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4-04-19

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精选10篇)

篇1: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教师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只有发现学生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就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教学研究。

【关键词】分层教学 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21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当然,分层教学并不是将学生进行两极分化,而是更好的更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学。教师只有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类型,才能让学生的疑难问题都一一得到帮助和回应,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就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W效率做了教学研究。主要研究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特征,以及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的两个方面建议。希望通过本次教学研究可以让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学习方式优化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高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特征

(一)教师可以更好的关注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

分层教学,具体地来讲就是把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比如,在做高中数学应用题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的人分为同一个学习小组,教师对这个小组进行集中的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辅助和教学,还能让基础稍好的学生帮助和带动基础稍差的学生。这样一来教师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不至于反复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给每一个学生做讲解。这样就能分辨出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让优秀的学生带动相对落后的学生就是判断了学生的个性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都存在共性,学生也有自己的个性。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与个性,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可以与自己水平相同或不同的人探讨和交流问题

分层教学的方式不止一种,既可以把拥有共同优势的学生分在一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把存在差异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学习是需要交流和谈论的,尤其是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正因为高中数学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才需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探究和交流。比如一道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的题,可能教师只讲了一种方式,但一个班级里几十名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想到的解题方法就会不一样。学生和学生之间更是如此,两种思想的摩擦和交汇能有新的事物产生。倘若学生只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与学习小组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长久的保持这种状态不仅学习进步缓慢,还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将学生合理地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的与自己水平相同或不同的人探讨和交流问题。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三)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全面发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分层教学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克服困难的积极的态度。倘若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找准自己学习的新方向,努力提升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让自己的长处更加优异。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素养。当学生真正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那么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会慢慢的变得优秀。

二、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建议

(一)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层次差别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不会解答的题进行辅导和指点迷津,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去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差异。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很了解学情,要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存在先天性的差异,无论采用多少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为形象的数学现象,但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学生的大脑发育存在生理性的不可更改的问题,虽然这种问题不是特别的常见,但如若遇到此类情况,那么教师一定不能强行将学生觉得很艰难的东西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二)教师要对学生科学的进行因材施教

因人因材施教,用心用情育人。每个教师都该有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被关注和接收教育。因材施教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比如,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对数列的学习很感兴趣但成绩不太理想。那么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做好趁热打铁的准备。教师采用多用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做到循循善诱。学生就能一点一滴的慢慢开窍,然后学得越来越轻松容易了。反之,学生要是对高中数学的某一板块的学习特别不喜欢或者没兴趣,那么教师要加以正确的指导。教师先尝试观察学生是否存在厌学情绪,再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学生有一个良好积极的学习情绪才是能够学懂难点知识的一个关键。因此,因材施教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相当明显和突出的作用。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表现,不仅仅在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上,还有除了学习成绩以外的许多方面因素。因此,教师也要关注学生除了数学课堂上的分层学习的状态,还要关注学生课下的分层学习的情况。学生倘若只是在课堂上附和教师,课下的分层学习没有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学习效率也不会太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课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注重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学生只有身心发展同步,才会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知识人才的。

三、结束语

分层教学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颖的教学方式,自古以来就有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数学学习的内容一直在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延伸。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创新和发展,高中数学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学习就足够,而是通过学习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分层教学,既能将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了解,还能考验学习的变通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帮助他人的能力等。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不可估计的,分层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出学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以外的一些能力。我相信,只要教师坚持合理的将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师生共同努力创新,那么就一定会得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率。

篇2: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在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初浅的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 2.“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3.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 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授课分层

授课分层,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以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以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训练分层

练习分层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6.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四、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3.有利于教师诸方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等,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虽然分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吴家堡镇楚庄小学

