为新党员入党宣誓时所用。

这一时期的入党誓词不再强调“阶级斗争”。这是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斗争服从于抗日民族斗争,这也是当时我们党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其入党誓词的特色内容是“要作群众的模范”和“对党有信心”。强调“要作群众的模范”,因为抗战时期随着党的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威信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党员的期望越来越高,党员规范的言行容易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党在领导抗战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要求党员坚定革命信念,对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强调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解放战争时期,有的地方党组织沿用了抗战时期中央组织部制定的标准誓词,但也有不少地方党组织自拟了其他版本的入党誓词。1947年,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的入党志愿书内的入党誓词为:“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妥协,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1948年,东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中收录的入党誓词如下:“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自入党以后,努力工作,实事求是,服从组织,牺牲个人,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

此外,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存有一份入党誓词,为中共冀热辽分局印,其主要内容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入党誓词一致,只是将“对党有信心”这一条,换作了“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突出强调了“坚决执行党的决议”。这一时期,党处于大发展时期,革命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要求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各个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这些党的原则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显得尤为重要,是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四)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入党誓词没有统一规定,大多为自拟誓词。

1949年4月,中央组织部明确表示:“入党仪式及入党誓词在党章中没有明文规定,亦不适宜再作明文规定,入党仪式仅是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含有其他意义。”同时又指出:“所谓‘誓词’的内容,亦不能不是党章第一章第一、二条的内容,这内容应在新党员入党志愿书中写出,在支部大会上声明。”

有一份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标准入党誓词被广为使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1950年中南局宣传部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中,要求新党员如需宣誓者,其誓词内容应该是作为一个党员所应履行的义务与努力的方向。该书附录了一份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该书还特别提到,具体人在具体条件下,如在工厂的生产运动中“愿宣誓者,由其自拟誓词亦可”。

入党可自拟誓词,是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一个主要特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

(五)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入党誓词经过精炼概括后明确写入党章。

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在充分吸取执政33 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2 年9 月6 日,党的十二大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该党章中正式载入入党誓词,其第一章第六条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党的十三大至十八大通过的党章都沿用、重申了这一内容。

将入党誓词明确写入党章,体现了党对入党誓词的重视。这一入党誓词,是在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和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下产生的,意在规范和完善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之前的入党誓词相比,它更全面、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党对党员的要求和党员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具有党规党纪的性质,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必须面对党旗作出的庄严承诺,对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有约束力。同时,它把共产党员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条件进行了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任务、纪律等,表达了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必须秉持的坚定信念。

对入党誓词沿革的几点认识

通过梳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并对不同时期入党誓词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入党誓词的沿革反映了我们党从不放松党的建设。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亲自带领新党员面对党旗宣誓,意在抓好军队和地方的建党工作,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进而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核心;在延安时期,中央领导人经常参加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并向他们讲解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意在加强党员的思想意识教育,解决革命青年在思想上完全入党的问题;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又将入党誓词写入党章,意在规范和完善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些和入党誓词有关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了我们党从来没有放松党的建设,也为我们揭示了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法宝之一,是我们党永远不可丢失的传家宝。

(二)入党誓词的沿革反映了我们党善于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和要求来发展党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的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入党誓词中得到了动态的反映。从强调“阶级斗争”,到“坚决抗战到底”,从“决心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和最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们党牢牢把握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脉搏,并以此为标准来发展新党员,以此为目标来鼓舞新党员,以此为动力来推动党的建设向前发展。

(三)入党誓词的沿革反映了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在白色恐怖下举行的秘密入党宣誓仪式,还是今天隆重、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新党员一般都要面对党旗,宣读入党誓词。这对于新党员而言,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一种责任的承担,意味着一种忠诚的承诺,更意味着以后的人生将具有更加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入党宣誓仪式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却是一堂严肃而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课。每一位党员所宣读的入党誓词,不是念念,走走过场,而是需要永远牢记,并努力付诸一生的实践和修养之中。

(四)入党誓词的沿革反映了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把党的纲领、章程、纪律以及共产主义信仰看得高于生命,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困难,不怕牺牲,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与时代同行,表现出比其他政党更加卓越的先进性,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不断壮大,进而带领人民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绩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篇3: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与新中国同生的医疗保障

