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资费标准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移动资费标准

4G资费贵不贵?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详解4G资费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记者 孙云龙)近日,有关4G资费“贵不贵”的话题成为了舆论热点。2月10日,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与3G时代相比,4G资费其实更优惠。按照产业规律,随着4G用户规模的扩大和4G网络的成熟,资费还会降低,中国移动将采取全网统一的4G资费体系,更好服务广大用户。

4G流量“双封顶” 资费更优惠

针对网上流传的“一夜不关4G,房子归中移动”的调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价格管理副经理邢宏涛称,这绝不可能。他介绍说,中国移动为保护客户利益,保证网络公平使用,采用了流量“双封顶”的保护措施,对流量费用和流量总量进行控制,避免在不知情情况下使用过多流量。

具体说来,双封顶指“超套餐后费用500元或流量15G双封顶”,即客户套餐外的流量费用最多500元封顶、套餐外的流量使用最多15G封顶,用户若想继续使用,可拨打10086恢复功能。此外,单用户每月流量使用上限是50GB,超出50GB后,将暂停用户上网功能,下月恢复。

在4G资费“贵不贵”的讨论中,有人称网速太快将导致流量费剧增,其实很多人没有搞清楚速度和流量的关系。对此,邢宏涛解释说,“使用4G确实速度快,但是如果你只是使用同样的业务,它只会缩短等待时间,提高上网体验,比如同样刷微博,同样看新闻,同样在线播歌曲,你使用3G可能比较卡顿,但是用4G使用同样的业务的话,体验更好,速度更快,并不是速度越快必然带来流量增加。”

当然,相比以前打电话、发短信,加上一些轻度的流量应用,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成为用户刚性的需求和消费的主流,用户对流量的关注也可以理解。

邢宏涛称,中国移动的4G资费在流量方面比以往更加优惠,“比如,流量方面分套餐内和套餐外两块优惠。如果不考虑促销因素,套餐内优惠基本在20%左右,比如原来50块是500兆,现在是600兆;如果考虑到促销的话,50块钱600兆,另外北京移动额外送1G流量,实际优惠幅度超过60%。如果选择10G 280块钱的服务,套餐内每兆流量最低单价不到3分钱,最低单价比以前更低了。同时套餐外每兆流量费用从1元下降至0.29元,下降幅度达到70%。”

此前的1月25日,中国移动下调了国际及港澳台漫游流量资费,推出了国际及港澳台漫游上网“3元/6元/9元”新资费,覆盖美国、韩国、港澳台等80个热门出访国家和地区。漫游用户每天使用流量3M以内分别收费3元、6元或9元,每当3M使用完后,流量包将自动叠加。并且,当天费用超过30元、60元、90元之后,流量达到50M之后,将实施封顶保护。新资费推出两周多,国际漫游专席投诉量为零,获得了用户的普遍认可。

4G尚在发展初期 未来资费还会降低

虽然中国移动在4G发展初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但仍然有用户表示4G资费相对较高。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光表示,4G网络建设,从接入网到传输网、核心网的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电信行业是规模经济,按照产业规律,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4G网络的成熟,未来资费还会降低。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陆文昌表示,根据ITU的英文报告,2012年在统计的全球161个国家当中,中国的资费绝对值平均在全球排名158名,位列倒数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重0.6,排名144左右。“事实上,我们的资费水准已经非常低,但是大家还是希望降。”陆文昌称,随着客户群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移动将逐步、适度下调4G资费。

据记者从内部渠道了解,受益于中国移动4G网络的快速覆盖和4G终端的迅速成熟,尤其是4G千元机的推出,预计4G中低端用户将会在

二、三季度爆发,而随着用户结构的变化,中国移动将进一步降低4G门槛,改善资费计价模式。

陆文昌表示,中国移动已经下决心采用统一的4G资费套餐,尽量减少档位、或者套餐数量,避免不同的客户品牌采用不同的套餐。而中国移动首创的多终端共享业务也将陆续推出,目前,已经有包括江苏、广东在内的十多个省在实行。

用户如何用好4G服务

当前,许多用户对如何选择“快人一步”的4G服务并不了解。邢宏涛介绍说,在有4G网络的前提下,一是更换4G终端,二是换USIM卡,就可以享受4G服务。他建议,开通4G服务的用户最好换4G专属的套餐;如果用户不愿意换套餐,推荐用户最好叠加4G流量包,可以享受到更多优惠。据记者了解,用户要用好4G服务,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靠谱的4G终端,比如手机或数据卡等,避免出现因为4G终端的故障和功能限制影响4G的网络体验;其次,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4G资费套餐,推荐使用4G专属套餐,或者叠加流量包,以享受更多优惠;最后,用户在使用4G服务时,要养成使用移动网络和应用的良好习惯,不要下载山寨和非法应用,避免木马、病毒等造成的吸费,在使用视频或游戏等大流量应用时,应注意套餐内剩余流量,以免造成超额使用,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第二篇:移动固话卡资费标准(小编推荐)

移动卡资费

无月租,每月通话保底消费15元(含移动网套餐5元),不可漫游,无法转品牌套餐 服务区内:

移动网5元套餐:服务区内拨打厦门移动网电话 2000分钟/5元; 超出部分正常收费。

服务区内拨打本地非移动网电话前三分钟0.2元,后0.1元/分钟; 国内长途(不含港澳台)0.15元/分钟。 服务区外:

服务区外统一0.25元/分钟;

服务区划分:岛内 海沧 集美 同安 翔安 (转区域次月生效) 归属移动网号码段:

147. 150.151.152.157.158.159. 182.187.188. 135.136.137.138.139.134(0-8号段)

发短信411至10086. 开通来电显示 3元/月(仅限此类型卡), 发短信11至10086查询话费余额,发送0000至10086查询本机业务套餐 发短信74034至10086,可开通数据流量6元套餐。 备注:

2000分钟5元套餐费月初1号一次性扣除

PIN:1234

卡丢失需提供近期5个通话记录号码和本人身份证去营业厅补卡(15元)

移动卡资费

无月租,每月通话保底消费15元(含移动网套餐5元),不可漫游,无法转品牌套餐 服务区内:

移动网5元套餐:服务区内拨打厦门移动网电话 2000分钟/5元; 超出部分正常收费。

服务区内拨打本地非移动网电话前三分钟0.2元,后0.1元/分钟; 国内长途(不含港澳台)0.15元/分钟。 服务区外:

服务区外统一0.25元/分钟;

服务区划分:岛内 海沧 集美 同安 翔安 (转区域次月生效) 归属移动网号码段:

147. 150.151.152.157.158.159. 182.187.188. 135.136.137.138.139.134(0-8号段)

发短信411至10086. 开通来电显示 3元/月(仅限此类型卡), 发短信11至10086查询话费余额,发送0000至10086查询本机业务套餐 发短信74034至10086,可开通数据流量6元套餐。 备注:

2000分钟5元套餐费月初1号一次性扣除

PIN:1234

卡丢失需提供近期5个通话记录号码和本人身份证去营业厅补卡(15元)

第三篇: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应达到的各项技术和维护要求,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管理、环境布置、线缆布放、标识标签、基站电源、防雷接地、资源和资产管理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作为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的企业标准,适用于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移动通信基站标准化整治工作,可作为移动通信基站运行维护的工作标准,也可作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验收的技术指导意见。

鉴于移动通信宏蜂窝基站和微蜂窝基站(含室内分布系统和小区分布系统)在机房要求、使用设备和天线等方面的各项区别,现对本标准针对宏蜂窝基站和微蜂窝基站的适用性作如下说明:

本标准第4章-第11章适用于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宏蜂窝基站的标准化整治和运行维护工作。

本标准第5章的5.1.8节、5.1.9节、5.2节,第6章-第7章,第8章的8.1节、8.4节、8.5节,第9章-第11章适用于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微蜂窝基站的标准化整治和运行维护工作。 2 引用标准

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YD 5059-2005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T 5026-2005 《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75-200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31-2005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 YD/T 5132-2005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T 5120-2005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YD/T 5160-2007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 92DQ1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 Q/BJT 08—2005 《通信机房三线整治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机房标准化规范》2006版

《中国联通机房标签标识标准化规范》2006版 3 相关释义

ODF 光纤配线架 DDF 数字配线架 BBU 基带处理单元 UPS 交流不间断电源 SPD 电源用雷电浪涌保护器 PE 保护地线 dB(A) 噪声计量单位 °C 摄氏度 m 米 cm 厘米 mm 毫米 µm 微米

m2 平方米 mm2 平方毫米

Ω 欧姆 h 小时 V/cell 伏/单元 AH 安时 KV 千伏 A 安培

4 基站安全管理要求 4.1 基站安全管理制度

4.1.1必须有明确的基站出入、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有基站门禁卡和钥匙管理流程。

4.1.2基站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须上墙,包括:《通信机房防火制度》、《通信机房八不准》、《机房灭火流程》。

4.1.3基站日常维护相关制度悬挂在机房内的墙面上,包括:入室管理、基站施工管理、机房安全管理等内容。

4.1.4上墙制度的制作材料应采用材质轻、防火、防水、经济的材料;材料规格符合固网模块局房标准。

4.1.5严格执行“52周维护作业计划制度”、“割接升版管理制度”、“网络障碍受理流程”、“重大故障汇报流程”、“网络安全责任制”。 4.2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安装情况

4.2.1基站必须安装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够监控温度、门禁、水禁、烟感、市电停电、开关电源告警、空调告警、空调室外机防盗。

4.2.2应在机房低洼处以及易出现外部进水情况的地方多处安放水浸探测器。 4.2.3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实现自动抄表的功能。

4.2.4监控设备应具备升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并预留一定的输出输入端口。 4.2.5基站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宜安装在交流配电箱旁,采用壁挂方式。 4.2.6对于位置偏远、盗窃事件易发区域的站点以及与其他运营商共机房的站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加装视频监控功能,并且机房大门、主设备、电池都应在监控范围内;可根据机房的不同布局,安装1-2个视频监控点。 4.3消防设备配置情况

4.3.1每个机房必须配置两个气体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类型与型号必须遵照公司安保部相关要求。灭火器的出厂日期、使用日期及使用年限必须有标记说明,且在出厂两年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检验。 4.3.2灭火器须安放在易于取放位置,并定点存放。

4.3.3灭火器存放处上方须有标识牌,标识牌应符合《中国联通集团标识标签标准化规范》。

4.3.4机房内不应有洒水式消防器材。 4.3.5机房建筑材质应满足防火要求。 4.4防火通道及安全隐患

4.4.1防火通道畅通,基站外围无安全隐患,基站门窗密封完好,电缆孔洞应用防火阻燃材料封堵,密封处应平整,无缝隙。 4.4.2机房内严禁放置易燃物。

4.4.3野外自建机房,应有围墙(栏),围墙(栏)门完好、围墙(栏)无缺口,能正常关锁、隔离。围墙外排水设施齐全,四周排水孔畅通,地基稳固无沉降,围墙无裂痕。散水坡完好,无断裂和塌陷现象。

4.4.4基站外部空调室外机组等易盗物品应加装防盗保护装置。 5 基站环境与布置要求 5.1 基站机房环境管理

5.1.1基站设备整洁,表面无灰尘、污渍,墙壁无漏、渗水现象。 5.1.2机房所有的门、窗和馈线进出口必须能防止雨水渗入。 5.1.3 机房内不应有水管、暖气管穿越。

5.1.4机房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灰尘及害虫从外界进入机房,便于对机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5.1.5移动基站机房内必须配有拖布或笤帚、撮子;模块局内的移动基站机房可不另配清洁工具。

5.1.6工程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并附有余料清单。

5.1.7机房必须有防静电设施和用具,进行插拔设备板卡操作时,必须配戴防静电保护手环,以免损坏电路板。 5.1.8温湿度配置标准

1. 基站配置温湿度计;机房温度范围10-30℃,湿度范围20%-85%。 2. 温湿度计的规格型号应采用公司入围的产品。 5.1.9空调要求

1. 空调设备安装正确,运行正常,制冷量满足设计要求。

2. 空调供电须由专用插座(专用保险开关)供电,室内机位置距空调供电专用插座距离合理,空调电源线不飞线、吊线。 3. 空调室内机必须安装牢固,不倾斜。

4. 室内机冷凝水管安装应保持一定坡度,避免回水。

5. 空调室外机如有支架,须安装牢固;室外机须留有维护空间。

6. 安装室外机位置要求具备良好的通风换热环境,避免形成气流短路而影响换热效率。 7. 在人行过道或临街等人员过往较多的位置,室外机安装位置不得低于2.5米。 8. 空调室外机应接地。

