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双语数学教学质量

2023-01-05

双语教学在我区实行已经八、九年了, 而作为双语教师, 我们承担着培养双语人才的重担。 下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双语数学教学质量。

1明确双语教学目的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民汉兼通。 而实际教学中我们不明确双语的教学目的, 盲目地用汉语进行整堂数学教学, 既加重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从而又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虽然, 学生在低年级时记忆力比较强, 很容易记住数学课上学过的汉语数学知识, 但这种记忆是短暂的, 因为没有理解, 所以忘得也快, 这样下去到了高年级时学生会出现, 遇到解决问题时既读不懂题意, 又不会翻译的两难情况。 因此, 在教学时以汉语为主教学外, 要适当的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如:教学“﹢”时, 因为首次认识“﹢”, 所以, 先要板书“﹢”的汉语名称, 再板书母语名称, 然后, 用民汉两种语言解释 “﹢”的含义。这样做不但便于学生理解加号的含义不再是单纯的两个数相加, 而且又对今后的解决问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像5+4=9 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得数, 而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5 和4 加起等于9, 是记住过程。 而这过程的实现需要老师的方法和母语的介入, 毕竟第一语言思维方式来的快。 所以教学双语数学课必须落实“双语”两个字, 对新出现的数学名词及时让学生知道母语意思, 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双语表达能力。

2选好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手段与途径的总称。 它既包括教师教的的方法, 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法, 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结合, 通过它可以实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那怎么选自教学方法呢!

2.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自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因此, 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自教学方法, 也是优化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刚入学的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他们所接触的汉语语言环境较少, 有的几乎为零, 由于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比较差, 跟城里的孩子相比各方面的差异比较大。但他们的农牧区生活经验丰富, 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 因此教学时要联系学生年龄特点, 汉语基础, 认识起点, 生活环境,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来选自教学方法,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农村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和生活实际, 要选自演示法、操作法和游戏法进行组织教学。 例如, 运用农村一些比较熟悉的情境数羊、数牛及一些熟悉的果实, 动物图片, 随处可见的石头来直观演示进行数字认教和加减。 用数小石头、小棒的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象支持, 这样有利于学生数概念的建立。 而完成这些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他们进行民汉互补的教学手段, 毕竟他们还不能够完全听懂汉语。

2.2 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合理选自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因为教学方法为教学服务的, 所以, 应该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决定教学方法, 使自己选择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适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不一样, 教学方法就用的不一样。 例如,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目标是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 要选自操作法来完成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感知。 而同样是这个教学内容在高年级要求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要完成这个目标, 教师要选自试验和讨论法进行教学根据教师的特长选自教学方法。

2.3 根据教学内容选自教学方法

有些内容非常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 数学课中丈量土地, 计算土地的面积, 千米的认识, 一立方米的认识, 旋转平移等内容。 学习这些内容需要走出教室实地的考查和思考, 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等实践能力, 还能从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 是个体发动的一种心里状态,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确立正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学生, 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学习时方向明、动力足、注意力集中。 而学习动机的产生, 除课了外界的因素外主要来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 因此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童话、神话、游戏、故事、歌曲、舞蹈、活动、动画片等吸引孩子的一些方式进入新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 如老师的微笑、肯定的眼神、诚恳的表扬都是一种评价。 这种评价和同学的羡慕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除了这种随意性的评价外, 还要抓好综合性评价, 如:你真聪明好学, 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的好孩子。 上课时很认真, 提出的问题与众不同……感动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上一篇: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学风问题与辅导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