1951年2月,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标志着劳保医疗制度的确立。该制度覆盖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各类工、矿及铁路、航运、邮电、交通、建筑等行业。

1952年6月27日, 发布《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 标志着公费医疗制度建立。该制度涵盖政府、党派、工青妇等团体, 及文化、教育、卫生、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

两种制度均以职工为主要对象。个人不缴费且全额报销, 属“免费医疗”的福利型制度。实行40多年, 在保障职工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5月1日, 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挂牌, 成为中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标志。采用互助共济, 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和医生共同集资建立。国家没有提供资助。但由于适应广大农民需求, 取得长足发展。1976年, 全国90%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1977年底, 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 赤脚医生一度达150多万。据统计, 农民的人均预期寿命由20世纪30年代的34岁提升到70年代末的68岁,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功不可没, 赤脚医生深受农民欢迎, 医患关系十分融洽。80年代后,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解体。

从建国到上世纪末,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保障对象是城镇职工, 而非就业、农村人口则缺乏制度性安排。这导致上世纪70-90年代, “一人劳保全家吃药”, 既给制度健康运行带来致命风险, 又显失社会公平。随着市场经济转型, 被新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

二、基本医疗保险与改革并进

(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1998年12月14日,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1998]44号) 颁布,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基本医疗保险新阶段, 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是规定城镇各类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确保人人享有公平的保障机会。

二是实行权利义务对等的保险原则。保费由单位与个人共同缴纳, 体现了资金筹集的责任分担;医疗费用报销, 规定了起付线、共付比例、封顶线, 体现了医疗费用的分担机制。这标志着“免费医疗”的结束。

三是建立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个人账户在建立之初及之后的十几年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制度的运行, 其弊端也开始显现。主要是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 缺乏共济性, 有的结余较多, 有的不够用。以2013年为例, 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约8129亿元, 其中个人账户结余3323亿元, 占结余总额的40%以上 (见表1) , 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统筹基金结存总额。以致在个人账户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鉴于个人账户的弊端, 国家在启动居民医保制度时, 明确提出不建个人账户。

四是规定退休人员不缴费, 且个人账户划入比例高于在职职工。对缴费年限国家没有统一规定, 地方规定从15—30年不等。

五是规定了保障范围、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集中表现为三个目录、两个定点、一个结算办法。2013年定点医疗机构达12.2万家, 定点药店达15.3万家。目前正在实施预算管理、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复合付费方式, 病种付费和项目付费为基本办法。管理体制, 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主管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参保登记、权益记录、待遇支付等经办服务。

六是将原来享受劳保、公费医疗的人员全部纳入一个制度, 打破了国家干部与企业职工的界线, 统称“城镇职工医保”。2011年7月开始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又将“城镇”二字去掉, 称为“职工医保”, 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实际。

综上所述, 选择以“保基本”即“保大病” (住院) 为核心、以权利义务对等为特点、实行责任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是《决定》的一个重大突破, 实现了由“福利”向“保险”的跨越, 赋予了制度可持续的内涵。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诞生

2003年1月,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3]3号) , 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合”。这标志着数亿农民无医保的历史从制度上宣告结束。

新农合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根本区别在于实行政府补助与家庭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筹资模式决定制度性质, 新农合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医疗性质, 变成了一项真正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三)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2007年7月10日,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7]20号, 以下简称《意见》) 发布。开宗明义指出:“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 国务院决定, 从今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这标志着基本医疗保险的最后一块空白——城镇非从业居民的病有所医也有了制度安排。

至此, 我国新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健全, 实现制度全覆盖。

2009年3月1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9]6号) 明确提出“一个完善、两个全面, 即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加快覆盖就业人口”“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3月18日发出《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的通知》 (国发[2009]12号) 提出, 三年内三项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截至2013年底,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人数为2.74亿, 参加城镇居民医保人数为2.96亿, 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05亿, 城乡参保参合总人数超过13亿, 参保率达95%以上。全民覆盖目标基本实现。

在实现人员全覆盖过程中,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财政补助逐年增加 (见表2) 。待遇方面, 新农合报销比例达到75%, 最高支付限额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城镇居民医保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 最高支付限额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三、制度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 长期压抑的医疗需求得到空前释放

“救护车一响, 一头猪白养”“大病拖、小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 这两句顺口溜, 深刻揭示了中国城乡百姓“病无所医”的困境, 是无医保时期的真实写照。