9. 室外机应尽量避免受阳光直射。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应优先考虑机房的北侧、东侧,如安装位置在西侧和南侧,须加装遮阳篷。 5.1.10基站门窗

1. 机房门应采用钢质防盗门,门外开,防盗门不应有损坏或腐蚀生锈痕迹,门锁不锈蚀,打开容易、防盗性能良好。

2. 基站机房内必须有门贴(见图5-1),在内墙壁、门等处,距离地面高度为1.6m-1.8m处;门贴内容应包含:所属分公司、局/站、基站编号(详见本规范10.1要求)、维护联系人、联系电话、火灾报警电话。

3. 机房窗户应不受阳光直射,受阳光直射时应用遮光纸做避光处理或用隔热板封闭窗户。

5.2 设备安装及排列要求 5.2.1 机架

1. 机架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并且垂直牢固。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架应在同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2. 机架必须进行底座加固。机架的其他加固方式必须依照设计图纸作防震加固处理。 3. 机架垂直误差不超过0.15%;相邻机架紧密靠拢,缝隙不超过3mm(需留有足够维护空间的除外);各机架前面平直整齐,在同一平面,每米偏差不超过3mm。 5.2.2 设备

1. 电信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执行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2. 设备前侧排列整齐,无明显的错位。

3. 所有设备原则上不应墙挂,需入架,受机房条件限制入架确有困难的部分设备可不入架,必须做相应的线缆整治,确保整洁、美观。传输设备必须入架,入架整治时应考虑传输设备相关线缆路由,使其符合线缆走线规定。 4. 传输设备必须为双路供电。 5. 基站必须采用双路由传输。 5.2.3走线架

1. 走线架或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要求整体牢固,无晃动;机房内所有落地安装的设备机架顶应与走线架有加固措施。

2. 室内走线架与列架顶部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安装应整齐牢固,平稳。竖立的走线架必须垂直,平放的走线架必须水平,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走线架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加固。

3. 室外走线架在楼顶平面水泥墩和墙面上固定应稳固,与楼顶平面或墙面平行。砖垫的部分应用水泥墩固定。

4. 走线槽的安装应端正牢固、美观。切割走线槽时,切口要垂直整齐。走线槽的两端须安装封头。

5. 走线管安装整齐、美观,其转角及分支处应使用弯头或三通接头连接。 6. 走线架、槽道应接地。 5.2.4天线

1. 天线安装必须牢固。

2.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

3. 对于宏蜂窝基站,全向型天线应垂直安装;方向型天线的指向和俯仰角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4. 对于微蜂窝基站,吸顶天线或壁挂天线应用天线固定件牢固安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确保附近无直接遮挡物存在,并尽量远离消防喷淋头。对于定向天线,天线主瓣方向应正对目标覆盖区。

5. 对于微蜂窝基站,在无吊顶环境下采用吊架固定方式时,天线吊架和支架的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倾斜现象,吊挂高度应略低于梁、通风管道、消防管道等障碍物,保证天线的辐射特性。 5.2.5馈线

1. 馈线的布放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

2. 馈线和室外跳线的接头应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在馈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前,必须有一个防水弯,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进机房,防水弯最低处要求低于馈线窗下沿10cm-20cm。

3. 每根馈线在室内和室外必须有标签,标签格式、内容、规格及材质参见本标准第7章“基站标识标签要求”。

4. 馈线宜每隔1m安装一个馈线卡子,使馈线走线整齐美观。

5. 馈线布放应路径清楚,弯曲不能过度,拐弯应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大于等于馈线外径的20倍(软馈线的弯曲半径大于等于10倍馈线外径)。

6. 馈线绑扎力度应适宜,布放顺直、整齐,不能互相缠绕,并按连接次序理顺。严禁出现斜走线、空中飞线、交叉线等情况。

7. 馈线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也就是通常指的弱电井,不宜使用通风管道或水管管井。馈线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8. 馈线窗多余馈线孔应密封,做好防水处理。

9. 馈线与室内软跳线连接处应有防雷器,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防护层应有不少于三点的外保护层接地连接,一般要求在靠近天线的馈缆顶部、靠近塔底的馈缆末端、馈缆进入机房前须接地,长度超过60m的馈线,应在馈线中部增加一处接地点。

10. 接地线的导线方向应顺着馈线的方向,接头须做防水处理。

11. 对于微蜂窝基站室内裸露在线井、天花板等外侧的馈线宜套管布放,并对走线管进行固定。 5.2.6天线增高体 1. 铁塔

(1) 平台数量、直径、间距应满足收发信天线安装、扩容和维护要求,铁塔的结 构、工艺等应符合YD/T5132-2005《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的要求。

(2) 天线支撑钢管应能上下移动,便于上下调整和更换。 (3) 自立塔外侧或内侧应预留维护爬梯,并考虑保护圈。 (4) 爬梯两侧预留角钢,供电缆的布放和固定使用。 (5) 平台设馈线下线孔,以便馈线下线。

(6) 铁塔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其所在地的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但建于建筑物上的 铁塔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7) 防雷保护接地电阻阻值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增高架

(1) 楼顶天线增高架的规格须满足综合楼顶及屋面的承重能力。 (2) 天线增高架规格应满足天线数量及挂高要求。 (3) 增高架高度超过6m时,须考虑拉线等安全措施。 (4) 楼顶天线增高架在组装过程中确保不破坏楼顶防水层。 (5) 楼顶天线增高架必须严格按标准接地。 (6) 楼顶天线增高架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3. 桅杆

(1) 楼顶天线桅杆的规格须满足综合楼顶及屋面的承重能力。 (2) 桅杆须考虑拉线等安全措施。 (3) 桅杆的安装应确保不破坏楼顶防水层。 (4) 桅杆必须严格按标准接地。 (5) 桅杆表面及连接部位应作防锈处理。 5.3 基站维护记录要求

5.3.1基站机房内必须有基站维护记录。

5.3.2维护工作记录类文档资料为基站内维护工作记录文档,主要包括: 1. 基站出入登记记录。 2. 巡检记录。

5.3.3基站维护记录资料、文件保存周期应符合维护规程要求。 6 基站线缆布放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电缆、光缆、信号线应布放整齐、规范。

6.1.2 遵守“三线”分离原则:电缆走线架缆线较多的情况下,“三线”不能分离时,采取两层走线架的方式进行分离;交流缆线与其他缆线同走线架时,必须采取金属槽道进行隔离。

