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2024-04-25

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精选9篇)

篇1: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塔甸镇关于处置农村不合格党员的实施办法(试行)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政治局关于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现结合全镇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严格客观的原则,通过民主评议,科学处置,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畅通党员管理出口,提升党员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我镇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方法步骤

对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理,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一)民主评议

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全体党员会议,村干部全程参与。先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培训, 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县委《关于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实施办法》,统一党员思想认识。然后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全体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会要按四个程序进行。第一是由党员逐个进行述职自评,第二是由党支部书记或村干部对党员述职履职情况进行面对面点评,第三是党员背靠背进行互评,第四是由群众代表进行测评。各支部根据测评结果和平时所掌握的情况进行认 1

真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不合格党员对象。在测评中优秀票占参评人数90%以上为优秀党员等次,“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票”占参评人数30%以下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票”占参评人数30%以上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其他党员确定为合格等次。

(二)组织认定

组织认定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调查取证。党支部组织2至3名正式党员,对初步确定不合格党员对象本着实事求是、公正公平的原则,采取广泛走访、查看资料、实地察看等方法,进行调查取证和核实,并将调查核实的情况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调查人员要签名,有关证明材料要将证明人与被证明人的关系叙述清楚。第二步支部讨论。支部召开班子会议,根据调查报告中认定的问题,形成结论性书面材料。结论性书面材料要与初步确定不合格党员对象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和申辩。之后,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听取党员意见,进行讨论和表决,形成书面决议,报请上级党委审批。第三步党委审批。报请党委审批时,各支部要向镇党委提供测评结果调查报告、有关证明材料、支部处理决议、支部大会记录复印件四个材料。党委审批前,由镇纪委负责对各党支部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查,若发现事实不清,手续不全的,应进行重审。党委审批时,要召开党委全体班子成员会议,充分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形成批复文件。并由镇党委到被处理党员的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宣读党委批复文件,并与被处理党员谈话,做好思想工作。

(三)组织处置

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分五类:一是限期改正。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情节轻微,本人愿意接受党组织帮助教育,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措施,可给予限期半年改正的处理。限期时间到后,再组织党员对其改正情况进行评议。二是劝其退党。被评议为不合格,且无改正愿望,或逾期未改正、民主评议仍为不合格的,或经多次教育无效的,经支部大会讨论,应劝其退党。三是党内除名。对群众反应强烈,经多次教育无效的,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对要求退党的党员,一般应同意其退党,对应受开除处分而提出退党的,不能按退党处置,仍应开除党籍。四是预备党员在评议中反映很差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五是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移送纪检或司法机关处理。

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要本着教育为主,治病救人的原则。对作出限期改正的,党组织要指派专人进行帮教,落实整改和帮教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进度,确保认真整改。对作出劝退和除名处理的,要派专人进行谈话,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四)结果公示

党委要在党务公开栏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

(五)立卷归档

案卷材料包括:党委的批复测评结果、文件、党支部大会处理决定、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的会议记录、结论材料、调查报告、不合格党员的申辩材料和所作的说明材料、证明材料、其他材料。

三、注意事项

对不合格党员进行组织处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严格把握好以下政策界限:要注意把思想跟不上形势,认识模糊,同反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区别开来;把愿意接受教育和改正错误,并决心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同拒绝接受教育或屡教不改区别开来;把由于党组织原因,或流动在外、行动不便等客观原因造成党员不能正常地参加组织生活,不能履行党员义务,同党员本人不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区别开来;把因有实际困难一时无力完成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同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革命意志衰退,不发挥党员作用区别开来。

年老体弱、长期患病和行动不便的党员,无法阅读有关文件,无法参加党的活动的,由党支部负责向本人传达民主评议党员有关精神,征求他们对其他党员的意见,并将本评议意见转告本人,但不得因他们无法参加党的组织活动,就评定为不合格党员。

不合格党员标准: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开抵触,与党组织和政府唱反调、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2)参加宗教组织或宗派活动,或参加“法轮功”“门徒会”等非法组织,为首组织修建寺庙,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3)无正当理由,连续12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组织保持联系,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或不服从组织的决定;

(4)利用宗族势力,挑拨是非,制造事端,影响稳定和团结,影响支部工作开展的;

(5)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或打击报复、侵犯党员和群众权利,情节轻微,造成不良影响的;

(6)个人利益至上,不参与、不支持党组织决定的集体公益事业建设,或在组织和集体面前斤斤计较,向组织提不合理要求,损害群众正当权益的;

(7)作风霸道,欺压殴打群众,情节轻微的;

(8)有欺行霸市,坑蒙拐骗行为,情节轻微的;

(9)拖欠或抗缴国家税收的,或拖欠国家、集体、民间资金,有偿还能力而不偿还的;

(10)对集体和群众利益漠不关心,或在国家、集体利益或群众生命财产在自然灾害中受到威胁时,袖手旁观,甚至临阵脱逃;

(11)乱搞两性关系,或参与打钱牌,或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

(12)煽动、组织、参与、支持群体性上访和非法集会;

(13)在集体工程建设中,煽动、参与、纵容或默许亲友乡邻滋事,强揽工程,强装强卸,侵害建设投资方经营自主权,情节后果轻微的;

(14)组织和参与赌博、买码和做庄,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的;

(15)有违反《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婚姻法》、《合同法》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有关法规政策,但不构成纪律处分和刑事处罚,情节后果轻微的;