2003年9月, 原卫生部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 在27696例患者中, 去医疗机构就诊的为14152例, 占51.1%。门诊方面, 应就诊未就诊的达23.5亿人次, 占48.9%。住院方面, 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达6.3亿人次, 占29.6%, 其中因经济困难应住院未住院的占70%。在调查出院患者的出院原因时, 43.3%的患者自己要求出院, 因经济困难的占63.9%。

因经济原因长期压抑的医疗需求得到空前释放, 就医人次直线上升, 门诊就诊人次近70亿, 人均5.1次/年, 超过发达国家 (见表3) 。

(二) 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2012年, 医院 (不含社区医疗机构) 次均门诊费用192.5元, 如果与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费用合并计算, 次均费用为169元, 按可比价格上涨4.4%, 比2003年的12.9%低8.5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6980.4元, 按可比价格上涨2.6%, 如果与社区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合并计算, 次均费用为4876元, 比2003年的10.8%低8.2个百分点;日均住院费用697.6元, 按可比价格上涨5.6%, 比2003年下降7.6个百分点。

2013年,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54.6元, 与去年同期比较, 按可比价格上涨3.7%;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167.3元, 按可比价格同比上涨4.2%。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11727.3元, 与去年同期比较, 按可比价格上涨0.7%;二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为5031.9元, 按可比价格同比下降0.1%。

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控制, 是医疗、医药与医保共同努力的结果。新医改以来, 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在17个地区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保方面, 实施预算管理、总额控制下的复合付费方式改革。这些举措, 既落实了医保政策, 又促进了医院的自我管理, 收到医疗服务“增量、提质、合理控费”的初步成效。

(三) 全民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首先, 医保已成为强基层的稳定资金来源。医保机构一直贯彻“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 在门诊统筹中坚持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导向, 通过定点管理确保社区首诊制的落实, 通过差别化的支付政策引导参保人员社区首诊, 取得了“强基层”与“强门诊统筹”的双赢之效。据人社部社保中心统计, 2012年, 定点医疗机构为12亿人次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其中社区医疗机构占96%以上。参保的住院患者中, 在社区医疗机构住院的比例, 2012年比2009年提高11个百分点。社区医疗机构的收入有96%来自医保支付, 已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

其次, 医保经办机构在支付制度改革中坚持平等协商原则, 着力建立医疗与医保互利共赢的付费机制, 实施“总额控制, 结余归院、合理超支分担、不合理超支不补”的支付政策, 激发了供方自我管理、自我控费、自觉提升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医保支付制度已成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核心机制。随着总额控制的全面实施、谈判机制的不断完善, 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第三, 通过协议管理和信息化监管发挥基础性作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议管理已成为医保监管的有力抓手, 分级管理和定岗医师管理为定点管理注入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成为医保监管由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师的医疗服务行为的有效路径;被称为“电子眼”的信息化监控系统, 实现了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全程实时监控, 既提升了监控的效力和效能, 又增强了威慑力, 已成为推进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

四、全力实现医保“公平可持续”的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医疗保险而言, 更具针对性和及时性。

(一) 下大功夫保证医保的公平可持续发展

医疗保险成为“世界级难题”, 难就难在它不是出自制度内的矛盾, 而是体制外的匹配问题, 焦点集中在支付环节。与其他险种不同, 医疗保险既要管发钱即待遇按时支付, 又必须管好钱往哪里花、花得值不值的问题, 且主动权在医药方。医疗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过度服务、欺诈骗保频发且极具隐蔽性, 难以区分诊疗行为合理与否, 给监管和治理增加难度, 公平性、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影响。建立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更加艰巨和任重道远, 必须从现在抓起, 持之以恒地在可持续上下功夫。

(二) 加快推进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提出“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 是健全全民医保、实现公平可持续的组织支撑。社保经办机构应该瞄准建立稳定的医保关系、管控好基金、购买物有所值的医疗服务三个重点, 在“加快”上下功夫, 在健全医保治理体系和提升经办能力上下功夫, 以此保障制度的公平可持续, 不辜负人民和时代的重托。