6.1.3 严格遵守Q/BJT 08—2005《通信机房三线整治技术要求》。

6.1.4 信号线应整齐布放在走线架内,走线应保持平直顺畅,不应有交叉和空中飞越的现象。

6.1.5在墙面、天花板走线的各类信号线必须用走线管或走线盒,排放顺直整齐,不得与强电缆线共用同一线管。 6.2 光缆相关要求 6.2.1光缆布放要求

1. 光缆全程布放时,应A、B端保持一致。A、B端的顺序依次为骨干节点、汇聚节点、接入节点。相同节点间敷设光缆时容量较大节点(起领导地位的节点)为A端,容量较小节点为B端,或按所处地理位置规定,北/东为A端,南/西为B端。

2. 当光跳线数量较多且距离较远时,可选用加强型跳线或带尾纤的室内光缆。 3. 在施工时应按光缆实际盘长一次布放,不得断开。

4. 为了减少光缆接头及降低光纤衰耗,光缆在由架空杆路转入地下管道时,如果管道长度较短,可将架空光缆不变程式,直接引入管道。

5. 光缆在人(手)孔内做引上时,不得与其他电缆穿放在同一引上管内。 6. 光缆在人(手)孔、通道内安装时,应在最上层托板布放,水平方向尽量靠近人手孔内壁,并用尼龙卡带绑扎固定。 7. 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8. 光缆挂钩装置整齐、均匀、无损坏,卡挂间距为50㎝,偏差±3㎝。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 6.2.2光缆固定安装要求

1. 光缆布放后应用尼龙卡带绑扎固定。

2. 人/手孔内、进线室、室内/外通道内的光缆/保护光缆用的塑料子管应与每块托板之间固定。

3. 在电杆两侧,光缆与钢绞线之间固定;引上处单侧固定。 4. 光缆在走线架上应与每条横梁之间固定。 5. 光缆加强芯应与ODF架之间固定。 6.2.3光缆余长要求

1. 为了降低线路衰耗,延长接入距离,减少大量预留光缆的盘存空间,合理利用人孔、通道、进线室和电杆的维护空间资源,除光缆成端和接续必要外,光缆布放不预留余长。

2. 为适应和减少环境变化引起的光缆线路特性改变,架空光缆应在每根电杆上做“U”型预留(20cm)。

3. 严格执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严格控制成端和接续长度,光缆在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点、分纤盒、接头盒等处成端或接续后剩余的光缆应尽量短,杆上不允许盘留。

6.2.4光缆标识要求 光缆的标识要求参见本标准第7章“基站标识标签要求”。 6.3 电缆相关要求 6.3.1一般要求

1. 电缆在进线室内必须依据管孔的占位及列架占用的顺序排放整齐,不得跳层和交错。

2. 电缆在人孔内必须按顺序整齐排列在两侧相应托板上绑扎固定,不得错层、交叉、不得直穿人孔中间,严禁多余电缆盘放在人孔内。

3. 电缆接口应水平放置在托板中间,接头应依次排列,同层同位只允许排列一个接口。

4. 人孔内所有的电缆必须挂牌标明缆号、程式和类别,出租管孔的缆线还须标明产权所属单位,特殊用途电缆可用代码表示。

5. 人孔内所有分歧电缆(含气压传感器专用套管)与主干电缆须做水平排列,分歧电缆须排列在墙壁侧,并距分歧点10cm处绑扎牢固。

6. 人孔同侧分歧引上电缆应沿墙壁向上弯曲180度迂回排列在最上层托板上,异侧引上电缆不得遮挡管孔并不得放置于人孔地面上。

7. 人孔两侧下层主干及大对数电缆如有接口应由下至上应隔层排列,上层小对数电缆及光缆可逐层排列。 8. 室外电缆的裸露部分应有槽道和盖板,槽道上应有孔,便于渗雨。锈蚀部分应进行美观处理。

9. 对于基站设备在模块局内的站点,传输设备与无线设备通过DDF对接且相应接口条件允许时,必须直接采用120Ω系列平衡电缆,无需进行再次转换。 10. 室外直埋电缆敷设深度应根据设计而定。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60cm。遇有障碍物时(如穿越公路)应敷设穿线钢管或塑料管。 11. 电缆在柜、箱内布放时应绑扎固定。 6.3.2电缆余长要求

1. 除电缆成端和接续必要外,电缆布放不应留余长。

2. 严格执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严格控制成端和接续长度,电缆在成端或接续后剩余的部分应尽量短,不允许盘留。

6.3.3电缆标识要求 电缆的标识要求参见本标准第7章“基站标识标签要求”。 6.4 电调线相关要求 6.4.1 电调线接头要求

1. 每根电调线上应拥有针、孔式两种接头各一个,电机上也相应有针、孔式两种接头,连接时要按照针孔对接的原则执行。

2. 接头应注意连接正确并确保连接紧密,避免因接头连接错误或接触不良而导致无法调节;对于电调线接触不良导致无法使用的,应整改。 3. 放置在机房内的电调线未做接头或做接头错误,应整改。 4. 整改后的电调线接头应通过专业设备测试,保证正常使用。 6.4.2 电调线电机要求

1. 对于采用驱动电机调节滑动拉杆调节电子下倾形式的,因为拉杆必须通过电机才能拉动和固定,无法使用人工手动方式调节,必须保证电机安装步骤无误。 2. 电机安装过程中要避免直接手动调节拉杆后进行安装等不规范操作,以免导致电调仪读取的电子下倾数值与实际下倾刻度数值不符,甚至导致驱动电机卡转、空转或损毁。

3. 检测电机情况时,可通过电调仪调整天线下倾到最大值(如10°)和最小值(如0°),相应地对比电机上的实际刻度尺读数,检查读数是否一致。若存在问题,应整改。

4. 电机数据配置存在问题的:包括基站名、扇区号、位置区号、频段等参数设置有误,天线类型和型号不匹配等,应整改。

5. 整改后的电调线电机应通过专业设备测试,保证正常使用。 6.4.3 电调线布放及余长要求

1. 电调线的布放遵守“三线”分离原则。

2. 电调线应顺直、整齐,应避免线缆交叉纠缠,下线按顺序。

3. 电调线在走线架上应绑扎(或用尼龙缩紧扣卡固),绑扎线扣(或卡固点)松紧适度,扎带扣方向一致。

4. 在电调线从馈线口进入机房之前,要求有一个“滴水弯”,以防止雨水沿着电调线渗进机房。

5. 电调线入机房前必须进行有效的防雷接地。

6. 电调线原则上不应留余长。对于新建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定长电调线,不留余长,电调线室内部分长度应满足工程操作需要;对于已建工程,应以不留余长为原则进行整治,在整治过程中因技术上确不能实现而留下的余长应入机房并做余长盘,余长盘宜靠近交流配电箱引出插线板处挂墙固定,以便于工程人员拉出电调线在靠近电源插口的地方进行工程操作。 6.4.4电调线标识要求