(16)不赡养老人,不抚养未成年子女,虐待家庭成员;

(17)其它方面不合格的表现。

篇2: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2011年上半年,塔甸镇的纠风工作在县政府纠风办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纠风工作文件精神,全镇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认真履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纠风治乱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

1、加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峨山县2011年纠风工作实施方案》,我镇及时成立纠风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召开了全镇纠风治乱工作领导小组暨纠风工作责任分解会议,切实把各成员单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镇抓纠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同时,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了《塔甸镇2011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2011年纠风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任务,将纠风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

2、落实强农惠农资金,坚决制止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上半年,进一步加强了对支农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管;在拆迁、电力建设等工作中,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严格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措施;严格落实“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农经站加强了涉农收费监管,杜绝各种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集资摊派行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以“三资管理”为抓手,不 断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和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全面提高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不断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涉农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确保农民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3、治理涉企乱收费和各种摊派,确保企业合法利益。全面清理涉及企业的各种收费,未出现国家明令取消和禁止的收费情况和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全面排查面向企业的垄断服务、强制收费等违规行为、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建立和完善规范监管、失信惩戒和相应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好中央、省、市、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尤其是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各项惠企措施的落实。

4、清理规范各种公务活动,营造清廉工作环境。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论坛活动,严肃查处滥用财政资金、向企业和个人摊派费用或拉赞助,以及利用举办庆典、论坛活动为单位或个人谋取私利等问题;巩固和深化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成果,督促村委会、各部门按照公布项目开展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厉行节约的良好工作环境。

5、加强医疗服务机构管理,认真治理医疗乱收费行为。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系,坚决纠正挤占、截留、挪用和骗取资金问题,坚决查处各种乱收费、乱加价等问题;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监管长效机制,严格审核医疗费 用支出,杜绝冒名住院等各种骗保行为,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

6、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不断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切实履行教育投入和规范办学的监管责任,加强对“三免一补”、生均公用经费等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教育收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切实解决好教辅材料散滥和强制征订的问题;严肃查处学校乱收费行为。

7、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加强农村宴席审批管理工作,上半年,共组织开展卫生检查和安全宣传3次;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

8、加强路政管理和日常巡查,深入治理公路“三乱”现象。以规范治超站点为重点,加大源头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治理超限超载执法行为,坚决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管等突出问题,执行责任倒查制度;加强路政管理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提高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通行效率,协助查处公路“三乱”问题。

9、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围绕纠风专项治理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镇党委切实加强了对各部门各系 统的行风建设和检查指导,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部门和行业;杜绝了公共服务行业指定服务、强制服务以及价格欺诈、乱收费等损害群众消费权益的问题。

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镇纪委的有力组织下,各部门按照要求联动开展工作,有力推动了全镇纠风工作的顺利开展,上半年,全镇未发生违纪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未接到群众对政府部门开展工作不良举报和反映。

二、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部门对纠风工作重视不够,还没有能够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事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上来认识纠风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站所对宣传贯彻执行党的“三农”政策的深度、广度不够,形式单一,有的执行政策措施不力;三是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有效防止不正之风发生的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四是专项治理难度大。由于行业不正之风,“三乱”的深层次问题在有些部门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纠风工作的难点。

三、下半年年工作计划

1、深入学习中纪委十七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县纠风办的安排,抓好各项纠风工作落实。

2、按照县纪委总体安排部署,加强对保民生、保稳定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

3、继续把治理各行业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纠风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来抓。

4、继续把纠风工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

5、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纠风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全镇政风行风建设。

塔甸镇人民政府

篇3: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一、大学生“村官”有关概念的阐释

大学生“村官”是指年龄在30岁以下的,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 由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正式发文, 通过各级政府组织的考试、面试、体检、资格审查等一系列公开招聘, 被招录到农村或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等职务, 优秀的应届或往届高校毕业生。政策要求大学生“村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应该是中共党员或者预备党员或者优秀学生干部, 有扎根基层的信心、决心和毅力, 不怕吃苦, 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具有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学生“村官”只是一种形象称呼, 他们并不是拥有实权的村官, 既不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公务员, 他们在基层服务期间没有行政事业编制, 是同政府签订了两至三年劳务合同的政府雇员, 也被称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多为辅助性和服务性的工作, 主要是协助村“两委”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大学生“村官”只要成功通过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村官。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指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相关的管理机制的总和, 其具体包括招考聘用、教育培训、待遇保障、考核管理等。我国的各地政府出台实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略有不同, 其称谓有的地方是“大学生村官计划”, 有的地方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上任后都能在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 但很难充分发挥其作用, 存在着较多问题, 主要原因如下:

(一) 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中国人历来凡事喜欢稳定, 抵触竞争, 甚至恐惧竞争, 这种文化影响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生报考公务员, 以致某一个岗位的报考达到了千人之多!主要原因是公务员的工资收入稳定, 福利待遇较好。许多大学生在就业时, 即便是可以预计到今后的城市生活很辛苦, 也千方百计的为自己在城市中争取一个生存机会, 万不得已才去农村基层谋生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开始把就业的目光转向农村, 择业时走进基层。但是真正想在农村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少数, 部分大学生不是出于关心“三农”选择“村官”这一职业, 而是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无奈选择。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工作原因竟是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优惠政策的吸引, 考公务员、考研、考试入编是他们期望自己在服务期满后尽快脱离农村的途径。总的来讲, 许多大学生“村官”没有在农村的持久热情, 他们把在基层的锻炼当成一个“跳板”, 把“村官”工作当成一个过度, 他们作用的有效发挥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 自身能力产生瓶颈