(三) 按照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加快健全全民医保

三中全会《决定》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健全全民医保, 就是要增强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一方面, 三项基本医保制度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另一方面, 基本医保制度要与医疗救助、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各项补充保险形成系统性和协同性, 发挥多层次保障体系的整体功能。就现状而言, 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最缺的就是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理念和机制, 制度分建必将导致各行其是的惯性不断加大, 必然影响公平可持续。

五、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对策

按照《决定》提出的改革目标及要求, 全民医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求我们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中增强全民医保的公平可持续性。

(一) 医保资源配置不公平

党政机关与企业职工、市民与农民、职业人群与非职业人群、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等, 在筹资、保障水平、经办服务、资源利用的可及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国务院[1998]44号文件已发布15周年, 中央机关和7个地区仍延续着公费医疗制度, 影响人员转岗, 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考进仍实行公费医疗的单位人员, 原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被迫中断, 影响参保的稳定性。

农村重度残疾人虽然参加了新农合, 但患大病却拿不起起付线, 只能放弃住院治疗。据残联不完全统计, 2012年这类残疾人超过80万, 还有一些残疾人因家庭困难缴不起医保费没有参保。2012年8月2日审计署公布的职工医保基金审计结果显示, 3个省本级、36个市本级和275个县41.73亿元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锯腿保命”“抢钱救儿”等极端案例涉及的都是贫困农民, 反映了城乡不公平。农村医疗资源匮乏, 看大病要到大医院, 既受歧视, 又要多花路费、住宿费, 额外负担比市民重得多, 农民与市民的差距依然很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调整卫生资源配置, 加快推进城乡制度整合、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的统一。

(二) 各项制度安排不协同

一是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多层次之间缺乏衔接。基本医保与医疗救助制度分割、管理分离, 即基本医保归人社管、新农合归卫生管、医疗协助归民政管, 解决的出路是推进二者一体化管理。二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之间缺乏协同。重复参保、断保现象充分说明三项基本制度之间不协同。

由于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年年提高, “大病保险”又不要个人缴费, 待遇水平与职工医保逐步接近, 许多参加了职工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纷纷中断医保关系, 转而参加居民医保。

“大病保险”的建立, 还直接对职工大额医疗互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造成冲击。用划拨基金的方式建立的“大病保险”代替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建立的大额互助保险, 是不应该的。前者不用个人缴费, 缺乏激励与约束, 后者是一种机制, 具有可持续性。出台政策, 讲求制度间的协同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要求, 务必坚持。

(三) 社保关系转接不顺畅

2012年, 人社部全国跨统筹地区转移基本医疗保险关系89.7万人次, 转移个人账户基金5.4亿元。这组数据的标志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即它象征着打开了一条转移接续的路子, 朝着适应流动性迈出了一步。我国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因体制不顺、政策因人因地而定、统筹层次低、地区利益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 总体上处在初始阶段, 转接不畅仍是主要矛盾, 需要理顺的问题既多又艰巨。如农民进城工作参加职工医保, 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不再聘用, 回乡务农, 医保关系怎么转;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坡的大有人在, 他们参加哪项医保, 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和经办, 等等, 这些问题说明三项制度之间转移的政策并不明确, 也表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的步伐, 症结还是社保体系的城乡割裂、地区割裂、条块割裂、群体割裂等。

(四) 社保与商保定位不明确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目标不明。一方面, 产品单一, 且社会公信度较低, 对医疗机构无掌控权, 在多层次医保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 商保缺乏优势和能力, 多年重视全民基本医保而忽视商保, 形成了社保一家独大、商保发展缓慢的不协调现象。

解决的根本办法, 首先要明确商保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充分认清发展商保是“用多层次保障体系应对多元利益诉求”的战略选择,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次要明确社保与商保的不同定位, 基本医保将保障水平与保障范围限定在基本需求之内, 商保侧重于不同人群、不同水平的保障需求, 二者应搞好衔接, 形成“一个支柱、两个辅助”的保障格局。一个支柱, 即做强基本医保, 保障基本需求;两个辅助, 即基本医保与医疗救助相结合, 解决困难人群的大病保障需求, 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解决高收入人群的特殊保障需求。第三, 找准结合点:基本医保的保障水平既不能过低, 也不能过高, 过低难以催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过高会挤占商保的发展空间。