篇3: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的主体功能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展示, 只有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是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和谐是指师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因为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认识感知过程, 同时也是包含着师生情感交流、心灵共振的活动过程。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要“一视同仁”, 不能只喜爱偏袒那些成绩较好, 较活跃的学生,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 比较内向的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更应给他们创造和谐的氛围, 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给他们信心, 让他们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消除顾虑, 积极发言, 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由此可见, 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情境, 通过眼神示意、点头赞许、中肯评价等手段, 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营造出以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此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样, 师生才能通过心灵的沟通、情感的融合而促进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的交流互补,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 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 都在随着教学的过程而发展变化, 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展而同时形成的, 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 通过教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弄清前后知识的联系, 只有把握住教材, 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便问问或者“满堂问”, 而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教学手段。

1. 开门见山式提问

它的主要目标是检验学生对书本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以及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教师可以对前一天所讲的定义、定理、基本性质进行提问, 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迅速反应。有的内容与书本上表述的一字不差, 这种简单问题没有让学生表述思想的机会,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不应过多使用, 这样提问方式一般是在上课开始或结束, 或某一问题论证初期使用。

2. 启发式提问

(1) 讲授新课时可采用启发式提问,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得到新知识。在证明一定理时, 我们先在有限的条件下, 提出一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特殊材料和问题, 让学生观察、分析、联想, 为了防止学生走弯路, 教师可提问一些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诱导学生集中思维, 最后再指导学生总结出有用的规律和结论。

(2) 习题课采用启发式发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维, 找出不同的解答方法。习题课采用启发式提问要注意以下两个环节:首先是审题环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辅助学生对题目正确理解, 让学生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剖析成几个独立子条件,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每一个子条件隐含的实质及它们的联系。然后从不同角度假设已知条件与所求结果之间的桥梁。其次是小结环节。题后小结是对思维过程的反思, 通过反思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目的性和完整性的锻炼, 以便他们尽可能地考虑一题多解。

(3) 复习总结课也可采用启发式发问。复习课不能仅仅是知识的重复和再现, 而应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螺旋上升过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纵向串连, 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综合归纳, 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使之系统化。

四、精选课堂练习, 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例题, 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 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 而要重视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整写出, 也可部分写出, 或者请学生写出, 关键是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 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锻炼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一般来说, 一题多解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作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 我认为仅仅关注一题多解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关注多题一解, 即通法。关注通法将一题多解变为多题一解, 使学生从劳累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使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给学生带来较多的收获, 教师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步骤。另外, 还要让学生注意到解出答案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 还要有意识地安排并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让完美没有缺憾, 正确的解题方法加上规范的解题步骤才是完美的答案。

篇4: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分层教学 ; 初中数学教学 ;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65-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掌握能力。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中的分层教学变得尤为重要,对未来初中数学教学的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改变现状中分层教学的不足之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要求非常迫切。

1.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数学学科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散思维,学生的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十分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但是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现状,而且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对于学困生来说,是跟不上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节奏的。因此,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也是因材施教理念的体现,能提高整个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使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使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发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以大局观来施展教学,引导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做到有的放矢,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让数学学困生找到自信,看到今后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所以,从长远眼光来看,分层教学是能够挖掘学生潜能的创新教学模式。

2.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分层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并不是首次,分析教学的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的效果与预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时候还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甚至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会在基础差的同学面前炫耀,使学困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两类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利于班级整体数学成绩的提高,使数学学习的效率降低。其次,现在的分层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理论作指导,缺乏必要的科学合理性,在应用的过程中只是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实施,这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产生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最后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反而没有推动数学教学的进步,這无疑是一种教学资源上的浪费。总的来说,分层教学由于没有科学理论和大纲的指导,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使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其可操作性和发展现状不是很乐观。

3.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的实质就在于把学生根据认知能力和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要做到有针对性。但是,学习目标的分层不同于教学的分层,而是根据科学的依据来划分目标的层次,也就是实现共同目标和分层目标的相得益彰,共同目标一般是很容易达到的,而对于一些特殊和难度较大的目标,就要进行目标的分层,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学目标要制定的难度适中,这有利于他们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让班级的所有同学都得到进步。

3.1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关键的环节,是分层教学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分层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但是,教材还是统一的,不会因为学生层次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而是在使用同一教材的前提下,对同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深度不一样,更多的倾向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群体,多讲解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延伸,让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发掘学生的潜质。这样一来,通过分层教学可以做到两者兼顾,既考虑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又提高了成绩较好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进步,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促成了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终使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效果得到提升。