大学生“村官”大多经历很单纯, 有的甚至没经历过农村生活, 其能力存在多方面的欠缺:一是人际沟通能力有限。较多的大学生“村官”尤其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大学生“村官”在选聘之前, 对于基层的工作环境、农民的行为习惯、当地的民风民情感到很陌生。面对复杂的农村人际关系、繁琐的农村事务, 大学生“村官”们难以找到与地方干部和群众的融合点, 因而沟通障碍便产生了。二是组织管理能力有限。大学生“村官”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 不知道如何解决棘手问题, 对于无章可循的杂乱的农村工作, 仅凭说服和感化是不行的, 所以他们在上任初期因为组织管理农村基层事务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 便很难得到群众的信任。三是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有限。农村和农民期盼拥有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产品推销等方面知识的大学生“村官”, 但实际中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涉农专业的较少, 因此多数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致使他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三) 管理体制存在制约

选聘上来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依旧面临无法忽视的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被成功选聘后, 各种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从事“跑腿的”和“打杂”的工作, 在村级工作岗位任职的不多, 扮演办公室文员的角色的偏多。二是省市选聘大学生“村官”, 县委组织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用合同, 乡镇党委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 多头管理造成管理低效率, 造成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呈现放任状态, 日常管理机制在多数地方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三是一些基层干部不理解不支持大学生“村官”计划, 负责带教的干部不认真搞帮扶帮带工作, 更有些干部担心大学生“村官”是来基层抢班夺权的, 于是不会倾心帮助和倾囊相授, 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村官”要想打开工作局面并非易事。

(四) 政策保障缺乏有力措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出台了涉及大学生“村官”保障机制的一些新政策,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保障机制。但是, 大学生“村官”的住房安置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家属安置制度并没有建立。按照国家的政策安排, 大学生“村官”到2015年将达到40万人, 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虽然国家为大学生“村官”制定了五条出路, 但是全部装下大学生“村官”不可能;从另一方面也预示出竞争机制已经引入到大学生“村官”群体, 再次失业必将成为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因此, 建立大学生“村官”失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另外, 在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时代, 每年2万左右的收入很难让大学生“村官”组建一个经济宽松的家庭, 因而, 家属安置制度和住房安置制度需要政府及时给予建设。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需要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制定出台合理的政策, 并且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完善。

(一) 完善培训保障机制

对陕西省咸阳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显示, 95%的大学生村官参加过岗前培训, 其主要内容是去当代新农村示范村观摩、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支农惠农政策;上岗后75%的大学生村官只接受过一次性培训, 主要是学习方针政策、涉农法规、市情、县情、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多数地方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培训体系不健全, 表现为培训形式化、内容单一化, 还有些地方培训频率较低。建议各省市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保障机制, 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把已经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制度不断进行创新。比如, 每个乡镇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系列大学生“村官”培训方案, 以田间地头为课堂, 定期邀请上级涉农部门的专家和学者, 有针对性地培训“村官”们;可以让领导班成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村干部以及在岗优秀大学生“村官”组成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导师团, 分层次、分类别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每年当中都要组织大学生“村官”外出几次, 以专题形式进行学习考察。

(二) 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各地方要相互学习借鉴, 在考核方面下真功夫, 着手制定完善的考核措施。一是明确大学生“村官”就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 工作主要在村里, 乡镇以上机关单位不得随意对其借调使用。二是考核体系要体现公开透明性和综合性。综合考核主要体现为注重德、能、勤、绩、学、新等全方面的考核。德, 是指大学生村官的品德修养;能, 是指大学生村官参加农村工作的能力;勤, 是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绩, 是指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取得的实绩;学, 是指大学生村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新, 是指大学生村官的创新能力。每年度由上级党委、村级“两委”和当地群众组成考核组织, 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综合的考核测评, 及时公开考核结果, 并且把考核结果装进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个人档案。三是要细化考核, 包括工作制度、合理使用、日常管理等, 每条均有对应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对应分值和加减分因素。

(三) 完善激励扶持机制

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鞭策、激励是推动大学生“村官”完善自我, 实现其价值目标的外因。具体措施可以如下:一是选派经验丰富的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帮扶。二是采用现代化的联系方式加强帮扶干部之间、“村官”之间、帮扶干部与“村官”之间的沟通。三是探索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多种模式, 筹集资金可以采取向政府及金融部门申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大学生创业无息小额担保贷款以及社会资助等方式。四是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工作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并给予物质奖励;通报批评擅自离岗, 或因主观原因不能完成任务的大学生“村官”。五是激励政策要明确, 运用精神激励减轻大学生村官工作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运用物质激励增加大学生“村官”的薪酬。

(四) 完善有序流动机制

完善有序流动机制, 才能促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措施建议如下:一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期满后, 组织考核合格并且本人自愿, 可以续聘1个聘期, 对担任村“两委”的按政策享受“双工资”待遇。二是对聘期考核优秀或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 要直接聘用到事业单位;对任职期满3年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 乡镇事业单位可以对其进行择优补充;每年县乡事业单位要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官”。三是县里公务员招录要拿出一定比例, 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切实落实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的优惠政策;县委组织部做好推荐具备参加选调生招考条件资格的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四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指导, 并且设立适合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实训实习基地, 比如组织他们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参加实习培训, 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在自主创业方面, 政府更要扶持和鼓励他们领办创建、参与合办、入股等, 创业的项目可选择特色农业、规模养殖种植等;凡是独立创业的, 政府也应予以减免相关税费。五是做好定向招聘会、推介会的举办工作, 为大学生“村官”到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工作搭建广阔的平台;还要优先安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到出现空缺的城市社区工作岗位或政府购买的其他公共服务岗位。

参考文献

[1]王雅菊.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现象探析——以陕西咸阳地区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ZL) :60-62.