(五) 保险与福利界线不清晰

一是将保险与福利混为一谈, 无限提高待遇水平和救助不到位都存在;二是卫生与人社系统对“重特大病”认识不一。

解决之道:基本医保的待遇水平要与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讲重病是指危及生命和器官功能永久性损伤, 而建重特大疾病保障, 是化解重特大疾病经济风险, 需发挥多层次保障体系的整体功能, 不能让基本医保承担“无限责任”, 用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搞平均主义的“二次报销”, 这会加大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 在人群间、地区间都不公平, 必然不可持续;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要与医疗救助相结合, 重点解决城乡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重特大疾病医疗负担;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应由商保经办, 由参保人自主选择经办主体。

(六) 医保系统缺乏购买意识

一是不计成本, 全系统很少研究医保成本;二是不议价, “一口价”付费总额控制, 只关注总额是否超支, 不关心总额内的钱花得值不值, 不讲成本效益。

解决办法:一是要强化成本理念, 成本是正确处理医保与医药关系并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 要从可持续的高度看待成本;二是要建立议价谈判协商机制, 将性价比、基金绩效和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医保监管和支付制度改革的着力点;三是要加强以提升基金绩效为目标的考核奖惩力度, 减少就医诊疗中的“四不合理”, 防范和打击欺诈骗保。

(七) 费用征缴存在漏洞

现有十七个省社保费由税务征收, 其余省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 导致税费不分, 存在诸多漏洞。

为确保应收尽收, 统一征收机构, 实行“五险合一, 一票征缴”, 加强征缴的精确化管理, 夯实基数, 扭转长期存在的少报、漏报缴费基数的现象。第三, 加强审核和稽核, 实现应缴尽缴, 基金收到位才能可持续。

(八) 经办管理落后

主要表现为:机构配置与任务不匹配, 缺经费、缺人员不适应全民医保事业发展;经办流程、信息系统未全国标化, 各地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等记录不统一, 造成重复参保、就医等乱象;“金保工程”和医保监管系统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造成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行政化的体制造成经办管理粗放, 精算业务从未在费率和保障水平确定, 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应用。基金收支不能做到公开、透明, 使公信度下降, 人员与基金无绩效考核机制, 市场作用应尽早体现在医保经办服务中。

解决之道:去行政化, 实行法人治理;实施好“金保工程”, 以此为载体大力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

除此之外, 医保领域还存在风险预测不清、医疗资源需大于供等问题, 公立医院的无序扩张也导致本已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篇4: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

[关键词]党章;民主集中制;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0-0030-02

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源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则较全面地阐述了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将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并随着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认识也不断加深,民主集中制也趋渐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导师们对于民主与集中的不同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理论中民主与集中这两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并没有“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细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共产主义同盟章程》《国际工人协会章程》等,他们所讲的民主制内含着集中的含义。列宁时代,起初列宁因俄国沙皇专制主义残酷统治的恶劣环境,特别强调集中制,甚至使用“极端集中制”概念。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后,列宁开始转而使用“民主的集中制”这一概念,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组织原则不是“专制的集中”,而是“民主的集中”。斯大林时代,过度集权和过分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以党代政以及过分集中、民主不足。

毛泽东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原理特别是民主与集中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做出了新的阐述,把列宁“民主的集中制”的“主从关系”改为“并列关系”,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学习苏联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党代政和过分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果断宣布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则提出了“改善集中”与“发展民主”两大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发展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战争和革命是时代的主题,党的建设围绕革命的主题展开。党章民主集中制的阐述也反映了党的主题。第一,一大至四大是民主集中制的初步认识时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并未明确提民主集中制,但纲领贯彻了这个原则。根据参加一大的张国焘回忆:“大会通过的党章包括……一切决定须经由党员的民主讨论,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中共应该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但不列入党章。”[1]这体现了民主和集中,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1922年党的二大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加入共产国际条件之一是我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二大党章指出:“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2]这是强调集中的表现,但党章中未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三大和四大党章继承二大党章的精神,都强调特殊环境中要坚持集中,未明确提民主集中制,说明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是初步的。