1. 电调线两端应有明确的标识。现网天线的电调线连接方式分为直接连接和菊花链串连,应对有菊花链连接的基站标识电调线SN,对于直接连接的基站省略电调器SN的标识过程。

2. 由于天线厂家对电调器SN的标识方法和长度规定不同,SN序列码宜至少保留15位长度。

3. 对于电调线采用直接连接方式的基站:

(1) 对于一个站址三张网络(GSM/DCS/WCDMA),每张网络3面天线,共9面天线; 每面天线接驳1根电调线,共9根电调线接至机房,电调线标识示例如图6-1(天线厂家英文缩写以“NAME”为例,下同):

(2) 对于一个站址三张网络(GSM/DCS/WCDMA),采用塔下合路的方式将三网信号 馈入3面宽频天线(3个扇区);每面天线接驳1根电调线,共3根电调线接至机房,电调线标识示例如图6-2:

注:现网中G/D/W塔下合路的现象很少,但两两组合普遍存在;可将没有的网络标识(如G/D/W)置空即可。

4. 对于电调线采用菊花链连接方式的基站

(1) 对于一个站址三张网络(GSM/DCS/WCDMA),每张网络3面天线,共9面天线; 每张网络各自采用菊花链连接方式,即每张网络只接驳1根电调线,共3根电调线接至机房,电调线标识示例如图6-3:

(2) 对于一个站址三张网络(GSM/DCS/WCDMA),每张网络3面天线,共9面天线; 三张网络全部采用菊花链连接方式,即三张网络只接驳1根电调线,共1根电调线接至机房,电调线标识示例如图6-4:

注:现网中G/D/W共用1根电调线的现象不存在,但两两组合存在,可预留三张网络的序列号空间,将没有的网络序列号置空即可。

5. 电调线标识的底色应按照不同系统予以区分,GSM采用黄色,DCS采用青绿色,WCDMA采用橙红色,可参照上述

3、4中的示例。

6. 为达到便于观察、方便灵活的目的,可以根据不同条目的数目进行相应设置。每个条目的长宽为10cm×1cm。

7. 室外电调线标识材料应耐磨、防雨。

8. 为便于管理维护,各标识标签应在基站巡检记录本中另作备份并长期保留。 7 基站标识标签要求 目前基站标识标签遵守2006版《中国联通机房标签标识标准化规范》,待2010版《中国联通网络资源标签标识标准化规范》正式发布后,采用新版标签标识。 8 基站电源要求 8.1 交流配电箱

8.1.1 交流配电箱应留有备用空开,以满足后期扩容要求。

8.1.2 基站交流配电箱的输出端子下方应清晰标示其供电设备的名称或代号。 8.1.3 配电箱开孔要求:孔洞防火封堵严密,切口整齐、光滑、无毛刺。 8.1.4 配电箱应设置总电流表、电压表、电度表。箱体应作接地保护,并设置PE排。

8.1.5 配电箱内的所有线路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出线方式应为上进上出方式。 8.1.6 严禁电缆并联至同一空开。

8.1.7 设备供电应使用专用电缆连接空开,不得使用插线板。对于微蜂窝基站设备的供电,如因设备规格等原因无法避免的,应使用专用插线板,并定期检查以确保插线板安全、可靠,严禁插线板级联。

8.1.8 严禁出现配电箱“大开关,小线径”的现象。电源电缆截面的计算应参照附录B中92DQ1《建筑电气通用图集-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的要求。 8.2 高频组合开关电源

8.2.1 发电机与市电的转换部分应配有安全闭锁装置,防止发电机引入端与市电引入端因误操作而造成并网。

8.2.2 开关电源设备安装位置、整流器的数量须符合设计规定,安装要牢固,各电源开关、刀闸、接头接触良好。

8.2.3 开关电源空开上必须有标识,记录使用设备名称,具体标识方法参见本标准第7章“基站标识标签要求”。

8.2.4无线设备供电应接在一次下电上;传输设备供电、环境监控应接在二次下电上,保障其他基站运行正常。

8.2.5 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应采用30A或50A的整流模块,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置。 8.3 熔丝开关

8.3.1 所有对无线机柜供电的直流开关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规范。

8.3.2 分路熔丝容量应为分路直流电流的1.5倍,总熔丝的容量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2倍。

8.3.3 熔丝与底座应接触良好。 8.4 蓄电池

8.4.1 机房地板的负荷必须满足要求,电池安装位置与设计一致,各节电池之间的连接条要安装正确且牢固。

8.4.2 各节电池之间及电池与电池线的接点不应涂有黄油;每组电池都安装有盖板。

8.4.3 不允许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电池混合使用,替换电池时要综合考虑电池性能。

8.4.4 从整流机架的蓄电池熔丝单元到蓄电池的直流电缆要连接可靠,并按要求固定走线。

8.4.5 蓄电池应保证无漏液、极柱无锈蚀、电池壳体无变形等情况。 8.4.6 蓄电池盖板上不能摆放导电物体。

8.4.7 基站电池浮充电压值应根据蓄电池种类和设备端子电压要求合理取定,一般情况下对于防酸型铅酸蓄电池,浮充电压应为2.16-2.20V/cell;对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浮充电压应为2.20-2.27V/cell。