[2]林洁.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思考[J].理论探2009 (2) :122-124.

篇4: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以创业服务农村,改善农村民生

政策惠村官,创业馈基层。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科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村级集体收入较低,农民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是制约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引领创业来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是扫清这一障碍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宿迁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如市、县(区)财政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资金”和“创业专项奖励资金”,由市各银行与江苏省再担保公司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的担保贷款,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消除后顾之忧,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在政府的支持下,宿迁大学生村官凭借借款投入、分期还本、免除利息、贷款担保等优惠扶持政策创业,以创业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找到了服务农村民生的突破口。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项目类型多样,既有信息网络科技公司,也有传统农产品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花木加工厂等,不乏突破当地传统产业的新颖创意。通过这些创业项目,大学生村官将现代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增长了农民的见识,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的科技“鸿沟”,帮助农民从新型农业发展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完成向市民的转化。

实践表明,大学生村官不仅能创业,而且善创业。大力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发挥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农村民生,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有利于进一步增进农民与村官的理解信任,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营造良好氛围。

以知识支撑发展。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自我是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刻内涵。大学生村官思路活、方法新、效率高,能为农村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推进注入新活力、添加新动力,为社会管理的蜕变、创新奠定深厚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宿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引导大学生村官服务百姓,做群众的贴心人。首先,当好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成为农村工作“百事通”。全县大学生村官通过走访农家田舍,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掌握有别于本地村“两委”的第一手资料,以便下情上达,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次,当好村级事务的“服务员”。大学生村官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百姓的利益摆在首位,以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真真JEJE把诸如惠农惠民、新农合等政策宣传与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真心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用真诚、优质、高效的服务擦亮农村社会管理名片。如通过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管理、征用及村民自治等各类法制讲座与法制宣传,为农村普法工作注入新活力;通过利用不涉及农村传统“熟人社会”利益纠纷的身份特点,积极化解农村干群矛盾;通过排查农村安全隐患、发现信访苗头、调和邻里矛盾、慰问帮扶困难群众,促进农村人际和谐。第三,当好人民群众“办事员”。加快村级台帐自动化、村级网站信息化、村务公开民主化、远程教育受众化等“四化”进程,并以此为依托,为能人大户提供最新种植、养殖技术,帮助联系各类销售渠道,与孤寡老人结对,帮助办理力所能及的实事,开办留守儿童课外辅导班,帮助补习功课,通过一系列好事实事,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据统计,宿迁自2007年通过考核方式选聘首批大学生村官任职以来,先后多达1000余名大学生村官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有益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为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特长和特殊身份,能够在农村征地拆迁、计划生育、治违拆违、维护稳定等容易引发矛盾的工作中起到“调解员”和“缓冲带”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其自身接受锻炼、提升能力、快速成为服务新时期农村建设骨干力量,也有利于农村基层社会的长久和谐稳定。

以实践引领新风,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是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外延。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黏合剂,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娱乐等作用,农民群众与城镇居民同样有精神追求。大学生村官文化层次高、专业性强、学习适应能力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宿迁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优势和特长,弥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阵地缺乏、队伍力量弱化的不足。重点在文化阵地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文化载体搭建、文化氛围营造等4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村官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全市大学生村官依托乡镇文化站、村居广播、远程教育平台、宿城先锋网等平台,紧贴基层实际,组织基层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村居文化,组织各类理论宣讲团、文艺演出队、文明社区评比活动等,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带进农村。主动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担当管理员、讲解员,借助书屋阵地对村民进行现代农业、法律常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村民素质。大力宣传文明生活方式,抵制封建迷信,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播先进文化,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

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为,倡导了文明和谐新乡风,丰富了农村文化内容,也打造了农村文化的靓丽品牌。如王春明、苗圃等大学生村官创办了惠农网、乐农网等信息化为民服务平台,普及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培育新型农民,加强了农户与市场的联系。单小琼、封其兵等大学生村官利用专业优势,整理发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相继打造了沐阳县周圈村古栗林、普善寺、泗洪县“春到上塘”纪念馆等旅游品牌。

实践证明,大学生村官是农村文化建设和文明提升的“生力军”,只要给予足够的舞台,完全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乡土文化的挖掘者,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文化设施的管理者,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作者单位:臧雷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卫国,宿迁市委组织部)

篇5: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一、分布式领导的内涵及特征

(一) 分布式领导的内涵

在传统的科层制中, 领导者个人对各项事务做出决策并以命令、指示的形式对下属进行领导的方式阻碍了下属的个人发展, 也限制了下属的主动性, 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降低。同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基层组织的发展与各项工作的展开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及时掌握单位发展的全部信息, 更不可能拥有解决所有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合理利用单位成员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分布式领导是组织的领导者及员工在一定的情境范围, 根据组织任务和各自能力的不同, 动态地行使领导者角色, 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领导行为 (behavior) 本身, 而非领导角色 (role) 。