第二,五大至七大是民主集中制逐步成熟的时期。党的五大后,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五大的精神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首次出现“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3]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作为我党的组织原则得以确立。六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做了三点解释。但是,六大党章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比较大。遵义会议后,党的建设逐渐走向成熟,表现在延安时期七大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论述中。党章中指出:“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4]与五大、六大党章不同的是,七大党章把“民主集中制”改成“民主的集中制”,更突出集中。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有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说明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民主革命时期处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这一时期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更多是强调集中,强调党员的义务而对党员的权利重视不够。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党的建设则围绕建设主题展开。党章民主集中制的阐述逐渐科学化。第一,八大是民主集中制向民主方向发展的时期。与七大党章和苏共1952年的党章相比,八大党章更强调发展民主。新党章在上下级关系上,要求上级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的意见。领导制度上,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具体展现出来,保证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一些创造性的思想也是在这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的。

第二,九大至十一大是民主集中制曲折发展的时期。1957年开始,党内开始出现“左”的错误,民主集中制遭破坏,在党章上则表现为离开民主讲集中。特别是九大、十大党章不再提及集体领导制度,并且删除了八大党章关于党员权利的部分,这从实际上破坏了民主集中制。1977年党的十一大党章在强调民主集中制时,恢复了集体领导的要求。不过,由于“左”的错误尚未根本肃清,民主集中制尚未完全恢复。

第三,十二大以后是民主集中制逐渐走向科学化的时期。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章恢复了七大、八大党章的精神,与八大党章相比又有新发展。上下级关系上,党章增加了“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5]这种互动可让上级及时了解下级组织的实际,利于从组织内部巩固自己。十三大对党章进行部分修改,未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修改。十四大明确:“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6]这有利于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扬党内民主。十四大拓宽民主渠道的决策让党员找到发挥主体作用的途径,有利于更大程度推动党内民主发展。十五大党章民主集中制部分保持稳定。2002年十六大党章在十五大党章基础上,对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体讨论原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较原来的“集体讨论”更为科学。[7]继十六大“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生命”论断之后,十七大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为提高地方党组织的积极性,大会指出“推进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这反映在党章修改上,表现为“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8],让党员监督党组织的活动,了解党内事务,以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十八大党章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未修改,表明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以制度化而稳定下来。同时总纲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想,这为民主集中制的发展指明科学化的方向。

三、结语

从党的成立至现在,党章多次修改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渐趋完善。第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推动了党内民主和监督制度的发展和集体领导制度的发展。第二,反映党的历史方位转变带来的要求。民主革命时期,战争的残酷,民主集中制强调集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求发扬民主,民主集中制则强调民主;新时期,更是推进民主集中制向具体原则制度化和发展党内民主转变。第三,体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十八大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民主集中制也需向科学化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化也要求把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建设好,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M].香港:明月报刊出版社,1966.

[2][3][4][5][6][7][8]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8.21.47.103.128.173.197.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篇5: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沿革

冯敏

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党的快速、稳健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我党的发展史上,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修订了党章,使得我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

一、党的建设的良好开端

从五四运动前后,在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列宁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为榜样来建党[1]。

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该纲领包括政治任务和组织原则两方面的内容。在政治任务方面,确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在组织原则方面,依照民主集中制的精神,采用委员会制度,规定了各级组织的机构和制度;要求党员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发展党员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党员要接受党的纲领和政策,忠实于党,经党员一人介绍,并经过考察才能入党[2]。

一大纲领的突出特点是鲜明的战斗性和高度的原则性,以明确的语言表达了列宁建党学说的一些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为党的发展指明了总的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发展史上,也是一个良好开端。

二、党的建设的逐步发展

随着党的建立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新生的共产党迫切需要在正式党章的基础上建立党内的正确关系和正常生活,发展党组织,以保证党的政治任务的实现。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并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该党章继承了一大纲领的优点,并且体现建党以来的工作经验,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一系列原则,其核心是建立严密的各级组织,加强党的纪律性。

该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创立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于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具有广大群众性的党作了有力的论证,并对党的组织纪律,特别是党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作了严格的明确的规定[3]。

党的三大和四大,均通过了党章修正章程,其中三大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其目的都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适应革命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为提高党员质量,第一次增加了党员候补期的规定。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为加强组织建设,第一次规定了党的基层单位为支部。这两个修正章程反映了全党对于自身建设和党章的高度重视。

四大以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党组织空前发展,党员人数剧增,党的力量得以发展壮大,但同时带来了党在发展中如何巩固自己组织的严峻问题。为了正确处理我党所面临严峻形势,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该决议案正确反映了革命斗争迅速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对于党组织的健全与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基本上保持了第三次修正章程的内容,在组织制度方面首次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该党章最显著一点是: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无条件地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