3.2对教学考核进行分层

对教学考核的分层和教学目标一样,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试卷还是同一张试卷,但是在试卷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难易比例的合理性,也就是分层考核,基础知识最好占70%以上,这是为了关照大部分基础一般的学生,也意在考核基础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程度,同时中等难题占20%,高难度题型只占10%,这样可以激发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敢于挑战的精神,保持学习数学知识的高昂的热情。通过一张试卷的考核,可以考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反馈,并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

3.3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在进行分层考核之后,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通过分层考核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教学评价就是帮助教师对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评价的实施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而是需要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反馈,甚至需要家长的配合,分析不同层次学生这段时间在校学习情况。不仅要看分层开始时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参考分层教学中的表现和分层考核的情况,根据三者结合的情况总结出比较客观的学生情况,最后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总结,然后得出在分层教学中学生的收获情况。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家庭背景差异化也在不断的扩大,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这是不可否认的规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响应国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必须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也是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富堂.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1):132.

[2]许志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68):77-77,78.

篇5: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Guangzhou Zengcheng shilei

【摘 要】新课标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理论、策略和方法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讨,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努力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进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关键词】分层教学;理论依据;实施办法

“如何推进教育创新和素质教育?”中国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但几千年来,“因材施教”还是难解之题.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2006学年期末笔者在增城中学高一年级做了一项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调查,统计数据中明确反映出高中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感受:最喜欢的课程有数学,最不喜欢的课程有数学,压力最大的课程有数学,实用性最差的课程有数学,内容偏多的课程有数学,内容偏难的课程有数学„„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数学教和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分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创新是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民族的振兴,科技的发展都以拥有大批创新性人才为前提.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实施分层教学能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如果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势必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因材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改变学困生的自卑和落后心理,促进优秀学生的发展,达到全面推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三.分层教学的依据

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数学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但现实情况是这些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自我意识明显,同时新课标又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因此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并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的原则,有意识地将平行班进行学生分层尝试,争取学生个体进步,推动学生的全面提高.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一)心理学依据 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二)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家布鲁明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爱好,情感,动机和注重力等,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存在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的进行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只要把个性指标和成绩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鲜明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之中,表现在学生身上的,好与差,快与慢等学习特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有很大的改善.从而让活泼的学生主动和协地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使分层教学得以实现并突显成效.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六个理念之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这些理念表明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四、分层教学具体实施办法

(一)合作讲解、全员互动

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先把班级同学分成十个讲课小组,每组六人,每小组同学的数学学习能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笔者通常是提前三天把教学内容转交给一个小组,要他们参考我的教案、课件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图书馆、教师等解决问题.通过组内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不断向新知探索的兴趣,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学习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正式上课时小组推荐三名不同程度同学分别与老师共同讲解学习内容.中等生、学困生参与基础问题的教学,优生参与疑难问题的教学,老师在旁边有时起辅助作用,有时要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疑难问题上面要及时的承接分析,在错误认识上要及时的更正处理.这个环节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让每名学生体验活跃的课堂氛围给予学习上的充实和快乐.(二)分组、分层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命名为“拔高组”,成绩中等的命名为“提高组”,成绩较差的命名为“进步组”.笔者每堂课准备三套练习(分别是基础题组、中等题组、拔高题组),课前分配给讲课小组思考探讨,期间笔者会给予方法、细节等方面的指导和更正.课堂上三套题组会在投影、黑板、教辅资料等不同的媒体上呈现,要求全班同学练习适合自己的题组,讲课小组成员和老师一同在下面关注同学们的练习情况,给予帮助指导.这样操作要远比老师一人关注的范围广,几乎每名有疑惑的同学都能得到帮助,遇到典型错误可以叫同学去黑板板演,接下来就是讲评.三套题组讲评哪一组更合理呢?其它题组该怎样处理呢?一般情况下,笔者会与讲课小组配合对中等题组进行讲评.因为中等题组更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基本方法、解题过程是要每名同学必须掌握的.笔者会用投影提供其它题组的详细答案,如有疑问可以与讲课小组、老师课下交流探讨.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就是吃大锅饭,而大锅饭并不适合每个人的口味,分组分层练习解决了优生上课“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现有的智力能力发展水平走向另一个更高的智力能力发展水平.笔者在10届两个班的教学过程中让每名同学都走上了讲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了学习上的乐趣和成就感.这与笔者一直追求课堂多样化,让数学课堂发挥每一名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课堂让每名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是分不开的.(三)分层作业、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大部分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笔者尝试使用“学生分组”、“作业分层”、“及时校改”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1.作业分层