8.4.8 基站蓄电池线径应满足压降、载流量与保险之间的匹配关系。

8.5 电源电缆 8.5.1 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及护套软电缆。 8.5.2 电源电缆的连接应采用热缩管保护,连接要牢固可靠,并按设计要求固定走线。 8.5.3 电源线弯曲时,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规定。铠装电力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外径的12倍,塑包线和胶皮电缆不得小于其外径的6倍。 8.5.4 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设备保护地线应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的电源线或在接线端子处缠绕不同颜色的胶带以便区分,具体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7章“基站标识标签要求”部分内容。 8.5.5 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截面在10mm2以下单芯或多芯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即在电线端头作接头圈,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栓、螺母的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加装垫片,拧紧螺母。 2. 截面在70mm2以下的多股电源线应加装接线端子,截面超过70mm2的电源线宜采用大一号接线端子,其尺寸与导线线径相吻合,用压焊接工具压焊接牢固,接线端子与设备接触部分应平整、牢固。 8.5.6 至48V用电负荷的供电电缆呈辐射状向用电负荷布放。 9 防雷接地要求 9.1 基站接地 9.1.1 从设备保护角度考虑,室内与室外设备连接地排宜单独接地。 9.1.2 对于租用和共用机房,则应考虑楼宇建筑情况:若楼宇接地情况满足基站防雷接地规范要求,则可直接连接楼宇接地;否则,应考虑另做接地。 9.1.3 现场测试基站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或达到接地电阻竣工验收值。 9.1.4机房内接地系统采用等电位设计,安装的设备机架、电缆走线架及各类金属构件必须接地,各段走线架之间必须电气连通。

9.2浪涌保护器 9.2.1 电源用雷电浪涌保护器(SPD)应完好,是工信部入网产品。 9.2.2 SPD最大通流容量应符合要求,具体参照如表9-1。

说明:

1. 城区指市区内一般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

2. 郊区指包括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

3. 山区指包括山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旁的易遭受雷击的机房。 9.2.3 SPD的引接线和接地线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或铜鼻连接牢固,铜鼻和线缆连接时,应使用液压钳紧固或浸锡处理。

9.2.4 SPD的引接线和地线应布放整齐,在机架应绑扎固定,走线应短直,不得盘绕。 9.3 其它

9.3.1 按照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及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执行。

10 资源和资产管理 移动通信基站的资源管理应纳入资源管理系统,应符合公司资源管理要求。移动通信基站的资产管理应符合公司资产管理要求。 10.1 基站编号

10.1.1 基站必须有明确的编号,基站门贴上的基站编号必须与资源管理系统中保持一致。

10.1.2 基站编号应采用“区局标识+端口局标识+网络类型+序号”的形式。 1. “区局标识”应采用区局分公司名称的拼音缩写,且不超过4位字符,例如:“2Q”表示二区分公司,“CP”表示昌平分公司,“MTG”表示门头沟分公司。 2. “端口局标识”应采用端口局名称的拼音缩写,例如:“ZGC”表示中关村局。 3. “网络类型”应采用该站点各张网络英文缩写的头字母,例如:“W”表示WCDMA网络,“D/W”表示共有DCS与WCDMA网络,“G/D/W”则表示共有GSM、DCS与WCDMA三张网络。

4. “序号”应采用一串北京联通全网唯一的6位字符/数字表示,其中第一位为标识位,用“0”表示宏蜂窝基站,例如“002134”;用“M”表示微蜂窝基站,例如“M00134”。

5. 基站编号示例。例如:“2Q-ZGC-G/W-002134”,表示该宏基站位于二区的中关村端口局下,编号为002134,GSM与WCDMA共站;“2Q-ZGC-W-M00134”,表示该微蜂窝基站位于二区的中关村端口局下,编号00134,为WCDMA系统。 10.2 固定资产

10.2.1 基站内实物资产应进行定期核查和记录,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1年。 10.2.2 须保证基站内固定资产准确,固定资产标牌粘贴符合规定,帐、卡、物、责任人相符率达到100%。

10.2.3 应对闲置设备及时进行登记和清理,按相关规定办理调配手续,并进行记录。

10.2.4 加强设备的固定资产报废工作的管理,保证已经符合固定资产报废条件且存在运行隐患的设备能够及时办理报废。 10.3 备品备件

10.3.1 对基站内的备品备件须有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位置、型号、数量、版本序号等信息,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1年。

化,能耗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动态变化,在进行基站标准用电量核定工作时,必须坚持动态发展的原则,分季节、分区域、分类型,科学合理地进行用电量采样,避免简单机械的测量方式。

11.1.4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节能减排工作,尤其是空调节能技术,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各基站所处不同地域环境选择合适的节能方案。 11.2技术节能要求

11.2.1 整流模块长期运行负荷率不宜低于20%,在满足基站最高负荷以及蓄电池充电负荷的前提下,启动电源模块休眠节能功能,对剩余开关电源模块启动休眠功能。

11.2.2 开关电源和UPS不间断电源的效率必须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优先选用供电转换效率高的电源设备。

11.2.3 宜采用水蒸发式新风系统节能技术、便携式智能直流发电机、热管技术、热交换一体机、智能新风节能以及WCDMA网络超级基带群改造等科技要求实现基站节能:

1. 水蒸发式新风系统节能技术 (1) 应考虑机房安全因素,满足消防相关法规,做到控制系统与消防系统的联动;

(2) 应关注使用该技术后机房内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 便携式智能直流发电机

(1) 可作为位置偏远、环境恶劣(山区站、楼顶站、边际站及传输中继站等)基 站或重点保障基站的应急电源或后备电源;

(2) 结合市电电源情况,为市区站、山区站、偏远站、中继站、楼顶站及边际站 等配置发电机时,应综合考虑直流发电机采购成本及节省的人工和油料成本,合理配置直流发电机数量。 3. 热管技术

(1) 应考虑本地气候条件,以估算设备运行时长;

(2) 应考虑设备安装基站的直流负载情况,负载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 4. 热交换一体机

(1) 可应用在面积紧张的自建基站;

(2) 可在基站新建时,考虑节能空调一体机设备的应用。 5. 智能新风节能

(1) 新风节能设备需将室外冷空气引入室内,会对基站空气产生影响,对该技术 要求的引入应考虑基站所处环境、地区气候等综合因素。

(2) 可使用如高科技纳米碳材料的防尘罩,应在保证通风量的情况下,减少灰尘 附着,提升防尘装置寿命,降低设备维护周期,减少维护工作量。 6. WCDMA网络超级基带群改造

(1) 可将基带单元集中放置于已有机房(核心、骨干或接入机房)之中,RRU采 用光纤拉远至覆盖站点。在覆盖区域一定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机房随站点选择而重复建设的现象;

(2) BBU集中放置的机房站点必须增加维护力度,一旦出现供电、传输中断等故 障或异常情况,则会导致所有相关的数个甚至十几个RRU站点中断,影响范围大;