六大对中国革命现状认识不足,另外,大会是在国外召开,多数代表由中央指定,过分强调了工人成分,党章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照搬了外国党的经验。这就造成了该党章的两个缺陷:第一,脱离了当时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没有把根据地建设党的经验反映到党章中,这就未能解决在大革命失败后如何在根据地建党这一紧迫的问题。第二,把我党同共产国际的关系放到了不恰当的位置,使党不能独立自主地按照中国实际情况领导革命和自行处理党内事务。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提出:“在解决一切问题时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一般的不要直接干涉各国共产党内部组织上的事宜”,各国共产党可以“独立地来正确解决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任务及策略任务”。自此,六大党章除部分正确条款外,其他条款已停止执行。

三、党的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从六大到七大的十七年中,党内外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党根据实际情况,在1945年七大上进一步修改了党章。七大通过的党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当时党对民主革命时期党建规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以前。第二,该党章是我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制定的党章,也是延安整风以来全党清算教条主义、解放思想的产物。第三,该党章是集中了全党的智慧,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

七大党章的突出特点是:第一,增写了总纲部分。第二,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七大党章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特点。第三,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第四,更加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第五,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都标志着七大党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一部党章。

四、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

自1949年解放后,我党成为执政党,并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即将全面展开。为了应对当时我党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956年党的八大对党章做了进一步修改。

八大通过的党章和修改党章的报告是建国以来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初步成果。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执政党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群众路线,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对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的规定,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把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统一,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针列入党章;对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认识不全面;对于执政党建设规律及党的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党章的权威性和执行党章的严肃性,以及党章可能遭到的破坏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八大党章的许多规定没能引起全党足够重视,一些规定也不够具体,缺乏制度的保证,使整个党章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践踏。

五、党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十年文革是党的建设遭受空前破坏的时期,也是党的建设理论出现错乱时期。九大和十大通过的党章都是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专政

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产物[3]。

九大是在1969年文革的高潮中召开的。九大党章是文革的错误指导方针在党建上的集中反映,是适应“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的需要而产生的。该党章突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作了错误的论述;取消了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党员权利和义务以及预备期等条文;取消了党的监察机关;对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许多方面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背离党的性质,违反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在党章中规定林彪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1973年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错误,强调文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所谓“反潮流”的口号。十大党章删去了有关林彪的内容。

六、党的建设在徘徊中前进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强调了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重申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了党员预备期的规定等。但该党章没有能够纠正十大党章中的错误。

十一大通过的党章反映了当时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状况,存在严重的缺陷,但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十一大的党章不可能解决党的建设问题。

七、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从1979年始,党开始对党章进行修改。1982年十二大又对修改后的党章草案进行了讨论与修改。由于充分发扬民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解决了我党建设中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该党章的特点是:第一,有一个内容比较充实的总纲。第二,党章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更加严格。第三,在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两个方面作出了充分、具体的规定,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第四,对改善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的体制,对加强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密切党和共青团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许多新的规定。

在党章总纲中规定了加强党建的三项基本要求:第一,要求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是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针对党的当时的状况提出来的,对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八、党的建设在改革中探索

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了差额选举办法;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增加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规定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不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而由中央委员会决定或批准;规定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不再领导本单位的工作;取消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经济和文化组织的党组。

按照十三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加快和深化改革这一中心任务,充实和发展了总纲的内容,把党的领导改变为仅为政治领导。报告强调党建问题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重申从严治党的方针;提出党要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在党建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这是党执政以来历史经验的宝贵总结,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

九、党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的五年,党经受了国内外政治**的严峻考验,但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三大决策。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以来困扰和束缚党内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4]。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专题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

在党章的总纲中写上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增加了关于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肯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写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问题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制定了党的建设的四项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党章明确强调,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关于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的规定。

十四大的党章删去了原党章“党的中央组织”和“党的地方组织”中有关顾问委员会的两个条文。在“党的中央组织”一章中增加了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一条,在“党的纪律”一章中增加了关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和对党组织、党员执行纪律的要求一条。

十、党的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党章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加以调整补充,形成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论述。另外,总纲中把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以《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为题,论述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通过十五大报告及党章修正案,为把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二十一世纪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准备。