学生分组按照上面所讲的分组方式(即进步组、提高组、拔高组).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结构设计:分为基础题,中等题,拔高题,设置作业类型难度要依照教材、符合课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命制题目,在作业中尽可能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憾.要求进步组必做基础题,选做中等题,提高组必做中等题,选做基础题或拔高题,拔高组必做拔高题,选做中等题.进步组、提高组、拔高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2.及时校改

校指的是校对,教学实践证明反馈越快,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就越有效,校应采用自校、互校、师校相结合,对日常的解题训练,为使学生尽快找到自己出错的根源,自校是理想的选择;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往往关卡重重,学生不小心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采用互校比较合理;当学生对解答题目不得要领,规范化较差时,师校就如盲人手中的拐杖,使学生解题逐步走向规范.改指的是学生对做错的题目或方法不当的题目进行改正.粗心或基本知识上的错误,学生只需在作业本上改正;方法、规范性上的错误,要求学生分析做错或不会做的原因,整理到错题本上,并对出错环节做进一步的思考,强化对解题规范及思想的理解,寻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懂得认真反思做错一道题就能学会一类题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善于运用表扬方式评价肯定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对进步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多发现闪光点,哪怕有一点进步也要表扬,如一次大胆的发问、一次偶然的发现、一次主动的探索,都要充分肯定,多加鼓励,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要让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鼓足上进的勇气;对拔高组的学生在给予鼓励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提高组的学生即使回答问题不完整,也要及时激励,使他们保持继续进取的学习积极性.五、实践分层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台讲课的经历,起初学生讲课时比较紧张,数学语言表达不标准、不顺畅,板书速度慢、无条理,课堂驾驭能力较差,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解决办法:在起始阶段教师在课堂上要承担相对多的教学任务.同时要鼓励学生要增强自信、勇于挑战,提高学习要求.效果:大约经过三个月的实践与探索,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及课中笔者的指导帮助下,十个小组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课堂上承担的任务越来越轻,课堂效率大幅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课堂疑问基本能在学生内部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二)起始阶段笔者发现组内推荐到讲台讲课的学生都是优生,真正得到讲课这方面训练的都是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敢走上讲台,得不到更多的锻炼.解决办法: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接下来就是要带动所有人共同富裕.笔者制定了讲课小组的评价机制,有一条是讲课小组要让更多的同学走上讲台.优生带动中等生、学困生共同进步.开始尝试让讲课小组中等生、学困生讲一些相对基础的知识,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效果:中等生、学困生找到了学习兴趣和信心,数学课堂已达到了全员互动的合作学习.(三)分组(即分进步组、提高组、拔高组)期间会有很多进步组的同学有想法,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们,偏爱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解决办法:为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笔者及时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要他们意识到这样做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发展,争取他们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班大多数同学数学学习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部分进步组的同学进入了提高组,部分提高组的同学进入了拔高组.班级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四)分层作业过程中,有部分同学态度很积极,三类题目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也有部分同学钻规则的空子,比如进步组的只做基础题,提高组的只做中等题,拔高组的只做拔高题.解决办法:教师及时了解情况,找部分学生谈话,鼓励他们要挑战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更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的设计作业难度和题量.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偷懒的同学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同学能认真完成所有类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提出新时期的教育应以人为本,让学生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虽然我们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是素质高的学生,但是我们更认同一种观念:素质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会差.分层教学的根本作用是激发了每名学生的思维潜能,以不均衡的发展破解了发展中的不平衡,促进了每名同学素质的提高.笔者在2007-2010学依托“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2010年高考,本人所教两个班级平均分是全年级第二、三名(增城中学10届所有班级都是平行班),学年数学单科前十名有六名同学在我教的班级,差生率年级最低,超额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篇6: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最先做完且全部正确的学生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在复习近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可设计一组逐步深化的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这样的`练习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