(3) BBU如果集中设置在原固网的接入点机房,尤其是农村接入点机房,普遍条 件较差,必须对这些接入点机房进行配套改造,并更换或增加蓄电池、空调、环境监控等,否则难以满足移动网维护要求,由此会增加部分建设、运行成本,应考虑这部分成本的增长。 11.3 管理节能要求

11.3.1 应建立基站用电量、电费基础台账,完成电费支付流程的有效管控,实现基站用电台账与电费报销数据一致。

11.3.2 基站用电管理中,应对同一局站不同月份用电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及相同容量局站用电情况进行横向比较。

11.3.3 根据基站机房的结构以及基站总电流量,可将室内型基站(包括室内型室分信源、直放站)做如下分类,详见表11-1。基站用电量的标杆值应为同类型多个用电量合理、整体能耗较低的基站用电量的数学平均,满足用电量标杆值的基站设定为标杆基站。标杆基站必须每月上站抄表记录基站用电量。

11.3.4 非标杆基站用电量不得高于标杆基站用电量的+10%。

11.3.5 室外一体化基站(包括室外型室分信源、直放站)要求基站日用电量不得高于主设备日用电量的1.2倍。

11.3.6 提高本地交换网端口资源利用率,减少网络冗余资源能耗。

11.3.7 具备条件的基站应将业主供电改为供电局直供电,降低电价;新建站点应优先考虑从供电局杆路取电,避免用电单价高、私接偷电等问题发生;对于业主供电的基站须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工作,力争在稳定电费的同时降低电费。 11.3.8 应采取分级设置方式管理基站,依靠动环监控软件实现空调的集中监控,适时关闭。改善冷凝器通风环境,保持清洁,减少用电消耗。

第四篇:中国温泉行业标准

《中国温泉行业标准》是首部全国性的温泉行业标准,全称为《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中国温泉行业标准》的内容以云南省已有的四个温泉地方标准为主,参考广东、广西、重庆三省(区、市)的温泉地方标准,并结合全国温泉旅游行业发展的客观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国温泉行业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借鉴云南温泉四个地方标准宣贯实施的经验,确定温泉的术语和定义、温泉的检测与认定方法、温泉标识使用规范、温泉卫生安全检测与管理办法、温泉企业科学发展的规划及温泉企业设施设备、经验管理、服务水平等关键内容,以及用星级的多少来标志温泉企业硬件和软件方面质量水平的高低,五星级代表最高水平。

中国温泉行业标准前言

《中国温泉行业标准》是首部全国性的温泉行业标准,全称为《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2011年五月通过国家旅游局批准,行业标准编号:LB/T 016-2011,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提出。

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0)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云南省旅游业协会SPA与温泉分会、昆明市温泉旅游协会、广东温泉行业协会、重庆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海南省旅游协会温泉分会、湖北省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

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任芷、刘志江、刘士军、蒋齐康、汪黎明、王长乐、张越、刘莉莉、徐杰、张源、付溟、冯煜、蒋朝磊、孙春蓉、张建彬、张永康、王永毅、王立德。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享受休闲、度假、养生等康体需求的增加,温泉旅游业发展速度快,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成为与民生紧密相连的新型产业。《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是为规范温泉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温泉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营造低碳生态突出、文化魅力独特的温泉旅游产品而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行业标准。

本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引导温泉旅游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规范秩序,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旅游发展需求为目的,在综合云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重庆市等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既充分体现全国温泉行业的共性特征,又具有行业引领性及适用性的标准。

温泉标准内容节选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对温泉企业的泉质要求(包括泉质的分类及其辅助医疗作用)、温泉水质卫生要求和经营场所的空气质量的要求,明确星级的划分条件、服务质量和运营规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正式营业的各种温泉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727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

GB/T 5750.4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GB/T 853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14582 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GB/T 17220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 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204.2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204.3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 18204.4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204.5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 18204.6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 18204.7 理发用具微生物检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

GB/T 18204.8 公共场所拖鞋微生物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测定

GB/T 18204.9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204.10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 18204.11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测定

GB/T 18204.12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测定

GB/T 18204.28 游泳水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29游泳水中尿素测定方法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WS 205 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T160.33 硫化氢的硝酸银比色法

GB11742 居民区大气中硫化氢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GB/T155 原木检验材质评定

LB/T007 绿色旅游饭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泉hot spring

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且水温≥2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水。

3.2 冷泉cold spring

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且水温<25℃,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水。

注:温泉和冷泉均是指天然矿水。

3.3 温泉企业hot spring enterprise

利用温泉资源,并具备相适合的设施设备和环境条件,以温泉服务为主,并提供健康理疗、住宿、餐饮、会务、休闲、度假等相应服务的经济组织。包括温泉酒店、会所、度假村、疗养院、洗浴中心、温泉旅游小镇、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城等各类温泉企业。

3.4 温泉服务hot spring service

以温泉(含地热蒸气、矿物泥或冷泉)为载体,以沐浴、泡汤和健康理疗为主,提供参与、体验和感悟温泉养生文化的相关产品,达到休闲、疗养及度假等目的的服务。

4星级划分及标志

4.1用星的数量表示温泉企业的等级。温泉企业星级分为五个级别,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星级越高,表示温泉企业的档次越高。

4.2星级标志由中国地图、温泉地理图形和五角星图案构成,用一颗五角星表示一星级,两颗五角星表示二星级,三颗五角星表示三星级,四颗五角星表示四星级,五颗五角星表示五星级。

4.3星级的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温泉企业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统一规定。

5 总则

5.1申请星级的温泉企业应具有由相关资质机构编制的地热资源勘查报告、温泉地热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评估等专项规划,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与要求。

5.2星级温泉企业的建筑、附属设施设备、服务项目和运行管理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劳动合同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

5.3各星级划分的必备项目见附录A,各星级温泉企业应逐项达标。

5.4温泉水质感官与理化指标按附录B的指标作出评价。温泉水质卫生要求按附录B的指标作出评价。

5.5温泉的泉质分类及辅助疗效应符合GB/T11615-198

9、GB/T13727和附录C中的相关要求。

5.6室内温泉场所空气质量要求按附录D评价表的指标作出评价。

5.7星级温泉企业设备设施的位置、结构、数量、面积、功能、材质、设计、装饰等评价标准见附录E。

5.8星级温泉企业服务质量、清洁卫生、维护保养等评价标准见附录F。

5.9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温泉企业是以沐浴康体为主,评定星级时应对泉质、卫生安全和温泉服务进行重点评价;四星级和五星级温泉企业是以优质温泉为核心的综合配套型企业,评定星级时应对温泉企业的服务进行全面评价。

第五篇:中国印章行业团体标准

中国印章行业团体标准 T/CYZIA 01-2017

印章制作企业开业的专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2017-02-08发布 2017-02-08实施

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专业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技术要求................... .......