十一、党的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党章进行修改所遵循的总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江泽民十六大报告中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纳入党

章,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5]。

党章总纲部分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对党的性质作了新的表述,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十六大党章修正案根据大会报告对党面临新考验和党的自身建设新任务的论断,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要解决两个历史性课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根据当前我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所提出的新要求,实际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方针性质的重要思想。此后,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任务,就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7年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建设作了全面论述,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七大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十七大报告确立的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工作部署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的总体稳定,仅修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全党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6]。

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在总纲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写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内容;对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作了充实;对党的领导和党的

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条文部分,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形势变化,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在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等方面也作出了一些新规定。

修改后的党章既坚持了党的建设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党的建设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因而能够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十七大党章将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根本法规保证。

中国共产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先进理论指导下,从一个新生的政党,成长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富强的,具有丰富执政经验的伟大政党,并将继续带领各族人民将中华民族推向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参考文献

[1]张敬民.《中国共产党历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樊天顺,马俊杰等.《中共党史导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5月 [3]施善玉,鲍同等.《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集成》.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 [6]王伟光,韩保江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1月

篇6:从党章的历史演变看党的与时俱进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主要是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立意深远,意义重大。

一、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3年间,党章历经修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认真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这是一部具有党章性质的党纲。这个党纲的意义在于鲜明地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它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具有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的纲领作了重大修改,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通过了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包括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分为“党员、组织、会议、纪律和附则”,这是党的第一部完整形态的章程。它不仅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们党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此后,党的历届党代会都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1923年6月召开的党的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在二大党章的基础上,增加了1条,对党员的“自请出党”作了严格规定;对党员入党候补期、党小组的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组成等作了重要修正;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这对于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增加了“凡党员离开其所在地时必须经该地方党部许可。其所前往之地如有党部时必须向该党部报到”一条,严格了党的纪律;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1927年四五月间,党的五大召开。由于革命形势严峻,会议期间没有通过新党章。根据五大精神,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这是唯一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党章。会议对党章作了较大修改:第一次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增加了设立中央政治局、监察委员会和党团等内容,并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政党体制。在前三个党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党章》增加了党的建设、党的中央机关、省的组织、市及县的组织、区的组织、党的支部、监察委员会、党团、与青年团的关系等九章内容。这部党章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1928年7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这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大会通过党章也是唯一不是在国内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党章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这是第一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对于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在延安隆重召开。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新《党章》首次增写总纲部分,阐明了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作风、群众路线,从而使党章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形态;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首次以条文形式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科学界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即在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七大党章是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修改的党章,是民主革命时期一部最完备的党章。

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党章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

八大后的20多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错误的痕迹。

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再次重申并明确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确解释了党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任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同时,党章增加了《党的干部》专节,明确规定了党的干部的定义,党的干部路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针,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等,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首次写进入党誓词。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现行党章的主体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30年来,在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党章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只有7处150个字的修改。这部改动最小却意义重大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心愿。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性质的理论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主要修改内容共有15条,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又充实了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建设的内容。这部党章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精辟概括;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更加突出制度建设;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二、党章的基本内容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的情况及党自身的经验,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党的建设创新的新情况对党章包括部分和全部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现在实行的比较完善的党章。十八大就是根据这些创新对党章做了修改。

十八大的党章修改是党诞生以来第16次修改党章。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总体稳定,只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稳定和坚持这样的修改原则,既有利于实现党章的与时俱进、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又有利于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好规范和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

中央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向各部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部门建议党的十八大对党章作适当修改。中央政治局认真研究了这个建议,作出了党的十八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的决定,并成立党章修改小组。党章修改小组的工作是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按照适当修改的原则,提出党章修改建议方案,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拟提请党的中央委员会讨论的党章修正案稿。党的中央委员会经过讨论研究,提请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党的十八大期间,全体代表对党章修正案认真讨论,提出一些重要修改意见。综合这些意见,大会又对党章修正案作了修改。最后,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党章修正案。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

在党章中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完整表述,深化了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有指导意义。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内容增写入党章,并对党员义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干部的要求作了充实,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章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修改,党章这个党的总章程更加完善,必将在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章的重要性:“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习近平同志对于十八大党章的学习也提出了要求:“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把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明确指出,要做到“两个结合”,就是“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上一篇:秋感悟作文下一篇:浅谈铁岭市避灾绿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