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

A、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

B、让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

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后进生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就可以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篇7: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涧池乡涧池中心小学王绍平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长期困惑教师的问题。本文对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施分层作业。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在学校里,课堂教学是当今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什么是效率?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效率。这实际上是教学最优化的问题,也是“减负提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数学学科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握好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使学生的层次性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因此,在备课时应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然而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等进行必要的优化组合。然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精选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练习既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及时的课堂练习是十分必要的。但课堂练习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适当”。怎样才算是“适当”呢?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力

求“精而少”。实践证明,过多的练习、特别是大量机械性的练习是不科学的,它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巩固学习效果,而是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编练习题,并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练在点子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

(1)下列各算式,除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应是多少?

2.688÷0.56=()÷5610÷0.004=()÷4

6.21÷0.03=()÷325.6÷0.032=()÷32

(2)在没有点上小数点的得数点上小数点,使商正确。

6.825÷0.91=7525.84÷1.7=15235.56÷12.7=28

这样,学生就不必在已学过的非常繁琐的计算多位数除法上费功夫了,这样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又能当堂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

四、要有适当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在这方面,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容易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较难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好、中、差生都调动起来。

针对数学课堂提问,可以提出许多的对策与建议,诸如:每个定理、例题的分析讲解,要设计好主问句系列;要重视提问设计的层次性;让教师掌握各种提问的基本技巧;别让学生为“无米之炊”;学会指导学生答问;教师要掌握好教学中追问艺术;教师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回答;„„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效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那么,多媒体教学和普通教学相比,优势在哪里?

1、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

2、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3、动态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难点;

4、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6、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难点和克服遗忘;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9、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即化抽象为具体。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六、要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的娇宠,使现在的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那种盲目惧怕,绝对俯首帖耳的学生已不多见。在绝不迁就姑息的基础上,教师也调整自身,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去面对学生。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因为厌烦而形成的冷漠的师生关系,是不适应现代化教育,也无从谈保证上课效率的。

篇8: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强化集体备课, 打好整体战备

备课是上好课、讲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很难想象一个教师课前准备不足, 上课时靠临场发挥能够将有关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因此, 可以说, 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这里笔者主要谈谈关于集思广益、强化集体备课的问题。我们知道, 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一个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一个教研组整体教学成绩的高低, 应当说与集体智慧、群体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一人有一技之长, 十人就有十技之长。如果我们能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备课组每个成员的优势与特点, 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那么, 我们就会拥有了不起的力量。俗话讲: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我想讲得也正是这个道理。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集体备课, 不是由某一个人备好课, 写好教案后, 大家一起用, 而是在先进行个人备课的基础上, 由备课组长牵头, 以备课组为单位, 成员分工负责的单元“说课”制度。如:某节课或某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是什么;这部分主要题型都有哪些;可预见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都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都有哪些等等, 可采取分工把口、设立中心发言人等措施与方法。同时, 强化听课、评课制度, 提倡和鼓励备课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评课要一分为二, 要切实评出优、缺点, 优点发扬, 缺点纠正, 那种只谈优点不谈缺点或只谈缺点不谈优点的评课方法, 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来说, 更应该经常去听听骨干教师的课, 多参考参考他们的备课笔记。有三点建议:第一, 建立邀人听课制度。经常邀请备课组其他老师, 特别是骨干教师来听听自己的课, 让他们多给自己提出改进意见;第二, 将授课进度适当放慢1—2节左右, 听完课、改完教案再讲, 但不能抄教案, 必须在自已先备好课的基础上, 参考骨干教师的教案, 再去听听他们的课, 最后修改完后再上讲台, 这样可加快我们新教师的成长进程;第三, 建立及时反馈制度。要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授课情况的反馈意见, 提倡自己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及时反馈有关情况, 及时改进教法, 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成绩。