从定义中可以发现:第一, 领导职能可以由多人承担, 这正体现了分布式领导的数量观,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只要领导的人数大于1, 那么就是分布式领导, 不论是同一组织的多位领导, 还是同一任务不同阶段的多位领导;第二, 领导行为的发生要求组织成员具有与任务匹配的个人能力或知识, 虽然组织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 但只有具有相关能力与知识的人才能在完成相关工作时成为领导者;第三, 领导角色的转换是根据任务的不同而变换, 这正体现了分布式领导的情境观。当组织的任务进入新的阶段, 能够解决相关问题的成员则必然拥有最大的影响力, 成为该阶段的实质领导。

(二) 分布式领导的特征

1. 分布式领导强调领导行为主体的动态变化

领导行为是指组织成员在某种工作情境中, 由于自身能力产生的对其他成员的一种实质影响, 此时该成员实际上已经担当了一种领导角色。当组织情境发生变化时, 会导致新的领导角色出现, 即组织成员在某一时点可能是领导者, 在另一时点则是下属, 而这种角色转换应根据任务和成员能力来定。因此, 分布式领导也可以视为一种权变型领导。但是, 这也并不意味着组织中所有成员都愿意或适合成为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 组织成员了解同事的能力, 同时基于组织目标和长期工作形成的信任, 愿意根据任务的特点服从具有相关能力的同事。另外, 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成员或因为性格问题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成员, 则不适合成为领导者。

2. 分布式领导意味着对组织成员的充分授权

分布式领导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在组织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或者组织安排的工作需要复杂的知识与技能时,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技能, 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 完成组织目标。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组织的正式领导, 或者部门的上级领导应确保做到充分授权, 给予成员解决问题的权限。这样, 在组织成员面临复杂工作时才会主动承担责任并发挥自身能力, 保证组织成员在工作的某一阶段暂时充当领导者的角色。需要注意的是, 分布式领导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正式领导或集权式领导。实施分布式领导的组织或部门关于该组织或部门的主要任务、责任等方面的决策仍然需要正式领导或层级制组织的集权领导做出。组织正式领导者应保证组织成员的选择权, 使得每为成员都能为组织做出贡献。

3. 分布式领导强调相互协作

在实施分布式领导的组织中, 组织成员为了组织的共同目标, 通过调整各自的计划和行动, 达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 这个过程中强调的是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和彼此依赖。组织成员通过共享各自的技能和资源, 通过相互交流和反思激发出各自潜在的首创精神和工作能力, 最终形成共同的情感经历, 创造出大于成员个人绩效之和的综合绩效。

同时, 这种相互协作也体现在责任的共同承担上。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工作, 相互协作, 对自己承担领导角色时的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这同时也是对同事和组织的负责, 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大学生村官的特征及工作现状

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 大学生村官是指为缓解就业压力, 解决农村基层组织人才缺乏, 响应国家制定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应届或往届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 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年轻干部。这些年轻干部, 由于其成长环境与所受教育的不同, 与年长的干部有很大的不同。

(一) 大学生村官的特征

1. 忽视权威, 强调能力

年长干部对年轻村官最大的印象就是不尊重领导或前辈。原因在于村官受互联网时代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影响, 不会只是因为领导的职务而尊重领导或前辈, 他们更看重的是领导或前辈的个人能力。因此, 他们对于部门内原有的论资排辈, 或者尊重领导权威的规则置之不理。

同时, 村官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当基层的工作任务在其个人能力范围内时他们也愿意展现自己的价值, 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希望在工作的时候获得相应的权限来根据任务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2. 追求自我价值, 成就感强

村官在工作中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较为看重, 希望能够在工作中积极地展现自身能力, 通过良好的工作表现、村委会的表彰等方式体现自我价值。因为本身较高的文化层次, 他们对于工作的态度也体现在较高的成就感方面, 对于物质的奖励并不太看中, 更希望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因为对自我价值的强烈追求, 村官希望能够在部门领导的认可下, 得到充分授权, 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并不希望有人在旁边看护甚至干涉。

3. 渴望交流, 强调合作

村官对于年长干部或者领导的权威的忽视并不代表年轻村官不愿意听取年长干部与领导的劝告, 甚至会主动寻求他们的帮助, 毕竟村官较年轻, 对于社会的认识不清晰, 工作的经验也比较缺乏。村官渴望拥有一个友好的工作氛围, 因此他们希望能够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 村官相信团队的力量, 渴望与同事在工作中彼此信任, 友好合作,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的建设服务。

(二)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

目前在农村基层组织中普遍采取的是集权性的领导方式, 组织的权力集中的少数人的手中。通常采取命令、指示及各种指标的方式绩效管理, 与其他成员缺乏沟通与交流, 对基层成员提出的建议置若罔闻,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而大学生村官希望在基层能够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工作, 追求自我实现并希望与他人沟通的特征与目前层级关系明晰、村干部高度集权的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着巨大矛盾, 这种管理现状不仅会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也会对单位或部门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分布式领导的实施策略