....... 4

T/CYZIA/

根据国办发【2007】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三条中,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以及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法规等培训,参与行业资质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及推广的有关政策精神。为了适应我国印章制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制定本团体标准。

印章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印章刻制更具有特殊的技艺。由于印章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是信用的载体与凭证。因此国家工商、公安部门对经营印章刻制业务均有严格的规定,本标准从印章刻字业的专业技术出发,规定了该行业经营者依法开业,应取得执业资格最基本的专业条件,也规定了从业人员取得从业资格应具备的生产业务技能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全国印章刻制企业,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专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修订单位:中国印章行业协会、辽宁省印章行业协会、吉林省印章行业协会、江苏省印章行业协会、广东省印章行业协会、重庆市印章行业协会、武汉市印章行业协会、海口市印章行业协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印章行业协会、上海长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卓达印章器材(厦门)有限公司、汕头特区协勤文具有限公司、旗牌(常州)文具制造有限公司、

T/CYZIA/ 包头民族印章厂、宜宾市翠屏刻字厂、重庆威鹏印章有限公司、武汉红环速达印章有限公司、上海中泰实业有限公司、佳联塑胶有限公司、浙江科力印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银川印章有限公司、东莞惠峰商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修订人:中国印章行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印章刻制企业开业的专业条件和技术要求”编委会

主任委员:李潇君

副主任委员(排名不分先后):王立、孙一中(中标院执行董事)、洪金(中标院执行董事)、胡国蓉 、孙宏、李嘉善、李炜

专家委员(排名不分先后):陈中海 、刘建营

委员(排名不分先后):陈建民、陈慧民、丁建盛、郭平、刘鹏、任淑娟,梁少峰、王忠明、闫仁伟、张星、赵宝忠、张纪文

联络员: 韩松

刘玉义(中标院合作项目经理)

T/CYZIA/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章制作业的定义和企业开业应具备的经营场地、生产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制作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不同经济成分、不同经营规模的印章制作企业。

本标准由印章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实施。

公安机关审核公章特种行业企业经营许可证参照执行。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印章制作业

利用手工技术或机器设备制作各种印章以及刻制各种文字、图案,而形成产品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居民需要提供服务的行业。 3 专业条件 3.1经营场地

3.1.1各类不同规模的印章企业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且符合国家工商、公安有关规定。

3.1.2经营项目单一的小型店,以传统手工技艺刻制印章或有简单设备辅助加工制作的生产经营场地原则上不小于60平方米。

3.1.3中型以上的店、厂或公司,经营制作多种类型的印章,经营场地原则上不小于100平方米,应有相应的业务接待室、生产加工车间、库房及管理专用场地。(企业下属单位代营门店不小于20平方米) 3.2 生产服务设施

3.2.1以传统手工技艺刻制印章的,应具备刀具、笔、墨、卡具等专用工具。

T/CYZIA/ 3.2.2以现代设备加工制作印章的,应具备电脑图文设计设备、激光雕刻机、光敏制章机、三维金属雕刻机以及能满足制作现代印章的成套设备,其机器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检测标准,并由行业协会认证推荐并取得合法发票或购置证明。 3.2.3营业接待场地要设置商品展示柜、业务接待服务台、保密柜、收银台、电脑、链接互联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服务设施。 3.3经营条件

3.3.1严格按照工商、公安管理部门关于印章刻字行业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服务。

3.3.2申请公章刻制业务的企业应具有从事非公章刻制业务三年的经历。 3.3.3从业人员应持有合法的身份证明或务工证明且无犯罪记录,与录用企业签订符合“劳动法”的劳动合同。

3.3.4小型店的从业人员原则上不少于5人,且分工明确,中型以上的店、厂、公司从业人员原则上不少于15人,且按生产、销售、管理明确分工。 3.3.5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通过电脑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财务管理,商品管理,安保责任制,业务管理(含公章业务的验证登记,承接制作,检验监销,保管取件及留存刻制公章档案管理),质量管理,技能培训管理等内容。 3.3.6应明示营业项目、收费标准、营业时间、服务规程、质量标准及各类印章、刻字产品的商品样品和质量标样。

3.3.7经营门店的装饰要美观大方,店招字号牌和匾的文字书写要工整规范,店容店貌要保持整洁卫生。

3.3.8使用本企业专用包装及印有本企业名称、地址、服务电话的承接业务单。 3.3.9本店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兼营项目要有委托专业外加工的合同书。

T/CYZIA/ 3.3.10不出售假冒伪劣印章产品,使用绿色环保印章产品材料,尊重专利知识产权,销售的印章产品应有印章行业协会技术部门出具的认证书。

3.4. 执行国家环保条例,印章制作过程中要无噪音、无毒、无污染、三废处理达标。

3.4.1印章行业协会汇同有关部门对印章制作产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达到检测标准后方可投入生产。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印章刻字业工作人员要信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印章企业应加入行业协会组织,并自觉执行行业自律公约和行业经营规范。

4.1.2工作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历并符合从事特种行业经营的有关条件和规定。

4.1.3工作人员要经中国印章行业协会组织的由地方协会实施的行业培训,技能考核,达到标准要求持证上岗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并实行年检注册制度。 4.2岗位合格标准

4.2.1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印章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熟知经营服务程序与规范标准,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

4.2.2业务服务人员应具备印章刻字业的基本知识,掌握业务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熟知印章产品的使用功能,价格及特业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4.2.3手工制作人员应熟练使用刻制印章的刀具、卡具以及掌握工具的性能和维护方法。

4.2.4了解常见印章材料的种类、产地和特征,在篆刻工艺中书法、章法、刀法

T/CYZIA/ 的合理应用,因材施艺。

4.2.5了解印章文字中,楷书、篆书、隶书、宋体等字体的结构和特征。 4.2.6掌握现代印章制作工艺流程,技术参数,熟练操作机器设备,在专用材料上制作印章,达到字意准确,印文布局合理,符合本行业产品质量标准。 4.2.7掌握“刻字业印章制作技术和工业标准”,注重印章刻制质量,产品达标,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上一篇:中国企业境外活动下一篇:中国移动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