二、实施“两主教学”, 还思维于学生, 还时间于学生

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好主次问题。我们讲教学的三原则应当是:学为主体, 教为引导, 练为主线。大家要注意, 笔者这里讲的是教为“引”导, 而不是教为“主”导。由于历史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大部分教师至今仍没有搞清楚教与学的主次关系, 长时间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同起来, 形成教学并重的模式。更有甚者, 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的“一言堂”这种极不正常的教学方式。这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仍热衷于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以讲代练、不分主次的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长此以往, 势必使学生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 一听就懂, 再做就不会, 造成学生长期能力低下。我们知道, 教师只能教给学生如何走路, 而不能代替学生如何走路, 代替学生进考场, 这一不争的事实早已为大家所共识。我们也明白, 教师不是录放机、不是抄书匠, 而是设计师、引路人。

因此, 要求教师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 还思维于学生, 还时间于学生, 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是, 实行五让:能让学生动脑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能让学生动手练习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习观察;能让学生描述的要让学生自己描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要少讲多练, 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进而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要充分贯彻“两主”的课堂教学原则, 也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 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全员参入、全程参入。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能力, 培养其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 所应用的知识是前人总结的, 所需要的技能也是前人积累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很深的模仿痕迹。而提出新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力、有想象力。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常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以“建立条件反射式的解题能力”为目的, 以“题海训练”为手段, 这也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真正原因, 它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 教材中的不少问题都没有直接展开, 而是把有关结论和应用, 通过问题探索或思考等形式, 让学生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问题, 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将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 将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勇于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甚至是可笑的问题, 教师也不能冷嘲热讽。对于学生提出与高考无关的问题, 教师也不能说:“不用管它, 这个问题高考肯定不考。”这种回答会促使学生形成学校教育就是为了考试的畸形看法。这种回答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且会剥夺学生全面发展的权力。

因此, 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对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作用的问题, 教师要因势利导, 通过教师的指导, 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获得愉悦, 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篇9:谈高中数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高中数学学习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以学习效率低下为代表。数学学习效率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的情况与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所形成的比例关系。学生学习数学的素质与水平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效率体现出来,而数学学习效率低下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困扰。

一、高中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

(一)基礎知识不扎实

有些学生在以前的中小学数学学习中就没有将基础知识或计算方法很好地掌握,导致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出现反应慢、错误多、不熟练等现象,从而影响新知识的接受,也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而有些学生是因为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没有对所学的基础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导致在练习或做题的时候不会灵活运用一些基本概念或者相关知识点,使得学习效率不高。

(二)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学习动机是不积极的,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偷懒心理和应付心态,以至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很被动,不能够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动机不积极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没有意思,还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这些情况的存在会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淡漠。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太过传统,没有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

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热爱数学,喜欢学习数学,而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数学,但学习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方法不科学。他们或者没有对所学知识进 提前预习或及时复习,或者是没有对所学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又或者没有重视解答过程或没有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相关总结。与此同时,少数数学教师只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四)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很多学生还没有适应这一变化。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及时转变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习效率就会有所下降。此外,一些数学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没能使学生尽快地发展抽象思维。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对策

(一)巩固学生学习基础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师在讲解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时候,应尽量与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时,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侧重于有关基础知识的题型,不能总是要求学生做难题和偏题。而且教师一定要布置一些巩固计算的题,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二)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要根据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和教学要求,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应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及时的表扬和回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也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讲解,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引导。教师在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时,可提醒学生通过怎样的学习方法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对于一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困惑,教师可以对他进行单独指导,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样,教师在对某节课程的讲解中可以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引导穿插其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及时转变思维方式,达到适应学习内容和轻松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

三、结语

篇10: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

3 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4 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上一篇:易捷英语下一篇:文明美德拌我性成长读书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