大学生村官有他们自身的特色, 农村基层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太适应社会的发展。分布式领导则是有效解决现有管理方式与年轻干部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实施分布式领导则是本文的关键。为此,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沟通, 学会授权

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命令与观念灌输的反感, 他们更希望以一种平等并相互关怀的姿态进行双向交流。那么, 村干部在与大学生连官沟通时就应塑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 宽容地对待村官的意见, 而不是使用职位权威压迫他们。只有通过开放式的双向沟通, 村干部才能真正了解年轻村官的需求与期望。

同时单位的领导也应从人力、物力等方面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充分授权, 并使其参与决策, 并听取其建议, 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并以宽容之心对待失败, 帮助年轻大学生村官找出问题,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目前, 政府和事业单位部门的权力大部分集中于个别领导身上, 农村管理层也形成了集权型文化与集体思维。虽然分布式领导不否认正式领导或权威人物的作用, 但要保证分布式领导的实施则必须首先培育分布式领导的环境与氛围。第一, 需要村干部逐步塑造公平、信任的组织文化。第二, 乡镇政府应为农村基层组织实施分布式领导的单位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 帮助其确定工作目标、成员配置等基础工作。第三, 确保村组织成员在技术能力方面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村组织的领导与管理过程中。

(三) 积极开展培训

在实施分布式领导时, 大学生村官被充分授权, 他们的积极性与责任心都被激发出来并通过与同事的良好合作达成工作目标。但对于我国农村基层组织来说, 分布式领导是一种新的领导实践, 这就必须对其大力宣传和推广,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强化其创新意识, 加强其对分布式领导的理解, 尤其对分布式领导中权力的转移、信任的培养、团队的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培训。

四、结语

大学生村官与村干部或老同事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大学生村官对于单位目前管理方式的一种压力反应, 他们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新的管理方式的需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并不是对大学生村官不闻不问, 更不是横加指责, 而应根据其特点, 积极寻找新的管理方式,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合理管理达到消除单位矛盾的目标,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国祥, 赵鹏娟.知识型员工共享领导内容结构[J].心理科学, 2012 (05) .

[2]刘博逸.共享领导的概念内涵、内容结构、绩效水平与实施策略[J].理论探讨, 2012 (01) .

[3]李洁芳.分布式领导概念内涵、角色关系辨析与未来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08)

[4]金建生.分布式机制的教师领导[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22) .

[5]周晨曦.对中国新生代员工管理的探讨[J].天津经济, 2013 (04) .

[6]张小才.新生代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2 (01) .

[7]黄万丽.民营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9) .

[8]范宝娟.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4) .

篇6:花甸镇全力打造特色产业致富路

抓好产业转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加快“千亩中小药材、百群中蜂养殖、万亩林下参”三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建立特色产业基地9个,其中,中小药材基地发展到2500亩、中蜂养殖新发展到800群、林下参基地新发展1000亩,总亩数达到11000亩。二是着力探索特色种植业,消除参农后顾之忧。目前共培训扶持有机水稻种植、食用菌栽培、大榛子种植等产业项目12个。

突出“一村一品”战略,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在抓好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年内全力扶持好土城村桔梗种植、宝甸村天麻种植、柞树村油葵种植和钓鱼村中蜂养殖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不断扩大规模,提高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力争中小药材基地发展到3000亩,中蜂发展到1000群,林下参发展到13000亩。

篇7: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一、大连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概况

2006年11月大连市正式出台《大连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意见》, 提出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 每年招考选拔300名大学生到农村村级组织工作。自此大连市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始启动。据统计, 2008年至2012年大连市行政村由1510个减少到1010个, 各项村官计划的实施到目前基本保持全市1000余名大学生村官, 基本实现大连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现实成果。例如, 据统计, 2006年大连市926个村委会中, 村干部学历大专以上比率仅为30%, 平均年龄为47.9岁, 50岁以上的超过半数并达到69%, 村级组织人员构成上显示年龄构成偏大, 学历普遍偏低。而在2006年大连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以后, 村干部中大专学历所占比例就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其平均年龄也下降为41.9岁[1]。大连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 促使了农村基层组织学历构成提升, 推动了村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化。

二、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估算, 如果物力投资增加4.5倍, 利润相应增加3.5倍, 但是如果人力投资增加3.5倍, 则利润将增加17.5倍[2]。可见人力资源对于农村等组织发展贡献力量之大。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发展的长效机制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农村区域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村官”计划本身的发展。

组织、人才和制度上的保障使得大连市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建立现实可行。首先,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参与管理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组织保障。其次, 据大连市统计局数据统计, 近年随着高等院校普遍扩招, 在校生与毕业生的逐年增加提供了人才保障。最后, 近年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的相继发布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如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8年3月, 中央组织部会同多部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座谈会, 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在2009年4月, 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2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正式提出“长效机制”一词[3]。

三、构建大连市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策略探析

1.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建立大连市大学生村官相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要在明确目的和目标的基础上普遍了解大学生及农村的需求, 并结合调查的数据、结论制定全面的规划内容。同时要将反馈机制贯穿“村官”政策执行的始终, 以优化相应规划的内容。

2. 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

首先, 通过加强宣传、建立大学生村官政策相关法律体系, 优化社会大环境。其次, 增加选拔前人与岗位间的相互了解, 树立双向选择原则。再次, 政府与高校共同参与选拔, 引导高校开展全面的“村官”政策宣传。最后, 加强来自农村大学生的选拔, 发挥本土人力资源优势。

3. 建立培训、激励、考核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调查显示:农民认为农村目前最需要有“组织能力、能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村民当家做主”的人才占到40%;“懂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占29%;“能带领村民致富的人才”占26%[4]。然而, 现实中大学生村官正是由于专业储备不足、工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融入难等问题。建议建立培训、激励、考核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结合考核结果组织适合个体需求的激励手段, 可以将培训机会等作为一种奖励。其中考核应贯穿大学生村官管理始终, 建立360度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 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所在村镇领导到个人以及服务村庄的百姓等, 也要收集来自同事、区域村官群体、家人多方面的评价。综合运用培训、激励、考核手段, 可以提升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科学性和连贯性。

4. 建立特色的人文机制。

篇8:大学生村官

看完了醉石,又看庐山的大林寺。正巧是农历四月初九,当初白居易来此探友的时日。这季节,山下的桃花早凋谢了,这里的却含苞欲放。白居易因此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正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林寺桃花,也借这诗句名满天下。

旅游,是小胡梦寐以求。小胡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里刨食的。暑假、寒假同学们都结伴旅游,他则打工挣学费。同学们旅行回来,带回来和一些名胜古迹的合影,他就从那些图片里领略那里的风采,做梦去那些地方。

如此的经历,让小胡收获了一种叫踏实的东西。当好村官于小胡的仕途十分重要。能不能当好村官,小胡的心里是没底的。但老村长给了他底。老村长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星期下来,他们相处得如爷俩。上阵父子兵,就凭这古训,他这村官就当好一半了。

乡亲们的热情,使他的心里更有底了。村委会与老村长的屋子毗邻,他们安排他住里面。被子虽是他带来的,但他们给他洗了还晒了,他睡在上面,如同睡在阳光的香味里。醒來,桌子上变魔术般地多了一碟鱼、一碟肉、一碟豆腐、一碟炒鸡蛋,还有许多瓶咸菜。村长夫人告诉他,都是村民们主动送来的,见他睡得香,就没有叫醒他。

激情使小胡吃罢饭就找老村长要工作。老村长领着他村前、村后转,山下、山上转。转到太阳快落山时,他们跟着一条河流往下走。河流旁,是一条可以走车的土路,路上没有车,走着他们两个人。哗哗的流水声,在他们的脚下时断时续地响。

水声突然吼叫起来,是流水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瀑布。阳光在瀑布里丝丝缕缕,小胡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壮观,太壮观了!”老村长说:“对岸那两个字也壮观。”小胡放眼对岸,石壁上写着牛吼两个字。小胡说:“牛吼,这水的吼叫声还真有点像牛在吼。”老村长说:“像吧,要不,古人会在咱这儿留下墨宝……”

走着说着,河突然没了。让河没了的是一座山。山硬生生地把河挡住了,水却并没有形成堰塞湖。小胡又是情不自禁:“奇特,水都到哪里去了?”老村长顺手拿起根木棍,一头顶住石壁,让小胡把耳朵顶住木棍的另一头听。哗啦哗啦的响声随即传进小胡的耳里。老村长问:“像不像人的肚子里有了空气的响声?”小胡说:“形象!”老村长指指石壁的上空说:“形象可是石壁上的字说的。”小胡朝上望去,看到石壁上雕刻着响肠两个大字。

老村长说:“到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了我领你去庐山的目的了吧?”小胡一怔,说:“到庐山的目的……”老村长说:“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小胡说:“请老村长明示。”老村长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说:“把我们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起来,开发旅游。”小胡说:“开发旅游?”老村长斩钉截铁地说:“对,开发旅游!我就不信我们的牛吼、响肠比不过栗里的一块石头,大林寺的几朵桃花!”

小胡不想顶撞老村长,又不想违心,想了想委婉地说:“人们看醉石看的是陶渊明,上大林寺,冲的是白居易……”老村长打断他的话说:“谁又能肯定那块石头上真的睡过陶渊明,还有那个大林寺桃花,肯定也不是白居易时的桃花。由于编得好,人们不是照样去?我们的牛吼、响肠只要编得好,肯定会比醉石、大林寺桃花。牛魔王、牛郎都姓牛,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使法时,铁扇公主就听到肠子里一阵阵哗啦哗啦地响……”

小胡语塞、发怔。老村长的语重心长又像魔咒一样地念响了:“只要编出了名堂,就有人来咱这儿旅游,游人来了要吃、要住、要玩,旅店、饭店、美容店就跟着搞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俩就对上对下都有个好的交代了……”老村长最后拍拍小胡的肩头说:“你是大学生,有文化;上头派来的村官,有靠山。我们这次到庐山去参观的钱,都是村民们凑的份子呀……”

说完,老村长如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自顾自地走了,留下小胡一个人站在夕阳里,进退不得。

篇9:塔甸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

美国著名专家Schein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职业锚概念[2]。他指出,职业锚分为八种:技术型、服务型、管理型、生活型、创造型、安全型、挑战型和自主型。本文基于浙江省温岭市大学生村官的问卷调查,通过测量温岭市160 名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类型,了解其职业定位现状,以期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与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相匹配的职业生涯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浙江省温岭市160 名大学生村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自编“职业锚量表”了解大学生村官的类型的总体状况。问卷分为两部分:(1)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改行意愿”等六个维度;(2)职业锚量表的调查,共设16项程度题,所有测量项目均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的五分制量表,即“完全不同意(计1 分)、比较不同意(计2分)、不能确定(计3 分)、同意(计4 分)、完全同意(计5 分)”。

问卷的信度主要采用分半法,即将职业锚量问卷表中16项程度题分为奇、偶数两类,并求得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1,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职业锚各条目的内容效度(CVI)为0.833,平均效度为0.929;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 软件。

二、研究内容与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特点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以温岭市的大学生村官为研究样本,共发放问卷164 份,回收问卷164 份,其中有效问卷160 份,有效率为97.6%。其中女大学生村官60 人,男大学生村官104 人。基本情况如表1。

(二)大学生村官职业锚的总体特征

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共有四种类型,依据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技术型、服务型、生活型和管理型。

由表2 可知,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类型只有四种类型。影响职业类型的因素有很多,但根据Marshall[3]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呈现专业化、社会化特点,文化对“职业定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文化是对技术型和创造型职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三)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呈现性别差异

%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比

研究表明,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呈现性别差,性别对“职业定位”也会有影响,尤其是对管理型、创造型和挑战型有重要的影响[4]。由此可见,对于男性大学生村官来说,技术型是其主要的职业定位,对女性大学生村官来说,在职业定位时更倾向于管理型和生活型。

(四)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呈现年龄段分层特点

由表4 可以看出,浙江省温岭市大学生村官年龄普遍年轻化,且其职业锚呈现出年龄段分层特点,年龄在24 岁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服务型职业锚得分高于23 岁及以下的大学生村官。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识还处于不太成熟阶段,职业认感相对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大学生村官离岗倾向,部分年龄较小的大学生村官对职责职务认识模糊,没有看到大学生村官的职业价值,而年龄较长的大学生村官则职业认同感比较高,工作主动性比较好,服务意识也相对比较强。

(五)不同学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无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浙江省温岭市大学生村官学历以本科生和专科生为主,不同学历的大学生村官职业锚显示出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科大学生村官”占38%,“本科大学生村官”占62%[5,6]。男女比例相近,其职业锚并无显著差异。

(六)不同工作年限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具有显著差异

由表6 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工龄长短与其职业锚并不存在明显差异性。其中,工龄超过3 年的大学生村官选择技术型和服务型工作的得分明显高于工龄低于2 年及以后者。从大学生参加工作到工龄到3 年是大学生村官职业锚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大学生通过实际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后,最终慢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业锚。随着工龄的增长,大学生村官对职业职务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并开始选择其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通过工作增加其专业技能;同时,随着大学生村官工龄超过3 年以上的者,职业认同感提高,并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也相应增强了其工作责任意识。

(七)不同婚姻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职业锚存在着明显差异

由表7中可以看出,已婚大学生村官在选择职业时会偏向于技术型、生活型和管理型,并且得分明显高于未婚大学生村官。这主要由于已婚大学生村官因要承担家庭重任,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其来说显得越发重要,同时,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婚姻生活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职业锚更趋向于管理型,以期能取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合理进行职业规划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我国政府和党中央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大学生顺利毕业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村官有效应用职业锚进行职业定位,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职业潜能,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温岭市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工作的情况调研,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职业锚特征,为大学生村官合理进行职业规划提供理论参考,从而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优秀的党政干部队伍后备人才。

(一)开展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教育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基于此,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成为部分大学生一种暂时的就业方式和跳板。很多时候个别大学生村官不知道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取向所在,为大学生村官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成为一种必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地方高校及相关政府部门根据不同性别的学生职业锚特点,开展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教育。而大学生村官应该依据其职业锚的测定,端正态度,转变就业观点,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树立扎根农村意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依据职业锚的测定,调整角色转换,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应届毕业生,即使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其工作年限也都很短,因此,大学生由学生转变为“村官”,很多人面临着专业不对口、实际工作经验匮乏等瓶颈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快转换角色,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务实的工作姿态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使之和工作、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弥补自身的知识及工作经验的缺陷。鼓励大学生村官参加一些符合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指导课程,合理构筑自己的“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

(三)建构合理新型的“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职业规划是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基础的,而职业锚随着学生的认识发展而产生变化。因此,必须确定的是,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构建个性化指导、全程监督的新型的大学生村官职停业整顿规划体系,帮助大学生村官准确评估和检测其职业锚,才能帮助大学生村官在岗位上“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让每个大学生村官在安心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同时健康成长。

摘要:通过自行编制“大学生村官职业”问卷,对浙江省温岭市16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村官职业锚的总体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工龄和不同学历等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大学生村官职业分四大类型,依次为技术型、服务型、安全生活型和管理型;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呈现性别差异;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呈现年龄段分层特点;不同学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无明显差异;不同工作年限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锚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大学生村官职业锚存在着明显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职业生涯管理,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杨,夏溪.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义与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12).

[2]Schein EH.Career Dynamics: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M].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8.

[3]Marshall V,Bonner D.Career anchors and the effects of downsizing:Implications for generations and cultures at work-a preliminary nvestigation[J].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2003,(27):6-7.

[4]Jane Y.Career anchors:results of an organizational study in the UK[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1998,3(2):56-61.

[5]谢忠明.IT企业在职人员职业锚问卷的初步编制及现状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2006.

上一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申请流程下一篇:念诵《心经》的心得体会